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11. 倾斜的伞》教学设计_15

合集下载

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倾斜的伞》教学设计

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倾斜的伞》教学设计

11 倾斜的伞教材分析:《倾斜的伞》是一篇叙事兼有抒情的散文,从文章的结构上讲,文章以“雨中倾斜的雨伞”为线索,将外公对“我”的爱和“我”对外公的爱,这一“爱的情感线”连缀起来,根据这一线索文章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到十一自然段,是讲丹丹小时候,外公为丹丹撑伞,伞歪向外公那边,这表现的是外公对“我”的爱。

第二部分是第十二自然段到结尾,讲得是丹丹长大后,为外公撑伞,伞歪向外公那边这表现的是“我”对外公的爱。

从文章语言上讲,这两部分内容在语言描述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特别是描写伞和颜色时有很多的重复,从这几处的语言描写中我们可以知道时空变幻传递着浓浓的亲情,当多年以后,拿伞的人换成丹丹后,她却做着当年外公做过的事,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份温情是发自内心,自然流露的,读起来也会清晰地认识到,雨中伞下笼罩着的是浓浓的亲情,从文章的内容上讲,外公的三次笑也有很深的意味。

第一次笑:当丹丹发现伞歪了告诉外公时,外公笑眯眯地说:“没歪呀。

”这次笑是怕丹丹淋到雨而哄丹丹。

第二次笑:看到丹丹困惑时不忍心再哄丹丹,所以只是笑而已。

第三次笑:当外公听到丹丹说:“你那把大伞把我整个都包住了呢!”心里很高兴所以才开心地笑了起来。

外公的这三次笑,饱含着他对丹丹的爱。

教学目标:1.认识“惑”“颤”这两个生字,学会“倾、挽”等13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意。

书写规范端正。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通过默读思考、提出问题、想象画面、抓住关键词句、感情朗读来体会人物内在的情感,了解在倾斜的伞下外公对孩子的深沉的爱以及在感受到孩子的对自己的关爱之后的内心的激动。

教学重点:通过默读思考、提出问题、想象画面、抓住关键词句、动笔书写、感情朗读来体会人物内在的情感体会祖孙间的亲情,引导孩子从这被爱角色中学会感恩,学会爱别人。

教学难点: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幼年的“我”的呵护以及长大成人后的“我”在雨中对年迈的外公的照顾,理解人物情感变化,体会祖孙间的亲情。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倾斜的伞》教学设计2冀教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倾斜的伞》教学设计2冀教版

《倾斜的伞》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本课5个生字,正确书写11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章题目的含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1.让学生在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2.提高学生随文识字,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年幼的“我”的呵护,以及长大成人后“我”在雨中对年迈的外公的照顾,体会祖孙间的亲情.课前准备:布置学生预习本课,解决部分生字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师:在茫茫的大雨中,同学们有没有和大人同打一把伞?伞是向谁那边倾斜呢?为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课《倾斜的伞》看看在这把伞下有着什么动人的故事。

二、教师配乐范读.思考:课文主要写了谁和谁之间的什么事?全班交流。

三、初读课文,认记生字。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想办法记住生字。

(2)小组合作学习:由组长带领大家学习自己不认识的生字.(3)检查小组学习情况:(小组汇报:开火车读生字,说说认记了哪些字)四、朗读感悟。

(1)第一、二自然段:小声读,看看你知道了什么?感受一下我挽住外公的胳膊走进雨中快乐的心情.应带者什么样的语气读?▲再次朗读第一自然段,师生评价。

(2)第三自然段:指名读、思考:从哪些语句中可以感受到外公对“我”的爱?点拨:“爷爷笑而不答”的含义。

▲人物语气指导<多媒体>师生评价。

(3)第四自然段:回到家里我发现了什么?语气指导〈多媒体>▲小组分角色朗读第3、4自然段。

读后小组同学互换角色再读,读后互评。

(4)第6自然段:理解、指导重音。

齐读(5)第7、8、9自然段:自己练习读,感受一下丹丹对外公的爱。

五、再读感悟,启迪思维。

引导学生说一说文中那些词语或语句,给你的感触最深,谈谈自己的看法。

(抓住“伞歪了”“总是一半干的一半湿的"和两次描写外公的笑容处,让学生体会)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冀教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冀教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冀教版)三年级语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冀教版)《倾斜的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内容,了解题目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认识本个生字,正确书写11个生字。

4.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年幼的“我”的呵护,以及长大成人后“我”在雨中对年迈的外公的照顾,体会祖孙间的亲情。

前准备:布置学生预习本,解决部分生字词。

教学过程:一、以生活经历引入与学生交流雨天外出时的情景,引导学生自己的感受。

今天,让我们走进一把“倾斜的伞”下,去感受一下“我”与外公之间浓浓的爱吧。

二、读,解决生字词1.读,解决生字的读音,把句子读通顺。

2.指名读,布置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勾画出不懂的词语。

3.用各种形式理解词语“淅沥声.困惑.混浊……”4.检查读情况,并习惯性的进行评价。

三、品读,体会情感1.引导学生,再次默读,边读边想,看看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

2.引导学生就提出的问题,交流自己的感受或看法。

注:①在雨中的伞下,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年代,雨中伞下场景的相似和变化)引导学生找出句子,读一读。

(后练习二)②在雨中,那把伞为什么会倾斜?从“倾斜的伞”中又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前后两部分的情节,谈体会)3.引导学生说一说,中哪些词语或语句,给你的感触最深,谈谈自己的看法。

(引导学生抓住“伞歪了”,“总是一半干的一半湿的”。

同次描写外公的笑和中最后一段等处,让学生谈出体会)4。

分段落练习朗读,适当指导。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归类识字,如:“淋.混.浊.泪”2.注意“丹”字,容易多写一点。

3.班内交流记忆字形的方法。

五、拓展延伸“小练笔”让学生观察生活,感受身边的温暖和快乐,把在生活中这样的小细节及亲身体验,说一说,并写下。

《伙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中个生字,会写11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了解中讲了关于“伙伴”的哪些事。

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11. 倾斜的伞》教学设计_0

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11. 倾斜的伞》教学设计_0

三年级语文下册《倾斜的伞》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年幼的“我”的呵护以及长大后“我”对这份爱的回报,体会祖孙间的至爱亲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以上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祖孙间的至爱亲情,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年幼的“我”的呵护以及长大后“我”对这份爱的回报。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发扬传统的尊老爱幼的美德。

难点:1、体会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感受平凡生活的伟大情感。

教学流程一.上课:班级口号。

二.复习导入1、检查学生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谈话导入新课。

这节课,咱们再次跟随作者走进发生在伞下的故事,感受倾斜的伞下那浓浓的温情。

3、板书《倾斜的伞》(生书空并朗读。

)三.品读课文。

让我们再次用心地细细品读这个故事,师出示问题:自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讲了小时候外公为“我”撑伞,长大后“我”为外公撑伞的事。

)四.全班交流,学习课文内容。

师出示问题一:1、找一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围绕下面这幅图内容写的?(爷爷为“我”撑伞1—11自然段)2、从这幅图当中,你能看出“我”和外公的心情怎样?(一蹦一跳、笑眯眯、笑而不语、开心地笑了)3、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外公对丹丹的关爱)学习方法:1、师出示问题,请同学思考。

2、小组合作学习。

(师巡视)3、请同学上台展示。

(师生共同质疑补充)师出示问题二:1、找一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围绕下面这幅图内容写的?(“我”为爷爷撑伞12--14自然段)2、认真观察这幅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爷爷为“我”撑伞和“我”为爷爷撑伞的图片)(相同点:仍然是那片雨的世界,仍然是我和外公,仍然是那把墨绿色的大伞,一切和以前一样。

不同点:当年外公为“我”撑伞,如今“我”为外公撑伞,说“伞歪了”不再是我,而变成了外公。

一半是墨绿色,一半是灰蒙蒙”的天空,由外公的头顶转到了我的头顶。

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11. 倾斜的伞》教学设计_18

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11. 倾斜的伞》教学设计_18

《倾斜的伞》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话朗读、理解关键词、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丹丹和外公之间浓浓的的亲情。

3、正确认读本课生字。

学习重难点:通过对话朗读、理解关键词、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丹丹和外公之间的亲情。

活动设计(问题设计):一、谈话导入为了在雨天出行方便,我们总会撑起一把伞,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去撑起那把倾斜的伞,让我们来齐读课题——《倾斜的伞》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先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感受,想像一下,你的脑海里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并用一句话或者一个词说说你的感受。

2、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我们一起来梳理文章大意,谁来试着填一填。

一开始()为()撑伞,后来()为()撑伞,这把倾斜的伞由()传递给了(),我从中感受到了丹丹和外公之间的()。

三、品读课文,体会情感孩子们,你们都读懂了故事,让我们走进雨中,走进伞下,看看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了“我”和外公之间浓浓的亲情?画出相关语句,并把你的感受批注在旁边。

(根据学生感受,随机引导,感悟) 1、每逢淅沥声从窗外响起,外公便会来到门口,打开那把墨绿色的大伞,向我招招手。

我就一蹦一跳地跑向外公,钻进伞下,挽住外公的胳膊,一同走进雨的世界中。

抓关键词“一蹦一跳,钻进,挽住……”体会每一个下雨天外公都来接我,这就是一种爱。

2、“外公,伞歪了。

”外公抬头望了望,笑眯眯地说:“没歪呀。

”我困惑了:“怎么,明明是歪向我这边了呀!”外公笑而不语。

师:伞到底歪了吗?外公为什么说没歪呢?这就是生活中家人常说的爱的谎言。

伞歪了是因为外公怕我被淋湿。

这轻轻一笑,将我包裹在无数的爱之中。

3、“外公,您的肩膀都被淋湿了,快擦擦吧!”“你是不是被淋湿了?”外公问。

“啊!那把大伞把我整个儿包住了。

”外公听了,开心地笑了起来。

外公自己淋湿了还在担心丹丹有没有淋湿。

此时你看到外公肩膀都湿透了,你的心情是怎样的(着急、担心),带着这份着急读一读。

最新冀教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 优质教案 第三单元合集(11-15课)

最新冀教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 优质教案 第三单元合集(11-15课)

最新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11倾斜的伞优质教案【教学目标】认识本课5个生字,正确书写11个生字;让学生在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章题目的含义;侧重于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年幼的“我”的呵护,以及长大成人后“我”在雨中对年迈的外公的照顾,体会到祖孙间的亲情,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让学生在感悟文本的基础上,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自己的经历谈出自己的感悟,进而体会到父母等长辈的爱。

教学难点重点:抓场景、人物说话、神态描写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理解文章主题内容;体会重点词句意思,照样子写一句话。

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幼年的“我”的呵护以及长大成人后的“我”在雨中对年迈的外公的照顾,理解人物情感变化,体会祖孙间的亲情。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学生收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实的爱心故事。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认识本课5个生字,正确书写11个生字;积累词语;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积累词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识记生字(一)学生独立阅读,扫除生字障碍;(二)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二、开火车分段检查朗读。

三、交流不明白的词语。

“困惑”、“微颤”、“浑浊”等词可以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同学间互助等方法自主解决。

四、认读生词(自读、指读、开火车读等五、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章题目的含义;侧重于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年幼的“我”的呵护,以及长大成人后“我”在雨中对年迈的外公的照顾,体会到祖孙间的亲情,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让学生在感悟文本的基础上,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自己的经历谈出自己的感悟,进而体会到父母等长辈的爱。

教学难点重点:抓场景、人物说话、神态描写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理解文章主题内容;体会重点词句意思,照样子写一句话。

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幼年的“我”的呵护以及长大成人后的“我”在雨中对年迈的外公的照顾,理解人物情感变化,体会祖孙间的亲情。

推荐精品语文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倾斜的伞》优质课教案(1)

推荐精品语文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倾斜的伞》优质课教案(1)

冀教三下第11课倾斜的伞【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章题目的含义。

2、让学生在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

3、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幼年的“我”的呵护以及长大成人后的“我”在雨中对年迈的外公的照顾,体会祖孙间的亲情。

【教学重难点】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年幼的“我”的呵护,以及长大成人后“我”在雨中对年迈的外公的照顾,体会到祖孙间的亲情,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一把倾斜的大伞遮住了我,却淋湿了外公,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倾斜的伞》。

二、范读课文,初步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带着刚才的问题听。

2.你们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爷爷对“我”,“我”对爷爷的亲情)三、自读课文,扫清障碍。

1.学生自读课文(1)学生独立阅读,扫除生字障碍;(2)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2.开火车分段检查朗读。

3.交流不明白的词语。

4. 通过自读、指读、开火车读等方式让学生认读生词。

(课件出示词语。

)四、识记字型,指导书写。

1、归类识字如:淋、混、浊、泪2、注意“丹”字,容易多写一点。

3、班内交流记忆字形的好方法。

五、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读课文,说说课文为我们介绍了什么?六、当堂作业,反馈检查。

1.有感情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合作互动。

1.(课件出示词语)词语复习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为我们介绍了什么?二、深入感知,细读文本。

1、引导学生,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我”小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我”长大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场景有哪些相似?人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通过仔细阅读,不难说出雨中伞下一样倾斜的伞的情景的相似,而同时通过进一步的阅读思考,品味如外公和“我”的对话,“我”给外公递毛巾的细节等,而感悟到祖孙之间的亲情。

2、引导学生,说一说文中哪些词语或语句,给你的感触最深,谈谈自己的看法。

(引导学生抓住“伞歪了”、“总是一半干的一半湿的”和两次描写外公的笑容处,让学生谈出体会)三、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倾斜的伞》教案(通用6篇)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倾斜的伞》教案(通用6篇)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倾斜的伞》教案(通用6篇)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倾斜的伞》篇1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外公和“我”之间温馨的亲情,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体会神态描写对于表达人物内心的作用。

学习文中好的表达方法,并学以致用。

★认识本课12个生字,指导书写易错字“颤”。

学习把握重点字理解词语的方法,提高学生随文识字、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

★体会亲情之爱,学会把爱心奉献给别人。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亲情之爱,体会重点词语包含的意思,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神态描写对于表达人物内心的作用。

学习文中好的表达方法,学以致用。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按“预习指南针”的指引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标出自然段,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流程:一、导入课文,板书课题。

复习“悬针竖”和“垂露竖”两种写法。

二、检查预习情况,梳理课文脉络1、开火车领读生词。

指导“歪”的字形,“膊”、“服”的读音。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哪些自然段写小时候外公为丹丹撑伞?(3)哪些自然段写长大后丹丹为外公撑伞?三、学习课文内容,体会感情1、学习1—5自然段,了解外公爱的奉献。

(1)快速默读1—5自然段,用括号标出丹丹的奇特发现。

结合插图想一想:为什么外公头顶上的天空一半是墨绿色,一半却是灰蒙蒙的?指导图文结合的学法。

(2)用横线画出3、4自然段中对外公的神态描写。

理解“笑”的含义,感悟“笑而不语”的深情。

了解把握重点字来理解词语的方法。

(3)学习丹丹的“困惑”。

年幼的丹丹理解这份爱吗?从哪里看出来的?理解“困惑”,男女生赛读,读出困惑来。

(4)分角色朗读3、4自然段。

(5)学习第5自然段,以读促讲,感悟外公的爱。

2、学习第6自然段,学习三个“仍然”的用法。

指名读,体会不变的是什么?对比插图,寻找变化的是什么?3、学习7、8自然段,了解丹丹爱的回报。

学习易错字“颤”。

四、拓展延伸,升华感情1、完成板书,突出“爱”;2、诵读小诗,升华“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11课
倾斜的伞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5篇文章整合是围绕主题“亲情”。

孩子们通过文章的阅
读进行体验、感受。

“理解与关爱”贯穿于本单元的几篇课文中。

在学习过程中,让孩子
透过具体的语言文字去品析其中蕴含的感情和哲理,用心去体验渗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

《倾斜的伞》本单元中第一篇文章,是一篇叙事兼抒情的散文。

本文主要写了雨中伞下发
生的故事,而且是“倾斜的伞”下。

文章以“倾斜的伞”为线索,将外公对我的爱和我对
外公的爱,串联在一起。

让我们感受到伞下笼罩的是浓浓的亲情。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理解“淅沥、困惑”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尤其是读好体现祖孙俩至爱亲情的语句。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章题目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抓住重点段落,以读为主,结合语境巩固字词,理解文本,体验
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年幼的“我”的呵护以及长大后“我”对这份爱的回报,体会祖孙间的至爱亲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品词析句,边读边体会外公和“我”之间那种温馨的情感,关爱
他人,做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学会感恩和回报。

二、【学情分析】
现在的孩子都生活在蜜罐里,享受着亲人无微不至的关爱,那么他们是否能感受爱与
幸福呢?通过课前调查发现大部分孩子还是能够感受的,但能做到回报这些爱的人呢却屈
指可数。

这篇文章就如同发生在孩子们身上,所以本文主要引导孩子学会感恩和回报。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尤其是读好体现祖孙俩至爱亲情的语句。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章题目的含义。

(3)会认6个生字,会写“倾、挽、胳、逢、眯、歪”,理解“笑眯眯、困惑、笑
而不语”等词语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抓住重点段落,以读为主,结合语境巩固字词,理解文本,体验
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年幼的“我”的呵护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品词析句,边读边体会外公和“我”之间那种温馨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
3.教学环境与设备:3D教室、话筒。

五、【教学过程】
(一)课题设疑,引人入胜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1《倾斜的伞》,(板书课题)课题中有个生字,谁能找出来读
一读。

谁能记住这个字,你是怎么记得?齐读课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预设:是不是风把伞刮歪了?伞是坏了吗?……]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就一起走进这把倾斜的伞,走进这个伞下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并试着概括文章内容。

1.初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

2.检查字词
(1)我会认
每逢挽住胳膊笑眯眯困惑微颤混浊淅沥声湿透灰蒙蒙墨绿歪头指名读、同桌互读
【设计意图:字词是基础。

指名读一般选后进生来读,同桌互读,参与面广,人人都
能读,可以检测出哪个孩子有问题。


(2)识记生字
逢挽胳眯透歪
【设计意图:在词的基础上,出示生字,做到字不离词。


同桌交流记字方法。

【设计意图: 本班孩子已有记字方法,在同桌交流时没有问题。


(3)写生字
【设计意图: 每节语文课一定要让孩子写一写字。


3.听录音,思考这篇课文围绕倾斜的伞讲了几件事,分别是什么时候什么事?
(出示提示语:小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长大后,____________________ )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帮孩子们缕清故事的内容。

再由图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直观,清晰,降低了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难度,同时又提供给学生利用关键词,利用课文插
图这两种概括文章的好方法】
4.小结:小时候外公为我撑伞,长大后我为外公撑伞。

这是一个多么温馨的画面呀!
5.归纳第一部分:看一看从第几自然段到第几自然段写外公为我撑伞的?这节课我们
就学习第一部分内容。

(三)情感朗读,再现情境
1.在这灰蒙蒙的雨中,没有让我们感到冷,反而感到一丝温暖,你知道是什么改变的吗?
[预设:可能“绿色的伞”可能是“祖孙俩的笑容”也可能……]
[信息技术使用:在课件中使用三个超级链接:笑脸、雨伞。

孩子们说哪一方面就点开哪一方面,体现孩子们是课堂的主人。


2.没错,是这暖人心的笑啊。

孩子们,找一找,课文中哪里描写了笑?
【设计意图:渗透看图写作的方法,观察图片中人物的表情神态,并学习写表情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

在读的过程中,引导孩子们体会人物情感,并试着读出自己的感情。

【设计意图:让孩子更快进入故事情境中,在语境中体会字词笑眯眯、困惑、笑而不
语背后的含义及人物的情感】
(四)浓浓的亲情。

1.师:温暖我的不仅仅是一个笑,还有那把伞。

在这把墨绿色的伞下,外公的天空是什么样的?从文中找找。

[学生:一半是墨绿色,一半是灰蒙蒙的]
那我呢?
[预设:孩子们可能只说“头顶的天空已变成一片墨绿色”出示“头顶的天空已变成
一片墨绿色,绿得那样深。

”一句]
2.学生读一读这两句话。

对比读句子“头顶的天空已变成一片墨绿色,绿得那样深。


“头顶的天空已变成一片墨绿色。


师:“孩子们,这两句意思一样吗?”
[提示“绿得那样深”是绿色变深了吗?那是什么?]
3.孩子们,外公只为我撑了一次伞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请找出来读一读。

[预设1:“每逢……向我招招手)是啊,只要下雨,外公就从来没有例外过]
[预设2:“就这样,每次我们从雨中回来,外公的身子总是一半干一半湿的。

”]
外公被雨淋湿了,也许会生病,但是他为了我一次又一次这样,我抬起头,惊讶的发
现“头顶的天空已变成一片墨绿色,绿得那样深。

”这不就是_______________?
5.头顶的那一片墨绿色,不但绿得那样深,还绿得那样______ ,学生填其它词。

这一抹绿是外公对我的爱,爱得那么_____。

【设计意图:学生再来填词,让孩子们认识到这把伞、这墨绿色都是外公对丹丹的爱呀】
(五)拓展延伸
在你身边也有不少这样的爱,有家人的照顾,有同学的帮助,有老师的关心……选一
件令你感动的事说一说。

六、【板书设计】
11.倾斜的伞
W F G W T M
wǎn féng gē wāi tòu mī
挽逢胳歪透眯
【设计意图:在学习生字的同时,继续抓基础:音节、音序。


六、【课文附录】
11倾斜的伞
很小的时候,我就十分喜欢下雨。

每逢淅(xī)沥(lì)声从窗外响起,外公便会来到门口,打开那把墨绿色的大伞,
向我招招手。

我就一蹦一跳地跑向外公,钻进伞下,挽住外公的胳膊,一同走进雨的世界。

抬起头,我惊讶地发现,头顶的天空不知何时已变为一片墨绿色,绿得那样深。

望望
外公,外公头顶上本来也应该是墨绿色的天空,现在却变了,一半是墨绿色,一半却是灰
蒙蒙的。

“外公,伞歪了。

”外公抬头望了望,笑眯眯地说:“没歪呀。

”我困惑(huò)了。

“外公,伞歪了。


外公抬头望了望,笑眯眯地说:“没歪呀。


我困惑了:“怎么,明明是歪向我这边了呀!”外公笑而不语。

回到家里,我发现外公上衣的一边肩膀都湿透了。

“外公,你肩膀都淋湿了,快擦擦吧!”
“你是不是被淋湿了?”外公问。

“啊!那把大伞把我整个儿都包住了。


外公听了,开心地笑了起来。

就这样,每次我们从雨中回来,外公的身子总是一半干一半湿的。

不知从何时起,撑伞的人已不是外公,而是我。

仍然是那片雨的世界,仍然是我和外公,仍然是那把墨绿色的大伞,一切和以前一样。

“丹丹,伞歪了。

”传来外公微颤(chàn)的声音。

我抬起头,发现我头顶上的天空一半是墨绿色的,一半是灰蒙蒙的。

我的心热了起来,不知不觉中,我正做着外公当年做过的事,这仍然是把倾斜着的伞。

回到家里,我接过外
公递过来的毛巾,看见外公嘴角微微一颤,已开始混浊(zhuó)的双眼泪光点点。

那是把倾斜的伞,是把充满了温情的伞,我会永远珍惜它,爱护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