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验成绩登记表
体育合格情况登记卡和身体素质测验登记表

附件二
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区)县学校届班 学号
姓名:性别 民族出生日期年月日
内
成 绩 容
年 级
体 育 课
国家体育
锻炼标准
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
学年总 评
体育教师(签字长(签字) 学校盖(盖章)
年 月 日
身 体 素 质 测 验 登 记 表
学
测 验 成 绩
年
项 目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50米(秒)
立定跳远(厘米)
男引体向上(次)
女仰卧起坐(次)
男1000米(分、秒)
女800米(分、秒)
立位体前屈(厘米)
体育老师签字
注:1、体育科栏内按照实际成绩填写数;
2、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栏内填写“合格”、“不合格”;
3、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栏内左侧填总分,右侧填写“合格”、“不合格”;
4、学年、学段总评栏内填写“合格”、“不合格”;
5、参加区(县)市、全国及国际体育活动竞赛获得成绩、名次,获得等级运动员称
号。免修、降标原因等在备注栏内填写。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2020版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附件1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一、年龄分组(一)儿童组1、儿童一组(6—8岁,每岁一个年龄组,相当于小学1—3年级)2、儿童二组(9—11岁,每岁一个年龄组,相当于小学4—6年级)(二)少年组1、少年一组(12—14岁,每岁一个年龄组,相当于初中1—3年级)2、少年二组(15—17岁,每岁一个年龄组,相当于高中1—3年级)(三)青年组(18—24岁,不分年龄组,相当于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四)壮年组1、壮年一组(25—44岁,每5岁一个年龄组)2、壮年二组(45—59岁,每5岁一个年龄组)(五)老年组(60—69岁,每5岁一个年龄组)二、测验项目分五类,每人每类选测一项(老年组五项均测)。
2三、评级标准:等级总分数优秀400(含)以上良好320—399及格200—319不及格199(含)以下四、评分标准见附件3。
五、测验细则(一)一类测验项目1、30米、50米跑场地器材:地面平坦、线路清晰的30米或50米直线跑道若干条(终点外应有15米以上长度的缓冲带),秒表,发令旗或发令哨。
测验方法:受测者至少两人一组,起跑姿势不限,听到或看到开始信号后起跑,测验员开始计时,受测者躯干到终点时停表。
成绩记录:以秒为单位,取一位小数,第二位小数非“0”进“1”。
注意事项:受测者不得抢跑、串道。
2、30秒跳绳场地器材:平坦、干净的场地,秒表,发令哨,跳绳(木把线绳)。
测验方法:受测者将跳绳的长短调至适宜程度,听到开始信号后快速跳绳,测验员开始计数,受测者听到结束信号后停止跳绳。
成绩记录:记录受测者30秒内跳绳的次数。
注意事项:跳坏不计。
如有跳坏,可继续跳。
3、25米×4往返跑场地器材:地面平整、线路清晰的25米直线跑道若干条,道宽2—2.5米,起跑线前0.5米和24.5米处各竖一标杆(杆高1.2米以上,竖于跑道正中),秒表,发令旗或发令哨。
测验方法:受测者以站立式准备,听到或看到开始信号后起跑,测验员开始计时,受测者按逆时针方向绕杆往返跑两次,躯干到终点时停表。
体育合格情况登记卡修订稿

测
年
学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50米(秒)
立定跳远(厘米)
男引体向上(次)
女仰卧起坐(次)
男1000米(分、秒)
女800米(分、秒)
立位体前屈(厘米)
体育教师(签字)
注:1、体育课栏内按实际成绩填写分数。
2、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栏内填写“合格”或“不合格”;
3、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栏内左侧填总分,右侧填写“合格”或“不合格”;
4、学年、学段总评栏填写“合格”或“不合格”;
5、参加区(省)市、全国及国际体育运动竞赛获得成绩、名次、获得等级运动员称
号,免修、降标原因等应在备注栏内填写。
体育合格情况登记卡
附件二〈样式〉
体育合格情况登记卡
省(自治区、直辖市) 地(市、区) 县 学校 届班学号
姓名 性别 民族出生日期年 月 日
内
成
绩容
年级
体育课
Hale Waihona Puke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课间操课外体
育活动
学年总评
体育教师
(签字)
班主任
(签字)
备注
学段总评
校长(签字):学校(盖章)
年月日
身体素质测验登记表
项 目
绩
成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2016版

页眉内容附件1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一、年龄分组(一)儿童组1、儿童一组(6—8岁,每岁一个年龄组,相当于小学1—3年级)2、儿童二组(9—11岁,每岁一个年龄组,相当于小学4—6年级)(二)少年组1、少年一组(12—14岁,每岁一个年龄组,相当于初中1—3年级)2、少年二组(15—17岁,每岁一个年龄组,相当于高中1—3年级)(三)青年组(18—24岁,不分年龄组,相当于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四)壮年组1、壮年一组(25—44岁,每5岁一个年龄组)2、壮年二组(45—59岁,每5岁一个年龄组)(五)老年组(60—69岁,每5岁一个年龄组)二、测验项目分五类,每人每类选测一项(老年组五项均测)。
页眉内容三、评级标准:等级总分数优秀400(含)以上良好320—399及格200—319不及格199(含)以下四、评分标准见附件3。
五、测验细则(一)一类测验项目1、30米、50米跑场地器材:地面平坦、线路清晰的30米或50米直线跑道若干条(终点外应有15米以上长度的缓冲带),秒表,发令旗或发令哨。
测验方法:受测者至少两人一组,起跑姿势不限,听到或看到开始信号后起跑,测验员开始计时,受测者躯干到终点时停表。
成绩记录:以秒为单位,取一位小数,第二位小数非“0”进“1”。
注意事项:受测者不得抢跑、串道。
2、30秒跳绳场地器材:平坦、干净的场地,秒表,发令哨,跳绳(木把线绳)。
测验方法:受测者将跳绳的长短调至适宜程度,听到开始信号后快速跳绳,测验员开始计数,受测者听到结束信号后停止跳绳。
成绩记录:记录受测者30秒内跳绳的次数。
注意事项:跳坏不计。
如有跳坏,可继续跳。
3、25米×4往返跑场地器材:地面平整、线路清晰的25米直线跑道若干条,道宽2—2.5米,起跑线前0.5米和24.5米处各竖一标杆(杆高1.2米以上,竖于跑道正中),秒表,发令旗或发令哨。
测验方法:受测者以站立式准备,听到或看到开始信号后起跑,测验员开始计时,受测者按逆时针方向绕杆往返跑两次,躯干到终点时停表。
体育达标成绩登记表

表7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个人达标成绩登记表
表7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个人达标成绩登记表
表7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个人达标成绩登记表姓名:吴孟连
表7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个人达标成绩登记表姓名:吴孟飞
表7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个人达标成绩登记表
表7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个人达标成绩登记表
表7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个人达标成绩登记表
表7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个人达标成绩登记表
表7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个人达标成绩登记表
表7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个人达标成绩登记表姓名:潘发军
姓名:沈安钢
表7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个人达标成绩登记表
表7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个人达标成绩登记表姓名:何欢欢
表7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个人达标成绩登记表姓名:何定陆
表7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个人达标成绩登记表
表7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个人达标成绩登记表姓名:刘国红
姓名:王宏刚
表7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个人达标成绩登记表
表7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个人达标成绩登记表
表7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个人达标成绩登记表姓名:何涛
表7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个人达标成绩登记表姓名:姜永友。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2020版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附件1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一、年龄分组(一)儿童组1、儿童一组(6—8岁,每岁一个年龄组,相当于小学1—3年级)2、儿童二组(9—11岁,每岁一个年龄组,相当于小学4—6年级)(二)少年组1、少年一组(12—14岁,每岁一个年龄组,相当于初中1—3年级)2、少年二组(15—17岁,每岁一个年龄组,相当于高中1—3年级)(三)青年组(18—24岁,不分年龄组,相当于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四)壮年组1、壮年一组(25—44岁,每5岁一个年龄组)2、壮年二组(45—59岁,每5岁一个年龄组)(五)老年组(60—69岁,每5岁一个年龄组)二、测验项目分五类,每人每类选测一项(老年组五项均测)。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三、评级标准:等级总分数优秀400(含)以上良好320—399及格200—319不及格199(含)以下四、评分标准见附件3。
五、测验细则(一)一类测验项目1、30米、50米跑场地器材:地面平坦、线路清晰的30米或50米直线跑道若干条(终点外应有15米以上长度的缓冲带),秒表,发令旗或发令哨。
测验方法:受测者至少两人一组,起跑姿势不限,听到或看到开始信号后起跑,测验员开始计时,受测者躯干到终点时停表。
成绩记录:以秒为单位,取一位小数,第二位小数非“0”进“1”。
注意事项:受测者不得抢跑、串道。
2、30秒跳绳场地器材:平坦、干净的场地,秒表,发令哨,跳绳(木把线绳)。
测验方法:受测者将跳绳的长短调至适宜程度,听到开始信号后快速跳绳,测验员开始计数,受测者听到结束信号后停止跳绳。
成绩记录:记录受测者30秒内跳绳的次数。
注意事项:跳坏不计。
如有跳坏,可继续跳。
3、25米×4往返跑场地器材:地面平整、线路清晰的25米直线跑道若干条,道宽2—2.5米,起跑线前0.5米和24.5米处各竖一标杆(杆高1.2米以上,竖于跑道正中),秒表,发令旗或发令哨。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附件: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一、年龄分组(一)儿童组1、儿童一组(6—8岁,每岁一个年龄组,相当于小学1—3年级)2、儿童二组(9—11岁,每岁一个年龄组,相当于小学4—6年级)(二)少年组1、少年一组(12—14岁,每岁一个年龄组,相当于初中1—3年级)2、少年二组(15—17岁,每岁一个年龄组,相当于高中1—3年级)(三)青年组(18—24岁,不分年龄组,相当于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四)壮年组1、壮年一组(25—44岁,每5岁一个年龄组)2、壮年二组(45—59岁,每5岁一个年龄组)(五)老年组(60—69岁,每5岁一个年龄组)二、测验项目分五类,每人每类选测一项(老年组五项均测)。
3三、评级标准:等级总分数优秀400(含)以上良好320—399及格200—319不及格199(含)以下四、评分标准见附件3。
五、测验细则(一)一类测验项目1、30米、50米跑场地器材:地面平坦、线路清晰的30米或50米直线跑道若干条(终点外应有15米以上长度的缓冲带),秒表,发令旗或发令哨。
测验方法:受测者至少两人一组,起跑姿势不限,听到或看到开始信号后起跑,测验员开始计时,受测者躯干到终点时停表。
成绩记录:以秒为单位,取一位小数,第二位小数非“0”进“1”。
注意事项:受测者不得抢跑、串道。
2、30秒跳绳场地器材:平坦、干净的场地,秒表,发令哨,跳绳(木把线绳)。
测验方法:受测者将跳绳的长短调至适宜程度,听到开始信号后快速跳绳,测验员开始计数,受测者听到结束信号后停止跳绳。
成绩记录:记录受测者30秒内跳绳的次数。
注意事项:跳坏不计。
如有跳坏,可继续跳。
3、25米×4往返跑场地器材:地面平整、线路清晰的25米直线跑道若干条,道宽2—2.5米,起跑线前0.5米和24.5米处各竖一标杆(杆高1.2米以上,竖于跑道正中),秒表,发令旗或发令哨。
测验方法:受测者以站立式准备,听到或看到开始信号后起跑,测验员开始计时,受测者按逆时针方向绕杆往返跑两次,躯干到终点时停表。
体育合格情况登记卡完整版

5、参加区(省)市、全国及国际体育运动竞赛获得成绩、名次、获得等级运动员称
号,免修、降标原因等应在备注栏内填写。
体育合格情况登记卡
附件二〈样式〉
体育合格情况登记卡
省(自治区、直辖市) 地(市、区) 县 学校 届班学号
姓名 性别 民族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内
成
绩容
年级
体育课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课间操
课外体
育活动
学年总评
体育教师
(签字)
班主任
(签字)
备注
学段总评
校长(签字): 学校(盖章)
年月日
身体素质测
测
年
学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50米 (秒)
立定跳远(厘米)
男引体向上(次)
女仰卧起坐(次)
男1000米(分、秒)
女800米(分、秒)
立位体前屈(厘米)
体育教师(签字)
注:1、体育课栏内按实际成绩填写分数。
2、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栏内填写“合格”或“不合格”;
3、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栏内左侧填总分,右侧填写“合格”或“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