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游学政治学科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江苏省南京市2月政治教研材料PPT课件(以生为本等4份) 人民版

江苏省南京市2月政治教研材料PPT课件(以生为本等4份) 人民版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如果放弃太早,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会错过什么。 3、你特么的看看你现在的样子?还是我爱的那个你么? 4、你的选择是做或不做,但不做就永远不会有机会。 5、你必须成功,因为你不能失败。 6、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7、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8、心灵纯洁的人,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 9、遇到困难时不要抱怨,既然改变不了过去,那么就努力改变未来。 10、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11、用理想去成就人生,不要蹉跎了岁月。 12、永不言败是追究者的最佳品格。 13、目标的实现建立在我要成功的强烈愿望上。 14、保持激情;只有激情,你才有动力,才能感染自己和其他人。 15、别人能做到的事,自己也可以做到。 16、学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 17、通过辛勤工作获得财富才是人生的大快事。 18、努力了不一定能够成功,但是放弃了肯定是失败。 19、人活着就要快乐。 20、不要死,也不要的活着。 21、有努力就会成功! 22、告诉自己不要那么念旧,不要那么执着不放手。 23、相信他说的话,但不要当真。 24、人不一定要生得漂亮,但却一定要活得漂亮。 25、世事总是难以意料,一个人的命运往往在一瞬间会发生转变。 26、活在当下,别在怀念过去或者憧憬未来中浪费掉你现在的生活。 27、一份耕耘,份收获,努力越大,收获越多。 28、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吱声。 29、一切事无法追求完美,唯有追求尽力而为。这样心无压力,出来的结果反而会更好。 30、进则安居以行其志,退则安居以修其所未能,则进亦有为,退亦有为也。 31、有智者立长志,无志者长立志。 32、在生命里寻觅快乐的方法,就是了解你被赋予生命是为了奉献。 33、纯洁的思想,可使最微小的行动高贵起来。 34、心作良田耕不尽,善为至宝用无穷。我们应有纯洁的心灵,去积善为大众。就会获福无边。 35、坚强并不只是在大是大非中不屈服,而也是在挫折前不改变自己。 36、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37、世间上最美好的爱恋,是为一个人付出时的勇敢,即使因此被伤得体无完肤,也无悔无怨。 38、梦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梦想的光辉之中。 39、人生最困难的不是努力,也不是奋斗,而是做出正确的抉择。 40、不管现在有多么艰辛,我们也要做个生活的舞者。 41、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向前冲。 42、有智慧才能分辨善恶邪正;有谦虚才能建立美满人生。 43、无论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要思考。 44、不属于我的东西,我不要;不是真心给我的东西,我不稀罕! 45、我们从自然手上收到的最大礼物就是生命。 46、失败的定义:什么都要做,什么都在做,却从未做完过,也未做好过。 47、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48、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对于困境与磨难,微笑面对。 49、太阳照亮人生的路,月亮照亮心灵的路。 50、生活中的许多事,并不是我们不能做到,而是我们不相信能够做到。 51、不要说你不会做!你是个人你就会做! 52、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53、能够说出的委屈,便不是委屈;能够抢走的爱人,便不是爱人。 54、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55、胜利女神不一定眷顾所有的人,但曾经尝试过,努力过的人,他们的人生总会留下痕迹! 56、勤奋是学习的枝叶,当然很苦,智慧是学习的花朵,当然香郁。 57、人不能创造时机,但是它可以抓住那些已经出现的时机。 58、没有斗狼的胆量,就不要牧羊。 59、有时候,垃圾只是放错位置的人才。 60、不要怕被人利用,人家利用你,说明你还有利用的价值。 61、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62、与积极的人在一起,可以让我们心情高昂。 63、向日葵看不到太阳也会开放,生活看不到希望也要坚持。 64、才华是血汗的结晶。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 65、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

南京六中高考政治复习教案《 政治生活 》

南京六中高考政治复习教案《 政治生活 》

南京六中《政治生活》教学案时间:课堂练习:P50《评价手册》课后作业:简答题:P51—10课堂作业:《评价手册》 第一课时:第二课时:P58--9学业水平测试考点对比分析:1、(教材)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坚实基础和优越性(B)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和谐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读本)认识中国共产党和我国民族政策的优越性(B)P69①我国的民族政策,促进了各民族共同发展,促进了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进步,保障了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及大地调动了各族人民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②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显著提高,人民各项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各民族平等团结,人民安居乐业。

注:我国民族政策有:坚持民族平等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事业,培养民族干部,发展民族科教文卫事业,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等。

P682、(教材)珍惜、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C)(综合)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拥护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与破坏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言行作斗争;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其他民族群众遇到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

(读本) 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C )(综合) ①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维护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同破坏民族团结的的言行作斗争;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②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感受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坚定信心,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在实际行动中为振兴中华贡献力量课堂作业:第一课时《评价手册》P63简答—9第二课时:P66简答—10第三课时:P69P72综合探究。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八年级政治上册 礼貌显魅力教案 新人教版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八年级政治上册 礼貌显魅力教案 新人教版

礼貌显魅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懂得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德,是社会交往的需要,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2.能力目标在实际生活中,逐步学会以礼待人,与人交往时做到语言文明、态度和气、举止优雅,并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自己的礼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文明礼貌带给自己的乐趣以及对人生发展的价值,树立讲礼貌为荣、不讲礼貌为耻的交往态度,并乐于以礼待人。

教学重难点如何将礼貌落到实处,即在实际生活中,与人交往时做到讲文明有礼貌。

教法学法情境创设法、情感滋润法、案例教学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投影展示:“五里”与“无礼”故事中的年轻人悟出了什么?“礼”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之一。

作为一个礼仪之邦的公民,你所知道关于“礼”的词语或故事有哪些?(设计目的:使学生在收集整理相关资料中,感受中国的“礼”文化,体会人际交往中以礼相待的必要性)彬彬有礼礼让为国礼奢宁俭礼顺人情礼为情貌导德齐礼礼无不答礼先一饭礼贤下士礼仪之邦礼义廉耻礼崩乐坏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貌待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礼貌显魅力”这一话题。

板书:礼貌显魅力二、讲授新课活动一:学生小品扮演P78《买书》,小组合作探究A.甲、乙两学生的行为有何不同?B.甲、乙两人的不同行为分别给售货员什么感受?C.甲、乙两人的行为分别给自己带来什么后果?根据学生发言,教师点拨并板书。

由此可见,礼貌是尊重的体现,是人与人之间友好交往的道德桥梁。

礼貌能反映我们自身的素质,展现我们的风采。

我们讲文明、讲礼貌,包含着对他人的尊重、宽容、谦让、与人为善的良好的品质。

板书:一、礼貌是尊重1、礼貌是尊重的体现请学生阅读课本P79回答问题:什么是礼貌?礼貌是行为规范,也是道德准则。

投影材料:“心灵上的疤痕”思考并回答:礼貌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没有影响?礼貌是通往友好交往的道德桥梁。

如果对人不礼貌,就会对人造成伤害,妨碍我们与人交往。

政治实践教学课程设计案例

政治实践教学课程设计案例

政治实践教学课程设计案例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政治实践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

2. 使学生了解我国政治体制的基本构成和运行机制,以及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

3. 帮助学生认识政治实践在国家和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政治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政治信息的能力,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表达、组织协调等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情感态度。

2. 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尊重和维护公平正义。

3. 培养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敢于担当的精神品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政治实践教学课程,旨在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将所学政治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他们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对政治实践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明确以下教学要求:1. 教学内容要贴近实际,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3. 教学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实际操作能力,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 政治实践基本概念与原则:讲解政治实践的定义、特点,探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原则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对应教材相关章节。

2. 我国政治体制:介绍我国政治体制的基本构成、运行机制,分析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如选举、民主监督等,涉及教材相关章节。

3. 政治实践案例解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政治实践案例,分析其背景、过程和结果,使学生了解政治实践在国家和个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结合教材相关内容。

4. 政治调查研究方法:教授学生如何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政治调查研究,包括选题、设计问卷、收集数据、分析结果等,参考教材相关章节。

政治有趣的校本课程设计

政治有趣的校本课程设计

政治有趣的校本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公民权利、政治制度、国家机构等。

2.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认识国家的政治生活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3. 引导学生了解和分析时事政治,提高他们对政治现象的关注度和敏感度。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政治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学会在讨论和辩论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尊重他人的意见。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通过查找资料、分析案例等方式,深入探究政治学科的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意识。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使他们具备法治观念、民主意识和道德品质,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的公民。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校本课程,旨在通过有趣的政治知识,激发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的特点,课程内容将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政治知识,关注时事政治,提高政治素养。

同时,注重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政治学科基本概念:讲解公民、政治权利、政治义务、政治制度等基本概念,让学生对政治学科有整体的认识。

教学内容安排:参照教材相关章节,通过讲解、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

2. 我国政治制度:介绍我国的政治体制、国家机构、选举制度等,让学生了解国家政治生活的运作。

教学内容安排:结合教材相关章节,以讲座、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政治制度。

3. 时事政治分析:关注国内外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时事政治,提高他们的政治敏锐度。

江苏省南京市八年级政治上册(世界文化之旅)简案 新人教版 学案

江苏省南京市八年级政治上册(世界文化之旅)简案 新人教版 学案

课题世界文化之旅
对应课标
“懂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往来,尊重不同的文化与习俗。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1、通过视频感受、小组讨论,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多元化
2、通过视频小品,小组讨论,理解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及应对方法
能力目标:
1、提高对文化不同会导致的行为方式差异的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价值,拥有开放的胸怀。

2、了解南京文化,立志宣传南京文化,做友好往来的使者。

教学
重点
认识和感受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
学习步骤和过程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教学目的
暖场导入看“金陵旋律”的片段
导入新课,增进师生
交流。

活动一
看名建筑视频
使学生了解文
化的多样性
讨论:
1、除了建筑以外,不同国
家的文化还可以通过哪些
形式表现出来?请举例说
明!
活动二
畅谈故宫与白宫的美
使学生了解文
化的差异性
活动三思考:
1、哈根达斯将中国月饼与
西方冰激凌进行了融合,中
国国宝、中国功夫在好莱坞
影片中出现,这体现了课本
中的什么观点?
使学生了解文
化的多元性
活动四看小品《黄土坡》
让学生理解因
文化不同而导致的
行为方式的差异及
应对方法
讨论:
1、中国老人与外国儿媳妇
见面,为什么多次闹笑话?
2、如果他们要和谐相处,
需要做些什么?
结尾情感升华
青奥文化使者立志宣传南京文化,
做友好往来的使者
作业:制作南京名片。

游学课程手册(1)

游学课程手册(1)

游学课程手册一、游学课程说明二、游学基地及路线设计三、游学课程及实施方案四、游学课程自救自护安全常识一、游学课程说明1.游学课程简介游学既不是单纯的旅游,也不是纯粹的课堂学习。

它介于游与学之间,又融合了游与学的内容。

游学课程积极鼓励学生到北京周边郊区及京外地区的不同环境中去探访、观察,并沉浸其中,通过亲自体验进而学习和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文化历史传统;通过参与实地考察或调查活动,提升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实践证明,游学课程通过为学生提供具有深远教育意义的自然与文化的探索发现旅程,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科学探究精神,增进对不同区域自然环境、文化的了解、认识和尊重,也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传承本民族的文化与历史传统,在语言强化训练、思想道德教育、人格养成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等方面,都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和良好的效果,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及教育界、相关国际组织与机构的高度重视,并已经成为教育、文化和旅游相结合的一种全球性时代潮流,受到全世界青年学生的普遍欢迎。

游学课程主要根据初中历史、地理、生物和思想品德学科所学的知识内容设置,在学期的小学段内进行,是全体初一、初二学生的必选课程。

考评合格,获2 个学分。

2.游学课程目标在游学课程的学习中,学生以实地考察、现场体验、访谈等方式获得初中历史、地理、生物和思想品德学科的部分课标知识及课标内容的拓展知识。

教师探索适合初中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获取关于初中历史、地理、生物和思想品德学科的大量信息和亲身体验,能够激发学生对相关学科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相关学科知识的思考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总之,学生通过认真参与丰富的游学课程,将会极大地拓展知识面、获得成就感,从而有效的提升学好相关课程的兴趣和动力。

游学课程的总目标包括:(一)激发学生学习初中历史、地理、生物和思想品德学科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

(二)拓展学生对初中历史、地理、生物和思想品德学科的学习深度。

南京研学课程设计

南京研学课程设计

南京研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南京研学课程,使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南京的相关知识,掌握南京在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特点,理解南京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提高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提升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培养爱国情怀;增强学生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历史、地理、文化等学科知识,注重实践性和探究性。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对历史文化感兴趣,但需要引导和激发。

教学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将课程目标分解为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学生能描述南京的历史变迁、地理特点及文化特色。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南京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价值。

3. 学生能在小组合作中积极参与,主动提出问题,与同学共同解决问题。

4. 学生能表达对南京历史文化的热爱,树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5. 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南京历史变迁:介绍南京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包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明朝、清朝等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以及近代历史上的南京大屠杀等重大事件。

2. 南京地理特点:讲解南京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地形地貌等,使学生了解南京的自然环境。

3. 南京文化特色:涵盖南京的传统文化、民间艺术、古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如南京云锦、金陵刻经、南京城墙等。

4. 教学大纲安排:- 第一课时:南京历史变迁- 第二课时:南京地理特点- 第三课时:南京文化特色5. 教学内容进度:- 第一周:了解南京历史变迁,学习相关历史人物和事件- 第二周:探究南京地理特点,进行实地观察和记录- 第三周:研究南京文化特色,参观相关景点和文化遗址6. 教材章节及内容:- 历史教材:《南京历史文化》章节,涉及南京历史变迁、重要事件等- 地理教材:《南京地理概况》章节,涵盖南京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等- 文化教材:《南京文化传承》章节,包括南京文化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实地考察,使学生全面了解南京的历史、地理和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游学政治学科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南京游学政治学科课程设计
课程目标:
1. 了解南京地区的历史背景和政治文化。

2. 掌握政治学基本理论和方法,运用于南京地区的实际案例。

3. 培养学生的政治观察力、批判思维和系统分析能力。

课程内容:
第一课:南京地区的历史背景和政治文化
- 南京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
- 南京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 南京的政治文化及其对当地政治生活的影响
第二课:政治学基本理论和方法
- 政治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 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 运用政治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南京地区的政治现象
第三课:南京地区政治制度与政党发展
- 南京地区的政治制度和政府机构
- 南京地区政治参与机制和政党发展
- 南京地区政治制度和政党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四课:南京地区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基本问题
- 南京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和政策导向
- 南京地区的社会基本问题及治理措施
- 政治经济和社会基本问题对南京地区的影响
第五课:南京地区的国际关系和对外政策
- 南京地区的国际关系和地方外交
- 南京地区的对外开放政策和合作机制
- 国际关系和对外政策对南京地区的影响
第六课:南京地区政治议题的研究案例
- 选取南京地区的具体政治问题进行研究
- 运用政治学理论和方法分析该问题的原因和影响
- 提出针对该问题的建议和解决方法
课程评估:
1. 课堂参与度和讨论能力(20%)
2. 课堂小组项目报告(30%)
3. 期末个人研究论文(50%)
备注:
该课程设计以南京地区为背景,通过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南京地区的政治现象和问题,并提出理性的分析和解决方法。

此外,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系统分析能力,促进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