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级心理健康活动教案:第二课生命线上的成功

合集下载

生命线上的成功---七年级心理辅导课

生命线上的成功---七年级心理辅导课

多少次挥汗如雨 伤痛曾填满记忆 只因为始终相信 去拼搏才能胜利 总是在鼓舞自己 要成功就得努力 热血在赛场沸腾 巨人在东方升起
相信自己 你将赢得胜利创造奇迹 相信自己 梦想在你手中这是你的天地
CBACBACBACBA 相信自己 你将超越极限超越自己 相信自己 当这一切过去你们将是第一 相信自己
用一句话总结你这节课最大的收获
自信是惊雷,是飞雪,是骤风, 横扫一切拖沓、迟滞、犹豫与懒惰。 自信是战鼓,是号角,是旌旗, 催人勇往直前,大胆挺进,日日精进。 自信是阳光,是雨露,是琼浆, 助人思维敏捷,精神抖擞,挥洒一切。 自信使潜能释放,使困难后退,使目标逼近;
自信的人生不一般,不一般的人生有自信。
七年级心理健康活动课
椒江二中
听老师指令,在指令中加了“全体”一词的都要听指令行动,没有加“全体”一词的指令都原地不动。 比如老师说:“起立”,则全体同学原地不动;老师说:“全体同学起立”,则全体同学要听口令行动。
建立在自己心中
Hale Waihona Puke 自信三腿小凳(1)绘制生命的曲线:起点标明“出生”或“入学”,末端标明“现在”,中间画出三处“高峰”。 (2)在曲线的顶部写出自己生活中三次最成功的体验,并注明时间。

感悟成功心理健康教案

感悟成功心理健康教案

感悟成功心理健康教案活动目标:1、了解学生自我认识的程度,引导学生学会积极评价自我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并学会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3、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

活动重点:帮助学生肯定自己积极的方面,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长处。

活动难点:提高自我理解,自我评价的水平,增强学生前进的信心。

活动准备:1、了解学生自信的程度及学生的长处。

2、了解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处情况及看待同学优缺点的态度。

活动过程:一、课件导入:1、课前互动:瞧,大家的桌面整洁,书本摆放整齐,坐姿端正,精神抖擞。

(教师伸出大拇指)小朋友们,你真棒!看看同桌,他坐得怎么样你要怎样夸夸他(向同学伸出大拇指)某某,你真棒!听到表扬,心里高兴吗无论我们做什么,得到别人的表扬,我们心里肯定很高兴。

但也有很多时候,我们也会做得不好,会失败,当你失败的时候,你心里又会怎么想呢2、教师过渡语:有两位小朋友,一个叫"我能行",还有一个叫"我不行",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样面对自己的成功与失败的。

3、角色扮演:《我能行和我不行》。

我能行:小朋友们,你们好,我的名字叫"我能行"。

我不行:小朋友们,你们好,我的名字叫"我不行"。

我能行:我是一个能干的小朋友,我朗读课文可棒了,经常得到同学的称赞;我会帮爸爸妈妈做家务,我会照顾邻居家的小弟弟;我还是一个很喜欢旅游的人,爬山,游泳,样样都难不倒我。

我不行:可我什么都干不好,做事总不成功。

写作业时,老是会有错误;帮妈妈洗碗不小心打破了一只碗,被妈妈批评了一顿,真不高兴;本来唱歌是最拿手的,可一到台上,心里就紧张,连歌词都忘了,唉,我这人,做什么都不行!我能行:其实我也有遇到困难的时候,但我总是想,我肯定行,我准能做好这件事!有时候,虽然事情并没有做得很成功,但我想,我已经认真去做了,已经是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所以我仍旧很高兴。

人生宝贵财富——道德良好心理健康_七年级政治教案_模板

人生宝贵财富——道德良好心理健康_七年级政治教案_模板

人生宝贵财富——道德良好心理健康_七年级政治教案_模板人生宝贵财富——道德良好心理健康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懂得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心理健康才会有更好的社会适应力。

同时,了解心理健康主要表现为心胸开阔、乐于交往、情绪健全、情感丰富、性格良好、有自制力、意志坚强、不怕困难、有正常的智力。

2.能力目标:能够联系自己所熟悉的青少年成长的事例,说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3.德育目标: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主要表现,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心理健康的主要表现。

教学难点:怎样理解“性格良好”。

三、讲授新课复习提问培养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意义是什么?导入新课通过前言的学习,同学们初步了解了具有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性,并懂得加强心理品质锻炼对青少年成长是非常有意义的。

良好的道德品质与健康的心理是紧密相连的,那么,什么是心理健康呢?一、人生宝贵财富——道德高尚、心理健康(板书)提问:问题1、提到道德大家一定不陌生,小学阶段同学们已经接受了道德教育,请同学们看书第七页,“议一议”,并举一些其他方面的例子。

问题2、同学们,你们认为什么是健康?(学生回答后,教师请学生做选择说明题。

)下面的人谁最健康?为什么?(投影)A.小明除了心律不齐外,其他身体部位都非常健康B.小萍身体非常好,是校田径队队员,但她与同学关系总处不好,常感烦恼C.小强身强体壮,学习时一遇难题就发怵,大家说他缺乏自信心D.小兰身体健美,善与人交往,情绪比较稳定,自制力强,意志坚定,大家都喜欢她(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小明心律不齐,说明身体部分不健康。

小萍、小强虽然身体不错,但由于他们不是与同学搞不好关系,就是学习自信心不强。

这都会阻碍他们成长进步,我们说,他们心理素质水平有待提高。

小兰不仅身体好,而且心理素质也不错,这就会促进她的成长进步。

所以我们说小兰最健康。

可见人的健康包括两方面: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1.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板书)什么是健康?(板书)人的身体健康可通过一系列体能测试来判断,而心理健康也是有衡量标准的。

七年级心理健康课《阳光总在风雨后》教案

七年级心理健康课《阳光总在风雨后》教案

七年级心理健康课《阳光总在风雨后》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人生中会遇到各种挫折,学会正确面对和应对挫折。

2. 培养学生乐观的心态,增强心理韧性,提高心理素质。

3. 引导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积极应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

4. 培养学生学会关心他人,互相支持,共同成长。

二、教学内容1. 挫折的普遍性: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

2. 挫折的作用:挫折可以使人成长,也可以成为人成长的阻碍。

3. 应对挫折的方法:积极心态、调整情绪、寻求支持、勇敢面对。

4. 案例分享: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展示面对挫折的不同态度及结果。

5. 小组讨论:如何应对生活中的挫折,互相分享心得体会。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挫折的普遍性、作用及应对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享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挫折的影响。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学会倾听、沟通和合作。

4. 情景剧表演:让学生模拟应对挫折的场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遇到的挫折,引起共鸣。

2. 讲解:讲解挫折的普遍性、作用及应对方法。

3. 案例分享:分享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挫折的影响。

4. 小组讨论:如何应对生活中的挫折,互相分享心得体会。

5. 情景剧表演:让学生模拟应对挫折的场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课后作业1. 写一篇关于自己遇到挫折的经历及应对方法的作文。

3. 家庭作业:为父母做一些家务,体会关心他人的快乐。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评估他们对挫折的认识和应对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倾听、沟通和合作能力。

3. 情景剧表演:评估学生在情景剧表演中的表现,包括应对挫折的能力和表演技巧。

4.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作文的质量,了解他们对自己遇到挫折的经历及应对方法的反思。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

【经典教案】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 增强自信走向成功 教案

【经典教案】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 增强自信走向成功 教案

增强自信走向成功辅导目标: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自信;2、让学生认识自信在学习中,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理。

辅导方式:1、欣赏歌曲“真心英雄”2、传授与讨论3、角色体验4、重塑自我辅导准备:1、歌曲一首“真心英雄”2、故事3、讨论案例4、教学对象,初一年级学生5、请每位学生自己准备一句格言警句辅导时间:1学时辅导场地:多媒体教室辅导步骤:1、老师导入:人生犹如一叶远航的小舟,自信则是小舟上一张加速的风帆。

在你的字典里不应有“我不行”应增加一个反问符号,“我不行吗?”露出你自信的微笑,在人生的道路上执着地追求,为青春奏响豪迈的乐章。

请欣赏歌曲“真心英雄”。

2、老师讲述与讨论,播放投影:一、什么是自信?自信是指人们相信凭借自己的能力,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自信是人进取心理不可缺少的根基。

陈景润在谈到如何才能成才时,他说“首先应该有自信心,没有自信心,什么事也干不成”。

他为了证明“歌德巴赫猜想”,用完了八麻袋草稿纸。

爱迪生在实验中失败了两万五千次,但对发明蓄电池的信心始终如一,最后成功了。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领导英国人民对德作战,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可是他小的时候先天不足,体质非常瘦弱,头发稀稀疏疏,讲话也结结巴巴,经常受到班里同学的嘲笑。

同学们还给他起了个很不好听的绰号,叫做“结巴秃顶小老头”。

不过丘吉尔是个自信心很强的人,为了纠正自己讲话结巴的毛病,就下决心朗读文学名著,把一些名人演讲当做课文来读,还常常一个人关起房门对照镜子纠正讲话的口型。

有一次,学校举行演讲比赛,丘吉尔勇敢地报了名,同学们暗地里为他的结巴捏一把汗,可是出乎大家的意料,他在这次演讲比赛中口若悬河,没有半点结巴,而且讲的内容新颖丰富,语气充满感情,结果获得优秀奖,使大家极为惊奇。

从以上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不可能一帆风顺。

有的人一遇到挫折和失败就情绪低落,怨天忧人,灰心丧气,甚至惊慌失措,彻底崩溃,有的人则视胜败为“兵家常事”,从中吸取教训,在失败中找成功的因素,继续努力。

七年级心理健康课《阳光总在风雨后》教案

七年级心理健康课《阳光总在风雨后》教案

七年级心理健康课《阳光总在风雨后》教案《阳光总在风雨后——挫折与成长》石龙中学:田玉文【设计理念】本活动是针对青少年学生在生活、学习中不能正确面对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差,一遇到小小挫折就有极端表现设计的。

青少年学生尽管在意志品质的发展方面随年龄的增长有所进步,但有些学生的耐挫能力低,也可能是之前没遇过太大挫折,所以一遇上不顺心的事就会承受不了。

因此,很有必要进行关于挫折与成长的学习,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生活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只有经受住挫折的考验才会成长,并培养起积极阳光的生活态度。

【活动目标】1. 学生能够正视人生的各种挫折,明白挫折不可避免,但只要积极面对就有助于成长。

2. 学生掌握几种正确对待挫折的方法,树立起积极的人生价值观。

【重难点】重点:让学生明白挫折的不可避免以及挫折的价值。

难点:培养学生积极面对挫折的人生态度。

【课前准备】1.老师准备一个典型的积极面对挫折,最后获得成功的故事,制作成PPT。

2.请同学们收集有关名人战胜困难并获得成功的故事。

3.老师准备挫折类型及产生原因的PPT。

4.学生回忆并记录最近一段时间遭受挫折及内心感受。

【活动过程】1、教师讲述: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会碰到不称心如意的事。

当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达到目标的行动受到阻碍,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挫折”,同学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也遇到挫折,如某同学学习很勤奋,但考试却意外不及格。

某学生高兴地约同学到家玩,却遭到父母的反对等,这些都是挫折。

请同学们在课前发下的“内心独白”中写出你成长历程中遭遇的最大挫折和当时的想法和做法。

附:内心独白成长历程中最大的挫折:当时的想法:当时的做法:installation, and Unit main plant equipment and piping insulation, chemical water system tank tank production and pouring paint, structure in coal handling system of equipment and piping. Is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implementing regulations for quality and technology quality, inspection and acceptance criteria developed in the 挫折的类型:产生的原因:解决挫折可选择的办法:自己具有的优势:确定的目标:战胜挫折合理的做法:(在学生填写时,教师注意观察学生写的内容,为后面教学作准备)2、教师请几个有代表意义的同学介绍自己受到的最大挫折。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提高抗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介绍心理健康的定义、标准及其重要性。

2. 积极心态的培养:引导学生认识积极心态的重要性,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

3. 应对挫折的方法:教授学生面对挫折时的应对策略,提高心理韧性。

4. 情绪管理:培养学生情绪管理的能力,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积极心态的培养、应对挫折的方法等。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角色扮演法:模拟实际场景,让学生学会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PPT,包括图片、案例等。

2. 准备纸质教案,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教学。

3. 准备小礼品,用于奖励表现优秀的学生。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价其参与度。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团队协作等。

3. 角色扮演:评价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包括情感投入、应对策略等。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内容:6. 自我认知与自尊: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认知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让他们学会尊重自己,也学会尊重他人。

7. 时间管理与目标设定:教导学生如何有效地管理时间,设定短期和长期的目标,提高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

8. 压力与放松:分析学生生活中的压力源,教授他们一些放松身心的方法,如深呼吸、冥想、运动等。

9. 网络心理素养:讨论网络使用的利与弊,教育学生如何健康地使用网络,避免网络成瘾和网络暴力。

10. 青春期心理变化:探讨青春期常见的心理变化,如情绪波动、性别认同等,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变化是正常的,并学会如何处理相关的困惑和问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第二框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第二框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第二框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第二框活出生命的精彩》教材,主要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如何珍爱生命,如何让生命更有价值。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他们对生命有了一定的认知,但还不够深入。

学生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扰和挫折,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可能会有所迷茫。

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命,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生命的独特性,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努力活出生命的精彩。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生命的独特性,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命,珍爱生命,努力活出生命的精彩。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命的独特性和价值。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第二框活出生命的精彩》。

2.案例材料:有关生命的独特性和价值的案例。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命的诞生和成长过程,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独特性和价值。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人物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如何发挥自己的价值。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如何发挥自己的价值。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小组的讨论成果,总结活出生命精彩的方法和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心理健康活动课教案设计
第二课生命线上的成功
【目的要求】
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自信;
2、让学生了解自信心在学习中、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及建立自信心所必需的条件。

3.通过活动, 让学生认识、感受、欣赏自己在生活中的成功,恰当的接纳自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理。

4. 通过活动, 让学生学会与同学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成功。

【活动形式】故事分享、歌曲欣赏、诗歌朗诵、讨论、评议。

【活动重点】使学生明白培养自信心是克服困难的巨大动力,是成功的前提。

【活动难点】老师要引导学生展露其真实的内心世界。

启发他们寻找自己的优点,树立自信。

【活动准备】1.分组:全班视人数分为6—8组,各组围成一圈而坐。

2.准备关于“自信”的投影片
3.故事《尼克》(视频)
4.诗歌《扬起自信的风帆》
【活动过程】
一、暖身游戏:游戏“全体”
游戏要求:听老师指令,在指令中加了“全体”一词的都要听指令行动,没有加“全体”一词的指令都原地不动。

比如老师说:“起立”,那么全体同学原地不动;老师说:“全体同学起立”,那么全体同学要听口令行动。

(老师指令如“起立”、“全体同学起立”、“全体同学坐下”、“坐下”等等。


老师:为我们自己刚才的出色表现鼓鼓掌。

老师:想采访一下,这位同学,你来猜一下,30秒内,你能拍几下?有没有更多的?
老师:最好的办法就是尝试一下。

老师拿表记着,你们准备好拍手,记住,速度一定要快,然后自己还要数着,明白了吗?预备,开始。

老师:比自己预测的怎么样?大大的超过了。

看来我们的拍手能力很强啊。

如果学校组织拍手比赛的话,你有没有信心参加?(有些很自信,有些同学不敢。


二、说“自信”
1、自信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可以请同学说出由自信联想到哪些词语,一一写在黑板上,给予充分肯定)
老师:大家记得镭的发现者吗?(居里夫人)她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有人问居里夫人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居里夫人回答说:“恒心和自信心,尤其是
自信心。

”美国的散文作家、思想家、诗人爱默生也认为:“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够获得成功,它是成功的源泉。

人生犹如一叶远航的小舟,自信则是小舟上一张加速的风帆。

在你的字典里不应有“我不行”,应增加一个反问符号:“我不行吗?”露出你自信的微笑,在人生的道路上执着地追求,为青春奏响豪迈的乐章。

2.自信从何而来?
提示:有影响力者的评价和态度极大地影响着同学们的自信。

当然,自信心从根本上说,是建立在自己心中的,所以主要依赖于各人的成功经历和成就感(出示投影片:自信的由来)。

3.怎样建立自信?
出示:自信三腿小凳。

一张凳子,凳腿边标明“看到自己成功的地方”、“感觉到为别人欣赏”、“具有责任感”。

说明:人的自信需要三个条件,就像小凳的三条腿,缺一不可。

小凳坏了可以修理,人的自信不足,也可以补救。

4.老师综述:自信并不是生来就有,而是在我们的生活经验中逐渐建立、发展起来的。

一个人很容易形成对自己的消极想法,但我们常遇到这样的人,他们总是很乐观,对自己信心十足,遇到挫折不泄气。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十分了解并相信自己的优点。

认识自己的长处有助于建立自信心。

同样,认识并指出别人的长处也可以帮助他人建立自信。

二、分享故事《尼克》
尼克是一名出生就没有四肢的澳大利亚青年。

尼克的父母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都在追问,为这么这种残酷的现实会发生在他们身上。

毫无疑问,高度残缺的身体注定了尼克的童年将在泪水和阴影中度过。

尼克回忆说:“8岁时,我感到非常的沮丧,甚至想自杀。

10岁时曾试图将自己淹死在浴室中,但都没有成功。


面对困境,尼克的父母没有选择放弃,他们从一开始就帮助尼克学会独立。

尼克的父亲教他游泳,并鼓励他学习踢足球、玩滑板。

尼克骄傲的说:“我的父亲是一名电脑程序员,从我6岁起,他就教会我如何用脚趾往电脑里输入文字。

”而尼克的母亲也发明了一种特殊的塑料装置,这能够帮助他握住钢笔和铅笔。

尼克认为:“虽然过程很艰辛,但是这些使得我变得独立。


1、谈谈感受。

(1)学生谈感受:先小组内交流,再每组推选1名同学作全班交流
(2)老师小结:许多同学可能都注意到尼克所说的一句话,“当你只记挂着你想拥有或你所欠缺的,你便会忘记你所拥有的”。

尼克身上尽管有太多的没有,但他把目光集中在自己所拥有的,接纳自己、肯定自己、欣赏自己。

并以自身的经历去不断的激励别人,巡回演讲,毫不回避身上的缺陷,并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展示自我。

相信,我们都很难忘记他脸上灿烂的笑容。

生命,真令人感慨!
2、学生绘制自己生命线上的成功图。

(1)绘制生命的曲线:起点标明“出生”或“入学”,末端标明“现在”,中间画出三处“高峰”。

(2)在曲线的顶部写出自己生活中三次最成功的体验,并注明时间。

(最好配以图片、奖状等实物资料)。

提示:人的才能是多方面的,成功的经验绝不限于学习。

例如,给别人一次及时的帮助,结交一位知心朋友,学会演奏某种乐器,织成一件毛衣,养好一只动物,制作一件玩具,学会骑车……这些都是成功的体验。

3.小组交流,尽量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成功体验。

4.每组推选1名同学作全班交流,展示自己的成功体验。

整个过程需要师生不时地鼓励互动,教师也可以谈自己的成功体验(如利用实物投影仪,同学上台交流时,先把成功图投影在屏幕上,然后指着成功图作讲解)。

三、总结
1.老师:同学们,请用一句话总结你这节课最大的收获?(看时间而定)
2. 教师总结:对自己曾有过的每一次成功都应珍视,积少成多,从小到大,这样我们的自信就有了主观的基础。

自信,要恰到好处,过于自信就成了自负,相反的就成了自卑。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在看到自己缺点的时候,更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日新又新,我常新”,每一天的“我”都在成长、进步,我们有理由自信。

相信自己,拥有灿烂的笑容,让自信为我们撑起一片崭新的天地,去拥抱辉煌灿烂的明天。

3.朗诵诗歌《扬起自信的风帆》
最后让我们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齐声朗诵诗歌《扬起自信的风帆》扬起自信的风帆
自信是惊雷,是飞雪,是骤风,
横扫一切拖沓、迟滞、犹豫与懒惰。

自信是战鼓,是号角,是旌旗,
催人勇往直前,大胆挺进,日日精进。

自信是阳光,是雨露,是琼浆,
助人思维敏捷,精神抖擞,挥洒一切。

自信使潜能释放,使困难后退,使目标逼近;
自信的人生不一般,不一般的人生有自信。

(建议在课后出一期墙报,谈谈《生命线上的成功》。


参考资料
【活动分析】
只有你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人家才会相信你。

自信,对于个人的成长、为人处世所起的影响不容忽视。

但在生活中,磨损自信的现象无处不在:学生
考试不理想而被家长骂太笨,个子矮小被同学嘲笑,不会唱歌人家偏偏叫你唱,等等。

活动中,应注意让学生领会自信与成功的关系,让学生真切地想拥有自信,让学生主动地寻找自信,在人际交往中懂得适时地给予人家自信。

成功的体验有大有小,但都有助于树立自信,自信的程度有高有低,但都有助于催化成功。

教师在活动中要避免脱离学生实际,显得空而大,要让学生从细微之处感知成功。

【理论参考】
1.自信的涵义。

自信指的是人们相信凭借自己的能力,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在揭示自然发展规律或社会发展规律方面会有所成就,是对自己力量的充分估计,是自我意识的重要部分。

2.自卑者的心理特征:
(1)过高过强的期待心理。

这种人总想在别人面前有个好印象,得到别人的尊重与好评,因而特别注意自己的形象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2)自信心差,看问题总是看到自己比别人差的方面。

这种高欲望与低自信造成的心理落差,不仅容易使人自卑,产生焦虑、心理负担加得,而且会使他特别敏感,特别在乎别人的议论,甚至连别人无意间的手势、笑声、眼光也都与自己联系起来,认为是在贬低、耻笑自己。

3.人为什么会失去自信?
(1)失败与挫折的积累;
(2)他人长期过低的评价;
(3)生活、身体条件的欠缺。

4.如何建立自信?
(1)正确认识自卑。

适度自卑不是坏事,适度自卑会使一个人有危机感、紧迫感;有点自卑感,你就会看见别人更多长处,自觉地学习别人的长处。

(2)不要被自卑压住头。

不安于比别人差这个现实,要立志赶上别人,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别人。

(3)正确认识自己,重建自信。

要看到自己的长处,改变对自己的看法。

寻找一件比较容易也很有把握完成的事情去做,一举成功便会有一分喜悦,做完后再制订下一个新的目标,这样,每成功一次,便强化一次自信心,自信心会愈来愈强。

(4)正确对待别人的评价,变压力为动力。

认识到人不可能十全十美,有长处,必有短处。

我们应当把缺点、失败及别人的耻笑看成是常事,而不是心理负担。

(5)有一些不如别人的地方,不必非去改变它。

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处处比别人强。

有些缺陷,如长相丑、家庭环境差,一时是改变不了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