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西师版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小学数学西师版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小学数学西师版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1、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00),

10个一千是一万(10000)。

2、个、十、百、千、万都是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10。

3、数位顺序:

从右起第一位是个位,

第二位是十位,

第三位是百位,

第四位是千位,

第五位是万位……

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这一位上写0。

5、读数是从高位开始,千位上是几,读作几千,百位上是几,读作几百,十位上是几读作几十……末尾的0不读。中间有一个或连续两个0,只读一个“零”。

6、数的组成。

(1)567是由5个()、()个十和7个()组成。

(2)4个百和2个一组成的数是()

(3)857是一个()位数,5在()位上,表示()。

(4)用6、0、4,0这四个数字可以组成的最大四位数是(),

最小四位数是()。

一个零也不读的四位数(),

个三位数,这个四位数是( 1000 )。

7、位数不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那个大,位数少的那个数小。

8、位数相同的两个整数比较大小,从最高位开始,一位一位往下比。如果两个数是四位数,就从千位开始比较,千位相同,再比百位,百位相同,再比十位,十位相同,在比个位,如果个位也相同,这两个数相等。

9、多得多就是大得多,少得多就小得多。

二单元千米的认识

1、两地之间的距离及比较长的距离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用字母km表示。

2、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

千米(km也叫公里),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除km与m之间的进率是1000外,其余相邻两个长度单位的进率是10。

3、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5、毫米是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直尺上最小一格的长度是1mm,1cm=10mm,生活中1mm的物体有: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mm,1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mm,芝麻的宽度大约是1mm。

6、比较长短的时候,首先看单位是否统一。如果单位统一,直接比较;如果单位不统一,要统一单位以后再进行比较。

7、选填长度单位时,填后要注意想一想符不符合实际情况。

三单元三位数的加减法

1、当题目中出现“估算、大约”时,把不是整十、整百的数要看作和他接近的整十、整百数,然后再进行计算。

2、加法验算方法:加数+加数=和验算: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还可以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进行检验。

减法验算方法:被减数-减数=差

验算: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3、竖式计算是三位数加减法计算的一种常用方法。在做竖式计算式,一对、二算、三检验。首先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计算,算加法时,要“满十进一”,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算减法时,如果不够减,向前一位借一,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一作10减,十位不够减向百位退一作10再减,然后再进行检验。

4、找数字之间规律:如果数字从小到大排列,可以用加法或乘法找规律,如果数字从大到小,可以用减法或除法找规律。如果一会大,一会小,一般要隔着数。

四单元认识图形

1、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3、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有2个钝角,2个锐角。

4、在一个长方形中截(jié)取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截得的正方形的边长等于原长方形的宽。剩下的长方形中:长的那边为长,短的那边为宽。

长方形有4条边,对边相等,有4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有4条边,4条边都相等,有4个角,都是直角,

平行四边形有4条边,对边相等,有4个角,有两个钝角,两个锐角。

五单元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1、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2、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3、做完有余数的除法时:首先就要检查余数是不是小于除数,再去看计算是否有误。可以利用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进行检验。

4、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余数为0时不写。)

5、除法竖式:见右边。

六单元时、分、秒

1、钟面上有12个大格,1个大格中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2、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时针走1大格的时间是1时。分针走一圈是60分,时针走一圈是12时。

3秒针走1小格是1秒,秒针走一圈,分针正好走1小格。

4、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是60个小格,也就是60分。

5、计量比1分钟还短的时间常用秒作单位。

6、1时=60分 1分=60秒

7、时间单位有时(h)、分(min)、秒(s),相邻两个时间单位的进率是60。

8、1时有多长?一场篮球赛从开始到结束大约用1时。汽车在高速路上行100km大约用1时。

9、一分有多长?拍60下皮球大约用1分钟,做20道口算大约用1分钟。

10、一秒有多长?时钟“滴答”一次是1秒。

时(h),分(min),秒(s)

11、 1时=60分 1分=60秒

12、钟面上有( 12)大格,1大格有( 5 )小格,一共有(60)小格。

13、时针走1大格是( 1 )时,走1圈是( 12 )时;

14、分针走1小格是( 1 )分,走1大格是( 5 )分,走1圈是( 60 )分;

15、秒针走1小格是( 1 )秒,走1大格是( 5 )秒,走1圈是( 60 )秒;

16、钟面上( 3和9 )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成直角;

17、钟面上( 6 )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成一条直线;

18、钟面上( 12 )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重合;

19、会认识钟面上的时刻,会用时刻的两种表示方法表示时刻。

20、如10时05分和10:05。

七收集与整理

1、统计前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排列。常见的统计方法有:用符号统计(如:△,○,√等符号统计)。

2、“正”字统计法的优点:方便快速计算出数目。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一万以内数的认识及三位数的加减法

1、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00),10个一千是一万(10000)。

2、个、十、百、千、万都是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10。

3、数位顺序:从右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一个四位数,最高位是千位。

4、写数和读数都是从高位起,写数时几千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在十位上写几……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这一位上写0。

5、读数时,千位上是几,读作几千,百位上是几,读作几百,十位上是几读作几十……末尾的0不读。中间有一个或连续两个0,只读一个“零”。注意:3010读作:三千零一十。

6、位数不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那个大,位数少的那个数小。

7、位数相同的两个整数比较大小,从最高位开始,一位一位往下比。如果两个数是四位数,就从千位开始比较,千位相同,再比百位,百位相同,再比十位,十位相同,在比个位,如果个位也相同,这两个数相等。

8、三位数的加减法

(1)、整十、整百数的加减。如

80+50=想:8个十加5个十等于13个十,就是130.

80-50=想:8个十减5个十等于3个十,就是30.

600+400=想:6个百加4个百等于10个百,就是1000.

600-400=想:6个百减4个百等于2个百,就是200.

(2)、估算。把非整十、整百数看作最接近的几百几十或整百数进行计算。如 295+298=,估算时把295、298都可以看作300,也都可以看作290.

492-355=,估算时可以把492看作500或490;355看作350或360.

(3)、竖式计算是三位数加减法计算的一种。

在做竖式计算式,一对、二算、三检验。

首先把相同数位对齐,在从个位开始计算,算加法时,要“满十进一”。

算减法时,如果不够减,向前一位借一,“借1当10,加上本位数”再减。

(4)检验加法时,可以用:和—(—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还可以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进行检验。

检验减法时,可以用:差+减数 =被减数

还可以用:被减数-差 =减数

9、在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增加相同的数,差不变。或者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减少相同的数,差不变。

10、在加法算式中:一个加数增加几,另一个加数减少相同的数,和不变。

或者一个加数减少几,另一个加数增加相同的数,和不变。

11、算盘上记数要拨珠靠梁。1个下珠表示1,1个上珠表示5,空档表示0.

12、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1.

13、一个三位数加1就变成了一个四位数,这个三位数是( 999 )

14、一个四位数减1就变成了一个三位数,这个四位数是( 1000 )

15、探索规律:

重复出现。如1,1,2,1,1,2…… A,A,B,A,A,B……

每次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如789,790,791…… 每次都加了1,

980,985,990…… 每次都加了5.

前2个数的和等于后一个数。如1,1,2,3,5,8,…… 10 20 30 50 80 130.......

二认识图形

1、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也是特殊的长方形。

3、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有2个钝角,2个锐角。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4、在一个长方形中截(jié)取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截得的正方形的边长等

于原长方形的宽。剩下的长方形中:长的那边为长,短的那边为宽。

5、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6.、四条相等的线段可以围成一个正方形,也可围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7.至少用4个小正方形就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8个小正方形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9个,16个25个.......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三千米的认识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千米(km也叫公里),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2、除km与m之间的进率是1000外,其余相邻两个长度单位的进率是10。

3、计量比较长的距离通常用千米或米作单位。千米也叫公里。用字母km表示。

1千米=1000米,即1km=1000m

4、计量比较短的距离通常用厘米或毫米作单位。直尺上最小1格的长度是1毫米。毫米用字母mm表示。生活中1mm的物体有: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mm,

1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mm,芝麻的宽度大约是1mm。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米=100厘米 1米=100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厘米=10毫米

5、 1km有多长?800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大约有1000m。四百米一圈的跑道跑2圈半是1000m。

四有余数的除法

1、余数必须小于除数,也可以说除数一定要大于余数。

2、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3、做完有余数的除法时:首先就要检查余数是不是小于除数,再去看计算是否有误。可以利用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进行检验。

4、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余数为0时不写。)先看单位是否一样,单位不一样,要把单位转换为一样再试题分析:

五时、分、秒

1、钟面上有12个大格,1个大格中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时针走1大格的时间是1时。

时针走1大格是()时,走1圈是()时;

分针走1小格是()分,走1大格是()分,走1圈是()分;

秒针走1小格是()秒,走1大格是()秒,走1圈是()秒;

钟面上()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成直角;

钟面上()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成一条直线;

钟面上()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重合;

2、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是60小格,也就是60分。即 1时=60分 1h=60min 。

3、计量比1分还短的时间常用秒作单位。秒针走1小格是1秒。秒针走一圈分针正好走1小

格。即1分=60秒 1min=60s

4、记录时间有两种方式:A、文字法,如3时9分; B、电子表法,如 3:09。 3:09可以读作“三时九分”,也可以读作“三时零九分”。

5、时间单位有时(h)、分(min)、秒(s),相邻两个时间单位的进率是60。

6、1时有多长?上一节课加两上课间休息时间大约用1时。汽车在高速路上行100km约用1时。

7、一分有多长?拍60下皮球大约用1分钟,做20道口算大约用1分钟。

8、一秒有多长?时钟“滴答”一次是1秒。

1、统计前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排列。常见的统计方法有:用符号统计(如:△,○,√等符号统计)。

2、“正”字统计法的优点:方便快速计算出数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