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患者出院指导
出院记录及出院指导

谢谢!
胆源性胰腺炎者建议择期手术出院后46周避免举重物和过度劳累逐渐加强锻炼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做好出院后的饮食指导禁止进食辣椒浓茶咖啡及高脂肪食物宜给予高营养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促进病人的康复肠梗阻患者出院指导注意饮食卫生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忌食生冷油炸刺激性的食物不宜暴饮暴如出现呕吐腹痛腹胀肛门排气排便停止请及时就诊腹外疝术后出院指导出院后一周逐步恢复日常活动3个月避免提重物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如登山骑自行车上下楼梯跑步等因为使用的补片需36个月后才能和人体组织完全融合
出院医嘱书写规范
出院记录
• 出院记录是对患者此次住院期间诊疗情况 的总结,应当在患者出院前24小时内完成, 若因患方原因当日或紧急出院时应予出院 后24小时内完成。内容包括入院情况、入 院诊断、诊疗经过、出院诊断、出院情况、 出院医嘱。
出院记录注意事项
• 必须有记录日期,有主诉并与入院记录保持一致, 有入院时间、出院时间、住院天数。 • 必须包括有入院情况介绍(包括阳性症状、主要 体征和入院时实验室检查报告),尽量与入院记录 保持一致,为入院诊断提供依据。 • 入院诊断(中西医)。 • 入院后的诊疗过程、出院时的一般状况及查体 • 出院诊断(中西医) • 出院医嘱 • 注意转科病人在入院后的诊治过程记录中需要记录 转科前后的主要情况,记录转科的原因。 • 入院诊断和出院诊断需要与入院记录、首页保持一 致。
出院医嘱
• 包括出院带药及出院指导 • 出院带药应写明名称、服用剂量、服用方 法及服用疗程 • 出院指导应包含本次住院主病的饮食、生 活的注意事项、需要复诊与否和复诊的具 体时间、带引流管的注意事项、是否建议 择期再住院手术或二次手术等等 • 涉及其他科疾病应建议相关科室就诊随诊
出院指导
肠梗阻的日常护理措施有哪些

肠梗阻的日常护理措施有哪些1. 饮食调理。
患者在肠梗阻发作期间应忌口,只能进行禁食治疗。
等症状缓解后,可以逐渐开始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面条、蔬菜汤等。
避免食用高脂肪、高蛋白、高纤维的食物,以免加重肠道负担。
此外,患者还要多饮水,保持水分平衡,促进肠道蠕动。
2. 定期排便。
肠梗阻患者常常伴随着便秘的症状,因此需要定期排便。
可以通过饮食调理和适量运动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
如果便秘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轻泻剂或者开塞露来缓解症状。
3. 注意休息。
肠梗阻发作期间,患者需要充分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对于促进康复非常重要,可以提高免疫力,帮助身体更快地恢复。
4. 观察病情。
家人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体温、腹痛、呕吐、排便情况等。
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
5. 心理护理。
肠梗阻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患者常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家人需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其树立信心,积极面对疾病,保持乐观的心态。
6. 定期复诊。
肠梗阻患者在出院后需要定期复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调整治疗方案。
患者要按时复诊,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以促进康复。
7. 避免诱发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注意避免诱发肠梗阻的因素,如过度饮酒、暴饮暴食、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等。
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可以减少疾病复发的风险。
总之,肠梗阻是一种需要细致护理的疾病,患者和家人需要密切配合医生,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在日常生活中,饮食调理、定期排便、注意休息、观察病情、心理护理、定期复诊和避免诱发因素是非常重要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肠梗阻,减轻症状,促进康复。
希望患者能够早日康复,重拾健康的生活。
肠梗阻

肠梗阻教案摘要患者,64岁,多年来反复出现腹部阵发性胀痛不适,程度时轻时重。
2天前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此症状,自诉腹胀,腹部呈阵发性的疼痛,伴恶心、呕吐,2天以来未解便排气;遂急诊来院就诊,查体: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脐周扪及5×6cm大小包块,边界清楚,中等硬度,活动度固定,听诊肠鸣音亢进,拟“肠梗阻”收治入院。
完善相关检查后,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肠粘连松解术”,术中留置腹腔引流管一根。
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护,患者康复出院。
通过本教案,学生可以学习肠梗阻的分类、临床表现、治疗方式、围手术期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肠梗阻(intestinal obstruction)腹膜刺激征(peritoneal irritation sign)胃肠减压(gastrointestinal decompression)【主要学习目标】1.掌握肠梗阻的临床表现2.掌握肠梗阻的分类3.掌握胃肠减压的护理要点4.掌握肠梗阻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的护理5.掌握肠梗阻术后并发症的护理6.掌握肠梗阻的健康宣教【次要学习目标】1.熟悉肠梗阻的病因2.熟悉肠梗阻的鉴别诊断3.熟悉手术治疗的指征4.了解肠梗阻的辅助检查【教师注意事项】本幕描述的是肠梗阻患者发病时就诊的情形。
通过本幕提供的信息,引导学生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腹部体征,判断患者发生了何种疾病,同时引导学生学习该疾病的鉴别诊断、病因、分类及辅助检查。
【学习目标】1.掌握肠梗阻的临床表现2.掌握肠梗阻的分类3.熟悉肠梗阻的病因4.熟悉肠梗阻的鉴别诊断5.了解肠梗阻的辅助检查【提示用问题】1.根据本幕所给出的信息,你认为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如何鉴别?2.该疾病的病因和分类是什么?3.哪些辅助检查可以诊断该疾病?【教师参考资料】1.肠梗阻的临床表现肠梗阻(intestinal obstrution):指肠内容物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
肠梗阻护理查房PPT

谢谢观看
肠梗阻的出院指导
肠梗阻的出院指导 饮食指导
恢复后应逐渐进食,注意选择易消化食物。
避免油腻及刺激性食物,保持饮食规律。
肠梗阻的出院指导 后续随访
安排出院后定期复诊,观察恢复情况。
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防止复发。
肠梗阻的出院指导 自我管理建议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促进肠道蠕动。
强调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便秘。
肠梗阻护理查房
演讲人:
目录
1. 肠梗阻的定义与分类 2. 肠梗阻的护理评估 3. 肠梗阻的护理措施 4. 肠梗阻的并发症预防 5. 肠梗阻的出院指导
肠梗阻的定义与分类
肠梗阻的定义与分类 肠梗阻是什么
肠梗阻是指肠道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内容物通过障 碍。
常见于急性腹痛患者,需要及时识别与处理。
肠梗阻的定义与分类 分类
根据医嘱禁食,避免进食以减轻肠道负担。
必要时可通过鼻胃管引流胃内容物。
肠梗阻的护理措施 补液与电解质管理
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静脉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 。
确保患者的水分与电解质平衡,预防脱水。
肠梗阻的护理措施 疼痛管理
根据医嘱给予镇痛药物,缓解患者不适。
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及疗效。
肠梗阻的并发症预防
肠梗阻的并发症预防 监测并发症
定期评估患者的腹部状况,观察是否出现并 发症。
如腹膜炎、肠坏死等,需及时处理。
肠梗阻的并发症预防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缓解焦虑情绪。
鼓励患者表达感受,增强其信心。
肠梗阻的并发症预防 教育与指导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肠梗阻的相关知识与护理 要点。
帮助患者理解病情,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
观察腹部隆起、肠鸣音等,有助于判断梗阻 性质。
肠梗阻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
肠梗阻的健康教育
一、术前指导
1、消除紧张、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2、急性期和需手术者需禁食、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守治疗者待症状缓解后,可进少量温开水或流食,病情好转逐渐进半流质、普食。
3、胃肠减压:保持持续有效吸引,注意胃液的量及颜色的变化。
4、保持口腔清洁,每日口腔护理2次。
5、腹痛、腹胀时,勿热敷,避免炎症扩散。
二、术后指导
1、饮食:术后禁食,肠功能恢复后,进温开水,无不适后进流质,逐步正常饮食。
如行肠切除术后,禁食时间适当延长。
2、体位:全麻病人未清醒前,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
硬膜外麻醉一般去枕平卧6-12小时,生命体征平稳,予以半坐卧位。
3、活动:术后24小时开始床上活动、12-24小时后下床活动。
4、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有无腹胀、腹痛、呕吐、肛门排气情况。
保持伤口敷料干燥、保持各种引流管通畅,注意有无堵塞、受压、扭曲、妥善固定。
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
三、出院指导
注意饮食卫生、不宜暴饮暴食、避免饭后剧烈活动、经常保持大便通畅、如有呕吐、腹胀、腹痛等及时就诊。
肠梗阻出院总结范文

一、背景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便秘等症状。
近期,我因肠梗阻入院治疗,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病情得到了明显好转,现已出院。
在此,我对此次住院治疗过程进行总结,以供日后参考。
二、住院期间治疗与护理1. 诊断与治疗(1)入院后,医生对我进行了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并结合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肠梗阻。
(2)根据病情,医生为我制定了治疗方案,包括禁食水、胃肠减压、抗炎、补液等对症治疗。
(3)经过治疗,我的病情逐渐好转,腹痛、呕吐、腹胀等症状明显减轻。
2. 护理(1)护士对我进行了详细的护理,包括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指导饮食等。
(2)护士向我讲解了肠梗阻的相关知识,让我了解了疾病的成因、治疗和预防方法。
(3)在饮食方面,护士指导我进行低脂、易消化、富含纤维素的饮食,以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三、出院后注意事项1. 饮食调整(1)出院后,我将继续保持低脂、易消化、富含纤维素的饮食,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2)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糙米、燕麦、玉米等,以促进肠道蠕动。
2. 生活习惯(1)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2)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3. 定期复查(1)出院后,我将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我的病情恢复情况。
(2)如有腹痛、呕吐、腹胀等症状,及时就诊。
四、总结通过此次住院治疗,我对肠梗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学会了如何预防和应对疾病。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严格遵守医生的指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复发。
同时,也希望我的经历能够为其他患者提供一定的帮助,共同战胜病魔。
外科护理学 - 肠梗阻病人的护理

了解患者的家庭和社会支持情况,包括家庭经济状况、家庭 成员的支持和照顾等,以便制定适合患者的护理计划。
诊断性检查与评估
01
02
03
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常规、尿常规、大 便常规等检查,以了解患 者的全身情况和水电解质 平衡情况。
X线检查
进行腹部X线平片检查, 以观察肠道内有无积气、 积液和肠梗阻的部位和程 度。
内镜检查
进行肠镜检查,以观察肠 道内有无病变和狭窄等。
03
肠梗阻病人的护理干预
疼痛管理
评估疼痛
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 估,了解疼痛的性质、部 位和持续时间,以便为患 者提供适当的疼痛管理。
药物缓解
根据评估结果,使用适当 的药物来缓解患者的疼痛 ,例如非处方药或处方药 。
心理支持
在疼痛缓解过程中,提供 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减轻 紧张和焦虑,增强他们的 信心和勇气。
[外科护理学在线课程 ](https
//.example):该在线课程针对外科护理学 进行了系统的讲解,包括肠梗阻的护理等内 容,适合护理人员及有志于从事外科护理工
作的人员学习。
相关学术期刊与进展追踪
《中华外科杂志》
该杂志为国内权威的外科期刊,报道了外科 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肠梗阻的最新诊 疗进展。
04
肠梗阻病人的并发症与护理
肠坏死与穿孔的预防与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
观察腹痛、腹胀、呕吐等消化道 症状,以及腹部体征,如压痛、
反跳痛、腹肌紧张等。
禁食与胃肠减压
一旦确诊为肠梗阻,应立即禁食 ,并进行胃肠减压,以减轻腹胀
和降低肠腔内压力。
及时处理
如出现肠坏死、穿孔等严重并发 症,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肠梗阻护理计划范文3篇

---------------------------------------------------------------范文最新推荐------------------------------------------------------肠梗阻护理计划范文3篇肠梗阻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腔的腹部外科常见病。
按发病原因可分为机械性、动力性及血运性肠梗阻。
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肠梗阻护理计划范文,仅供参考。
肠梗阻护理计划范文篇一:科别:普外科病室:2 床号:3 病案号:080714入院时间:20xx年x月x日-10Am一.一般资料姓名:王斌性别:男年龄:28 民族:汉籍贯:甘肃白银婚姻:已婚职业:教师信仰:无文化程度:大学资料来源:患者自述入院方式:扶入病房可靠程度:可靠病历记录日期:2008-07-12-10Am 入院诊断:粘连性肠梗阻二、病人健康状况和问题(一)入院原因和经过1.主诉:腹痛、腹胀、呕吐伴停止排气排便一天。
2.现病史:患者于入院前一天出现无明显诱因的腹中部疼痛,疼痛呈阵发性绞痛,并出现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
腹胀较明显。
同时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起病后,患者不思饮食,精神及休息均差。
(二)现在身体状况1 / 411.饮食、饮水情况:未进食水2.大小便情况:大便未解,小便量少,色黄3.睡眠情况:较差,4.自理程度:不能自理(完全补偿系统)(三)既往身体状况1.既往病史:一年前在本院有急性阑尾炎手术史。
2.家族史:否认家族有各类传染病及遗传病史;亦无此类疾病史。
3.过敏史:无4.月经生育史: 无5.嗜好:无烟酒等不良嗜好。
(四)心理社会状况1.人格类型:(请在相应的选项上划)独立 /依赖紧张/松弛主动/被动内向/外向2.精神情绪状态:精神较紧张,但情绪相对稳定。
3.对疾病和健康的认识:对本病的诱因及预后有一定的认知。
4.医疗费用支付形式:城镇职工医疗保险5.适应能力(病人角色):6.住院顾虑:是否需要手术治疗7.主要药物治疗(原则与药物名称):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梗阻患者出院指导
1.饮食: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进食后不宜立即做剧烈运动,不食不洁净的食物,不暴饮暴食。
术后忌食生冷、油炸及刺激性饮食;
2.保持大便通畅:特别是老年病人及肠功能不全者应及时给予缓泻剂,必要时灌肠清洗,以促进排便。
3.活动:在术后康复期,病人可进行慢跑、打太极拳等活动,不可尽早做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
4.生活习惯:居室保持清洁、通风良好,注意个人卫生,可于出院1周后沐浴,但要注意保护伤口,保持睡眠充足,心情愉快,生活规律,这些均有利于身体尽早康复;
5.健康教育:定时服药、定期复查,如出现呕吐、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便、排气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