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栖霞区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考试卷含答案

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考试卷含答案

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含答案由整理并分享,欢迎老师同学们阅读。

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文章!注意: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1分)甲必考题一、阅读从雨貍声。

《诗》曰,终风且霾。

风雨交加,裹挟大地的尘土,伴随像貍一样的尖利声音,给人造成很大的压迫感。

这里,霾是充满流动力量的一种自然现象。

《诗经邶风》中有终风且霾,说的是一位女子耳闻目染交替演进的四种天象终风且暴终风且霾终风且曀(y,阴沉而有风;昏暗)曀曀其阴,不由忧从中来。

暴,大风迅疾猛吹;霾,狂风席卷扬尘;曀,狂风遮天蔽地;阴,天色阴沉黯淡。

四种天象,紧锣密鼓,层层加码。

携带尘土的霾,带土黄或橘黄色,让能见度大为降低。

终风且霾,是否为今天人们所说的沙尘暴,我们尚难以得知。

不过,席卷尘土的霾,古已有之,当无疑义。

在长江流域,终风且霾的几率,微乎其微。

彼时,江南水乡泽国,山林莽原,到处都为生机盎然的树林、湿地、河流、湖泊。

霾,在此时的南方文献中略有涉及。

屈原《九歌国殇》霾两轮兮絷四马,此处的霾,同埋,战车的两轮埋在土中,裹足不前。

霾的这个意义,与北方文化经典《诗经》中的霾有所不同,但并不让人觉得突兀,恰为中华文明丰富多彩的语言表征。

在后世的汉语表达中,霾,屡屡出现。

如唐代陆龟蒙夫子又继起,阴霾终廓如。

杜甫向晚霾残日,初宵鼓大炉涨沙霾草树,舞雪渡江湖洒落唯清秋,昏霾一空阔。

自造字伊始直至19世纪末,霾的意义变化不大,始终在农业社会徘徊。

发端于20世纪上半叶的《辞海》对其的解释是大气混浊态的一种天气现象,也看不出霾对身体有多大伤害。

再大的风吹起尘土,不过是原生态的尘土罢了。

此时,中国的大多数地方尚未进入工业化门槛,城市的体量无法同今天相提并论。

当伦敦、曼彻斯特等工业革命重镇率先饱受空气污染,中国的不少地方仍然为一派田园风光,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泥土味。

高二上册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

高二上册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

高二上册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局部高二的学生往往在考试的时候空怀一大堆理论性的做题方法,却不知合理运用,想要考好语文,考前就要主动做试题练习,积累做题技巧。

下面是为大家的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诗歌自身的调节功能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

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随着汉语的开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

二二节奏的四言诗是诗歌的早期形式,随着《诗经》时代的完毕而趋于僵化。

此后的四言诗,如曹操《短歌行》那样的佳作实在不多。

中国诗歌主要的形式是二三节奏的五言和四三节奏的七言。

四言诗一句分成均等的两半,节奏呆板。

五七言前后相差一个音节,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活泼。

所以五七言取代了四言而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为七言没有继续加长,开展为九言呢?我想这是因为一句诗七个音节已经到达读起来不至于呼吸急促的最大限度,加长到九言读起来呼吸急促。

这样的诗行不容易建立起来。

在音节变化的同时,格律也在逐渐严密化。

中国诗歌是从自由体(古诗)走向格律体(近体诗),但格律体确立之后自由体仍不,而是和格律体并存着,各有其特长。

就一个诗人来说固然有的擅长自由体,有的擅长格律体,但两方面的训练都是具备的。

在自由体与格律体之间始终没有分成派别。

它们互相补充各擅其能,共同促使中国诗歌的繁荣开展。

从深层考察,诗歌的开展乃是性情与声色两种因素的交互作用。

从重性情到重声色,是中国诗歌史的第一个转变,这个转变发生在晋宋之际,详细地说是在陶谢之间。

这恰好也正是近体诗的各种技巧被自觉加以运用的时候。

明代的陆时雍说:“诗至于宋,古之终而律之始也。

体制一变,便觉声色俱开。

谢灵运鬼斧默运,其梓庆之鑢乎。

”详细地说,这个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从重写意转到重摹象,从启示性的语言转向写实性的语言。

《文心雕龙?明诗篇》说:“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

江苏省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江苏省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此亦飞之至也。

(庄子《逍遥游》)(2)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

,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实甫《西厢记》)(3)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

(李密《陈情表》)(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滕王阁序》)(5)玉户帘中卷不去,。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6)千岩万转路不定,。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7)想佳人、,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柳永《八声甘州》)(8),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5.0分)2.在下面三句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此项研究虽然通常为自然学者们所忽略,我却要地表示我对于它的高度价值的确信。

②序列一经读出,它的质控、组装,递交、分析都有赖于生物信息学,而从现在开始,序列的意义完全决定于生物信息学。

③两者之间有时也相互模仿,比如无毒昆虫狐假虎威地模仿起有毒昆虫的黄黑斑纹,这是自然界中最危险的警戒符号——弱者的抵抗,必须模仿恶才得以自卫。

A. 冒失以至无济于事B. 冒昧以致无济于事C. 冒昧以至外强中干C。

3.在下面一副对联空缺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凤凰台上凤凰游,;蝴蝶梦中蝴蝶飞,。

①有声有色②有色有声③无影无踪④无踪无影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4.下面一则邀请函有语言不得体的地方,挑选全部准确的一组是(3分)()邀请函①贵校第五届艺术节将于10月24日至30日举行。

我们向教育系统的各位领导、教师及各位家长、校友发出②鼎力邀请。

③届时,您会欣赏到花的绽放,舞的优雅;您会④聆听到琴的悠扬,歌的奔放。

这里洋溢着青春的激情,激荡着创造的魅力,这里是心灵驰骋的原野,这里是放飞梦想的蓝天。

⑤同行在热情相邀,孩子在期待,母校在⑥召唤,⑦恭候您的⑧惠顾!XX中学2014年10月10日A. ①③④⑦B. ②③⑥⑦C. ②④⑤⑧D. ①②④⑧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同建筑一样,景观设计是一种遗憾的艺术,。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课件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课件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第I卷(共36分)一、语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泥淖.船棹.悼.念绰.约多姿B.竣.工逡.巡疏浚.怙恶不悛.C.酝酿.琅.琅踉.跄不稂.不莠D.湖泊.琥珀.糟粕.饥寒交迫.2.下列字形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杀一警百穿凿附会千锤百炼B.金戈铁马脾气暴燥关怀倍至C.残羹冷炙跚跚来迟狗苟蝇营D.席不暇暖科技治富故作矜持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母亲深谙持家之道,虽然收入不多,但当省则省,因此月月有些。

(2)你这番话的真实用意是什么?我得好好__一下。

(3)前年我国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可灾区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__了重重难关,恢复了家园。

A结余捉摸度过B节余捉摸渡过C节余琢磨度过D结余琢磨渡过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A.我们有很多遗产管理者太急功近利,他们把遗产定性为旅游资源,进行涸泽而渔....式的开发,这是一种极不负责的行为。

B.工作缺乏通盘考虑,目无全牛....,顾此失彼,这是许多人干不好工作的重要原因C.一开盘,这只股票就一路狂跌,势如破竹....,使已经遭受股市重重打击的股民又雪上加霜。

D.自从老师因为他上课不认真听讲而批评了他,这一段时间他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再也不敢在课堂上讲话了。

5.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B.某工厂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不断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制和开发。

C.一些地方产生“电荒”是有原因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除了冬季取暖用电量上升、江河缺水等原因之外,更与地方煤炭、电力行业长期存在的体制弊端有直接关系。

D.杨辉返校后,对抢救落水儿童的事只字来提,直到一封感谢信送到校长室,这件好人好事才为大多数人知晓。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统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统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统测试卷含参考答案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一、默写(15分)(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李密《陈情表》)(2)袅袅兮秋风,。

(屈原《湘夫人》)(3) ,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4)楼船夜雪瓜州渡,。

(陆游《书愤》)(5)熊咆龙吟殷岩泉,。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6) ,渔粱渡头争渡喧。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7)春水碧于天,。

(韦庄《菩萨蛮(其二)》)(8) ,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9)心非木石岂无感? 。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10)引壶觞以自酌,。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11)渔舟唱晚,。

(王勃《滕王阁序》)(12)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宫赋》)(13)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源序》)(14) ,芙蓉泣露香兰笑。

(李贺《李凭箜篌引》)(15)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煜《虞美人》)二、文言文阅读(2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7题。

(一)伶官传序欧阳修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见贤思齐焉,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里仁》)(2)故有之以为利,__________________。

(《老子》第十一章)(3)__________________,落月摇情满江树。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4)孔子在回答弟子子贡提问时,指出可以终身践行的一个字是“恕”,并指明其具体的行事准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

(5分)(1)下列各项语言表达没有逻辑错误的一项是()(2分)A.《红楼梦》后四十回历来被世人所诟病,因为它是后人续写的,B.宝玉只要与整个封建家族决裂,就能获得属于自己的真正爱情。

C.《红楼梦》是人们公认的经典,所以被高中教材选定为必读书。

D.“金陵十二钗”都以悲剧结局收场,只有李纨、巧姐得以幸免。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在2023年新一轮榜单中,上海老字号数量依然名列全国各省份榜首。

但仍有一些耳熟能详的上海品牌被移出中华老字号名录。

由此,如何与时俱进地增强消费者的文化认同依旧是上海老字号难以回避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要求老字号所构建的文化认同,必须与当下的审美认知和物质需求相统一。

①然而文化认同难以维系当代消费者与品牌的情感联系②消费者对于老字号的文化认同来自民俗活动的开展和生活观念的承袭③文化认同是指个体或群体对所属文化的价值肯定和心理上的归属感④特别是年轻消费者对老字号品牌存在过时土气的刻板印象A.①④③②B.②③④①C.③①②④D.③②①④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苏教版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与参考答案

苏教版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与参考答案

苏教版语文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列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伟大的科学泰斗,他们以超凡的智慧、敏锐的洞察力和坚定不移的毅力,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

本文将以“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为例,谈谈他在科学研究道路上的执着与坚守。

达尔文简介查尔斯·达尔文(1809—1882),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

他曾乘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五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

在他的游历中,他逐渐认识到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发现了物种演化的规律。

在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著名的《物种起源》,揭示了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法则。

一、科学探索的开始1.阅读以下的引言,总结达尔文成为生物学家的原因。

①我家附近有一片.fragmentive的海岸,那里有一个十分有趣的贝壳区,面积约有六分之一英亩。

②我在那里搜集了许多贝壳,弄得衣袋里、口袋里都装得鼓囊囊的。

③后来我读了一本讲述观察家海外经历的书籍,对沿海地带的地质学和动植物发生浓厚兴趣,于是立志要成为一个博物学家。

由于在主教学院的自然科学科目中成绩优秀,受到院长琼斯的启发,1853年终于以基督教学士学位毕业于剑桥大学,后来成为该校植物学导师。

2.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达尔文为什么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______(2分)(2)达尔文是如何走向生物学研究道路的? ______(2分)二、科学研究的过程3.阅读以下的文段,理解达尔文在贝格尔号舰上的科学探索。

①在1854年,达尔文发现了一种名为环节虫的深海生物。

②这种生物身体柔软,通过刺激细胞浆收缩来在全球各大洋间移动。

③他发现,环节虫的这种收缩运动与肌肉纤维的结构有关,从而揭示了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机制。

(1)这段文字中,达尔文是如何发现环节虫这种深海生物的? ______(2分)(2)环节虫的收缩运动与哪方面的结构有关? ______(2分)4.阅读以下的文段,梳理达尔文在生物学领域的主要贡献。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下一代触屏手机什么样?不管触屏手机多么方便,有一点你不能不承认:你手指下的东西,一支笔也罢,一片树叶也罢,摸起全像玻璃。

因为目前的触屏技术,还无法赋予虚拟物体以真实的质地感。

人有5种感觉,但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目前充分实现的只有视觉和听觉,对触觉的模拟还处于初步阶段,味觉和嗅觉则还完全没有。

下一步我们将有望进入超级触屏的时代。

未来,虚拟事物将更加逼真地呈现在你的面前,对它们的操作几乎可以跟操作真实物体相媲美。

在指尖这么小的方寸之地,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点呢?唯有借助触幻觉。

有一种触幻觉叫电振动,这一现象是在1 9 5 3年偶然发现的。

一天,美国化学家爱德华一马琳克洛德接触了一个黄铜制的插座,他注意到,当灯亮时,其表面给人的感觉好像要粗糙些。

通过进一步的实验,他发现正是微羁的交流电导致了这种幻觉。

我们知道,交流电以某种精确的频率振荡。

当你把手指放在通交流电的屏幕上,由于静电吸引,在你手指皮肤下面就有电荷堆积起。

电荷的数量将随着交流电一起振荡,所以在你手指和屏幕之间的静电吸引力也随着时间变化。

当手指在屏幕上移动时,这个静电力将吸住你手指的皮肤,阻碍它移动:由于静电力是周期性变化的,这将诱导你手指上的皮肤也发生周期性振动。

这种轻微的振动将会被手指上的触觉感受器探测到。

由于这类皮肤的振动本质上跟手指滑在像木头、砂纸等毛糙物体表面时的感觉是一样的。

所以大脑就把它解释成了你在触摸质地粗糙的物体。

2010年,美国一位工程师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了一款具有虚拟质地感的触屏,可以安装在自动取款机、手机上。

测试表明,一般说,高频电流比起低频电流会让屏幕摸起更光滑些。

比如,当电流频率在400赫兹时,屏幕摸起像一张纸,而在8 0赫兹时,则像凹凸不平的皮革。

原则上,设计者还可以用这个效应设计具有不同质地感的网页或者应用程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栖霞区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6分)1. (2分)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神圣使命与时具进兑现承诺隔离考场B . 倍受压迫提醒注意蜿蜒曲折义愤填赝C . 痛苦煎熬倚老卖老销声匿迹携手并进D . 雕粱画栋凭心而论不言而喻沙漠绿洲2. (6分) (2019高三下·韩城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舞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也许,你只是理所当然地享受着父母的关爱,却从来就无心注意他们两鬓日益斑白的发丝;也许,你只是运用自己过人的智慧,将商场上的对手攻击得____________ ,甚至倾家荡产,而此时你会说“这就是竞争”,但你可曾想过,这会招来更多的“虎视眈眈”。

也许,你只是为了自己的一些____________而欺诈行骗,到头来____________,却喜滋滋地沉醉于苦心赚得的“战利品”上。

也许,在自己心的舞台上,你一直是一个独舞者。

宇宙由一个微小粒子爆炸开来,从此浩浩苍穹间出现了一个美丽的地球,人类出现、繁衍,从茹毛饮血的时代渐渐发展而来,形成了社会,拥有了文明。

()然而,事物往往都有一个“度”,人总是生活在一个群体之中,如果眼中只有自己,而不给别人留下____________的话,那么,他将永远生活在“自我”之中,直至孤独地死去。

我们生活在人群中间,我们总希望得到别人的关爱,那么,就别做那个独舞者,看到自己的同时也看到别人吧。

凭栏回首,我们得到了什么付出了什么,赠与了什么收到了什么也无关紧要,即使心中装着他人,也可以无怨无悔了。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舞台,上面的舞蹈者,要看一看舞台有多大;而舞台有多大,就要看你的心有多大!(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A . 狼狈不堪蝇头小利众叛亲离立足之地B . 体无完肤蝇头小利分崩离析弹丸之地C . 狼狈不堪蜗角虚名分崩离析立足之地D . 体无完肤蜗角虚名众叛亲离弹丸之地(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他不可能心中只装着自己而不看到别人,他也会有私欲。

B . 人“个体”的本性,决定于他不可能心中不装着自己或只看到别人,他也会有私欲。

C .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他不可能心中不装着自己而只看到别人,他也会有私欲。

D . 人“个体”的本性,决定了他不可能心中不装着自己而只看到别人,他也会有私欲。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是()A . 凭栏回首,我们付出了什么得到了什么,赠与了什么收割了什么也无关紧要,只有心中装着他人,才可以无怨无悔了。

B . 凭栏回首,我们得到了什么付出了什么,赠与了什么收割了什么都无关紧要,只要心中装着他人,就可以无怨无悔了。

C . 凭栏回首,我们付出了什么得到了什么,赠与了什么收获了什么都无关紧要,只要心中装着他人,就可以无怨无悔了。

D . 凭栏回首,我们得到了什么付出了什么,赠与了什么收获了什么都无关紧要,只有心中装着他人,才可以无怨无悔了。

3. (2分) (2020高一上·哈尔滨期中)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 ①是人之过也②臣请入,与之同命B . ①以乱易整,不武②而乃以手共搏之C . ①若不阙秦,将焉取之②子亦有不利焉D . ①今人有大功而击之②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4. (2分)在古汉语中存在着异读现象,其中有“通假异读”;“破音异读”,也就是词类活用形成的异读;“古音异读”,也就是保留在一些人名、地名中的古音。

下面几组句子中的划线字,异读现象相同的一项是()A . 晋侯饮(yìn)赵盾酒赢粮而景(yǐnɡ)从B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滑(ɡǔ)稽列传C . 马之千里者,一食(sì)或尽粟一石富贵不还乡,如衣(yì)锦夜行D . 此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ē)拒关,勿内(nà)诸侯5. (2分)下列各项中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 . 此宋学之所以见讥于大雅也B . 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C . 而不为古人所束缚D . 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6. (2分) (2020高一上·凤阳期末) 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三副对联,下联已经给出。

要求:上下联各为七字,语意连贯,符合语境和对联的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

桃李满园寸草春晖芝兰绕街庭萱晚景翠柳迎春座凝香万福情春锦绣千里绿千古韵新春:上联:________,下联:黄牛耕地万山金教师节:上联:________,下联:芝兰绕街座凝香母亲节:上联:________,下联:庭萱晚景万福情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5分)7. (6分)(2017·赣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国古代的书写材料主要是竹木和简牍,远在商代已然如此。

《尚书·多士》:“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在甲骨文中“册”字作,是像若干支简编联成册之形。

当时称呼史官就叫“作册”。

依质地分,简牍有竹、木两类。

与竹简的宽度相仿的木条则名札。

竹简和木札在用途上并无区别,所以木札也可以称为简。

不过竹简修治好了以后,还要烤干主材中所含汁液,以防蠹并防止变形,叫“汗青”或“杀青”。

文字则写在篾黄的一面,是为简的正面。

篾青是简的背面,篇题有写在这一面的;因为卷起来之后,它反而露在外面。

木简则无须杀青,它的材质有松木,有柳木,其中用毛白杨木的也不少。

以多支竹木简写长文时,须先编联成册。

编绳多数为麻绳,它的专门名称叫“书绳”,讲究的简册用丝绳编联。

根据书写的内容不同,简的长度亦有别。

最长的三尺简是“书法律”用的,故汉人有“三尺律令”“三尺法”的说法。

书写儒家经典要用汉尺二尺四寸的简。

皇帝的策书长二尺。

策书以下的制书、诏书、诫敕等用的简短些,为汉尺一尺一寸,称“尺一诏”,或简称“尺一”。

用简牍作为书写材料,竹木可就地取材,供应充足,自有其方便之处,缺点是太笨重。

古人虽然也有用帛代替简牍的,但丝织物价昂。

东汉时当过济北相的崔瑗有一部书要送人,犹自称“贫不及素”,即用不起帛来抄写。

这些情况促使我国发明了纸。

我国西汉就有了纸。

它们以破旧的麻絮、麻布、绳头等为原料,已经过简单的切、舂、打浆和抄造,然而纤维交织状态差,纸面粗糙不平,大约只用作包装材料。

到了东汉前期,在蔡伦的主持下,造纸技术出现了一次飞跃。

这是在原料中增加了树皮和鱼网。

用树皮造纸是一项新技术,它开辟了木浆纸的先河。

可是要把树皮制成纸浆,仅用类似沤麻的石灰发酵是不够的,还必须反复舂捣、脱胶,并以强碱液蒸煮。

鱼网的网结硬,也必须施以强化的机械处理和化学处理;而这一套新技术推广到麻纸生产上,又必然使后者的质量得到改进。

1974年在甘肃武威旱滩坡出土的东汉晚期字纸,是一种单面涂布加工纸,厚约0.07毫米,涂层均匀,纸面平整。

它的纤维帚化度高,交结紧密,是已经发现的东汉最精工的纸张。

到了晋代,造纸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开始在纸外涂一层矿物质白粉,继而采用植物淀粉糊作涂层。

之后,又将淀粉糊直接掺到纸浆中,成为悬浮剂,可使纸浆中的纤维均匀分散,便于抄造。

采用这些措施的目的都是为了堵塞纸面上纤维间细微的孔隙,使运笔时不致滃晕走墨。

此外,还先后采用施胶、染潢、加蜡、砑光等法对纸张进行加工。

其中染潢是以黄檗液染纸。

黄檗是芸香科的树木,其韧皮中含有小檗碱。

用黄檗液染过的纸呈淡黄色,防蛀。

由于纸是黄色,书帙(书套)随之也用黄色。

潢纸还可以用雌黄涂改误笔,雌黄与潢纸的颜色相近,误写处“一漫即灭,仍久而不脱”(《梦溪笔谈》)。

后来衍生出“信口雌黄”的成语,指任意窜改和胡编乱造。

染潢后加蜡砑光的纸叫硬黄纸。

经过后来技术的不断改进,到了唐代,这种纸坚硬光滑,书写流利,抗蛀防水,是当时最高级的纸张品种。

(节选自孙机《中国古代物质文化》,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三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我国古人在商代就采用竹木和简牍作为书写材料,与竹简宽度相仿的木札之所以也可称为简,是因为它在用途上和竹简并无区别。

B . 为了防止蠹虫蛀蚀和材料变形,竹简在修治好后还须烤干主材中的水分,这叫“汗青”或“杀青”,木简则无须进行这样的工序。

C . 如果书写长文,则须先把多支竹木简编联成册,甲骨文中的“册”字就体现了这一特点;一般的编绳为麻绳,更讲究的简册则用丝绳。

D . 简的长短决定了书写内容的不同,最长的用来“书法律”,其次用于儒家经典,再次用于皇帝的策书,策书以下则用最短的材料。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 因丝织物价格昂贵,如果用它作为抄写材料,即使像当过济北相的崔瑗这样的人也难以承受,这样自然就促成了我国纸张的发明。

B . 东汉前期,人们在造纸原料中增加了树皮和鱼网;用树皮造纸开辟了木浆纸的先河,而对鱼网处理的新技术又使麻纸的质量得到改进。

C . 晋代的造纸技术主要体现在使用矿物质白粉,使淀粉糊成为悬浮剂,以及对纸张采用施胶、染潢、加蜡、砑光等方面。

D . 因为黄檗中含有小檗碱,人们采用黄檗液染纸,这种染过的纸叫做潢纸;潢纸除了可以防蛀,还便于用雌黄涂改笔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我国西汉的纸因纤维交织状态差,纸面粗糙不平,只适合用作包装;而东汉因新技术的出现,出现了质量更高、更适合书写的纸张。

B . 作者引用《尚书·多士》和《梦溪笔谈》中的言论,主要是为了分别说明我国古代书写材料的出现时间和雌黄涂改笔误的作用。

C . 文中“汗青”指的是对竹简的一种加工方法,而文天祥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青”是指代史册,两者意思不同。

D . 我国古代书写材料不断得到发展,商代主要是竹简和木牍,西汉开始出现纸,东汉、晋代纸张不断获得改进,唐代则出现了高质量的纸张。

8. (9分)(2018·东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健康权是一项包容广泛的基本人权,是人类有尊严地生活的基本保证。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通往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实现全民健康是亿万人民的共同期盼。

经过多年探索与不懈奋斗,中国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健康事业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从1981年至2016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从67.9岁提高到76.5岁,婴儿死亡率从34.7%下降到7.5%。

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提前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中国以健康事业发展的卓越实绩,不仅摘掉了“东亚病夫”的耻辱帽子,还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发展中国家的典范”。

(选自《健康中国见证人权进步》,有删改)材料二: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