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欧阳文忠公文的原文阅读及翻译

合集下载

宋【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原文、翻译及赏析

宋【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原文、翻译及赏析

宋【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原文、翻译及赏析夫事有人力之可致,犹不可期,况乎天理之溟漠,又安可得而推!惟公生有闻于当时,死有传于后世,苟能如此足矣,而亦又何悲!如公器质之深厚,智识之高远,而辅学术之精微,故充于文章,见于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琦。

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月之光辉。

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闳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

世之学者,无问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

呜呼!自公仕宦四十年,上下往复,感世路之崎岖;虽屯邅困踬,窜斥流离,而终不可掩者,以其公议之是非。

既压复起,遂显于世;果敢之气,刚正之节,至晚而不衰。

方仁宗皇帝临朝之末年,顾念后事,谓如公者,可寄以社稷之安危;及夫发谋决策,从容指顾,立定大计,谓千载而一时。

功名成就,不居而去,其出处进退,又庶乎英魄灵气,不随异物腐散,而长在乎箕山之侧与颍水之湄。

然天下之无贤不肖,且犹为涕泣而歔欷。

而况朝士大夫,平昔游从,又予心之所向慕而瞻依!呜呼!盛衰兴废之理,自古如此,而临风想望,不能忘情者,念公之不可复见而其谁与归!标签:初中文言文怀人哀伤《祭欧阳文忠公文》译文人的力量能够做到的事情,还不一定成功,何况天理渺茫不可捉摸,又怎么能把它推测知晓呢!先生在世时,闻名于当代;先生死后,有著述流传后世。

有这样的成就已经可以了,我们还有什么可悲切的呢!先生才能深厚,见识高远,加以精微的学术功力,因此作为文章,发为议论,豪放、强劲,英俊、奇伟,神奇、巧妙、灿烂、美好。

在心胸中的才力,浩大有如江水的积储;发为文章,明亮有如日月的光辉。

那清亮幽雅的韵调,凄凄切切如急雨飘风的突然来到;雄伟博大的辩论,明快敏捷如轻车骏马奔驰。

世上的学者,不问他是否熟识先生,只要读到他的著作,就能知道他的为人。

唉!先生做官四十年来,官位升升降降,外贬又召回,使人感到人世道路的崎岖不平。

虽然处境艰难困苦,到边远州郡流放,但到底不会埋没无闻,因为是是非非,自有公论。

语文知识中考文言文《祭欧阳文忠公文》全文详细翻译

语文知识中考文言文《祭欧阳文忠公文》全文详细翻译

人的力量能够做到的事情,还不一定成功,何况天理渺茫不可捉摸,又怎么能把它推测知晓呢!夫事有人力之可致,犹不可期,况乎天理之溟漠,又安可得而推!先生生时,闻名于当代;先生死后,有著述流传后世。

有这样的成就已经可以了,我们还有什么可悲切的呢!先生具有那样深厚的气质,高远的见识,加以精微的学术功力,因此作为文章,发为议论,豪放、强劲,英俊、奇伟,神奇、巧妙、灿烂、美好。

在心胸中的才力,浩大有如江水的积储;发为文章,明亮有如日月的光辉。

清亮幽雅的韵调,凄凄切切如急雨飘风的突然来到;雄伟宏广的文辞,明快敏捷如轻车骏马的奔驰。

世上的学者,不问他是否熟识先生,只要读到他的著作,就能知道他的为人。

惟公生有闻于当时,死有传于后世,苟能如此足矣,而亦又何悲!如公器质之深厚,知识之高远,而辅学术之精微,故充于文章,见于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琦。

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月之光辉。

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闳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

世之学者,无问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

唉!先生做官四十年来,升升降降,调出调进,使人感到这世上道路的崎岖不平。

虽然处境艰难困苦,到边远州郡流放,但到底不会埋没无闻,因为是是非非,自有公论。

既经压抑,再又起用,就名闻全国。

先生果敢刚正的气节,到老年还是保持不衰。

呜呼!自公仕宦四十年,上下往复,感世路之崎岖;虽屯邅困踬,窜斥流离,而终不可掩者,以其公议之是非。

既压复起,遂显于世;果敢之气,刚正之节,至晚而不衰。

当仁宗皇帝在朝的最后几年,考虑到他身后的事情,曾经说过,象先生这样的人才,可以把国家的前途委托。

后来确定方针,从容行动,当机立断,辅助今上即位,真可说是千载难逢的大事一朝决定。

功成名就,不自居有功而请求退职,从出任官职,到居家隐处,这样的英灵,想决不会随着躯体消灭,而长留在箕山之旁与颍水之滨。

方仁宗皇帝临朝之末年,顾念后事,谓如公者,可寄以社稷之安危;及夫发谋决策,从容指顾,立定大计,谓千载而一时。

祭欧阳文忠公文原文及翻译

祭欧阳文忠公文原文及翻译

祭欧阳文忠公文原文及翻译
原文:夫事有不可不忘者,亦有不可不忘之者。

余贫时,有一将校,人皆敬之。

余亦敬之。

然请谒不至,实有敬不尽之。

何也?以其请益无益于我,而求损益于我,此其心非复常人。

又余昔年,有一亲信之仆,所受赏赐,或以受于人者半。

果不免。

以半赐人之言,此仆亦皆能预知,其取益偿者非一,疑有异耳。

文忠公之在蔡也,天方讨元而夺其柄,虽形移势易,而有不可动者。

此则事之不可不忘者也。

公去人日浅,而世谓公已矣,此则事之不可不忘之者也。

余是以有请益不敢不尽之诚,与人亦不敢不为久要不忘之契。

翻译:有事情有不能不记住的,也有不能不忘记的。

我也尊敬他。

为什么呢?因为他请求我对他没有益处,而请求我对他损减益增,他的心不是平常人的心。

又我过去有一个亲信的仆人,他所受的赏赐,有时是我从别人那里接受过来转给他一半。

有人告诉我说:“这个仆人必定出卖身体给别的人。

”我本来就担心他难免要这样。

果然难免。

以给一半赏赐别人的话来看,这个仆人也能预先知道,他获取益处抵偿不了几次,怀疑他有什么不同寻常的。

文忠公在蔡的时候,朝廷正在讨伐元朝而剥夺他的兵权,虽然形式改变而实质已非,仍然有不能动摇的人。

这就是事情不能不记住的方面。

文忠公离开人们的时间很短,而社会上认为文忠公已经完了,这就是事情不能不忘记的方面。

我因此有请求加倍努力不敢不尽的诚心,对待别人也不敢不守久要不忘的盟约。

祭欧阳文忠公文--苏轼(国学治要五-古文治要卷一)

祭欧阳文忠公文--苏轼(国学治要五-古文治要卷一)

祭欧阳文忠公文--苏轼(国学治要五-古文治要卷一)【原文】呜呼哀哉!公之生于世,六十有六年。

民有父母,国有蓍(ㄕ施)龟[1];斯文有传,学者有师;君子有所恃而不恐,小人有所畏而不为。

譬如大川乔岳,不见其运动,而功利之及于物者,盖不可以数计而周知。

今公之没也,赤子无所仰芘(ㄅㄧˋ,通庇)[2];朝廷无所稽疑[3];斯文化为异端[4],而学者至于用夷;君子以为无为为善,而小人沛然自以为得时,譬如深渊大泽,龙亡而虎逝,则变怪杂出,舞鰌(ㄑ|ㄡ,同鳅)鱓(ㄕㄢˋ,同鳝)而号狐狸[5]。

昔其未用也,天下以为病;而其既用也,则又以为迟;及其释位而去也,莫不冀其复用;至其请老而归也,莫不惆怅失望,而犹庶几于万一者,幸公之未衰。

孰谓公无复有意于斯世也,奄(ㄧㄢˇ掩)[6]一去而莫予追!岂厌世溷(ㄏㄨㄣˋ混)浊[7],洁身而逝乎?将民之无禄,而天莫之遗?昔我先君怀宝遁世,非公则莫能致;而不肖无状,因缘出入,受教于门下者,十有六年于兹。

闻公之丧,义当匍匐往弔,而怀录不去,愧古人以忸怩[8]。

缄(ㄐㄧㄢ坚)词[9]千里,以寓[10]一哀而已矣!盖上以为天下恸,而下以哭其私。

呜呼哀哉!尚嚮!【注释】[1]蓍龟:蓍草与大龟,均为古人卜筮时所用,故用以指占卜。

[2]芘:通「庇」,庇护。

[3]稽疑:问卜决疑,考察疑难之事。

[4]异端:儒家称其他持不同意见的学说和不合正流的学说。

[5]舞鰌鱓而号狐狸:鳅鳝作舞狐狸号叫,喻小人得势。

[6]奄:急遽、匆促、忽然。

[7]溷浊:污浊。

[8]忸怩:惭愧难为情或不大方的样子。

亦作「忸捏」。

[9]缄:寄。

[10]寓:寄託。

【译文】唉,令人悲痛啊!先生在这世上活了六十六年。

因为有了先生,百姓有了父母官,国家遇到问题有了可以询问解决的人;文化因而得到传授,求学的人有了老师;有德行的人有所依仗因此不会害怕,小人因为害怕先生所以还有不敢做的事情。

先生就像高山大川,看不到他到处活动,但受他恩泽的事物,不能够用数字来衡量,无法全部知晓。

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原文和译文

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原文和译文

xx《祭xx公文》原文和译文原文:夫事有人力之可致,犹不可期,况乎天理之溟漠,又安可得而推!惟公生有闻于当时,死有传于后世,苟能如此足矣,而亦又何悲!如公器质之深厚,知识之高远,而辅学术之精微,故充于文章,见于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琦。

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月之光辉。

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闳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

世之学者,无问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

呜呼!自公仕宦四十年,上下往复,感世路之崎岖;虽屯?困踬,窜斥流离,而终不可掩者,以其公议之是非。

既压复起,遂显于世;果敢之气,刚正之节,至晚而不衰。

方仁宗皇帝临朝之末年,顾念后事,谓如公者,可寄以社稷之安危;及夫发谋决策,从容指顾,立定大计,谓千载而一时。

功名成就,不居而去,其出处进退,又庶乎英魄灵气,不随异物腐散,而长在乎箕山之侧与颖水之湄。

然天下之无贤不肖,且犹为涕泣而?[欷。

而况朝士大夫,平昔游从,又予心之所向慕而瞻依!呜呼!盛衰兴废之理,自古如此,而临风想望,不能忘情者,念公之不可复见而其谁与归!译文:人的力量能够做到的事情,还不一定成功,何况天理渺茫不可捉摸,又怎么能把它推测知晓呢!先生生时,闻名于当代;先生死后,有著述流传后世。

有这样的成就已经可以了,我们还有什么可悲切的呢!先生具有那样深厚的气质,高远的见识,加以精微的学术功力,因此作为文章,发为议论,豪放、强劲,英俊、奇伟,神奇、巧妙、灿烂、美好。

在心胸中的才力,浩大有如江水的积储;发为文章,明亮有如日月的光辉。

清亮幽雅的韵调,凄凄切切如急雨飘风的突然来到;雄伟宏广的文辞,明快敏捷如轻车骏马的奔驰。

世上的学者,不问他是否熟识先生,只要读到他的著作,就能知道他的为人。

唉!先生做官四十年来,升升降降,调出调进,使人感到这世上道路的崎岖不平。

虽然处境艰难困苦,到边远州郡流放,但到底不会埋没无闻,因为是是非非,自有公论。

既经压抑,再又起用,就名闻全国。

祭欧阳文忠公文 -文言文常识-诗词解析

祭欧阳文忠公文 -文言文常识-诗词解析

祭欧阳文忠公文|文言文常识|诗词解析惟公生有闻于当时,死有传于后世,苟能如此足矣,而亦又何悲!如公器质之深厚,知识之高远,而辅学术之精微,故充于文章,见于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琦。

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月之光辉。

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闳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

世之学者,无问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

呜呼!自公仕宦四十年,上下往复,感世路之崎岖;虽屯邅困踬,窜斥流离,而终不可掩者,以其公议之是非。

既压复起,遂显于世;果敢之气,刚正之节,至晚而不衰。

方仁宗皇帝临朝之末年,顾念后事,谓如公者,可寄以社稷之安危;及夫发谋决策,从容指顾,立定大计,谓千载而一时。

功名成就,不居而去,其出处进退,又庶乎英魄灵气,不随异物腐散,而长在乎箕山之侧与颖水之湄。

然天下之无贤不肖,且犹为涕泣而歔欷。

而况朝士大夫,平昔游从,又予心之所向慕而瞻依!呜呼!盛衰兴废之理,自古如此,而临风想望,不能忘情者,念公之不可复见而其谁与归!译文或注释:人的力量能够做到的事情,还不一定成功,何况天理渺茫不可捉摸,又怎么能把它推测知晓呢!先生生时,闻名于当代;先生死后,有著述流传后世。

有这样的成就已经可以了,我们还有什么可悲切的呢!先生具有那样深厚的气质,高远的见识,加以精微的学术功力,因此作为文章,发为议论,豪放、强劲,英俊、奇伟,神奇、巧妙、灿烂、美好。

在心胸中的才力,浩大有如江水的积储;发为文章,明亮有如日月的光辉。

清亮幽雅的韵调,凄凄切切如急雨飘风的突然来到;雄伟宏广的文辞,明快敏捷如轻车骏马的奔驰。

世上的学者,不问他是否熟识先生,只要读到他的著作,就能知道他的为人。

唉!先生做官四十年来,升升降降,调出调进,使人感到这世上道路的崎岖不平。

虽然处境艰难困苦,到边远州郡流放,但到底不会埋没无闻,因为是是非非,自有公论。

既经压抑,再又起用,就名闻全国。

先生果敢刚正的气节,到老年还是保持不衰。

当仁宗皇帝在朝的最后几年,考虑到他身后的事情,曾经说过,象先生这样的人才,可以把国家的前途委托。

祭欧阳文忠公文北宋王安石

祭欧阳文忠公文北宋王安石

祭欧阳文忠公文北宋•王安石夫事有人力之可致,犹不可期,况乎天理之溟漠,又安可得而推!惟公生有闻于当时,死有传于后世,苟能如此足矣,而亦又何悲!如公器质之深厚,知识之高远,而辅学术之精微,故充于文章,见于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琦。

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月之光辉。

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闳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

世之学者,无问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

呜呼!自公仕宦四十年,上下往复,感世路之崎岖;虽屯邅困踬,窜斥流离,而终不可掩者,以其公议之是非。

既压复起,遂显于世;果敢之气,刚正之节,至晚而不衰。

方仁宗皇帝临朝之末年,顾念后事,谓如公者,可寄以社稷之安危;及夫发谋决策,从容指顾,立定大计,谓千载而一时。

功名成就,不居而去,其出处进退,又庶乎英魄灵气,不随异物腐散,而长在乎箕山之侧与颖水之湄。

然天下之无贤不肖,且犹为涕泣而歔欷。

而况朝士大夫,平昔游从,又予心之所向慕而瞻依!呜呼!盛衰兴废之理,自古如此,而临风想望,不能忘情者,念公之不可复见而其谁与归!译文:人的力量能够做到的事情,还不一定成功,何况天理渺茫不可捉摸,又怎么能把它推测知晓呢!先生生时,闻名于当代;先生死后,有著述流传后世。

有这样的成就已经可以了,我们还有什么可悲切的呢!先生具有那样深厚的气质,高远的见识,加以精微的学术功力,因此作为文章,发为议论,豪放、强劲,英俊、奇伟,神奇、巧妙、灿烂、美好。

在心胸中的才力,浩大有如江水的积储;发为文章,明亮有如日月的光辉。

清亮幽雅的韵调,凄凄切切如急雨飘风的突然来到;雄伟宏广的文辞,明快敏捷如轻车骏马的奔驰。

世上的学者,不问他是否熟识先生,只要读到他的著作,就能知道他的为人。

唉!先生做官四十年来,升升降降,调出调进,使人感到这世上道路的崎岖不平。

虽然处境艰难困苦,到边远州郡流放,但到底不会埋没无闻,因为是是非非,自有公论。

既经压抑,再又起用,就名闻全国。

祭欧阳文忠公文 北宋苏轼

祭欧阳文忠公文  北宋苏轼

祭欧阳文忠公文北宋•苏轼呜呼哀哉!公之生于世,六十有六年。

民有父母,国有蓍龟;斯文有传,学者有师;君子有所恃而不恐,小人有所畏而不为。

譬如大川乔岳,不见其运动,而功利之及于物者,盖不可以数计而周知。

今公之没也,赤子无所仰芘;朝廷无所稽疑;斯文化为异端,而学者至于用夷;君子以为无为为善,而小人沛然自以为得时——譬如深渊大泽,龙亡而虎逝,则变怪杂出,舞 鱓而号狐狸。

至其请老而归也,莫不惆怅失望,而犹庶几于万一者,幸公之未衰。

孰谓公无复有意于斯世也,奄一去而莫予追!岂厌世混浊,洁身而逝乎?将民之无禄,而天莫之遗?昔我先君怀宝遁世,非公则莫能致;而不肖无状,因缘出入,受教于门下者,十有六年于兹。

闻公之丧,义当匍匐往吊,而怀录不去,愧古人以忸怩。

缄词千里,以寓一哀而已矣!盖上以为天下恸,而下以哭其私。

呜呼哀哉!尚享!悲痛啊!(文言叹词),先生到这世上来,已经有66年了。

因为有了先生,百姓有了父母官,国家有了可以象蓍草和龟甲一样解决疑问的人;文化因而得到传授,求学的人有了老师;有德行的人有所依仗因此不会害怕,小人因为害怕先生所以还有不敢做的事情。

先生就象高山大川,看不到他运动,但受他恩惠的事物,不能够用数字来衡量、不能全部的知晓。

现在先生逝世了,有报复的人没有了仰仗庇护的人,朝廷没有了查找疑问的人。

文人被说成了异端,学者被用到了边远的地方;君子只能以不作为来为朝廷做贡献(保存实力),小人高兴的认为时机来了——就象深渊沼泽,神龙没有了老虎也离开了,变端和怪异就层出不穷,象 鱓飞舞又象狐狸号叫。

又认为先生跟不上形势;到了先生放弃官职的时候,没有不希望他再次得到起用的;到了先生告老还乡,没有不惆怅失望的,又还抱着期望的心情,是因为先生还没有老去衰弱。

谁知道先生不再留恋这世间,就这样不给我们追赶机会的走了。

难道是厌倦了世间的混浊,洁身自好的走了吗?又难道是百姓没有这样的福分,上天不肯留下先生来?以前我的父辈胸怀大略隐居于世,不是先生就不能够招致到他;而那时没有才能的我,因为这样才得以跟随先生,在先生的门下受到教育,到现在都16年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祭欧阳文忠公文的原文阅读及翻译
原文阅读:
夫事有人力之可致犹不可期况乎天理之溟漠又安可得而推!
惟公生有闻于当时死有传于后世苟能如此足矣而亦又何悲!如公器质之深厚知识之高远而辅学术之精微故充于文章见于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琦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月之光辉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闳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世之学者无问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
呜呼!自公仕宦四十年上下往复感世路之崎岖;虽屯邅困踬窜斥流离而终不可掩者以其公议之是非既压复起遂显于世;果敢之气刚正之节至晚而不衰
方仁宗皇帝临朝之末年顾念后事谓如公者可寄以社稷之安危;及夫发谋决策从容指顾立定大计谓千载而一时功名成就不居而去其出处进退又庶乎英魄灵气不随异物腐散而长在乎箕山之侧与颖水之湄
然天下之无贤不肖且犹为涕泣而歔欷而况朝士大夫平昔游从又予心之所向慕而瞻依!
呜呼!盛衰兴废之理自古如此而临风想望不能忘情者念公之不可复见而其谁与归!
翻译译文或注释:
人的力量能够做到的事情还不一定成功何况天理渺茫不可捉摸又能把它推测知晓呢!
先生生时闻名于当代;先生死后有著述流传后世有这样的成就已经可以了我们还有什么可悲切的呢!先生具有那样深厚的气质高远的见识加以精微的学术功力因此作为文章发为议论豪放、强劲英俊、奇伟神奇、巧妙、灿烂、美好在心胸中的才力浩大有如江水的积储;发为文章明亮有如日月的光辉清亮幽雅的韵调凄凄切切如急雨飘风
的突然来到;雄伟宏广的文辞明快敏捷如轻车骏马的奔驰世上的学者不问他是否熟识先生只要读到他的著作就能知道他的为人
唉!先生做官四十年来升升降降调出调进使人感到这世上道路的崎岖不平虽然处境艰难困苦到边远州郡流放但到底不会埋没无闻
因为是是非非自有公论既经压抑再又起用就名闻全国先生果敢刚正
的气节到老年还是保持不衰
当仁宗皇帝在朝的最后几年考虑到他身后的事情曾经说过象先生这样的人才可以把国家的前途委托后来确定方针从容行动当机立
断辅助今上即位真可说是千载难逢的大事一朝决定功成名就不自居
有功而请求退职从出任官职到居家隐处这样的英灵想决不会随着躯
体消灭而长留在箕山之旁与颍水之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