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2015-2016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1课件 第7单元 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27课教学案

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课程标准】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课标解读】本课与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一脉相承,前者讲多极化趋势开始呈现,后者讲这一趋势的加强。
要求掌握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关系以及苏东剧变与两极格局瓦解的关系;掌握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形势的特点,把握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形成原因和影响。
认识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曲折性,体会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分析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的根源。
【考试大纲】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知识梳理】一、两极格局的瓦解1.标志:1991年,苏联解体。
2.苏东剧变原因:(1)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
(2)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指导思想:“”路线。
(3)西方对社会主义进行“和平演变”政策。
3.东欧剧变表现:实行多党制,共产党和工人党丧失了政权,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4.苏东剧变教训:①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②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接受群众的监督。
③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改革,改革又必须始终坚持和捍卫社会主义方向。
④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对国际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阴谋和渗透颠覆活动保持高度警惕,坚持不懈地与之开展有效的斗争。
⑤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最根本)二、“冷战”后的世界形势1 特点:总体上趋于,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成为时代主流,世界呈现与并存的局面,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2. 原因:(1)两极格局瓦解结束了的对峙,大国间的和减弱,一些地区冲突得到解决或缓解,维持的因素增长。
绝大多数国家把作为首要任务。
(2)两极格局瓦解打破了原有的国际力量对比平衡,被“”掩盖的民族及宗教纠纷、还出现新的不稳定因素。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力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地区和世界秩序,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恐怖主义的非传统威胁日益突出。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 第7单元 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名师公开课市级获奖课件(29张)

当 堂 达 标 • 固 双 基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难
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
民主化 (3)反对一国独霸世界、要求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自 主 预 习 • 探 新 知
3.影响 (1)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②促使东欧发生剧变。 ③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体系全线崩溃。 2.过程
819 ·19 事件 (1)1991 年发生的“8· 事件件”成为苏联解体的催化剂。 独联体 (2)1991 年 12 月,“独联体”成立,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宣告苏联停止存在。 冷战 3.影响:两极格局最终瓦解,冷战也宣告结束。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难
白宫南草坪举行默哀仪式。11 年前这一时刻,首架遭劫持的美国民航客机撞向 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塔”, 由此揭开美国本土所遭受的最大恐怖袭击, 约 3 000 人在当天 4 场袭击中遇难。 ——人民网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自 主 预 习 • 探 新 知
(1)史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国际形势特点? [ 史料解读] 害。 注意有效信息“最大恐怖袭击”,据此分析恐怖主义对世界的危
当 堂 达 标 • 固 双 基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难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自 主 预 习 • 探 新 知
(2)动荡原因
国际力量 ①两极格局的瓦解打破了原有的国际力量对比平衡,民族及宗教纠纷、领土争
当 堂 达 标 • 固 双 基
端等矛盾逐渐暴露出来。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难
②出现了一些新的不稳定因素,如霸权主义、地区冲突、局部战争、恐怖主义 等。
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 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2)动荡 局部战争 时有发生,__________ 恐怖主义 等 ①表现:地区冲突和__________
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突出。 ②原因:两极格局的结束使国际力量对比失去均衡,使被 民族 、__________ 宗教纠纷 、__________ 领土争端 等矛盾暴 “冷战”掩盖的________
2.多极化趋势加强 (1)特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新旧格局 交替时 ①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 __________
期。 ②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2)原因 ① 美 国 试图 建 立 一个 由 其 领导 的 单 极世 界 , 积极 推 行 单边主义 。 __________
欧盟 、日本、__________ 俄罗斯 、中国等多种政治力量不 ②________ 断发展壮大,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上没有哪一种 力量能够单独主宰世界。 民主化 的呼声越 ③反对一国独霸世界、要求国际关系__________ 来越高。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图片反映了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局势中的哪 些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3)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分析,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 本特点是什么?
提示: (1) 主题:和平与发展。原因:两大集团的对峙结
束,大国间的军事对抗和军备竞赛减弱,一些地区冲突得到缓 解。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联系,有利于抑制 和削弱霸权主义。 (2)问题:宗教纠纷、民族矛盾、局部战争、地区冲突、恐
露出来;此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试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 恐怖主义 也危害世界,所以 地区和世界秩序 (霸权主义 );而__________
世界并不太平。 ③实例:1999年美国空袭南联盟;2001年“9·11事件”; 2003年发动未经联合国授权的伊拉克战争。
历史岳麓版必修1课件:第七单元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3.多极化趋势发展的影响 (1)有利于抑制和削弱__霸__权__主__义__强__权__政__治___。 (2)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栏目 导引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思维启迪] 下图《I can’t believe my eyes》揭示了什么问 题?出现该问题的原因有哪些?这个结局意味着什么?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情境导入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情境导入 美国国务院于2014年2月27日公布《2013年国别人权报告》, 其涉华部分老调重弹,对中国的人权状况指手画脚。自1977 年以来,美国国务院坚持每年发表这么一份内容大同小异的 报告,带着有色放大镜,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说三 道四,俨然一副“人权教师爷”的架势,把一年一度的人权 报告作为一张牌,敲打其“看不惯”的国家。国家不分大小, 一律平等;制度不论异同,各有短长。这是国际社会普遍认 可的原则。各国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举行平等对话,才是推 动人权进步的正道。美国每年发表世界人权报告,把人权当 作政治施压和颠覆工具,明目张胆地干涉他国内政,严重违 反国际法和相关准则,表现了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同时也 体现了当今世界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 那么,美国推行霸权主义行经的目的是什么?对世界格局有 何影响?
栏目 导引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全面理解多极化趋势 1.含义 (1)多极化是指一种趋势、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到目前为 止,多极化并没有定型为某一基本的世界格局。 (2)多极化中的任何一极或者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或者具 有巨大的国际政治影响力,这两者通常是相辅相成的,构成 了综合国力的两大方面。所以对多极化可以主要从经济上实 力的增强和政治上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两个方面去理解。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精典课件(85张)(共85张PPT)共87页

END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7课 )
3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3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33、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34、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 扬明辉 ,冬岭 秀孤松 。 35、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金版学案】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1练习:第7课 忽必烈改制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金版学案】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1练习:第7课 忽必烈改制 Word版含答案[ 高考]](https://img.taocdn.com/s3/m/349faadd770bf78a652954e7.png)
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7课忽必烈改制在成吉思汗掀起的草原风暴摧垮中原之后,元朝变通创新,废旧俗,立新法。
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元朝何以能够“改就亡国之俗”,转而以“农桑为立国之本”?忽必烈改制的最大成效是什么?1.了解忽必烈改制的历史背景。
2.掌握改制的内容、影响。
3.分析改制对蒙古民族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一、改制的背景1.忽必烈即汗位后,确定“山以南,国之根本也”,表明了以中原文明为基础,在全国范围推进改革的决心。
2.忽必烈粉碎顽固派的挑战,严厉禁止屠城,废除州县官世袭,释放大批奴隶。
3.确立“国家当行汉法”的治国方略,在“汉法”和“旧俗”之争中取得胜利。
二、主要内容1.政治方面。
(1)中央。
①设置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三大系统,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
②设宣政院,管理全国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藏族地区正式列入中国版图。
(2)地方。
①设置行中书省,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辖。
②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加强了台湾和大陆的联系。
③选派赛典赤·赡思丁治理开发云南省,加强了中原和西南民族的联系。
④在全国设通政院,建立驿站制度。
2.经济方面。
(1)确立以农桑立国的方针。
(2)保护土地。
①严禁蒙古贵族强占民田、废耕田为牧场。
②组织军民在边疆地区屯田,发展农业。
(3)完善机制。
①中央设大司农司,专掌全国农桑水利。
②明确规定劝课农桑赏罚之法。
③颁布“农桑之制”,详细规定农业生产。
④编写《农桑辑要》等农书指导生产。
三、改制的影响1.通过制度更新,有效遏制了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由于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富有成效的体制机构和法规制度,并且重视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忽必烈以农桑为立国之本的国策得以充分贯彻实施,取得显著成效。
3.忽必烈改制获得了巨大成功。
社会经济全面恢复,在推行行省制、加强对边远地区开发管理、促进民族交往和中外交流等方面也颇多建树。
岳麓版必修一单元 PPT课件 课件(课件+学案+教案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等63份) 岳麓版

台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课标要求: 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 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一、统一之由
【自主学习】港、澳、台三地历史问题的由来
【探究一】港、澳、台问题是同一性质吗?谈 谈你的看法。
三者的根本性质都是主权问题。 ①港澳问题是殖民地问题,是恢复行使主权,属于国际 问题,需要通过外交手段解决。 ②台湾问题是内战遗留问题,属于中国内政,不容别国 干涉。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日本 无条件投降,中国收回台湾。
1949年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 在美国的庇护下维持所谓“中 华民国”,造成两岸的分离与 隔绝,形成“台湾问题”。
•
1、想要体面生活,又觉得打拼辛苦;想要健康身体,又无法坚持运动。人最失败的,莫过于对自己不负责任,连答应自己的事都办不到,又何必抱怨这个世界都和你作对?人生的道理很简单,你想要什么,就去付出足够的努力。
•
2、时间是最公平的,活一天就拥有24小时,差别只是珍惜。你若不相信努力和时光,时光一定第一个辜负你。有梦想就立刻行动,因为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
•
3、无论正在经历什么,都请不要轻言放弃,因为从来没有一种坚持会被辜负。谁的人生不是荆棘前行,生活从来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永远安稳,只要努力,就能做独一无二平凡可贵的自己。
•
12、跌倒了,一定要爬起来。不爬起来,别人会看不起你,你自己也会失去机会。在人前微笑,在人后落泪,可这是每个人都要学会的成长。
•
13、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永远能够依靠的只有你自己。所以,管别人怎么看,坚持自己的坚持,直到坚持不下去为止。
•
14、也许你想要的未来在别人眼里不值一提,也许你已经很努力了可还是有人不满意,也许你的理想离你的距离从来没有拉近过......但请你继续向前走,因为别人看不到你的努力,你却始终看得见自己。
(新人教版)【文库精品】版高中历史 第7单元 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学案 岳麓版必修1【必做资料】

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知识点一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瓦解1.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1)背景:20世纪80年代,苏联陷入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困境。
(2)内容①经济改革:遇阻,没有取得预期效果。
②对外政策:改变与美国全面对抗的方针,寻求缓和。
③政治改革: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取消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3)后果①国内政局逐渐失控,苏联迅速走向解体。
②促使东欧发生剧变。
③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体系全线崩溃。
2.过程(1)1991年的“8·19事件”成为苏联解体的催化剂。
(2)1991年12月,“独联体”成立,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宣告苏联停止存在。
3.影响:两极格局最终瓦解。
知识点二缓和与动荡并存1.特点:总体上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但明显呈现缓和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2.原因(1)缓和原因:两极格局的瓦解结束了两大集团的对峙,大国间的军事对抗和军备竞赛减弱,一些地区冲突得到缓解。
(2)动荡原因①两极格局的瓦解打破了原有的国际力量对比平衡,民族及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矛盾逐渐暴露出来。
②出现了一些新的不稳定因素,如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地区冲突、局部战争等。
知识点三多极化趋势加强1.特点: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时期。
2.表现(1)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积极推行单边主义。
但面对全球化和恐怖主义等新问题,美国不得不重视多边合作。
(2)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
(3)反对一国独霸世界、要求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3.影响(1)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2)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图解历史] 理解苏联解体的原因[误区警示]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损失,但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有共性和个性,苏东剧变仅说明了苏联模式受挫,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运动仍在蓬勃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剧变、苏联解体则直接导致了两极格局的瓦解。
总之,两极格局的瓦解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 果,其根源是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导学二 二战后世界格局的特点、趋势及对世界历史 的影响
材料一
在战时并不难保持团结,因为有一个打败共
同敌人的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 彼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破裂。 ——斯大林
栏 目 链 接
二、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栏 目 链 接
栏 目 链 接
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问题 1 : “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 是什么? 提示 1 : 指的是:两极格局开始瓦解,多极化趋势开 始显现。
问题2:概括指出当今国际形势的总趋势特征。 提示2:趋势特征:和平与动荡并存,但总体趋势是 走向缓和。
栏 目 链 接
问题3: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两极格局瓦解
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
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中国也不再是 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对最近的将来来说, 更有可能出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 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的大国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
材料二
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时期,进入新世纪,国际形势 跌宕起伏,复杂多变,对我国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发展
一、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特点
(1)是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情况下出现的。 (2) 这种格局的变动不是通过战胜国强加给战败国的意
栏 目 链 接
志,导致各国国际地位的变化时实现的。
(3) 新的国际格局的确立需要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暂 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但多极化趋势不可避免。
(4) 世界多极化趋势下,多元的力量结构有着相互竞 争、相互制约的关系,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上 的关系更加错综复杂,体现了国际中心舞台多元化的 特点。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课 标 要 求 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 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栏 素
材料一 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正如
栏 目 链 接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所述:“一个崭新的
栏 目 链 接
问题2:根据材料二概括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的特点和 趋势。这一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提示2:特点:一超多强。趋势:向多极化发展。影响:
栏 目 链 接
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有利于抑制和
削弱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 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课 堂 归 纳
栏 目 链 接
材料二
当今世界上,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
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 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单独 主宰世界。 ——《历史· 必修Ⅰ》(岳麓版)
栏 目 链 接
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美苏
两国“不同的利害关系”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同盟破裂”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提示 1 : 两方面:国家利益的冲突、社会制度 ( 或意识 形态)的对立。格局:两极对峙格局。
的因素。 提示3:因素:①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联合、日 本崛起相对削弱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
②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作为一 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有力地冲击 了两极格局。③中国自70年代末以来,实行改革开 放,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国际舞台 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④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