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劳动合同法休假相关规定有哪些
劳动合同法假期规定

劳动合同法假期规定一、年假1. 员工在公司连续工作满1年的,享有5天的带薪年假。
2. 工作满10年的,年假增加至10天。
3. 工作满20年的,年假增加至15天。
4. 年假不得跨年度使用,未休年假应按日工资的300%支付加班工资。
二、法定节假日1. 员工依法享有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休息。
2. 法定节假日包括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
3. 法定节假日安排工作,应支付不低于日工资的300%的加班工资。
三、婚假1. 员工结婚,享有3天婚假。
2. 晚婚(男25岁,女23岁以上)享有10天婚假。
四、丧假1. 员工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去世,享有3天丧假。
2. 非直系亲属去世,享有1天丧假。
五、产假与陪产假1. 女员工生育,享有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休15天。
2. 难产或多胞胎生育,产假增加15天。
3. 男员工配偶生育,享有15天陪产假。
六、病假1. 员工因病请假,需提供医疗机构证明。
2. 病假期间工资按照公司规定支付。
七、工伤假1. 员工因工受伤或患职业病,享有工伤假。
2. 工伤假期间,工资按正常工资支付。
八、其他假期1. 员工依法享有的其他假期,如计划生育假、探亲假等。
2. 具体假期天数和待遇按国家规定执行。
九、假期审批1. 员工请假需提前向直接上级提出申请,并附上相关证明。
2. 假期审批流程按公司规定执行。
十、假期工资支付1. 员工在假期期间,工资支付标准按国家规定和公司政策执行。
2. 加班工资支付标准按国家规定执行。
本合同规定的假期条款,旨在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确保员工在享受假期的同时,不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营。
员工和公司应共同遵守本合同规定,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2019年新劳动法关于病假规定_规章制度_

2019年新劳动法关于病假规定人难免会有生病的时候,下面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篇“2019年新劳动法关于病假规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对于职工因病或非因公负伤请假休息期间的工资计算,最早见于1951年2月26日由政务院公布、1953年1月2日政务院修正颁布的《劳动保险条例》和与此相配套并同期颁布的《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该规定一直沿用至今。
根据该条例及草案,连续医疗期间在6个月以内的用人单位支付病假工资;连续医疗期间超过6个月时,病伤假期工资停发,改由劳动保险基金按月付给疾病或非因工负伤救济费。
各地关于病假工资的立法,主要有三种模式:模式一:根据职工的工龄和工资,按照一定的比例支付采用这一模式的,主要以上海的规定为代表。
在这一模式下,有关病假工资的计算,其公式为:日工资×计算系数×病假日。
从该公式可以看出,计算病假工资主要是日工资和计算系数的确定。
计算基数的确定上述公式中的日:工资就是计算基数。
依照《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第16、17条的规定,以本人的工资为计算基数。
而根据原劳动部《关于职工工作时间有关问题的复函》(劳部发[1997]271号)的规定,职工每月的工作日为20.92天。
因此,职工日工资(即“日工资性收入”)为“实得工资÷20.92(天)”。
大部分的省市均依照了这样的规定。
以南京市为例,《南京市企业工资支付办法》中第19条规定:“劳动者患病停止工作,企业应当按照约定或者本单位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病假津贴。
未约定病假津贴的,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支付。
”《〈南京市企业工资支付办法〉实施细则》第17条第一项则指明:“《办法》所称工资标准,是指不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劳动者本人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正常出勤,并提供正常劳动应得的劳动报酬。
”由此可见,这与上述规定是如出一辙的。
此外,也有一些省市或地区还对计算基数作了特别的规定。
【公休假国家规定】2019年休假国家规定

【公休假国家规定】2019年休假国家规定最新规定《劳动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假。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国务院关于职工休假问题的通知》“确定职工休假天数时,要根据工作任务和各类人员的资历、岗位等不同情况,有所区别,最多不得超过2周。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五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然而自劳动法公布至今国务院没有根据劳动法该条的规定制订职工享受带薪年休假的具体办法。
劳动部关于印发《〈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问题解答》的通知第二条对该问题作了规定:“劳动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在国务院没有发布企业职工年休假规定以前,1991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共同发出的《关于职工休假问题的通知》应继续贯彻执行。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带薪年休假工资计算1.年休假工资的基本规定在一般情况下职工享受年休假期间可以获得与日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其具体计算公式为:职工本人月工资÷月计薪天数(21.75天)。
年休假所依据的月工资标准与《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月工资标准基本一致。
即:前十二个月应得工资总额-前十二个月加班工资总额后的月平均工资。
如职工在本单位工作时间不满十二个月的,按实际月份计算月平均工资。
月应得工资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2019年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最新版-word范文 (16页)

2019年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最新版-word范文 (16页)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最新版范文 (共16页)注意事项:本范本仅供参考,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
第三条劳动者应当依法享有劳动报酬、休假休息、劳动保护、工作环境安全等劳动权益。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履行劳动合同,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条件。
第五条劳动者有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用人单位应当保障劳动者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
...第十五章法律责任第一百二十六条用人单位有违反本法规定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并赔偿由此给劳动者造成的损失。
...【附件】1. 劳动合同范本2. 劳动保护用品清单3. 用工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备案制度4. 劳动者工资计算方法示例...【法律名词及注释】1. 劳动合同: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订立的、明确劳动报酬、劳动者执行职务的地点、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工作岗位等关键信息的协议。
2. 劳动保护用品:指用人单位应根据工作特点和劳动指南要求,为劳动者提供的劳动保护用品,包括但不限于工作服、安全帽、防护眼镜等。
3. 备案制度:指用工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后,应将相应材料备案,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有效性。
...【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1. 劳动合同解除纠纷:由于各种原因,劳动合同可能会在未到期之前被解除,当发生纠纷时,应根据劳动法规定的程序进行解决,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等方式解决。
2. 工资支付纠纷:在劳动者工资支付过程中,可能发生工资不发放、工资不足等问题,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并确保合法合规。
...以上是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最新版的文档范本,供参考使用。
如有需要,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
2019年新劳动法关于病假工资的规定_规章制度_

2019年新劳动法关于病假工资的规定新劳动法对病假工资是怎么规定的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篇“2019年新劳动法关于病假工资的规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一、短期病假工资的计算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五十九条规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职工“短期病假”,企业应按下列标准支付病假工资:连续工龄不满二年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连续工龄满二年不满四年的按本人工资的70%计发;连续工龄满四年不满六年的按本人工资的80%计发;连续工龄满六年不满八年的按本人工资的90%计发;连续工龄满八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100%计发。
病假日工资=最低工资标准×80%÷21.75天(月计薪天数)二、长期病假工资计算《关于加强企业职工疾病休假管理保障职工疾病休假期间生活的通知》规定,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在六个月内的称为“短期病假”,超过六个月的称为“长期病假”。
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休假日数按实际休假日数计算,连续休假期内含有休息日、节假日的应予剔除。
职工“长期病假”,企业应按下列标准支付疾病救济费(长病假工资):连续工龄不满一年的按本人工资的40%计发,连续工龄满一年不满三年的按本人工资的50%计发,连续工龄满三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
这里的本人工资指职工正常情况下实得工资的70%。
职工的疾病待遇低于企业月平均工资的40%,应补到企业月平均工资的40%,企业月平均工资的40%低于在职职工定期生活困难补助标准的应补到在职职工定期生活困难补助标准。
职工的疾病待遇高于本市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可按本市上年度月平均工资计发。
长病假有可能会造成对学业,工作的影响,一般要请长病假就得先给主管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做请示,特殊情况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9年最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2019 年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7 年 6 月 29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 ( 以下称用人单位 ) 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理应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理应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四条用人单位理应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相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理应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单位理应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会同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共同研究解决相关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
第六条工会理应协助、指导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并与用人单位建立集体协商机制,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用人单位理应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第八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理应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 ; 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理应如实说明。
劳动合同员工休假规定是怎样的

劳动合同员⼯休假规定是怎样的劳动合同员⼯休假规定是:1、公休假⽇制度。
⼀般⽤⼈单位实⾏每周休息两⽇。
2、法定节假⽇制度。
新年,放假1天(1⽉1⽇);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初⼀、初⼆、初三);劳动节,放假1天(5⽉1⽇);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国庆节,放假3天(10⽉1⽇、2⽇、3⽇)。
关于劳动合同员⼯休假规定是怎样的的问题,下⾯由店铺⼩编为您详细解答。
⼀、劳动合同员⼯休假规定是怎样的1、公休假⽇制度公休假⽇⼜称“公休⽇”。
指法律规定或者依法订⽴的协议规定的每⼯作⼀定时间必须休息的时间。
如每⼯作5天以后休息2天,这2天就是公休假⽇。
由于我国规定职⼯每周⼯作时间不得⾼于40⼩时,因此⼀般⽤⼈单位实⾏每周休息两⽇。
2、法定节假⽇制度法定节假⽇指根据各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或纪念要求,由国家法律统⼀规定的⽤以进⾏庆祝及度假的休息时间。
3、年休假享受年休假的范围和对象:(1)享受年休假的范围为全省党政群机关及参照、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2)享受年休假的对象为上述范围内参加⼯作满1年以上,且已转正定级的国家公务员(机关⼯作⼈员)。
(3)年休假的假期4、法律依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放假办法》第三条部分公民放假的节⽇及纪念⽇:妇⼥节(3⽉8⽇),妇⼥放假半天;青年节(5⽉4⽇),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童节(6⽉1⽇),不满14周岁的少年⼉童放假1天;中国⼈民解放军建军纪念⽇(8⽉1⽇),现役军⼈放假半天。
第⼆条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新年,放假1天(1⽉1⽇);(⼆)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初⼀、初⼆、初三);(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四)劳动节,放假1天(5⽉1⽇);(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七)国庆节,放假3天(10⽉1⽇、2⽇、3⽇)。
⼆、职⼯休假的休假事项是什么1、休年假是每个职⼯的权利,单位不可以强⾏占⽤职⼯的年假,职⼯要勇敢地合理抗议,享受该有的权利与义务;2、如果⽤⼈单位以职⼯在本单位⼯作期限不满⼀年为由,不允许职⼯休年假,职⼯可以到劳动部门投诉。
2019劳动法年假规定

2019劳动法年假规定
我相信对于上班族来说,我想他们最期待的事情就是放假了,除了国家规定的节假⽇之外,就只有年休假可以进⾏休息了。
那么⼤家知道2019劳动法年假规定是什么吗?为了帮助⼤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店铺⼩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19劳动法年假规定
(⼀)职⼯累计⼯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法定带薪年休假5天;
(⼆)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法定带薪年休假10天;
(三)已满20年的,法定带薪年休假15天。
⽤⼈单位安排劳动者休假⾼于该标准的不予⼲涉,但是低于法定标准应该以职⼯⽇⼯资收⼊的300%⽀付其未休带薪年假⼯资,由于职⼯因个⼈原因不休并且做出书⾯放弃休假权利承诺的除外。
⼆、享受年休假的前提条件
根据《企业职⼯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三条职⼯连续⼯作满12个⽉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享受年休假的前提条件是连续⼯作满12个⽉以上,既包括职⼯在同⼀⽤⼈单位连续⼯作满12个⽉以上的情形,也包括职⼯在不同⽤⼈单位连续⼯作满12个⽉以上的情形。
职⼯在不同企业之间流动的就业的,连续时间原则上要求不能间断,也就是说在适⽤同时需强调“连续⼯作”必须是⽆缝对接,即劳动者在进⼊新单位时⼯作⽇不能间断,否则不适⽤该款规定。
以上是⼩编为⼤家介绍的2019劳动法年假规定是什么的相关知识,进⾏年休假的休息条件之⼀就是需要⼯作年满12个⽉之后,才可以进⾏年休假的申请。
希望可以帮助到⼤家,希望⼤家能够明⽩,如果还有不明⽩的,请咨询店铺⼩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最新劳动合同法休假相关规定有哪
些
在我们找工作的过程中,常见的就是“周末双休”“国家法定节假日”这些词,休假是劳动合同法明文规定的职工应有的权利,当然职工休假的权利也是有一些条件和限制的,那么这些休假的依据到底是什么呢?2018最新劳动合同法休假相关规定具体都有哪些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
在我们找工作的过程中,常见的就是“周末双休”“国家法定节假日”这些词,休假是劳动合同法明文规定的职工应有的权利,当然职工休假的权利也是有一些条件和限制的,那么这些休假的依据到底是什么呢?2018最新劳动合同法休假相关规定具体都有哪些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2018年放假安排及其他休假
1.元旦:1月1日放假,与周末连休。
2.春节:2月15日至21日放假调休,共7天。
2月11日(星期日)、2月24日(星期六)上班。
3.清明节:4月5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3天。
4月8日(星期日)上班。
4.劳动节:4月29日至5月1日放假调休,共3天。
4月28日(星期六)上班。
5.端午节:6月18日放假,与周末连休。
6.中秋节:9月24日放假,与周末连休。
7.国庆节: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
9月29日(星期六)、9月30日(星期日)上班。
8.每周六日是休息日。
(实行特殊倒班如三班倒、四班倒的不在此列)104天/年
9.部分公民的假期:妇女节半天;青年节半天;儿童节1天;建军节军人休半天。
10.年休假:最短5天,最长15天;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
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
11.探亲假:(只针对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职工)
《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第四条规定探亲假期分为以下几种:
(1)职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30天。
(2)未婚职工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如果因为工作需要,本单位当年不能给予假期,或者职工自愿两年探亲一次,可以两年给假一次,假期为45天。
(3)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每4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
职工在规定的探亲假期和路程假期内,按照本人的标准工资发给工资。
职工探望配偶和未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由所在单位负担。
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在本人月标准工资30%以内的,由本人自理,超过部分由所在单位负担。
12.产假:最少128天单位批准可休至7个月(各省不一样,如西藏可休一年,广东省178天)
13.婚假:符合《婚姻法》规定婚龄结婚时,享受3天婚假。
若是晚婚,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晚婚假7天,加起来共10天假期。
14.丧假:原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的规定:
(1)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1至3天的婚丧假。
(2)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职工在外地的直系亲属死亡时需要职工本人去外地料理丧事的,都可以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3)在批准的婚丧假和路程假期间,职工的工资照发,途中的车船费等,全部由职工自理。
若是员工因配偶、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