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山游记
徐宏祖《游恒山日记》原文、注释及译文

徐宏祖《游恒山日记》原文、注释及译文【原文】《游恒山日记》明·徐宏祖十一日风翳净尽,澄碧如洗。
策杖登岳,面东而上,土冈浅阜,无攀跻②劳。
一里转北,山皆煤炭,不深凿即可得。
又一里,则土石皆赤。
有虬松离立道旁③,亭曰望仙。
又三里,则崖石渐起,松影筛阴,是名虎风口。
于是石路萦回④,始循崖乘峭而上。
三里,有杰坊⑤曰“朔方第一山”,内则官廨(⑥)厨井俱备。
坊右东向拾级⑦上,崖半为寝宫,宫北为飞石窟,再上则北岳殿也。
上负绝壁,下临官廨,殿下云级插天,庑门⑧上下,穹碑⑨森立。
从殿右上,有石窟倚而室之,曰会仙台。
台中像群仙,环列无隙。
余时欲跻危崖、登绝顶。
还过岳殿东,望两崖断处,中垂草莽者千尺,为登顶间道,遂解衣攀蹑而登。
二里,出危崖上,仰眺绝顶,犹杰然天半,而满山短树蒙密,槎枒⑩枯竹。
但能钩衣刺领,攀践辄断折,用力虽勤,若堕洪涛,汩汩(11)不能出。
余益鼓勇上,久之棘尽,始登其顶。
时日色澄丽,俯瞰山北,崩崖乱坠,杂树密翳(12)。
是山土山无树,石山则有。
北向俱石,故树皆在北。
浑源(13)州城一方,即在山麓。
北瞰隔山一重,苍茫无际,南惟龙泉(14),西惟五台(15),青青与此作伍。
近则龙山西亘,支峰东连,若比肩连袂下扼沙漠者。
既而下西峰,寻前入峡危崖,俯瞰茫茫,不敢下。
忽而回首东顾,有一人飘摇于上,因复上其处问之,指东南松柏间,望而趋,乃上时寝宫后危崖顶。
未几,果得径。
南经松柏林,先从顶上望松柏葱青,如蒜叶草茎,至此则合抱参天(16),虎风口之松柏,不啻(17) 百倍之也。
从崖隙直下,恰在寝宫之右,即飞石窟也。
【注释】①节选自《徐霞客游记》。
徐宏祖(1586年—1641年),明代散文家、地理学家。
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人,曾遍游名山大川,写下了大量的游记。
在这篇游记中,充满了强烈的爱国热情,生动地描绘了祖国山河的壮丽特色。
恒山,五岳中的北岳,在今山西、河北两省之间。
②〔攀跻(jī)〕抓着东西登高。
一段美妙的旅程游记作文恒山

一段美妙的旅程游记作文恒山
哎呀呀,说起去恒山的那次旅行,那可真是太棒啦!
刚到恒山脚下的时候,我抬头一看,好家伙,这山可真高啊!心里想着,这得爬到啥时候去。
不过,来都来了,硬着头皮也得上啊。
一开始爬山,我还挺有劲儿,哼着小曲儿,步子迈得可大了。
可是没一会儿,我就累得气喘吁吁。
这时候,旁边有个小朋友蹭蹭蹭地超过了我,还回头冲我做了个鬼脸,好像在说:“叔叔,你不行啊!”嘿,我这暴脾气,一下子就来了劲儿,加快脚步追了上去。
爬到半山腰的时候,风景那叫一个美。
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云雾缭绕,就像仙境一样。
我忍不住停下脚步,拿出手机一顿狂拍。
正拍得起劲呢,突然听到有人喊:“看,有松鼠!”我赶紧扭头去找,果然看到一只小松鼠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太可爱啦!
接着往上爬,路越来越难走,有的地方甚至得手脚并用。
我这心里直打鼓,生怕一个不小心滚下去。
就在我小心翼翼的时候,后面的一个大哥说:“别怕,小伙子,我在后面给你顶着呢!”听了这话,我心里踏实多了。
终于爬到了山顶,那感觉,简直无法形容。
风呼呼地吹着,把我
的疲惫都吹跑了。
看着眼前的美景,我心想,这一路的辛苦都值了。
这次恒山之旅,可真是让我难忘啊!
现在回想起来,还觉得美滋滋的,真期待下一次的美妙旅程!。
《游恒山日记》(徐霞客游记)简介、原文全文及翻译白话译文

《徐霞客游记》游恒山日记关于徐霞客游记《徐霞客游记》是以日记体为主的地理著作,明末地理学家(一作宏祖,号霞客)经34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
世传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数种,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卓有重要的价值。
游恒山日记原文去北台七十里,山始豁然,曰东底山。
台山北尽,即属繁峙界矣。
初九日出南山。
大溪从山中俱来者,别而西去。
余北驰平陆中,望外界之山,高不及台山十之四,其长缭绕如垣矮墙,东带平邢,西接雁门,横而径者十五里。
北抵山麓,渡沙河,即为沙河堡。
依山瞰流,砖甃高整。
由堡西北七十里,出小石口,为大同西道;直北六十里,出北路口,为大同东道。
余从堡后登山,东北数里,至峡口,有水自北而南,即下注沙河者也。
循水入峡,与流屈曲,荒谷绝人。
数里,义兴寨。
数里,朱家坊。
又数里,至葫芦嘴。
舍涧登山,循嘴而上,地复成坞四周高中央凹的地方,溪流北行,为浑源界。
又数里,为土岭,去州尚六十里,西南去沙河,共五十里矣,遂止居住居民同姓家。
初十日循南来之涧北去三里,有涧自西来合,共东北折而去。
余溯西涧入,又一涧自北来,遂从其西登岭,道甚峻。
北向直上者六七里,西转,又北跻而上者五六里,登峰两重,造其巅,是名箭筸岭。
自沙河登山涉润,盘旋山谷,所值皆土魁土堆荒阜;不意至此而忽跻穹窿,然岭南犹复阿蒙也。
一逾岭北,瞰东西峰连壁隤同颓,翠蜚飞丹流。
其盘空环映者,皆石也,而石又皆树;石之色一也、而神理又各分妍;树之色不一也,而错综又成合锦。
石得树而嵯峨倾嵌者,幕覆盖以藻绘文采而愈奇;树得石而平铺倒蟠弯曲者,缘以突兀而尤古。
如此五十里,直下至阮大土山底,则奔泉一壑,自南注北,遂与之俱出坞口,是名龙峪口,堡临之。
北岳恒山游记作文高中

北岳恒山游记作文高中早就听闻北岳恒山的大名,一直心心念念想去见识一番。
终于,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假期,我踏上了这场期待已久的旅程。
一路奔波,当恒山那雄伟的身姿映入眼帘时,我瞬间被它的气势所震撼。
远远望去,恒山宛如一条巨龙蜿蜒盘踞在大地之上,云雾缭绕,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买好门票,我迫不及待地走进恒山景区。
一开始,是一段相对平缓的山路,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欢迎我的到来。
我心情愉悦,脚步轻快,哼着小曲儿,欣赏着沿途的风景。
但随着山路逐渐陡峭,我的呼吸也开始变得急促起来。
每走一步,都感觉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
就在我气喘吁吁,想要放弃的时候,旁边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却健步如飞。
我心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一下子就被激起来了,“人家老爷爷都能行,我怎么能认输呢!”于是,我咬紧牙关,继续往上爬。
爬了一段,我来到了一个小小的休息平台。
这里有几个卖小吃的摊位,我赶紧买了一瓶水,“咕咚咕咚”地灌了好几口,又买了一根烤肠,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哎呀,这烤肠可真香啊,感觉一下子又有劲儿了!”继续前行,山路越发崎岖难行。
有的地方甚至需要手脚并用才能通过。
我紧紧抓住旁边的铁链,小心翼翼地往上爬。
这时候,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爬”山。
好不容易来到了半山腰的一个寺庙,我进去拜了拜。
寺庙里香烟袅袅,钟声回荡,让人的心灵仿佛也得到了片刻的宁静。
从寺庙出来,我站在栏杆边,向远处眺望。
哇!那景色简直太美了!连绵起伏的山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幅美丽的水墨画。
休息了一会儿,我又继续向山顶进发。
这最后的一段路,是最艰难的。
我的心跳得厉害,汗水不停地往下流,眼睛被汗水蜇得生疼。
但我心里一直有个声音在说:“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终于,我登上了山顶!那一刻,我激动得差点哭出来。
山顶的风呼呼地吹着,吹走了我所有的疲惫。
放眼望去,周围的一切都变得那么渺小,我感觉自己仿佛站在了世界的巅峰。
“哇塞!这感觉太棒啦!”在山顶上停留了一会儿,我开始慢慢下山。
北岳恒山游记作文

“五岳归来不看山,恒山归来不看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五岳就像五岳,但恒山却是
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
今天,我们全家决定去恒山游玩,我们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终于到了恒山脚下。
我
和妈妈买了票,就赶紧去排队买票。
等我们到了售票口才知道,原来要坐缆车才能上山。
于是,我们就坐缆车上了山。
“哇!”我一到山顶就看到了许多五颜六色的蝴蝶在空中飞舞着,美丽极了。
我还看到
了一个大蘑菇形状的东西,它的样子像一个大大的蘑菇,非常有趣。
我还看到了一棵
松树,它长在悬崖峭壁上,郁郁葱葱的枝叶向四面八方伸展开来,像是要拥抱蓝天。
我还看到了一只小松鼠在树上爬来爬去。
我们到了第二站:“悬空寺”。
悬空寺位于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下。
它建于北魏年间,已有1500多年历史了,是国内唯一能体现和反映北魏时期建筑艺术的精华之作。
悬空
寺虽然不高也不大,但它独特的建筑艺术却让人感到非常震撼!。
古诗游恒山记翻译赏析

古诗游恒山记翻译赏析文言文《游恒山记》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十一日,风翳(yì)净尽,澄碧如洗。
策杖登岳,面东而上,土冈浅阜(fù),无攀跻(ī)劳。
一里,转北,山皆煤炭,不深凿即可得。
又一里,则土石皆赤。
有虬(qiú)松离立道旁,亭曰望仙。
又三里,则崖石渐起,松影筛(haī)阴,是名虎风口。
于是石路萦(yín)回,始循崖乘峭而上。
三里,有杰坊(fǎn)曰“朔方第一山”,内则官廨(xiè)厨井俱备。
坊右东向拾(hè)级上,崖半为寝宫,宫北为飞石窟,再上则北岳殿也。
上负绝壁,下临官廨,殿下云级插天,庑门上下,穹碑森立。
从殿右上,有石窟,倚而室之,曰会仙台。
台中像群仙,环列无隙。
余时欲跻(ī)危崖、登绝顶。
还(huán)过岳殿东,望两崖断处,中垂草莽者千尺,为登顶间(iàn)道,遂解衣攀蹑(niè)而登。
二里,出危崖上,仰眺绝顶,犹杰然天半,而满山短树蒙密,槎丫(chá yā)枯竹,但能钩衣刺领,攀践辄断折,用力虽勤,若堕洪涛,汩汩(ǔ)不能出。
余益鼓勇上,久之棘(í)]尽,始登其顶。
时日色澄(chén)丽,俯瞰(àn)山北,崩崖乱坠,杂树密翳(yì)。
是山土山无树,石山则有。
北向俱石,故树皆在北。
浑源州城一方,即在山麓。
北瞰隔山一重,苍茫无际。
南惟龙泉,西惟五台,青青与此作伍。
近则龙山西亘(èn),支峰东连,若比肩连袂(mèi)下扼(è)沙漠者。
既而下西峰,寻前入峡危崖,俯瞰茫茫,不敢下。
忽回首东顾,有一人飘摇于上,因复上其处问之,指东南松柏间,望而趋,乃上时寝宫后危崖顶。
未几,果得径。
南经松柏林,先从顶上望松柏葱青,如蒜叶草茎,至此则合抱参天,虎风口之松柏,不啻(chì)百倍之也。
从崖隙直下,恰在寝宫之右,即飞石窟也。
游恒山记翻译及分析

游恒山记(明代)徐霞客十一日,风平云散,天空清澈如洗。
(我)拄着手杖攀登恒山,面朝东方攀登,(一路都是)低矮的土山,没有爬山的劳累。
行走一里,转向北方,山上都是煤炭,不用深挖就能得到。
再行走一里,土石就都是红色的了。
有盘曲的松树并立在路的旁边,(有一座)亭子名叫“望仙亭”。
再行走三里,高崖石块逐渐高起,松树滤下班驳的阴影,这里叫做虎风口。
从这里石路开始萦绕盘旋,(我)开始顺着山崖,借着峭壁,向上攀登。
爬了三里,有一座高大的牌坊,刻着“朔方第一山”,里面官府、厨房、水井全都具备。
从牌坊的右侧向东逐步登阶攀登,高崖半腰是寝宫,寝宫的北侧是飞石窟,再向上就是北岳殿了。
北岳殿上面是绝壁,下面挨着官府,殿下面极高的台阶直插云霄,廊屋上下,高大的石碑密集地竖立着。
从北岳殿的右侧上行,有一个石窟,就着改成一间屋子,叫做会仙台。
台中塑着群仙(的像),环绕排列没有间隙。
我这个时候想要爬上高高的山崖、登上山的极顶。
绕过北岳殿的东侧,见到两处悬崖中断的地方,其中有垂落的草莽达到千尺,是登顶的偏僻小路,于是就解开衣袖手脚并用攀登而上。
又攀登二里,来到高崖的顶上,抬头远看山顶,还突出地悬在半空里,而且满山都是茂密的短树,参差不齐的枯竹枝,只能够钩扯衣服刺入衣领,用手抓或用脚踩就断折。
虽然不断地努力,却好像掉进洪流之中,水流很急,不能出来。
我更加鼓足勇气向上攀登,才登上了恒山的顶峰。
这个时候阳光明亮绚丽,向下鸟瞰山的北侧,高崖崩裂的石块纷纷,各种树木浓阴遮蔽。
这座山土山上不长树木,石头山上则生长。
北侧都是石山,所以树木都生长在北侧。
一座浑源州的州城,就在山脚。
再向北鸟瞰,隔着一重远山,苍苍茫茫没有边际。
南边是龙泉山,西边是五台山,表现出一派青色,跟恒山做伴。
近处是龙山向西绵延,它的支峰向东拓展,好像肩并肩、衣袖连衣袖地阻挡着下面的沙漠。
过了一会儿,从西峰下山,寻找先前进入峡谷的高崖,向下一看,苍苍茫茫,不敢下行。
忽然回头向东了望,有一个人飘飘摇摇在山的上面,于是又上到那里问他,(他)指着东南侧的松柏之间,(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快步走过去,就是上山时寝宫后面高崖的顶上。
恒山游记 阅读答案附翻译

恒山游记阅读答案附翻译乔宇北岳在浑源州之南,纷缀典籍。
《书》著其为舜北巡狩之所,为恒山;《水经》著其高三千九百丈,为玄岳;《福地记》著其周围一百三十里,为总玄之天。
予家太行白岩之旁,距岳五百里,心窃慕之,未及登览,怀想者二十余年。
至正德改元,奉天子命,分告于西蕃园陵等,道经浑源。
去北岳仅十里许,遂南行至麓,其势冯冯煴煴,恣生于天,纵盘于地。
其胸荡高云,其巅经赤日。
余载喜载愕,敛色循坡东,迤岭北而上,是多珍灵草,枝态不类;桃芬李葩,映带左右。
山半稍憩,俯深窥高,如缘虚历空。
上七里,是为虎口,其间多横松强柏,壮如飞龙怒虬,叶皆四衍。
从者云:是岳神所保护,人樵尺寸必有殃,故环山之斧不敢至。
其上路益险,登巅三里,始至岳庙。
颓楹古像,余肃颜再拜。
庙之上有飞石窟,两岸壁立,豁然中虚。
相传飞于曲阳,今尚有石突峙。
故历代凡升登者,就祠于曲阳,以为亦岳灵所寓也。
然岁之春,走千里之民,来焚香于庙下,有祷辄应,赫昭于四方。
如此,岂但护松柏然哉!余遂题名于悬崖,笔于碑及新庙之厅上。
又数十步许,为聚仙台。
台上有石坪,于是振衣绝顶而放览焉。
东则渔阳上谷,西则大同以南,奔峰来趋,北尽浑源、云中之,南目五台隐隐在三百里外;而翠屏、五峰、画锦、封龙诸山,皆俯首伏脊于其下。
因想有虞君臣会朝之事,不觉怆然。
又忆在京都时,尝梦登高山眺远,今灼灼与梦无异,故知兹游非偶然者。
1.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纵盘于地纵:放纵,自由自在B.枝态不类类:像,相似C.如缘虚历空缘:沿着D.奔峰来趋趋:归附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A.作者想要游览恒山已经有二十多年了。
皇帝改年号为正德,作者奉皇上之命去恒山通告此事,才得以游览。
B.这篇游记是按照由上而上的登山顺序来写的,先写从山麓仰望,再写在半山腰俯深窥高,最后又写山顶所见。
C.每年,从千里之外赶来的百姓,来到岳庙烧香,有求必应,因此岳庙显赫的名声传遍四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又数十步许,为聚仙台。台上有石坪,于是振衣绝顶而放 览焉。东则渔阳上谷,西则大同以南,奔峰来趋,北尽浑源、 云中之景,南目五台隐隐在三百里外;而翠屏、五峰、画锦、 封龙诸山,皆俯首伏脊于其下。因想有虞君臣会朝之事,不觉 怆然。又忆在京都时,尝梦登高山眺远,今灼灼与梦无异,故 知兹游非偶然者。 又走了几十步,是聚仙台。台上有石坪,于是(我)在恒 山最高峰上抖擞衣裳而放眼四望:东面是渔阳山上谷,西面是 大同以南山峰奔驰而来,归附,北面尽收浑源、云中之景,南 面极目五台山,隐在三百里外,而翠屏、五峰、昼锦、封龙众 山,都俯首脊在它的下面。于是,我想起有虞君臣会朝的事, 不觉心中忧伤;又回忆起在京都的时候,常常梦到登上高山眺 望远处,如今清清楚楚与梦境没有什么不同,所以知道这次游 北岳绝非偶然呀。
至正德改元,奉天子命,分告于西蕃园陵等,道经浑源。 去北岳仅十里许,遂南行至麓,其势冯冯煴煴,恣生于天,纵 盘于地。其胸荡高云,其巅经赤日。余载喜载愕,敛色循坡东, 迤岭北而上,是多珍花灵草,枝态不类;桃芬李葩,映带左右。 山半稍憩,俯深窥高,如缘虚历空。上七里,是为虎风口,其 间多横松强柏,壮如飞龙怒虬,叶皆四衍。从者云:“是岳神 所保护,人樵尺寸必有殃,故环山之斧不敢至。”
6、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纵盘于地 纵:放纵,自由自在 B、枝态不类 类:像,相似 C、如缘虚历空 缘:沿着 D、奔峰来趋 趋:归附 C(缘:攀援)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3分) A、作者想要游览恒山已经有二十多年了。皇帝改年号为正德, 作者奉皇上之命去恒山通告此事,才得以游览。 B、这篇游记是按照由上而上的登山 顺序来写的,先写从山麓 仰望,再写在半山腰俯深窥高,最后又写山顶所见。 C、每年春天,从千里之外赶来的百姓,来到岳庙烧香,有求 必应,因此岳庙显赫的名声传遍四方。 D、篇末写作者由绝顶放览之所见联想到虞舜巡狩恒山接受北 方诸侯朝见的故事,这使得恒山的形象越发庄严、神圣。
A(“去恒山通告此事”有误,原文是“道经浑源。 去北岳仅十里许”)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余载喜载愕,敛色循坡东,迤岭北上。(4分) 我又惊又喜,后来我收起惊喜的表情,继续沿着山路向东,又 沿岭北曲折向上。 ⑵是岳神所保护,人樵尺寸必有殃,故环山之斧斤不敢至。 这里的树是受山神保护的,谁要是砍松树一尺一寸,必定遭殃, 所以山周围的人都不敢拿着斧头来砍。 ⑶故历代凡升登者,就祠于曲阳,以为亦岳灵所寓也。(3分) 所以历代登山的人,就前往曲阳县祭祀,认为那儿也是山神居 住的地方。 9、作者从哪两个方面写出恒山的灵异秀丽?() 花草树木;庙宇建筑
其上路益险,登巅三里,始至岳庙。颓楹古像,余肃颜 再拜。庙之上有飞石窟,两岸壁立,豁然中虚。相传飞于曲 阳,今尚有石突峙。故历代凡升登者,就祠于曲阳,以为亦 岳灵所寓也。然岁之春,走千里之民,来焚香于庙下,有祷 辄应,赫昭于四方。如此,岂但护松柏然哉!余遂题名于悬 崖,笔诗于碑及新庙之厅上。
山上的路十分的险,走走停停走了三里,到了山顶.废庙中有一座神像, 我恭敬地朝拜。庙之上有个叫飞石窟的地方,两岸石壁林立,中间缺了一 大块。相传是那块缺少了山石飞到曲阳县去了,到现在还耸立在那里,所 以历代畏惧登山的人都前往曲阳祭祀,认为这也是北岳神灵居住的地方。 每年春天,千里迢迢赶来的百姓,来到庙下焚香,有求必应,显耀的名声 传遍了四方。这样,(北岳神灵)哪里只是保护松树柏树呢!我于是在悬 崖上题名,在碑石及新庙的厅上提笔写诗。 又走了几十步,是聚仙台。台上有石坪,于是(我)在恒山最高峰上抖擞 衣裳而放眼四望:东面是渔阳山上谷,西面是大同以南山峰奔驰而来,归 附,北面尽收浑源、云中之景,南面极目五台山,隐在三百里外,而翠屏、 五峰、昼锦、封龙众山,都俯首脊在它的下面。于是,我想起有虞君臣会 朝的事,不觉心中忧伤;又回忆起在京都的时候,常常梦到登上高山眺望 远处,如今清清楚楚与梦境没有什么不同,所以知道这次游北岳绝非偶然 呀。
恒山游记 乔宇 北岳在浑源州之南,纷缀典籍。《书》著其为舜北巡狩之所, 为恒山;《水经》著其高三千九百丈,为玄岳;《福地记》著其 周围一百三十里,为总玄之天。予家太行白岩之旁,距岳五百里, 心窃慕之,未及登览,怀想者二十余年。 北岳恒山在浑圆州的南面,关于北岳恒山,典籍中多有记载: 《尚书· 舜典》记载,虞舜“巡狩至于北岳,这里指的就是恒山。 《水经》记载,"其高三千九百丈"是玄岳。《福地记》记载其周围 一百三十里,为“总玄之天”。我家住在太行山西侧白岩山旁边, 距离北岳恒山500多里路.心中很是向往,但从没有登上去游览过, 我怀着这个想法20多年。
到了正德改元年之际,(我)奉皇上之命向西北少数民族和看守园陵的 官员、镇守山川的将领通告旧皇帝去世,新皇帝即位及改用新年号的事,中 途经过浑源。离北岳恒山仅仅十里路多点,于是南行到恒山山麓。山上云雾 缭绕,气势雄浑。山势有高有低,有起有伏。恒山像人挺胸屹立,空中的云 萦绕恒山飘动,为红日所经过,我一路上又惊又喜。我收起惊喜的表情,向东 面继续走去,顺着山岭向山上爬。山上多是奇花异草.样子也不一样.桃李芬 芳,景物相互映衬,彼此关连.我在半山停下来休息,向下看深处,非常之高. 像是在虚无的空间攀援经历天空.向上走了七里左右,前面是虎风口,这里多是 一些粗壮的松柏像是巨龙一样,叶子四处展延密茂,茂密的奇怪。随从的人 说:是这里的山神在保护,谁要是砍松树一尺一寸,必定遭殃,所以周围 斧斤从不敢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