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王昭君散文

合集下载

昭君出塞散文

昭君出塞散文

昭君出塞散文昭君出塞散文(通用37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写散文,多数时候都离不开事件。

想要学习写散文吗?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昭君出塞散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昭君出塞散文篇1一曲昭君出塞,把我的思绪带到了历史遥远的西汉王朝,伴随着凄凉的曲调,一幅明月、宫殿、宫女的清晰画面,在脑海中渐渐形成。

在明月高悬、森严壁垒的深宫里,一位绝代佳人,独自一人正在默默的整理着行装、整理着思绪,她要远嫁他乡,离开这久居的深宫,离开未曾见过面的皇帝,离开久别的亲人,离开养育她的故乡。

她要以柔弱之躯,肩负起一个王朝的期盼,踏上匈汉和亲之路。

清冷的月光,洒满了整个皇宫,透过窗棂也落在这位佳人身上。

此时她的身边没有一位亲人,与这月光一样清冷,没有了眼泪没有了悲伤,多年的孤寂已把所有的悲伤,都深深的尘封在心灵深处。

此刻她在想,在明天的送亲仪式上,能否见到日思夜想的双亲,他们是否已双鬓斑白、可好、能否见到小弟,进宫的时候他还在姐姐怀里撒娇、现在应是英俊的儿郎、能否见到儿时一起浣衣的姐妹,她们的容颜是否改变。

至于皇帝啊,她已不在想象,他是离得最近也是最远的一个人,她的内心犹如月光下的大海汹涌澎湃。

月光缓缓在窗棂移动,她的思绪也在悠悠远行,侍女们的走动声声打断了月光、也打断了思绪,该梳妆启程了。

送亲的场面如此浩大,远远超出了她的想象,满朝文武如众星捧月般,把她拥向了前台,第一次见到了曾经朝思暮想的皇帝。

她的容颜是那样平静如水,没有言语、没有喜悦、深深的一个宫廷礼仪,算是与皇帝做最后的道别。

皇帝被震惊了,两眼直视这位风华绝代的美女,面部表情僵硬无比,他是在愤怒皇宫里的黑暗,还是在怨恨自己的无能,不得而知。

欢快的鼓乐之声,并没有因为他的表情而停止,送亲的仪式继续进行,这毕竟是一场全天下都知晓的政治游戏。

在送亲的仪式上,她没有见到日思夜想的亲人和儿时的伙伴,在宫女们的簇拥之下,缓缓的走上了迎亲大轿,这一刻啊,她的泪珠犹如断了线的珍珠,飘洒向地面。

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王昭君_800字

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王昭君_800字

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王昭君_800字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王昭君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王昭君自古都说红颜祸水,但这句话放在王昭君身上显然不正确。

昭君虽为红颜,却绝非祸水。

“柳叶细眉入云鬓,落雁美名贯千秋”。

她是谁呢?不错,她就是王昭君,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位历史人物。

史书上对于王昭君的记载虽然不多,仅仅只有寥寥百字,但却依旧无法掩盖她的光华。

因为在历史上,像她一样勇敢,对后世的贡献,影响之大的女子实在是太少见了。

一般人一听到王昭君这个名字,也许首先会想到她是古代四大美人之一,想到她的“落雁”之姿,然后再想到“昭君出塞”的故事。

王昭君在汉元帝时入宫为宫女。

汉元帝竟宁元年,南匈奴呼韩邪单于来天朝提出和亲。

因先有细君公主一去不归,且那匈奴自然环境十分恶劣,虽畜牧业兴旺发达,但文化却远落后于当时的中原,宫中自然无人愿去往那苦寒之地。

而意外的是,却有一人主动要求前往那荒凉遥远的塞外,那便是王昭君。

柔弱的昭君从长安历经艰辛跋涉来到漠北。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的载体,她在维护和巩固胡汉两族和平,消除隔阂的同时,将我中华传统文化及先进的技术引入塞外,这不仅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更增进了两族的文化交流。

时任国家副主席的董必武写下的《谒昭君墓》:“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

”一诗中充分肯定了王昭君的历史功绩。

这也是昭君之所以能够名留千古,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

事实证明,作为中华名族五千年灿烂文化中一颗耀眼的明珠,王昭君的贡献之大,影响之远,对后世都是极具影响力的。

昭君热爱祖国,勇于献身的可贵品质也值得我们所有人敬佩,借鉴,而她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精神更是难能可贵。

因为她在为后世做出贡献的同时,所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

自古红颜多薄命,我认为王昭君的结局也令人有些惋惜。

去往匈奴之后,在她换来多年边塞烽烟熄灭的的同时,这个女子穷其一生也无法再回归她的故土,更无法再见到她的家人,在遥远的他乡度过了一生,不可谓不令人同情。

【写人】塞外的琴音 关于王昭君的作文700字

【写人】塞外的琴音 关于王昭君的作文700字

【写人】塞外的琴音关于王昭君的作文700字王昭君,一个广袤大漠中的传奇女子。

她出生在北方的辽阳,还年幼的时候,就被当地的族长选中,成为了汉朝西域都护府大将军董卓的养女,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汉昭帝刘弗陵的皇后。

王昭君,有着如仙鹤般的美貌,她的容颜白皙如玉,眉目如画,她那一双明亮的眼睛,仿佛能穿透时光,看到未来的一切。

她的身姿婀娜多姿,犹如百花中最为娇媚的莲花,不经意间便能吸引所有人的目光。

王昭君,不仅仅是个容貌出众的美女,她还是一个才情出众的女子。

她能文能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她善于弹琴,琴音清澈如涓涓细流,几乎能够令人忘记尘世的纷扰。

她更是善于和人交流,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将军帅府的大家闺秀,她都能轻松地与之交谈,引人入胜。

王昭君的一生并不如大家所想象的那样美好,她的人生一直被政治权谋所左右。

小时候,她因为皇帝的嫌弃而被贬到了辽东郡,离开了那个她熟悉的家乡。

长大后,她被选为西域都护府大将军的养女,被迫嫁给了汉昭帝,成为了皇后。

婚后,她远离了家乡,生活在异乡,经历了战乱和苦难,她的心灵深处似乎总是缺少了一些东西。

无论生活如何艰难,王昭君始终保持着一颗乐观的心灵。

她用音乐来舒缓自己的不愉快,用画画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她的琴声和画作,成为了她人生中最好的朋友,陪伴着她度过了无数个寂寞的日子。

王昭君从来不向命运低头,她有一颗勇敢的心,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

她明白,只有自己努力,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她不满足于成为一个寻常的皇后,她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

于是,她积极学习,修养自己的内涵。

她利用自己的美貌,开展外交活动,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

王昭君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她的传奇故事却深深地影响着后世的人们。

她以自己的美丽和才情,留下了一段美丽的传说。

她的琴音飘荡在大漠,她的笑容永远在人们心中。

她用自己的坚强和乐观,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勇气和希望。

塞外的琴音,关于王昭君的传奇故事,始终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追逐自己的梦想。

《王昭君,你真了不起》_小学作文

《王昭君,你真了不起》_小学作文

《王昭君,你真了不起》王昭君是四大美女之一,她为了汉朝与匈奴友好相处作出了巨大贡献。

王昭君,你是女中豪杰,你真了不起!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来到了长安,要求同汉朝和亲。

汗元帝向后宫传话:“谁若愿意,便以公主的身份出嫁。

”当你听到这消息,毫不犹豫地去报名。

为汉朝和匈奴之间的关系更上了一层楼。

王昭君,你真了不起!你是个有主见的人,你不顾宫中姐妹的劝告,毅然去报了名。

你丝毫不顾去匈奴后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归祖国,你心中怀着祖国与邻国之间的交往。

你多么伟大,你这项决定,免去了两国之间的交战,挽救了许多在边疆的战士们的性命。

你美丽大方,经常教匈奴人一些汉朝的习惯和知识,让两国的文化交流更进一步。

王昭君,你真了不起!你用自己的终身幸福去换取了一张两国之间的“免战牌”。

王昭君,你是我心目中真正的女英雄!《王昭君,你真了不起》王昭君是四大美女之一,她为了汉朝与匈奴友好相处作出了巨大贡献。

王昭君,你是女中豪杰,你真了不起!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来到了长安,要求同汉朝和亲。

汗元帝向后宫传话:“谁若愿意,便以公主的身份出嫁。

”当你听到这消息,毫不犹豫地去报名。

为汉朝和匈奴之间的关系更上了一层楼。

王昭君,你真了不起!你是个有主见的人,你不顾宫中姐妹的劝告,毅然去报了名。

你丝毫不顾去匈奴后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归祖国,你心中怀着祖国与邻国之间的交往。

你多么伟大,你这项决定,免去了两国之间的交战,挽救了许多在边疆的战士们的性命。

你美丽大方,经常教匈奴人一些汉朝的习惯和知识,让两国的文化交流更进一步。

王昭君,你真了不起!你用自己的终身幸福去换取了一张两国之间的“免战牌”。

王昭君,你是我心目中真正的女英雄!。

高中高二抒情散文:飞梦----王昭君

高中高二抒情散文:飞梦----王昭君

飞梦----王昭君
本文作文是关于高二的抒情散文飞梦----王昭君,欢迎阅读。

北风卷,关山月残,梦醒五更灯火寒。

在荒无人烟的的草原上走过一支长长的队伍,在大红的步辇上坐着大汉王朝最美的公主-昭君,她望着漫天黄沙,孤雁南飞,不觉幽思自叹,无限感伤,信手拿过琵琶,边弹边哼,唱不尽的是乡愁,轻拢慢捻抹复挑。

曲中无限的悲凉与哀婉将南飞的大雁也震惊,惊落在漫漫黄沙之上.
"别了,我亲爱的故乡,别了,疼爱我的父母兄嫂,从此天涯一方,各自珍重.''寒风吹起你的发,我分明看到你脸上晶莹的泪珠散落在发间.我知道江南水乡的芙蕖是不适合在大漠里开花的;我知道那冷峻的风会在你脸上留下道道沟壑;我知道你曾轻倚雕栏,如花美誉也曾相思年年盼,盼倾城,只恨太晚;我知道天苍苍,野茫茫,一路上思念流淌成河;我也知道你的心里终究还是不舍的.而你却拢拢裙裾,坚定地看向远方,你知道只有前方广袤无垠的草原才是你最后的家,那里才是你的归宿.
于是,一袭长裙,成了母性天堂,温暖了江山,美丽了江山……你带着希望的种子,让中原的花也能在大漠上绽放;你带着满腹的经纶,将北方的他们教化;你温柔的手掌抚摸过那北方儿女的面庞;你教会他们织布与绣花;你将匈奴与大汉紧紧相连,70年安定繁华。

你可曾怀念过你的家乡?家乡?不,我所在的地方已经成了我的家乡。

故乡的风思念着你的美丽,异域的沙掩埋不住你的美丽,谁说你的心里只有愁怨?在我眼中,你飞得无怨无悔,一往无前,谁说你的心中只有故国?在我眼中,只要月光铺洒的地方就是你永远美丽的家乡不管巴蜀水,不管大漠苍凉你便
是我眼里高悬的月亮美在舍予,美在坚强。

高二:康燕茹。

琵琶引,人未散_关于王昭君的作文500字

琵琶引,人未散_关于王昭君的作文500字

琵琶引,人未散_关于王昭君的作文500字
凤冠霞帔,烈焰红唇。

十里红妆,埋葬了谁。

三千青丝,深绾玉搔头。

耳垂边,挂两株金黄,似玉似珠。

肤若凝脂,手如蛾黄。

纤纤十指,挽一座琵琶,缓缓,向前走去。

她是昭君,汉朝子民、绝代美人王昭君。

被指联姻。

大汉繁华无比,但大漠,终不比那里,风沙漫天,人迹罕至。

只见她娇美的脸颊,泛上几许泪珠,如梨花带雨,分外妖娆。

沉思片刻,骤然,昭君猛然抬头,眼神坚定。

“吾之国,为帝都,为主宰。

绚丽琉璃,流光彩柱。

子民安乐,皇家睿智……但,世上没有永存的事物,它们,总是会消散的,是浮华……吾愿吾国昌盛千百年,愿为国,远嫁他乡,匈奴也好,鬼神也罢,至死不渝!”
语罢,她绝美的凤眼,又湿了眼眶。

泪水打在手边的琵琶上,弦音浩荡。

昭君将泪抹去,挽住乐器,弹一曲笙歌。

琵琶弦弹出命运,染上指尖的尘。

柔美乐声,震四周黄沙,将风吹乱。

曲渐散,人也散。

她挺直自己纤弱的腰板,毅然的迈起沉重的步伐。

蓦然,回首,眺望远方:“今夕是何年?何时,能见此良都呵?永别……”
说着,昭君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浅浅的梨涡,借一抹斜阳,寄托谁的牵挂?
回眸一笑百媚生,倾国倾城倾人也。

我在河之彼岸,愿用三生烟火,换汝一世迷离。

长歌一曲,哪怕曲终人散?一朝春去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那人那笑那琵琶,莫失莫忘莫腐朽。

我眼中的王昭君(13)

我眼中的王昭君(13)

我眼中的王昭君
中国有美女,而且是绝色美女。

不过这美女尽管生在前朝古代,我等生不逢时,未曾得见罢了。

如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

在汉朝时,为安抚匈奴,汉帝送王昭君出塞和亲。

茫茫戈壁,驼铃声声,此去万里,归期遥遥。

一曲《平沙落雁》,幽怨的琵琶和着胡笳的悲吟,道尽了无尽的乡愁。

王昭君出塞后,使汉朝与匈奴和好,边塞的烽烟熄灭了50年,增强了汉朝与匈奴民族之间团结,是符合汉族和匈奴人民的利益的。

她与她的子女后孙以及姻亲们对胡汉两族人民和睦亲善与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她得到了历史的好评。

——许锦玲。

写王昭君的中考满分作文

写王昭君的中考满分作文

写王昭君的中考满分作文篇一《王昭君:那个勇敢出塞的奇女子》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么一个特别的女子,那就是王昭君。

说到王昭君,我就想起我小时候看电视,那里面有演王昭君的故事。

那时候电视剧画面里,一群宫女在宫中站得整整齐齐的,就像一排排小木偶似的。

而王昭君就站在其中,她的眼神里有着一种不同于旁人的坚定。

我当时就想啊,这个姐姐可有点不一样。

这皇帝选秀女,别的女子都费劲心思打扮得花枝招展,就盼着能被皇上看中,在这深宫里过上荣华富贵的日子。

可王昭君呢,她就那么不紧不慢地站着,似乎这皇宫里的恩宠她毫不在乎。

后来啊,听说匈奴那儿请求和亲。

这在那些娇滴滴的宫女耳朵里,就像是个晴天霹雳,那匈奴的地方在她们心中可遥远又荒凉了。

但是王昭君却主动站了出来,她就像一只勇敢的小燕子,毫不犹豫地飞进了一个未知的世界。

她当时那表情特别坦然,我都能想象到那现场的宫女们看她的眼神,肯定充满了惊讶和不解。

连皇帝看到她都被那个啥了,据说很后悔之前没发现她这么漂亮。

可这时候说啥都晚了,王昭君已经铁了心要去和匈奴和亲。

她这一去可不得了,就像一颗种子带到了一片新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她把大汉的文化带到了匈奴,教匈奴人织布、耕种啥的,让匈奴人过上了更好的生活。

她在匈奴那地儿,也没耍什么公主脾气,就跟普通的匈奴妇女一样,跟着丈夫骑马打猎驰骋草原。

她就这么融入了匈奴,成了汉族和匈奴的一座和平的桥梁。

她的故事就像一句老话说的,是金子到哪儿都发光呢。

她可真算得上是个勇敢又独特的奇女子。

篇二《遇见王昭君》我第一次正儿八经了解到王昭君,还是在逛博物馆的时候。

那博物馆的玻璃展柜里有着和她有关的画像还有一些说明文字。

当时我去参观的时候,就盯着那画像看了老半天。

那画上的王昭君,脸蛋圆圆的,眉眼弯弯的,虽然不像是现在那些明星的美颜脸,但就是透着一股灵秀劲儿。

那画像旁边的文字写着她种种故事,什么宫廷落选啦,又为什么要去和亲之类的。

看到和亲那一段的时候,我脑子里面就像过电影似的想象着那画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赞美王昭君散文
拜谒王昭君
今声
秋风萧萧,秋雨绵绵,凉风细雨苍茫着广袤的内蒙古大地,眼前一片凝重的秋色。

怀着崇敬的心情,我走进王昭君的墓园,沉浸在后人为其营造的清幽而又静谧的氛围之中。

西汉元帝年间,17岁的王昭君被选入宫中成为一名待诏。

公元前33年,匈奴族首领呼韩邪单于亲临长安朝汉,并向元帝提出求婚。

昭君自行请愿,出塞和亲。

相传昭君和亲的一队人马走到雁门关时,昭君举目远眺,望见塞外的茫茫大漠,内心涌上一股难以启齿的离乡之愁。

她坐在马背上,弹了一曲悲壮的离别之曲。

这时,一群大雁从雁门关上空飞过来,发现一位美女怀抱琵琶,轻轻弹拨琴弦,被其美貌和琴声所吸引,低空盘旋,甚至停歇在地上,久久不愿离去。

昭君的“落雁”代称亦由此广为传诵。

和亲后,勤劳而又善良的王昭君,和单于相伴相随,足迹踏遍大漠南北原野。

她每到一处,那里就水草丰美,人畜两旺,呈现一派祥和富饶的景象。

昭君命运多舛,两年后,呼韩邪单于去世,其前妻子雕陶莫臬继立为新单于。

昭君曾求归汉朝未果,遂遵从胡俗,复嫁新单于,先后生有一男二女。

从这件事上,昭君突破了汉人的伦理辈份习俗,其内心的矛盾今人已无法猜测,但她入乡随俗的精神却可见一斑。

据史载,昭君出塞时期,边疆一带“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出现和平安康的日子达半个多世纪。

因此,一路走来,每每看到挺拔的白杨,临风的垂柳,我隐隐约约觉得这就是昭君的化身,是她在轻轻招手致意,是她生生不息的生命象征。

历史上,王昭君是一个有过争议的人物,专家学者褒贬不一。

但有一种事实活生生展现在眼前,那就是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里,人们对昭君所倾注的情怀犹如涓涓清泉长流不息。

至今其墓园占地近百亩,墓体高33米,状如覆斗,巍峨兀立,芳草茂密,浓绿如茵,故被称作“青冢”。

墓前筑有百米来长的宽敞神道,依次耸立着青冢牌楼、嫱云石雕、和亲铜像。

神道两旁对称排列着工艺奇巧,古拙中透出灵气的牛、马、驼、鹿等石象生。

靠边古香古色的馆室成排,极富民族特色。

在绿树掩映,鲜花怒放的衬托下,从入口处正中望去,整个墓园清新幽雅,蔚为壮观。

墓后的百米长廊,是一处充满诗情画意的人文景观。

廊内陈列的大量历代名人墨宝的碑刻,内容韵味无穷,笔法多姿多彩,成为赞美昭君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字里行间犹如甘露沁人心脾。

如此庞大的墓园,浩大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她倾注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血和汗水,书写着人民群众对昭君历史
功绩的肯定。

在这无法抗拒的潮流中,任何不同声音都会显得逊色,显得苍白与无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