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从英美文化对比中浅析体态语

合集下载

浅谈体态语

浅谈体态语
描述一个思路。 指点一个物件等等。(3)情绪表露动作 :这个主要是通 过面部表情表露感情或情绪 , 当然 , 身体其他部分也 同样可以表露这 类情感。情感表露往往是无意识地传达交际信息, 但也可以有意识地 用于交际o (4) 调节性动作 :这类动作用在面对面交谈中维持或调节谈
表示害羞; 中国人表示害羞时, 喜欢用手臂捂住脸,头向一侧低垂〔 ( 14) 头部左右摆动所表示的意义也是中英国家不同的 英语国家表示 “ 也许”“ 、犹豫不决”“ 、 差不多”“ 、马马虎虎”“ 、不大清楚”甚至还表示 , “ 同性恋” 阴阳人” 中国人则没有这一动作。 15)伸舌头, 或“ 。 ( 由于自己
总体而言, 体态语的研究在语 言的研究中是必须的。体态语的正 确理解有助于对于其他内容的进 一 步理解。但是 , 不同的民族具有不 同的文化。如果我们想与别人正确地交流, 我们不得不先了解他们的 文化, 正确运用他们民族的体态语
参考文献 :
1王. Hall, The Silent la nguage, (Coin . Faweett,1959)
的言行不适合而感到尴尬 , 不好意思时 , 中国人常常伸舌头 , 伴之以脖 子一缩 , 此动作多见于小孩和年轻姑娘;英美人难为情时绝不仲舌头 , 他们认为那是一种粗鲁的表现, 这种动作带有一定的贬斥 、 戏谑色彩。 ( 16)西方国家的人指示方向或叫某人过来的 一 个常见动作是, 头猛地 向所指地方向摆动, 下巴指向所指地方向; 在我们中国人看来 , 或 这一 动作是侮蔑他人地傲慢表现。 3.2 不同的体态语 , 同样的意义。 1) 叫人过来时 , ( 英语国家是伸出 手臂 , 把手伸向被叫人 , 手心向上 , 握拳用食指前后摆动。这在我国给 人讨厌的感觉。 另一种方式是用手掌向上或向左朝 自己方向招动的方 式招呼成年人过来 , 对幼儿或动物是手掌朝下朝 自己的方向招动。在 中国正好相反 , 手心向下是招呼成年人 , 手心向上是招呼幼儿或动物。 (2) 丢人或害羞(半开玩笑) , 美国是伸出两只手的食指 , 手心向下, 用 一个食指擦另 一个食指的背面; 在我国, 伸出食指 , 用指尖在 自己的脸 上划几下, 像挠痒, 不过手指是直的。 (3)我吃饱了( 吃饭后) , 英语国家 是一只手放在 自己的喉头 , 手指伸开 , 手心 向 下, 还要 说着 “ 到这儿 了”在我国, ; 是一只手或两只手轻轻拍拍 自己的肚子。( 语言与文化 , 邓炎吕, 刘润清著)

英美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英美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英美文学论文开题报告英美文学论文开题报告篇一:英美文学论文开题报告《胎记》论女性独立意识的缺失造成的男权膨胀和社会悲剧一、课题的意义:《胎记》收录于美国 19 世纪著名小说家纳撒尼尔• 霍桑成熟期所出版的小说集《古屋青苔》 , 与作者的《年轻人布朗》、《教长的黑面纱》、《拉帕西尼之女》等并称 , 是美国短篇小说的瑰宝之一。

当时,男性思想在社会上体现在政治、经济、法律、宗教、教育、军事、家庭等领域中,所有权威的位置都留给男性。

男权思想为主导的社会强调男性统治的自然基础,认为男女的差别是自然的,限制和阻碍女性的创造力,不让女性接触社会知识和文化成就的很多领域。

在男权机制下,女性是男性的附属品,男性对她们享有所有权。

这就决定了女性的从属地位,男性对其任意摆布,女性的反抗权几乎被剥夺但这并不是说女性没有反抗的权利。

之所以乔治亚娜会成为杀死自己的帮凶就是因为她主动放弃了反抗的权利,放弃了作为一个人作为妻子的主体地位。

从而使平等的夫妻关系变成了主客体关系。

本文试从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残害及女性自我屈服的角度来探讨女主人公乔治亚娜是如何被迫害致死的,并得出一个简单但重要的结论——独立对于女性是非常重要的。

二、所属领域发展状况:在霍桑生活的19 世纪初到19 世纪中叶,美国的历史发展还不到100 年,从社会经济到思想意识还没有完全脱离旧的欧洲大陆的影响,当时欧洲大陆基督教的宗教主导地位已经建立并传入到美洲新大陆,尤其是在欧洲由于宗教改革而受迫害逃离到新大陆的移民,目的就是要坚持宗教改革的思想,追求宗教自由。

但是无论是传统宗教还是改革后的新教绝大多数都秉承基督教的圣书《圣经》,而《圣经》中对两性关系的定位是用“女人是男人的一根肋骨做成的”来体现的,所以女人是男人的一部分,是男人附属物的观点得以顺理成章。

《圣经》开篇宣扬女人是“祸水”,正是夏娃没能抵制住诱惑才导致亚当一起堕落,最终被赶出伊甸园。

《圣经》中的这种女性应该服从于男性或者必须被男性控制的思想对世俗世界男性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局面的形成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小议汉英文化中的体态语的差异

小议汉英文化中的体态语的差异

议汉英文化中的体态语的差异李冬梅亳州七中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人们的思维表达方式也随之不同。

单纯学习英语而不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文化是不能很好地与外界交往的。

所以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其中包括必须了解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充分注意到各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理解、容忍和尊重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教育和风俗习惯。

可以说,英语教学和文化教育是有机的统一体,密不可分。

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我在实际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也非常重视汉英文化之间的差异,总是把其渗透于教学之中,尤其是体态语(Body Language)的差异现在我来从几方面说一说体态语也就是肢体语言的差异。

1 手势中国人与英美有一些相同的手势,但意义却不一样。

例如,中国人在表示“2”时,常伸出中指和食指, 英美人则用这一手势表示胜利(Victory),中国人表示“8”时伸出食指和拇指,而英美人通常用这一手势表示“2”.另外, 英美人把一只手放在喉头,手指伸开,手心向下,表示“吃饱了”,中国人做相同的手势则表示“杀头”。

中国人见面时,会握握手(Shake Hands),而英美人多是挥挥手,说"Hello!"。

有些手势是英美文化所特有的。

例如,英美人站在公路旁向上伸出拇指,向过往汽车司机表示希望能搭他们的车,把中指放在食指上面,表示祝别人好运或希望事情办的成功,左右摆动食指表示"不","你不能",或"那样做不好".把两手摊开,耸耸肩膀,表示"我不知道",有些手势是汉文化所特有的。

例如,用食指点自己的鼻子,表示"是我"或"我干的",两只手递东西给别人或接过东西,表示尊敬,英美人如果不是实际需要是不会用双手的,他们认为这样做很繁琐。

2身势中国人与英美人的身势语有很不同之处。

在坐姿上,中国人常常喜欢正襟危坐,尤其是下级在上级面前或学生在教师面前,坐姿态通常比较拘谨,背靠椅子或歪着身子,翘起二郎腿坐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姿势。

在英语国家中,人们的坐姿往往比较随便,在一些非正式的场合,英美人甚至爱将脚放在桌子上,表示放松和不拘节;而很多中国人认为这种坐姿极不礼貌,难以接受。

中西体态语差异的文化透析对比研究

中西体态语差异的文化透析对比研究

毕业论文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Body Language in Chinese and Englis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Culture中西体态语差异的文化透析对比研究学生姓名专业学号学院班级指导老师职称AbstractA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nonverbal languages, body language is an essential approach to express our thought and feelings. As with verbal language, body language is also the part of culture. And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our society growing along with globalizatio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has gradually been more frequent, and what is more, people have increasingly realized the subtle and profound impact exerted by body language, and the misunderstanding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especially the understanding caused by nonverbal language have brought about a growing number of cultural conflicts (Birdwhistell,R.L,1952). Therefore,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t is crucial to us to acquaint with the speaker’s body language, such as gesture, facial expression and behaviors in the target culture as well as the function so as to eliminate cultural conflicts and then improve the ability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will give research on body language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and start from the analysis of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body languages in different part of the world, and then find out the contributing factors, and finally illustrate the crucial function of body language. I hope this paper will offer some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analysis of body languages and the analysis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Key WordsBody language; contrastive analysis; culture摘要体态语是人类交际中最常见的一种非语言交际手段,是人们交流思想和感情的重要手段。

中西方文化差异开题报告

中西方文化差异开题报告
中西方文化差异
指导老师:杨洁 课题组长:沈怀斌 课题成员:吴静怡 沈媛欣 沈丽萱 黄玲玲 李菁菁 林亿凯
背景
一个来华不久的意大利学生,看到她的中国同 学穿得很漂亮,连连称赞。中国同学说,哪里哪里, 随便穿穿!这种回答令意大利学生很纳闷,她认为: 衣服明明很漂亮,为什么不说好呢,中国人是不是 比较“虚伪”?我在书上看到过这样的故事。随着 我们知识面的扩大以及国际间交流愈加广泛。我们 接触英语的范围更 广了,为了让我们更好的学习英 语,我们应该深入的了解西方的文化。对此我们展 开了这次调查,以便我们更好地学习英语。
活动步骤
阶段
一 二 三 四
时间(周)
12-14周 15-19周 1-6周 7-9周
主要任务
查资料 问卷调查 取证访问 讨论分析 成果汇总
阶段目标
获得相关有用资 料 调查学生对此课 题的了解程度 从相关访谈获取 有用信息 完成总结报告 分享心得感受
预期成果
我们将以调查、论文、报告等方 责 访问专家 查书面资料
负责人
沈怀斌 吴静怡 沈媛欣 李菁菁 林亿凯
具体任务
摄影 资料分析 书面总结
负责人
沈丽萱 全体成员 黄玲玲
上网查资料
研究方法
方法名称 主要内容
问卷调查
专家访谈 资料查询
设计问卷,调查对象为本校学生。
以采访形式与相关人员进行访谈 阅读相关书籍或上网浏览相关信息
We are coming
我们小组对此课题充满浓厚兴趣,而且也 完全能够胜任此次研究。我们也已找到了合适 的研究伙伴和指导老师,做了充足的准备,查 阅了许多资料。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完成得很 出色。为完成此次研究,我们将采用社会调查、 专家访谈、问卷调查、资料查询、文献研究等 方法进行研究。接下来我们将展示我们小组短 期研究计划以及部分研究成果。

小议汉英文化中的体态语的差异

小议汉英文化中的体态语的差异

议汉英文化中的体态语的差异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人们的思维表达方式也随之不同。

单纯学习英语而不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文化是不能很好地与外界交往的。

所以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其中包括必须了解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充分注意到各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理解、容忍和尊重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教育和风俗习惯。

可以说,英语教学和文化教育是有机的统一体,密不可分。

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我在实际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也非常重视汉英文化之间的差异,总是把其渗透于教学之中,尤其是体态语(Body Language)的差异现在我来从几方面说一说体态语也就是肢体语言的差异。

1 手势中国人与英美有一些相同的手势,但意义却不一样。

例如,中国人在表示“2”时,常伸出中指和食指, 英美人则用这一手势表示胜利(Victory),中国人表示“8”时伸出食指和拇指,而英美人通常用这一手势表示“2”.另外, 英美人把一只手放在喉头,手指伸开,手心向下,表示“吃饱了”,中国人做相同的手势则表示“杀头”。

中国人见面时,会握握手(Shake Hands),而英美人多是挥挥手,说"Hello!"。

有些手势是英美文化所特有的。

例如,英美人站在公路旁向上伸出拇指,向过往汽车司机表示希望能搭他们的车,把中指放在食指上面,表示祝别人好运或希望事情办的成功,左右摆动食指表示"不","你不能",或"那样做不好".把两手摊开,耸耸肩膀,表示"我不知道",有些手势是汉文化所特有的。

例如,用食指点自己的鼻子,表示"是我"或"我干的",两只手递东西给别人或接过东西,表示尊敬,英美人如果不是实际需要是不会用双手的,他们认为这样做很繁琐。

2身势中国人与英美人的身势语有很不同之处。

在坐姿上,中国人常常喜欢正襟危坐,尤其是下级在上级面前或学生在教师面前,坐姿态通常比较拘谨,背靠椅子或歪着身子,翘起二郎腿坐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姿势。

在英语国家中,人们的坐姿往往比较随便,在一些非正式的场合,英美人甚至爱将脚放在桌子上,表示放松和不拘节;而很多中国人认为这种坐姿极不礼貌,难以接受。

中西文化差异对体态语的影响

中西文化差异对体态语的影响

中西文化差异对体态语的影响作者:龚晓霞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15期摘要:体态语作为非言语行为中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往往由于各民族文化差异而有不同的理解,从而导致交际上的失误。

本文论述了体态语及其中西方体态语的共性和差异性,并从民族历史差异对体态语的影响等方面阐述了中西文化差异对体态语的影响。

关键词:文化差异;体态语;影响[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5--01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浪潮中,人际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日益频繁,中西文化交流越来越广泛和深入。

体态语作为非言语行为中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往往由于各民族的文化差异而有不同的理解,从而导致交际上的失误。

因此,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对体态语的影响,对于更好的理解、运用体态语,扫除交流障碍,减少交际失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体态语的概述提到交流,我们自然会想到语言。

但除了有声语言,还有一种对我们日常的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的身体语言,即体态语。

体态语是用身体动作来表达情感、交流信息、说明意向的沟通手段,借助手势,身资,眼神,面部表情和体触等来完成,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常被认为是辨别说话人内心世界的主要根据。

在现实生活中,体态语使用极其广泛。

心理学家得出一个有趣的公式:一条信息的表达=7%的语言+38%的声音+55%的人体动作。

这表明,人们获得的信息大部分来自视觉印象。

因而美国心理学家艾德华·霍尔曾十分肯定地说:“无声语言所显示的意义要比有声语言多得多。

”秦末,项羽鸿门宴请刘邦,范曾以眼色和手势示意项杀刘邦以绝后患:“范增数目项王,举所配玉玦以示之者三”。

由此看出,一个人的体态语,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至无声胜有声的结果。

二、中西方体态语的共性和差异性中西方国家的人们即使是语言不通、地域不同、文化相异,在很多情况下也能进行一定程度的有效交流,这主要是因为体态语具有一定的共性。

英美文学的开题报告

英美文学的开题报告

英美文学的开题报告导语: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

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

以下是小编整理英美文学的开题报告范文,以供参考。

1.选题的目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长时期以来, 人们视艾米莉勃朗特为英国文学中的“斯芬克斯”。

关于她本人和她的作品都有很多难解之谜, 许多评论家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去研究, 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因而往往是旧谜刚解, 新谜又出, 解谜热潮似永无休止。

本文立足于欧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研究《呼啸山庄》的创作源泉, 指出艾米莉勃朗特在主题、人物形象、环境刻画、意象及情节构造等方面都借鉴了哥特传统, 同时凭借其超乎寻常的想象力, 将现实与超现实融为一体, 给陈旧的形式注入了激烈情感、心理深度和新鲜活力, 达到了哥特形式与激情内容的完美统一, 使《呼啸山庄》既超越了哥特体裁的“黑色浪漫主义”, 又超越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现实主义”, 从而展现出独具一格、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2.与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和发展概况各民族的文学中都有许多惊险、恐怖的故事, 但似乎没有哪一种文学像英美文学那样不仅创作出数量众多、质量优秀的恐怖文学作品, 而且还形成了一个持续发展、影响广泛的哥特传统( Gothic tradition) 。

哥特文学现在已经成为英美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对哥特文学的认真研究开始于20 世纪二三十年代, 到70 年代以后, 由于新的学术思潮和文学批评观念的影响, 该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而且日趋高涨的热潮。

根据在国际互联网上的搜索, 到20XX年9月为止, 英美等国的学者除发表了大量关于哥特文学的论文外, 还至少出版专著达184部, 其中1970 年以后为126 部, 仅90 年代就达59 部, 几乎占总数的三分之一。

当然,近年来哥特文学研究的状况不仅在于研究成果迅速增加, 更重要的是它在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大为拓展, 并且把哥特传统同英美乃至欧洲的历史、社会、文化和文学的总体发展结合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部专业级(届)班学生
江西理工大学学院级(届)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设计(论文)题目
专业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References
[1] Cohen L, Manion L. Research Methods in Education[M]. 4th ed. London: Routledge,
1983.
[2] Darwin C. The Exprssion of the Emotions in Man and Animals[M]. New Y ork: Greewood
Press, 1969.
[3] Efron D. Gesture, Race and Culture[M]. The Hague: Mouton, 1972.
[4] Ekman P. Facial Expression[M]. Chichester, England: John Wiley & Sons Ltd, 1999.
[5] Fowler H W, Fowler F G. 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M]. 4th ed.
New Y 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1.
[6] Li S G.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and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D]. Nan J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Southwest University, 2006.
[7] Malando L, Barker L. Nonverbal Communication[M]. New Y ork: Random House, 1989.
[8] Quirk R, Greenbaum S, Leech G, Svartvik en J.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 London: Longman, 1985.
[9] Wang Y. A Brief Introduction on Body Language[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08.
[10] Zhang J X. A Comparative Study of Body Language in Classroom Teaching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08.
[11] 毕继万.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
[12] 车英君. 文化相对论视角下的中美身势语的比较研究[D]. 大连:辽宁师范大学,
2009.
[13] 范温华. 使用身势语[M]. 北京: 北京出版社, 1991.
[14] 何红莲. 中外身势语文化差异浅释[J]. 警官文苑, 2006.
[15] 李惠. 中西方人体语言之文化差异[J].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报), 2000.
[16] 牟薇薇. 大学生英语非语言交际能力实证研究[D]. 大连: 辽宁师范大学, 2009.
[17] 唐振华. 身势语的文化含义[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6.
[18] 钭继慧. A Survey of Teachers’ Body Language in English Teaching[D]. 金华:浙江师
范大学, 2005.
[19] 王星河. 谈非言语式交际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D].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 2004.
[20] 严爱梅.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师生体态语研究[D].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07.
[21] 于志浩. 论外语课堂教学中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D]. 杭州:浙江大学,
2006.
[22] 赵海楠. 试论人体语言学的概念及其他[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报), 1995.
[23] 张默. 中美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差异[D].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 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