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112册教案1-2单元
四下年级语文(1,2单元)教案

学期教学计划
课题:1.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第 1 教时)
年月日
课题:1.古诗三首(望洞庭)(第2 教时)
年月日
课题:1.古诗三首(忆江南)(第3 教时)
年月日
课题:2.桂林山水(第1教时)
年月日
课题:2.桂林山水(第2 教时)
年月日
课题:3.记金华的双龙洞(第1 教时)
年月日
课题:3.记金华的双龙洞(第2 教时)
年月日
课题:4.七月的天山(第1 教时)
年月日
课题:口语交际(第1 教时)
年月日
课题:习作(第1、2 教时)
年月日
课题:语文园地(一)(第1教时)
年月日
课题:5.中彩那天(第1 教时)
年月日
课题:5.中彩那天(第2 教时)
年月日
课题:6.万年牢(第1 教时)
年月日
课题:7.尊严(第1 教时)
年月日
课题:7.尊严(第2 教时)
年月日
课题:8.将心比心(第1教时)
年月日
课题:口语交际(第1 教时)
年月日
课题:习作(第1、2 教时)
年月日
课题:语文园地(二)(第1 教时)
年月日
课题:9.自然之道(第1课时)
年月日
课题:9.自然之道(第2 教时)
年月日
课题: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年月日
课题:11.蝙蝠和雷达(第1课时)年月日
课题:11. 蝙蝠和雷达(第2课时)
年月日
课题:12* 大自然的启示
年月日
课题:语文园地三(第1课时)
年月日
课题:语文园地三(第2、3课时)
年月日
课题:语文园地三(第4课时)
年月日。
一年级语文沪教版112课教案

一、本册教学要求1、学习生字414个,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大致了解在语言环境里的意思。
会运用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分析字形,会用部首和音序两种查字法自学生字,初步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2、巩固汉语拼音,正确掌握拼音方法,能正确地拼读音节,并逐步达到比较教练地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阅读。
练习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回答问题,进行简单的口语交际。
3、学过的词语会读,大致了解在课文中的意思。
积累本册教材中学习的329个词语。
部分词语能学习运用。
4、学过的句子会读,积累本册教材中学习的句子,部分句子能学习运用。
5、能听清楚几句话和简单的故事,能听懂教师的提问和同学的回答。
听人讲话时态度认真,注意力集中,养成边听边想、边听边记,并有提出问题的习惯。
6、能清楚明白地回答老师和同学的提问,在看图说话时学习展开想象,口语交际中能根据语境说几句连贯的话。
会按要求讲一个简短的故事。
继续学习礼貌用语。
继续学习句号、问号、感叹号,继续认识逗号、冒号、顿号、引号,初步认识分号、省略号和破折号。
7、学习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比较流利、能读出感情。
能背诵全部古诗,能背诵部分课文。
8、学习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222个各种结构的字,要求认真书写,比较匀称。
9、能在课外阅读适合自己的各种儿童报刊和书籍。
二、本册教材的课时安排读课文识字 36课时读课文趣味识字 12课时读课文查字典识字(部首) 20课时读课文查字典识字(音序) 22课时古诗诵读 8课时听说活动 6课时语文快乐宫 8课时机动 32课时总计 144课时三、班级情况分析我班共有42人,男生数24人,女生数18人,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适应了学校的学习环境,能遵循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也能及时认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已基本形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总体不错。
只是,还有个别学生会经常少做作业,甚至不做作业,学习态度较差。
从语文课堂来讲,我班的学生思维广度不够,思维积极性缺乏,语言组织能力差,语句贫乏,能发言,善发言的人少,因此,整个课堂显得不活泼,不生动。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_112-114

条线,落到水中看不见。
"(板题) 对话平台 自读 1、给学生充分地时间自由读课文。
同时用笔标出生字、词语和不懂的地方。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师生评议读书情况。
强调标出的生字、词语,注意难点的字音。
如:"躁、灾"是平舌音;"稼"是第四声,在"庄稼"一词中,读轻声等。
3、读书交流,鼓励质疑。
说说读完课文你了解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对问题进行梳理、归纳、解答。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读书质疑的良好习惯。
教师有效地收集学生读文后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进程与走向。
) 识字 1、利用生字卡片,出示"我会认"中的11个字。
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指认,交流识字的方法。
2、请同学来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生字和词语。
(参见"我会读")。
3、分组开火车读字词比赛,评出优秀小组,读得不准的,请组内的同学帮助纠正。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冲、晒、池、浮"四个左右结构的字。
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的特点,以及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找出自己认为难写的字。
2、教师范写。
边写边强调重点。
如:"晒"的第九笔是竖弯,不是竖弯钩;以及"两点水"和"三点水"在写法上的异同。
3、学生描红,临写,自由练写。
教师巡视,师生共同评议。
谈话 师:同学们,学到这里你已经学到了什么或会干什么,接下来你们想做些什么呀?(学生自己说想干什么,学生可能说出以下的活动意向。
) 1、用学会的词语说说话,给生字找朋友。
2、和伙伴一起合作读课文,读最喜欢的段落。
3、一边表演动作,一边朗读。
小组合作。
等等其他方法也可以。
(要学生读文识字以后,充分尊重学生意愿,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培养学生自主意识。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2)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2)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2)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篇文章:《小英雄雨来》和《我们家的男子汉》。
这两篇文章都是以家庭生活为背景,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友情和责任感。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这两篇文章,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型,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基础,对于家庭生活的理解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在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和情感表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友情和责任感。
2.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型,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型。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2.互动教学法: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朗读教学法: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PPT,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2.教学素材:准备与文章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素材,丰富教学内容。
3.作业设计: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本单元的主题,引导学生关注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友情和责任感。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呈现文章的内容,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3.操练(10分钟)针对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型进行讲解和操练,帮助学生掌握并运用。
Lesson 112 教学设计方案3篇

Lesson 112 教学设计方案Lesson 112 教学设计方案精选3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表示兴趣和爱好的句式及相关词汇。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听说能力。
3. 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重点:1. 表示兴趣和爱好的句式。
2. 相关词汇的记忆和运用。
教学难点:1.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
教学准备:1. 音频材料。
2. 相关课件和练习题。
3. 学生课本和笔。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 (5分钟)1. 让学生观看一段视频,其中人们谈论他们的兴趣和爱好。
2. 引导学生讨论视频内容。
Step 2:新知呈现 (15分钟)1. 教师用电子白板呈现表示兴趣和爱好的句子和相关词汇。
2. 教师为学生播放音频,读出其中的句子和词汇,并要求学生跟读。
Step 3:合作学习 (20分钟)1. 学生根据课本和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2. 学生互相询问对方的兴趣和爱好,并记录下来。
3. 学生在小组内分享所得信息,并归纳总结。
Step 4:情景练习 (15分钟)1. 学生根据课本上的对话和练习题,进行情景练习。
2.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表演对话,模拟真实情景。
Step 5:拓展延伸 (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一场游戏,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提示词语,轮流说出与该词有关的兴趣和爱好。
2.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引导。
Step 6:课堂总结和反思 (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意见。
Step 7:布置作业 (2分钟)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兴趣和爱好的短文。
2. 教师提醒学生在写作中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句子和词汇。
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视频导入、合作学习、情景练习和游戏等,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了课堂互动性和趣味性。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掌握所学知识,培养了语言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_112-114

3.体会普罗米修斯的英雄精神。 教学重难点:在体会人物心情和拓展阅读的同时,培养自 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课文 6、7、8 三个段落 读着这一个感人的故事,想象着这一幅一幅感人的画 面,你的心有没有被打动。仔细读读课文 6、7、8 三个段 落。翻来覆去读,翻来覆去想,直到能把这“最严厉的惩 罚”一点一点地说清楚了,你就停下来。(提醒:把能够反 映这是最“严厉的惩罚”的句子用浪线画下来。) 1.谁用一句话谈谈你对“最严厉的惩罚”的感受? 2.这些句子让你有了怎样的感受? 3.哪些词语让你对“最严厉的惩罚”的感受更加真 切?(有四个层次,特别要体会 3、4 两个层次。A“锁”;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点拨归纳。 3.谁来说说有关人类没有火的神话传说? 4.指导朗读第 1、2 自然段,要求读出人们无火时的无 奈,普罗米修斯想为人类拿取火种的慷慨激昂,人类有火 后的幸福的语气。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体会人物心情和拓展阅读的同时,培养自己的情 感、态度、价值观。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课文第 1、2 自然段,了解故事的起因。 教学过程: 一.谈神话导入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指读词语,要求读准字音。 2.强调生字书写。 三、学习第 1、2 自然段,了解故事起因 1.轻声朗读第 1、2 自然段,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113
114
进藏前 考验智慧 文成公主进藏 进藏时 搭桥、撒羊毛、遇恶乌鸦和神 鸟天鹅、背山
进藏后 贡献
知识与技能: 1.在体会人物心情和拓展阅读的同时,培养自己的情 感、态度、价值观。 2. 理解“气急败坏”、“饶恕”、“惩罚”、“驱寒取暖” 等新词,积累“忍受、遭受、承受”、“决不会-更不会”、 既不能——也不能“”尽管-就是“等词语和句式。 过程与方法:在浏览、复读和绘声绘色的朗读中,记 住普罗米修斯这个故事,构建“为人类造福,誓死不变” 的英雄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普罗米修斯的英雄精神。 教学重难点:在体会人物心情和拓展阅读的同时,培养自 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课时:2 课时
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112册总目录

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112册总目录苏教版小学语文1一12册总目录一语上册目录第一单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爱惜学习用品)汉语拼音1-15 认一认1-5 识字1-3 练习1 第二单元 1.人有两个宝 2.升国旗 3.江南4.我叫“神州号” 练习2 第三单元5.家6.东方明珠7.秋姑娘的信8.看菊花练习3 第四单元识字4-6 练习4 第五单元 9.大海睡了 10.冰花 11.北风和小鱼练习5 第六单元 12.怀素写字 13.小河与青草练习6 认一认字表生字表一语下册目录第一单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乐于倾听、认真写铅笔字)识字1-4 练习1 第二单元 1.春笋 2.雨点 3.小池塘 4.春到梅花山 5.草原的早晨练习2 第三单元6.蘑菇该奖给谁7.骑牛比赛8.小松树和大松树练习3 第四单元9.吃水不忘挖井人 10.他得的红圈圈最多 11.奶奶的白发 12.陈毅探母 13.好学的爸爸练习4 第五单元识字5-8 练习5 第六单元14.鲜花和星星 15.放小鸟 16.这儿真好 17.世界多美呀 18.月亮和云彩练习6 第七单元19.三个小伙伴 20.蚂蚁和蝈蝈 21.古诗两首《锄禾》《悯农》练习7 第八单元 22.司马光23.鲁班和橹板 24.乌鸦喝水 25.咏华山26.小松鼠找花生果练习8 生字表1二语上册目录第一单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识字1-4 练习1 第二单元 1.秋游2.再见了,北京!3.英英学古诗4.乡下孩子练习2 第三单元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6.一株紫丁香7.有趣的发现练习3 第四单元8.小鹰学飞9.青蛙看海 10.狼和小羊 11.狐狸和乌鸦练习4 第五单元识字5-8 练习5 第六单元12.要好好学字 13.朱德的扁担 14.梅兰芳学艺 15.大禹治水 16.孔繁森练习6 第七单元 17.登鹳雀楼 18.青松19.小动物过冬 20.美丽的丹顶鹤练习7 第八单元 21.水乡歌 22.云房子23.夕阳真美练习8 生字表二语下册目录第一单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勤查字典、主动识字)识字1—4 练习1 第二单元1.古诗两首《春雨》《春晓》2.蚕姑娘3.月亮湾4.快乐的节日练习2 第三单元5.雨后6.谁的本领大7.蜗牛的奖杯8.狐假虎威练习3 第四单元9.母亲的恩情10.沉香救母(一) 11.沉香救母(二) 12.木兰从军练习4 第五单元识字5-8 练习5 第六单元 13.学棋14.“黑板”跑了 15.晚上的“太阳” 16.“闪光的金子” 练习6 第七单元17.歌唱二小放牛郎 18.鸟岛19.台湾的蝴蝶谷 20.欢乐的泼水节练习7 第八单元21.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22.猴子种果树 23.会走路的树 24.问银河练习8生字表2三语上册目录第一单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认真写钢笔字、认真写毛笔字) 1.让我们荡起双桨 2.学会查“无字词典”3.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4.做一片美的叶子习作1 练习1 第二单元5.北大荒的秋天6.西湖7.拉萨的天空习作2 练习2 第三单元 8.蒲公英 9.三袋麦子 10.哪吒闹海习作3 练习3 第四单元 11.第八次 12.卧薪尝胆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习作4 练习4 第五单元14.“东方之珠” 15.小露珠 16.石榴习作5 练习5 第六单元 17.石头书18.小稻秧脱险记 19.航天飞机习作6 练习6 第七单元 20.军神 21.掌声22.金子习作7 练习7 第八单元23.每逢佳节倍思亲 24.孙中山破陋习习作8 练习8 生字表三语下册目录第一单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 1.长城和运河2.美丽的南沙群岛3.庐山的云雾第二单元4.翻越远方的大山5.雪儿6.花瓣飘香第三单元7.菩萨兵 8.李广射虎 9.少年王勃10.大作家的小老师第四单元11.赶海 12.荷花 13.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绝句》第五单元14.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15.水上飞机16.跟踪台风的卫星第六单元17.“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18.狼和鹿 19.放飞蜻蜓第七单元20.恐龙21.槐乡五月 22.海底世界23.日月潭的传说第八单元24.寓言两则《揠苗助长》《鹬蚌相争》25.争论的故事 26.剪枝的学问3四语上册目录第一单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7)(读书有选择、读书做记号、留心观察事物)四语下册目录第一单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8)(坚持写日记、爱护图书) 1.老师,您好! 2.但愿人长久3.古诗两首《望洞庭》《峨眉山月歌》4.秋天第二单元5.我给江主席献花6.天安门广场7.徐悲鸿励志学画8.虎门销烟第三单元9.泉城 10.九寨沟11.田园诗情 12.桂花雨第四单元 13.开天辟地 14.普罗米修斯盗火 15.一路花香第五单元 16.说勤奋 17.李时珍夜宿古寺 18.维生素C的故事 19.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第六单元 20.诚实与信任 21.珍珠鸟 22.九色鹿第七单元 23.雾凇 24.春联25.古诗两首《元日》《江雪》1.走,我们去植树2.第一朵杏花3.燕子4.古诗两首《江南春》《春日偶成》第二单元5.苹果里的“五角星”6.最佳路径7.人类的“老师” 第三单元8.三顾茅庐9.祁黄羊10.公仪休拒收礼物第四单元11.永远的白衣战士12.“番茄太阳” 13.第一次抱母亲 14.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五单元 15.鸟语 16.天鹅的故事 17.生命的壮歌第六单元 18.沙漠中的绿洲 19.云雀的心愿20.古诗两首《池上》《小儿垂钓》第七单元21.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23.黄河的主人4五语上册目录第一单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9)(读书做笔记、随时使用工具书) 1.师恩难忘2.陶校长的演讲3.古诗两首《寻隐者不遇》《所见》第二单元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5.装满昆虫的衣袋6.变色龙7.金蝉脱壳第三单元8.成语故事(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 9.推敲10.嫦娥奔月11.读书莫放“拦路虎”△ 12.伊索寓言(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蝉和狐狸)我读书,我快乐:阅读《伊索寓言集》第四单元13.在大海中永生 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15.爱滋病小斗士第五单元 16.黄山奇松 17.黄果树瀑布 18.莫高窟第六单元 19.天火之谜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21.诺贝尔22.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七单元23.林冲棒打洪教头 24.少年王冕 25.黄鹤楼送别 26.清平乐村居学和做(1)说名道姓五语下册目录第一单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0)(自主修改作文、多种渠道学语文)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2.暖流3.只拣儿童多处行4.早5.古诗两首《游园不值》《宿新市徐公店》第二单元6.梦圆飞天7.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8.神奇的克隆第三单元 9.海伦?凯勒 10.二泉映月 11.郑和远航1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13.精读与略读△我读书,我快乐:阅读《上下五千年》第四单元 14.秦兵马俑15.埃及的金字塔 16.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五单元 17.爱如茉莉 18.月光启蒙 19.我和祖父的园子 20.谈礼貌第六单元21.七律长征22.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23.大江保卫战第七单元 24.古诗两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25.望月 26.灰椋鸟 27.水学和做(2)节约用水5六语上册目录第一单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1)(不懂就问、勤于搜集资料) 1.我们爱你啊,中国 2.郑成功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4.古诗两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示儿》第一单元六语下册目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实践中学会应用)1.长江之歌2.三亚落日3.烟台的海4.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单元5.负荆请罪6.最后的姿势7.船长8.爱之链第三单元9.小草和大树 10.轮椅上的霍金1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我读书我快乐: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第四单元 12.姥姥的剪纸 13.牛郎织女14.安塞腰鼓第五单元15.青海高原一株柳 16.草原 17.麋鹿第六单元18.给家乡孩子的信 19.钱学森 20.詹天佑 21.鞋匠的儿子第七单元 22.古诗两首 23.学与问 24.大自然的文字 25.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学和做(3):读报和剪报第二单元 5.卢沟桥烽火 6.半截蜡烛7.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第三单元 8.三打白骨精9.词两首《如梦令》《渔歌子》 10.螳螂捕蝉 11.读书要有选择△我读书我快乐:阅读《西游记》第四单元 12.夜晚的实验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 14.学会合作第五单元15.天游峰的扫路人 16.最大的麦穗 17.山谷中的谜底第六单元 18.广玉兰19.夹竹桃20.古诗两首《石灰吟》《墨梅》第七单元 21.莫泊桑拜师 22.理想的风筝 23.孔子游春 24.明天,我们毕业学和做(4):我的成长册6。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_112-114

三、朗读 1、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示范读──分组练习读──竞赛读。
2、伊林娜值得你学习吗?为什么?你想对她说什么?四、拓展 1、从课外书或网上搜集科学家说过的一些名言,想想对我们有什么指导意义。
2、读童话故事《小马过河》,再把自己读后的感受说给小朋友或爸爸妈妈听。
3、你能发现爸爸妈妈或老师说的、做的有不对的地方吗?细心观察,亲自实践,有礼貌地指出来。
五、写字 1、学生练习书写,教师相机指导。
2、班级交流展示,对于写得好得同学奖励一面小红旗。
板书设计:金鱼图 其他小朋友(同意)朗志万 水杯图水不会漫出来伊琳娜(不同意) 水漫出来了科学家的话不一定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教学反思:我自己回家找一下,我才知道伊琳娜原来是居里夫人的大女儿,同样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而朗志万,是个物理学家,是爱因斯坦很要好的朋友。
明天不知道孩子能够查出来吗?这个故事对于伊琳娜来说,妈妈和朗志万对事的态度给她留下了深深的影响。
晚上自己细想,我这堂课上是不是话多了,让孩子读的时间不够。
问题是就那四个大问题,分在课堂的不同时间,可是沉浸下来让孩子读、品的余地不够?这么说过去,如果孩子没有倾听,真的只是走过场罢了。
因此不管是什么时候,倾听是很重要的,倾听是学会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材分析:这是由发明家阿切尔身边的小事引发的发明故事。
课文篇幅较长,但情节简单,语言朴实。
小小的齿孔中闪耀着智慧的火花,孩子们会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悟到发明与生活只有一步之遥,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
进而使他们从小养成观察、分析、动手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自主感悟重点词句,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词句的感悟,懂得发明和生活只有一步之遥,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
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观察、分析、动手的好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1文言文两则月日周星期教学目标1学习《学弈》,读准每个字的读音,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重点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难点疏通文意,读出文言文的韵律美课堂结构主要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谈话,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成语导入:“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悉吗?谁能讲讲它的意思。
“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学弈》。
(板书:学弈)3.释题:“弈”指什么?“学弈”又指什么呢?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1.教师范读后,学生评价,及时归纳出朗读文言文的要点:2.学生模仿教师自由练读,读通读顺为止。
3.教师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对照文后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意思。
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3.学生对照注释,讲解自己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教师及时讲解学生理解中的难点。
4.同桌互相讲说故事内容。
四、自读思考,体会文中道理1.谁学下棋?谁是老师?2.(这两个人)怎么学下棋?3.学得结果怎么样?4.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五、联系生活,深化认识1.请学生谈谈学习本文的体会。
2.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六、复述故事,背诵课文。
后小结教学内容1文言文两则月日周星期教学目标1.学习《两小儿辩日》读准每个字的读音,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重点疏通文意,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教学难点读出文言文的韵律美课堂结构主要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请生背诵《学弈》。
2.板书课题:文言文两则两小儿辩日。
3.介绍资料:4.理解课题,质疑问难。
二、总结学法,明确目标1.回顾学习《学弈》过程,总结学习方法。
(1)理解课题,提出问题。
(2)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4)解疑释惑,体会道理。
(5)复述故事,熟读成诵。
2.明确方法,自主学习⑴读准字词,读通课文①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速要慢,适当停顿,到读通顺为止,。
②学生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师生及时评价。
⑵结合注释,疏通文意①对照注释,弄懂词句,理解故事的内容。
②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
③请学生参考注释,用现代口语复述故事,并根据学生复述的状况进行即时疏通点拨。
3.解疑释惑,体会道理⑴两小儿为什么争辩?(太阳是远是近)⑵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⑶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⑷对两小儿所持观点,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4.学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5.复述故事,熟读成诵。
后小结教学内容 2 匆匆月日周星期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2.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
教学重点品析文中优美的语句,教学难点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课堂结构主要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课前搜集资料,你对朱自清先生有哪些了解。
2.简介作者。
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把感觉难读或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
3.出示文中的叠词“匆匆、斜斜、默默、白白、茫茫然、轻轻悄悄”。
读词后请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注意这些叠词的作用。
4.指生朗读自己感觉难读或自己喜欢的句子。
5.默读课文,思考:初读课文,你读懂些什么?有什么感受?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6.学生读书后全班交流初读后的感受。
三、品读感悟,体会感情1.谈话过渡:让我们一起走进《匆匆》,走近朱自清,去欣赏、品味、感悟、思考这优美的语言。
请大家默读课文,把你感受最深的或者特别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并在旁边标注上你的感受体会,一会儿进行交流。
2.全班交流,先把自己标画下来的句子,读给大家,然后谈自己的感受或喜欢的原因。
学习体会第一、二自然段。
(出示句子、领悟要点、指导朗读)授后小结教学内容 2 匆匆月日周星期教学目1.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教学重点品析文中优美的语句,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标2.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教学难点感叹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课堂结构主要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一、继续品读课文,体会感情1.学习体会第三自然段⑴时光究竟是怎样从我们身边悄悄溜走的呢?⑵体会写法:⑶导读出时间流逝的匆匆和永不停息。
(4)教师小结:二、读写结合,学生练笔1.请大家学着朱自清先生的写法,也抓住自己身边的小事,赋予时间生命,让我们感觉到时间是怎样从你的身边流逝的?看谁写的最有朱先生的风格。
2.学生自由仿写练笔。
3.学生写完后,朗读交流,师生及时评价。
三、试答追问,延伸拓展1.学习体会文章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⑴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有几次追问?有几次做出了回答?师生读书问答。
⑵引导学生试答文中后四次追问:你觉得怎样才算是留下些生命的痕迹?怎样的人生就是没有虚度,才算是没有白白的在这个世界上走一遭?可以举一个你佩服的人做例子来说明。
⑶出示朱自清资料,引导学生谈感受:你觉得朱自清先生有没有在这个世界上白白的走一遭?四、交流名言警句。
教师出示自己搜集的名言警句,学生朗读。
授后小结教学内容 3 桃花心木月日周星期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下面词语“插秧、枯萎、锻炼、勃勃生机、莫名其妙。
”2了解桃花心木,通过句子的品读,感受种树人的奇怪。
3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主要内容,掌握新词,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勾画含义深刻的句子,试着写体会。
课堂结构主要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长大成才的桃花心木的图片。
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树吗?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2.出示“仅及膝盖”的桃花心木树苗。
这株小树苗你们认识吗?谁也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3.将两幅图片放在一起,你们会产生怎样的疑问呢?4.这节课,我们跟随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一起走进《桃花心木》,去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学生自由读书,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含义深刻的句子标画下来,多读几遍。
2.检查字词读音,及时正音,适时理解“莫名其妙、无缘无故、勃勃生机”等词语的意思。
书写生字。
3.指生逐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指生朗读自己标画下来的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1.引导学生用比较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默读思考: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文中的桃花心木苗长成大树了吗?授后小结教学内容 3 桃花心木月日周星期教学目标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
教学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弄明白种树人不按规律种树的原因。
课堂结构主要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一、品读课文,领悟道理1.在林清玄的记忆中,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它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可当看到它的树苗却仅及膝盖时,林清玄和我们一样也“有点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默读课文第4到第10自然段,思考: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呢?他这样做能使仅及膝盖的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吗?2.学生汇报交流,种树人的做法:⑴浇树间隔的时间没有规律,浇水的多少没有规律⑵浇树的时间没有规律―⑶来的时候总会带补种的树苗,他好像事先就知道有树苗枯萎了――“3.指导学生用疑惑的语气朗读种树人奇怪的举动4.面对种树人奇怪的举动,作者产生了哪些问题?5.指导朗读种树人说的两段话,感悟种树人话语中蕴含的哲理。
6.“我”听了种树人的一番话,为什么非常感动?7.思考:“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二、拓展延伸,想象说话1.种树人与“我”的对话被一棵棵桃花心木苗听得清清楚楚。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它们会想些什么呢?会对种树人说些什么?请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如果我是一棵(),我会想:()三、再读课文,体会写法作者林清玄是怎样写出这样文辞隽永、耐人寻味的好文章的呢?授后小结教学内容4* 顶碗少年月日周星期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3.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
教学重点把握主要内容,弄清顶碗少年是怎样面对失败,坚持一次次表演,最后获得成功的。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情感,并从顶碗少年的表演中领悟人生哲理。
课堂结构主要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
2.指生逐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指生朗读自己标画下来的喜欢的句子,谈感受。
三、品读课文,明白道理问:顶碗少年的表演精彩吗?他表演成功了吗?1.教师引导学生分成两方:一方认为顶碗少年的表演很精彩,很成功;一方则认为则顶碗少年的表演不够精彩,不很成功。
2.分组学习:同组内观点不一致的同学先进行辩论,同组内观点一致的同学互相交流,归纳总结自己的观点。
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展开辩论。
四、感情朗读,体会人物内心活动1.在学生找到课文中描写少年神情、动作的句子论证自己的观点时,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体会少年两次失误后的心理活动。
2.指导学生朗读描写少年神情、动作的句子,感受少年的心理活动。
3.你的生活、学习中有没有遇到过困难和失败,你是怎么做的?学习了本文,你得到什么启示?授后小结小学语文第12 册教案总8 节教学内容5* 手指月日周星期教学目标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教学重点了解五个手指各自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生哲理。
课堂结构主要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互解不懂的词语。
2指生逐段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写了什么内容?3.速读课文,口头完成填空: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然后分别具体写(),最后总结写()。
4.、根据填空的内容,、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和方。
三、自读课文,理解内容1.默读课文,标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2.学生自主学习,思考问题: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点?3.汇报交流,体会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