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汽车高压电气系统安全设计
纯电动汽车高压电气系统安全设计

纯电动汽车高压电气系统安全设计一、纯电动汽车电气系统安全分析纯电动轿车电气系统主要包括低压电气系统、高压电气系统及CAN通讯信息网络系统。
1、低压电气系统采用12V供电系统,除了为灯光照明系统、娱乐系统及雨刷器等常规低压用电器供电外,还为整车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电机控制器、DC/DC转换器及电动空调等高压附件设备控制回路供电;2、高压电气系统主要包括动力电池组、电驱动系统、DC/DC电压转换器、电动空调、电暖风、车载充电系统、非车载充电系统及高压电安全管理系统等;3、CAN总线网络系统用来实现整车控制器和电机控制器、以及电池管理系统、高压电安全管理系统、电动空调、车载充电机和非车载充电设备等控制单元之间的相互通信。
图a高压配电盒纯电动汽车电压和电流等级都比较高,动力电压一般都在300~400V(直流),电流瞬间能够达到几百安。
人体能承受的安全电压值的大小取决于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和人体的电阻。
有关研究表明,人体电阻一般在1000~3000Ω。
人体皮肤电阻与皮肤状态有关,在干燥、洁净及无破损的情况下,可高达几十千欧,而潮湿的皮肤,特别是受到操作的情况下,其电阻可能降到1000Ω以下。
由于我国安全电压多采用36V,大体相当于人体允许电流30mA、人体电阻1200Ω的情况。
所以要求人体可接触的电动汽车任意2处带电部位的电压都要小于36V。
根据国际电工标准的要求,人体没有任何感觉的电流安全阈值是2mA,这就要求人体直接接触电气系统任何一处的时候,流经人体的电流应该小于2mA才认为整车绝缘合格。
因此,在纯电动汽车的开发过程中,应特别考虑电气系统绝缘问题,严格按照电动汽车相关国标标准要求设计,确保绝缘电阻能够满足人身安全需求,保证绝缘电阻值大于100Ω/V。
二、电动汽车高压电气系统安全设计概述相对于传统汽车而言,纯电动汽车采用了大容量、高电压的动力电池及高压电机和电驱动控制系统,并采用了大量的高压附件设备,如:电动空调、PTC电加热器及DC/DC转换器等。
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的电源管理与控制技术

充电控制技术
充电方式选择
根据电池特性和实际需求 ,选择合适的充电方式, 如恒流充电、恒压充电或 脉冲充电等。
充电速率控制
通过控制充电电流和电压 ,实现快速充电,同时避 免对电池造成损害。
充电安全保护
在充电过程中实时监测电 池状态,确保充电安全, 防止过充、过热等危险情 况发生。
新能源汽车高压系 统的电源管理与控 制技术
contents
目录
• 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概述 • 电源管理关键技术 • 控制技术策略与实现 • 高压系统安全与保护措施 • 实验验证与性能评估 • 总结与展望
01
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概述
高压系统定义与组成
高压系统定义
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是指车辆中电压等 级在300V以上的电气系统,主要包括动 力电池、电机、高压配电盒、充电机等 部件。
高压安全防护措施
采用高压互锁、高压切断等装置,确 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切断高压电 源。同时,设置明显的高压警示标识 ,提醒人员注意高压危险。
故障诊断与处理机制
故障诊断
通过实时监测高压系统的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结合故障诊断算法,及时 发现并定位故障。
故障处理
根据故障诊断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切断故障部分电源、启动备用系 统等,确保车辆和人员的安全。
根据实验结果,讨论高压系统的电源管理与控制 技术的优缺点及改进方向,为实际应用提供指导 。
展望与未来工作
基于实验结果和讨论,展望高压系统电源管理与 控制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下一步的研究 方向和工作计划。
06
总结与展望
研究成果总结
2024版年度新能源汽车高压安全与防护教案完整版

21
紧急情况下的处理措施
01
02
03
04
立即切断电源
在发现高压系统异常或事故时, 应立即切断电源,防止事故扩
大。
疏散人员
将现场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避免触电或其他安全事故发生。
使用绝缘工具
在处理高压系统事故时,应使 用绝缘工具进行操作,防止触
10
03
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2024/2/3
11
高压电池组成及工作原理
高压电池种类与特点
介绍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等常见新能源汽车高压电池的种类及其 特点。
高压电池结构
详细阐述高压电池的内部结构,包括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 组成部分。
工作原理
解释高压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工作原理,以及电池管理系统(BMS) 对电池状态进行监控和管理的机制。
高压部件布局
将高压部件布置在车身结构较为安 全的区域,避免在碰撞时受到直接 冲击,同时采用防护罩、绝缘材料 等进行隔离保护。
16
电气设备安全防护设计
高压电气系统隔离
采用高压电气系统隔离技 术,将高压电路与车身、 底盘等隔离,避免漏电、 短路等安全隐患。
2024/2/3
高压部件绝缘保护
对高压部件进行绝缘处理, 如使用绝缘材料包裹、喷 涂绝缘漆等,提高电气系 统的绝缘性能。
13
充电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01
充电系统种类
介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方式,包括慢充、快充、无线充电等。
02
组成结构
详细阐述充电系统的内部组成,包括充电口、充电线路、充电桩等部分。
新能源车辆高压安全设计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国家能源战略安全考虑,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大势所趋。
然而无论哪种车辆,安全性始终是第一位的。
新能源汽车新增高压电气部件和工作模式,增加了高压安全风险、高压电驱动系统,新增了高压部件电磁干扰风险。
本文对新能源汽车高压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并通过实例阐述解决高压安全风险的设计方法。
1 电动汽车高压安全风险定义纯电动汽车高压电气系统主要包括动力电池组、电驱动系统、配电系统、DC/DC直流转直流系统、DC/AC直流转交流系统(主要应用于电动空气压缩机系统、电动转向油泵系统)、空调暖风系统等。
纯电动汽车电压等级高,动力电池一般在300~600VDC,电流瞬时值可达百安级。
人体能承受的安全电压为36V,人体的电阻普遍在1000~3000Ω,相当于人体能承受的最大电流为36mA。
因此,纯电动新能源车辆的高压安全设计,是设计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高压安全存在以下危险:电气危害,包括接触危险(如触电、烧伤等)和非接触危险(如高压与低压没有绝缘、高压连接器电弧危险、高压网络错误连接等);热危害,包括高压过压、欠压、过温、过流及电芯质量导致的热失控,电气部件的热辐射等;化学危害,由动力电池产生有害气体、电解液泄漏等;高压风险相关功能安全需求。
【摘要】通过对电动汽车高压安全风险的识别及风险评估分析,进行高压安全设计分类,并给出高压安全设计的方法。
2 电动汽车高压安全风险评估高压安全相关系统的功能所要达到的安全指示,由汽车安全完整性等级ASIL来衡量。
分析ASIL等级需考虑3个因素:严重性、曝光率以及可控性,每个因素按照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等级。
ASIL分为A、B、C、D四个等级,其中A为最低安全等级,D为最高安全等级。
3 电动汽车高压安全系统设计3.1 高压安全遵守的原则高压安全在总布置时需要遵守以下原则:运动零部件:运动包络与周围零部件间隙宜大于30mm或以上距离。
表面锋利的零部件:与周边零部件间隙宜大于20mm或以上距离。
电动汽车高压电安全系统设计要求(接触防护)

电动汽车高压电安全系统设计要求(接触防护)秦振海;耿志勇;李隽杰【摘要】在电动汽车设计开发过程中,电动汽车高压电安全系统设计是保障整车安全的重点,文章对高压部件和电压电缆的防护提出具体实施方案,并对其做出详细规定和要求,在高压部件和高压电缆的防护方面,形成一套完整的电动汽车高压电安全技术解决方案.【期刊名称】《汽车电器》【年(卷),期】2018(000)011【总页数】5页(P1-5)【关键词】电动汽车;高压电缆;高压互锁;碰撞安全【作者】秦振海;耿志勇;李隽杰【作者单位】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710200;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710200;陆军装备部车船局驻西安地区军代室,陕西西安710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9.72电动汽车是指由搭载蓄电池提供电力驱动的汽车,工作电压高达几百伏,远远高于安全电压。
一旦高压电路发生绝缘、短路及漏电等情况,直接危及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
因此电动汽车高压安全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1 高压电安全设计1.1 防护设计电动汽车车身及各大总成应有足够的强度,一方面来抵抗发生碰撞时造成的冲击,另一方面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1.2 高压部件的要求1.2.1 高压部件的壳体强度要求参考GB 11551-2014的《乘用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及GB 20071-2006的《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碰撞试验条件要求初速度为50km/h,瞬间撞击能量可达到30~60kJ,预抵抗吸收如此大的撞击能量,对整车驾驶室、车架、侧防护及高压部件机械强度有很严格的要求。
一般高压部件的壳体强度要求应能承受不低于10 kPa的压强,不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
1.2.2 高压电源的安装位置要求高压电源(动力蓄电池、增程器、氢燃料反应堆)最好安装在车架的两纵梁之间和后桥之前、前桥之后,在很大程度上可减轻或防止外部碰撞造成的损伤。
如整车布置没法满足此要求,必须在高压电源的外围另外增加高强度辅助防护围挡。
纯电动汽车高压回路安全监测系统设计

Ab s t r a c t :Ai mi n g a t r e a l i z i n g h i g h v o l t a g e s a f e t y c i r c u i t mo n i t o i r n g o f t h e p u r e e l e c t r i c v e h i c l e , i n s u l a t i o n mo n i t o i r n g , p r e — c h a r g i n g , h i g h & l o w v o l t a g e p r o t e c t i o n a n d h i g h v o l t a g e i n t e r l o c k i n g o f t h e h i g h v o l t a g e c i r c u i t we r e r e s e a r c h e d. a n d t h e mo n i t o in r g s y s t e m b a s e d o n
新能源汽车高压安全设计及检验

一、信息收集
(二)高压互锁系统 1.宝马i3电动汽车高压互锁系统
宝马i3电动汽车高压互锁系统如 图3-1所示。
图3-1 宝马i3电动汽车高压互锁系统 1-高电压安全插头(“售后服务时断开连接”);2-前部熔断丝支架;3-安全型蓄电池接线柱SBK;4-12V蓄电池;
5-智能型蓄电池传感器IBS;6-碰撞和安全模块ACSM;7-高电压蓄电池单元;8-蓄能器管理电子装置SME; 9-蓄能器管理电子装置内用于高电压触点监控检测信号的信号发生器;10-蓄能器管理电子装置内用于高电压触点监
一、信息收集
(一)宝马电动汽车高压绝缘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在电动车辆中,高压电的正负两极与车身绝缘,因此,通过测量高压电的 正负两极与车身之间的电压就可以判断出是否存在绝缘故障。
安全盒S-BOX在高电压系统启用期间通过定期(约每隔5s)测量电阻两端 的电压进行绝缘监控(间接绝缘监控),安全盒S-BOX通过局域 CAN 将相关 结果发至高压电池管理单元(SME控制单元),并对这些测量结果进行分析。 在此车辆搭铁作为参考电位使用,因此为了确保测量准确,防止因存在电势差 而造成的触电危险,在高压组件的外壳或者可导电的外盖等部件之间都必须采 用等电位导线与车身支架相连的方式,以达到等电位的效果。在欧盟, ECER100中针对等电位也作出了相关规定,要求高压组件外壳至车身任一点之 间的电阻不大于0.10Ω。只有在各高压部件都满足等电位要求的情况下,这种 监控方式才能确定所有高压组件出现的绝缘故障。
电动汽车高压电安全分析与设计方案研究

电动汽车高压电安全分析与设计方案研究摘要:电动汽车主要是以车载电源为动力,利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并且电动汽车对周围环境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但是,在电动汽车发展的过程中,安全成为重点关注的一项内容。
本文针对高压电系统,对电动汽车安全以及设计方案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其目的就是保证电动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促进其行业发展的进程。
关键词:电动汽车;高压电;安全;设计方案;电动汽车的车载电源是以动力蓄电池和电动机为主,电压可以达到几百伏,这样电动汽车高压电系统危险性也相对较高,一旦发生短路的现象,就会影响驾驶人员的生命安全。
因此,为了保证电动汽车行驶稳定性,不仅需要对电动汽车高压电安全有着一定的了解,还需要针对电动汽车高压电系统的运行状态,构建完善的安全设计方案,以此保证电动汽车高压电运行的有效性,保证电动汽车处于稳定的行驶状态,为其行业发展给予一定的支持。
1、电动汽车高压电安全分析图1为电动汽车高压电系统,一般情况下将高电压系统划分成两个方面,1、电动汽车自身的高压系统、主要是由驱动动力、电动助力转向和车载空调动力等方面组成;2、电动汽车充电高压电系统,主要是由电网获取电能,并且将电能储存在动力电池中。
这样看来,电动汽车高电压系统结构相对较为复杂,产生故障的频率也相对较高,因此保证电动汽车高电压安全是非常必要的。
1.1在电动汽车高压电安全分析的时候,可以利用为物理隔离的方式,例如:绝缘线缆、绝缘外壳发等方面。
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电动汽车高压电安全保护效果会逐渐弱化,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还是相对较高。
因此,为了保证电动汽车高压电系统的安全性,需要对电气绝缘性进行全面监测,利用有效的措施降低安全保护弱化的现象。
同时,需要定期对电动汽车高压电系统机进行保养和维护,并且需要设置相应的保护措施,表面驾驶人员与电动汽车高压电系统产生接触,受到点电击的伤害。
另外,在电动汽车高压电系统安全分析的时候,可利用其它一些的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以此提升电动汽车高压电系统的安全性,例如:电压自动断开开关、手电断开开关、互锁、电位联结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纯电动汽车高压电气系统安全设计纯电动汽车高压电气系统安全设计一、纯电动汽车电气系统安全分析纯电动轿车电气系统主要包括低压电气系统、高压电气系统及 CAN 通讯信息网络系统。
1、低压电气系统采用 12 V 供电系统,除了为灯光照明系统、娱乐系统及雨刷器等常规低压用电器供电外,还为整车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电机控制器、DC/DC 转换器及电动空调等高压附件设备控制回路供电;2、高压电气系统主要包括动力电池组、电驱动系统、DC/DC 电压转换器、电动空调、电暖风、车载充电系统、非车载充电系统及高压电安全管理系统等;3、CAN 总线网络系统用来实现整车控制器和电机控制器、以及电池管理系统、高压电安全管理系统、电动空调、车载充电机和非车载充电设备等控制单元之间的相互通信。
图a 高压配电盒纯电动汽车电压和电流等级都比较高,动力电压一般都在 300~400 V(直流),电流瞬间能够达到几百安。
人体能承受的安全电压值的大小取决于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和人体的电阻。
有关研究表明,人体电阻一般在 1 000~3 000 Ω。
人体皮肤电阻与皮肤状态有关,在干燥、洁净及无破损的情况下,可高达几十千欧,而潮湿的皮肤,特别是受到操作的情况下,其电阻可能降到 1 000 Ω 以下。
由于我国安全电压多采用 36 V,大体相当于人体允许电流 30 mA、人体电阻 1 200 Ω的情况。
所以要求人体可接触的电动汽车任意 2 处带电部位的电压都要小于 36 V。
根据国际电工标准的要求,人体没有任何感觉的电流安全阈值是 2 mA,这就要求人体直接接触电气系统任何一处的时候,流经人体的电流应该小于2 mA 才认为整车绝缘合格。
因此,在纯电动汽车的开发过程中,应特别考虑电气系统绝缘问题,严格按照电动汽车相关国标标准要求设计,确保绝缘电阻能够满足人身安全需求,保证绝缘电阻值大于 100 Ω/V。
二、电动汽车高压电气系统安全设计概述相对于传统汽车而言,纯电动汽车采用了大容量、高电压的动力电池及高压电机和电驱动控制系统,并采用了大量的高压附件设备,如:电动空调、PTC 电加热器及 DC/DC 转换器等。
由此而隐藏的高压安全隐患问题和造成的高压电伤害问题完全有别于传统燃油汽车。
根据纯电动汽车的特殊结构及电路的复杂性,并考虑纯电动汽车高压电安全问题,必须对高压电系统进行安全、合理的规划设计和必要的监控,这是电动汽车安全运行的必要保证。
1、高压系统构成图1示出纯电动汽车高压系统框图。
作为纯电动汽车高压系统安全管理的单元,合理的功能布局和安全可靠的控制策略是实现该系统功能的重要保证。
图1 纯电动汽车高压系统框图2、高压电气安全系统的总目标高压电气系统控制与安全管理和故障诊断的总目标是确保纯电动汽车在静止、运行及充电等全过程的高压用电安全。
三、高压电气系统安全设计根据纯电动汽车安全标准要求,并从车载储能装置、功能安全、故障保护、人员触电防护及高压电安全管理控制策略等方面综合考虑,应对电动汽车高压电系统进行以下四方面设计。
1、高压电电磁兼容性设计由于纯电动汽车上存在高压交流系统,具有较强的电磁干扰性,因此高压线束设计时电源线与信号线尽量采用隔离或分开配线;电源线两端考虑采用隔离接地,以免接地回路形成共同阻抗耦合将噪声耦合至信号线;输入与输出信号线应避免排在一起造成干扰;输入与输出信号线尽量避免在同一个接头上,如不能避免时应将输入与输出信号线错开放置。
2、高压部件和高压线束的防护与标识设计高压部件的防护主要包括防水、机械防护及高压警告标识等。
尤其是布置在机舱内的部件,如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电动空调系统、DC/DC 电压转换器、车载充电机等及它们中间的连接接口,都需要达到一定的防水和防护等级。
并且高压部件应具有高压危险警告标识,以警示用户与维修人员在保养与维修时注意这些高压部件。
由于纯电动汽车线束包括低压线束与高压线束,为提示和警示用户和维修人员,高压线束应采用橙色线缆并用橙色波纹管对其进行防护。
同时高压连接器也应标识为橙色,起到警示作用,并且所选高压连接器应达到 IP67 防护等级。
3、预充电回路保护设计因为高压设备控制器输入端存在大量的容性负载,直接接通高压主回路可能会产生高压电冲击,故为避免接通时的高压电冲击,高压系统需采取预充电回路的方式对高压设备进行预充电。
图 2 示出纯电动汽车高压系统预充电回路原理图。
图2 纯电动汽车高压系统预充电回路原理图4、高压设备过载/短路保护设计当汽车高压附件设备发生过载或线路短路时,相关高压回路应能自动切断供电,以确保高压附件设备不被损坏,保证汽车和驾乘人员的安全。
因此在高压系统设计中应设置过载或短路的保护部件,如在相关回路中设置保险和接触器,当发生过载或短路而引起保险或接触器短路时,高压管理系统会通过对接触器触点和相关控制接触器闭合的有效指令进行综合判定,若检测出相关电路故障,高压管理系统会发出声光报警以提示驾驶员。
5、故障检测与故障处理方法1)、绝缘电阻故障处理电动汽车电气化程度相对传统汽车要高,其中像电池包、电驱动系统、高压用电辅助设备、充电机及高压线束等在汽车发生碰撞、翻转及汽车运行的恶劣环境(汽车振动、外部环境湿度及温度)影响下,都有可能导致高压电路与汽车底盘间的绝缘性能降低,由此可能造成汽车火灾的发生,直接影响汽车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
因此,在电动汽车高压系统设计时,首先应确保绝缘电阻值大于 100 Ω/V;其次当汽车发生绝缘电阻值低于规定值时,高压管理系统应及时切断所有的高压回路并发出声光报警,并持续一定时间待原先故障消失后,汽车才能允许进行下一次上电。
高压电路进行绝缘检测具体实施标准参照国标《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 1 部分:车载储能装置》。
2)、电压检测与故障处理纯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是动力电池,动力电池的电压与其放电能力和放电效率有很大的关系。
当动力电池电压处于低电压时仍大电流放电,将会损坏高压用电设备并会严重影响电池使用寿命。
当检测到电压过高或过低时,应及时切断相关回路。
因此为了保障纯电动汽车在动力蓄电池低压时用电器及动力蓄电池和驾乘人员的安全,需要设计电压检测电路对高压电路系统工作电压进行实时准确的检测和安全合理的故障处理3)、电流检测与故障处理汽车由于受到运行道路环境及驾驶员操控的影响,汽车运行状态会随时发生变化,动力电池的放电电流会随驾驶员的操控而发生明显变化。
当电流超过预设定的允许范围,就会引起温度过分升高,此时不仅影响电池的寿命,而且极端情况下还会引起异常的反应,造成汽车功率器件的损坏,危及汽车高压系统安全。
因此,这就要求高压管理系统需对动力电池实时进行电流监控,当检测到电流异常时,高压管理系统将会及时切断所有高压回路并发出声光报警,提示驾乘人员和其他汽车。
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和精确度,文章选取霍尔式电流传感器对动力电池充放电电流进行检测,如图 3 示出霍尔式电流传感器原理图。
图3 霍尔式电流传感器原理图4)、高压接触器触点状态检测与故障处理为实现纯电动汽车的控制功能和高压电路的可自行切断保护功能,在电动汽车的高压系统中必须配置可控制的并且有自我保护切断高压回路功能的高压接触器。
根据整车设计的需求,任何电动汽车在动力主回路中都会配置高压接触器,如果高压接触器触点发生闭合或断开失效时,没有相应的正确处理方式应对,将有可能引起不正常的控制而造成汽车不能正常启动或不能启动。
严重的情况下,将会给汽车和人身安全造成危险。
鉴于上述问题的严重性,应对高压接触器触点状态进行安全有效的实时监控,并对故障进行处理。
当高压接触器触点发生闭合或断开失效故障时,高压管理系统会发出声光报警,以提示操作人员并根据故障的级别控制汽车是否可进行其他操作。
5)、高压互锁回路检测及故障处理高压回路互锁功能设计是针对高压电路连接的可靠程度提出的。
危险电压闭锁回路也称为高压互锁回路(HVIL),它是一个典型的互锁系统,通过使用电气的信号,来检查整个模块、导线及连接器的电气完整性。
当高压安全管理系统检测到某处连接断开或某处连接没有达到预期的可靠性时,安全管理系统将直接或通过整车控制器切断相关动力电源的输出并发出声光报警,直到该故障完全排除。
如图 4 示出高压互锁回路检测原理图。
图4 高压互锁电路检测原理图6)、充电互锁检测及故障处理出于安全考虑,充电时,整个驱动系统都需要处于断电状态,即驱动系统高压接触器需处于断开状态,当高压安全管理系统接收到有效的充电信息指令后,高压管理系统首先检测驱动系统相关接触器是否处于断开状态。
若处于断开状态则闭合充电回路相关接触器。
否则,充电接触器将不会闭合,高压管理系统将发出声光报警以提示相关人员,直至故障排除。
6、高压系统余电放电保护设计由于高压系统的电机控制器和电动空调等高压部件存在大量的电容。
当高压主回路断开时,因高压部件电容的存在,高压系统中还存有很高的电压和电能。
为避免对人员和汽车造成危害,在切断高压系统后应将电容的高压电通过并联在高压系统中的电阻释放掉。
图b 车载充电机四、静止停放时安全管理概述汽车静止停放时,每隔一定时间(20 s 或 30 s)高压安全管理系统需对高压电网系统进行 1 次绝缘测量,即判别高压电网系统有无绝缘故障,整个高压回路系统包括动力电池内部、动力线、电驱动系统(电机控制器和电机三相线)及连接高压设备附件的导线。
当检测到有绝缘故障且故障一直存在时,仪表便会显示绝缘故障指示,以提示驾驶员。
五、碰撞安全概述通常,电动汽车采用了高达 400 V 左右的大容量动力电池作为驱动汽车的动力源,因而电力未切断的动力电池会对汽车和人员造成不容忽视的威胁和伤害。
若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碰撞、翻滚或在充电状态中被其他汽车撞击等意外事故,将会使动力电池组、高压用电设备及高压线束等与车身之间发生摩擦或接触,造成潜在的绝缘失效和短路等危险。
为避免由于上述状况而引起的汽车安全问题,可通过一些相关的传感器(如碰撞传感器、角度传感器)来检测汽车的状态,当高压管理系统接收到相关传感器发出的信息后,立即关闭高压电,并利用高压系统余电放电电路将汽车高压部件电容端的电压在 1 s 内放掉,避免火灾或漏电事故引起的人员触电事故的发生。
六、结论通过参与大量的电动汽车开发项目设计,文章对多个研发项目中纯电动汽车高压电系统出现的故障及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一整套针对高压电系统安全防护、故障处理及碰撞安全的设计方案,对纯电动汽车高压系统安全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来源:纯电动汽车电气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