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 用数学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设计

标题: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引言: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学习内容之一,对于学生培养数学思维、提高数学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教案设计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一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本教案设计分为六个单元,分别是数字0-20的认识与书写、数字0-20的加法与减法、展开与反展开集合、简单问题的探究、空间与形状、时间与事件。

以下是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

一、数字0-20的认识与书写1. 学习目标:- 认识数字0-20;- 能正确书写数字0-20;- 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字0-20。

2. 教学内容:- 数字0-20的读写认识;- 分别书写0-20数字。

3. 教学活动:- 制作数字卡片,帮助学生认识数字;- 多种方式书写0-20数字,如用拼图、玩具磁贴等。

二、数字0-20的加法与减法1. 学习目标:- 理解数字0-20的加法与减法概念;- 进行数字0-20的简单加法与减法运算。

2. 教学内容:- 数字0-20的加法规则与减法规则;- 通过实例进行加法与减法运算。

3. 教学活动:- 游戏形式的加减法练习;- 加减法运算的口算练习。

三、展开与反展开集合1. 学习目标:- 理解集合的概念;- 学会展开和反展开集合。

2. 教学内容:- 集合与元素的关系;- 集合的展开与反展开。

3. 教学活动:- 搭建积木集合,让学生观察、展开和反展开集合。

四、简单问题的探究1. 学习目标:- 能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简单数学问题;-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内容:- 利用已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3. 教学活动:- 分组讨论简单问题,鼓励学生合作解决问题。

五、空间与形状1. 学习目标:- 认识基本的二维图形;- 能够认识二维图形的属性。

2. 教学内容:- 基本的二维图形,如圆、正方形、三角形等;- 二维图形的属性。

3. 教学活动:- 带着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二维图形,如窗户、书桌等。

一年级下册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数学

一年级下册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数学

一年级下册教案数学第一课:数字的认识与比较【教学目标】1. 通过游戏、实物等多种方式认识数字1-10,并能正确书写和读出这些数字。

2. 能根据图形、数量进行简单的大小比较,并理解“大”、“小”概念。

3. 能正确理解和使用“多少”、“几个”等常用数量词汇。

【教学重难点】1. 数字1-10的认识和书写。

2. 图形和数量的比较。

【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1-10)。

2. 鲜艳的图形卡片(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3. 数量比较的实物(例如:水果、玩具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1. 老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大大小小的物品,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并用手指指出“大”与“小”的差异。

2. 老师出示数字卡片,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猜测卡片上的数字,并与实物相联系。

二、数字认识与书写1. 老师出示数字卡片,并与学生一起大声读出这些数字。

2. 学生模仿老师书写数字,并逐个指出数字卡片上的数字。

三、图形和数量的比较1. 老师出示图形卡片,并让学生对其进行简单的大小比较,如:比较两个圆形的大小。

2. 老师出示一些数量比较的实物,并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的数量来判断“多”和“少”。

四、巩固和拓展1. 老师用实物组成不同数量,让学生快速判断数量的大小。

2. 学生互相交流,用所学词汇描述实物的数量。

【教学延伸】1. 对于数字1-10的认识和书写还可以通过歌曲、游戏等多样化的形式进行巩固和拓展。

2. 可以进行更复杂的图形和数量比较,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大小的概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们对数字、图形和数量的认识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同时,教师还利用实物和游戏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未来的教学中,应该进一步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学设计(优质3篇)

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学设计(优质3篇)

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学设计(优质3篇)1.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科书第85页例1以及课后的“做一做”。

教学目标:1.基本技能:让学生发现、经历、探究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推理能力。

2.数学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合理推理能力,并合理、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3.解决问题:合作中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体会一组图形重复出现多次就是排列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水彩笔、练习本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感知规律师:这节课,老师想带领小朋友们做几节律动,看谁的眼睛亮最先学会,好不好?(教师示范:拍手两下拍肩两下。

师重复两次后边做边说:学会的可以跟着老师做。

师生一同接着活动,重复四、五遍后教师喊停)师:真不错,那再换一组头部运动:左右左右左右。

(学生随着老师的示范不由得跟着做下去。

)师:做得真好!刚才小朋友们为什么学得这么快?生:因为动作太简单。

生:就是几个相同的动作重复做下去。

师:那你们能不能也创造一组这样的动作让大家跟着做一做?(学生思考,自己比划。

)师:好,谁先上来把你创造的动作教给大家,看谁最勇敢。

生:一边说边做。

师:真棒!创造了这样特殊的动作让我们大家做,其他小朋友还有没有自己的动作。

师:像这样的一组动作重复做下去就叫做规律。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找规律.(板书:找规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初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

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是《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

因此,课始我安排了“做律动”的游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感知了规律的存在。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1.观察场景,探究规律师:同学们开了联欢会,特意把场地装扮了一下。

看,漂亮吗?用什么打扮的?(出示课件)生:有花、彩旗、灯笼。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 用数学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 新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 用数学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 新人教版

用数学教学内容:用数学完成相应的做一做教学要求: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3、学会提出与他人不同的数学问题。

4、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学会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已知条件,提出数学问题教学准备:主题图二幅教学过程:师:春天到了,教师带领同学们来到了郊外进行春游活动,同学们来到郊外,非常开心,吃过饭后,便玩起了游戏。

一、说一说出示主题图:(例3的主题图)1、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发现?(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1)有8个女同学,有6个男同学2)13个同学玩捉迷藏的游戏,这里有6个同学3)有16个同学来踢球,已经来了9个人。

2、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问题吗?比一比,看谁提出的问题最多,试一试(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还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吗?3、想一想,你能根据这些信息列出算式吗?试一试(板演,齐练,评讲)如:第1小题:8+6 8-6问:你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算,说说你的理由?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请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再全班说一说。

还有没有与他不一样的算法吗?(其它各题与以上相同)B:出示“做一做”的主题图学生观察:问:(1)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说给你的同学听。

再数一数,你发现了什么?还有不同的发现吗?(2)你能够根据你所看到的说成一个数学小故事吗?试一试(四人小组互说)(3)指名说(3――――5人)(4)你们有根据这些数学小故事列出算式吗?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5)除了刚才的这些问题,你还能提出其它的问题来并且列出算式吗?讨论一下,互相说一说。

二、练一练1、出示图,让学生认真观察:(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编出一个数学小故事吗?四人小组互说,然后指名说(2)你能根据你编的这些数学小故事列出算式吗?(3)学生独立完成,同时指名板演。

一年级数学公开课优秀教案(通用15篇)

一年级数学公开课优秀教案(通用15篇)

一年级数学公开课优秀教案(通用15篇)一年级数学公开课优秀教案(通用1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公开课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数学公开课优秀教案篇1教学内容:北师大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时“买衣服”知识点: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认识大面额人民币,并会和小面值人民币进行换算,懂得相同单位人民币相加减,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

教学目的:1、认识多种大面额的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

2、进一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与币值。

3、在购物活动中,能灵活地选择不同币值的人民币。

4、了解储蓄的功能,养成存钱的习惯。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学习识别大面额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付款方式。

教具:投影仪、大面额真币、主题图学具:货币学具教学过程:一、引入:夏天到了,许多小朋友都要买一些新衣服。

今天,我们就到服装商店去看一看。

(课件出示服装店的场景,画面上展示出不同款式的夏装和价钱:上衣59元,裤子41元,T恤39元,裙子36元,连衣裙68元,帽子14元,短裤32元。

)结合实际情况,把活动置于服装店,并且把教材上的内容扩充,使其更加丰富。

瞧,这么多漂亮的衣服,如果你是这家商店的售货员,怎样介绍你的商品呢?谁来试一试?二、活动一:认一认1、我们怎样才能买到这些漂亮衣服呢?(付钱)昨天,我们认识了一些人民币,用它们来付钱,可以吗?(太麻烦了!)2、我们该怎么付钱呢?(用面额比较大的人民币)你见过吗?(教师出示最新版的10元至100元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模型。

)3、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钱你认识吗?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出认一认活动,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来观察,从直观上感知、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学生可以在组内充分地交流自己所看到的,为正确认识、区分这些纸币打下基础。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下册)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下册)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下册) 看看自己都拿到了什么物品?喜欢吗?2、师:现在听清要求,请很快的数出10个物品放在桌子上,放成一堆,仔细观察,10个呀,就这么多。

师:请你再数10个出来。

师:现在是多少了?师:再仔细观察20个这一堆,20个就这么多。

师:请你把袋子里的物品都倒出来,想想,刚才10个一堆,20个一堆是那么多,再观察一下你面前这一大堆,猜猜这一堆大约有多少?生猜(略)师:那么到底有多少呢?请你仔细数一数。

(学生开始数桌上的物品,有糖、枣、沙枣、棋子、小棒、铅笔、玉米粒等。

)3、学生汇报数的结果师:你来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一个一个数的,有两个两个数的,有五个五个数的,还有十个十个数的?)师:刚才谁都数的是100?请举起手。

其实老师为大家准备的每个袋里的物品都是100,你们数对了。

(学生高兴地欢呼。

)师:有的小朋友没有数对,我们给他找一找数错的原因好吗?学生寻找出错的原因:1、点的和数的不一样快2、数的物品太多,有时稍不专心会忘。

3、转整十数时不知道是多少。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估数和数数的活动过程中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学会用多种方法数数,渗透估数的方法,体会准确数出物体个数的方法,体现数是数出来的。

〕4、师出示100粒大米。

谁来猜猜这些大米是多少粒?(生猜)师:看着这100粒大米,再看看周围同学桌上的100个物品,老师有些不明白,都是100,为什么有的堆大?有的堆小?生:因为有的物品大,有的物品小。

师:刚才的100颗糖,100枝铅笔,100粒大米……我们都可以用数100来表示。

(板书:100)〔设计意图:进一步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提高估数的能力。

〕三、探索活动1、接数,数的组成师:请你数出35个物品,怎样摆放让人一眼看出来。

可以利用老师提供给你的小袋和皮筋。

(师事先在物品袋里装了小袋和皮筋)生数并摆出35个物品来。

(老师巡视,指导)师请一名摆铅笔的学生到展示台前展示,再请一名装小袋的学生到展示台前展示,并说出这样做的理由。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名师版】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名师版】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内容及简析认识图形(二),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区分常见的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

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图形特征,感知图形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他人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措施1.充分给学生机会,让他们通过拼、剪等操作活动,在活动中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

2.让学生感知平面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课件、图形卡纸、实物等。

课时安排:约5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平面图形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的内容及相关的练习题。

教学目标: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具准备: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实物出示)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二、初次感知,认识图形这些立体图形上面有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新朋友,他们就藏在这些立体图形的表面上,你在哪个立体图形的表面上找到了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呢?生1:我在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

一年级人教版下册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一年级人教版下册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一年级人教版下册教案第一课:认识数字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认识并书写数字1-10。

2. 培养学生对数字数量的初步认知。

3. 培养学生对数字顺序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4.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数字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能够熟练认识数字1-10。

2. 培养学生对数字数量的初步认知。

3. 培养学生对数字顺序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对数字顺序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2.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数字运算能力。

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1-10)。

2. 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10,让学生帮助老师将数字卡片按正确的顺序排列在黑板上。

2. 引导学生观察数字的形状和规律,让学生说出每个数字的名称。

Step 2:认识数字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一边出示一边说出数字的名称,让学生跟着说。

2. 学生也可以互相出示数字卡片,并说出数字的名称。

Step 3:书写数字1. 教师手写数字1-10在黑板上,让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模仿。

2. 学生可以在草稿纸上模仿老师的书写,尽量书写整齐。

Step 4:练习数量1. 教师出示一定数量的物品(如水果、玩具等),让学生观察并尝试估算数量。

2. 学生可以利用手指或物品进行数量的模拟。

Step 5:练习数字顺序1. 教师出示混乱的数字卡片,让学生帮助老师将数字按正确的顺序排列。

2. 学生也可以在小组内互相出示数字卡片,进行数字顺序的练习。

Step 6: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数字的重要性和使用场景。

2. 鼓励学生课后练习书写数字,并在家庭生活中观察和运用数字。

教学延伸:1. 给学生出示包含数字的图片,让学生辨认并说出数字的名称。

2. 制作数字拼图游戏,让学生按顺序拼接数字,培养数字顺序的记忆能力。

扩展阅读推荐:1. 《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2. 《认识数字的乐趣》3. 《数字游戏大挑战》以上是一年级人教版下册的第一课教案,通过认识数字和书写数字的练习,帮助学生建立对数字的基本认知和运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数学
教学内容:用数学完成相应的做一做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3、学会提出与他人不同的数学问题。

4、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
学会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已知条件,提出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主题图二幅
教学过程:
师:春天到了,教师带领同学们来到了郊外进行春游活动,同学们来到郊外,非常开心,吃过饭后,便玩起了游戏。

一、说一说
出示主题图:(例3的主题图)
1、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还有什么发现?(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1)有8个女同学,有6个男同学
2)13个同学玩捉迷藏的游戏,这里有6个同学
3)有16个同学来踢球,已经来了9个人。

2、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问题吗?比一比,看谁提出的问题最多,试一试(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还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3、想一想,你能根据这些信息列出算式吗?试一试
(板演,齐练,评讲)
如:第1小题:8+6 8-6
问:你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算,说说你的理由?
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请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再全班说一说。

还有没有与他不一样的算法吗?
(其它各题与以上相同)
B:出示“做一做”的主题图
学生观察:
问:(1)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说给你的同学听。

再数一数,你发现了什么?还有不同的发现吗?
(2)你能够根据你所看到的说成一个数学小故事吗?试一试(四人小组互说)
(3)指名说(3――――5人)
(4)你们有根据这些数学小故事列出算式吗?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5)除了刚才的这些问题,你还能提出其它的问题来并且列出算式吗?讨论一下,互相说一说。

二、练一练
1、出示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编出一个数学小故事吗?四人小组互说,然后指名说
(2)你能根据你编的这些数学小故事列出算式吗?
(3)学生独立完成,同时指名板演。

(4)你能说说它们各等于几?你是怎么想的吗?
2、P21:2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思维训练
1、一辆公共汽车上有15位乘客,到站后有5位乘客下车。

7位乘客上车,这时车上乘客比原来少3,对吗?
2、一班得了15面卫生红旗,二班得了20面,三班得的比二班少,比一班多,猜一猜三班可能得了几面红旗。

五、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大家都很出色,我们可以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教师真为大家感到骄傲!
板书设计:学数学、用数学
例3:1)有8个女同学,有6个男同学 8+6=14 8-6=2
2)13个同学玩捉迷藏的游戏,这里有6个同学 13-6=7
3)有16个同学来踢球,已经来了9个人。

16-9=7
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问题?
有17只小鸟,飞走了8只,还剩几只?
17- 8 = 9(只)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