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 原发性高血压
内科护理学-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系指病因未明的、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诊断标准:即正常成年人,在非药物状态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病因1.体重超重和肥胖或腹型肥胖成人正常体重指数(BMI:kg/m2)为19~24。
体重指数≥24为超重,≥28为肥胖。
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者高血压的危险为腰围低于此界限者的3.5倍。
2.饮酒3.膳食高钠盐4.年龄与性别5.遗传6.职业脑力劳动者>体力劳动者,城市居民>农民7.其他因素吸烟、长期精神紧张、焦虑、长期的噪声影响等均与高血压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二)发病机制1.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系统的影响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二、临床表现(一)一般表现大多数病人起病缓慢,早期多无症状,偶于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也可有头痛、头晕、眼花、乏力、失眠、耳鸣等症状。
(二)并发症---心、脑、肾、眼底等并发症最常见1.脑:微小动脉瘤、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动脉血栓等。
2.心:心力衰竭(左)、冠心病3.肾:可致肾衰4.眼底:可以反映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分为四级。
Ⅰ级:视网膜动脉痉挛、变细;Ⅱ级:视网膜动脉狭窄,动脉交叉压迫;Ⅲ级:眼底出血或絮状渗出;Ⅳ级:出血或渗出伴有视神经乳头水肿。
(三)高血压急症1.高血压危象2.高血压脑病3.老年人高血压1.高血压危象短时间内血压剧升,收缩压达260mmHg,舒张压120mmHg以上。
表现:头痛、烦躁、眩晕、心悸、气急、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征象。
发生机制: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导致儿茶酚胺分泌过多。
2.高血压脑病是指血压急剧升高的同时伴有中枢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严重头痛、呕吐、神志改变,重者意识模糊、抽搐、昏迷。
发生机制:可能为过高的血压导致脑灌注过多,出现脑水肿所致。
3.老年人高血压年龄超过60岁而达高血压诊断标准者即为老年人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名词解释

原发性高血压名词解释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Hypertension)是指以高血压为主要特征,并未发现特殊原因的综合征症。
它是一种无明显症状的、起病缓慢的疾病,一般不会立即引起死亡,但是长期的控制不当,会对人的心脑血管造成慢性病变,最终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原发性高血压在许多国家都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能够对社会、家庭和个人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全世界每年有超过千万的死亡病例源于高血压,而死亡率也在不断攀升,使人们担心高血压将带来更多的死亡事件。
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大多数人都晓得,它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由若干基因因素、血压调节不良及血管紊乱等等协同作用所致。
其它一些可能的原因包括饮食偏好、生活方式、环境、压力等等。
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主要依靠血压测量仪来进行,当血压高于140/90mmHg时,就可以正式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
一般还要辅助性检查,比如心电图、血液常规检查、血脂、尿常规等等,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师确定病情的深度,为治疗制定正确的方案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既有药物治疗,也有非药物治疗,它们之间有着微妙的相互作用。
药物治疗是通过调节血压水平来确保患者血压处于正常水平,这一治疗方法也被称为抗高血压治疗。
而非药物治疗则是指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例如坚持运动、抑制饮酒、精确监测血压等。
原发性高血压是当今世界最常见的血压升高疾病之一,对控制它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对个人的健康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也为社会承担了一定的健康保障责任。
因此,提高人们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认识以及如何有效控制它的办法,将有助于改善人们的健康状态,减少未来的心血管病发病率,维护社会和谐。
原发性高血压ppt课件

高血压家族史、高盐饮食、肥胖、 缺乏运动、过量饮酒、吸烟等都是 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与分型
临床表现
原发性高血压通常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早期可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 出现头痛、头晕、心悸、胸闷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
分型
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原发性高血压可分为1级、2级和3级。此外,还可根据合并 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和靶器官损害程度进行危险分层,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极 高危。
原发性高血压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原发性高血压概述 • 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因素及评估 • 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方法与标准 • 原发性高血压治疗原则与策略 • 原发性高血压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教育与管理
01
原发性高血压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通 常简称为高血压。
膜免受氧化应激损伤。
避免长时间用眼
合理安排用眼时间,避免长时 间看电子屏幕等过度用眼行为
诊断流程
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评估靶器官损害和相关危险 因素,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明确高血压病因 及严重程度,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实验室检查与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 血脂、血糖等,以评估患者是否 存在高血压相关的靶器官损害和 危险因素。
辅助检查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பைடு நூலகம்X线检 查等,以了解心脏结构和功能, 评估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药物选择
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 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 受体阻滞剂等均可作为一线降压药物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
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

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原发性高血压,是指无明显病因的持续性血压升高。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高血压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下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1. 血压测量。
在进行高血压的诊断前,首先需要进行血压测量。
通常情况下,需要在安静状态下进行至少两次血压测量,测量时间间隔为1-2周。
在测量时,应该使用标准的血压计,并且采取正确的测量姿势和方法。
在确认患者的血压升高后,才能进行后续的诊断。
2. 诊断标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在安静状态下,至少连续两次测量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
在进行血压测量时,应该确保患者没有服用影响血压的药物,也不处于应激状态下。
3. 血压分类。
根据诊断标准,将原发性高血压分为以下几个分类,①正常血压,SBP<120mmHg和DBP<80mmHg;②正常高值,SBP 120-129mmHg和/或DBP 80-84mmHg;③高血压(一期),SBP 130-139mmHg和/或DBP 85-89mmHg;④高血压(二期),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
4. 附加检查。
在进行高血压的诊断时,还需要进行一些附加检查,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和评估脏器损害情况。
这些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心电图(ECG)、超声心动图(UCG)等。
通过这些检查,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为治疗和管理提供依据。
5. 诊断注意事项。
在进行高血压的诊断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应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性,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其次,应该评估患者的全面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家族史、生活方式等;最后,应该重视并评估患者的脏器损害情况,如心脏、肾脏、脑血管等。
综上所述,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主要是根据血压测量结果进行分类,同时需要进行附加检查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和评估脏器损害情况。
原发性高血压ppt课件

原发性高血压是指无法明确具体病因的高血压,可能与遗传、环境、 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
需要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需要与继发性高血压相鉴别,后者有明确的病因,如 肾实质性疾病、肾动脉狭窄等。
诊断方法
血压测量
01
定期进行血压测量,包括家庭自测和医疗机构测量,以评估血
压水平和变化趋势。
实验室检查
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 妇和身体虚弱的人来说,治疗原发性 高血压需要更加谨慎和个性化。
患者应避免自行更改治疗方案,以免 影响治疗效果。
05 原发性高血压的预防
健康饮食
总结词
合理饮食是预防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措施,应遵循低盐、低 脂、低糖、高纤维的原则。
详细描述
减少高热量、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钾、 镁、钙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和低 脂奶制品。控制盐的摄入量,每日不超过6克。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蛋白尿
高血压可能导致蛋白尿,进而影 响肾脏的正常功能。
其他危害
眼底病变
高血压可能引起眼底病变,影响视力 。
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可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03 原发性高,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 ≥90mmHg。
药物治疗需要长期坚持,不能随意停药或更改剂量,以免血压波动过大,影响治疗 效果。
非药物治疗
改善生活方式
患者应保持适当的体重,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和精 神压力等。
饮食习惯
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减少高热量和高脂 肪食物的摄入。
注意事项
原发性高血压的名词解释

原发性高血压的名词解释
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Hypertension),简称“原发性高血压”,也称“不病性高血压”,是一种慢性、无具体症状性的病,主要表现为无明显原因引起的收缩期和舒张期血压均超过正常范围,且持续时间均超过6个月的病症。
发病机理
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理至今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发现,其发病可能与神经系统有关,激素和血管泡有关,内分泌、遗传和环境因素也会对其发生有影响。
发病症状
原发性高血压症状多为无症状,多数患者在就诊时,血压已较高,但无明显症状,只是在血压控制不好时可出现头晕、乏力、视物模糊等,或出现肾脏功能、心肌损伤等,但情况较少见。
诊断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主要依据血压稳定超过正常范围或超过
140/90mmHg,且持续超过6个月以上,进行24小时血压监测、宫颈动脉搏动法检查等,以确诊病因。
预防与治疗
原发性高血压的预防最重要的就是控制体重,戒烟,减少饮酒,增加运动,改善饮食,减少精神紧张,增加放松活动等,可有效预防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
治疗以控制血压为核心,常用药物为降压药,如ACE、ARB、ARBs、氨氯地平等药物。
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管理
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管理要求患者积极配合轴心疗法,即调节生活方式、定期测量血压以及按时用药,同时定期检查胰岛素抵抗力、尿蛋白、血脂及血糖等,以防止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组织损伤,避免发生并发症。
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慢性、无具体症状性的病,多数患者在就诊时,血压已较高,但无明显症状,诊断主要依据血压稳定超过正常范围,治疗以药物控制血压为核心,但预防和治疗管理也要积极配合,以防止发生并发症。
原发性高血压名词解释病理学

原发性高血压名词解释病理学
名词解释:
原发性高血压又称为高血压病,是相对于继发性高血压而言的。
是指由于非基础病原因所导致血压长期居高不下,超出正常值范围并达到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值。
而由基础病所引起的高血压则习惯称为继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别称高血压病,指在未使用降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该病具有遗传性,同时受饮食习惯、精神应激、吸烟、药物的影响。
原发性高血压起病缓慢,症状缺乏特异性,常见症状包括头痛、头晕、疲劳等。
长期的高血压可影响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应及时就医治疗,避免出现脑血管病、心力衰竭或肾衰竭等并严重发症。
原发性高血压临床上指无法明确具体病因的高血压表现,只能通过药物控制。
而继发性高血压是由明确病因导致的高血压,通过对原发病的治疗,高血压可完全治愈。
目前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对于不同患者,药物选用是不同的,主要依据患者的年龄、血压升高程度、是否合并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等,同时也会考虑患者个人意愿以及经济承受能力综合决
定。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引起的心血管疾病。
除遗传因素外,不良饮食习惯、长期吸烟等在高血压发生发展中也起到关键作用。
此外,肥胖、叶酸缺乏是该病重要的诱发因素。
高血压(原发性及继发性高血压)

④心血管危险分层中,属于高危或很高危患者。
(3)血压控制目标值:一般主张目标血压应< 140/90mmHg;对合并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 心力衰竭、病情稳定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者应< 130/80mmHg;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收缩 压控制在150mmHg以下,如能耐受可降至 140mmHg以下。
• 禁止使用利血平(其肌内注射的降压作用较缓慢, 如果短期内反复注射可导致蓄积效应,发生严重 低血压);治疗开始不宜使用强有力的利尿剂, 除非有心力衰竭或体液容量负荷过重。
硝普钠:扩张动静脉,降低前后负荷;适用于各种高血压急 症;主要副作用有恶心呕吐、肌肉颤动、硫氰酸中毒。
硝酸甘油:扩张静脉,选择性扩张冠状动脉和大动脉;适用 于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冠脉综合征时高血压急症;主要副 作用有心动过速、面部潮红、头痛和呕吐。
恶性高血压(急进型高血压):
①起病急骤,多见于中青年;
②血压显著升高,舒张压持续≥130mmHg; ③头痛、视力模糊、眼底出血、渗出和视乳
头水肿;
④以肾脏损害为突出表现,表现为持续性蛋 白尿、血尿、管型尿,可伴肾功能不全;
⑤进展迅速,预后很差,常死于肾功能衰竭、 脑卒中或心力衰竭。
诊断及鉴别诊断:
尿病、高脂血症及左心室肥厚均有益;
②低钠饮食:每人每日摄入食盐不超过6g为宜; ③补充钾盐;
④减少脂肪摄入;
⑤戒烟限酒;
⑥增加运动,减轻精神紧张:有利于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抵 抗,稳定血压水平。
(2)降压治疗对象:
①高血压2级或以上(≥160/100mmHg);
②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已有心、脑、肾损害和并 发症者;
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为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BP
DBP
1级高血压(轻度) 140~159
2级高血压(中度) 160~179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90~99 100~109 ≥110
原发性高血压
37
危险分层
二、心血管危险因素(risk factor)
❖ 年龄:男性>55岁,女性>65岁 ❖ 吸烟 ❖ 糖耐量受损和/或空腹血糖受损 ❖ 血胆固醇≧5.7mmol/L或LDL-C>3.3mmol/L或HDL-
(heart failure)
左心室向心性肥大, 心室壁增厚,乳头肌增粗
原发性高血压
23
脑 (Brain)
➢ 脑血管微动脉瘤 脑出血 ➢ 脑动脉硬化 脑血栓形成 ➢ 脑小动脉闭塞性病变 腔隙性脑梗塞
右侧内囊出血破入侧脑室
原发性高血压
24
肾 (Renal)
❖ 早期:肾小球纤维化萎缩和肾动脉硬化 ❖ 晚期:肾功能衰竭(renal failure)
对有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相应的脑功 能、心功能和肾功能检查。
原发性高血压
34
诊断
血压测量 危险分层 鉴别诊断
高血压分级 心血管危险因素 靶器官损害 并发症或合并症
原发性高血压
35
血压测量
➢ 安静休息、 坐位上臂肱动脉血压、 未服抗高血压药
➢ 非同日三次血压值
诊
室: 收缩压均≥140mmHg 和/或舒张压≥ 90mmHg
原发性高血压
46
药物治疗对象
❖2级或以上高血压患者 ❖高危或极高危患者 ❖血压升高6月以上,生活方式改善
未能控制的高血压患者
原发性高血压
47
降压治疗目标
➢ 一般目标值:<140/90mmHg ➢ 合并糖尿病、慢性肾脏病:<
130/80mmHg
➢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140~150/<
90mmHg
≥65~70mmHg
药物种类
❖ 利尿剂 ❖ β受体阻滞剂 ❖ 钙拮抗剂(CCB)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 (ARB)
原发性高血压
52
利尿剂
种类
噻嗪类 (双氢克尿噻) 袢利尿剂 (速尿) 保钾利尿剂 (安体舒通)
机制 减少血容量,减少钠水负荷
原发性高血压
53
利尿剂
特点: 轻中度高血压
肾水钠重吸收增加 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 血管收缩反应性增强
原发性高血压
21
病理
直接引起全身小动脉硬化 促进大中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主要引起心、脑、肾、视网膜 等靶器官病变
原发性高血压
22
心脏 (Heart)
早期:心肌肥厚
(myocadial hypertrophy) -高血压性心脏病
(hypertensive heart disease) 晚期:心力衰竭
24.7 %
治疗率
治 疗 率 低
6.1 %
控制率
控 制 率 低
三 高 三 低
三低
原发性高血压
11
流行病学
年龄差异: 老年多见
三
地域差异: 北方高于南方
种
沿海高于内地
差
城市高于农村
异
民族差异: 高原少数民族多见
原发性高血压
12
病因
❖遗传因素 60%高血压有家族史 ❖环境因素 饮食:高盐、饮酒
原发性高血压
8
血压的定义和分类
类别
正常血压 正常高值 高血压 1级高血压(轻度 ) 2级高血压(中度) 3级高血压(重度 )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收缩压 (mmHg)
<120 120~139
舒张压 (mmHg)
<80 80~89
140~159 160~179
≥180 ≥140
90~99 100~109
肾脏机制(肾性水钠潴留)
激素机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 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 RAAS
血管机制(血管活性物质的改变)
胰岛素抵抗 insulin resistance,IR
原发性高血压
15
交感神经系统活动亢进(SNS)
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
特殊类型高血压的治疗
原发性高血压
43
治疗目的
➢降低并维持血压至正常范围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
原发性高血压
44
治疗原则
✓ 改善生活行为 ✓ 药物治疗对象 ✓ 降压治疗目标 ✓ 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协同控制
原发性高血压
45
改善生活行为
❖ 减轻体重:BMI<24kg/m2 ❖ 低盐饮食: <6g/d ❖ 低脂饮食 ❖ 补充钙钾,必要时补充叶酸 ❖ 戒烟限酒 ❖ 增加运动 ❖ 减轻精神压力
(1.2-1.4mg/dL) ❖ 尿微量白蛋白:30-300mg/24h或 白蛋白/肌酐比:≥30mg/g(3.5mg/mmol)
原发性高血压
39
危险分层
四、并发症或合并症
❖ 心脏:心绞痛、心肌梗死、冠脉血运重建术后、心衰
❖ 脑:脑出血、缺血性脑卒中、TIA
❖ 肾:糖尿病肾病,血scr≥133μmol/L(男)≥124μmol/L (女)
家庭自测血压:收缩压≥135mmHg 和/或舒张压≥ 85mmHg
24h动态血压: 收缩压平均值≥130mmHg 和/或舒张压≥ 80mmHg
白天:收缩压平均值≥135mmHg 和/或舒张压≥ 85mmHg
夜间:收缩压平均值≥120mmHg 和/或舒张压≥ 70mmHg
原发性高血压
36
危险分层
一、高血压分级
血常规;尿液分析;心电图。
原发性高血压
30
实验室检查
(二)推荐项目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超声心 动图、颈动脉超声、餐后2小时血糖、血 同型半胱氨酸、尿白蛋白定量、尿蛋白 定量、眼底、胸部X线、脉搏波传导速度 以及踝/臂血压指数等。
❖ 血管:主动脉夹层、外周血管病
❖ 视网膜病变:出血渗出、视乳头水肿
❖ 糖尿病
原发性高血压
40
危险分层
其他危险因素和病史
无其他危险因素 1~2个危险因素 3个以上危险因素或靶器官 损害 有并发症或合并糖尿病
1级 低危 中危 高危
很高危
血压(mmHg
)
2级
中危
中危
高危
很高危
3级 高危
很高危 很高危
很高危
盐敏感性高血压 合并肥胖或糖尿病 更年期女性或老年高血压 心力衰竭
不良反应:低钾、 影响血脂、血糖、血尿酸代谢
禁用:痛风
原发性高血压
54
β受体阻滞剂
种类:
非选择性:普奈洛尔 选择性:美托洛尔、比索洛尔 兼有α受体阻滞:卡维洛尔
机制: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性,负性心血管作用
原发性高血压
55
β受体阻滞剂
原发性高血压
28
并发症
心脏: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冠心病 脑部:脑出血﹑脑血栓形成、 TIA﹑腔隙性脑梗塞 肾脏: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 血管:主动脉夹层(dissection of aorta)
原发性高血压
29
实验室检查
(一)基本项目 电解质、空腹血糖,血脂、肾功能;
动态血压监测可诊断白大衣高血压, 发现隐蔽性高血压,检查顽固难治性高 血压的原因,评估血压增高程度、短时 变异和昼夜节律以及治疗效果等。
原发性高血压
33
实验室检查
(三)选择项目
怀疑继发性高血压,选择以下检查项目: ➢ 血浆肾素活性 ➢ 血和尿醛固酮、皮质醇 ➢ 血游离甲氧基肾上腺素及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 ➢ 血和尿儿茶酚胺 ➢ 动脉造影 ➢ 肾和肾上腺超声、CT或MRI ➢ 睡眠呼吸监测等。
C<1.0mmol/L
❖ 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男性<55岁,女性<65岁) ❖ 腹型肥胖(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或肥胖(BMI≧28kg/m2) ❖ 血同型半胱氨酸≥10ummol/L
原发性高血压
38
危险分层
三、靶器官损害
❖ 左室肥厚(ECG或超声) ❖ 颈动脉超声IMT≥0.9mm或动脉粥样斑块 ❖ 颈-股动脉PWV≥12m/s ❖ ABI<0.9 ❖ 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降低(eGFR<60ml/min/1.73m2) ❖ 或血清肌酐轻度升高:男性115-133mol/L(1.3-1.5mg/dL),女性107-124mol/L
机制:阻断兴奋收缩耦联、减弱血管紧张素和交感神经
心率加快 心肌收缩
心输出量
阻力血管收缩
原发性高血压
16
肾性水钠潴留
肾潴水钠
血容量增多
心输出量
排钠激素释放增多 血管阻力
原发性高血压
17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RAAS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RAAS)
血管紧张素原 肾素
AngⅠ
ACE 肺
AngⅡ
AT1
醛固酮
外周血管收缩
交感神经兴奋
肾性水钠潴留
原发性高血压
31
动态血压监测
正常人血压呈明显的昼夜节律,表现为双 峰一谷,在上午6-10时及下午4-8时各有一个 高峰,而夜间血压明显降低。
原发性高血压
32
动态血压监测
动态血压的正常参考范围为: ➢ 24小时平均血压<130/80mmHg, ➢ 白天血压均值比值<135/85mmHg, ➢ 夜间血压均值<120/70mm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