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骨折分型理解
踝关节ao分型

踝关节ao分型
踝关节AO分型是针对踝关节骨折而分类的一种方法,常被用于评估骨折的严重程度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AO分型按照骨折方式、位置和严重程度划分为三类,其中每类又可分为若干亚型,共计九种。
下面将对每一种AO分型进行介绍:
AO/OTA 44-A-Type 分型(胫骨内、外侧骺端骨折)
A型:胫骨外骨皮质完整,内骨皮质断裂或陷入
A1型:胫骨内骨皮质裂缝或骨裂
A2型:胫骨内骨皮质断裂或塌陷
A3型:胫骨内、外骨皮质均破裂
AO/OTA 44-B-Type 分型(胫骨内、外侧髁上骨折)
B型:胫骨外侧髁上骨皮质完整,内髁上骨皮质断裂
B1型:胫骨内髁上骨皮质裂缝或骨裂
B2型:胫骨内髁上骨皮质断裂或塌陷
B3型:胫骨内、外髁上骨皮质均破裂
AO/OTA 44-C-Type 分型(胫腓联合骨折)
C型:胫、腓骨中至下部骨皮质完全断裂,胫、腓骨下端脱位
C1型:胫腓骨下端内旋型骨折
C2型:胫腓骨下端外翻型骨折
C3型:胫腓骨下端内外旋型骨折
针对不同的分型,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对于轻微的踝骨骨折,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如止痛药物、休息和冰敷等。
对于严重的骨折,如脱位或骨折错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关节重建或植骨等。
在进行治疗之前,必须进行准确的AO分型,并考虑患者年龄、身体状况和活动水平等因素。
总之,踝关节AO分型是一种重要的骨折分类方法,可以帮助医生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在医学诊治中,对踝关节骨折的准确判断和分类显得尤为重要。
踝关节骨折的分型

从X线上判断踝骨折分型的个人经验
• 后踝:除了旋后-内收型外都可存在后踝撕脱骨折, 骨折块因为撕脱造成,一般均较小。当后踝骨折 块较大时,一般考虑合并踝关节的垂直外力造成。
踝关节骨折的分型
沭阳县人民医院骨科
陈跃跃
简介
• 1、Ashurst和Bromer分型:按照外力的性质分类。 分内收、外展、外旋、垂直压缩4型,较简单。对 韧带损伤造成的下胫腓分离未与重视。 • 2、AO分型:主要根据腓骨骨折的高度、下胫腓 联合及胫距关系分为3型,适于手术适应症的选择, 实用方便易掌握。
Lauge-Hansen分型-临床资料
• 垂直压缩型
从X线上判断踝骨折分型的个人经验
• 外踝:是判断分型的要点。1、骨折的走形不同。2、骨折 位置的高低不同。 • 旋后-内翻:下胫腓以下的撕脱或横断骨折。 • 旋后-外旋:下胫腓平面的冠状面骨折,骨折线由前下到后 上,一部分可高于下胫腓。 • 旋前-外展:下胫腓平面上1cm左右的短斜型或蝶形骨折, 蝶形碎骨片常位于腓骨外侧,侧位片骨折为横行。 • 旋前-外旋:下胫腓上6~10cm螺旋形骨折,骨折线由前上 至后下,并轻度向前成角。
Lauge-Hansen分型-临床资料
• 旋后内翻型(Ⅱ°)
Lauge-Hansen分型
• ②旋后外旋型
• 足在旋后位时,距骨受到外旋外力或小腿 受到内旋外力造成的损伤。根本原因是距 骨以内侧为轴向外后方的旋转。下胫腓韧
带损伤或胫骨前结节撕脱性骨折(Ⅰ°);
继续受力出现外踝在下胫腓联合水平的骨 折(Ⅱ°),骨折线是前下向后上的短斜型;
暴力继续,出现下胫腓后韧带损伤
或后踝骨折(Ⅳ°)。
Lauge-Hansen分型-临床资料
• 旋前外旋型(Ⅲ°)
踝关节骨折的分型

Lauge-Hansen分型
精选ppt
1
踝关节的解剖
精选ppt
2
踝关节的构成
精选ppt
3
距骨
精选ppt
4
胫骨下端
精选ppt
5
腓骨下端
精选ppt
6
韧带
腓侧 副韧带
精选ppt
7
下胫腓韧带
前部
精选ppt
8
下胫腓韧带
后部
精选ppt
9
BACK-GROUND
1950年Lauge-Hansen医生首次提出 分类依据:损伤时足的位置和导致畸形的暴力 优点:
1 2
4
精选ppt
3
24
旋前-外展型(PA)
I 度: 单纯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撕脱
II 度: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或撕脱骨折
III度:外踝在下胫腓连接水平或稍上的斜行骨折
精选ppt
25
旋前外展型P.A .
旋前外展:
距骨受到外展伤力.
三角韧带断裂或内踝撕脱 性骨折B,C. 为I度.
精选pp内t 踝横向骨折线
18
SA Injury
2后-外旋型(SER)
I度:下胫腓前联合损伤
II度:腓骨短斜形骨折(骨折线方向往往从前下到后上)
III度:下胫腓后联合损伤或后踝撕脱骨折
IV度: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损伤
精选ppt
20
旋后外旋型S.L.
旋后外旋型 : 首先导致下胫腓前韧带
撕裂(图中1); 也可导致下胫腓韧带附
容易漏诊。
精选ppt
36
Maisonneuve fracture
精选ppt
37
垂直压缩型 由高处落下所引起的踝部压缩性骨折
踝关节骨折 Lauge-Hansen 分型 帮你彻底整明白

踝关节骨折Lauge-Hansen 分型帮你彻底整明白Lauge-Hansen 分型是踝关节骨折最为经典的分型方法,将损伤机制和骨折类型相结合,对韧带结构损伤程度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都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该分型是丹麦学者 Lauge-Hansen 于 1950 年首先提出,主要基于两个因素,一个是受伤时足的位置,另一个是引起损伤的暴力方向。
足的位置决定了哪些结构是紧张的,因此该结构在遭受暴力时可能发生损伤。
Lauge-Hansen 最初将踝关节骨折分为 4 型:旋后外旋型、旋后内收型、旋前外旋型、旋前外展型。
第一个词代表受伤时足的位置,第二个词表示致伤暴力的方向。
旋前旋后是什么意思先来看看Lauge-Hansen 描述的足的4 种位置:a,极度旋前背屈位;b,极度旋前跖屈位;a',极度旋后背屈位;b',极度旋后跖屈位。
旋前是指足背伸外翻位,外侧缘抬高内侧缘降低。
图片来自丁香园老竹站友的ppt。
旋后是指足跖屈内翻,内侧缘抬高,外侧缘降低。
通俗地说是脚掌朝向内侧。
图片来自丁香园老竹站友的 ppt。
什么是内收外展这里所说的内收外展,是指暴力的方向。
而暴力的方向都是针对距骨而言的。
距骨从前向后的长度较长,主轴线呈前后方向。
内收外展暴力导致距骨围绕自身轴线出现旋转。
内收:脚掌朝向内侧,距骨上关节面转向外,下关节面转向内。
外展:脚掌朝向外侧,距骨上关节面转向内,下关节面转向外。
什么是内旋外旋内旋外旋同样也是暴力的方向。
以垂直方向(胫骨)为轴,距骨在水平面上旋转,距骨头向内称为内旋,距骨头向外称为外旋。
弄明白了足的位置以及暴力的方向,咱们再来看 Lauge-Hansen 分型的具体内容。
旋后内收型分2 度:首先出现踝关节平面以下腓骨横行撕脱骨折或外侧副韧带撕裂;然后暴力继续,内踝出现垂直骨折。
旋后外旋型这一类型是最常见的损伤,约占85%。
分4 度。
1. 前胫腓韧带断裂;2. 腓骨远端螺旋斜行骨折;3. 后胫腓韧带断裂或后踝骨折;4. 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撕裂;旋前外展型分3 度:1. 内踝横行骨折或三角韧带撕裂;2. 胫腓联合韧带断裂或其附着点撕脱骨折;3. 踝关节平面以上腓骨短、水平、斜行骨折。
距骨及踝关节骨折分型讲解

距骨及踝关节骨折分型讲解距骨骨折的Hawkin 分型: I 型:距骨颈无移位骨折。
Ⅱ型:距骨颈移位骨折,伴有距下关节脱位。
Ⅲ型:距骨颈移位骨折,伴有距下关节或胫距关节脱位。
Ⅳ型:距骨颈移位骨折,合并胫距、距下及距舟关节脱位。
踝关节骨折的AO 分型: Slide 1分型 AO 分型 AO 根据外踝损伤的情况,将踝关节骨折分为A 、B 、C 三型,这三型中又有不同亚型,以1,2,3等数字代表由于踝关节骨折特有的复杂性及其区别于垂直压缩Pilon 骨折的必要性,AO 将踝关节骨折编码为44Slide 2A 型:韧带联合平面以下腓骨骨折(韧带联合下型) A1---单纯腓骨骨折 A2---合并内踝损伤 A3---合并后内侧骨折 B 型:韧带联合平面腓骨骨折(经韧带联合型) B1---单纯腓骨骨折 B2---合并内侧损伤 B3---合并内侧损伤及胫骨后外侧骨折 C 型:韧带联合平面以上腓骨骨折(韧带联合上型) C1---单纯腓骨干骨折 C2---复合性腓骨干骨折C3---近端腓骨骨折 Slide 3A 型:韧带联合下型足在旋后的位置内收的暴力作用于距骨,导致外侧结构紧张而最先受累。
它可以是外侧韧带断裂、骨韧带撕脱或外踝在胫骨关节面水平或稍下的横行骨折。
如果致畸型的暴力持续作用,距骨将倾斜,导致内踝的剪切压缩骨折。
Slide 4B 型:经韧带联合型最常见的损伤类型发生在足旋后位上,受到一个轴向的压力。
由于距下关节沿着倾斜轴心运动,足的内翻导致距骨的外旋。
首先腓骨超负荷发生斜型骨折,骨折线由前向后,从踝关节水平向近端延伸。
距骨进一步外旋,并向后方移位,导致后联合韧带损伤或后踝骨折。
最后由于距骨向后半脱位,内侧结构受损,导致三角韧带损伤或内踝横向骨折。
Slide 5C 型:韧带联合上型损伤发生于足旋前位,内侧结构紧张,外旋的力量作用于足部。
内侧结构首先受损,表现为三角韧带断裂或内踝撕脱骨折。
这样,距骨的内侧壁便可以向前移位。
儿童踝关节骨折分型

儿童踝关节骨折分型一、按骨折位置1.踝关节骨折这是指踝关节部位的骨折,通常是外力撞击或扭伤所致。
根据骨折线的不同,可分为单踝骨折和双踝骨折。
单踝骨折仅限于一个踝关节,而双踝骨折则涉及两个踝关节。
2.踝上骨折踝上骨折是指位于踝关节上方的骨折,通常是指胫骨上端的骨折。
这种类型的骨折可能会影响踝关节的稳定性。
二、按骨折方向1.横行骨折横行骨折是指骨折线与胫骨长轴垂直的骨折。
这种类型的骨折通常需要手术治疗。
2.斜行骨折斜行骨折是指骨折线与胫骨长轴不垂直的骨折。
这种类型的骨折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3.螺旋形骨折螺旋形骨折是指骨折线呈螺旋状的骨折。
这种类型的骨折可能需要特殊的固定方法,以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性。
三、按骨折数量1.单踝骨折单踝骨折是指仅涉及一个踝关节的骨折,可以是外踝或内踝的骨折。
根据骨折线的不同,可分为外侧踝骨折和内侧踝骨折。
2.双踝骨折双踝骨折是指涉及两个踝关节的骨折,可以是外踝和内踝的同时骨折。
这种类型的骨折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四、按骨折稳定性1.稳定性骨折稳定性骨折是指骨折端相对稳定,不易发生移位的骨折。
这种类型的骨折可以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如石膏固定等。
2.不稳定性骨折不稳定性骨折是指骨折端不稳定,容易发生移位的骨折。
这种类型的骨折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以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性。
五、按有无合并伤1.单纯性踝关节骨折单纯性踝关节骨折是指仅涉及踝关节的骨折,没有其他合并伤。
这种类型的骨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踝关节骨折分型理解

踝关节骨折LAUGE-HANSE分型的理解lauge-hansen分型根据受伤机制,把踝关节损伤的过程、程度描述的很有意义。
1、旋后-内收型(SA足呈跖屈内收内翻位,内翻的距骨使踝关节外侧韧带紧张。
I °:外踝撕脱性骨折或外侧韧带损伤。
II °:外力继续作用,内踝受到内翻的距骨的挤压作用,造成内踝骨折。
(特点:内踝骨折线倾向垂直)2、旋后-外旋型(SE损伤时足呈跖屈内收内翻位,距骨外旋,胫骨内旋。
I ° :距骨外旋使腓骨受到向外、向后的应力,下胫腓前韧带损伤或韧带附着点撕脱性骨折,或者同时又骨间韧带损伤。
II °:外力继续作用,腓骨继续受到向外、向后的旋转应力,造成腓骨的螺旋性骨折。
(特点:腓骨骨折线从后上向前下。
并且多位于下胫腓联合部位。
)III °:外力继续作用,下胫腓联合后韧带紧张,造成下联合后韧带的断裂或后踝的撕脱骨折。
IV ° :外力还继续,距骨旋转使三角韧带紧张,造成内踝的撕脱性骨折或者是三角韧带的断裂。
3、旋前-外旋型(PE受伤时,足处于旋前背屈外展位,距骨外旋。
I °:三角韧带紧张,造成三角韧带损伤或者是内踝撕脱性骨折。
II °:外力继续作用,距骨外旋造成下胫腓前韧带和骨间韧带损伤,或者韧带附着点撕脱性骨折。
III °:外力继续作用,腓骨受到向外向后的旋转应力,造成腓骨的螺旋性骨折》(特点:腓骨由于足本身的位置,外旋力大,向上传导,骨折位于下联合上方,甚至可以达到腓骨颈部位,骨折线是从后上斜向前下,与旋后一内收型骨折线相反)。
IV °:外力继续作用,下胫腓后韧带紧张,造成下胫腓后韧带断裂或后踝撕脱骨折。
4、旋前-外展型受伤时足处于旋前位,距骨外展,三角韧带紧张I °:内踝撕脱性骨折或三角韧带损伤。
II °:外力继续,外展的距骨造成下联合前后韧带同时紧张,断裂,或者韧带的撕脱性骨折,骨间韧带和骨间膜的撕裂。
踝关节骨折Lauge-Hansen分型

踝关节骨折Lauge-Hansen分型1、旋后内收型(内翻内收型,SA):I度:外踝撕脱骨折,或者外侧副韧带损伤II度:I度+内踝骨折(由于内踝受内翻的距骨挤压作用,骨折线倾内垂直)2、旋后外旋型(内翻外旋型,SE):I度:胫腓下联合前韧带撕裂,或韧带附着点撕脱骨折,或同时伴有骨间韧带损伤;II度:I度+腓骨螺旋型骨折(骨折线:前下—后上);III度:II度+下胫腓联合后韧带撕裂,或韧带在排骨后结节附着点撕脱,或在胫骨附着点有撕脱骨折;IV度:III度+内踝撕脱骨折或者三角韧带撕裂3、旋前外旋型(外翻外旋型,PE):I度:内踝撕脱骨折或者三角韧带断裂;II度:I度+胫腓下联合前韧带和骨间韧带或韧带附着点撕脱骨折;III度:II度+腓骨螺旋型骨折(骨折线:前上—后下);IV度:III度+下胫腓联合后韧带撕脱,或韧带附着点骨片撕脱;4、旋前外展型(外翻外展型,PA):I度:内踝撕脱骨折或三解韧带断裂;II度:I度+下胫腓联合前、后韧带撕裂,或韧带附着点骨片撕脱,骨间韧带、骨间膜撕裂(下胫腓联合分离);III度:II度+腓骨干短斜形骨折(骨折线基本为横行,带伴有三角形小骨片);5、旋前背屈型(外翻背屈型):I度:胫骨内踝骨折;II度:I度+胫骨前唇骨折;III度:II度+腓骨骨折;IV度: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骨折线进入踝关节腔。
四、一辈子孤单并不可怕,如果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自由,那我们就是幸福的。
许多长久的关系都以为忘记了当初所坚持与拥有的,最后又开始羡慕起孤单的人。
五、恋爱,在感情上,当你想征服对方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对方征服了。
首先是对方对你的吸引,然后才是你征服对方的欲望。
六、没有心如刀割,不再依依不舍,只有,沉默相隔……七、和你在一起只是我不想给任何人机会。
八、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是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那么忘记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踝关节骨折LAUGE-HANSEN分型的理解
lauge-hansen分型根据受伤机制,把踝关节损伤的过程、程度描述的很有意义。
1、旋后-内收型(SA)
足呈跖屈内收内翻位,内翻的距骨使踝关节外侧韧带紧张。
I°:外踝撕脱性骨折或外侧韧带损伤。
II°:外力继续作用,内踝受到内翻的距骨的挤压作用,造成内踝骨折。
(特点:内踝骨折线倾向垂直)
2、旋后-外旋型(SE)
损伤时足呈跖屈内收内翻位,距骨外旋,胫骨内旋。
I°:距骨外旋使腓骨受到向外、向后的应力,下胫腓前韧带损伤或韧带附着点撕脱性骨折,或者同时又骨间韧带损伤。
II°:外力继续作用,腓骨继续受到向外、向后的旋转应力,造成腓骨的螺旋性骨折。
(特点:腓骨骨折线从后上向前下。
并且多位于下胫腓联合部位。
)
III°:外力继续作用,下胫腓联合后韧带紧张,造成下联合后韧带的断裂或后踝的撕脱骨折。
IV°:外力还继续,距骨旋转使三角韧带紧张,造成内踝的撕脱性骨折或者是三角韧带的断裂。
3、旋前-外旋型(PE)
受伤时,足处于旋前背屈外展位,距骨外旋。
I°:三角韧带紧张,造成三角韧带损伤或者是内踝撕脱性骨折。
II°:外力继续作用,距骨外旋造成下胫腓前韧带和骨间韧带损伤,或者韧带附着点撕脱性骨折。
III°:外力继续作用,腓骨受到向外向后的旋转应力,造成腓骨的螺旋性骨折》(特点:腓骨由于足本身的位置,外旋力大,向上传导,骨折位于下联合上方,甚至可以达到腓骨颈部位,骨折线是从后上斜向前下,与旋后—内收型骨折线相反)。
IV°:外力继续作用,下胫腓后韧带紧张,造成下胫腓后韧带断裂或后踝撕脱骨折。
4、旋前-外展型
受伤时足处于旋前位,距骨外展,三角韧带紧张
I°:内踝撕脱性骨折或三角韧带损伤。
II°:外力继续,外展的距骨造成下联合前后韧带同时紧张,断裂,或者韧带的撕脱性骨折,骨间韧带和骨间膜的撕裂。
III°:外力继续作用,距骨挤压腓骨,造成腓骨的短斜形骨折(特点:外侧有一蝶形小碎骨片,骨折线多位于下联合上或者在下联合部位)。
5、旋前-背屈型
足处于背屈旋前位,踝关节受到背屈伤力损伤。
I°:内踝骨折。
II°:+胫骨前唇骨折(前踝骨折)
III°:+腓骨骨折
IV°:+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骨折线进入踝关节。
本分型,主要好处在于对韧带损伤能够做出明确的推断,以了解踝关节的损伤程度,在踝关节损伤中,韧带的损伤必须引起重视。
踝关节的“Lauge-Hansen”分型记忆理解有些困难,以下是网友的理解
理解方法,不管对否,但理解X片迅速准确。
时常碰到同事询问记忆方法,现在具体介绍一下:
这个方法的基点是假象以支点(定点)为圆心,分析各个结构点离圆心的距离,那末离圆心远的点位移最大,那末首先受损。
这样轻易理解。
韧带牵拉撕脱骨折时,应力点集中在骨尖端韧带附着处,故骨折块小,骨折线短斜。
直接骨对骨的撞击应力点不在骨尖端,骨端受力大、较分散,故骨端骨折块较大骨折线为长斜形。
以下具体描述。
一、旋后-内收型、
旋转主要在冠状面,以踝穴内上角为“支点”为圆心旋转时,旋转角度一致,距离远的结构位移肯定大,那末位移大的结构首先受损。
这样可以依次划分度。
1度内侧结构损伤,支点”在内踝内上角”,支点受到向上的压力,可以出现内上角关节面的压缩。
支点同时有向内踝的压力,可以撞击内踝骨折。
二力的合力就是内踝骨折线的走行方向,由外下到内上骨折块较大。
2度继续外侧结构损伤,因外踝内侧有胫骨外下角和距骨外上角的支顶,故骨折线在支顶点水平或其下撕脱。
二、旋前-外展型
冠状面旋转以踝穴外上角为“支点圆心”。
1度:首先内侧结构损伤;2度:距骨外上角的挤压滑出趋势,一般不出现胫下关节面的压缩,下胫腓韧带的强度弱于骨骼(成人)损伤,故下胫腓韧带损伤;3度:胫腓骨间膜在下胫腓韧带上方终止的水平,即是外踝骨折的部位,骨折线沿合力的方向走形向外上。
骨折后斜形骨断面继续挤压,受近端断面的撞击,远端近侧向外下的骨折线而出现一个“碟形”骨折块。
三、旋后-外旋型
这是在冠状面和轴面两方向的旋转。
支点圆心在踝穴内侧角。
主要是轴向旋转,故一般不出现踝穴内侧角的压缩。
1度:离圆心最远的外踝位移最大首先受损,旋转是由前向后故出现下胫腓前韧带损伤。
2度:因为是旋后,故不是距骨直接撞击外踝,而是以距腓、跟腓韧带牵拉为主,既然是牵拉,骨折块小,骨折线水平应该在下胫腓韧带水平(因下胫腓后韧带和或骨间韧带尚未断裂,有牵拉固定作用,起支点作用)。
骨折线走形是出现在合力方向(前下到后上)上的短斜骨折线;3度:继续旋转,下胫腓后韧带胫骨附着点牵拉后踝外后部撕脱骨折。
4度:内侧结构离圆心最近,最后损伤。
骨折时,因为内踝的形态在关节面水平是移形明显处,故应力集中最大,故骨折线应在胫距关节水平或其一下,因为旋后位以距骨的直接撞击为主,矢状面上骨折线应该是由后下到前上的长斜形骨折线(后下方骨折线起点的水平应该是关节面水平,但前上可以在关节面水平以上)。
四、旋前-外旋型
同上,是两个面上的旋转。
支点在下胫腓联合内下缘,踝穴外上角。
1度:内侧结构首先受损,因为旋前位以三角韧带牵拉内踝的力为主,故骨折线是矢状面上由后下到前上的短斜形骨折线走形。
2度:继续旋转出现下胫腓前韧带损伤或撕脱骨折。
3度:距骨直接撞击腓骨端而非韧带牵拉,下胫腓前韧带已断,应力集中点应该在完整骨间膜的远侧缘,腓骨远断段长,骨折线高,骨折线由前下到后
上。
也是因为直接撞击外踝,对下胫腓韧带的应力要大于旋后-外旋型,故下胫腓分离重,分离重、骨间膜损伤重的手术应该考虑固定下胫腓,而旋后-外旋型术中根据钢板固定腓骨后的稳定情况可以不固定下胫腓。
4度:下胫腓后韧带断裂或撕脱造成后踝后外侧骨块。
描述非常繁冗,不知是否说明白。
其中一些所谓的“理由”没有经过实验,而是自己“理解”,故可能谬误。
但这样能完整“解释”损伤的机制,故而能牢固记忆。
假如有人仔细的对照上述解释和书上的分型,充分“理解”后,实践中前后对应,理解透彻后分型治疗起来是非常简单的。
二、
了解Lauge-hansen分型,必须了解足的旋前和旋后运动。
足的旋前和旋后运动是踝关节、距下关节、前足的联合运动。
当踝关节跖曲时,距下关节内翻、前足内旋,足内侧缘抬高外侧缘降低,足尖朝内称为足的旋后。
当踝关节背伸时,距下关节外翻、前足外旋,足外侧缘抬高内侧缘降低,足尖朝外称为旋前。
1 旋后-内收型。
是足在旋后的位置上,受到强力内翻的力量,使得外踝受到牵拉、内踝受到挤压的损伤。
首先是外踝受到牵拉,出现外侧韧带损伤或外踝骨折(1°);随着暴力继续,出现内踝骨折(2°)
2 旋前-外展型
是足在旋前的位置上,受到强力外翻力量,使得内踝受到牵拉、外踝受到挤压的损伤。
首先是内踝受到牵拉,出现内踝骨折或内侧韧带损伤(1°);随着暴力的继续,下胫腓韧带损伤(2°);暴力继续,外踝的踝上部分出现骨折(3°)。
3 旋后-外旋型。
是足在旋后的位置上,距骨受到外旋外力或小腿受到内旋外力造成的损伤。
根本原因是距骨以内侧为轴向外后方的旋转。
下胫腓韧带损伤(1°);继续受力,出现外踝在下胫腓联合水平的骨折(2°),骨折线是前下向后上的短斜型;继续受力,出现后踝骨折(3°);再继续,出现内踝骨折(4°)。
4 旋前-外旋型。
是足在旋前的位置上,距骨以外侧为轴向前旋转发生的损伤。
踝关节的内侧结构首先发生损伤,内踝撕脱或三角韧带断裂(1°);暴力继续,出现下胫腓韧带损伤(2°);再继续,出现腓骨在外踝上方6-10厘米的骨折(3°);暴力继续,出现下胫腓分离或后踝骨折(4°)。
楼主对于旋后-内收型的解释,我认为有商榷的地方;对于旋后-外旋型的解释,我认为根本原因是距骨在踝穴中以内侧为轴向外后方旋转,冲击外踝造成的损伤,不应该只是韧带的牵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