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

合集下载

基础护理学简答题大全

基础护理学简答题大全

基础护理学简答题大全基础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对病人进行有效护理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基础护理学的常见简答题:1. 基础护理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基础护理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患者的评估、日常健康照顾、疾病的特殊护理和临终关怀等。

2. 患者进入医院后,护士首先应做什么?患者进入医院后,护士首先应进行健康评估,确定患者的护理需求,并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3. 什么是医院物理环境?它对患者有什么影响?医院物理环境是指医院内的环境,包括病房、走廊、手术室、实验室等。

医院物理环境对患者产生影响,不合理的物理环境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病情。

4. 护士应该如何对患者的呼吸道进行管理?护士应该对患者的呼吸道进行管理,包括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控制呼吸机、进行人工呼吸等。

5. 什么是皮肤屏障?它的作用是什么?皮肤屏障是指皮肤的天然防御功能,能够防止体内水分和其他物质的流失。

皮肤屏障受损会导致皮肤发炎、感染等问题。

6. 护士应该如何管理患者的排泄物?护士应该对患者的排泄物进行管理,包括正确收集、处理排泄物,定期清洁消毒等。

7. 什么是基础护理学的基本原则?基础护理学的基本原则包括尊重患者、关心患者、沟通合作、人道主义等。

8. 护士应该如何管理病房环境?护士应该管理病房环境,包括保持病房安静、整洁、舒适,定期消毒等。

9. 什么是基础护理学的日常健康照顾?基础护理学的日常健康照顾包括对身体各个部位的清洁、饮食管理、锻炼、药物管理等。

10. 什么是临终关怀?它的目的是什么?临终关怀是指对即将去世的患者提供身体、心理和精神上的支持和关怀,以达到缓解患者痛苦、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基础护理学重点

基础护理学重点

卧位分类1. 主动卧位:病人身体活动自如,体位可随意改变。

病人自己采用最舒适、最随意的卧位卧于床上。

2. 被动卧位:病人自身无改变卧位的能力,躺在被安置的位置上。

极度虚弱、瘫痪、肌无力、意识丧失者。

3. 病人意识清晰,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因疾病或治疗的原因, 被迫采取的卧位。

如心包积液、肺心病、哮喘发作时所致的端坐卧位。

如破伤风致角弓反张体位。

半坐卧位:1、面部、颈部术后患者,减少局部出血。

2、胸腔疾病、胸部创伤或心脏疾病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

减少回心血量、从而减轻肺淤血和心脏负担;同时可使膈肌位置下降,胸腔容量扩大,减轻腹腔脏器对心脏的压力,肺活量增加,有利于气体交换。

3、腹腔、盆腔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

使腹腔渗出液流入盆腔,促使感染局限,便于引流。

防止感染向上蔓延引起膈下脓肿。

松弛腹肌,减轻腹部切口缝合处张力,缓解疼痛,促进愈合。

4、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患者,有利于患者向站立位过渡,使其逐渐适应体位改变。

医院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一、物理性损伤及防范。

1. 机械性损伤:常见有跌倒、撞伤等防范措施:1)躁动、意识不清及婴幼儿:使用床档或保护具。

2)年老虚弱或长期卧床者:初次下床时防晕倒(要有个过渡期),常用物品放于易取处(水)。

3)预防跌倒:地面保持整洁、干燥,移开障碍物病室走廊、浴室、厕所应设扶手浴室和厕所应设置呼叫系统。

4)精神科病房:应注意将剪刀等器械收藏好。

2. 温度性损伤。

防范措施:1)冷、热疗法的应用: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听取患者主诉,观察局部皮肤的变化。

2)易燃易爆品:强化管理, 制定防火措施,护士应熟练掌握各类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吸氧不能有人抽烟。

3)医院内的电路及各种电器设备:定期检修。

患者自带电器,使用前应进行安检,并进行安全用电知识教育。

3. 压力性损伤。

4. 放射性损伤。

二、化学性损伤及防范。

通常是由于药物使用不当或错用引起。

防范措施:1. 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药物管理制度。

2. 药疗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基础护理学重点

基础护理学重点

基础护理学重点
基础护理学是护理学的基础科目之一,它关注的是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

以下是一些基础护理学的重点内容:
1. 解剖学和生理学:了解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各个系统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2. 病理学:了解各种疾病的病因、病理过程和病理变化,对常见疾病的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有基本的了解。

3. 药理学:了解各种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学和药物的使用方法,包括常用药物的剂量、途径和不良反应等。

4. 科学方法和研究: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等,培养科学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5. 护理伦理学和职业道德:了解护理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和职业道德的要求,包括保护患者权益、保守患者隐私和保密等。

6. 患者评估和护理计划:学习通过观察、询问和体格检查等方法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然后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

7. 基本护理技能和操作:学习基本的护理操作,如体温测量、血压测量、静脉注射、静脉输液、伤口处理等。

8. 传染病控制和预防: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穿脱手套和口罩等防护措施。

9. 教育和健康促进:学习如何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健康教育
和健康促进的服务,包括饮食指导、生活方式指导和药物
管理等。

10. 文献检索和学术写作:学习如何找到和评估相关的护理文献,以及如何进行学术写作和报告撰写。

以上只是基础护理学的一些重点内容,具体的内容和重点
可能会因不同的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而有所不同。

基础护理学第一章__护理学基础绪论

基础护理学第一章__护理学基础绪论

护理的定义
护理:1980年美国护士学会将
护理定义为:“护理是诊断和处理 人类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 题的反应”。
一、护理学的形成
㈠ 人类早期护理 1.原始社会时期 2.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以家庭为中心的母 系氏族公社 妇女负责照顾 但医疗和护理不分 护理的萌芽, 又称 “自我保 护式” 是护理形成 的起始阶段
(二)教学目的
1、满足病人最基本的需求 2、满足病人心理社会需求 3、满足病人的治疗需要 4、认识自身的价值
1900年后 建立了很多教会医院和附校
二、近代护理的发展 初创 坎坷的百余年 (1835-1949年)
1909年成立中华护士会,1922年 加入国际护士会
1921年北京 协和医院开办高等护理教育 抗战时期 护理工作得到重视 毛泽东主席曾两次亲笔题词(1941、1942) “护理工作有很大的政治重要性” “尊重护士,爱护护士”
一、护理学的形成
㈠ 人类早期护理
1.原始社会时期 2.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3.宗教护理时期
博爱 牺牲
巫、医不分
巫、医分开 基督教影响
文明古国对护理的贡献 埃及:干化尸体法 希腊:医学之父 希波克拉底 开始建立医院 印度:环境卫生和良好的卫生习 惯 妇女尤其名门参与护理工作 (罗马:外科非常发达 黄金时期) 家庭化→ 中国 “社会化、组织化”
三、现代护理的发展 前进 起伏的三十年 (1949-1979年) 新中国的成立 护理事业充满生机的开始 ↓ 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护理事业的停滞和低谷时期
三、现代护理的发展 前进 起伏的三十年 (1949-1979年) 繁荣 发展的护理春天(1979-至今)
三、现代护理的发展 前进 起伏的三十年 (1949-1979年) 繁荣 发展的护理春天(1979-至今)

基础护理学大全

基础护理学大全

名词解释:1.血压:是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一般所指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2.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

3.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内温差达1度以上,体温最低时任高于正常水平多见于败血症、风湿热、等。

4.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作一水平线,然后从骼嵴最高点作一垂直线,这样一侧臀部被划分为4个象限,其外上象限为注射部位,注意避开内角。

5.脉搏短细: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心律完全不规则,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

6.嗜睡:是最轻度的意识张碍。

病人处于持续睡眠状态,但能被语言或轻度刺激唤醒,醒后能正确、简单而缓慢的回答问题,但反应迟钝,刺激去后又很快入睡.7.鼻饲法:是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营养液、水分和药物的方法。

8.隔离:是将传染病人、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的地方,暂时避免和周围人群接触9.护理诊断:是关于个人、家庭、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是护士为达到预期结果选择护理措施的基础,这些预期结果是应由护士负责的.10.无菌技术:是指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11.等长练习:可增加肌肉张力而不改变肌肉长度的练习称为等长练习。

12.内源性感染:各种病因引起的患者在医院内遭受自身固有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医院感染。

13.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以上(1分),达数天获数周,24h波动范围不超过1℃.14.继发效应:用冷或用热超过一定时间后,产生与生理效应相反的作用,这种现象就称之为继发效应。

15.少尿:24h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尿量少于17ml.16.溶血反应:是受血者或供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异常破坏或溶解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17.心肺复苏:是对由于外伤、疾病、中毒、意外低温、淹溺和电击等各种原因,导致呼吸、心跳停止,必须紧急采取重建和促进心脏、呼吸有效功能恢复的一系列措施。

《基础护理学》教案三篇

《基础护理学》教案三篇

《基础护理学》教案三篇篇一:《基础护理学》教案病人的清洁护理,是整体护理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对危重或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来说,机体的清洁、舒适有利于人体新陈代谢产物的排泄,能预防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达到促进康复的目的。

第一节口腔护理口腔是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之一。

正常人口腔中有大量的细菌存在,其中有是的致病菌,当人体抵抗力降低,饮水、进食量少,咀嚼及舌的动作减少,唾液分泌不足,自洁作用受影响时,细菌可乘机在湿润、温暖的口腔中迅速繁殖,造成口腔炎症、溃疡、腮腺炎、中耳炎等疾患;甚至通过血液、淋巴,导致其它脏器感染,给全身带来危害;长期使用抗菌素的病人,由于菌群失调又可诱发霉菌感染。

所以,做好口腔护理对病人十分重要。

(一)目的1.保持口腔清洁、湿润、舒适,预防口腔感染等并发症。

2.防止口臭、口垢、增进食欲,保持口腔正常功能。

3.观察口腔粘膜、舌苔的变化及有无特殊口腔气味,协助诊断。

(二)用物1.轻病人口腔护理用物脸盆、毛巾、漱口杯盛清水或漱口溶液、牙刷、牙膏。

2.重病人口腔护理用物治疗盘内盛换药碗、漱口溶液浸湿的棉球,弯钳与压舌板各1,纱布1块,小茶壶或杯内盛温开水,弯盘,手电筒,毛巾,石蜡油,棉签,珠黄散或冰硼散,锡类散,漱口溶液,必要时备开口器等。

(三)常用漱口溶液1.正常口腔用清水、生理盐水、朵贝尔液。

2.口腔糜烂、口臭用1%-3%过氧化氢(遇有机物时放出氧分子,有防腐、防臭作用),2%-3%硼酸溶液(酸性防腐药,可改变细菌的酸碱平衡,起抑制作用),0.02%呋喃西林(有广谱抗菌作用),以及甘草银花液等。

3.酸中毒、霉菌感染用1-4%碳酸氢钠溶液(属碱性药,对霉菌有抑菌作用)。

4.绿脓杆菌感染用0.1%醋酸溶液。

5.中西药制成的含漱消炎散、口洁净等,具有消炎止痛,防治口腔疾患作用。

(四)操作方法1.一般病人的口腔护理适用于不能起床的病人。

抬高床头支架,使病人取斜坡卧位,也可侧卧或头偏向一侧,取病人的干毛巾围于领下,脸盆放于旁边接取漱口污水,备好牙刷、牙膏、漱口水,让病人自己刷牙。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汇总_0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汇总_0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汇总名词解释雾化吸入疗法:是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由呼吸道吸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发热反应 : 为输液中常见的一种反应,是因为输入致热物质、输入的溶液或药物制品提炼不纯、消毒保存不良而引起的。

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出现胃寒、寒颤和发热,并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脉速等症状。

自体输血法:包括术中失血回输和术前采血保存。

对于术中出血量较多者或估计手术范围较大,失血量较多者采用此法可节省血源,防止输血反应。

空气栓塞:为输液或输血的反应之一。

由于输液、输血管内空气未排尽,或管衔接不紧有漏缝,或加压输液、输血护理不当,以致空气进入静脉。

如空气量大,则气体栓子随血回流到右心室,阻塞肺部动脉入口,引起严重缺氧而死亡。

颈外静脉穿刺输液法:颈外静脉属于颈部最大浅静脉,其行径表浅,位置较恒定,易于穿刺。

1/ 3长期输液而周围静脉不易穿刺者,或周围循环衰竭的危重患者须测中心静脉压或静脉压高价营养输液均可用此法。

标本:是指采集人体一小部分的血液、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体液(胸水、腹水)及组织等样品,通过实验室检查来反映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和病理改变。

意识模糊:最轻的意识障碍。

对周围环境漠不关心,答话间断迟钝,表情淡漠,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力完全或部分发生障碍。

谵妄:意识模糊伴知觉障碍和注意力丧失,表现为语无伦次,幻想、幻听、躁动不安、对刺激反应增强,但多为不正确。

1、意识:是大脑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活动的综合表现,即对内外环境的知觉状态。

2、嗜睡:最轻的意识障碍,患者持续的处于睡眠状态,能被唤醒,醒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和做出各种反应,刺激去除后很快又入睡。

4、昏睡:接近于不省人事的意识状态,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醒后不能正确回答问题,刺激停止后即进入熟睡。

5、轻度昏迷: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运动,对周围事物及声、光刺激无反应,对强烈刺激(如压迫眶上缘)可有痛苦表情及躲避反应。

6、中度昏迷:对周围事物及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对剧烈刺激可能出现防御反射。

基础护理学12个月培训内容

基础护理学12个月培训内容

基础护理学12个月培训内容
基础护理学12个月的培训内容通常涵盖以下方面:
1. 解剖学和生理学:学习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各个系统的组成和相互作用。

2. 病理学:学习各种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

3. 药理学:学习各种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用途和副作用等。

4. 基础护理技术:学习测量体温、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的方法,掌握静脉输液、注射等基本护理技术。

5. 人体健康与疾病:学习常见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法,了解保健常识和健康教育技巧。

6. 护理伦理学和法律:学习护理伦理原则、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培养正确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

7. 感染控制与消毒技术:学习感染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了解各种感染病的防控措施和消毒技术。

8. 急救技术:学习常见急诊情况的处理方法,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急救技术。

9. 护理评估与护理记录:学习进行护理评估和护理记录的方法和技巧,掌握病情观察和信息记录的要点。

10. 护理沟通与协作:学习与患者、家属和其他医疗团队成员进行有效沟通和协作的技巧和方法。

11. 护理研究方法:学习护理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了解护理研究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12. 护理管理学:学习护理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组织协调、人员安排、资源管理等。

以上仅为基础护理学12个月培训内容的一般范围,实际的培训内容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培训机构和课程设置有所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护理学1.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阶段的特点执行医嘱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

弱点是只关心疾病,忽视了人的整体性。

2.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阶段的特点强调护理是一个专业,护士应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身、心、社会等全方位的,连续的,系统的整体护理。

3.1977年,美国医学家恩格尔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4.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阶段的特点护理学已发展成为现代科学体系中综合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知识的独立性应用科学。

护理的任务扩展到了对所有人、生命周期所有阶段的护理。

护理工作场所也相应地从工厂、学校、家庭、社区、幼儿园、老人院或临终关怀院等。

5.南丁格尔的贡献1.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经过南丁格尔的精心护理,伤员的病死率由原来的50%降到2.2%。

2.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创建于1860年英国。

3.为了纪念南丁格尔对护理的贡献,1912年,国际护士会决定将5月12日(男丁格尔生日丁)定位国际护士节。

中国近代护理的发展1.我国第一所护理学校创办于1888年的福州。

2.1909年,中国护理界群众性的学术团体“中华护士会”在江西牯岭成立,1936年改成中华护士学会,1964年改为中华护理学会并沿用至今。

中国现代护理的发展1.1983年,天津医学院首先开设护理本科专业。

1922年,北京医科大学开设了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教育。

2003年,第二军医大学护理系被批准为护理学博士学位授权点。

2.1993年3月卫生部颁发了我国第一个关于护士执业和注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1995年6月首次举行全国范围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3.1993年,中华护理学会设立护理科技进步奖,每两年评奖一次。

护理工作方式1.个案护理由专人负责实施个体化护理,一名护理人员负责一位患者全部护理的护理工作方式。

使用于抢救患者或护理某些特殊患者,也适用于临床教学需要。

这种护理方式,护士责任明确,并负责完成其全部护理内容,能掌握病人全面情况,但耗费人力。

2.功能制护理以工作为导向,按工作内容分配护理工作,各司其职。

护士分工明确,易于组织管理,节省人力。

但工作机械,缺少与患者的交流机会,较少考虑患者的心理,社会需求,护士较难掌握患者的全面情况。

3.小组制护理以小组的形式(3~5位护士)对一组患者(10~12位)进行整体护理。

组长制定护理计划和措施,小组成员共同合作完成患者的护理。

这种护理方式能发挥各级护士的作用,能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但护士个人责任感相当减弱。

4. 责任制护理由责任护士和辅助护士按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全面、系统和连续的整体护理。

其结构是以患者为中心,要求患者入院到出院均由责任护士对其实行8小时在岗,24小时负责制。

由责任护士评估患者情况、制订护理计划和实施护理措施。

这种护理方式,责任护士的责任明确,能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但要求对患者24小时负责难以实现,且文字记录书写较多,人员需要也较多。

5.综合护理综合护理是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护理程序化,在护理哲理、护士的职责与评价、标准化的护理计划、患者教育计划、出院计划、各种护理表格填写、护理质量的控制等方面都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环环相扣,整体协调一致,以确保护理服务的水平质量。

它融合了责任制护理及小组护理的优点。

护士素质的基本内容1.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护理事业、有为人类健康服务的精神。

2.科学文化素质护士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多学科知识。

3.专业素质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及比较完整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技能。

4.体态素质护士必须身体健康、功能健全、精力充沛、仪表文雅大方、举止端庄稳重、待人热情真诚、并养成个人和集体的卫生习惯。

5.心理素质护士应保持健康、乐观、开朗、情绪稳定、胸怀宽容豁达。

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较强的适应能力,良好的忍耐力及自我控制力,灵活敏捷。

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同事间相互总重,团结协作。

健康的模式1.健康-疾病连续相互模式健康—疾病连续相即指健康与疾病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处于一条连线上,其活动范围可从频临死亡至最佳健康状态。

任何人任何时候的健康状况都会在这个连续相两端之间的某一点上占据一个位置,且时刻都在动态变化之中。

2.最佳健康模式由DUNN(邓恩)1961年提出。

最佳健康模式更多地强调促进健康与预防疾病的保健活动,而非单纯的治疗活动。

环境的分类温度与湿度1.温度一般病室的温度为18~22°C,中暑病人病室的温度为20~25°C,足月儿、手术室产房的温度为22~24°C,早产儿病室的温度为24~26°C,新生儿沐浴时温度为26~28°C,鼻饲液的温度为38~40°C,通常情况下灌肠液的温度为39~41°C,中暑病人灌肠溶液的温度为4°C,床上洗头的温度为40~45°C,肛门坐浴的水温为43~46°C,温水檫浴的水温为50~52°C,热水袋的温度为60~70°CL.2.湿度病房相对湿度为50~60%,甲醛熏蒸时相对湿度为70~80%。

病室内温度过低,病人感到(肌肉紧张;烦躁;食欲缺乏;闷热、尿液排出增多;头晕、食欲减退;口舌干燥、咽痛烦渴):肌肉紧张。

3.病房湿度适宜湿度以50~60%,(相对湿度)。

湿度过高时,蒸发作用弱,可抑制出汗,病人感到潮湿、气闷,尿液排出增加,加重肾脏负担;湿度过低时,空气干燥,人体蒸发大量水分,引起口干舌燥、咽痛、烦渴等表现,对呼吸道疾患或器官切开病人尤为不利。

如:病房湿度过低时,病人可表现为(口干舌燥、咽痛、憋气、闷热,肌肉紧张,食欲缺乏、耳鸣,尿量增多):口干舌燥、咽痛。

如:病室内湿度过高,病人感到(肌肉紧张;烦躁,食欲缺乏;闷热、尿液排出增多;头晕食欲减退;口干舌燥、咽痛、烦渴):闷热、尿液排出增多。

如病室最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为(18~22°C,50~60%。

)4.通风一般通风30分钟即可达到置换室内空气的目的。

5.空间病床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1米。

6.噪音指凡是与环境不协调的声音或足以引起人们心理上或生理上不愉快的声音。

医院白天病区较理想的噪声强度在35~45分贝。

病室内应保存安静,护士尽可能地为病人创造安静的环境。

工作人员应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

根据WHO的规定,白天病区较理想的声强度应维持在35~45Db.护理的内涵1.护理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护理是在科学的指导下进行的活动,同时护理工作又充满创造性的艺术。

2.护理是助人的活动护士和病人的关系首先是一种帮助与被帮助的关系。

3.照顾是护理的核心照顾是护理的核心和永恒的主题。

4.护理是一个过程,其方法是护理程序。

5.护理是一门专业20世纪50年代以后,护理逐渐由一门执业发展成为一门专业。

如:护理学对“护理”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护理的服务对象是患病的人,护士和病人的关系是管理与服从的关系,护理实践是以经验为基础的活动,护理是有目的、有组织的被动性活动,护理工作中的中心内容是随时间推移而变化):护理工作中的中心内容是随时间推移而变化。

整体护理整体护理的基本含义是护理人员视服务对象为一个功能整体,在进行护理服务时,应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帮助和照顾。

整体护理是一种护理观,其宗旨是以护理对象为中心,根据护理对象的需求和自身特点,运用护理程序的理论和方法提供系统、全面、有针对性的护理照顾。

如: 以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基础,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南,对人实施从生理、心理和社会各个方面的护理,从而使人达到最佳健康状况的护理是(个案护理,功能制护理,小组护理,责任制护理,整体护理):整体护理如:整体护理的宗旨是(帮助健康的人促进健康,帮助患病的人减轻痛苦,以护理对象为中心,帮组患病的人恢复健康,为患者提供治疗服务):以护理对象为中心。

第三章护理学相关理论系统的概念系统作为一种学术语,源于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

系统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这个定义涵盖了双重意义:一是指系统是由一些要素(次系统)所组成,这些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二是指系统中得每一个要素都有自己的结构和功能,但这些要素结合起来构成一个整体系统后,它又具有各孤立要素所不具备的整体功能。

系统的基本属性1.整体性主要表现为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系统各要素功能的总和。

2.相关性是指系统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3.动态性是指系统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4.目的性任何系统都有自身特定的目的。

5.层次性任何系统都有层次的。

对于某一系统而言,它既是一些次要系统(要素)组成,同时,它自身又是更大系统的超系统(要素)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学说1.弗洛伊德的意识层次理论佛洛依德认为意识可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

意识是感知的心理活动部分。

潜意识是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深层次的心理活动部分。

前意识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

潜意识的心理活动是一切活动的基础。

2.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⑴本我:是人格最主要的部分,是潜意识欲望的根源。

本我受快乐原则支配,目的在于争取最大的快乐和最小的痛苦。

⑵自我:是大脑中作用于本我与外部世界的一种特殊结构,其功能是在本我的冲动和超我的控制发生对抗时进行平衡。

自我靠虑现实,遵循唯实原则。

⑶超我:为维持社会准则的一种特殊结构,属良心和道德的范畴。

温馨提示:本我相当人的本来面目,自我相当于现实中的我,超我相当于理想当中的我。

如:人们要求自己的行为符合理想的标准,属于人格结构中的(本我、自我、超我、本能、潜意识):超我3.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⑴口欲期:1岁以前,此期原欲集中在口部。

婴儿的吸允和进食欲望若能得到满足,可带来舒适和安全感;若未能得到满足或过于满足则会造成人格的固结现象,从而出现日后的允手指、咬指甲、吸烟、酗酒等。

⑵肛门期:1~3岁,此期原欲集中在肛门区。

健康的发展建立在控制排便所带来的愉快经历上,从而养成讲卫生、有次序的习惯和控制自己的能力。

固结则会造成缺乏自我意识或自以为是等。

⑶性蕾期:3~6岁,原欲集中在生殖器。

健康的发展在于与同性别的父亲或母亲建立起性别认同感。

固结则会造成性别认同困难或难以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⑷潜伏期:6岁至青春期,此期孩子把性和攻击的冲动埋在潜意识中,而将精力集中在智力和身体活动上。

愉快来自于外在的环境,固结则会造成压迫或强迫性人格。

⑸生殖期: 青春期开始后原欲又重新回到生殖器。

但青年人已经将注意力从双亲转移到自己所喜爱的性伴侣身上,而建立自己的生活。

若此阶段失败,可导致个体出现身心方面的功能失常。

4.弗洛伊德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弗洛伊德理论可以帮助护理人员了解身心发展过程,特别是健康人格形成过程中的心理需求,按照不同的性心理发展时期提供护理,以保证服务对象健全人格的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