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系统掌握学科领域内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及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掌握基本的商务知识和业务操作技能、具备较高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胜任在高校、科研单位、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国际和跨国组织从事教学、科研、外事、管理以及其它与本学科相关工作的国际化、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1.商务英语2.跨文化交际三、学习年限本专业学制为3年。

学生在标准学制年限内提前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和学分,符合毕业条件,经批准可提前1年毕业。

在修读年限内,学生按照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修满规定的学分即获得毕业资格。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1.课程分为必修课(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

学院要求学生在导师指导下选修课程。

2.研究生最低学分要求为42学分。

其中:必修课为24学分,选修课为18学分,在导师指导下选择本教学计划所列的选修课应不少于3门课程。

3.课程考核方式分为考试与考查。

公共课、专业基础课采用考试方式,其他课程考核方式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自行选择,经学院主管领导批准后确定。

4.必修课成绩达到70(含)以上,其他课程的成绩不低于60分,才有资格申请硕士学位。

5.补修课程跨专业考生以及同等学力考生应补修2门以上本科阶段核心课程,不计学分。

补修形式及课程需由导师和学院同意。

五、培养方式1、在导师负责的前提下,充分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必要时采用导师小组的培养方式。

导师要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履行职责,做到因材施教,教书育人,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

2、教学方式除了教师授课外,可根据课程特点、性质采取专题讨论等合适的教学方式。

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和课堂讨论,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

六、必修环节1.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安排在第4-5学期,时间3-6个月。

入学前已有一年以上工作经历的学生可以申请免修社会实践,但需提交相应证明。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培养方案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培养方案

西安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及国家有关文件的精神,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特制定本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士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基本要求: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科学发展观;遵纪守法,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品质、严谨的学风,以及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献身精神。

2.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研究方法;学位论文有一定的独立见解和学术价值。

3.掌握本专业外的一门外国语,能阅读该语种的外文资料,并能运用该语种写作论文摘要;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其他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科研工作。

4.具有创新意识、国际视野、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5.具备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国际和跨国组织从事教学、科研、外事、管理以及其它与本学科相关的工作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1.现代语言学(包括理论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语篇分析、心理语言学、对比语言学、)2.应用语言学及测试学(应用语言学、测试学、第二语言写作、)3.翻译理论与实践4. 英语语言学(英语语言学、新闻英语、特殊用途英语)三、学习年限学制三年,前两年主要用于课程学习、教学实习、论文准备,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不得少于一年半。

第三年用于调研、论文写作及答辩等。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采取理论学习、参加实践和科学研究相结合,导师指导、学科集体培养和学生自学钻研相结合,课堂讲授与导师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课堂教学应努力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0211 授文学学位)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本学科高层次专门人才。

基本要求如下:1、进一步学习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结合作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服务。

2、应具有坚实的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当前状况和发展趋势;熟练掌握所学语言。

能较好地从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英语教学或口、笔译工作、熟练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络进行科研工作。

熟练地掌握第二外国语,应具有一定的口、笔语能力及阅读与本专业有关的书刊能力。

3、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1、英语语言学2、应用语言学3、英语教育三、学制和学分本专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3年;总学分不低于34分。

第一学年:基础学位公共课程3门,计10学分;专业学科基础课程2门,计6学分,专业核心课程2门,计4学分。

共20学分。

第二学年:专业核心课程3门,计6学分;选修课程3门,计6学分。

选修课需征求导师意见。

实践 1学分,学术活动1分,共14学分。

第三学年:在导师指导下用英文撰写硕士论文,论文答辩。

必须在规定的年限内修满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者,即可毕业并获得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学位,否则以结业或肄业处理。

四、课程设置见课程设置表。

同等学力和跨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入校后必须补修与研究生专业相关的4门本科主干课程,参与本科生修课和统一考试,成绩记入档案。

补修课程为非学位课程,不记学分。

五、实践环节实践环节包括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

教学实践课程安排在第四学期进行。

在外语学院对本科生(或专科生)进行为期四周的教学实践,具体形式是:1、讲授个别章(节)内容;2、协助主讲师辅导与答疑;3、主讲课堂讨论;4、指导论文写作。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50211)(2017年修订)一、培养目标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道德修养,宽厚扎实的业务基础,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学风,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能够在教育、科研、外事、经贸、新闻等部门,从事教学、研究、管理等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英语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科学道德,品行优良。

2.能够适应科学进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对当代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的前沿理论有较好的认识和了解,具有创新意识、国际视野、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3.拥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较强的英语口语能力。

4.掌握一门第二外语,并能较熟练运用第二外语阅读本专业文献资料以获取相关学术信息。

5.具备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国际和跨国组织从事教学、科研、外事、管理以及其它与本学科相关的工作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1.理论语言学学习和研究国外语言学理论及其最新发展,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现代化的科研手段开展句法学、语用学、音系学、语义学、社会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语篇语言学、对比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方面的研究。

2.应用语言学学习和研究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开展外语教学方法、大纲设计、教材编写、测试、外语学习策略与动机等方面的研究。

三、基本学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基本学制为3年。

研究生在校修业年限(含休学、保留学籍、延期毕业)最长不得超过6年。

四、培养方式1.硕士研究生培养采用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及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法。

充分发挥个人学习与研究计划在引导和促进研究生自主学习和研究中的作用,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制订个人学习与研究计划。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50211)一、培养目标硕士研究生培养在加强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重视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创新精神、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1. 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

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求实创新、严谨的科学作风及献身科学的精神。

2.系统掌握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及研究方法,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及研究动态,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教学、科研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适应教学、科研、生产和管理等多种工作岗位的需求。

3.熟练掌握英语,具有在较高层次上运用该语言的能力;并初步掌握一门第二外语(日、俄、法、西班牙语),具备阅读一般文章及所学专业相关文献的能力。

4.身心健康。

二、学科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三、培养方式1.教育与管理研究生教育管理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以院为主的管理体制。

各学院党委分管书记负责研究生政治思想和教育工作,分管院长负责研究生培养与管理工作。

研究生辅导员(秘书)具体做好研究生政治思想教育、培养和日常管理等工作。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和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导师对研究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负责,在思想、作风、治学等方面以身作则,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导师要积极指导、帮助研究生就业或创业。

充分发挥研究生党团组织和研究生会的作用,建立健全研究生思想工作和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研究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2.培养方式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

导师组负责学位点建设规划及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订,组织研究生入学考试命题、阅卷及复试,组织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的论证、专题讨论、中期考核、论文答辩,研究决定与研究生培养有关的其他重要事项。

导师负责指导制定培养计划、课程学习、文献阅读、教学生产或社会实践、论文选题、科学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等。

研究生与导师指导关系的确定采取研究生和导师双向选择的办法。

外国语语言及应用语言学硕士 培养方案

外国语语言及应用语言学硕士 培养方案

外国语语言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培养方案外国语语言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培养方案外语是连接世界的桥梁,而外语语言及应用语言学硕士专业的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深厚的外语语言学理论基础以及实践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

以下是该专业的培养方案,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且有指导意义的培养指南。

一、培养目标外国语语言及应用语言学硕士专业旨在培养具备以下能力和素养的高级专业人才:1. 掌握扎实的外语语言学理论基础,能够深入分析和解读语言的结构、发展和变化。

2. 熟悉语言学研究的前沿动态,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独立的语言学研究。

3. 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4. 具备扎实的翻译技巧和口译技能,能够胜任不同领域的专业翻译和口译任务。

5. 具备高级外语教学能力,能够设计和实施有效的外语教学方案,并具备教学评估的能力。

二、学制和课程设置外国语语言及应用语言学硕士专业的学制为两年制,分为学术课程学习和实践环节。

1. 学术课程学习:学术课程学习是培养硕士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的重要环节。

课程设置涵盖基础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比较语言学、跨文化交际等多个学科领域。

其中包括课堂教学和学术研究指导两部分,学生需要完成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

2. 实践环节: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包括实习和实践项目。

在实习环节中,学生将有机会参与专业翻译项目、口译任务以及外语教学实践;在实践项目中,学生将开展独立的语言学研究,探索语言现象和问题。

三、论文要求在培养方案的最后一年,学生需要完成一篇硕士论文。

论文要求学生独立选择研究课题并展开研究,完成论文写作并进行学术答辩。

论文评价学生的研究能力、学术素养以及对所学知识的深入应用能力。

四、就业方向外国语语言及应用语言学硕士专业毕业生具备丰富的语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适用于多个职业领域。

主要就业方向包括:1. 高等教育机构或研究机构的教师或研究员。

2. 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的口译员、笔译员或翻译专家。

外国语言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外国语言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0211)一、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一) 培养目标1.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道德修养,宽厚扎实的业务基础,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学风,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能够在教育、科研、外事、经贸、新闻等部门从事教学、研究、翻译、管理等工作的高层次英语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2.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作风正派。

3.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刻苦钻研的良好学风、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4. 具有扎实的外语语言基本功和较强的外语口语实践能力。

5. 在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对当代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的前沿理论有较好的认识和了解。

6.掌握一门第二外语,并能较熟练地运用第二外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以获取相关学术信息。

7. 掌握计算机基本原理和技能,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和其他工作。

8.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具有健康的身心。

(二) 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其中第一年半为课程学习阶段,通过中期考核后进入论文写作阶段。

二、学科专业与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隶属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

根据本学科覆盖面较宽的特点,设置的研究方向主要有应用语言学与外语教学、第二语言习得、翻译理论与实践、日本语言思想等四个方向。

其主要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见下表:三、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包括必修课程(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和学术前沿专题讲座)、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和跨专业、跨学科课程)、补修课程和实践环节与科研工作四类。

除补修课程外,各培养环节均应取得相应的学分。

跨专业入学和以同等学力入学的研究生需补修与本专业相关的2门本科主干课程。

补修课程及格即可,不计学分。

硕士研究生至少须修满35学分,其中,必修课程27学分(学位公共课不少于7学分,学位基础课不少于9学分,学位专业课不少于9学分,学术前沿专题讲座2学分),选修课程不少于6学分,实践环节与科研工作2学分。

北师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北师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北师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目录一、培养目标 (2)(一)学术目标 (3)(二)专业技能目标 (3)(三)综合素质目标 (4)二、研究方向 (5)(一)语言学理论研究 (6)(二)应用语言学研究 (7)(三)跨文化交际研究 (9)(四)计算语言学研究 (10)三、课程设置 (11)(一)公共基础课程 (12)1. 政治理论课 (12)3. 心理健康课 (14)(二)专业必修课程 (15)1. 语言学原理 (16)2. 应用语言学 (17)3. 跨文化交际 (18)4. 计算语言学 (19)(三)专业选修课程 (20)1. 语言政策与规划 (22)2. 语料库与语言分析 (23)3. 社会语言学 (25)4. 语言教育 (26)(四)实践教学 (27)1. 学术论文写作 (28)2. 项目研究 (29)四、培养措施 (31)(一)师资队伍建设 (32)(二)教学资源建设 (33)(三)学术交流与合作 (34)(四)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35)五、附则 (37)(一)本培养方案的适用范围 (37)(二)本培养方案的修订与解释权 (38)(三)其他事项 (38)一、培养目标本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国家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结合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的实际情况,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人文素养、扎实专业知识、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语言学高级专门人才。

思想政治素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

专业知识与技能: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熟练运用所学语言进行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操作,具备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

创新能力: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能够针对语言学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独到见解和解决方案。

国际视野:了解国内外语言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能够与国际同行进行有效沟通与合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0211)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外语人才。

硕士研究生应进一步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品德;学好第二门外语;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本专业具有语料库语言学、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句法学等方向。

导师分别是:娄宝翠教授、孙海燕教授、李素枝教授、王彩琴教授、端木庆一教授、陈运香教授、马照谦副教授、喻浩朋副教授等。

他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有较雄厚的理论基础知识和教学实践经验。

三.学习年限本专业的学习年限为三年。

三年内必须修满35学分。

外单位委托培养的研究生与本校全日制研究生相同。

四.课程设置(一)公共必修课1.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8学时,记1学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学时,计2学分。

2.二外:日语、俄语、德语、法语任选一门。

开课一学年。

共216学时,计5学分。

(二)学科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学科基础课有: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普通语言学概论、英美文学概论、翻译理论与实践;另外每个方向开设一门专业主干课。

研究生入学后第一、二学期修完该专业所有必修课。

第一学期确立研究方向并认定导师,第二、三学期由导师开设一至二门专业方向课。

研究生在第三学期结束以前准备论文开题报告,并制订调研计划。

(三)选修课选修课至少选修12学分,其中《计算机基础》为各专业限制选修的课程,共36学时,计2学分。

各方向至少选修三门选修课,可以跨专业、跨方向。

五.教学实践教学实践是培养研究生的重要环节。

各方向研究生在学期间的教学实践为36学时,一般在第四学期进行。

教学实践合格者可获得2学分。

效果不好的不给学分,但可以重新进行一次教学实践。

六.学位论文硕士研究生用不少于一年的时间参加科学研究及撰写学位论文。

要求在第三学期内完成论文的选题工作,最迟于第四学期开学后的前两个月内提交学位论文计划,并向导师指导小组做开题报告,经讨论认为选题合适且计划切实可行者方能正式开展论文工作。

在职研究生的论文工作,如需要在其任职工作单位进行的,必须事先征得导师的同意。

七.培养方式与方法对研究生的培养采取系统的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外调查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方法。

成立导师委员会,由全体导师组成。

设主任委员一名,由院长兼任。

采取以导师为主,导师与导师委员会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导师委员会属于纯学术机构,在行政上配合院学术委员会,负责以下工作:(1)研究生入学考试事务,包括出题、改卷、面试;(2)确认研究方向,论证和审定新学科、新研究方向;(3)评议和审定研究生培养方案;(4)负责对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对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和进展情况进行检查;(5)评议和审定研究生课程、授课教师(副导师)的设置和聘用或解聘,并监督和审查其教学计划和实施情况;评议和审定研究生学术交流、论文开题报告、以及论文答辩。

导师的职责:(1)关心研究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2)制订研究生培养方案和课程计划;指导研究生修课。

(3)至少单独开设三门与所带研究生研究方向相关的专业课。

(4)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文献、结构和完成期限给予指导和帮助。

(5)帮助研究生制订学习和科研计划,并让研究生参与本人的研究项目。

(6)监督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实施情况。

(7)制定研究生论文送审名单,送院长审批。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说明:二外的课程编号为:09_050005 日语;09_050006 俄语;09_050007法语;09_050008德语;09_050010 英语。

主要课程介绍课程编号:050201 课程名称:应用语言学开课学期:3学分:2开课单位:外国语学院总课时数:36教学要求:要求学生具有理论语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语音学、音位学、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基本概念。

教学媒体包括投影、幻灯、网络资源。

教学活动包括讲座、讨论、课堂呈现。

要求学生阅读所推荐书目,对阅读材料写出读书报告,并在讨论中呈现;要求学生写出学期论文,并计划研究路径。

教学目的:学生深入理解应用语言学各种学说和流派的观点、方法,了解各个流派的学科进展和相互关系;能够批评性阅读,积极思考各种理论观点;结合中国英语教学和学习的实际情况,能够客观评估各种教学方法;熟悉各个学派的理论、方法和研究途径,能够将教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数据收集和文献检索方面能够熟练应用;充分熟悉该学科主要文献和最新进展。

教学内容:1. 课程概述;2. 语言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3. 主要教学流派;4. 从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5.语法翻译法和听说法;6. 交际法和任务型教学法;7. 学习者需求分析;8. 应用语言学的基本问题;9. 结论。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 Brown, H. D. 2002.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Beijing: Foreign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 Cook, G. & Seidlhofer, B. 1995.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Applied Linguistics.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3. Ellis, R. 1999.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 Press.4. Richards, J. & Rodgers, T. 2000.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5. Widdowson, H. G. 1990. Aspects of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课程编号:050202 课程名称:语用学开课学期:II 学分: 2开课单位:外国语学院总课时数:36教学要求:研究语言与情景结合而出现的种种用法,培养学生在语境中有效使用语言和正确理解语言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熟练地运用语用学理论和方法对语言的意义、形式和用法做出动态分析,对语法和语义现象做出相应的合理解释。

6000字的课程论文:两篇(40%);课堂呈现(30%);期末测试(30%)。

教学目的:使学生懂得语境对于语言的正确理解和使用的重要性,深刻理解跨文化交流中影响交际的语用现象,从而提高学生语用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让学生掌握语用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并能运用这些理论对语言形式进行语用分析,通过大量实践使他们认识到语用学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

教学内容:介绍国内外语用学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及语用学的基本理论,包括指别、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含义理论、预设、关联理论、会话分析,礼貌原则、叙事理论等。

分析跨文化语用失误产生的原因。

探讨叙事论与翻译、关联理论与翻译的关系。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姜望琪. 当代语用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2.姜望琪. 语用学理论及应用。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3.钱冠连. 汉语文化语用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74.何兆熊. 语用学概要。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05.Jean Stilwell Peccei. Pragmatics.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6.Leo Hickey. The Pragmatics of Translation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7.Jef Verschueren.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Foreign Language and Research Press, 20008.George Yule. Pragmatics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9.Jacob L. Mey Pragmatics: An introductio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Press, 200110.Ernst-August Gutt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Press, 200411.Dan Sperber & Deirdre Wilson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Oxford:Blackwell, 1995课程编号:050204 课程名称:语料库索引分析开课学期:II 学分: 2开课单位:外国语学院总课时数:36教学要求:本课程为方向课,要求学生已学过语料库语言学课程并具备实际技能。

能帮助导师完成相关课题,写出研究报告;完成每次布置的任务。

发表1篇论文。

教学目的:训练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课题研究能力;结合课题研究边实践边研究。

教学内容:词表统计;索引分析:搭配与模式;语料库标注;DDL的实现;基于语料库课题设计和实施;数据库应用;软件评估;平行语料库。

教材及参考书目:1.Susan Hunston, Corpora in Applied Linguistics。

2.李文中,2001,“语料库与学习者语料库”,杨惠中编,《语料库语言学导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李文中,1999,An Analysis of the Lexical Words & Word Combinations in the CollegeLearners’ English Corpus. 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4.Li, Wenzhong. 2003. Word Clusters, Phrases and Collocations in China’s English News Articles ---A Preliminary Report on the Corpus-based Pilot Study on China English.课程编号:050205 课程名称:短语学开课学期:3 学分:2开课单位:外国语学院总课时数:36教学要求:要求学生具有语料库语言学基础知识,能够应用索引软件收集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