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知识点梳理及同步练习
《滕王阁序》文言知识总结归纳

《滕王阁序》文言知识总结归纳《滕王阁序》文言知识总结归纳《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亦名《滕王阁诗序》,骈文名篇。
一、通假宇①所赖君子见机(“机”通“几”,预兆。
句意:不过由于君子看到细微的预兆。
)②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整治。
句意:驾着车在高高的道路上前行。
)③云销雨霁,彩彻区明(“销”通“消”,消散。
句意:云消雨停,阳光普照,天空明朗。
)二、古今异义①穷且益坚(穷:困厄,处境艰难。
今常用于穷困的意思。
句意:处境艰难,而意志更坚。
)②一介书生(一介:一个。
“介”量词。
今常用于“介绍”“介于”等意。
句意:一个书生。
)③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弱冠,指二十岁,古代以二十岁为弱年。
今无此意。
句意:自己和终军的年龄相同,却没有请缨报国的机会。
)④盛筵难再(再:第二次。
今相当于“又”。
旬意:难有第二次遇到。
)⑤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云尔:语气词,用在句尾,表示述说完了。
今无此意。
句意:请各位宾客竭尽文才,写出像潘岳、陆机那样的好作品。
)⑥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学士,掌管文学撰述的官。
今常用来指学位。
句意:文坛上众望所归的孟学士,文章的辞采有如蛟龙腾空,凤凰飞起那样灿烂夺目。
)⑦阮籍猖狂(猖狂,狂放,不拘礼节;今指狂妄而放肆。
)⑧千里逢迎(逢迎,迎接;今指说话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⑨童子何知(童子,谦辞,晚辈,后生;今指儿童。
)⑩彩彻区明(彩,日光;今指彩色。
)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
名词作状语①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星”均为名词作状语,译为“像雾一样”“像星一样”。
②上出重宵,下临无地“上”“下”均为名词作状语,译为“向上”“向下”。
2。
名词作动词①一言均赋“赋”,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铺陈”。
②目吴会于云间“目”,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看③烟光凝而暮山紫“紫”,呈现出紫色④梓泽丘墟“丘墟”,成为荒丘废墟3。
名词的意动襟三江而带五湖“襟”“带”均为名词的意动用法,分别解释为“以……为衣襟”和“以……为束带”。
《滕王阁序》文言知识点梳理

《滕王阁序》文言知识点梳理《滕王阁序》文言知识点梳理王勃的《滕王阁序》是千古名篇,关于《滕王阁序》知识点要怎么梳理呢?一、通假宇①所赖君子见机(“机”通“几”,预兆。
句意:不过由于君子看到细微的预兆。
)②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整治。
句意:驾着车在高高的道路上前行。
)③云销雨霁,彩彻区明(“销”通“消”,消散。
句意:云消雨停,阳光普照,天空明朗。
)④俊采星驰(“采”通“寀”,官吏。
)二、古今异义① 穷且益坚(穷:困厄,处境艰难。
今常用于穷困的意思。
句意:处境艰难,而意志更坚。
)② 一介书生(一介:一个。
“介”量词。
今常用于“介绍”“介于”等意。
句意:一个书生。
)③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弱冠,指二十岁,古代以二十岁为弱年。
今无此意。
句意:自己和终军的年龄相同,却没有请缨报国的机会。
)④ 盛筵难再(再:第二次。
今相当于“又”。
旬意:难有第二次遇到。
)⑤ 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云尔:语气词,用在句尾,表示述说完了。
今无此意。
句意:请各位宾客竭尽文才,写出像潘岳、陆机那样的好作品。
)⑥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学士,掌管文学撰述的官。
今常用来指学位。
句意:文坛上众望所归的孟学士,文章的辞采有如蛟龙腾空,凤凰飞起那样灿烂夺目。
)⑦ 阮籍猖狂(猖狂,狂放,不拘礼节;今指狂妄而放肆。
)⑧ 千里逢迎(逢迎,迎接;今指说话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⑨ 童子何知(童子,谦辞,晚辈,后生;今指儿童。
)⑩ 彩彻区明(彩,日光;今指彩色。
)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星”均为名词作状语,译为“像雾一样”“像星一样”。
② 上出重宵,下临无地“上”“下” 均为名词作状语,译为“向上”“向下”。
2.名词作动词① 一言均赋“赋”,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铺陈”。
② 目吴会于云间“目”,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看③ 烟光凝而暮山紫“紫”,呈现出紫色④ 梓泽丘墟“丘墟”,成为荒丘废墟⑤青雀黄龙之舳。
文言文《滕王阁序》知识点总结

文言文《滕王阁序》知识点总结《滕王阁序》文中铺叙滕王阁一带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抒发了作者“无路请缨”之感慨。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课文重要知识点,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诗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掌握好这些内容才能在文言文考试中运筹帷幄。
《滕王阁序》知识点梳理一、《滕王阁序》一词多义梳理①事、事故、变故、原因、缘故:公问其故②旧、往昔、过去的、原来的:豫章故郡③故交、老朋友: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故④衰老: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⑤故意、特地:故久立与其客语(《信陵君窃符救赵》)⑥依然、依旧:大人故嫌迟(《孔雀东南飞》)③因果连词,所以:故幸来告良(《鸿门宴》①完:担中肉尽(《狼》)②全部用出或极力完成: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游褒禅山记》)尽③全、都:宾主尽东南之美《滕王阁序》④所有的:尽人皆知⑤极:尽善尽美属 (以下读shǔ) ①统属、隶属、届寸::时维九月,序属三秋②类、辈: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以下读zhǔ ③连接: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信陵君窃符救赵》)④撰写:屈平属草稿未定(《屈原列传》)⑤嘱托,通“嘱”: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①走近、靠近、接近:以缚即炉火烧绝之②立即、就: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即③就是:此即风景之尤胜者也④假如:即有如不称。
妾得无随坐乎⑤当、当前:成功在即⑥通“则”,就:且壮士不死即已⑦如同: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①却、可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且② 将近: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③姑且、暂且: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梦游天姥吟留别》)④边……边,又……又: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⑤况且、再说: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⑥尚且:臣死且不避(《鸿门宴》)胜中秋尤胜——盛大予观夫巴陵胜状——优美山水日出江花红胜火——超过数不胜数——尽,能承受错纷错如织——交错它山之石,可以为错——磨刀石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通“措”,处置状雷锟电霍,无得而状——描述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形态予观夫巴陵胜状——景色、景观状河伯留客之久——估计寻而病寻作,余既岂归——不久未果,寻病终——不久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寻找八尺为寻——量词,一寻二、《滕王阁序》词类活用名作动:襟三江而带五湖——襟:以……为禁,带:以……为带;名词意动用法无得而状——形状,描摹形状缓板而歌——板:敲撞板,歌:唱歌最可觞客——觞:请饮酒面北为平远堂——面:面对着祠韦苏州——祠:筑祠堂吏吴两载——吏:做官名作状: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像雾一样;星:像星辰一样栉比如鳞——像梳子齿密密麻麻檀板丘积——像小山/樽壘云泻——像云彩形容词作动词。
滕王阁序文言文知识点

滕王阁序文言文知识点《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篇骈文。
这篇文章用华丽的词藻、工整的对仗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色和作者的人生感慨。
以下为大家梳理一些其中重要的文言文知识点。
一、生字词1、轸(zhěn):指车厢底部后面的横木。
2、瓯(ōu)越:古越地,今浙江永嘉一带。
3、潦(lǎo)水:雨后的积水。
4、俨(yǎn)骖騑(cān fēi):俨,整齐的样子;骖騑,驾车的马。
5、睇眄(dì miǎn):看。
6、遄(chuán)飞:迅速飞翔。
二、通假字1、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整齐的样子。
2、云销雨霁“销”通“消”,消散。
三、古今异义1、穷且益坚古义:困厄,处境艰难;今义:贫穷。
2、所赖君子见机古义:看到细微的预兆;今义:看机会,看形势。
3、盛筵难再古义:第二次;今义:又一次。
四、一词多义1、故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旧)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桓侯故使人问之(特意)2、属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属于)属予作文以记之(嘱托)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3、尽宾主尽东南之美(全,都)潦水尽而寒潭清(干)4、且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反而)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将近)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姑且)五、词类活用1、襟三江而带五湖“襟”“带”,意动用法,以……为襟,以……为带。
2、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星”,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星星一样。
3、腾蛟起凤“腾”“起”,使动用法,使……腾飞,使……起舞。
4、屈贾谊于长沙“屈”,使动用法,使……受委屈。
六、特殊句式1、都督阎公之雅望(定语后置,“雅望之都督阎公”)2、童子何知(宾语前置,“童子知何”)3、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判断句)4、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状语后置,“于上路俨骖騑,于崇阿访风景”)七、名句赏析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壮阔的画面,落霞、孤鹜、秋水、长天相互映衬,色彩绚烂,意境优美。
超牛!齐!全!滕王阁序知识点、考点及历年高考题

《滕王阁序》知识点和考点导语:《滕王阁序》此赋描写滕王阁四周景物和宴会盛况,意境开阔,大气悠远。
结尾更是抒写羁旅之情,寓怀才不遇的感恨。
(全文共773字,含小诗)写作背景王勃,字子安。
”初唐四杰“之一,少有才名,以诗赋居长。
《滕王阁赋》是其力作,也是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
写此文,正是王勃探寻父亲途中,路经南昌,恰逢洪都府知府阎公重修滕王阁,莅临其宴,一气呵成此赋,王子安之才气当时技惊四座,使阎公目瞪口呆,惊为绝世奇才。
后一年,王勃渡海时不慎坠水,坠水后因为身心上受到干扰,最后一病不起惊悸而死,终年27岁。
结构第一节点题--第二节近境--第三节远近结合--第四节远境感悟--第五节抒怀励志--第六节自我介绍兼回收题意--第七节收篇致谢。
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的问题。
先通过点题,让读者明了当时所处的境况。
接下去描写近境,以人的眼目为支点,由近至远,第二、三、四节也就顺理成章的现形出来了,这是一个层次感的问题。
这样的处理,条理清楚,而且让人觉得自然。
同样,抒怀也是如此,从第四节下半截浅述至第五节加深到第六节先深又转浅,到第七节不着痕迹的收篇。
都是充满着层次感。
主要内容《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亦名《滕王阁诗序》,骈文名篇。
唐王勃作。
滕王阁在今江西省南昌市赣江滨。
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公元653年)始建,后阎伯屿为洪州牧,宴群僚于阁上,王勃省父过此,即席而作。
文中铺叙滕王阁一带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抒发了作者“无路请缨”之感慨。
对仗工整,言语华丽。
第一部分(1):概写洪洲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
第二部分(2—3):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
第三部分(4—5):写宴会的盛况,抒发人生的感慨。
第四部分(6—7):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
译文这里是汉代的豫章郡城,如今是洪州的都督府,天上的方位属于翼,轸两星宿的分野,地上的位置连结着衡山和庐山。
《滕王阁序》文言知识整理

《滕王阁序》文言知识整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滕王阁序》文言知识整理一.通假字云销雨霁(销通消,消散)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整齐的样子)所赖君子见机(机通几,预兆)二.古今异义千里逢迎(逢迎:古:迎接)俨骖騑于上路(俨:古:整齐的样子)俨骖騑于上路(上路:古:高高的道路)孟学士之词宗(学士:古:掌管文学撰述的官)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穷:古:困厄,处境艰难)阮籍猖狂(猖狂:古:狂放)君子见机(见机:古:事前洞察事物细微)童子何知(童子:指作者自己)闾阎扑地(扑:形容词,满)彩彻区明(区:天空)他日趋庭(他:另外的,别的)北海难赊(赊:形容词,远)盛筵难再(再:第二次)三.一词多义1.尽宾主尽东南之美(全,都)潦水尽而寒潭清(没,干)则智者尽其谋(全部用出)聊乘化以归尽(完,尽头)转侧床头,惟思自尽《促织》(死亡)一肌一容,尽态极妍《阿房宫赋》(穷尽)2.故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旧)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桓侯故使人问之(特地)既克,公问其故(原因)君安与项伯有故(旧交情)暮去朝来颜色故(形容词,衰老)3.属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属于,是)美池桑竹之属(类)在骨髓,司命之所属(在)若属皆且为所虏(名词,类,等辈)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举酒属客(劝人饮酒)4.且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反而)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将近)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姑且,苟且)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将要)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尚且)5.即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依附)胡天八月即飞雪(就)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则)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当)6.引控蛮荆而引瓯越(v,连接)恭疏短引(n,序)司马懿引二十万军(v,带领)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v,后退)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牵,拉)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举起,端起)引以为流觞曲水(引导,诱导)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引用)7.穷穷岛屿之萦回(v,极尽)日暮途穷(v,阻塞不通)响穷彭蠡之滨(尽)穷睇眄于中天(尽)岂效穷途之哭(无路可走,走到头的)穷且益坚(处境艰难)觉宇宙之无穷(尽)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贫穷)复前行,欲穷其林(走到头)8.于俨骖騑于上路(介,在)访风景于崇阿(介,到)烈于猛火(介,表比较)闻于四方(介,被动)盘庚迁于殷(介,到)故燕王欲结于君(介,同,跟)况于将相乎(介,对于)9.序序属三秋(时序)滕王阁序 (写在文章前面的文字)序八州而朝同列(动词,按次序排列)10.怀怀帝阍而不见(怀念)有怀投笔(心思)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揣着)11.临临别赠言(将要)临帝子之长洲(面对)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靠近,俯视)临视,则虫集冠上(走近)12.胜胜友如云(才华出众的)躬逢胜饯(盛大的)胜地不常(美好的)驴不胜怒,蹄之(能承受)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超过,胜过)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尽)沛公功能不胜酒酌(禁得起)予观夫巴陵胜状(优美的)质胜文则野(胜过,超过)13.数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名词,定数)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数次,几)范增数目项王(副词,屡次)14.与落霞与孤鹜齐飞(和)则与一生彘肩(给予)失其所与,不知(结交)四.词类活用目吴会于云间(目:名作动,看,遥看)雄州雾列(雾:名作状,像雾一样)上出重霄(上:名作状,向上)物华天宝(华、宝:形作动,有光华,有珍宝)响穷彭蠡之滨(穷:形作动,穷尽,响遍)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窜:形的使动用法,使…逃)襟三江而带五湖(襟、带:名的意动用法,以….为衣襟,以…..为带)烟光凝而暮山紫(紫:名作动,变成紫色)俊采星驰(星,名作状,像流星一样)宾主尽东南之美(美,形作名,俊美的人,俊杰)人杰地灵(杰、灵,形作动,有俊杰,有灵气)屈贾谊于长沙(屈,形的使动用法)徐孺下陈蕃之塌(下,名的使动用法,使…下)腾蛟起凤(腾、起,使动,使…腾飞,使…起舞)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名作动,看、望)四美具,二难并(美、难,形作名,美好的事物,难得的主宾)山原旷其盈视(旷,使动用法,使….开阔)一言均赋,四韵俱成()五.文言句式1、倒装句①状语后置极娱游于假日(介作状,后置)舍簪笏于百龄(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介词结构后置)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介词结构后置)②宾语前置奏流水以何惭(宾语前置)童子何知(宾语前置)③定语后置都督阎公之雅望(定语后置)宇文新州之懿范(定语后置)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懿之长风2、判断句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非谢家之宝树3、省略句渔舟唱(于)晚,响穷彭蠡之滨4.被动句纤歌凝而白云遏怀帝阍而不见。
滕王阁序知识点

《滕王阁序》文言知识梳理一、重点实词控.蛮荆而引.瓯越龙光射牛斗之墟./梓泽丘墟.台隍枕.夷夏之交宇文新州之懿范..路出.名区…躬.逢胜饯.序.属三秋..潦水...于上.路..尽而寒潭清俨骖騑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地…舸舰弥津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纤.歌凝而白云遏.气凌.彭泽之樽穷睇眄...于中天天高地迥.时运不齐.,命途多舛.老当益.壮…穷.且益坚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东隅..,等终军之弱冠....非晚无路请缨..已逝,桑榆舍簪笏.于百龄今兹捧袂.二、重点虚词而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怀帝阍而不见酌贪泉而觉爽抚凌云而自惜以奉宣室以何年处涸辙以犹欢之龙光射牛斗之墟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孟学士之词宗王将军之武库临帝子之长洲声断衡阳之浦觉宇宙之无穷谁悲失路之人于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极娱游于暇日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三、通假字云销雨霁四、古今异义盛筵难再五、词类活用襟三江而带五湖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宾主尽东南之美上出重霄…下临无地萍水相逢屈贾谊于长沙…窜梁鸿于海曲六、特殊句式1.都督阎公之雅望…宇文新州之懿范。
2.童子何知3.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4.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5.极娱游于暇日6.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七、重点翻译1.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2.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3.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4.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5.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6.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7.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
8.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9.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10.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滕王阁序油知识梳理与复习题

《滕王阁序》知识点梳理和练习一、知识梳理【通假字】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俨骖騑于上路云销雨霁所赖君子见机【重点词语】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
1.穷.且益坚2.一介.书生3.盛筵难再.4.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5.识盈虚之有数.6.序属三秋..7、襟.三江而带.五湖 8、一言.均赋。
9、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10、宾主尽东南之美.。
11、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词多义】写出下列重点词语的意思1、故:①豫章故郡,洪者新府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③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④既克,公问其故2、尽:①宾主尽东南之美②潦水尽而寒潭清③聊乘化以归尽3、属:①时维九月,序属三秋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③在骨髓,司命之所属4、即:①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②胡天八月即飞雪③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5、引:①控蛮荆而引瓯越②恭疏短引③司马懿引二十万军6、穷:①穷岛屿之萦回②穷且益坚③日暮途穷7、趋:①他日趋庭②今背本而趋末8、且: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②北愚公者,年且九十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哉⑤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重点句子】翻译下列重点句子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3、时运不齐,命运多舛。
4、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5、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6、穷日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7、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8、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
9、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10、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骖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轴。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滕王阁序》知识点梳理课前小检查:瓯越翼轸睇眄捧袂台隍舸舰遄飞潦水簪笏桑梓帝阍懿范彭蠡一、通假字1、俨.骖騑于上路()2、云销.雨霁()3、青雀黄龙之轴.()4、所赖君子见机.()二、古今异义1、穷.且益坚()2、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3、盛筵难再.()4、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5、识盈虚之有数.()三、解释重点实词的意思1、十旬.休假()2、躬逢..胜饯()3、各倾.陆海云耳()4、恭疏.短引()5、家君作宰.()6、时维.九月,序属三秋()7、披.绣闼.()8、云销.雨霁9、逸兴遄.飞()10、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11、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12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13、盛筵难再.()14、他日趋.庭()15、临.帝子之长洲()16、所赖君子见机.()17、舸.舰弥津..()18、遥襟甫.畅()19、天高地迥.()20、气凌.彭泽之樽()21、命运多舛.()22、北海虽赊.()四、指出词类活用类型并解释字的意思1、徐孺下.陈蕃之榻。
()2、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3、川泽纡其骇.瞩()4、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5、敢竭.鄙怀。
()6、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7、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8、目.吴会于云间。
()9、青雀黄龙....之舳。
()10、襟.三江而带.五湖。
()11、千里..逢迎。
()12、宾主尽.东南之美.。
()13、四美.具,二难.并()14、烟光凝而暮山紫.()15、桂.殿兰.宫()五、指出下列古汉语句式类型1、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2、所赖君子安贫()3、童子何知()4、纤歌凝而白云遏()5、怀帝阍而不见()6、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7、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8、物华天宝,人杰地灵()9、都督阎公之雅望,宇文新州之懿范()10、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六、一词多义1、故:①豫章故郡,洪者新府()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③桓侯故使人问之()④既克,公问其故()⑤君安与项伯有故()2、尽:①宾主尽东南之美()②潦水尽而寒潭清()③则智者尽其谋()④聊乘化以归尽()3、属:①时维九月,序属三秋()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③在骨髓,司命之所属()④屈平属草稿未定()4、引:①控蛮荆而引瓯越()②恭疏短引()5、穷:①穷岛屿之萦回()②穷且益坚()6、趋:①他日趋庭()②入而徐趋()③今背本而趋末()④使者驰传督趋()⑤趋令销印()7、且: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②北愚公者,年且九十()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哉()⑤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七、名句填写1、《滕王阁序》中直接点出了时间已到深秋的句子是,。
写来宾驾着名车骏马造访滕王阁的句子有:,。
,。
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
2、直接描写滕王阁壮丽景观的是:,。
,。
描写滕王阁周围景物的是:,;,。
3、描写当地繁华富庶的句子是:,;,。
4、写景表现虚实相映之美的四句是:,;,。
5、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
这两句是将对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的句子,也是全文文眼句,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
6、描写宴会管弦之盛、歌声之美的句子是:,。
7、用历史典故暗示宴会豪华、人物高雅的句子是:,;,。
8、感叹宇宙之大、人生无常的句子是:,;,。
9、作者玄想宇宙的广漠洪荒来反衬人生渺小的句子是:,。
10、表现作者怀才不遇的苦闷心绪的句子是:,;,。
11、直抒胸臆,写自己报国无门的句子是:,。
12、运用典故来表现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慨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的无奈的句子是:,。
,;,?13、表达自己不因年华流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的句子是:,;,。
14、表达自己乐观开朗情怀的两句是:,。
15、表达自己不甘沉沦的豪情壮志的句子是:,;,。
16、用古人的典故来反衬自己坚定的意志的句子是:,;,。
17、《滕王阁序》中以“嗟乎”发端,从消沉中振起。
“,。
”是比较现实的认识,将人生的穷通得失看作常态;“,。
”则是从历史上撷取的两个实例,以此来宽慰包括自己在内的失意之人。
接着用两个四六句来拓展这层意思“,;,?”并以“,。
”作结,总束上文八、成语积累1、【物华天宝】2、【人杰地灵】3、【胜友如云】4、【高朋满座】5、【腾蛟起凤】6、【钟鸣鼎食】7、【云销雨霁】8、【响遏行云】9、【天高地迥】10、【兴尽悲来】11、【萍水相逢】12、【冯唐易老】。
13、【老当益壮】14、【穷且益坚15、【涸辙之鲋】16、【失之东隅,收之桑榆】17、【一介书生】。
18、【投笔从戎】19、【高山流水】20、【盛筵难再】21、【陆海潘江】九、<<滕王阁序>>典故类型:(一)出自神话传说的典故1、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西京杂记》卷二说董仲舒梦蛟龙入怀,乃作《春秋繁露》。
又说杨雄作《太玄》,梦见自己吐出凤凰,飞集书上。
文章借此形容孟学士文章之美。
2、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相传衡山有回雁峰,雁至此就不再南飞,待春而归。
文章借此说明水边断断续续地传来一阵阵惊寒的雁声。
3、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古代传说广州有水名贪泉,人喝了这里的水就会变得贪婪。
《庄子•外物》记载的处在涸辙里的鲋鱼求救的故事。
文章借此表达作者不甘沉沦的思想。
4、今兹捧袂,喜托龙门:传说鲤鱼跳过龙门,就可以变为飞龙。
作者借此表示,由于谒见了名人而抬高了自己的身价。
5、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中华古今注》说,吴大帝孙权有宝剑六,其二名紫电。
据《西京杂记》卷一云,汉高祖斩白蛇剑,每十二年一加磨,锋刃常莹若霜雪。
文章借此夸赞王将军。
(二)出自历史故事的典故1、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晋书•张华传》记载:牛、斗二星之间常现紫气,张华请南昌人雷焕来看,雷焕说那是宝剑的光芒上通于天。
后来果然在南昌的丰城地下掘出了双剑,一名龙泉,一名太阿。
宝剑出土后,星间紫气也消失了。
文章借此来夸赞洪州地方很灵异。
2、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后汉书•徐稚传》记载:徐稚是洪州高士,“陈蕃为(豫章)太守……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
”文章借此夸赞洪州人物俊美。
3、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日下,指京都,云间,指江苏松江。
《世说新语•排调》:“荀鸣鹤、陆士龙二人未相识,俱会张茂先(张华)坐。
张令其语。
以其并有大才,可勿作常语。
陆举手曰:…云间陆士龙。
‟荀答口:…日下荀鸣鹤。
‟”文章借此表现作者期望自己被召见的心志。
4、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史记•贾谊传》记载,汉文帝时,贾谊迁谪长沙,四年后,文帝把他征回长安,召见于宣室。
作者借此表达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
5、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史记》记载,汉武帝时选求贤良,有人举荐冯唐,可是他已九十多岁了,不能做官了。
又载,李广是汉武帝时的名将,多年抗击匈奴,军功很大,却终身没有封侯。
文章借此表达年时易往,功业难就。
6、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史记•贾谊传》记载,贾谊曾任太中大夫,对当时国家大事多所建议,一时深受器重,后受谗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
文章借此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
7、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后汉书•梁鸿传》记载,梁鸿,东汉人,因作诗讽刺君王,得罪了汉章帝,被迫逃到齐鲁一带躲避。
文章借此抒发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慨。
8、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后汉书•孟尝传》记载,东汉人孟尝,为官清正廉洁,但不被重用,后来归田。
作者借此来反衬自己不甘沉沦的思想。
9、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晋书•阮籍传》记载,阮籍独自驾车出行,在无路可走时便痛哭而返。
作者借此来反衬自己不甘沉沦的思想。
10、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汉书•终军传》记载,汉武帝想让南越王归顺,派终军前往劝说,终军请求给他长缨,必缚住南越王,带回到皇宫门前。
作者借此表达自己报国无门的感慨。
11、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后汉书•班超传》记载的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
《宋书•宗悫传》记载,南朝宋人宗悫,少年时很有抱负,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作者借此表达自己报国无门的感慨。
12、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晋书•谢玄传》记载,晋朝谢安曾问子侄们:为什么人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子弟好﹖侄子谢玄回答:“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后半句出自《烈女传•母仪传》记载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作者借此表达有幸在宴会上结识了各位名士。
13、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史记•司马相如传》:“蜀人杨得意为狗监,侍上。
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
‟上惊,乃召问相如。
”又云:“相如即奏《大人赋》,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
”这两句是说,未遇推荐之人,只能赋凌云之赋而自惜。
14、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列子•汤问》记载的高山流水的故事。
这句的意思是说既遇知音,就在宴会上赋诗作文,不以为惭。
15、兰亭已矣,梓泽丘墟:《晋书•王羲之传》记载的兰亭集会的情况。
《晋书•石崇传》记载:“崇有别馆,在河阳之金谷,一名梓泽。
”这句是说,名胜之地,终难免于荒芜。
(三)出自文人词句的典故1、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彭泽,指陶渊明。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这两句意思是说,滕王阁的宴集,胜过隐士的独乐。
《水经注》记载:“睢水又东南流,历于竹圃。
水次绿竹荫渚,青青实望,世人言梁王竹园也。
”2、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曹植《公宴诗》有诗句:“秋兰披长坂,朱华冒绿池。
”钟嵘《诗品》记载:“宋临川太守谢灵运,其源出于陈思(曹植)。
”这里是借曹植来比拟与会的文士将对后代文坛产生影响。
3、北海虽赊,扶摇可接:《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溟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文章借此表达作者不甘沉沦的思想。
4、他日趋庭,叨陪鲤对:《论语•季氏》记载:“(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曰:“学诗乎﹖”对曰:“未也。
”“不学诗,无以言。
”鲤退而学诗。
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
曰:“学礼乎﹖”对曰:“未也。
”“不学礼,无以立。
”鲤退而学礼。
”作者借此说明自己将往海南接受父教。
5、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钟嵘《诗品》说:“余尝言:陆才如海,潘才如江”这句是说,请各位竭尽文才,写出像潘岳、陆机那样的好作品。
《滕王阁序》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绣闼.(tà)翼轸.(zhěn)睇眄.(miǎn)今兹捧袂.(mâi)B.瓯.(ōu)越潦.(liáo)水多舛.(chuǎn)梓.(zǐ)泽丘墟C.东隅.(yú)舸.(gě)舰请缨.(yīng)叨.(dāo)陪鲤对D.懿.(yì)范彭蠡.(lǐ)盛筵.(yàn)逸兴遄.(tuān)飞2、下列几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物华天宝钟鸣顶食失之东榆高山流水B.潘江陆海鱼舟唱晚穷且益艰青云之志C.涸辙之鲋天高地迥桑榆非晚白首之心D.高朋满座萍水相逢落霞孤骛俊采星弛3、下面四组加点词语的解释各有一个错误,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a.①胜.友如云(高贵的)②躬逢胜.饯(盛大的)③胜.地不常(优美的)b.①穷.岛屿之萦回(极尽)②穷.且益坚(贫困)③穷.睇眄于中天(尽眼力)c.①识盈虚之有数.(定数)②彩彻.区明(彻底)③舸舰弥.津(满)A.a①b②c②B.a②b③c③C.a③b ①c①D.a①b③c②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引.壶觞以自酌\ 控蛮荆而引.瓯越B.宾主尽.东南之美\ 潦水尽.而寒潭清C.山原旷其盈.视\ 有酒盈.樽D.临.帝子之长洲\ 下临.无地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远B. 宇文新州之懿.范美好C.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刚、顿时;迅速D.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宰相6、比较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奉宣室以.何年②处涸辙以.犹欢③臣死且.不避④穷且.益坚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7、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时运不济,命途多舛.乖违、不顺B.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等到C.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狂放、不拘礼法 D.云销雨霁,彩彻区.明日光8、下列各句与例句中的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A.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B.范增数.目C.数.罟不入洿池D.数.吕师孟叔侄为逆9、下列各组句子,句式不同类的一组是()A. 奏流水以何惭\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B. 访风景于崇阿\ 奉晨昏于万里C. 都督阎公之雅望\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D.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A.俊采..雅望:好名声..星驰俊采:指人才\ 都督阎公之雅望B.宇文新州之懿范..懿范:美好的风范\ 时维.九月维:句中语气词C.披.绣闼,俯雕甍披:披着\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扑:满D.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凌:超过\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赊:远11、下列各组句子中,活用现象相同的一组是()A. 窜.梁鸿于海曲\ 屈.贾谊于长沙B. 徐孺下.陈蕃之榻\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C. 襟.三江而带.五湖\ 目.吴会于云间D. 宾主尽东南之美.\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12、下列各组加点词语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序属.三秋\ 若属.皆且为所虏B.纤歌凝而白云遏.\ 浪遏.飞舟C.即.冈峦之体势\即.日因留沛公与饮D.气凌.彭泽之樽\ 会当凌.绝顶13、《滕王阁序》多处用典,表意精练含蓄,根据文意,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