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自改、互改模式下的高效作文课堂——自改、互改式作文评改方式实践有感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造自改、互改模式下的高效作文课堂——自改、互改式作文评改方

式实践有感

很多小学生的习作水平不高,提起作文就头痛。而作文教学,也成了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尤其是作文批改,最令语文教师头疼。长期以来,作文批改存在着繁重而少功的现象,教师辛辛苦苦地批改,学生往往只看分数,并没有真正体会教师批改的意图,发自内心的去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作文,成了“只有老师看,写给老师看”的作业。

《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知识的教学实施建议里明确指出: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传统的作文批改,老师呕心沥血、精批细改,却是舍本逐末,并不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既然精批细改对学生作用不大,让老师疲惫不堪,是什么在阻碍着作文批改方式的改革呢?我认为——固有模式!不这样做,家长会质疑老师的教学态度,更通不过学校定下的规章条例!以我所在的小学为例,中高年级每学期18周要求16篇习作,如遇活动占用了作文课,老师找时间另行补上。对老师的眉批、旁批、总批……优美句子与待修改句子使用哪种曲线分别标注……使用什么符号和方式给学生修改病句都有着细细的规定。每月的例行检查中,作文本上红色批注就是该老师的“功德簿”,学校和家长希冀的就是“万里江山一片

红”。面对如此“红流”、即使有些个人想法,也不得不随流逐波。

针对这种现况,在区教研员李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谋求着改变:

1. 依托教育理论,寻求改革的依据

《课标》明确指出:学生要“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并对不同年级提出了不同的修改要求。可见,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提高其修改能力,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学生方面,叶圣陶明确指出“改”与“作”的关系,“修改作文的权利首先属于作者本人。”这体现了作文教学的改革精神,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的表现。所以以往作文评改中只注重教师的单向评价,而忽略了学生自己的评价这种方式是有失偏颇的。学生才是习作的主人,在学习中发挥着主体的作用。

因此,改革教师单向的批改模式,放手让学生自己改作文,是使学生从有兴趣评改他人文章进入到自我修正提高的有效手段,这符合相关的教育理论。

2. 创新评改方式,打造高效作文课堂

我们在广泛参考现有模式、学习借鉴各地课改经验的基础上,以课题组的方式推进这一活动,为高效作文评改模式的探索,提供了合理规划和制度保障。两年的探索与实践,《小学语文自改互改式作文

批改》课题取得了良好成效。

具体环节如下:

(1)学生写完习作后,首先自我修改。自我修改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①书写是否规范,整洁;②标点符号运用是否合理,有无错别字;③段落格式是否正确;④语句是否通顺连贯;⑤内容是否符合题意。指导学生用十分钟左右时间,按以上五点要求,采用朗读法自改一遍。之所以要求朗读,是因为在默读时速度往往较快,又加上文章是自己写的,对里面的内容比较熟悉,错的地方不易发现。而朗读的速度相对较慢,要读出字音就须看清字形,因此就能更好地发现一些错误,如语病、漏字、添字、错别字等。

(2)范文点评。老师抽取学生习作中具有典型特征的文章,使用电教设备投影仪,提示评改事项,进行全班共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发言评改;教师为主导,在学生评论的基础上相机指导。

(3)交换互改。同课题组成员在不同年级和班级尝试了多种分小组合作方式,例如优差生搭配互改,让优生帮助差生找出优点,带动差生学会自改习作和互改习作。也可以根据习作的不同内容确定交换对象。交换的对象可能是同桌,也可能是小组内的,还可能是找学生自己喜欢的同学,因时、因地、因材而行,务实为先,不拘与法。在互改时除按自改的方法进行修改外,要求学生注意对方选材是否真实,有没有按习作训练要求作文。采用的表达方式能否突出主题,语

言是否精练、生动(注:根据作文主题与内容的不同,有着不尽相同具体要求)。在互相修改的过程中可以讨论、辩论,阐明自己的见解,提出修改意见。

和同学交换作文,是学生喜欢的一种形式,因为学生对同龄人的作文具有一种好奇心,都想了解对方的作文写得怎样。所以交换互改法往往能产生较好的修改效果,学生用一个“旁观者”的眼光审视别人的作文,避免了“身在庐山不识真面目”的局限。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取长补短,便于更好地修改自己的作文。

(4)赏析优秀习作。这个过程是学生最享受的时候,各组评选、推荐出的优秀作文由作者本人登台朗读。朗读结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互动评价。这个过程优秀作文无疑发挥着示范引领的作用,学生从优秀作文中汲取了成功的经验,渐渐激发起了自改作文的愿望。

(5)再次修改,总结收获。引导学生把在互改中收集到的信息整合后对自己的习作再次修改,同时对其他同学在习作中出现的问题总结成文,使其成为自己收获的一部分,避免今后出现同样问题。

(6)教师再批,关注成果。教师通过这次批改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习作情况,了解学生具体的自改及互改的相关信息。而在实施批改过程中,只需突出重点,有针对性,不求面面俱到。做到短时高效,事半功倍。除了用合理的分数评价外,也可以运用书面的、评语式的或者用学生喜欢的符号奖励式的进行评价。

通过两年探索与推行,学生修改作文基本形成了在“落笔”之前勤于思考,“成文”之后反复推敲的好习惯,写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因此,放手让学生自改作文,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是我们高效作文课堂的需要,更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