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导流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施工导流标准及方式设计大纲范本

FCD71010 FCD初步设计阶段水电建设项目施工导流标准及方式设计大纲范本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标准化信息网1995年2月1水电站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导流标准及方式设计大纲主编单位:主编单位总工程师:参编单位:主要编写人员:软件开发单位:软件编写人员:勘测设计研究院年月2目次1. 引言 (4)2. 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 (4)3. 设计基本资料 (4)4. 设计基本资料分析 (10)5. 施工导流设计标准及导流时段划分 (12)6. 导流方式的选择 (13)7. 应提供的设计成果 (15)31 引言工程位于, 是以为主, 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
正常蓄水位m, 最大坝高m, 总库容m3,电站总装机容量M W,年发电量kW·h, 灌溉面积km2。
通航t级船队(舶)。
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于年月审查通过, 选定坝址为。
2 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2.1 有关本工程主要文件(1)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文件;(3) 初步设计任务书;(4) 施工导流和截流模型试验报告。
2.2 主要设计规范(1)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山区、丘陵区部分)(SDJ12-78)(试行)及补充规定;(2)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平原、滨海部分)(SDJ217-87);(3)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J338-89)(试行);(4)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程量计算规定(修改稿);(5) 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 5021-93)。
3 设计基本资料3.1 工程等级和建筑物级别本工程为等工程;永久建筑物按级设计;临时建筑物按级设计。
3.2 水文(1) 本坝址区历年实测逐月最大、最小及瞬时平均流量;(2) 全年及各月不同频率最大流量, 见表1。
表1 全年及各月不同频率最大流量表34(3)各种不同施工期内各种频率最大流量见表2。
3(4) 本坝址各种频率最大洪峰流量及典型年洪峰过程曲线;(5) 坝址水位流量关系曲线;(7) 水库库容曲线见表4。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设计说明书目录一、基本资料:1.1、工程概况:1.2、水文:1.3、工程质量1.4、建筑材料:1.5、坝线坝型及枢纽布置方案比选:1.6、主要建筑物:二、设计依据:三、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趾板施工:3.1、趾板施工技术参数及布置方案:3.2、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工作:3.3、混凝土原材料及其配合比要求:3.4、趾板混凝土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3.5、趾板混凝土质量检验及控制措施:四、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体填筑施工:4.1、填筑施工概况:4.2、主要工程量的计算:4.3、挤压式边墙施工工艺:4.4、坝体填筑施工工艺与组织:4.5、施工总进度:五、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面板施工:5.1、面板施工技术参数及布置方案:5.2、面板工程量计算:5.3、施工总进度安排:5.4、面板混凝土施工工艺与施工组织5.5、钢筋加工与安装工艺:5.6、止水材料施工工艺:5.7、侧模施工工艺:5.8、无轨滑模的结构设计:5.9、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要求:5.10、混凝土的制备和运输:5.11、混凝土浇注施工工艺:5.12、接缝止水施工工艺:5.13、面板混凝土的温控与防裂措施:5.14、雨季施工:5.15、面板混凝土施工质量检测及控制措施:5.16、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六、致谢:七、主要参考资料(载要):河面板芭蕉堆石坝施工组织设计一、基本资料:1.1 、工程概况:芭蕉河一级水电站位于湖北省恩施自治洲鹤峰县境内,地处芭蕉河中下游河段。
坝址下距鹤峰县城11.1km。
距在建的芭蕉河二级水电站7.6km。
为芭蕉河干流开发的“龙头”电站。
本工程以发电为主,兼顾航运,养殖,旅游等综合利用。
坝址位于柳月坪,控制流域面积303.4km2,多年平均流量12.6m./s,多年平均年经流量3.97亿m3 ,水库正常蓄水位647.5m死水位616.0m,总库容0.96亿m3,库容系数14.91%,为年调节水库;本工程属III等中型工程,工程枢纽由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左俺岸边开敞式益洪道。
第四章重力坝

1、坝顶宽度
为了满足运用、施工和交通的需要, 坝顶必须有一定的宽度。当有交通 要求时,应按交通要求布置。 一般情况坝顶宽度可采用坝高的 8~10%,且不小于3m。 碾压混凝土坝坝顶宽不小于5m; 当坝顶布置移动式启闭机时,坝顶 宽度要满足安装门机轨道的要求。
2、坝顶布置
坝顶结构布置的原则是安全、经济、合理、实 用。有下列型式: ①坝顶部分伸向上游; ②坝顶部分伸向下游,并做成拱桥或桥梁结构 型式; ③坝顶建成矩形实体结构,必要时为移动式闸 门启闭机铺设隐型轨道。 坝顶排水一般都排向上游。坝顶常设防浪墙, 高度一般为1.2m,厚度应能抵抗波浪及漂浮物 的冲击,与坝体牢固地连在一起,防浪墙在坝 体分缝处也留伸缩缝,缝内设止水。
堰顶设有闸门
当堰顶设有闸门时,闸门顶高程虽 高于水库正常蓄水位,但堰顶高程较低, 可利用闸门不同开启度调节库内水位和 下泄流量,减少上游淹没损失和非溢流 坝的高度及坝体的工程量。 与深孔闸门比较,堰顶闸门承受的 水头较小,其孔口尺寸较大,由于闸门 安装在堰顶,操作、检修均比深孔闸门 方便。在大、中型水库工程中得到广泛 的应用。
重力坝的特点
1、便于泄洪和施工导流容易。重力坝所用的材料抗冲能力强,剖面尺 寸较大,适于坝顶溢流和在坝身设置泄水孔,施工期可以利用坝体分期 导流。 2、混凝土重力需要温控散热措施。重力坝体积大,水泥用量多,水泥 水化热量大,需要温控散热措施,否则会产生温度裂缝,影响坝体的整 体性、耐久性及外观等。 3、材料的强度不能充分发挥。重力坝材料的允许压应力相对较大,而 坝体内部和上部的实际应力较小,因此坝体不同区域应采用不同强度等 级和耐久性要求的材料。 4、受扬压力影响大。重力坝的坝体和坝基有一定的透水性,在较大的 水头差作用下,产生渗透压力。渗透压力和浮托力合称扬压力,它会减 轻坝体的有效重量,对坝体的稳定不利,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小扬压 力。 5、对地形、地质条件适应性好。几乎任何形状的河谷断面都可修建重 力坝,重力坝对坝基地质条件的要求虽然比土石坝高,但由于横缝的存 在,能很好地适应各种非均质的地基,无重大缺陷的一般强度的岩基均 能满足建坝要求。
07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DL 5108-1999】及条文说明

泄洪孔设置条件 经研究认为采用泄水孔泄洪有利 有排沙要求 放水孔的设置条件 大型水库下游有重要城市 重要粮棉或经济作物基地 大 型企业 交通干线 当地震设计烈度为 度以上或坝基地质条件极为复杂 时 运行期 检修期和施工蓄水期需向下游供水 而由发电和 其它取水设施不能满足要求时 有检修或特殊要求 需降低或放空库水 泄水孔位置 型式 高程 孔数和孔口尺寸的选择应考虑以 下因素 布置条件 在狭窄河道泄水孔宜与溢流坝段结合 其消能 方式应与溢流坝统一考虑 宽阔河道可考虑分设 排沙孔应靠近 发电 或灌溉 供水 进水口 船闸闸首等部位 其流态不得影响这 类建筑物的正常运行 运行条件 下泄流量 放水期限 检修条件 排沙及排漂 等 施工条件 泄水孔不同位置对施工进度和施工方法的影 响 施工期泄洪及下游供水等要求 闸门工作条件 启闭机和坝体结构强度等 重力坝的施工导流建筑物如底孔 缺口等 应根据导流方 案和地形 地质 水文等条件经比较确定 其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能宣泄所承担的施工流量 结合永久泄水建筑物的布置 在通航河流上应考虑施工期通航要求 或采取其它措施 来满足 当需要时 能通过漂浮物或浮冰 泄洪时应不致冲坏永久建筑物或影响施工进度
部修订 本次根据原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 水规设
字第 号文的要求及
水 水工统标 规定的原则全面修订
本规范对混凝土重力坝设计作出了规定 通过本规范的实
施 在混凝土重力坝的设计中贯彻国家的有关技术经济政策 做到
安全实用 经济合理 技术先进 确保质量
本规范对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 及其 年
山区 丘陵区部分 试行 及补充规定 混凝土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试行 水工碾压混凝土试验规程
总则
本规范是根据
规定的原则制定的
在本规范中未涉及的部分应执行本行业或其它行业相应
TL混凝土重力坝设计

网络教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TL混凝土重力坝设计学习中心:奥鹏远程教育层次:专科起点本科专业:水利水电工程容摘要重力坝是一种古老而迄今应用很广的坝型,因主要依靠自重维持稳定而得名。
重力坝的断面基本呈三角形,筑坝材料为混凝土或浆砌石。
在中国的坝工建设中,混凝土重力坝也占有较大的比重。
本次设计为TL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设计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基本资料的分析、坝型选择和枢纽布置。
设计的主要容首先是进行坝体的设计,进行坝型选择,设计采用混凝土重力坝方案,设计容包括挡水坝段的设计,溢流坝段的设计,底孔坝段的设计等。
然后是细节构造与坝基处理,有坝基清理、坝基加固、坝基防渗及坝基排水设计、断层处理等。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重力坝;剖面设计;荷载计算;应力分析目录引言11 设计资料31.1 某重力坝基本资料31.1.1 流域概况31.1.2 地形地质31.1.3 建筑材料31.1.4 水文条件31.1.5 气象条件41.2 某重力坝工程综合说明42 坝型及坝址选择72.1 坝型选择72.2 坝址选择83 挡水建筑物设计93.1 非溢流坝剖面设计93.1.1 坝顶高程的拟定93.1.2 坝顶宽度的拟定113.1.3 坝坡的拟定113.1.4 上、下游起坡点位置的确定113.2 荷载计算及组合123.2.1 自重W133.2.2 静水压力133.2.3 扬压力133.2.4 泥沙压力143.2.5 浪压力153.2.6 荷载组合163.2.7.荷载计算成果173.3 抗滑稳定分析213.4 应力分析224 坝体细部构造234.1 坝顶构造234.2 廊道系统234.2.1 基础廊道234.2.2 坝体检查排水廊道244.3 坝体分缝244.4 坝体止水254.5 坝体排水265 地基处理275.1 地基开挖与清理275.2 坝基的帷幕灌浆275.3 坝基排水275.4 坝基的固结灌浆28结论29参考文献30引言重力坝的断面基本呈三角形,筑坝材料为混凝土或浆砌石,整体是由若干坝段组成。
马堵山水电站施工导流方案设计

图二上游围堰结构图
7.2导流洞设计
在左岸布置一条导流隧洞。导流隧洞洞长为773.0m,底坡为1.94‰。进、出口围岩厚度均大于0.6倍内水压力,洞身埋深大于2.5倍洞宽。导流隧洞为10m×14m(宽´高)城门洞型,过流面积130m2。考虑各运行工况内外水压力及围岩条件,导流洞全断面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衬砌厚度100cm~200cm。
马堵山水电站施工导流方案设计
摘要:马堵山水电站位于云南南部地区河流,河流洪水具有暴涨暴落特点,给施工导流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本文根据地质地质及大坝建筑物布置的特点,论述了导流建筑物的布置与设计、施工导流方案与标准的选择、施工导流程序等。其施工导流设计对其他一些工程,特别是位于典型山区河流的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导流方式
经过对河流水文特性、坝址地形地质条件及水工枢纽布置特点等综合分析后,河谷形状系数为2.3,确定本工程导流方式为一次拦断河床、隧洞导流方式。本导流方式根据围堰是否过水又可分为全年围堰方案及过水围堰方案。
全年围堰方案虽然可以缩短工期,但是由于需要采用两条12×15的大断面导流隧洞导流,上游围堰高度40m。导流工程投资大,作为国际河流围堰失事后果严重,因此施工导流方案选择过水围堰方案。
(4)封堵期。三枯导流隧洞下闸封堵,按规范要求,可采用封堵期5~20年一遇封堵期洪水标准。导流标准采用封堵期12月~翌年4月、10年一遇洪峰流量,相应流量Q10%=807m3/s。
5枯期导流时段比选
确定枯期导流方案后,针对不同导流时段进行了比选。8个月三个导流方案。综合经济技术指标,选取7个月(11.15~翌年6.15)作为枯期时段。
重力坝枢纽布置

重力坝枢纽布置重力坝枢纽布置的关键因素是地质条件。
由于重力坝的应力、稳定和顶部溢流等特点决定了绝大多数重力坝建在岩基上。
坝轴线在地形、地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做成直线。
溢流坝的位置应与河床主流方向一致,以使过流通畅,避免下泄水流发生漩涡和产生折冲水流现象。
引水建筑物的布置应与用水地区同侧,其进口高程在自流情况下应满足用水要求。
多泥沙河流上应布置在弯道顶点偏下凹岸一侧,以利引水防沙。
电站的布置应以水头损失小,开挖量不大为原则。
当河床狭窄时可布置成河床式、坝内式、地下式或移至岸边。
因泄洪或淤积使电站尾水抬高而降低电站出力时,不宜与泄洪建筑物相邻,当不可避免时,则应设导流墙分隔。
船闸宜布置在岸边且远离泄洪建筑物,避免下泄水流产生的横向水流影响船只通航,且便于停靠船舶和船只进出引航道。
过木道应靠岸布置且与船闸、电站分开以防止漂木堵塞它们的进出口。
图1为丹江口水利枢纽布置图。
丹江口水利枢纽位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与其支流丹江交汇口以下800m,是汉江干流上最大的具有防洪、灌溉、发电、航运、渔业等综合效益的水利枢纽。
丹江口枢纽工程于1958年9月开工,分两期开发,第一期工程已于1974年竣工,最大坝高110m,总库容亿m3,设计洪水流量64900m3/s,校核流量82300m3/s。
坝址附近河谷地形开阔,两岸丘陵平缓。
河床部分基岩为强度较高的火成岩,右岸火成岩风化深度一般为15~20m,左岸为变质沉积岩及第三纪红色岩系,岩性比较软弱。
根据地形条件、地质条件及泄洪流量大、施工期过流量大、工期短和当地材料丰富等特点,曾提出在河床部位以土石坝为主和以混凝土坝为主两种类型的枢纽布置方案,通过比较论证,选定了河床部位为混凝土坝、两岸为土石坝的布置方案。
对河床坝段,从初拟的十种方案中选择了溢流重力坝和带有深式泄水孔的重力坝。
水电站厂房选择坝后式,由于铁路线在左岸,汛期洪峰流量大,位于右岸的第一期工程需要过水,因此将厂房布置在河床部位左侧。
重力坝

2.4 工期安排
三峡工程分三个阶段完成全部施工任务,全部 工期为17年。
第一阶段(1993-1997年)为施工准备及一期 工程,施工需5年,以实现大江截流为标志。
第二阶段(1998-2003年)为二期工程,施工 需6年,以实现水库初期蓄水、第一批机组发电和 永久船闸通航为标志。
第三阶段(2004-2009年)为三期工程,施工 需6年,以实现全部机组发电和枢纽工程全部完建 为标志。
工期安排
第一阶段(1993-1997年):施工准备及 一期工程,工期为5年。利用中堡岛修建一 期土石围堰围护右岸叉河。一期基坑内修 建导流明渠和混凝土纵向围堰。同时,在 左岸岸坡修建临时船闸。江水及船舶仍从 主河槽通过。
第二阶段(1998-2003年):二期工 程,工期为6年。修建二期上下游横向围 堰,与混凝土纵向围堰形成二期基坑。 进行河床泄洪坝段、左岸电站坝段和左 岸电站的建设。同时,在左岸修建永久 通航建筑物。二期导流期间,江水经导 流明渠下泄,船舶经导流明渠或临时船 闸通行。
第三阶段(2003-2009年):三期工程, 工期为6年。修建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 拦断导流明渠。水库蓄水至135米高程。左 岸电站及永久船闸开始投入运行。三期围 堰与混凝土纵向围堰形成三期基坑,基坑 内修建右岸大坝和电站。三期导流期间, 江水经由泄洪坝段的永久深孔和22个临时 导流底孔下泄,船舶经永久船闸通行。
(5)泄洪建筑物布置:可布置于坝身;
(6)施工:体积大,可采用机械化施工;渡汛条件好;
(7)缺点:坝体中部材料强度没有充分利用,材料浪费
大;坝底面积大,扬压力大,对大坝稳定不利;施工期需采
取温控措施。
二.重力坝各坝型剖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工程概况本水库就是该流域水利水电建设规划中得主体工程之一。
坝址位于某乡上游3km处,控制流域面积317km2,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11.1m3/s,年径流总量3、5×108m3。
本工程就是一座兼有防洪、灌溉、发电、水产养殖效益得综合开发得水利枢纽工程。
工程总库容为1、6×108m3,正常高水位130.0m,死水位112.0m,设计洪水位130.74m,校核洪水位132.4m,水库有效库容达1、0×108m3,为年调节性水库。
该工程拦河坝得坝型为砼重力坝,电站布置在河床右侧得非溢流坝段得后面,为坝后式布置,坝顶全长315m,坝顶高程135m,其中左非溢流坝坝段长度为100m,溢流坝段长度为48m,右非溢流坝段长度167m,溢流坝段布置在河床中部偏左岸,设有3孔6m×12m得弧形工作闸门,堰顶高程124m,坝底最大宽度为54m,消能方式为挑流消能,在坝后式厂房处,非溢流坝段得最大底度为46.6m,厂房最大宽度为13.7m,厂坝联结段为4m。
电站装机容量为2×3200KW。
引水压力钢管设在非溢流坝段内,进水口底板高程为95.0m,管径1.75m,采用单机供水得布置方式。
水轮机安装高程85.0m,设计工作水头36.0m,最大工作水头45.0m,最小工作水头27.0m。
工程枢纽处地形及工程布置见图1。
二、基本资料1、工程水文资料该水库库容在1×108m3以上,主坝工程为二级建筑物,坝址设计洪水过程线,就是根据上游3km处水文观测站实测某年最大一次洪水典型加以修正,以洪峰、洪量控制进行放大而得。
现将各设计频率洪水过程线、施工设计洪水等水文资料列于表1~表5。
33单3(1)左岸:地形自然坡度为1:1、5~2、0,覆盖层2~3m,全风化带厚3~5m,强风化加弱风化带厚5m,微风化厚4m。
(2)河床:岩面较平整。
冲积沙砾层厚约0~1.5m,弱风化层厚1m左右,微风化层厚3~6m。
河床纵剖面地形中,迎水面坝踵处岩面高程约在86m左右,背水面坝趾处岩面高程约在83.5m左右。
距坝趾下游15m处有一深潭。
高程约81m,整个河床皆为微、弱风化得花岗岩组成,致密坚硬,强度高,抗冲能力强。
(3)左岸:地形自然坡度为1:2左右,覆盖层4~6m,全风化带厚6~8m,强风化带厚2~4m,弱风化带厚2~4m,微风化厚1~12m。
(4)坝基开挖:强风化层要全部挖除。
坝基得开挖范围应与建筑物得底部轮廓尺寸相适应,开挖得深度按坝底应力与坝基强度而定。
(5)坝后式厂房基础:厂房设于坝后靠右岸得河床处,设计最低开挖高程为79~83m之间,全部处于微风化新鲜基岩内。
3、主要施工条件(1)对外交通:目前已有两条三级公路分别从两岸经过坝首与坝区。
(2)施工电源:目前已有35KV输电线路有县城架至G镇,距坝址仅3km,施工用电可利用本县电网中得水电,电源充足,质量可靠。
(3)主要建筑材料:本枢纽主坝为砼重力坝,坝体砼所需得卵石,在坝址上下游1~2km均可开采,河砂在距坝址10km处得下游采集。
库内盛产竹木,自给有余。
仅水泥、钢筋、机电设备等需要外购。
5、施工年限本工程主体部分得大坝与电站厂房,施工工期为两年左右,准备工程在第一施工年度得4~7月份完成,水库在第三施工年度得汛后开始蓄水,并在10月1日并网发电。
三、施工导流设计过程(一)施工导流设计标准选择1、施工导流建筑物级别得选定本工程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J338—89),以及本工程得级别与围堰工程规模,选定施工导流建筑物为Ⅳ级。
2、施工导流设计洪水标准得选择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J338—89),以及导流建筑物得级别,选定导流建筑物得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P=5%)。
(二)施工导流时段选择根据本工程得特征条件采用分段围堰法导流,中后期用临时底孔泄流来修建混凝土坝。
划分为三个时段:第一时段,河水由束窄河床通过,进行第一期基坑内施工;第二时段,河水由导流底孔下泄,进行第二期基坑内施工;第三时段,坝体全面升高,可先由导流底孔下泄河水,底孔封堵以后,则河水由永久泄水建筑物下泄,也可部分或完全拦蓄在水库中,直到工程完建。
(三)施工导流设计流量及坝址处河床水位得选择根据导流设计洪水标准与围堰施工分期,选定施工导流设计流量为Q=235m3/s。
根据坝址水位—流量关系曲线,采用内插法得到Q=235m3/s时得水位为86.09m,由于观测点距坝址有300m远,考虑到坡降,选择坝址处水位为86.39m。
(四)施工导流方案得选择根据枢纽得自然条件及坝体得结构特点及工程得导流施工标准,选择采用分段围堰法施工,分为两段两期。
第一期先围左岸,包括左岸非溢流坝段与溢流坝段,进行一期基坑内施工;第二期围河床右岸部分,包括右非溢流坝段(含厂房坝段),进行二期基坑内施工。
本工程所在地,河流流量小,河床滩地宽,两岸坡度缓,采用两段两期得施工导流方式完全可以满足要求。
(五)第一期导流设计1、河床水面宽度及束窄度河床水面宽度由图2所示确定为64m,束窄度取K=60%。
图2单位(m)2、水利计算束窄度取K=60%,抗冲流速。
(1)一期束窄段河床过流能力设计则过水断面面积:(2)过水断面为梯形:假设边坡为1:1,,,出口处渠底高程83.5m。
假定水深为2.5m则:假定水深为2.48m时,。
束窄段河床平均流速:(3)束窄河床段上游水位壅高:(4)上、下游一期横向围堰堰顶高程:3、纵向围堰长度得拟定及围堰轴线布置根据施工要求及场地条件,拟定纵向围堰长度为150m。
纵向围堰轴线位置在河床中部偏右岸约29m处,如图2。
4、围堰断面设计(1)纵向围堰断面构造及尺寸图3单位:mm围堰主体采用块石、砂砾土料堆石体,防渗层为粘土斜墙,在粘土斜墙迎水位采用浆砌石护面。
(2)上、下游横向围堰断面尺寸①上游横向围堰断面构造及尺寸图4单位:mm堆石体采用块石、砂砾土石料堆砌,防渗层为粘土斜墙,防冲采用浆砌石护面。
②下游横向围堰断面构造及尺寸图5单位:mm5、围堰工程量得估算上游横向围堰长度:36m下游横向围堰长度:68m纵向围堰方量:长150m(六)第二期导流水力计算本工程二期采用底孔导流,为了确保泄流能力,拟定采用2个底孔。
1、底孔得布置及断面尺寸得选择根据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规范选定:底孔布置在主河床得溢流坝段中,底孔底板距基岩面得距离为2m。
底孔进口高程选定84.0m,出口高程83.9m,底孔全长57m。
由水利学原理,判定底孔出流为有压自由出流。
其泄流能力计算公式为:,式中,(D为引化直径)。
底孔进水口水头损失系数为,闸门槽水头损失,沿程水头损失。
时,出口处下游水位高程为86.39m,糙率取。
则底孔泄流量曲线如图6(两个底孔)。
图6 底孔泄流能力曲线图考虑到施工强度及防洪要求,选定采用两个3×4、5得导流底孔。
这样既可以满足施工期间导流得要求,又适当减小混凝土得浇筑强度。
2、二期导流水力计算(1)上游水位壅高值(2)上下游堰顶高程3、二期纵向围堰得上、下纵段长度及围堰得轴线平面布置根据施工布置要求,定出纵向围堰上纵段长54m。
纵向围堰下纵段主要靠一期工程时在溢流坝段右边导墙来承担,右导墙长38m,再在右导墙上接24m得土石围堰。
纵向围堰上纵段轴线布置在一期纵向围堰轴线左边14m处,纵向围堰下纵段轴线布置与右导墙轴线重合。
4、围堰断面得结构及尺寸(1)纵向围堰上纵段剖面图7单位(mm)结构材料与一期一致。
(2)纵向围堰下纵段剖面图8 单位(mm)结构材料与一期一致。
(3)上游横向围堰剖面图9单位(mm)二期上游横向围堰采用钢筋石笼护面,粘土斜墙铺盖防渗,围堰长62m。
(4)下游横向围堰剖面图10 单位(mm)二期下游横向围堰结构材料与一期下游围堰相同,围堰长28m。
5、围堰工程量计算纵向围堰上纵段:纵向围堰上纵段:上游横向围堰:下游横向围堰:二期围堰总方量:四、截流设计1、截流时间得选择根据表3得水文资料及工程施工条件得要求,选定截流时间在第二施工年度得9月初。
此时河流水量逐渐变小,进入枯水期。
2、截流流量得确定根据表3得水文资料,选取9月份得流量作多年经验频率曲线。
流量(频率(%)图11 截流流量经验频率曲线图从频率曲线上瞧出,曲线与大部分经验点配合较好,所以不用再进矩法配线计算。
从曲线上查得P=10%时,m 3/S,即为截流设计流量。
3、截流过程设计本工程一期施工截流可不做考虑,从一期围堰得平面布置图上可知,上游横向围堰工程量较小,且紧靠左岸得滩地,枯水期滩地处基本无水,纵向围堰在滩地上顺水流方向填筑,而下游横向围堰可在静水中填筑。
二期施工截流时,戗堤轴线选在一期上游横向围堰与纵向围堰相交得背水面坡脚处,龙口段设在主河槽偏右侧。
该处河床基岩出露,抗冲能力强,截留施工采用立堵法进行。
河床右岸有一条三级公路,所以截流时从河床右岸向龙口进占,逐步束窄龙口,直至龙口合龙、闭气。
然后再进行加固,填筑二期上游横向围堰,最后填筑二期下游横向围堰。
五、施工渡汛为了确保工程能够如期完成,并保证工程在施工期间能安全渡汛,须进行施工调洪计算。
求出一、二期坝体施工时渡汛高程,以便在施工中对坝体工程与施工进度及施工强度实行严格控制。
1、坝体施工期临时渡汛洪水标准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J 338—89)规定,选择渡汛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即P =5%。
2、施工调洪计算调洪计算方法采用单辅助线图解法,设计洪水过程线得频率P=5%,,起调水位为导流设计流量m 3/S时得水位。
从表1中选出P=5%,,作设计洪水过程线图。
流(图12 设计洪水位过程线(P=5%)(1)第一期施工渡汛,能满足全年施工洪水m3/S得通过要求,第一期施工可不作调洪计算。
(2)第二期工程施工渡汛,查下游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当m3/S时,下游水位为89.93m。
经流态校核,此流量上,底孔泄流量按有压淹没出流计算。
图13 下游水位与流量关系曲线图六、导流底孔封堵1、底孔封堵施工方案本工程采用下闸封孔,浇筑混凝土封堵得方式进行底孔封堵。
当大坝整体高程施工达到124m以上并能由溢流坝段泄水时,且厂房进水口闸门已安装完毕后,可进行下闸。
通过对制造成本、制作工艺、启闭机械能力等方面得考虑后,决定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闸门作为封孔闸门。
采用电动卷扬机沉放。
临时底孔就是坝体得一部分,封堵时要全孔封堵,浇筑混凝土。
为了确保封堵混凝土与洞壁之间有足够得抗剪力,采用键槽结合。
2、封堵时间及蓄水计划(1)封堵时间导流底孔得封堵时间安排在枯水期。
根据本工程得施工进度要求在第三施工年度汛期后开始蓄水,并在10月1日并网发电。
所以本工程得封堵时间选在第三施工年度得8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