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基础复习

合集下载

博弈论期中复习大纲知识讲解

博弈论期中复习大纲知识讲解

博弈论期中复习大纲博弈论第一讲——第五讲复习大纲第一讲博弈的基本规则1、博弈论的假定是:人是理性的。

2、博弈论关注的是:意识到其行动将相互影响的决策者们的行为。

3、一个博弈可以根据参与人行动的先后顺序划分为静态博弈(一次性博弈)和动态博弈(序贯博弈)。

4、博弈论可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若参与人之间能达成有约束力的协议,则该博弈称为合作博弈,否则为非合作博弈。

合作博弈强调的是团体理性和效率、公正、公平;非合作博弈强调的是个人理性、个人最优决策,其结果可能是有效率的,也可能是无效率的。

5、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包括(1)参与人:是指作决策的个体(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团体,如国家、企业)。

每个参与人的目标都是通过选择行动来最大化自身的效用。

(虚拟参与人:自然是一个虚拟参与人,它在博弈的特定时点上以特定的概率随机选择行动。

)(2)信息:参与人在特定的时点对不同变量取值的了解。

(3)信息集:参与人的信息集还包括对已发生的行动的了解,因此,信息集随着博弈进程的变化而变化。

(4)策略:策略是参与人选择行动的规则,它告诉参与人在什么时候选择什么行动。

【注意:参与人想采取的行动取决于自然和其他参与人过去的行动,所以策略的概念不可或缺。

参与人的策略是一个关于其行动程序的完备集合,它告诉参与人在每种可预见的情况下选择什么行动,即使参与人并不预期那种情况真的会出现。

策略与行动的不同之处在于策略是不可观测的。

】(5)行动:行动是参与人的行动变量。

(6)支付函数:支付函数是参与人从博弈中获得的(期望)效用水平,它是所有参与人策略或行动的函数,是每个参与人真正关心的东西。

(7)结果:是指博弈论分析者感兴趣的要素的集合。

(8)均衡:是所有参与人与人的最有策略或行动的组合。

参与人、行动、结果统称为博弈规则;博弈分析的目的是使用博弈规则决定均衡。

(9)均衡策略:(Equilibrium strategies )是指由博弈中的n 个参与人在最大化各自支付时所选取的策略。

博弈论的复习资料精品文档7页

博弈论的复习资料精品文档7页

名词解释:1,共同知识:是指所有当事人对该事件都知道,并且也所有当事人都知道其他当事人也知道这一事件,并且所有当事人都知道所有当事人都知道这一事件。

那么该事件就是共同知识。

2,先动优势:在序贯情侣博弈中,任何一方率先采取行动可能得到的好处,都比他或她后行动可能得到的好处大。

这种局中人先动得益大于后行得益的情况,叫做先动优势。

3,后动优势:后行动的得益比先行动的得益大的情况4,信息集:我们用一个扁椭圆形的虚线的圈,把所论局中人的若干决策节点罩起来,成为他的一个信息集。

•单点集:我们把不被扁椭圆虚线罩住的每个决策节点也给以信息集的地位,称为单点集。

•触发策略:即只要他的对手在博弈中一直采取合作策略,则该局中人也会在博弈中继续采取合作策略;但是,一旦对手在某一个阶段采取背叛策略,将会触发该局中人在往后的一段时期内采取不合作策略,甚至永远采取不合作策略,从而对对手实施惩罚。

•冷酷策略:双方一开始的时候选择合作,然后继续选择合作,直到有一方选择背叛,从此永远选择背叛。

即任何局中人的一次性不合作将触发永远不合作。

•礼尚往来策略:开始的时候和冷酷策略一样,即双方从合作开始,在以后的每个阶段,如果你的对手在最近的一次博弈中还是采取合作策略,则你继续跟他合作;如果你的对手在上一阶段的博弈中采取背叛策略,则你在下次的博弈中采取背叛策略惩罚他,但是如果你的对手在下一次博弈中改邪归正,采用合作策略,则你在下次继续博弈中还是跟他合作。

触发策略是带有奖励和惩罚措施的一种博弈机制。

在这个机制中,惩罚措施是其中的关键。

注意:(1),一个信息集罩住的必须是同一个局中人的决策点。

•必须是同一个局中人在同一个时点的决策节点。

同时,即使是同一个人在同一时点进行决策,也不一定构成一个信息集,他还必须满足:在每一个决策点他的行动选择集合必须是相同的。

因为局中人在做行动选择时并不知道自己位于哪个决策点,因此,他不可能做出不同的行动选择。

简答题:1,博弈的构成要素:•局中人决策主体,目的是通过选择行动(或策略)以最大化自己的支付(效用、得益)水平。

博弈论复习

博弈论复习

1博弈:一个人、队组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下,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各自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

从这个非技术性定义中,可以看出博弈的四个要素:1)博弈的参与者2)各博弈方各自可选择的全部策略或行为3)进行博弈的次序4)博弈方的得益按照不同的标准,博弈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博弈中的博弈方:单人博弈两人博弈多人博弈博弈中的策略:有限博弈无限博弈博弈中的得益:零和博弈常和博弈变和博弈博弈的信息结构:完全信息博弈不完全信息博弈完美信息动态博弈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博弈的过程:静态博弈动态博弈重复博弈博弈方的能力和理性:完全理性博弈有限理性博弈合作博弈非合作博弈2博弈论:系统研究可以用上述方法定义的各种博弈问题,寻求各博弈方具有充分或有限理性、能力的条件下,合理的策略选择和合理选择策略时博弈的结果,并分析这些结果的经济意义3博弈论的起源:我国《史记》记载的“田忌赛马”。

现代博弈论发源于西方的17世纪。

1944年,诺依曼(John V on Neumann)和摩根斯坦(Oskar Morganstem)合著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Theory of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 标志着现代博弈论的正式诞生。

4上策均衡:在一个博弈中,如果不管其他局中人选择什么策略,一局中人的某个策略给他带来的得益始终高于其他策略,至少不低于其他策略。

如果该策略始终高于其他策略,称严格上策策略,否则称弱上策策略。

4严格下策:一般地,如果在一个博弈中,不管其他博弈方的策略如何变化,一个博弈方的某种策略给他带来的得益,总是比另一种策略给他带来的得益要小,那我们称前一种策略为相对于后一种策略的一个“严格下策”5严格下策反复消去法与纳什均衡的关系6纳什均衡:设s* = (s1* , s2* ,...,sn* )是n人博弈G={S1, , Sn; u1, …, un}的一个策略组合。

《博弈论》知识点总结归纳

《博弈论》知识点总结归纳

《博弈论》知识点总结归纳博弈论是研究决策者之间相互作出决策时,通过考虑对方的行动和可能的结果来进行决策的一门学科。

它主要关注对策略的选择与分析,以及对方可能的反应。

下面我们来对博弈论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1.普通博弈和扩展博弈:博弈论分为两类,即普通博弈和扩展博弈。

普通博弈是指参与者在同一时间同时做出决策的博弈,扩展博弈是指参与者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上做出决策的博弈。

2.博弈的组成要素:博弈论研究的关键要素包括博弈参与者、参与者的策略、参与者的支付、参与者的效用等。

博弈论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的策略选择来实现最优的支付和效用。

3.纳什均衡:纳什均衡是博弈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当每个参与者都选择了最优的策略后,没有人会改变自己的策略来获得更好的支付。

纳什均衡是博弈的稳定状态。

4.博弈的分类:根据参与者的合作与否,博弈可以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

合作博弈中,参与者可以通过合作与其他参与者达成协议,而非合作博弈中,参与者彼此之间没有合作关系。

5.零和博弈和非零和博弈:零和博弈是指所有参与者的支付之和为零的博弈,即一方获利就意味着其他方会损失相应的支付。

非零和博弈是指所有参与者的支付之和不为零的博弈,即所有参与者都有可能获得一定的支付。

6.博弈的解析方法:解析方法是通过分析博弈的特性和参与者的策略来研究博弈的方法。

解析方法包括主要包括支配策略法、混合策略法、最佳反应函数等。

7.博弈的策略选择:博弈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参与者在博弈中如何选择最优的策略。

策略选择可以通过分析博弈的收益矩阵和参与者的目标来实现。

8.博弈的应用领域:博弈论的应用十分广泛,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生物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

在经济学中,博弈论被用来研究市场竞争、价格形成等问题,在政治学中,博弈论被用来分析政治决策与合作等问题。

9.孤立型博弈和重复博弈:孤立型博弈是指只进行一轮博弈的情况,参与者只能根据当下的情况来做出决策。

重复博弈是指进行多轮博弈的情况,参与者可以根据之前的决策和结果来进行策略的调整。

博弈论复习..

博弈论复习..
36
1.1.7 博弈的主要方面〔要素〕
►博弈的挨次〔Orders〕:行为决策挨次,不同的博 弈挨次产生的博弈结果可能会不同。 ►博弈方的得益〔Payoffs〕:对应于各博弈方的每一 组的可能决策选择,都应当有一个结果表示该策略组 合下各博弈方的所得或所失。“这些”所得所失就是 博弈方的得益,也叫做“支付”。 通常来说,一个博弈,最困难的地方就是确定各博弈方 的得益。博弈的多样性也都是由得益的多样性产生的。
39
1.2.1 囚徒逆境
1.囚徒逆境的根本模型 〔1〕囚徒逆境的根本模型是 塔克 1950年提出的。 〔2〕主题: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冲突。 〔3〕囚徒逆境博弈的主要方面〔要素〕: ►局中人:两个共同作案的囚徒;囚徒1、囚徒2; ►策略集合:{坦白,不坦白}; ►博弈的挨次:双方同时选择策略; ►博弈方的得益:如下页得益〔支付〕矩阵中所示。
罗斯
沙普利 20
1.1.3 博弈论与诺贝尔经济学奖
2023年,来自法国图卢兹大学的法国教授让-梯假设尔 (Jean Tirole)因其对市场力气和管制的争论分析获得诺 贝尔经济学奖。
梯假设
21
1.1.4 纳什的故事
《 美 丽 心 灵 》
22
1.1.4 纳什的故事
1928年6月13日,约翰·福布斯·纳什〔John Forbes Nash〕诞生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美国较穷的州〕 的布鲁菲尔德市。20岁,1948年9月入普林斯顿 大学作争论生;22岁,1950年获数学博士学位, 并留校任讲师一年。23岁,1951年到麻省理工学 院任教,直到31岁,1959年因精神分裂症而离职。 66岁,1994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 50年月,合作博弈论鼎盛时期,讨价还价模型 —纳什〔1950〕和夏普里〔1953〕,核的概念— 吉利斯和夏普里〔1953〕;

博弈论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博弈论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博弈论(一):基本知识1.1定义:博弈论,又称对策论,是使用严谨的数学模型研究冲突对抗条件下最优决策问题的理论,是研究竞争的逻辑和规律的数学分支。

即,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在给定信息结构下如何决策以最大化自己的效用,以及不同决策主体之间的均衡。

1.2基本要素:参与人、各参与人的策略集、各参与人的收益函数,是博弈最重要的基本要素。

1.3博弈的分类:博弈论根据其所采用的假设不同而分为合作博弈理论和非合作博弈理论。

两者的区别在于参与人在博弈过程中是否能够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binding agreement)。

倘若不能,则称非合作博弈(Non-cooperative game)。

合作博弈强调的是集体主义,团体理性,是效率、公平、公正;而非合作博弈则主要研究人们在利益相互影响的局势中如何选择策略使得自己的收益最大,强调个人理性、个人最优决策,其结果有时有效率,有时则不然。

目前经济学家谈到博弈论主要指的是非合作博弈,也就是各方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如何追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最后达到力量均衡。

博弈的划分可以从参与人行动的次序和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的特征、战略空间和支付的知识、信息,是否了解两个角度进行。

把两个角度结合就得到了4种博弈:a、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纳什均衡,Nash(1950)b、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泽尔腾(1965)c、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贝叶斯纳什均衡,海萨尼(1967-1968)d、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泽尔腾(1975)Kreps, Wilson(1982) Fudenberg, Tirole(1991)1.4课程主要内容: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机制设计合作博弈1.5博弈模型的两种表示形式:策略式表述(Strategic form), 扩展式表述(Extensive form)1.6占优均衡:a、占优策略:在博弈中如果不管其他参与人选择什么策略,一个参与人的某个策略给他带来的支付值始终高于其他策略,或至少不劣于其他策略,则称该策略为该参与人的严格占优策略或占优策略。

博弈论前四章笔记整理

博弈论前四章笔记整理

博弈论前四章笔记整理第一章:博弈论基础概念。

- 博弈的定义与要素。

- 博弈是指在一定的规则下,多个参与者(至少两个)进行策略选择并得到相应结果(收益)的过程。

- 要素包括参与者(局中人)、策略(每个参与者可选择的行动方案)、收益(每个参与者在不同策略组合下的所得)。

例如在“囚徒困境”中,两个囚犯是参与者,坦白或不坦白是他们的策略,不同策略组合下的刑期长短就是收益。

- 博弈的分类。

- 按参与者数量可分为两人博弈和多人博弈。

- 按策略空间是否有限分为有限博弈和无限博弈。

如猜硬币是有限博弈(正面或反面两种策略),企业的产量竞争(产量可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取值)可能是无限博弈。

- 按收益情况分为零和博弈(一方的收益就是另一方的损失,总和为零,如赌博)、常和博弈(收益总和为常数)和非零和博弈(收益总和不为零,如企业合作共同开拓市场,双方都可能获利)。

第二章: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 策略式表述(标准式表述)- 通常用一个矩阵来表示,行代表一个参与者的策略,列代表另一个参与者的策略,矩阵中的元素是对应的收益组合。

以“性别战”为例,丈夫和妻子选择看电影或看球赛,就可以构建一个2×2的收益矩阵。

- 占优策略均衡。

- 占优策略是指无论其他参与者选择什么策略,该策略都是某个参与者的最优策略。

如果每个参与者都有占优策略,那么由这些占优策略组成的策略组合就是占优策略均衡。

例如在“囚徒困境”中,每个囚徒的占优策略都是坦白,所以(坦白,坦白)是占优策略均衡。

- 纳什均衡。

- 纳什均衡是指在一个策略组合中,每个参与者的策略都是对其他参与者策略的最优反应。

即给定其他参与者的策略,没有参与者有动机单方面改变自己的策略。

与占优策略均衡不同,纳什均衡并不要求每个参与者都有占优策略。

例如在“性别战”中,(看电影,看电影)和(看球赛,看球赛)都是纳什均衡。

第三章: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 扩展式表述。

- 包括博弈树的构建,节点表示参与者的决策点,树枝表示可选择的策略,终端节点表示博弈的结果并标有相应的收益。

博弈论复习题及答案

博弈论复习题及答案

博弈论复习题及答案1. 博弈论中,非合作博弈与合作博弈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案:非合作博弈是指参与者之间没有约束性协议的博弈,每个参与者都独立地选择自己的策略以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而合作博弈则允许参与者之间形成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共同合作以达到共同的目标。

2. 什么是纳什均衡?答案:纳什均衡是指在一个博弈中,每个参与者都选择了最优策略,并且考虑到其他参与者的策略后,没有参与者有动机单方面改变自己的策略。

3. 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有何不同?答案:零和博弈是指博弈中所有参与者的收益总和为零,即一个参与者的收益必然导致另一个参与者的损失。

非零和博弈则是指参与者的收益总和不为零,参与者之间可能存在合作共赢的情况。

4. 如何判断一个博弈是否存在纯策略纳什均衡?答案:可以通过构建博弈的收益矩阵,然后寻找每个参与者在其他参与者策略给定的情况下的最佳响应策略。

如果存在一组策略,使得每个参与者在其他参与者策略不变的情况下,都没有动机改变自己的策略,那么这个策略组合就是一个纯策略纳什均衡。

5. 混合策略纳什均衡与纯策略纳什均衡有何不同?答案:纯策略纳什均衡是指参与者在均衡状态下选择的策略是确定的,而混合策略纳什均衡则是指参与者在均衡状态下选择的策略是随机的,每个策略都有一定的概率被选择。

6. 什么是支配策略?答案:支配策略是指在博弈中,无论其他参与者选择什么策略,某个参与者选择该策略都能获得比其他策略更好的结果。

7. 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说明了什么?答案:“囚徒困境”说明了即使合作对所有参与者都有利,但由于缺乏信任和沟通,参与者可能会选择对自身最有利的策略,导致集体结果不是最优的。

8. 什么是博弈论中的“倒后归纳法”?答案:“倒后归纳法”是一种解决动态博弈的方法,通过从博弈的最后阶段开始,逆向分析每个阶段的最优策略,直到博弈的初始阶段。

9. 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有哪些?答案: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市场结构分析、拍卖理论、合同理论、产业组织、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弈论基础》主要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5 X 2 = 10分)
策略型博弈它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局中人、策略和各种策略组合中所得到的利益。

纳什均衡指参与博弈的每一局中人在给定其他局中人策略的条件下选择上策所构成的一种策略组合。

混合策略局中人的混合策略是其纯策略空间上的一种概率分布,表示局中人实际博弈时根据这种概率分布在纯策略中随机选择加以实施。

扩展型博弈博弈存在着局中人行动的先后次序,是对具有动态结构的决策形式进行研究的规分析工具。

博弈树对于任何一种双人完备博弈,都可以用一个博弈树来描述,并通过博弈树搜索策略寻找最佳解。

博弈树类似于状态图和问题求解搜索中使用的搜索树。

完美信息博弈是指一次只有一个局中人在行动,而且他在行动时知道博弈的所有以往行动历史的一类特殊博弈。

子博弈指由原扩展型博弈中的一个决策节点与它的所有后续节点组成的博弈。

行为策略是指每一个参与人在每一个信息集上随机的选择行动。

逆向归纳法逆向归纳法是求解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的最简便方法。

在求解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时,从最后一个子博弈开始逆推上。

冷酷策略又称触发策略。

指参与人在开始时选择合作,在接下来的博弈中,如果对方合作则继续合作,而如果对方一旦背叛,则永远选择背叛,永不合作。

类型:一般地,将一个参与人所拥有的所有私人信息称为他的类型。

信号博弈是研究具有信息传递作用的信号机制的一般博弈模型,其基本特征是两个博弈方,
分别称为信号发出方和信号接收方。

分离均衡信号博弈中的完美贝叶斯均衡之一,这种均衡中不同类型的发送者以概率i选
择不同的信号,接收者完全可以通过信号来准确判断出发送者的类型。

混同均衡信号博弈中的完美贝叶斯均衡之一,这种均衡中不同类型的发送者选择了相同的信号,接收者无法从信号中得到新的信息,无法对先验信念进行修正。

特征函数特征函数型博弈对每一种可能联盟给出相应的联盟总和收益,也就是给出了一种
集合函数,称为特征函数。

联盟
_ 、选择题(5X2 = 10分)
三、简答题(28-30 分)
1. 博弈的分类及相关概念。

合作博弈:强调效率、公正、公平
非合作博弈:博弈论的主要研究对象,强调在互动假设下的个人理性、个人最优决策
从信息角度看,博弈可分为:
完全信息博弈:指局中人对于自己以及其他局中人的策略空间、盈利函数等知识有完全的了解。

不完全信息博弈:从局中人行动的先后顺序看,博弈可分为:
静态博弈:局中人同时选择行动;
动态博弈:局中人的行动有先后顺序,且后行动者可以观察到先行动者的行动后再行动。

2•描述双人策略型(标准型)博弈的基本结构及其纳什均衡。

如何理解纳什均衡?能够举例说明。

3. 分析两人两策略博弈构成囚徒困境博弈应满足的条件。

囚徒困境
4. 博弈说明了什么问题?经济学中智猪博弈的应用
5. 描述双人策略型博弈的纯策略和混合策略
6. 对于多重纳什均衡,有哪些抉择方法?举例说明。

帕累托优势标准,風險优势标准
(1 )分钱博弈:两人分配100块钱,每人独自提岀一个要价份额,若要价之和没有超过100,则每个人得到自己要求的份额,否则什么都得不到。

在分钱博弈中,纳什均衡有无重多个:只要两人要价之和恰为100的要价组合均为一个纳什均
衡。

在实验研究中,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结果。

实验对象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性别等有关。

在现实生活中,参与人可能选用某些被博弈模型抽象掉的信息以达到一个聚点均衡。

这些信
息可能与过去的文化、习惯、生活经历及博弈历史等有关。

分钱博弈中各方岀价50元即为一个聚点均衡。

风险占优均衡与帕累托最优均衡:共同投资问题:n家公司决定是联盟投资一个大项目(成
功时收益为R),还是各自投资一个小项目(收益为r , R> nr )。

只有当所有公司都投资于大
项目时,大项目才能成功。

该博弈到少有两个纯策略纳什均衡:都投资于大项目或都投资于小
项目。

前者是帕累托最优均衡,后者是风险占优均衡。

7. 简要分析序惯决策博弈(博弈树)的构成要素。

如何描述其均衡?
8. 描述蜈蚣博弈。

它有何启示?(P151-P155)
9. 理解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下的信息集、纯策略和行动
10. 什么是冷酷(触发)策略?谈谈你对重复博弈中冷酷策略的理解
(1)腔发策咯;如果一方采駭兀合作的铢略另一方随即也采取不合作策略并且永远采取不合作策略F
臥牙还牙t重复的博笄珪i仑上导致了合作的产生,但是谁也不能保证合作的魅续,因为之前已经说过,合作的代桥是建立在损害个人利益基础之上的。

如臬个人放弃未来收益或当前脊叛收益大于未来收益,背扳的风险优然存在。

孙么在重复博弈中怎样的策略才是最优“若干睿智而复杂在经过计算机中卩K之后. 极其廈始的杯以牙换牙"策略脱颖而岀,固黴这个策略简单至极,其咸力却无穷I —旦重复错条中岀现一欢(也许不经意的)背叛*那据此原则行事的博弈将永无止境的背扳下去,十人利益极度膨胀的同时I集休利益无限衰微。

11•什么是子博弈和子博弈精炼(完美)纳什均衡?什么是完美信息博弈?简析完美信息博弈中逆向归纳法的求解思路。

子博弈:一个扩展式表示博弈的子博弈G是由一个单结信息集x开始的与所有该决策结的后续结
(包括终点结)组成的能自成一个博弈的原博弈的一部分。

12. 博弈论中对不完全信息是通过类型来处理的,对类型,你是如何理
解的?举例分析。

13. 什么是信号传递博弈?针对信号发送者有两种类型,了解分离均衡
和混同均衡。

态博弈模型。

信号博弈的基本特征是两个(或两类,每类又有若干个)博弈方。

分别称为信号发岀方(sender)和信号接收方(Receiver)。

他们先后选择一次行为,其号接收方具有不完全信息, 但他们可以从信号发岀方的行为中获得部分信息,信号发岀方的行为对信号接收方来说是一种(以某种方式)反映其有关得益信息的信号。

这也正是这类博弈被称为“信号博弈”的原因。

14. 比较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
Word 资料
15. 理解联盟、特征函数、分配(效用配置)、夏普利值等概念:夏普
利值的相关运用
16. 几种主要的拍卖方式分析:特点、含义、适用领域与模型分析
公开竞价拍卖
最高价格公开出价拍卖(英国式拍卖):买者自由地提高自己的出价
降价式拍卖(荷兰式拍卖):卖者不断降低自己的要价
密封价格拍卖
一级密封价格拍卖(最高价格密封出价拍卖)
二级密封价格拍卖(维克瑞拍卖,次高价格密封出价拍卖)
17. 讨价还价问题的纳什均衡解。

P312
四、计算题(40-42分)
1. 用划线法和一阶条件法求解纳什均衡(纯策略和混合策略):如古
诺竞争博弈
2. 博弈树与标准式博弈的转换:如进入阻挠博弈;书本相关例子
3. 求解子博弈完美(精炼)纳什均衡:如领导者-随从博弈
4. 不完全信息博弈的简单应用:如不完全信息下的寡头产量竞争模型
(一个寡头具有两种成本类型)
5. 能够运用博弈论方法解决现实问题:如拍卖理论的运用;成本分配
问题。

五、综合题(共10分)
举例说明博弈论在经济金融中的运用。

Word 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