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教案《我家是个动物园》
中班语言活动 我家是个动物园教案

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喜欢听故事,对动物有更深的了解。
2. 引导幼儿学习动物的叫声和特征,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我家是个动物园》。
2. 动物头饰:小鸟、小狗、小猫、小鱼等。
3.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三、活动重难点1. 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学会动物的叫声和特征。
2. 引导幼儿运用语言描述动物,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他们知道的动物知识和趣事。
2. 故事分享:播放故事课件《我家是个动物园》,引导幼儿观看并回答问题。
a. 故事里有哪些动物?它们有什么特征和习性?b. 你是怎么知道这些动物的特征和习性的?3. 角色扮演:邀请幼儿扮演故事里的动物,学习动物的叫声和特征。
a. 幼儿自由选择动物头饰,模仿动物的叫声和动作。
b. 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4. 绘画环节:邀请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喜欢的动物,并分享作品。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邀请家长参与动物认知游戏,帮助幼儿在家继续巩固动物知识。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动物角”,展示幼儿绘画作品和相关动物知识。
3. 教学游戏:设计动物认知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了解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六、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法:通过故事引发幼儿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2. 角色扮演法: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动物,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3. 绘画表达法:鼓励幼儿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对动物的认识和理解。
4. 小组讨论法:引导幼儿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七、活动步骤1. 故事分享:通过课件或图书,讲述《我家是个动物园》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动物角色和他们的特点。
2. 角色体验: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头饰,模仿动物的叫声和行动,感受成为动物的乐趣。
3. 绘画表达:提供绘画材料,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并简单描述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中班语言教案我家是个动物园教案及教学反思

中班语言教案:我家是个动物园教案及教学反思1. 教案背景1.1 教案概述本教案适用于中班儿童,旨在通过“我家是个动物园”的主题,帮助孩子们学习并运用简单的中文语言表达自己家庭中的宠物以及它们的特点和行为。
1.2 学习目标本教案的学习目标为:•能认识、读出并书写相关词语的汉字;•能听懂并正确使用相关词语,表达宠物的特点、行为;•能用1-3句话简单地描述自己的宠物;•能展示个人语言表达能力,形成良好的主动交流习惯;1.3 学习资源•《幼儿启蒙语言》第二册,第五单元;•图片展示:猫、狗、鱼等宠物图片;•画纸、颜料、笔等。
2. 教学过程2.1 导入1.师问:宠物是什么?2.师说:宠物是人们喜欢的动物,有什么宠物?(请学生举手回答)好,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一下这些宠物,再学学它们的表现和特点。
2.2 学习1.师出示记有各种宠物名称的卡片,让学生自由观察,介绍宠物的名称和图片,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要求读出汉字。
2.师与学生一起唱《宠物的歌曲》。
3.师出示各种宠物的图片,让同学们轮流说出图片上的宠物名称,帮助学生认识不同种类的宠物。
4.师与学生探讨各种宠物的特点和行为:走路怎么样,发出什么声音,做什么动作等。
5.师为学生呈现一个个惟妙惟肖的动物造型素描,并让同学们对它们进行直观分析,学生可以讨论与比较,从而记住宠物的名称及特点。
6.学生开始绘制自己的宠物,并用一到三句话描述它们的特点。
在完成后,学生自愿发言,表达自己对宠物的理解。
2.3 结束1.学生介绍自己绘制的宠物,并分析特点和行为。
2.师结合本节课内容,对学生进行总结点评。
3. 反思与改进3.1 教学反思本节课是采取主题走班教学的方式,线索明晰,形象直观。
在上课的时候,我一方面关注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不断鼓励和引导同学们表达信息,从而达到真正的语言交流。
同时,我还通过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家中宠物的升级,让学生在教学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启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主观能动性。
我家是动物园教案及反思

我家是动物园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我家是动物园》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们认识动物园,了解动物园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让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有关动物园的词汇,有效地向别人讲述动物园的故事。
2.情感目标:让学生们在学习动物园的过程中,培养起对国家重要资源的重视,并感受观赏动物的惊喜心情。
三、教学重点:围绕“我家是动物园”这个主题,重点学习有关动物园的知识,并培养学生对动物园的重视,以及增进学生对生物资源的保护意识。
四、教学准备:(1)情景描述:提前准备动物园的图片,绘本《我家是动物园》,以及一些其他动物园的图片用户形象的描述动物园的内容。
(2)教具准备:可以准备与动物园有关的词汇卡片供学生学习使用,以及录音机等教学辅助工具也可以准备好。
五、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先给学生准备一些动物园的图片,从而让学生对动物园有所了解,然后引导学生猜测图片中的动物,最后让学生介绍曾经去过的动物园。
(2)认知环节:师生共读绘本《我家是动物园》,学生说出书中出现的动物,并且讲述书中故事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动物园以及动物如何生活。
(3)应用环节:教师准备一些有关动物园的词汇卡片,让学生能够有效的运用词汇,描述动物园,以及学会利用动物园词汇进行问答互动。
(4)总结环节:学生分享一下自己的体验,以及对动物园的体会,最后师生一起唱唱动物园英文歌曲。
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反思让我感觉到,动物园的存在既有科学教育的意义,又能增进孩子们对大自然的认识,了解和保护,让孩子们能够体会到大自然的风采,更深地领悟到保护生态的重要性。
孩子们在感受动物的惊喜心情的同时,也让他们对大自然的保护有了更深的体会。
中班《我家是动物园》绘本教案

1. 了解绘本《我家是动物园》的基本内容,感知动物的特点。
2. 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界的欲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4. 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关爱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绘本《我家是动物园》的阅读与欣赏。
2. 学习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3. 创作自己的“动物园家庭”。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绘本《我家是动物园》若干份,确保每个孩子都能阅读。
2. 准备动物图片、卡片或其他相关教具。
3. 准备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谜语或歌曲等形式引起孩子们对动物的兴趣。
2. 绘本阅读:教师带领孩子们阅读绘本《我家是动物园》,引导孩子们观察绘本中的动物形象和特点。
3. 学习动物特点:教师展示动物图片或卡片,讲解动物的特点和习性,让孩子们了解各种动物的不同之处。
4. 创作环节:孩子们根据自己对动物的了解,用绘画的方式创作自己的“动物园家庭”。
5. 分享与展示: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动物园家庭”。
1. 观察孩子们在创作环节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动物的了解和表达能力。
2. 倾听孩子们在分享环节的介绍,评估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综合评估孩子们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效果。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孩子们进行动物角色扮演,让他们更深入地体验动物的生活。
2. 邀请家长参与动物知识讲座,增进家长对动物教育的关注和支持。
3. 开展动物园实地考察活动,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动物园的乐趣。
七、教学策略1. 采用生动有趣的故事讲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2. 利用图片、卡片等教具,帮助孩子们形象地认识动物。
3. 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创作和分享,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八、安全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确保孩子们远离尖锐物品,以免发生意外。
2. 引导孩子们正确使用绘画材料,避免食用或误伤。
3. 在实地考察活动中,确保孩子们在成人监护下进行,注意交通安全和人身安全。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孩子们是否掌握了相关知识。
中班语言活动 我家是个动物园教案

一、活动目标1. 通过故事分享,培养幼儿对动物特征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2. 激发幼儿对家庭和亲情的认识,增进幼儿对家庭的热爱。
3.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倾听能力,提高幼儿的词汇量。
二、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我家是个动物园》2. 动物园角色卡片(动物家庭成员)3. 动物园场景图4. 画纸、画笔等绘画材料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课件中的动物园场景图,引导幼儿说出自己认识的动物及其特征。
2. 分享故事《我家是个动物园》,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动物家庭成员的特点和相互关系。
3. 角色扮演:分组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动物家庭成员,进行情景表演,增强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4. 创意绘画:请幼儿根据故事内容,选择喜欢的动物家庭成员进行绘画创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请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故事《我家是个动物园》,增进亲子关系。
2. 动物知识竞赛:组织幼儿进行动物知识竞赛,巩固幼儿对动物特征的认识。
3. 动物手工艺制作:邀请幼儿制作动物手工艺品,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动物特征的掌握情况。
2. 关注幼儿在绘画创作中的表现,评估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搜集家长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分享故事的情况,检验活动效果。
六、活动准备1. 收集有关动物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用于加深幼儿对动物特征的认识。
2. 准备动物模具或毛绒玩具,让幼儿能够直观地触摸和观察动物。
3. 制定评价表,用于记录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
七、活动过程1. 动物认知: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幼儿认识更多动物及其特征。
2. 互动游戏:组织幼儿进行动物角色扮演游戏,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社交能力。
3. 参观动物园:安排幼儿参观动物园,观察和记录自己喜欢的动物特点。
八、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动物认知环节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动物特征的掌握情况。
2. 评估幼儿在互动游戏中的表现,检验幼儿的语言表达和社交能力。
中班《我家是动物园》绘本教案

中班《我家是动物园》绘本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绘本《我家是动物园》的内容,理解家庭成员和动物的相似之处。
2. 培养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用语言和绘画表达自己对家庭成员和动物的认知。
3. 加强幼儿对家庭关系的认识,培养亲子间的情感交流。
二、教学内容1. 绘本《我家是动物园》的阅读与讨论。
2. 家庭成员和动物特征的观察、比较和表达。
3. 家庭关系的认识和亲子互动活动。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绘本《我家是动物园》和相关动物图片。
2. 准备绘画材料,如彩笔、画纸等。
3. 准备音乐、舞蹈等辅助教学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歌曲、舞蹈等方式引起幼儿兴趣,引导幼儿思考家庭和动物之间的关系。
2. 绘本阅读:教师讲述绘本《我家是动物园》,引导幼儿观察家庭成员和动物的相似之处。
3.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家庭成员和动物的特征,如外形、性格等,并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
4. 绘画活动:教师指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家庭成员和动物的特征进行绘画创作。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庭成员,发现家庭成员和动物的相似之处,并进行绘画创作。
2. 评价:教师对幼儿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幼儿对家庭成员和动物特征的观察和表达,以及对家庭关系的理解。
关注亲子间的互动情况和情感交流。
六、教学延伸活动1. 角色扮演:教师准备家庭成员和相应动物的服装和道具,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家庭成员和动物的角色,增进对家庭成员关系的理解。
2. 动物面具制作:教师引导幼儿制作动物面具,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并组织面具舞会,让幼儿在舞会中体验家庭成员和动物的乐趣。
七、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教师与幼儿积极互动,引导幼儿主动参与讨论和活动,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情境教学:教师创设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感受家庭成员和动物的关系,提高幼儿的体验感。
3. 差异化教学: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教师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帮助,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中班上学期语言故事教案详案《我家是个动物园》

中班上学期语言故事教案详案《我家是个动物园》教案详案:《我家是个动物园》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展示和运用故事中的语言。
2. 学生能够通过故事理解家庭成员和动物的关系。
教学重点:1. 掌握故事中的词汇和句型。
2. 学会正确运用故事中的语言。
教学难点:1. 熟练运用故事中的词汇和句型。
2. 理解家庭成员和动物的关系。
教学准备:1. 故事《我家是个动物园》的图片或幻灯片。
2. 学生课本和活动本。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 准备一副家庭成员和动物的图片或幻灯片。
2.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问:“这些是什么?”学生可以回答“家庭成员”和“动物”。
3. 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家庭成员和动物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学生可以回答“家庭成员照顾动物”、“家庭成员和动物一起生活”等。
Step 2:呈现1. 准备故事《我家是个动物园》的图片或幻灯片,并向学生展示。
2. 请一名学生志愿者来讲述故事,其他学生进行观看和倾听。
Step 3:理解1. 向学生提问一些基本问题,确保他们理解故事的内容。
例如:“故事中有哪些动物?”、“哪些家庭成员有哪些动物?”等。
2. 鼓励学生以句子的形式回答问题,帮助他们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Step 4:学习语言1. 教授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例如“zoo”、“elephant”、“lion”、“I have a pet cat.”等。
2. 通过图片和实物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词汇和句型的意义和运用。
Step 5:练习1.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参考故事的图片或幻灯片。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每组根据首页部分的图片或幻灯片编写自己的故事,要求使用故事中的词汇和句型。
Step 6:巩固1. 教师布置与故事相关的课堂任务或活动,例如绘制动物园的图片、写一份家庭动物介绍等。
2. 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鼓励他们用英语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Step 7:结束1. 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回答问题:“你在这堂课上学到了什么?”、“你觉得最有趣的是什么?”等。
《我家是个动物园》教案

《我家是个动物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家庭成员与动物之间的相似之处,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想象力。
2. 增进亲子关系,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与互助。
3.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幼儿对家庭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家庭成员与动物的相似之处:如爸爸像大猩猩,妈妈像猫咪,幼儿像小猴子等。
2. 动物园的概念:动物园是动物们的生活场所,让我们可以近距离观察和了解动物。
3. 家庭动物园的创意设想:将家庭成员想象成各种可爱的动物,共同组成一个温馨的动物园。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家庭成员与动物之间的相似之处,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想象力。
难点:帮助幼儿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与互助,激发幼儿对家庭生活的热爱。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家庭成员与动物的图片,用于展示和引导幼儿观察。
2. 准备动物园的相关图片或视频,让幼儿了解动物园的环境和动物们的生活。
3. 准备家庭成员的卡通动物头饰,用于角色扮演活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家庭成员与动物的图片,引导幼儿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引发幼儿对家庭动物园的兴趣。
2. 新课教学:介绍动物园的概念,让幼儿了解动物园是动物们的生活场所,让我们可以近距离观察和了解动物。
3. 家庭动物园创意设想:让幼儿想象家庭成员是各种可爱的动物,共同组成一个温馨的动物园。
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家庭成员与动物之间的相似之处。
4.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戴上家庭成员的卡通动物头饰,模拟家庭动物园中的场景,增进亲子间的互动。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家庭成员与动物相似之处的理解程度。
2. 关注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对家庭动物园的喜爱程度。
七、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家庭动物园的创意设想,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完成家庭动物园的构建。
2. 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参观真正的动物园,增进亲子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教学计划《我家是个动物
园》
中班教学计划《我家是个动物园》适合中班语言为主题的教学活动,使孩子们愿意了解父母和家人的偏好和生活习惯,并了解图画故事。
我的家人就像动物和人物之间的动物园般的往来,并感受到故事的幽默语言风格。
我喜欢并尝试结束故事,并且很高兴与我的同伴一起学习。
过来看看幼儿园中的《我家是个动物园》课程计划。
活动目标
1.理解图画故事我的家庭是动物园中动物和人物之间的对应关系,并感受到故事的幽默语言风格。
2.愿意了解父母和家人的喜好和生活习惯。
3.喜欢并尝试创建故事的结尾,并愿意与他的同伴一起学习。
4.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在小组面前大胆发言。
困难重重
可以理解动物与人之间的对应关系。
基于该理解,可以应用动物和角色之间的对应关系。
活动准备
1.体验准备:在主题活动中,幼儿已经了解了常见动物的特征(外表,习惯等)。
2.资料准备:与年轻的JL * U父母制作的活动内容,动物图片,家庭相册有关的PPT。
活动程序
1.老师展示故事的封面,并鼓励孩子大胆猜测书的内容。
指导意见:你看见了谁?您认为他是什么样的孩子?这本书的名字是我的家人是动物园。
您认为这本书能说明什么?老师指导孩子对这本书的内容做出大胆的猜测。
调动孩子对阅读的兴趣。
2.硬币引导孩子充分欣赏故事,并支持孩子理解故事。
(1)老师在播放PPT时讲故事。
故事结束后,问:他们住的家庭是谁?请孩子们讨论。
年轻:他们生活在动物中。
(此答案通常超出了老师的预期。
)师:他们生活在动物里,而祥台也是动物吗?
杨:不,他是一个人!
老师:那他为什么要说他是猴子?
杨:他和猴子!他将它与猴子进行了比较。
老师:那是什么样的?
Young:他和猴子都喜欢香蕉,而且很调皮。
通过老师的指导和提问,孩子们了解了将人与动物进行比较的要点。
(2)老师指导孩子讨论故事的线索。
指导意见:您是您家庭中最喜欢的人吗?你为什么要形容他为?
重点:在理解线索的基础上,支持幼儿熟悉故事的幽默语言结构。
年轻-答:我最喜欢的妹妹,她就像一只白兔子。
老师:我们班上有没有像白兔子一样的孩子?
(孩子们举手,老师邀请孩子B玩。
)
老师:谁会告诉她她在哪里像只白兔子。
年轻的C:当她受到批评时,她的耳朵像白色一样站起来。
年轻的D:她看起来像只白兔子。
(老师意识到对伴侣的评价不同于对孩子的评价。
)
老师:你觉得你像只白兔子吗?
年轻的B:我笑得很可爱,像只小白兔子。
老师:谁会告诉她为什么她像只白兔子,用她自己的兔子,然后她可以加她。
年轻的E:她是我们班的学生。
X××,(教学案例来自:Star。
教学网络)实际上,她是一只小白兔。
她通常喜欢笑,她的笑容非常可爱,而且她总是打扮得很干净。
教师在充分利用孩子对伴侣的理解的同时,使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更加贴近当前的生活。
孩子们有限的同伴是多种多样的。
在保存孩子的过程中,老师会及时调整场景。
让孩子谈论他们在哪里和动物的形象,然后让同伴根据伴侣的理解补充完整的理解。
获得了良好的结果。
3.律师和年幼的孩子共同创作了一本家庭亲子书,以探讨故事中人物和动物之间的对应关系。
(1)老师出示全家福,介绍他的家人,并要求孩子选择适合的小动物。
(2)老师和孩子共同完成一本亲子书,以了解该亲子书的制作过程。
老师指出了这本书的一些要素,例如封面,标题,作者,页码和封底。
(本书的结构不是本活动的重点,但应允许儿童在阅读中自然学习和习得。
)同时,老师在展示时强调在图画书中使用语言结构给孩子的儿童友善书。
孩子们还积极参与编辑过程。
第一和第二页:“这是我,邓老师。
实际上.我是一只北极熊,因为我又白又胖,我非常喜欢吃肉。
“
第三和第四页:“这是我的女儿,小桃子。
实际上:她是一条鲨鱼,因为她非常喜欢游泳,并且特别喜欢吃肉。
“
4.老师支持孩子制作一本家长书《我家是个动物园》并分享。
(1)儿童自行选择的材料制作了有关自己家庭的亲子书。
老师会制作不同版本的自制书(我的家在语言角是一本动物园图画书,供孩子们参考。
(2)鼓励幼儿与孩子们分享自制的亲子书。
指导意见:谁可以通过祥泰的方式向您介绍家人。
活动扩展
拨打《我班是个动物园班级绘本》。
附图片内容
我叫小湘祥。
实际上,我是一只小猴子,我喜欢香蕉,我知道如何爬树,并且我会模仿别人。
这是我的父亲龙泰先生。
其实他是一只大狮子,最喜欢吃肉,不喜欢吃蔬菜。
早晨,他的脾气不太好,头发蓬乱,打来的像狮子。
这是我妈妈明玫女士。
实际上,她是一只大浣熊。
不管她看到什么,她都会立即拿走并洗净。
有一次,我的母亲几乎把我一起洗了。
这是我的祖父一郎先生。
实际上,他是长颈鹿,很高,当我走路时,我骑在祖父的肩膀上,看着街上风景不断变化。
这是我姐姐,呵呵。
实际上,她是只白兔子,总是竖起耳朵听别人的话。
她很天真,很可爱,但是吵架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踢脚。
最后,介绍我的曾祖母阿华夫人。
实际上,她是一只猫头鹰,总是尖叫着,半睡半睡。
尽管她通常只说“啊”,“嗯”,但只要和她在一起,每个人都会感到非常温暖与和平。
她没有牙齿,没有笑,呵呵。
我的家是一个热闹的动物园。
如果有时间请来玩,不要收门票!
教学反思:
根据对教科书的分析,实际上,在阅读这本图画书的同时,我们还有很多活动要做。
有趣的名字,我的家人,我的朋友等。
考虑到这次活动是第一堂课,因此教学活动的重点是能够大胆地表达和理解图片中人
物的特征或偏好之间的对应关系。
这些动物。
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一些细节非常有趣。
因此,儿童需要发现这些细节,并将其与故事的发展联系起来,以做出大胆的猜测和表达。
因此,教学活动的难点是交流和扩展本书的内容,并始终如一地完整地描述他们对图画书的理解。
整个活动的设计,从局部到整体,从浅到深,让孩子逐步了解图片和故事的内容,然后让孩子们回到现实生活中,找到自己的特征,喜好并能从新的角度看待使用类似的动物作为隐喻,尝试用句子“我是.实际上是男孩(女孩).”来表达。
将事件推送到**。
最后,故事的结局是整个活动的结局,让孩子们再次体验图画书的幽默有趣的风格。
扩大书籍生产的范围肯定会激发孩子们进一步表达其语言的渴望。
小百科全书:动物园是收集和繁殖各种动物,进行科学研究和非原生境保护的场所,以供公众观看和进行科学普及以及宣传和保护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