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语文阅读训练题及答案:雾
上海市2019年中考[语文]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上海市2019年中考[语文]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07d92e2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25.png)
上海市2019年中考·语文·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一、文言文(一)默写(15分)1.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2.草枯鹰眼疾,。
(王维《观猎》)3.狼不敢前,。
(蒲松龄《狼》)4. ,竭其庐之入……(柳宗元《捕蛇者说》5.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7题(4分)送友人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黄鹤楼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两首诗都写到愁情:《送友人》写送别友人的愁情,《黄鹤楼》写的愁情。
(2分)7.以下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万里”“千载”都有悠远之意。
B.“故人”“昔人”都指曾经的老朋友。
C.“青山”“晴川”都写了山色秀美之景。
D.“浮云”“白云”都暗示诗人漂泊的身世。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8.本文作者是(人名)。
(2分)9.用现代汉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稍稍宾客其父10.本文记叙了仲永从五岁就能作诗到最终“”的变化过程,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四记叙文阅读(含小说)专题训练 含答案

专题训练(十) 记叙文阅读(含小说)◇抒情散文◇一、[原创]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问题。
(9分)寻找,那消逝的蓝天王洁①秋风摇曳,绿叶跌落尘泥,连最后一支抵抗灰尘的力量也消失了。
尘沙混进秋风中,张牙舞爪而至。
在这个秋风送爽的季节,这个本应一碧如洗的穹顶之下,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紧紧关上窗子,和这个世界相隔而立,这不啻为一场天灾。
②在我无奈关窗的时候,我看到了同样失落的老张——他是我的邻居,一个退休多年的“老铁路”。
雾霾已至,他却迟迟不肯关上窗子。
我大声地提醒他,他点点头,向我微微地摆摆手,然后不情愿地关上窗子。
他仍穿着那件褪色的涤棉青工作服,离开阳台的时候他一脸无奈,我知道,这不是他记忆里的世界。
③每每晚饭后在院子散步巧遇时,老张便会找我分享他的过往,那些干净世界里的忙碌往事,徐徐似涓流。
他告诉我,他曾随着铁轨踏遍了大半个中国,开山过水,攀崖架桥,就算是崇山峻岭也不在话下。
他说他曾和工友深入原始森林,当时供给困难,他们就去挖蘑菇,有一次沿着瀑布探入山底,竟然发现一口巨大的深潭,水雾氤氲,暗幽难测,宛如神话一般。
④我能想象得到那个年代的工人们经历过怎样的艰苦,但是老张从未讲述过自己的艰辛与所经历过的磨难。
相反,他的回忆里充满着乐观和欢笑。
他回忆说,他曾在广袤的草原上铺设铁轨,那一望无际的草原就像锦缎一样,大风一过,碧波丛中蜇飞草伏,满是蛮荒狂野的味道,这里点缀..着最原始、最野性的美,丝毫不假雕琢,呼啸的列车便如脱缰的野马一般,碾压着草腥而去。
草原之广,便是有天大的噪音,也会被稀释得无影无踪。
老张告诉我,他最喜欢的时光是在劳作之后,工友们并肩而坐。
晚霞黏稠如汁,夕阳仿佛跌入烈火中的铁球,烧得灼红夺目,再晚一会儿,霞光渐暗,夕阳又变成了巨大的糖果,又似浆果,眼看便要和火烧云融为一体。
这时候,草原变成了墨绿色,夜风吹来,花草味儿弥漫开来,置身其中,只觉神思如醺,就是世间最美的烈酒只怕也换不来这般深刻的心怡如醺。
2019年中考语文古诗词阅读预测试题及答案汇编之七言绝句(二)

2019年中考语文古诗词阅读试题及答案汇编之七言绝句(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江上(宋)葛天民连天芳草雨漫漫,赢得鸥边野水宽。
花欲尽时风扑起,柳绵无力护春寒。
1.“漫漫”二字,写出了春雨的什么特点?2.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雨期之长,雨区(范围)之大。
2.①以乐景写哀情(反衬、借景抒情),表达作者对世事沧桑的感叹。
②用了拟人手法,花落时,风去扑救它,表现了诗人对春色的挽留;柳绵去护春寒,而柳绵又无力,寄寓了诗人怅惘而又无可奈何的感情。
(从以上任意一个角度分析均可)古诗阅读。
桂源铺(宋)杨万里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
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①溪水出前村。
(注释)①堂堂:形容阵容或力量壮大。
3.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一、二句诗。
4.朱光潜《诗论》说:“诗有说理的,但是它的‘理’融化在炽热的情感和灿烂的意象之中。
”这首哲理诗的第三、四句中能够表现“理”的意象是什么?从中告诉我们怎样的人生哲理?【答案】3.“不许”、“拦”“日夜喧”等词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溪水不怕崇山峻岭的阻挠,日夜向前奔流的情景4.意象:堂堂溪水人生哲理:只要有决心肯努力,就一定能克服重重困难,获得光明的前途。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野望(宋)翁卷一天秋色冷晴湾①,无数峰峦远近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注释)①湾:水边5.第一、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先.概括其特点,然后..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6.请分析最后一句中“忽”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答案】5.特点:描绘了一幅满天秋色(江天寥阔、山清水秀,水波清冷)、峰峦叠嶂的富有诗意的山水画。
描述:满天秋色,森森寒意透露在晴日照耀着的水湾;远远近近,映入眼中的是无数层叠起伏的峰峦。
6.“忽”,突然的意思,说明水中青山是作者无意中所见,这就与前句“闲”字相对应,既突出了水之清、山之青,又表达了突然看见青山倒影时的惊喜之情。
吉林专用2019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02语段综合阅读专题训练

专题训练(二) 语段综合阅读1.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①亲情是永不凋零的爱。
②它像一坛陈年老酒,甜美醇香(。
;)又似一幅传世名画,精美隽永。
③它像什么,是什么,这种情就是一种没有条件不求回报的阳光沐浴。
④最终,它可以冲破时空的阻碍,两颗心紧紧相拥。
(1)给第②句选择正确的标点符号,写在横线上。
(2)“它可以冲破时空的阻碍,两颗心紧紧相拥”有语病,请改正过来。
(3)给第③句横线处补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4)仿照文中画线句子,续写一个句子。
2.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①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哭他就哭,你笑他就笑。
②你信心满满,他就给你一片阳光;你心灰意冷,他就让阴霾渐长。
③,生活的好坏,取决于你的心态。
④愿你满满信心,一如既往(!。
)(1)给第④句选择正确的标点符号,写在横线上。
(2)给第③句横线处补上一个恰当的关联词。
(3)“愿你满满信心”有语病,请改正过来。
(4)仿照文中画线句子,续写一个句子。
3.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①梦想,就是青春坚持的方向。
②播种梦想,描绘人生最美丽的蓝图(。
;)追逐梦想,抒写人生最动人的诗行。
③不惧风雨,不畏艰险,朝着青春的梦想扬帆远航。
④只有经久不息的坚持,才能梦想成真。
(1)给第②句选择正确的标点符号,写在横线上。
(2)“梦想,就是青春坚持的方向”有语病,请改正过来。
(3)给第④句横线处补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4)仿照文中画线句子,续写一个句子。
4.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①初心,就是在人生的起点所许下的梦想,是一生渴望前往的目标。
②在这个时代,初心常常被我们遗忘,于是,我们走得十分茫然,多了许多柴米油盐的奔波。
③人生只有一次,生命无法重来, 要记得自己的初心。
④不忘初心,才能抵达自己的初衷(! 。
)(1)给第④句选择正确的标点符号,写在横线上。
(2)“初心,就是在人生的起点所许下的梦想,是一生渴望前往的目标”有语病,请改正过来。
(3)给第③句横线处补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雾阅读理解及答案

雾阅读理解及答案①我从来没有喜欢过雾。
②抵达加德满都的第二天凌晨,我一起床,推开窗子:外面是大雾弥天。
昨天下午我们从加德满都的大街上看到城北面崇山峻岭,层峦叠嶂,个个都戴着一顶顶的白帽子,这些都是万古雪峰,在阳光下闪出了耀眼的银光。
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到这种景象,我简直像小孩子一般地喜悦。
现在大雾遮蔽了一切,连那些万古雪峰也隐没不见,一点影子也不给留下。
旅馆后面的那几棵参天古树,在平常时候,高枝直刺入晴空,现在只留下淡淡的黑影,衬着白色的大雾,宛如一张中国古代的画。
昨天抵达旅馆下车时,我看到一个尼泊尔妇女背着一筐红砖,倒在一大堆砖上。
现在我看到一个男子,手里拿着一堆红红的东西,我以为他拿的也是红砖。
但是当他走得近了一点时,我才发现那一堆红红的东西簌簌抖动,原来是一束束红色的鲜花。
我不禁自己笑了起来。
③正当我失神落魄地自己窃笑的时候,突然听到不知从哪里传来了咕咕的叫声。
浓雾虽然遮蔽了形象,但是却遮蔽不住声音。
我知道,这是鸽子的声音。
当我倾耳细听时,又不知从哪里传来了阵阵的犬吠声。
这都是我意想不到的情景。
我万万没有想到,我在加德满都学会了喜欢的两种动物——鸽子和狗,竟同时都在浓雾中出现了。
难道浓雾竟成了我在这个美丽的山城里学会欣赏的第三件东西吗?④世界上,喜欢雾的人似乎是其实不多的。
英国伦敦的大雾是颇有一点名气的。
有一些作家写散文、写小说来描绘伦敦的雾,我们读起来觉得神韵无穷。
对于尼泊尔文学我所知甚少,我不知道,是否也有尼泊尔作家专门写加德满都的雾。
但是,不管是在伦敦,还是在加德满都,明目张胆大声赞美浓雾的人,恐怕是不会多的,其中原因我不甚了了,我也没有那种闲情逸致去钻研探讨。
我现在在这高山王国的首都来对浓雾大唱赞歌,也颇出自己的意料。
过去我不但没有赞美过雾,而且也没有认真去观察过雾。
我眼前是由赞美而到达观察,由观察而加深了赞美。
雾能把一切东西:美的、丑的、心爱的、不心爱的,都给罩上一层或厚或薄的轻纱,让清楚的东西模糊起来,从而带来了另外一种美,一种在光天化日之下看不到的美,一种朦胧的美,一种模糊的美。
2019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9年XX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注意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1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券”上答题是无效的;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所以动心忍性,。
(《孟子》)②水河澹澹,。
(《曹操(观沧海》)③至于夏水襄陵,。
(郦道元《三峡》)④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⑤ ,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⑥,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借酒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②《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面对衣着华丽的“同舍生”的态度是“。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森林是地球之肺,对保护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但我国的森林的fù盖率却比较.低,这难道不令人担忧吗? 1981年,我国立法规定适.龄公民必须lǚ行植树义务。
政府通过广泛宣传持续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使人均绿地面积有所增加。
放眼未来,我们必须进一步行动起来,自觉爱绿、植绿、护绿,让绿水清山遍布租国大地。
(1)根据拼音写双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fù()盖比较()lǚ()行(2)最后一句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写法是“”。
(3)“适龄公民”中”适”的意思是()A.切合、相合B.刚才、方才C.往,到D.舒服(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1)“用苦痛换来欢乐”是他写给埃尔多迪伯爵夫人信中的话也是他的人生写照。
他是()A.罗曼,罗兰B.贝多芬C.米开朗琪罗D.托尔斯泰(2)“却说那【甲】久坐林间,盼望行者不到,将行李搭在马上,一只手执着降妖宝杖,一只手牵着缰绳,出松林向南观看。
2019年浙江省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鉴赏同步训练【详细解析】(1)

2019年浙江省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鉴赏同步训练【详细解析】(1)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麟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霸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列各项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意为秋色里,号角声震天动地,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星现出一片紫色。
这两句描写出惨烈悲壮的战地场景。
B.《渔家傲·秋思》首句写出在秋天,边塞的大雁过早向衡阳飞去,毫无逗留之意。
从而突出了塞下秋来天气极其寒冷。
C.“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写敌军半夜突袭我军,已到易水,此时天寒霜降,我军红旗半卷,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
D.“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写将军和征夫都难以入睡,长期守边辛苦,思念家乡,他们白了头发,留下了眼泪。
2.下列各项对两首诗歌内容与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雁门太守行》首联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B.《渔家傲·秋思》下阙集中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
他们既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又想勒石燕然、建立军功。
C.《雁门太守行》尾联引用燕昭王用重金招揽天下英雄的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D.两首诗词都写出了将士们为国效忠、建功立业的决心,也都暗含了对朝廷软弱、不重边功的不满。
【答案】1.C2.D【解析】1.C“敌军半夜突袭我军,已到易水”错误,援军赶赴易水。
2.D“都暗含了对朝廷软弱、不重边功的不满”错误。
《雁门太守行》一诗没有这种不满。
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中考真题】江苏省扬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9年扬州语文中考答案一、积累运用(3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不屑.(xuè)栈.桥(zhàn)刹.那(shà)退避三舍.(shè)B.泥泞.(nìnɡ)琴弦.(xuán)风靡.(mǐ)磕磕绊.绊(pàn)C.残骸.(hé)雄踞.(jù)摩挲.(suō)寸积铢累.(léi)D.镌.刻(juān)混沌.(dùn)褶.皱(zhě)如火如荼.(tú)答案:D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在本次研学旅行中,大家走访了扬州段的历史河道,并津津乐道....地谈论运河的故事。
B.今年,«中国诗词大会»卷土重来....,再次带领大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C.在“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中,中国参展文物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D.用“喜马拉雅”听书,填充了人们的“碎片时间”,丰富了生活,大家趋之若鹜....。
答案:C3.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国家宝藏维权事件扫黑除恶黑洞照片解说:这四个短语都是偏正结构。
B.2019年1月,短视频«啥是佩奇»一经发布,就吸引了无数人的神经。
解说: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C.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埋下了隐患?解说:句中标点符号运用完全正确。
D.绵延万里的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解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长城是结晶”。
答案:D。
4.下列有关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中外小说中有一大批下层人物形象。
如«孔乙己»中被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孔乙己,«我的叔叔于勒»中虚荣势利、自私贪婪的小市民于勒。
B.阅读游记,要读出作者的感受与思考。
余秋雨的«阳关雪»,记录阳关文化苦旅,抒发历史沧桑感;谢大光借«鼎湖山听泉»,表达于游山听泉中净化心灵、感悟人生之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中考语文阅读训练题及答案: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共21分)
雾
季羡林
①我从没有喜欢过雾。
②抵达加德满都的第二天凌晨,我一起床,推开窗子:外面是大
雾弥天。
昨天下午我们从加德满都的大街上看到城北面崇山峻岭,层
峦叠嶂,个个都戴着一顶顶的白帽子,这些都是万古雪峰,在阳光下
闪出了耀眼的银光。
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到这种景象,我简直像小孩
子一般地喜悦。
现在大雾遮蔽了一切,连那些万古雪峰也隐没不见,
一点影子也不给留下。
旅馆后面的那几棵参天古树,在平常时候,高
枝直刺入晴空,现在只留下淡淡的黑影,衬着白色的大雾,宛如一张
中国古代的画。
昨天抵达旅馆下车时,我看到一个尼泊尔妇女背着一
筐红砖,倒在一大堆砖上。
现在我看到一个男子,手里拿着一堆红红
的东西,我以为他拿的也是红砖。
但是当他走得近了一点时,我才发
现那一堆红红的东西簌簌抖动,原是一束束红色的鲜花。
我不禁自己
笑了起。
③正当我失神落魄地自己暗笑的时候,忽然听到不知从哪里传了
咕咕的叫声。
浓雾虽然遮蔽了形象,但是却遮蔽不住声音。
我知道,
这是鸽子的声音。
当我倾耳细听时,又不知从哪里传了阵阵的犬吠声。
这都是我意想不到的情景。
我万万没有想到,我在加德满都学会了喜
欢的两种动物——鸽子和狗,竟同时都在浓雾中出现了。
难道浓雾竟
成了我在这个美丽的山城里学会欣赏的第三件东西吗?
④世界上,喜欢雾的人似乎是并不多的。
英国伦敦的大雾是颇有
一点名气的。
有一些作家写散文、写小说描绘伦敦的雾,我们读起觉
得韵味无穷。
对于尼泊尔文学我所知甚少,我不知道,是否也有尼泊
尔作家专门写加德满都的雾。
但是,不管是在伦敦,还是在加德满都,
明目张胆大声赞美浓雾的人,恐怕是不会多的,其中原因我不甚了了,我也没有那种闲情逸致去钻研探讨。
我现在在这高山王国的首都对浓
雾大唱赞歌,也颇出自己的意料。
过去我不但没有赞美过雾,而且也
没有认真去观察过雾。
我眼前是由赞美而达到观察,由观察而加深了
赞美。
雾能把一切东西:美的、丑的、可爱的、不可能的,都给罩上
一层或厚或薄的轻纱,让清楚的东西模糊起,从而带了另外一种美,
一种在光天化日之下看不到的美,一种朦胧的美,一种模糊的美。
⑤一些时候以前,当我第一次听到模糊数学这个名词的时候,我
曾说过几句怪话:数学比任何科学都更要求清晰,要求准确,怎么还
能有什么模糊数学呢?后我读了一些介绍文章,逐渐了解了模糊数学的
内容。
我一反从前的想法,觉得模糊数学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
在
人类社会中,在日常生活中,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有着大量模
糊的东西。
无论如何也无法否认这些东西的模糊性。
承认这个事实,
对研究学术和制订政策等等都是有好处的。
⑥在大自然中怎样呢?在大自然中模糊不清的东西更多。
连审美观
点也不例外。
有很多东西,在很多时候,朦胧模糊反而更显得美。
月
下观景,雾中看花,不是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吗?在这里,观赏者有更
多的自由,自己让自己的幻想插上翅膀,上天下地,纵横六合,神驰
于无何有之乡,情注于自己制造的幻象之中;你想它是什么样子,它立
刻就成了什么样子,比那些一清见底、纤毫不遗的东西要好得多,而
且绝对一清见底、纤毫不遗的东西,在大自然中是根本不存有的。
⑦我的幻想飞腾,忽然想到了这个切。
我自诧是神之笔,我简直
陶醉在这些幻象中了。
这时窗外的雾仍然稠密厚重,它似乎了解了我
的心情,感激我对它的赞扬。
它无法说话,仅仅表现出更加美妙更加
神秘的面貌,弥漫于天地之间。
19.文章的第②、③自然段中着重写到了关于鲜花和动物的细节。
从本文的主旨看,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雾的哪些特点?从艺术表达效果看,这些细节描写又有什么作用?(6分)
答案:雾的主要特点:模糊性和遮蔽性。
(2分)
细节描写的作用:突出雾的主要特点;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行
文生动活泼,增强文章的情趣和可读性。
(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
给4分)
20.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第⑤自然段的主要观点,不超过20字。
(3分)
答案:社会生活和科学中都有模糊性。
21.“月下观景,雾中看花,不是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吗?”根据
第⑥自然段的内容,谈谈作者这样说的理由。
(4分)
答案:①因为朦胧模糊的东西有时反而更美。
②因为模糊的东西
比清晰的东西更能激发观赏者自由地想象,从而增强审美情趣。
(1点
2分)
22.本文以雾为线索展开,请具体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
(8分)
答案:①作者开篇说“不喜欢”雾。
②到加德满都后,作者开始“观察”“喜欢”“赞美”这里的雾景。
③雾引发了作者的理性思考。
④作者最终“陶醉”在雾境的幻象之中。
(1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