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纹拧紧知识

合集下载

螺纹紧固件紧固通则

螺纹紧固件紧固通则

螺纹紧固件紧固通则螺纹紧固件是使用最普遍的一类万能紧固件,它由螺旋纹组成,并可以在机械设备上套装,是连接机械元件或分离两块零件的非常优秀的螺纹类工具。

为了保证螺纹紧固件的使用效果,必须根据正确的紧固技术通则进行正确使用。

一、螺纹紧固件紧固力度标准——螺纹紧固件的紧固力度一般以千牛为单位,其紧固力度要根据使用环境而定,有时也要考虑机械运动的变形程度,这样才能保证机械设备的运行可靠性。

二、连接螺纹紧固件——螺纹紧固件的连接要求,一般应将所有的螺纹紧固件紧固在一根轴上,而这根轴称为螺纹紧固件的轴端。

在连接之前,应对其螺纹及零件表面进行处理,以免螺纹松动,影响机械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扭矩确定——螺纹紧固件的紧固要求扭矩一般根据不同型号,大小,规格等考虑。

一般来说,螺纹紧固件的扭矩值不宜过大,以免造成损坏。

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应在紧固螺纹紧固件之后,将其旋紧到应用所需的紧固力度。

四、拧紧规则—螺纹紧固件拧紧的序列和步骤很重要,一般要求按照各个拧紧点的距离由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拧紧,以确保其紧固步骤,正确拧紧后才能确保螺纹紧固件的使用效果。

五、紧固位置配合—螺纹紧固件的紧固位置要与配合件或零件的轴心位置一致,以确保其使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六、安装使用说明—安装时,应充分遵守其相关装卸说明,有时会根据应用环境而进行改变,以确保安全可靠使用。

以上就是螺纹紧固件的正确紧固使用通则,如此使用可确保螺纹紧固件的安全可靠性,提高其使用效率。

此外,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螺纹紧固件进行使用,不同型号不同规格的螺纹紧固件有不同的作用,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选择。

螺纹拧紧技术

螺纹拧紧技术

【超过15年刀具应用经验,不仅仅是专业】 /
实际目标扭矩通常是屈服扭矩的50% to 85% 用在拴紧弹性区域 90%的加载扭矩用于克服摩擦力 Also known as: 扭矩,垂直扭矩
预紧力正确度± 25%
【超过15年刀具应用经验,不仅仅是专业】 /
内部分析
平均加载 (80%屈服)
如我们恰巧看到螺纹与支承面连接表面,我们注意此处压痕 非常高,因为螺栓伸长远端出现屈服以及这些区域出现崩溃 而使夹紧力减少。
二、螺栓拧紧的方法
【超过15年刀具应用经验,不仅仅是专业】 /
拧紧,实际上就是要使两被连接体间具备足够的压紧力,反映到被拧紧的螺 栓上就是它的轴向预紧力(即轴向拉应力)。而不论是两被连接体间的压紧 力还是螺栓上的轴向预紧力,在工作现场均很难检测,也就很难予以直接控 制,因而,人们采取了下述几种方法予以间接控制。 1.扭矩控制法(T): 扭矩控制法是最开始同时也是最简单的控制方法,它是当拧紧扭矩达到某一 设定的控制值Tc时,立即停止拧紧的控制方法。它是基于当螺纹连接时,螺 栓轴向预紧力F与拧紧时所施加的拧紧扭矩T成正比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 可用: T = K F (2) 来表示。其中K为扭矩系数,其值大小主要由接触面之间、螺纹牙之间的摩擦 阻力Fμ来决定。在实际应用中,K值的大小常用下列公式计算: K=0.161p+0.585μd2+0.25μ(De+Di) (3) 其中: p为螺纹的螺距;μ为综合摩擦系数 ;d2为螺纹的中径; De为支承面的有效外径;Di为支承面的内径 螺栓和工件设计完成后,p、d2、De、Di均为确定值,而μ值随加工情况的不 同而不同。所以,在拧紧时主要影响K值波动的因素是综合摩擦系数μ。 有试验证明,一般情况下,K值大约在0.2-0.4之间,然而,有的甚至可能在 0.1-0.5之间。故摩擦阻力的变化对所获得的螺栓轴向预紧力影响较大,相 同的扭矩拧紧两个不同摩擦阻力的连接时,所获得的螺栓轴向预紧力相差很 大(摩擦系数μ对螺栓轴向预紧力的影响参见图4 )。

拧紧技术简介

拧紧技术简介

装配工艺的确定
采用直接控制预紧力的方式控制联接质量是最有效的,但目前还不太可能 在流水线上通过直接控制预紧力来装配螺栓联接,只能通过控制和预紧力相 关的其它参数(如扭矩, 螺栓头或螺母转角,螺栓伸长量)来间接控制预紧力。目 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装配工艺方法: 扭矩控制法 扭矩-转角控制法 扭矩-斜率控制法(屈服点控制法) 其它的控制方法
扭矩事后易复检 预紧力离散度大 受摩擦系数偏差影响大 螺栓材料利用率低
富奥紧固件分公司
FAWER
典型装配工艺介绍-扭矩法
VW 01126-1规定了弹性区装配标准扭矩值及预紧力最大值和最小值 。内六角螺钉类产品(小支承面)和法兰面螺栓类产品(大支承面)所给 数值有所差别,理论上该值不会造成螺栓屈服,但当装配条件处于以下恶 劣条件时可能达到螺栓的屈服极限。 1. 扭紧力矩超过了标准值 15 %; 2. 螺栓强度为相应强度等级的下限值Rmmin; 3. 摩擦系数 fG=fK=0.1 4. 舍入表的数值偏离实际计算出的数值+ 10 %。

富奥紧固件分公司
FAWER
拧紧工艺的重要性
紧固的三个阶段
设计
+
制造
+
装配
=
整车的正 常运行
-设计是前提 -制造是关键 -装配是最终的保障
富奥紧固件分公司
FAWER
预紧力离散度影响因素
联接副的 摩擦系数
使用的拧 紧工具及它 们的精度
预紧 力离 散
装配 工艺
富奥紧固件分公司
FAWER
拧紧精度分级
FAWER
螺纹紧固件预紧原理
摩擦性能试验机 国外研制此类设备主要公司: 德国Schatz, 德国Reck-Engineering, 美国RS-Technology, 法国Automatic;

螺纹联接的预紧和防松螺纹联接在装配时要拧紧

螺纹联接的预紧和防松螺纹联接在装配时要拧紧

防松的办法及措施
1、利用摩擦防松
可采用双螺母、弹簧垫圈、自锁螺母等来防松。 1)弹簧垫圈防松 弹簧垫圈材料为弹簧钢,装配后垫圈被压平,其反弹力向 上能使螺纹间保持压紧力和摩擦力,从而实现防松。
双螺母、自锁螺母
2)对顶螺母防松 利用螺母对顶作用使螺 纹副中受到附加的拉力和 附加的摩擦力。由于多用 一个螺母,并且工作不十 分可靠,目前已经较少使 用了。 3)自锁螺母防松 螺母一端制成非圆形收 口或开缝后径向收口。当 螺母拧紧后,收口胀开, 利用收口的弹力使旋合螺 纹间压紧 。
第四节
螺纹联接的预紧和防松
螺纹联接在装配时要拧紧,工作时要防止松动。
一、螺纹联接的预紧
在零件未受工作载荷前需要将螺母拧紧,使组成联 接的所有零件都产生一定的弹性变形(螺栓伸长、被联 接件压缩),从而可以有效地保证联接的可靠。这样, 各零件在承受工作载荷前就受到了力的作用,这种方式 就称为预紧。 这个预加的作用力就称为预紧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利用机械防松
采用开槽螺母与开口销、圆螺母与止动垫圈、轴用带舌垫圈、 止动垫片、串联钢丝等来防松 1)槽形螺母和开口销防松 槽形螺母拧紧后,用开口销穿过螺栓尾部小孔和螺母的 槽,也可以用普通螺母拧紧后进行配钻销孔。

2)圆螺母和止动垫片
使垫圈内舌 嵌入螺栓(轴) 的槽内,拧紧螺 母后将垫圈外舌 之一褶嵌于螺母 的一个槽内。
预紧力的控制:
小批量生产可使用测力矩扳手来控制预紧力的大小,大批量生产时, 常用定力矩来控制预紧力的大小, 当力矩达到额定数值时,扳手中的 图 44 -12 图 12 测力矩扳手 测力矩扳手 离合器会自动脱开。 1)用测力矩板手——它能测出预紧力矩,如左图 2)用定力矩板手——当它达到预定的拧紧力矩时,弹簧受压将 自动打滑,如右图

机械设计基础 第5章 螺纹联接的预紧和放松

机械设计基础 第5章 螺纹联接的预紧和放松
F0
F0
F0
F0
液压拉伸预紧技术 用液压拉伸器先 将螺 栓拉长,拧螺母,再 放松螺螺栓
二、螺纹联接的防松
螺纹联接,通常满足自锁条件
v
但是在冲击、振动和变载的作用下,预紧力和摩擦 力可能瞬间消失,多次重复后就可能使联接松脱。因 此,必须进行防松,否则会影响正常工作,造成事故。
永久防松 端铆 冲点(破 坏螺纹) 点焊
10-5 螺纹联接的预紧和放松
一、预紧 预紧目的:增加 联接的刚性、紧 密性及放松能力。

拧紧过程:螺栓受拉,伸长。 1、预紧力 F0

F0
F0 在螺纹连接过程中,预紧力大小要适当。 如气缸盖螺纹连接, F0小缸盖与缸体间出现间隙漏气; F0过大螺栓拉断
F0
一般:碳钢:
S
——屈服极限 MPa
F0
F F∑
FF ∑
F F ∑ F F ∑
a)
b)
m f F0 CF
f ——摩擦系数 m——接合面数 C——可靠性系数
带入上节强度(设计)公式可校核(求d1)
∴螺栓所需的轴向力(即预紧力)应为
CF Fa F0 m f
当 f 0.15 C 1.2 m 1 F0 8F 即,预紧力为横向工作载荷的8倍, 所以螺栓联接靠摩擦力来承担横向载荷时,其尺寸较大。
液压防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母
§10-6 螺纹联接的强度计算
强度计算:用多大螺栓,强度够不够
螺纹连接常常用螺栓组 受力分析→找出受力最大的螺栓→理论计算 (螺栓组应大小相同,美观且便于安装) 螺纹部分的塑性变形。
受拉螺栓的失效形式主要是:
15% 20%
螺杆的疲劳断裂。

螺栓知识培训

螺栓知识培训
• 2、管螺纹,用英寸表示,牙形角为55度
a.非密封管螺纹:G1/4A b.密封管螺纹: R1/4A 也有粗细牙之分,如UNC1/4-20X1“ 和UNF1/4-28X1"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4、螺栓的机械性能
1.性能等级:3.6 4.6 4.8 5.6 5.8 6.8 8.8 9.8 10.9 12.9 共10级.螺 栓性能等级标号有两部分数字组成,分别表示螺栓材料的公称 抗拉强度值和屈强比值。
例如,以8.8级螺栓为例:第一个8表示拉伸应力,每个单位代表 100N/mm2,所以拉伸应力为8×100=800N/mm2;第二个8表示 塑性变形点与拉伸应力的关系,即塑性变形为拉伸变形的80% ,800×0.8=640N/mm2
2.性能等级对应的材料及热处理: 3.6 4.6 4.8 5.6 5.8 6.8级使用低碳钢或中碳钢,不需进行热处理. 其中8.8级及以上螺栓材质为低碳合金钢或中碳钢并经热处理( 淬火、 回火),通称为高强度螺栓,其余通称为普通螺栓 10.9级使用低、中碳合金钢(含硼、锰或铬) 12.9级使用合金钢,淬火并回火.
、振动、变载荷的作用下,螺纹间的摩擦力会在某瞬间消 失,以致螺纹失去自锁能力,联接可能产生自动松脱的现 象。
• 防松的主要类型:
1、摩擦力防松:弹簧垫圈、双螺母等。 2、机械式防松:开口销、制动垫圈、紧定螺钉、头部带孔
穿铁丝。 3、冲点铆接法:螺纹末端冲点,铆接。 4、粘接法:涂胶(螺纹锁固剂)。 5、有效力矩法:在螺纹有效力矩部分增大摩擦力和预紧。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外螺纹形成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外螺纹形成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内螺纹形成

《拧紧基础知识讲解》课件

《拧紧基础知识讲解》课件

原因:润滑油不足、润滑油老化、润滑油污染等 影响:导致螺栓松动、螺栓断裂、螺栓磨损等 解决方案:定期检查润滑油、更换润滑油、清洗润滑油等 注意事项:避免过度拧紧、避免使用劣质润滑油等
原因:材料选择不当、加工工 艺不良、设计不合理等
影响:降低产品性能、缩短使 用寿命、增加维修成本等
解决方案:选择合适的材料、 优化加工工艺、改进产品设计 等
自动化工具:自动拧紧机、自动拧 紧系统等
检测设备:扭矩计、扭力扳手等
螺栓与螺母的材 质:选择合适的 材质,如不锈钢、 碳钢、合金钢等
螺栓与螺母的规 格:根据拧紧的 扭矩和螺栓的直 径选择合适的规 格
螺栓与螺母的表 面处理:选择合 适的表面处理, 如电镀、热处理 等
螺栓与螺母的防 松措施:选择合 适的防松措施, 如使用弹簧垫圈、 锁紧螺母等
检测结果的准 确性:确保检 测结果的准确 性,避免误判
检测结果的及 时性:及时反 馈检测结果, 以便及时采取
措施
检测结果的全 面性:全面评 估检测结果, 包括拧紧力、
拧紧角度等
检测结果的改 进:根据检测 结果,对拧紧 工艺进行改进, 提高产品质量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 定期进行质量检测和评估
电动拧紧工具:电动螺丝刀、 电动扳手等
电动拧紧原理:通过电动机驱 动,实现快速、精确的拧紧
电动拧紧优点:提高工作效率, 减少人工操作误差
电动拧紧注意事项:选择合适 的工具和拧紧参数,确保拧紧 质量
手动工具:扳手、螺丝刀等
电动工具:电动扳手、电动螺丝刀 等
气动工具:气动扳手、气动螺丝刀 等
液压工具:液压扳手、液压螺丝刀 等
机械拧紧工具:扳手、螺丝刀、电动螺丝刀等 拧紧方法:顺时针拧紧、逆时针拧松 拧紧顺序:先紧固大螺栓,后紧固小螺栓 拧紧力度:根据螺栓规格和材质选择合适的拧紧力度

拧紧的基本知识

拧紧的基本知识
具由空气压力或离合器控制.
气动工具 - 打滑式, 断气式, 或 离合器工具 电动工具 – 不用于电动工具
扭矩监测
扭矩
装配基础知识
上限 下限
门槛扭矩
时间
装配基础知识
扭矩监测/角度监测
扭矩
角度计量门槛值 扭矩门槛值
转角 0º
转角上限
转角下限Angle Low Limit
扭矩上限 扭矩下限
装配基础知识
装配基础知识
扭矩 作用在物体上的切向力 力和力臂的乘积
装配基础知识
扭矩 = 作用力 X 力臂 螺栓
作用力
力臂
单位: Newton-Meters, Ft. - lbs, Inch-lbs, Kg-meters, Kg-cm
装配基础知识
转角 从一个制定的扭矩值开始紧固件旋转的角度值 典型应用-安装油滤
装配基础知识
扭矩
扭矩上限 扭矩下限
角度计量门槛值
转角上限 转角下限
转角

装配基础知识
影响扭矩和转角的因素
摩擦力 连接类型
摩擦损失
装配基础知识
螺纹副 - 40% 螺栓头和螺帽与接触面之间摩擦力 - 50%
螺栓拉伸 - 10%
装配基础知识
润滑螺纹的影响 减少了螺纹副的摩擦力 减少了其他接触面的摩擦力 结论: 使用扭矩作为夹紧力的标识方法,螺栓拉伸会
的扭矩值,控制箱发出信号,工具停止转动.角度解码器传 输角度信息给控制箱. 控制箱把角度信息和设的角度上下 限比较,显示拧紧的状态.
* 这种拧紧策略目前被广泛采用 * 这种拧紧策略适用于气动和电动工具
转角上限 转角下限
装配基础知识
扭矩控制/角度监测
扭矩上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15 K 0.173 0.184 0.199 0.226 0.15 K 0.166 0.177 0.193 0.22
0.2 0.206 0.216 0.232 0.258 0.2 0.198 0.209 0.225 0.252
0.25 0.239 0.249 0.265 0.291 0.25 0.23 0.241 0.257 0.284
紧固轴力图例
二、螺纹紧固实质
螺纹紧固受力分析
轴力F 支承面摩擦力FW
螺纹副摩擦力FS
轴力F 螺纹副摩擦力FS: 外螺纹侧面与内螺纹侧面间摩擦力 支承面摩擦力FW : 螺母或螺栓与被连接件表面间摩
10%
40%
FS
1 2 3
初始预紧力
预紧力:紧固时作用在外螺纹件上的拉力
扭矩控制 — 转角监控法
扭矩
Max Min
起始扭矩 设定角度
Min
Max
角度
1、先使用扭矩法将确定转角控制的起始点:20% N 2、从起始点计算转角,同时记录扭矩
扭矩控制 — 转角监控法
该方法装配精度高,可控制在5%以内,一般用于较 高的装配部位,抗松动、抗疲劳性能较佳,为拧紧装 配工艺的发展方向
或作用在被连接件上的压力 初始预紧力:刚完成紧固时的预紧力
螺纹紧固实质——保证达到初始预紧力
三、螺纹拧紧方法
选择螺纹连接的拧紧方法,应在充分理解各种拧紧 方法特性的基础上,按初始预紧力离散度(用紧固系数 Q表示)、预紧力大小、使用条件等进行。
拧紧方法有:扭矩法、转角法、扭矩斜率法(见下表)
方法 扭矩法 转角法 扭矩斜率法 指标 力 矩 值 回转角度 对应于回转角 紧固扭矩斜率 区域 弹性区 弹性区 弹性区 弹性极限 紧固系数(参考) 1.4-3 1.5-3 1.2 1.2
转 角 法
转角法特点:将螺栓与螺母的相对回转角度,即紧固
转角θf 作为指标进行初始预紧力的控制方法。
适用范围:弹性区域或塑性区域
检测工具:分度器、电器测定等
★ 转角对离散度影响较小,具有可较大限度地利用螺
栓强度的优点(即可获得较高的预紧力) 同时,对螺栓自身的屈服强度及抗拉强度要求较高
紧固转角与预紧力的关系
④.测定多组(8组),求得平均值
紧固特性值计算
4、屈服紧固轴力
5、屈服紧固扭矩 6、极限紧固轴力
拧紧工具 电动组合拧紧机 气动组合拧紧机 液压脉冲定扭扳手 离合断气定扭扳手 冲电式定扭扳手 人力定扭扳手 普通冲击式扳手
价格(万元) 8-10(单轴) 5-6(4头) 0.3-2 0.3-2 0.2-0.5 0.05-1 0.05-0.2
六、试验方法
• 前言——螺纹受力状态特殊性
1、螺栓的拧紧过程受到端面摩擦及螺纹副摩擦 状态的影响 2、测试扭矩与紧固扭矩(初始预紧力)之间的 扭矩变化,及检测工具精度 3、螺栓拧紧失效部位及失效方式受到螺栓结构 及加工条件的影响
初始预紧力Ft 紧固扭矩Tt 螺纹扭矩Ts 支承面扭矩Tw 紧固转角θ f
试件装夹装置
• 试验装置可自动或手动操 作,对螺母施加紧固扭矩, 扳拧速度以4r/min为宜. • 试件只能使用一次 • 试验中,扳拧螺母时,螺 栓及弹簧垫圈不得转动.
紧固特性值计算
1、扭矩系数
①.50-80% 屈服紧固 轴 力内取点 ②.测定紧固轴力及 紧固扭矩 80% 50%
拧紧检测方法
•事后法:装配过程完成后,再进行检测,一般用精度
<3%的机械式扭力扳手或电子式扭力扳手
• 检测方法有三种:
1、松开法 螺纹副松开时瞬时值
该方法误差大,松开扭矩小于实际扭矩(10-20%)
2、标记法 作标记,先松、再紧至记号处时值 该方法有可能改变摩擦系数及损坏防松紧固件
3、紧固法 螺纹副紧固瞬时值
细牙螺纹、六角螺栓、螺母
μw μS
0. 1 0.12 0.15 0. 2
紧固扭矩目标值确定
• Tf= Ts + Tw = K Ff d
•1、确定零部件装配夹紧力,得出预紧力Ff
•2、确认屈服紧固轴力Ffy>(1+0.01m)Ff
•3、通过试验,测出其表面及螺纹副状况下的 K值, 即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影响,制定合理的工艺参数 •4、根据公式计算目标扭矩
极限紧固轴力
③.根据公式 K = Tf /(Ff D)
④.测定多组(8组), 求得平均值
紧固特性值计算
2、螺纹摩擦系数
①.50-80% 屈服紧固轴力内取点 ②.测定紧固轴力及螺纹摩擦扭矩 ③.根据公式 ④.测定多组(8组),求得平均值
3、支承面摩擦系数
①.50-80% 屈服紧固轴力内取点 ②.测定紧固轴力及支承面摩擦扭矩 ③.根据公式
扭 矩 法
扭矩法特点:利用扭矩值与预紧力的线性关系,
只对紧固扭矩(Tf)进行控制,操作简便。
使用范围:弹性区域
检测工具:扭力检测器(指针/表盘扭力扳手、 扭力传 感器等)
★ 由于紧固扭矩的90%左右被螺纹和支承面扭矩所消耗,
初始预紧力的离散度随着拧紧时摩擦损耗等因素的控制 程度而变化,所以离散度较大
屈服点控制法
扭矩
起始扭矩
角度
1、拧紧系统先将螺栓拧至一起始力矩(50%),然后系统不断计 算 扭矩/转角 斜率,当螺栓材料达到屈服点(扭矩不再增加, 而角度增加很快)斜率急剧下降,则系统发出控制信号 2、得到信息后,系统略微停顿,再转10°左右
螺栓长度法
• 1、螺栓长度法主要是在装配过程中测量螺栓的伸长 量,来控制螺栓的装配,从而达到直接控制螺栓 轴向预紧力 • 2、测量方法:红外测长仪、超声波测长仪等高精度 的动态测量仪(将螺栓变形量转换成螺栓轴向力) • 3、事例:泰山核电站部分重要螺栓采用螺栓长度 法 控制螺栓装配
附:摩擦系数与扭矩系数对照表
粗牙螺纹、六角螺栓、螺母
μw μS
0.1 0.12 0.15 0.2
0.1 0.14 0.151 0.167 0.193 0.1 0.134 0.145 0.161 0.188
0.12 0.153 0.164 0.18 0.206 0.12 0.147 0.157 0.174 0.201
紧固扭矩和预紧力的关系
关系式(弹性区内):
Tf = Ts + Tw = K Ff d
影响预紧力的因素
预紧力:Ff = T / K d
表面状态(μS

μw)将直接导致扭矩系数K变化
在采用同一扭矩紧固时:
1、表面摩擦系数上升,K值变大,则预紧力Ff不足
2、表面摩擦系数下降,K值变小,则预紧力Ff增大,可 导致螺纹连接破坏失效
屈服扭矩目标值确定
• 1、按螺纹应力截面积(As)及其等效直径(dA)
计算出屈服紧固轴力Ffy
• 2、根据公式计算屈服紧固扭矩
附:摩擦系数、屈服紧固轴力、屈服紧固
扭矩对照表
Ffy (KN) Ffy (KN) 规格 性能等级 螺纹摩擦系数μ S 支承面摩擦系数μ w 0.2 0.25 0.3 0.2 0.25 0.3 6.8 6.6 6 5.4 10.5 12 13.5 M6 8.8 8.8 7.9 7.2 14.5 16.6 18.6 8.8 16.2 14.6 13.2 35.2 40.2 45.2 M8 10.9 23.8 21.4 19.4 50.1 57.3 64.4
扭矩的变化
30s
• 螺纹拧紧后,30s内发生扭矩变化
1、硬连接 2、软连接 扭矩增加 扭矩衰减
采用过程法检测,可有效的控制初始预紧力
五、汽车螺纹紧固控制工具
拧紧工具性价比 标定控扭精度 实际控扭精度 2- 3% 3-5% 6- 8% 10-15% 8-10% 10-15% 8-10% 10-15% 7% 10% 5-10% 3% / 不定扭
汽车螺纹拧紧知识
——紧固通则及拧紧试验
2002.3.10
汇报内容
1、螺纹紧固基本概念
2、螺纹紧固的实质
3、螺纹拧紧方法
4、螺纹紧固控制及监测方法
5、汽车螺纹紧固控制工具
6、螺纹紧固试验方法
一、螺纹紧固基本概念
螺纹紧固定义:
拧紧螺栓或螺母,使螺栓承受拉力、 被连接件承受压力 螺纹连接定义:
用螺栓-螺母 或螺钉拧入内螺纹,使
4、螺纹根部的缺口效应造成应力与应变的集中
试验测定项目
• 试验测定项目:螺纹连接副的紧固特性值
紧 固 特 性 值 测 定 项 目 紧固特性值 扭矩系数 K 螺纹摩擦系数 μ s 支承面摩擦系数 μ w 屈服紧固轴力 Ffy 屈服紧固扭矩 Tfy 极限紧固轴力 Ffu 测 定 项 — — — — — — — — — 目 — — — — — — — —
该方法对测试人员技术水平及熟练程度要求较高
上述方法对特殊要求的防松、密封胶螺栓及采用转角和屈服点 控制装配的螺栓不适用
拧紧检测方法
• 过程法:装配过程中进行检测
• 检测方法有四种: 1、传感器直接测量法 2、固定传感器法 3、传感器替换法
4、传感器延伸法
上述方法主要采用机电一体化化螺母拧紧机,在装配 过程中直接控制,只需对拧紧机进行定期标定
两个及其以上的被连接件达到紧固
弹性 塑性紧固
• 弹性紧固定义:
紧固时外螺纹的变形在弹性区域内
•塑性紧固定义:
紧固时外螺纹的变形在塑性区域内
弹性 塑性紧固图例
紧固轴力
轴力F :作用在外螺纹件轴向拉力
(被连接件夹紧力) 屈服紧固轴力Ffy: 拧紧时螺栓达到屈服的轴力 极限紧固轴力Ffu: 拧紧时螺栓发生簖裂的轴力
四、螺纹紧固控制及检测方法
• 1、预紧力过程控制方法:
A、扭矩直接控制法 B、扭矩控制 — 转角监控法
C、屈服点控制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