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博学修身报国》——立志篇之二
立志 ·修身 ·博学 ·报国”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立志·修身·博学·报国》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一、序言近年来,我国开展了一系列以“立志·修身·博学·报国”为主题的教育系列活动,旨在引导广大公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使命观,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一主题进行深度探讨,提出个人观点与理解。
二、立志“立志”是指树立远大的志向和目标,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现代社会,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复杂的环境,每个人都应该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和社会责任。
对于青少年来说,立志意味着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实现我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对于职场人士来说,立志则是不断提升自己,实现个人价值,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修身“修身”是指修养自己的品德和修炼自己的内心。
一个人的修养决定了其思想境界和品德水平,对个人发展和社会和谐都至关重要。
在现代社会,修身意味着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礼仪和规矩,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行为举止,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做一个对家庭、对社会有益的人。
四、博学“博学”是指丰富的知识和广泛的学识。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博学不仅是个人素质的一种体现,更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
作为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应当不断充实自己,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才能为国家的繁荣昌盛作出更大的贡献。
五、报国“报国”是指热爱祖国、为国家和人民谋幸福。
作为一个我国公民,每个人都应该热爱自己的国家,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奋斗。
报国不仅是在国家需要时挺身而出,更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积极贡献,为国家的繁荣努力工作。
唯有报国情怀,才能激发起人民的热爱和奉献精神,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六、总结通过对“立志·修身·博学·报国”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的深度探讨,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这一主题的内涵和意义。
《立志修身博学报国》——修身篇之二

《立志修身博学报国》——修身篇之二圣人不求誉,不辟诽,正身直行,众邪自息。
——刘安《淮南子·缪称训》【译注】圣人不求美名,不逃避诽谤,立身正派行为端正,各种邪恶自然平息。
誉:美名。
诽:诽谤。
【评述】这段话表明身正不怕影斜,人品高尚就具有人格力量,身正,可以服众,可以辟邪。
天将与之,必先苦之;天将毁之,必先累之。
——刘向《说苑·说丛》【译注】老天要给谁好处,一定先让他受苦;老天要毁掉谁,一定会先让他积功积业(让他不可一世)。
与:给予。
累:积累,堆迭。
【评述】刘向是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这段话告诉人们:人生在世,吃点苦头并不可怕,或许这是老天在成全他;相反,功成名就,不可一世,才会遇到危机和灾祸。
因此,做人一定要戒骄戒躁,不怕吃苦。
怒则思理,危不忘义。
——刘向《说苑·立节》【译注】愤怒的时候要保持理智,危难关头不要忘掉道义。
【评述】在愤怒的时候,容易丧失理智。
在危难关头,容易意志动摇。
因此,人必须保持应有的操守,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原则。
人必其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诸。
——扬雄《法言·君子》【译注】一个人必须先自爱,然后别人才爱他;必须先能自敬自重,然后别人才会敬重他。
诸:同“之”。
【评述】扬雄是西汉后期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
他所著的《法言》是模仿《论语》体例写成的哲学著作,共13卷。
这段话告诉人们,自律、自省、自励、自重,是修身不可忽略的原则。
君子之所贵者,迁善惧其不及,改恶恐其有余。
——徐干《中论·虚道》【译注】君子所注重的,是学习善行唯恐赶不上,改正恶习只怕有所余留。
【评述】徐干这段话提醒人们,要善恶分明,趋善除恶。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译注】君子的品行,是用平静的心态来修养自身,用俭朴来培养道德情操。
没有对名利的淡泊就不能表明志向,没有宁静的心态就不能到达最高的境界。
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演讲稿

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演讲稿尊敬的领导、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重要的话题: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因此,我们要树立远大志向,不断学习成长,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立志成才,要有远大志向志向是人生的航标,是我们成长成才的动力源泉。
正如古人所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我们要立下崇高的志向,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我们要立志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立志成才,要不断学习成长志向再高远,也要脚踏实地。
不断学习是实现志向的基础。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既要学习基础知识,又要注重拓宽视野、提升综合素质。
我们要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以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
三、立志成才,要勇于实践探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们要勇于投身实践,不断探索创新。
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力。
我们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了解国情民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四、立志成才,要报效祖国报效祖国是我们立志成才的最终目的。
我们要将个人的发展融入到国家的发展之中,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要热爱祖国,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积极投身祖国的建设事业。
我们要关注国家大事,了解国家政策方针,增强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我们要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实现报效祖国的道路上,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们要坚持真理、坚守正义、胸怀天下。
我们要学会感恩、学会奉献、学会团结协作。
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有担当、有益于人民的人。
4.1立志报效祖国之志(2)

问:他是人才吗?为什么? 他是人才吗?为什么?
结论:现代社会衡量人才的标准是: 结论:现代社会衡量人才的标准是:
坚持“全面发展” 1、坚持“全面发展”的人才标准:(德才兼备)
(1)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 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 (2)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 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 (3)一定的专业技能。 一定的专业技能。
人才不仅包括科学家和掌 科学家和掌 人才不仅包括外语人才、谈判人才(尤其是 我国入世后,最需要的人才是: 我国入世后,最需要的人才是:外语人才、谈判人才( 高层次谈判人才)、专业人才(农业信息、金融、财会、法律、 )、专业人才 高层次谈判人才)、专业人才(农业信息、金融、财会、法律、 握高精尖技术的科技工作 现代管理等)、复合型人才。同学们看了以上材料后: )、复合型人才 现代管理等)、复合型人才。同学们看了以上材料后: 李华认为:只有以上五类人才才算人才。 李华认为:只有以上五类人才才算人才。 者及各种高级专业人才, 者及各种高级专业人才, 王明说:国家领导人,政治家才算人才。 王明说:国家领导人,政治家才算人才。 也包括工作在各行业的数 也包括工作在各行业的数 张静说:我表哥是特级厨师, 张静说:我表哥是特级厨师,别人常夸他是人才。 王强说:那些掌握高精尖技术的专家,科学家才是人才, 王强说:那些掌握高精尖技术的专家,科学家才是人才,例如 以亿计的有一技之长的初 袁隆平、吴文俊、 袁隆平、吴文俊、王选等 中级专门人才。 中级专门人才。 你认为他们说得对吗?对此你有什么样的认识? 你认为他们说得对吗?对此你有什么样的认识?
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
“一位大学骄子”—— 清华大学的刘海洋。 一位大学骄子” 一位大学骄子 突然,两只黑熊口吐白沫,倒在地上,来回翻滚, 突然,两只黑熊口吐白沫,倒在地上,来回翻滚,口 中发出“嗷嗷”的惨叫。同时,水泥地上冒起一股股白烟。 中发出“嗷嗷”的惨叫。同时,水泥地上冒起一股股白烟。 这时,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匆匆离开了熊山直奔狮虎山, 这时,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匆匆离开了熊山直奔狮虎山, 刚到狮虎山脚下便被围追来的护园队及动物园派出所民警 团团围住…… 他便是清华大学大四学生刘海洋,竟然为了 他便是清华大学大四学生刘海洋, 团团围住 证实“熊的嗅觉敏感,分辨东西能力强”这句话的正确性, 证实“熊的嗅觉敏感,分辨东西能力强”这句话的正确性, 将黑手伸向北京动物园的5只熊。而憨厚的熊哪曾想到, 将黑手伸向北京动物园的5只熊。而憨厚的熊哪曾想到,竟 然会有人用硫酸当饮料投喂自己。 然会有人用硫酸当饮料投喂自己。
立志修身博学报国

立志修身博学报国“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这便是儒家传统中知识分子尊崇的信条:要达到自己的志向必定要以自我完善为基础。
作为新时代的知识分子我们更应将此优良传统发扬光大,更应立志修身,以求更好的报效祖国。
每个人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志向,也许远大、也许平凡,那么,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属于我们的那份志向又能散发出多少光芒去指引我们的未来呢, 俗话说:“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大志”。
立志是成功的动力,能让我们为实现人生目标而不懈地奋斗,凭借坚忍不拔的信念屹立在成功的巅峰眺望远方。
立志贵在坚持,立志贵在立大志~而立大志,莫过于立志成才,照亮祖国未来的希望。
或许我们会觉得,如此“伟大”的志向过于遥远。
但是,想必在座的每一位都该知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含义吧,没错~可千万不要小看了这第一步,立下一个志向就是我们漫漫征途的开始,如果起点缺乏远见或是模糊不清,那么,我们将来所要走过的路上将会留下遗憾、甚至悔恨。
有人立志成为一名学识渊博的科学家、有人立志成为勤劳为民的公务员,有人立志成为一名保家卫国的军人,还有人立志成为一名救病济世的医生…….而我们选择了立志成为一名受学生尊敬和爱戴的老师。
不论是什么样的选择,只要志向崇高而远大,找准了起点,付出足够的努力和不懈的拼搏,相信我们人生中所拥有的辉煌灿烂就会是最多的~我们的人生就会变得充实与富足,自然会得到社会的承认和人民的爱戴。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曾提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所谓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都是修身养性的办法。
“静”不仅可以让我们思考,也可以养心、养性。
作为当代青年,生活在一个节奏日益加快,容易浮躁的社会中,我们更加需要“静”来修养心性。
“德”的提高在于对自身的约束,而“俭”则是对于自身的一种约束,对于“德”的修养当然对我们大有裨益。
诚然,修身只是一种基础,我们的最终目标是报效祖国,这便还需要我们广泛的学习。
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初二作文

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初二作文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初二作文立志成才,我们无所畏惧,向未来的彼岸,奋勇航行。
报效祖国,我们无所保留,向成功的巅峰,奋力攀登!每个人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志向,也许远大、也许平凡,那么,同学们,属于你的那份志向又能散发出多少光芒去指引你的未来呢?俗话说:“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大志”。
立志是成功的动力,能让我们为实现人生目标而不懈地奋斗,凭借坚忍不拔的信念屹立在成功的巅峰眺望远方。
立志贵在坚持,立志贵在立大志!而立大志,莫过于立志成才,照亮祖国未来的希望。
或许你们会觉得,如此“伟大”的志向过于遥远。
但是,想必在座的每一位都该知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含义吧。
没错!可千万不要小看了这第一步,立下一个志向就是我们漫漫征途的开始,如果起点缺乏远见或是模糊不清,那么,你将来所要走过的路上将会留下遗憾、甚至悔恨。
无论你是立志成为一名学识渊博的科学家、还是一名燃烧蜡烛的教师;成为勤劳为民的公务员,还是一名保家卫国的军人;成为一名驰骋商海的弄潮儿,还是一名公正廉明的法官,成为一名救病济世的医生,还是一名为国争光的运动员…….不论是什么样的选择,.只要你的志向崇高而远大,我会恭喜你已经找准了起点,只须付出足够的努力和不懈的拼搏,相信你人生中所拥有的辉煌灿烂就会是最多的!你的人生就会变得充实与富足,会得到社会的承认和人民的爱戴。
立志成才,必须努力读书,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地读书。
作为莘莘学子,来学校的目标就是更好的.泛舟书海,读书成才。
读书,就是用心灵去感悟:星的灿烂,月的朦胧,花的嫣然,泪的晶莹,人类的进步,科技的腾飞,以及生命的沧桑与美丽。
读书,是在如画风景中捡拾朝花,寻找生命感悟的花絮。
你可以泛舟西湖,随手采摘到生命启迪的莲子;你可以驾长车踏进苏杭,欣赏人间天堂;你可以登临泰山,了解帝王封禅的缘由,体味“一览众山小”的胸襟;我们为中华的崛起而骄傲,为中华腾飞而勤奋读书。
我会将报效祖国立为自己最高的志向,并朝这个方向努力。
励志演讲稿——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精选多篇)

励志演讲稿——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精选多篇) 每个人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志向,也许远大、也许平凡,那么,同学们,属于你的那份志向又能散发出多少光芒去指引你的未来呢俗话说:"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大志"。
立志是成功的动力,能让我们为实现人生目标而不懈地奋斗,凭借坚忍不拔的信念屹立在成功的巅峰眺望远方。
立志贵在坚持,立志贵在立大志!而立大志,莫过于立志成才,照亮祖国未来的希望。
或许你们会觉得,如此"伟大"的志向过于遥远。
但是,想必在座的每一位都该知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含义吧。
没错!可千万不要小看了这第一步,立下一个志向就是我们漫漫征途的开始,如果起点缺乏远见或是模糊不清,那么,你将来所要走过的路上将会留下遗憾、甚至悔恨。
无论你是立志成为一名学识渊博的科学家、还是一名燃烧蜡烛的教师;成为勤劳为民的公务员,还是一名保家卫国的军人;成为一名驰骋商海的弄潮儿,还是一名公正廉明的法官,成为一名救病济世的医生,还是一名为国争光的运动员…….不论是什么样的选择,.只要你的志向崇高而远大,我会恭喜你已经找准了起点,只须付出足够的努力和不懈的拼搏,相信你人生中所拥有的辉煌灿烂就会是最多的!你的人生就会变得充实与富足,会得到社会的承认和人民的爱戴。
立志成才,必须努力读书,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地读书。
作为莘莘学子,来学校的目标就是更好的泛舟书海,读书成才。
读书,就是用心灵去感悟:星的灿烂,月的朦胧,花的嫣然,泪的晶莹,人类的进步,科技的腾飞,以及生命的沧桑与美丽。
读书,是在如画风景中捡拾朝花,寻找生命感悟的花絮。
你可以泛舟西湖,随手采摘到生命启迪的莲子;你可以驾长车踏进苏杭,欣赏人间天堂;你可以登临泰山,了解帝王封禅的缘由,体味"一览众山小"的胸襟;我们为中华的崛起而骄傲,为中华腾飞而勤奋读书。
我会将报效祖国立为自己最高的志向,并朝这个方向努力。
如此慷慨的宣言,好好珍藏在你的心灵深处!看看自己身边那么多真正为志向所拼搏的人们,我们应该好好把握自己的人生,我们应该珍惜社会给予我们这大好的时光和机会,更好更强地发展自我,明朝成才,我们学富五车,满载而归,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
立志、修身、博学、报国

立志、修身、博学、报国立志,就是树立志向。
当代大学生对于立志问题,不可不思考,不可不严肃,不可不坚定。
无论选择什么样的志向,都不能脱离时代要求,回避社会责任。
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世界、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认识自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树立志向要处理好实现个人价值与实现社会价值的关系、远大志向与阶段目标的关系、持之以恒与适当调整的关系。
修身,就是修养。
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要保持清醒、坚定、有作为,就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注重修身,不怕磨难、不怕吃苦、不怕吃亏。
磨练坚强意志,陶冶高尚情操,塑造健康人格,为服务社会、报效国家、成就事业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
要围绕践行公民道德规范,践行“八荣八耻”的荣辱观,在自重、自省、自励上下工夫。
博学,就是要通过学习与实践,使自己成为术业有专攻的专才,成为触类可旁通的通才。
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广东的新任务、新挑战,青年学生要把学习作为永恒的主题,努力成为既专又博、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要广泛积累知识,将知识内化为智慧,将智慧转化成能力。
报国,就是报效国家。
青年学生必须自觉把个人的人生价值追求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在为民族振兴的奋斗中迈向成功之路、实现自我价值。
报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要有报国之志、报国之才、报国之为。
立志、修身、博学、报国,是一个具有内在关联的有机整体。
立志是博学、修身、报国的基本前提和精神动力,博学、修身是立志、报国的才德基础和现实途径,报国是立志、修身、博学的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
立志、修身、博学、报国,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构成四位一体的人生成长模式。
这是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选择,也是当代大学生实现历史使命的必由之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志博学修身报国》——立志篇之二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
——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译注】大丈夫一定有治理天下的远大志向。
【评述】李白是盛唐诗人。
《上安州裴长史书》是他年轻时向安州的地方长官呈送的“求职信”。
在历述生平、表白心迹时,说了这句话。
李白的一生是坎坷多难的,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四方之志”。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李白《上李邕》【译注】大鹏一旦乘风起飞,就会扶摇直上,冲入九霄云外。
“大鹏”两句:用了《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
书中虚构了一种大鹏鸟,说这种大鹏是由一种大鲲鱼变成的。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直上者九万里。
”这里是用大鹏来自喻,说自己有远大的抱负。
【评述】《上李邕》是李白写来送给当时的名士李邕的述志诗。
这是开头的两句,作者以鲲鹏自比,毫不掩饰地向对方表明自己既有能力,更有远大的抱负。
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秋。
——李白《古风五十九》其一【译注】我的志向是著书立说,创作出更多的好诗文,让它的光辉映照千秋万代。
删述:著书立说。
删,指孔子“删诗”,即删削整理《诗经》。
述,著述。
垂:流传。
【评述】《古风五十九》是李白的大型组诗,思想内容包括许多方面,不是一时所作。
其一(大雅久不作)是述志之作。
这两句,最直接地概括了他平生的志向。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译注】(我)定将有机会高挂风帆,乘风破浪,渡过浩瀚的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会:必定。
云帆:高大如云的船帆。
济:渡过。
【评述】李白42岁时,曾被征召进朝,在京都长安待了三个年头,由于与权贵们多不相合,被迫怀着失意悲愤的心情离开了长安。
《行路难》诗就是在离长安后不久写的,其中抒发了他的理想与现实相矛盾的痛苦,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实现远大理想充满信心。
这是此诗最后两句,用形象的比喻,暗用了宗悫“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典故,表明了这种信心。
骐骥筋力成,志在万里外。
——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译注】骐骥的生性,就具有驰行万里的远大志向。
骐骥:良马,千里马,在此喻指李白。
筋力:体质。
筋,指肉体方面。
力,指气质力量方面。
【评述】范传正是中唐时期的文学家,其父范伦与李白交游,有诗唱和。
《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是他迁葬李白时,为李白新墓所作的碑文。
其中包括“序”和“铭”两部分,这是序的开头两句。
形容李白自小就有雄心壮志。
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白居易《新制布裘》【译注】大丈夫注重兼济天下,难道只是考虑个人的利益吗?兼济:为天下人谋利益。
独善:保持个人的人格完好,在此偏指个人生活。
【评述】白居易是唐代诗人。
他的诗多是通俗晓畅,富于人民性。
《新制布裘》一诗,从自己新制了一件布裘,得到保暖,联想到如何才能使“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
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其胸襟怀抱与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如出一辙。
这两句诗,显然是从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点化而来的,其气格是一致的。
少年心事当拿云。
——李贺《致酒行》【译注】年轻人应有凌云壮志,成就大业。
心事:志向,理想。
拿云:比喻志向远大,本领高强。
【评述】李贺是唐代诗人。
他才高命短,只活了27岁,但他的诗独树一格,有很大的影响。
他的《致酒行》诗,既抒发了他怀才不遇的悲愤,又表白了他胸怀壮志,想成就一番大事业。
“少年”一句就是这种表白。
策马前途须努力,莫学龙钟虚叹息。
——李涉《岳阳别张祜》【译注】要策马加鞭,努力向前,不要老气龙钟,唉声叹气。
【评述】李涉是唐代诗人。
《岳阳别张祜》一诗,是他长期贬谪遇郝后写给友人张祜的。
诗中写了他十年被贬的悲愤,对张祜的人格才华大加颂扬。
“策马”二句是对张祜的勉励,也是他的自励。
人生志气立,所贵功业昌。
——陶瀚《赠郑员外》【译注】人生树立志向,所注重的是功业昌隆。
【评述】陶瀚是唐代文学家。
《赠郑员外》是一首投赠诗,其中称颂郑员外的武略战功,表示自己也要投笔从戎,做一番大事业。
“人生”二句,正是表白了这种远大的抱负。
荣必为天下荣,耻必天下耻。
——齐己《君子行》【译注】要为天下而获取荣誉(不为个人争荣誉),要为天下的耻辱而感到耻辱(不计较个人的耻辱)。
【评述】齐己是唐代诗僧。
他的诗大多是写景咏物,表现其悦禅归道的意趣,但也有一部分是关注社会民生的。
《君子行》就属于这类。
其中这两句,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气格相类似。
义士之立志也,不以存亡易心。
——刘眗《旧唐书·王伯当传》【译注】义士立志,不能因为生死存亡而变心。
以:因为。
【评述】刘眗是后晋史学家,监修《旧唐书》。
该书是纪传体唐代史。
王伯当是隋末瓦岗军的部将。
他举荐李密给当时瓦岗军的首领翟让,后又劝翟让奉辛密为主。
李密兵败,他劝李密降唐。
李密怀疑唐猜忌他,又叛唐,他曾尽力谏阻,李密不听。
他出于旧谊,只好随同李密叛唐,并说了这两句话。
如果撇开具体背景,他的话还是有借鉴意义的。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译注】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忧虑,在天下人安乐之后安乐。
【评述】范仲淹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参与主持的政治改革运动“庆历新政”失败后,被贬出京,他的好友滕子京也被贬至岳州。
滕重修岳阳楼,请他作记,于是他写了《岳阳楼记》。
这两句名言,充分体现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人格和博大胸襟。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译注】世间奇特壮丽雄伟的非凡景观,常常是处在艰险遥远而人们极少到过的地方,因此如果没有坚强意志的人是不可能到达的。
【评述】王安石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游褒禅山记》是他写的一篇山水游记,作者在文中借写游山的感受来谈人生哲理。
这段话,说明了树立和坚持坚忍不拔之志,是事业成功的先决条件。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晁错论》【译注】古时成就大事的人,不仅有超越天下人的才能,也必须有坚忍不拔的志向。
【评述】苏轼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晁错论》是一篇史论,评论西汉晁错尽忠被诛的是非得失。
他的这段话,堪称至理名言。
宜守不移之志,以成可大之功。
——苏轼《赐太师文彦博乞致仕不允断来章批答》【译注】应当守住坚定不移的志向,以便成就大功业。
【评述】《赐太师文彦博乞致仕不允断来章批答》一文,是苏轼替皇帝起草的批文。
此类应用文多是套语,而这两句对励志是很有启发的。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张耒《警示秬秸》【译注】无论所从事的职业高或低,志向都一样要坚定,男子汉是要有所追求的,哪有空闲呢?安:何,哪。
【评述】张耒是北宋文学家。
《警示秬秸》一诗,原题是《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秸柜》。
这是以序代题的。
从这个题目,可以清楚地看出此诗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他的邻居有一位卖烧饼的小孩,每日五更起床,沿街叫卖,哪怕是刮风下雨、天寒地冻,都不曾误时或间断。
这事使他深受感动并得到启发,于是写下这首诗,用来教育他的儿子张秬、张秸,希望他们学习卖饼人不畏艰苦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汪洙《神童诗》【译注】将相本来就不是天生的,男子汉应当自强不息。
【评述】汪洙是北宋学者。
《神童诗》是他编来供教育青少年用的。
全诗比较长,其中收录了不少格言警句,这两句至今仍有启示意义。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夏日绝句》【译注】活着的时候,应当做人中的豪杰,死了也要成为鬼中的英雄。
【评述】李清照是南北宋之际的女文学家。
诗、词、文都写得很好,以词的成就最为卓著,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女词人。
她的诗流传至今不多,以这首《夏日绝句》最有名。
诗中以项羽为例,批判了当时南宋朝廷对金侵略者的屈辱妥协政策,表达了报国的远大抱负和赤诚。
或问入道之功。
子曰:“立志。
立志则有本。
譬如艺木,由毫末拱把,至于合抱而干云者,有本故也。
”——《二程全书·程氏粹言·卷一·论学篇》【译注】有人问得道的真功夫如何。
程先生说:“首先立志。
立志就有根本,这也好比种树,从像毫末那么细小的苗芽长到拱把那么大,直至长到合抱,长到参天大树,这都是因为有了根本才能这样。
”或:有人。
入道:进入道的境界,即得道,成就了大才。
子:对有学问,有德望的人的尊称。
意思相当于先生,老师。
在此是指程氏兄弟(程颐、程颢)中的一个。
艺木:种树。
艺,种植。
拱把:两只手掌围拢起来那么大。
合抱:两只臂膀围拢起来那么大。
干云:高耸入云。
【评述】程颢、程颐兄弟二人都是北宋哲学家,是程朱理学的奠基人,并称二程。
他们的著作,后人合编为《二程全书》。
这里所说的“入道之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成才的诀窍。
程子说,要成才首先是立志,立志的极端重要性,用“艺木”来作比方,说明成才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非常精当而又特别形象。
男儿堕地志四方,裹尸马革固其常。
——陆游《陇头水》【译注】男子汉一生下来就应当是志在四方的,“马革裹尸”本来就是常事。
【评述】陆游是南宋诗人。
他自小就怀有抗金报国、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
《陇头水》就是一首爱国的诗篇。
这两句诗,化用了汉代马援的典故,表明自己也要像马援那样,胸怀大志,为国立功。
父子共读忘朝饥,此生有尽志不移。
——陆游《诵书示子聿》(“易传三圣至仲尼”)【译注】父子一起诵读(经书)而废寝忘餐,攻读经书的志向至死不变。
忘朝饥:(从昨夜读到今天早上)还忘记肚子饿,即废寝忘餐的意思。
【评述】《诵书示子聿》诗,是陆游写来送给他的儿子陆聿的。
记述了他们父子勤奋攻读经书的情形,并父子共勉,竭尽毕生精力,始终不渝地读下去。
“此生有尽志不移”的恒心和毅力是很值得我们仿效的。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译注】完成皇上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大业,赢得生前身后的美名。
天下事:在此指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大事。
【评述】辛弃疾是南宋词人。
他的这首词是写来送给他的词友陈亮的。
陈亮是哲学家,爱国词人,和辛弃疾多有唱和。
此词回顾了作者的斗争历程,抒发了他抗金报国的宏愿和壮志未酬的悲愤。
这两句词就是他的理想抱负的概括。
忠君和爱国,在他那个时代只能结合在一起。
他这种以天下为己任,以功业自许的历史使命感,在今天依然很有激励作用。
有心雄泰华,无意巧玲珑。
——辛弃疾《临江仙》(“莫笑吾家苍壁小”)【译注】有与泰山、华山争高低的壮志,决心干一番大事业,不屑于八面玲珑,投机取巧去取媚权贵。
【评述】这是一首咏物寄志的词。
通过描写自己家里的“苍壁”(绿色篱笆),来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和人格操守。
这两句词就是这种志向和操守的写照。
盖学莫先于立志。
——朱熹《论语集注·述而注》【译注】学习首先要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