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微观权力概念的理解

合集下载

福柯的微观权力的机制研究

福柯的微观权力的机制研究

福柯的微观权力的机制研究摘要:福柯是20世纪法国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福柯对权力的分析作出了独特贡献,他颠覆了传统的宏观视野权力思想,建立了一种全新的微观权力分析模式,他认为权力无所不在,微观而无形。

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和检查是微观权力的具体运作技术。

福柯的微观权力分析对深入认识现代社会的权力实践具有积极的方法论意义。

关键词:微观权力;惩罚;规训;全景敞视主义米歇尔·福柯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

1968年法国学生的“五月风暴”运动以后,福柯一改以往哲学家对“国家”、“政府”的宏观政治层面的权力研究,注意到发生在“草根层的日常斗争”,由此他开始关注以往政治分析视线之外的“权力的微观机制”。

福柯的第一部著作《规训与惩罚》正是他分析微观权力的最重要的成果,他的微观权力哲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试图通过对《规训与惩罚》的解读,对福柯的权力分析的微观视角以及运作技术作一粗浅的述评。

一、权力的微观技术支撑系统福柯认为,权力的实现必须依靠一定的技术支撑系统。

在福柯的理论中,这种权力的技术支撑系统包括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

权力的微观技术支撑系统包括:酷刑、惩罚和监狱。

在《规训与惩罚》一书中,福柯比较分析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相继出现的三种惩罚机制。

第一种惩罚机制是基于旧的君主制度,以酷刑和公开展示为主要形式的惩罚制度。

这是把惩罚技术“用酷刑和公开处决的仪式来捕捉肉体的”一种方式。

书中福柯描绘了罗伯特·儿朗索瓦·达米安因1757年谋刺国王而接受处罚的景象。

他受到了肉体的残酷摧残,身体在大庭广众下被撕成了碎片。

现在,这种残忍而野蛮的方式已经被抛弃,但是在当时,这种惩罚有其自身的逻辑依据。

因为君主的权力是至上的,国家的权力是无处不在的、是无法逃避的。

对于侵害王权的人给予身体上的惩罚,通过种种酷刑的公開展示和公开处决的司法仪式,君主的权力才得以表达和恢复。

君主凭借惩罚权,通过惩罚犯罪、展示酷刑与处决场面来监视人们对法律的尊重和对权力的畏惧和服从。

《桃色》:一个梦的解析

《桃色》:一个梦的解析

《桃色》:一个梦的解析
尹宗义
“他做了一个梦,在梦中他看见有一大片的桃树,这会在桃树上都开满了桃花,可那粉红色的花朵怎么就变成了彩色的蜜蜂,正在嗡嗡地向他飞过来呢!莫非这乐于酿造甜蜜的蜜蜂是要来蜇他?他于是就只有跑啊跑啊,眼看这蜜蜂就要追上他了,前面却又出现了一条河。

这条河很固执地就拦住了他的去路。

奇怪的是,在这条河里流淌着的河水,也是粉红色的。

这哪里又是什么粉红色的河水?这分明就是满河的桃花在涌动啊。

可他这会已管不了这么多了,就一个猛子扎了进去。

他感觉到这些汹涌的桃花正在把他包围,他还感觉到了窒息,好像很快就会停止呼吸了。

也许是出于一种本能,他忽然就大吼了一声,谁来救我?”
——季风《桃色》要解读季风发表于《滇池》2014年第2期上的短篇小说《桃色》,应该着重分析结尾处的梦。

这是一个荒诞的梦,但也是一个寓意深长的梦。

酿造甜蜜的蜜蜂要蜇人,表明甜蜜中有风险,口蜜腹剑的人可畏;一条河总是固执地拦住去路,表明人生并非自由;桃花涌动,令人窒息,表明桃花运就是桃花劫,大家不要有非分之想。

一、微观权力:于无声处有惊雷
后现代主义米歇尔·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认为,微观权力在诸多细节方面,对社会和个体进行无所不在地控制。

他说:“在某种意义上,国家机器和各种机构所运用的是一种权力的微观物理学,其有效领域在某种意义上是介于这些重大功能运作与具有物质性和力量的身体之间。

”之所以说是“微观”的,这是因为“这些技术都是很精细的,往往是些细枝末节,但是它们都很重要,因为它们规定了某种对人体进行具体的政治干预的模式”。

公务员大陈因为孩子被外婆接过去了,天气又好,难得清闲,决定带着从企。

技术_微观权力_的伦理意义_张卫

技术_微观权力_的伦理意义_张卫



疯癫 与 文 明 》


知 识 考古 学 》


知 识 与 权力 》 等

系 列著 作 中

福柯 对



4 A Z X0 国 家 社会 科 学 基 金 本 文 是 国 家 社 会 科 学 基 金 重 点 项 目 生 态 文 明 建设 中 的 伦 理 问 题 研 究 般项 目 5 B Z X02 7 基 于 具 体 性 设 置 批 判 的 技 术 真 理 意 义 研究 和 国 家社 会 科 学基 金 青 年 项 目 心 理 因 果 性 理 论 的 最新



权力

在福
柯 思 想 中 的 地位 类 似 于
技术

在 海 德格 尔 思 想 中 的 地 位 进 而 塑 造 着 整个 世 界


权力 和技 术 都 以
种 意 志性 力 量 规 范 和 影

响 着 人们 对 世 界 的 感 知 和 行 为

但 是 福 柯 不 同 于 海 德格 尔 的 地 方 在 于
个 现 代 人 的 主 体 意识

从 而 将 整 个 社会 纳 入 它 的 监视

控制



福 柯 所说 的 隐 蔽 的 悄 无 声 息 的 权 力 运 作

就是

微 观权 力
的 表现

它 在 社 会 生 活 的 宏 观层
面 很 难被 人 们 意 识 到


规 训 与惩 罚 》

抑制

权力与自由_福柯微观权力理论探究

权力与自由_福柯微观权力理论探究

摘要:怎样看待权力与自由的关系?这是理解福柯微观权力理论的关键。

与割裂了权力与自由之间关系的传统宏观权力理论不同,福柯强调权力与自由之间存在内在联系的微观权力理论,前者强调权力的统治关系,后者强调权力的抵制关系,这就为自由留下余地;根据权力与主体、自由之间内在联系的不同程度的理解,微观权力关系又分为消极权力关系和积极权力关系。

福柯推崇一种积极的权力关系,主张过一种生存美学的伦理生活方式,他认为在这样一种权力关系中,主体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福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权力探究模式。

关键词:权力;自由;微观权力理论;福柯中图分类号:B565.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402(2010)05-0066-07如何处理权力与自由之间的关系?这是把握福柯权力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

福柯的真正目的并不仅仅停留在以一种十分独特的方式研究权力关系,他也并不仅仅停留在告诉人们规训化社会是如何形成的这个层次,他希望告诉人们在一个规训化社会中,追求自由也是可能的。

通过厘清传统权力理论与微观权力理论之间的区别,明确消极权力关系与积极权力关系之间的联系,福柯告诉我们,微观权力理论并不否定权力与自由之间的联系,权力关系可以抵制,自由是抵制权力的前提。

根据福柯对权力与主体之间的联系,福柯崇尚的自由并不存在于人与他人之间的权力关系中,而是存在于人与自身的权力关系中,这就是过一种生存美学的伦理生活方式。

一、微观权力与传统权力的区分福柯用谱系学方法分析微观的权力关系,并区别于传统的权力分析方法。

福柯批评传统的权力观念,传统的权力观确保对机构和机制的权力运作,实现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实施统治的总体系统。

在福柯看来,传统的权力分析方式采取的是压抑假设的分析方式,这种分析方式认为权力与对象之间是一种否定关系;权力不过就是审查和颁布法律;权力运作方式是自上而下的,结果造成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相互对立。

福柯认为,这种分析与封建王权的运作是一致的,但不适用于对现代权力的分析。

福柯眼中的微观权力

福柯眼中的微观权力

福柯眼中的微观权力作者:夏宇来源:《人间》2016年第26期摘要:通过解读边沁设计的“圆形监狱”及其功利主义理论,详尽展开对福柯权力思想的分析,证明福柯的微观权力观不仅是他批判西方现代社会及法学理念的重要一环,更是他所从事的“一种有关我们自身的历史本体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出他对现代人的生存困境的强烈关怀。

关键词:微观权力;圆形监狱;全景敞视主义;功利主义中图分类号:B5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138-02《规训与惩罚》的副标题是《监狱的诞生》,介绍了从君主专制社会所采用的公开酷刑到现代规训社会所实施的规范化训练和监督,乃至最后监狱作为刑罚惩戒机构被各国所普遍采用的整个惩罚手段的演变。

福柯曾说:“这些你们从来当作天经地义、与生俱来的东西,全都是被权力塑造和生产出来的。

所谓历史的进步,只是权力运作的自我调整。

”监狱,作为权力的工具和物质性载体,无疑是现代社会权力运作下的又一实践。

一、边沁的圆形监狱结构与设计目的(一)圆形监狱的基本结构。

圆形监狱的基本结构是:监狱的四周是一个环行建筑,监狱中心是一座眺望塔。

眺望塔的塔墙上安有一圈对着环行监狱的大窗户,环行建筑则被分成许多小囚室,每个囚室都贯穿建筑物的横切面。

一个囚犯一间牢房,牢房之间是封闭和隔离的。

每个囚室都有两个窗户,一个对着中心眺望塔,与狱墙上的窗户相对;另一个对着外面,能使光亮从囚室的一端照到另一端。

为了使犯人在监房里看不到监视人员的身影,边沁在设计中心眺望塔的窗户时,不仅在中心眺望塔的窗户上,而且在塔里面都装上软百叶窗,同时将塔的内部用隔板垂直交叉分割,使观察室分隔成各种适当的观察角度。

边沁还设计在塔楼里建设“之”字型的通路,并且沿圆形监狱挂上大量的小灯泡。

这样,一天24小时都存在的看守监视,产生了与上帝不眠之眼相同的世俗监视效果。

(二)圆形监狱的设计目的与理念。

边沁的圆形监狱建筑设想的目标“并不是要获得最高限度的人力监视效果,而是要取得一种超越人力、给犯人形成一种监视人员无所(无时)不在的幻觉效果。

权力的眼睛马克思与福柯权力观比较研究

权力的眼睛马克思与福柯权力观比较研究

权力的眼睛马克思与福柯权力观比较研究一、本文概述权力,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核心要素,始终贯穿于各个时代、各种文化背景和社会结构中。

不同的思想家和学者对权力有着不同的解读和阐述,其中马克思和福柯的权力观尤为引人瞩目。

本文旨在通过对马克思与福柯的权力观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揭示两者之间的异同点,以期深化我们对权力本质及其运作机制的理解。

马克思作为社会主义理论的奠基人,他的权力观主要体现在阶级斗争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分析中。

他认为,权力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对被统治阶级实施的强制力。

在马克思的视角下,权力与经济基础紧密相连,是社会经济关系的体现。

而福柯,作为法国后现代思想家,他的权力观则呈现出一种微观和动态的特点。

福柯强调权力的多元性和弥漫性,认为权力不仅存在于国家机构、法律制度等宏观层面,还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语言、知识、文化等微观层面。

福柯认为,权力不是一种静态的结构,而是一种动态的实践,是人们在互动中形成的复杂关系。

通过比较马克思与福柯的权力观,我们可以发现两者在权力的来源、性质、运作方式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

马克思强调权力的阶级性和经济性,而福柯则注重权力的多元性和动态性。

然而,尽管两者在权力的理解上有所不同,但他们都对权力的批判和反思持有坚定的立场,都致力于揭示权力的本质和揭示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本文将以马克思和福柯的权力观为基础,通过对两者的比较研究,深入探讨权力的本质、来源、运作方式及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我们期望通过这一研究,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权力的视角,为我们在现实社会中更好地认识和处理权力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二、马克思的权力观马克思的权力观深植于他的历史唯物主义框架中,主张权力是社会经济结构的反映和工具。

在马克思看来,权力并非抽象的存在,而是根植于具体的社会关系和物质生产过程中。

他强调,权力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受到经济基础和阶级斗争的深刻影响。

马克思认为,权力首先是生产关系的体现。

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7-9讲)【圣才出品】

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7-9讲)【圣才出品】

第七讲政治权力及其限制7.1 复习笔记权力表现在政治生活中,权力体现为对公共资源和组织成员的支配能力,它不仅成为获取和维护利益的手段,而且本身就成为一种价值。

现代政治生活着力于规则和制度的公平性、透明化建设,并对权力运行给予多重限制,使政治生活走向文明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的根本问题就是国家政权问题。

而所谓国家政权问题,实际上就是关于政治权力的安排和运行问题。

一、权力的含义和特性1.含义权力是人际关系中的影响力,即社会行为主体对行为对象所施加的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从行为主体的角度看,表现为一种支配能力;从行为客体的角度看,体现为一种被支配和服从的关系。

2.三个层面权力概念可以从三个不同层面得到理解和解释:(1)从微观的组织行为学的角度看,把它看作个人所具有的品质或属性,表现为个人实现某种目标的能力或潜力,由此可以把它视为个人行为的动机和目标;(2)从中观的组织理论和公共管理的角度看,把它当作控制、统治和支配的同义语,表现为一个组织对内和对外的影响力或控制力;(3)从宏观的国际政治的角度看,把它看作国际社会中自然形成的不平等的分配物,即“霸权”和“实力”,包括可视的物质形态的占有权与使用权,以及不可视的非物质形态的文化或语言主导权或支配权(即“文化霸权”或“话语霸权”)。

3.四个特性权力的特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支配性政治权力是一种支配力量,掌握了政治权力,也就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

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也就意味着在社会价值和利益分配中处于优势地位。

正由于此,政治权力才成为社会势力展开角逐和斗争的焦点。

(2)强制性政治权力是一种要求政治服从的强制力量。

它一般通过严密的组织,以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军事的等多种手段作为备用,奖励和惩罚是它的基本原则。

为了实现政治服从,暴力往往是后盾。

(3)扩张性政治权力具有自我扩张和膨胀的能力,它的应用边际直到遇到阻力和反弹而不能前进为止。

而且,有权力的人总是倾向于滥用权力。

浅析米歇尔•福柯的微观权力理论

浅析米歇尔•福柯的微观权力理论

浅析米歇尔•福柯的微观权力理论作者:于庆焕来源:《文教资料》2011年第10期摘要:权力思想可以说是当代法国著名学者米歇尔·福柯理论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更是多年来学术界常谈不衰的一个话题。

但是,由于福柯本人前后思想的多变性,以及关涉主题的广泛性,人们对他的权力思想,尤其是微观权力学说多有歧议和误解。

米歇尔·福柯认为权力不只是物质上的或军事上的威力,权力不是一种固定不变的,可以掌握的位置,而是一种贯穿整个社会的“能量流”。

本文分析了福柯的微观权力理论,探讨了知识与权力、爱情与权力的关系问题,揭示出福柯的权力理论是对强调团体(比如阶级)之间的支配关系的传统权力关系观念的超越。

关键词:米歇尔·福柯权力理论权力关系一、权力的阐释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这是在涉及20世纪西方文明、思想、学术等方面时不能不提到的名字。

米歇尔·福柯是20世纪西方知识界最引人注目的核心人物之一,他与让·保尔·萨特、莫里斯·梅洛·庞蒂等人一起,揭开了巴黎哲学、美学与政治思潮中革命性的篇章,写下了辉煌的著作,这种成果是不可匹敌的。

而福柯作为后现代主义主要代表人物,其地位更是突出。

上世纪60年代以来,这位“思想怪杰”一次又一次地在西方学界掀起狂澜巨波,引发深思远虑。

福柯被德勒兹誉为“当代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

维尼称:“福柯的著作是我们世纪最重要的思想事件。

”对福柯来说,在其学术探索的道路上,“知识”、“主体”和“权力”范畴是三个基本主题,而将这三个范畴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就是他提出的一套微观权力理论。

传统的权力观基本上把权力看成一种司法机制,即制定法制、限制、拒绝,具有一系列否定性效应:排斥、否定、破坏和掩盖,表现为一种由上至下的单纯压制和被压制的活动。

而在福柯的论述中,权力不只是如一般人所理解的那样完全是一种否定性力量,它更是一种制造话语的肯定性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达米安被处以极刑的惨烈场面到1840年梅特莱农场的正式使用,两个社会事件标志着一种“规训机制”从此在法国建立起来,这种机制展示了一种新的惩戒权力。

而《性经验史》描述了整个19世纪,人们对性的关注,产生了四种形象,它们是认知的四个特殊对象,也是认识活动的目标和根据:歇斯底里的妇女、手淫的儿童、马尔萨斯式的夫妻和性倒错的成人。

对他们的管理产生出权力的另一种现代形式——生命权力。

这就构成了福柯在系谱学研究中提炼出来的权力的两种形式,即管理生命的权力自17世纪以来发展出的两极:一极是“人体的解剖政治”,另一极是“人口的生命政治”。

把福柯对这两种具体权力形式的文本结合起来研究,才能分析出福柯眼中的微观权力的若干特征。

第一:权力无所不在,且具体而微。

这是福柯对权力的基本判断。

他认为在整个现代社会,弥散性的权力已经浸入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可以在最细小的地方被捕捉到,它把一切都整合到自己万能的统一体中。

而这种弥散性的权力不一定是靠统一的国家机器来实现的,“权力具有各种不同的形态,使用各种不同的技术”,在各个不同的局部领域,它拥有策略的多样性,所以它又是具体的。

在现代社会中,权力效应沿着一个渐进的细微渠道流通,它抵达个人,抵达了他们的身体、姿态和全部日常行为。

我们看到,在人们的性经验中,细微的权力关系弥漫于身体、性、家庭、亲属关系、话语等之中,“性落入了话语的掌握之中,话语不断地捕捉它,不让它有丝毫躲藏和喘息的机会”。

而在《规训与惩罚》中,福柯展现了权力技术的复制性:在17和18世纪,规训机制逐渐扩展,遍布了整个社会机体。

正如我们可以看到的,当代的工厂、学校、军队、兵营、医院一定程度上都与监狱彼此相像,这正是“纪律”这种惩戒权力全面渗透的结果,也即福柯所说的“规训社会”的来临。

第二:权力是一种关系和网络。

传统的权力理论视权力为一种能力或者资源,是可以被所有、争夺、转让的财产。

而福柯主张权力是一种关系,这种权力关系可以看作是处于流动而循环的过程中,“它从未确定位置,它从不在某些人手中,从不像财产或者财富那样被据为己有”。

而且这样一种权力关系又不是单向的支配与被支配关系,而是构成一个循环相连、错综交织的网络。

“权力以网络的形式运作,在这个网上,个人不仅在流动,而且他们总是既处于服从的地位又同时运用着权力”。

事实上,也正是权力的这种关系和网络特性使权力能无所不在,能够在每一时刻、一切地点的不同关系中生产出来。

福柯在对规训权力的展示中提到的“层级监视”就体现了权力的关系和网络属性。

“虽然监督要依赖人实现,但是它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关系网络的作用,这个网络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自下而上的与横向的”。

在整个机构中,没有谁绝对地拥有权力,权力在整个关系网络中不断地一层层地被生产出来,负有监督任务的人员又无时不受到监督而成为被监督者,分层监督的纪律形式使这种关系权力得以真实地运作起来。

第三:权力是匿名的、无主体的。

福柯一再强调权力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谁掌握了权力,一直淡化权力的实施主体。

事实上,我们从权力的关系和网络特性中就能够推导出,在福柯那里,权力主体是匿名的、不确定的,每一个人都只是权力关系中的一个点,他既可能是权力的实施者,也可能是权力的实施对象。

“一种虚构的关系自动地产生出一种真实的征服”。

关系机制使权力自动化和非个性化,权力不再体现在某个主体身上了。

从边沁的全景敞视建筑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环形边缘,人彻底被观看,但不能观看;在中心瞭望塔,人能观看一切,但不会被观看到。

在这里,监视权力的实施者就是匿名的,谁都可以在任何时候报以任何动机出现在中心瞭望塔里操作这个权力机器。

在《性史》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对性话语的煽动和坦白机制的建立的背后都找不到确定的实施主体,它不是主导权力合理性的某个领导部门,也不是统治阶层或手握经济大权的人。

事实上,福柯认为,匿名的和临时性的权力实施者越多,那么权力效应将体现得越充分。

第四:权力具有生产性,而不仅仅是压抑的。

德勒兹将“权力首先是生产性的实践”这一点视为福柯权力分析的首要特点。

权力的生产性使福柯看到了现代权力机制中的一些积极性的因素,即权力不是被动的禁令,而是产生许多效果的技术;虽然福柯并不认为权力是好的。

福柯认为,19世纪政治权利的重大变更之一就是,君主“使人死或让人活”的权利转变为“使人活和让人死”的权利。

那么,在现代社会,权力的这种生产性就体现在对生命(或生活)的管理,即“使人活”,这是一种改造的积极性。

惩戒权力在演变过程中,越来越强调对个人肉体的治理和规训,而不是致死。

通过一系列的权力技术,个人被无休止地编制进一种社会秩序中,为的是恢复,即重新生产出个体被削弱的力量、被取消的技能、
被遗忘的道德。

而在《性史》中,我们必须谈论的性也不再仅仅是惩罚或者宽容的对象,而是管理的对象。

我们“要把它置于有用性的体系之中,为了大家的最大福祉而去规范它,让它在最佳状态之中发挥作用”。

目的是要让这种管理生命的权力生产出社会需要的“人口”。

至此,通过谱系学的研究,在对现代两种权力形式分析的基础上,福柯以独特的后现代的、反结构主义的视角勾勒出了它所理解的微观权力的面貌。

这种微观权力远离政治、统治权、服从支配、系统功能等概念;它强调的是具体的、多样性的、关系的、生产性的特点。

权力成了一种治理术:这种治理术在今天的社会中无处不在,但又形态各异;它存在于被建立起来的各种关系和网络中,但在这样的关系和网络中权力的主体却无处可寻,个体自身就既是权力的工具又是权力的主人;最后,这种治理术不在于压抑,而在于生产出各种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