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栓(VTE)防治解读

合集下载

静脉血栓VTE防治解读ppt课件

静脉血栓VTE防治解读ppt课件
静脉血栓VTE防治解 读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CONTENTS
• VTE的概述 • VTE的发病机制 • VTE的诊断 • VTE的预防 • VTE的治疗 • VTE的护理与康复
01
VTE的概述
VTE的定义
VTE即静脉血栓栓塞症,是指血 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使血 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属静脉回
辅助检查结果
如血管超声、静脉造影或D-二聚 体检测的结果阳性,也可以诊断 为VTE。具体诊断标准可能因不 同的医疗机构和医生而有所差异 。
04
VTE的预防
基础预防措施
避免长时间久坐
久坐会使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受阻 ,增加VTE发生的风险。每隔一 段时间应起身活动,促进血液循
环。
保持适度运动
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 、游泳等,有助于增强血管弹性, 促进血液循环。
立信心。
04
定期复查
提醒患者定期进行复查,了解病 情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通过药物抑制血液凝固,预防血栓进 一步发展。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华法 林、肝素等。
溶栓治疗
使用药物如尿激酶、链激酶等,促进 血栓溶解,恢复血液流通。
手术治疗
导管溶栓术
通过导管直接将溶栓药物送至血栓部位,提高溶栓效果。
静脉取栓术
通过手术取出阻塞血管的血栓,恢复血液流通。
其他治疗方式
机械性血栓去除术
使用机械装置去除血栓,如AngioJet等。
控制体重与饮食
保持健康的体重范围,避免过度肥 胖;同时,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食 物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药物预防措施
抗血小板药物

VTE防治基础知识3篇

VTE防治基础知识3篇

VTE防治基础知识3篇VTE防治基础知识(一)一、定义及相关概念1.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使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

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两者相互关联,是VTE在不同部位和不同阶段的两种临床表现形式。

2.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多见于下肢深静脉。

3.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主干或其分支导致的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是导致住院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VTE临床表现随发生的部位和程度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

1.肢体浅静脉血栓部位有疼痛、红肿和压痛,急性炎症反复发作后,病变静脉可闭塞或成条索状。

常见于下肢的大小隐静脉及其属支。

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包括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和骼股静脉血栓形成。

前者可表现为小腿疼痛、压痛及轻度水肿。

后者起病急、有发热、局部呈持续性疼痛伴压痛、受累静脉呈条索状、下肢明显水肿、皮肤紧张发亮、胫后动脉搏动消失。

3.肺动脉栓塞是VTE最严重的表现,其临床表现悬殊,临床症状轻重主要决定于血管堵塞的多少、发生速度和心肺的基础状态,轻者仅累及2〜3个肺段,可无任何症状;重者15〜16个肺段,可发生休克或猝死。

四、VTE常用辅助检查1.常规实验室检查:血浆D-二聚体测定、动脉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检查、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2.DVT相关影像学检查:多普勒加压静脉超声(DCVUS)、下肢深静脉核素显影(RDC)、CT静脉造影(CTV),磁共振静脉造影(MRV).X线静脉造影(CV);3.PTE相关影像学检查: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磁共振肺动脉造影(MRPA).肺动脉造影(PAA)O五、VTE预防措施(一)警示标识:评估高危或极高危患者放置VTE高风险警示标识。

(二)环境: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清新,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工作手册

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工作手册

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工作手册第一部分、住院患者VTE防治工作的意义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rmbilism,VTE)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lumonary thromboermbilism,PT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thrombosis DVT)两种主要形式,在住院患者中发病率很高,是院内非预期死亡及围手术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已引起临床医务人员和医院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院内VTE涉及多个科室,与患者卧床、高龄、基础疾病或并发症、手术或损伤有关。

VTE是可防可治的,针对VTE高危因素主动采取恰当的预防措施,可减少或避免发展成VTE;已经发生了VTE也要进行正确的评估,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第二部分、院内VTE防治管理体系成员架构院内VTE防治管理委员会人员组成:医院领导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

职责:1.参与制定本医院院内VTE防治管理的规章制度病监督实施。

2.对院内VTE防治管理的基本标准和工作流程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

3.研究并确定院内VTE防治的工作计划,并对计划的实施进行考核和评价。

4.确定院内VTE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流程及采取的预防措施,明确各有关部门、人员在防治工作中的责任。

5.其他院内VTE防治管理的重要事宜。

6.组织开展院内VTE方面的科研工作。

院内VTE防治质控办公室人员组成:医务部、业务部、护理部、信息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

职责:1.对有关院内VTE防治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

2.对院内VTE防治管理进行检测、分析和反馈,针对问题提出控制措施并指导实施。

3.对医务人员进行院内VTE防治培训并考核。

各科室VTE防治管理小组人员组成:科室主任及指定人员或联络员。

职责:1.科主任为科室内VTE防治管理第一负责人,对科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工作中的培训、考核及VTE发生负有管理责任。

2.质控医生监督填报本科室院内VTE相关表格。

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工作手册

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工作手册

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工作手册第一部分、住院患者VTE防治工作得意义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rmbilism,VTE)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lumonary thromboermbilism,PTE)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thrombosisDVT)两种主要形式,在住院患者中发病率很高,就是院内非预期死亡及围手术期死亡得重要原因之一,已引起临床医务人员与医院管理者得高度重视、院内VTE涉及多个科室,与患者卧床、高龄、基础疾病或并发症、手术或损伤有关。

VTE就是可防可治得,针对VTE高危因素主动采取恰当得预防措施,可减少或避免发展成VTE;已经发生了VTE也要进行正确得评估,采取恰当得治疗措施,降低死亡率与致残率。

第二部分、院内VTE防治管理体系成员架构院内VTE防治管理委员会人员组成:医院领导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职责:1.参与制定本医院院内VTE防治管理得规章制度病监督实施。

2.对院内VTE防治管理得基本标准与工作流程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

3。

研究并确定院内VTE防治得工作计划,并对计划得实施进行考核与评价、4.确定院内VTE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流程及采取得预防措施,明确各有关部门、人员在防治工作中得责任、5、其她院内VTE防治管理得重要事宜。

6.组织开展院内VTE方面得科研工作。

院内VTE防治质控办公室人员组成:医务部、业务部、护理部、信息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

职责:1.对有关院内VTE防治管理规章制度得落实情况进行检查与指导。

2。

对院内VTE防治管理进行检测、分析与反馈,针对问题提出控制措施并指导实施。

3.对医务人员进行院内VTE防治培训并考核。

各科室VTE防治管理小组人员组成:科室主任及指定人员或联络员。

职责:1。

科主任为科室内VTE防治管理第一负责人,对科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工作中得培训、考核及VTE发生负有管理责任。

2。

质控医生监督填报本科室院内VTE相关表格、3。

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工作手册

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工作手册

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工作手册第一部分、住院患者VTE防治工作的意义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rmbilism,VTE)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lumonary thromboermbilism,PT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thrombosis DVT)两种主要形式,在住院患者中发病率很高,是院内非预期死亡及围手术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已引起临床医务人员和医院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院内VTE涉及多个科室,与患者卧床、高龄、基础疾病或并发症、手术或损伤有关。

VTE是可防可治的,针对VTE高危因素主动采取恰当的预防措施,可减少或避免发展成VTE;已经发生了VTE也要进行正确的评估,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第二部分、院内VTE防治管理体系成员架构院内VTE防治管理委员会人员组成:医院领导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

职责:1.参与制定本医院院内VTE防治管理的规章制度病监督实施。

2.对院内VTE防治管理的基本标准和工作流程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

3.研究并确定院内VTE防治的工作计划,并对计划的实施进行考核和评价。

4.确定院内VTE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流程及采取的预防措施,明确各有关部门、人员在防治工作中的责任。

5.其他院内VTE防治管理的重要事宜。

6.组织开展院内VTE方面的科研工作。

院内VTE防治质控办公室人员组成:医务部、业务部、护理部、信息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

职责:1.对有关院内VTE防治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

2.对院内VTE防治管理进行检测、分析和反馈,针对问题提出控制措施并指导实施。

3.对医务人员进行院内VTE防治培训并考核。

各科室VTE防治管理小组人员组成:科室主任及指定人员或联络员。

职责:1.科主任为科室内VTE防治管理第一负责人,对科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工作中的培训、考核及VTE发生负有管理责任。

2.质控医生监督填报本科室院内VTE相关表格。

VTE防治基础知识

VTE防治基础知识

VTE防治基础知识一、什么是 VTEVTE,即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是一种由于静脉内血液不正常凝结而导致的血管阻塞性疾病。

它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

深静脉血栓形成通常发生在下肢深静脉,如股静脉、腘静脉等。

当血栓形成后,可能会导致腿部肿胀、疼痛、皮肤发红发热等症状。

如果血栓脱落,随血液循环进入肺动脉,就可能引起肺动脉栓塞。

肺动脉栓塞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可能会导致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甚至危及生命。

二、VTE 的成因VTE 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常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

1、血流缓慢长期卧床、久坐不动(如长时间乘坐飞机、汽车)、肢体瘫痪等情况,会导致静脉血流速度减慢。

血流缓慢使得血液中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更容易聚集,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2、血管内皮损伤手术、创伤、感染、化学物质刺激等都可能损伤血管内皮细胞。

内皮细胞受损后,会释放一些物质,激活凝血系统,促进血栓形成。

3、血液高凝状态某些疾病(如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肾病综合征)、怀孕、口服避孕药、激素替代治疗等,会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形成血栓。

此外,高龄、肥胖、吸烟、家族遗传等也是 VTE 的危险因素。

三、VTE 的危害VTE 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对于深静脉血栓形成,如果不及时治疗,血栓可能会蔓延、机化,导致静脉瓣膜功能受损,引起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表现为下肢水肿、色素沉着、溃疡等。

肺动脉栓塞则可能导致急性呼吸衰竭、右心衰竭,甚至猝死。

即使患者经过治疗存活下来,也可能会留下肺动脉高压等后遗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四、VTE 的诊断1、临床表现医生会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如腿部肿胀、疼痛、呼吸困难等)、体格检查(观察腿部有无肿胀、压痛、皮肤温度变化等)来初步判断是否可能患有 VTE。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 预防与护理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 预防与护理

3 基本预防一肢体功能锻炼
肢体功能锻炼
双足主动踝泵运动 1.躺/坐在床上,下肢伸展,大腿放松缓缓勾起 脚尖,至最大限度时保持10秒脚尖缓缓下压, 至最大限度保持10秒这样即一组“伸屈”完成
3 基本预防一肢体功能锻炼
肢体功能锻炼
第一节足跟滑动运动患者平卧于床,足后跟贴 紧床面做屈伸足跟滑动运动,双下肢交替进行 15-20次/分钟,持续3-5分钟 第二节 直腿抬高运动患者取仰卧位,患膝伸直 抬30-40cm,坚持5s后缓慢放下,记录时间, 重复练习,每天累计练习时间30分钟
3 GCS的作用机制
作用机制 确切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为 GCS从足踝向腿部施加梯度压力, 促进血液从浅静脉通过穿静脉流 向深静脉,使深静脉内血流速度 和血流量增加。
3 GCS分型
膝下型(短筒)
大腿型(长筒)
连裤型
开口型
根据长度不同:分为连裤型、膝下型、大腿型,连裤型穿着不舒适尚用并至理之 根据趾端封口设计有无:可分为封口型和开口型(露趾,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 预防与护理
Author
目录
contents
01 背景 02 VTE形成的危险因素 03 VTE预防与护理措施
背景
01
1 背景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指血液在深静脉血管内不正常凝结,堵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 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血栓栓塞症( PTE) 两者合称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分别是VTE的不同阶段,不同部位的临床表现。
评估量表
Padua
意大利帕多瓦大学血栓栓塞中 心专家Barbar 等于2010年在整合了 Kucher 模型的基础上形成 Padua 风 险评估工具。ACCP9 指南推荐该工 具主要用于评估内科住院患者的 VTE风险。2015 年我国更新发布的 《内科住院患者 VTE预,重学科护 理之家用了 Padua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管理方案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管理方案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管理方案目录一、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工作的目的二、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管理体系三、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管理四、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抗凝后严重出血的处理流程五、附件一、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工作的目的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TE)在内的一组血栓栓塞性疾病,是遗传性和获得性等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全身性疾病。

为了建立院内VTE防治综合管理体系,在全院开展VTE风险评估、VTE综合预防和规范化治疗等工作,指导临床科学有效进行VTE防治,达到有效降低住院患者VTE发生率,对VTE做到早期识别、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目的,制定本方案。

二、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管理体系1.成立医院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管理组,人员组成包括院领导相关科室负责人。

职责包括建立健全院内VTE防治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确定医院VTE防治工作流程;确定医院VTE防治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及采取的预防措施,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责任;通过信息化手段推动VTE防治工作的开展;定期对院内各科各级医护人员举办VTE 知识培训;将VTE防治管理纳入科室综合管理目标,完善院内VTE预防与管理体系;其他医院VTE防治管理的重要事宜。

2.以科室质量管理小组为基础的科室VTE防治管理小组,人员组成包括科主任、护士长及科室其他人员。

职责包括科主任为科室VTE 防治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科室VTE防治管理的各项工作;对本科室VTE防治环节进行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科室VTE发生率;发生院内VTE病例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危害降到最低;定期评测分析科室内VTE防治工作效果;对本科室医护人员进行VTE防治知识培训。

三、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管理1.对住院患者进行VTE风险评估。

具体评估内容参照外科住院患者VTE风险评估表(Caprini评分)和内科住院患者VTE风险评估表(Padua评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J R Soc Med, June 1, 2010; 103(6): 210 - 212.
美国胸科医师学会抗栓指南第9版(ACCP9)
▪ «Chest»美国胸科医师学会官方刊物 ▪2012年2月颁布 ▪刊登在 «Chest»2月supplement
指南推荐:抗凝是DVT的基本治疗
抗凝是DVT的基本治疗
肠炎病史
口服避孕药或激素替代 治疗
危险因素 得分:5分
脑卒中(1个月内) 髋关节、骨盆或下肢骨折
择期关节置换术
急性脊柱损伤(1个月内)
Michael K. Gould, et al. Chest 2012; 141; e227S-e277S.
危险因素 得分:2分
年龄61-74岁
恶性肿瘤
关节镜手术
卧床(>72h)
遗传性凝血蛋白质缺陷 糖尿病 血液疾病
VTE的预防至关重要!
VTE是医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10%);
VTE是围手术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经过预防可显著降低由于VTE所导致的死
亡事件。
VTE的一级预防
VTEp:未病而防
有危险因素的人群,给予一定预防措施,防止VTE的发生
Roger VL, et al. Circulation. 2011;123(4):e18-e209. Naess IA, et al. J Thromb Haemost . 2007;5(4):692-699. Prandoni P, et al. Ann Intern Med 1996;125:1-7.
临床DVT可疑
低危病人
高危病人
D-二聚体检测
(-)
(+)
排除DVT 静脉超声检查
诊断DVT
排除DVT
静脉超声检查
(+)
(-)
诊断DVT
D-二聚体检测
(-)
(+)
排除DVT 静脉造影
(-)
(+)
排除DVT 诊断DVT
DVT治疗的手段
• 抗凝:DVT的标准治疗方案 • 手术取栓 • 导管溶栓 • 下腔静脉滤器
Cohen AT,et al. Thromb Haemost. 2007;98:756-764. Oger E.Thromb Haemost 2000;83:657-60.
国内流行病学数据: DVT高危人群发病率与欧美相当
孙葵葵,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04;84:637-641. 李小鹰,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09;89(2):137-138. 余楠生, 等. 中国骨科 2005;1:44-48.
ACCP9 抗栓指南:循证级别
1: 推荐 (强烈): 明确的获益超过风险和负担 2: 建议(弱推荐): 获益和风险、负担接近平衡
A: 高质量证据 B. 中等质量证据 C: 较低质量证据
IA级推荐明显减少
1A
2004
123
2008
182
2012
29
Hirsh J, Guyatt G, Lewis SZ. Chest. 2008 Jun;133(6):1293-5. Guyatt GH. Chest. 2012 Feb;141(2 Suppl):48S-52S.
VTE=DVT+PTE
DVT与PTE:同一疾病在不同阶段、不同部位的表现
VTE: 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和肺栓塞 (PTE)
肺栓塞
血块在静脉内破裂及脱离,经血液流 经心脏再进入肺部的血管中,会导致 肺栓塞。假如因而导致肺部大部分面 积阻塞,便有致命之虞。
迁移
栓子
Girard et al., Chest 1999
血栓
VTE—值得重视的问题
• VTE是临床多发病,国内“高发而少见” • DVT脱落是肺栓塞(PTE)的主要原因 • PTE导致严重呼吸、循环障碍
严重时,病死率可达25%-30%
VTE 经常得不到及时诊断
所有致死性PE病例在死亡 前得到诊断的不足一半
约80% DVT病例无临床表现
致死性PE
DVT
开放式手术(>45min) 石膏固定
腹腔镜手术(>45min) 中央静脉通路
危险因素 得分:3分
年龄≥75岁
狼疮抗凝物阳性
VTE病史
抗心磷脂抗体阳性
VTE家族史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升高
因子V Leiden 阳性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凝血酶原20210A阳性 其他先天性或获得性血栓症
ACCP9根据Caprini评分对 普外科*、整形外科患者进行VTE风险分层
DVT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 肺栓塞 • 肺动脉高压 • 静脉瓣的不可逆损伤 • 静脉反流 • 血栓后综合征(PTS) • VTE复发
VTE的危害
远期并发症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
色素沉着+静脉溃疡
VTE流行病学
• 世界上最常见心血管疾病第三位,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和脑卒中1 • 在美国,导致约 ~300,000 例死亡 2 • 根据一项欧盟6国有关VTE 发生情况的研究显示,每年症状性VTE 发
ACCP9-对手术患者进行Caprini VTE风险评分
危险因素 得分:1分
年龄41-60岁
败血症(1个月内)
小手术
静脉曲张
BMI>25 kg/㎡
肺功能异常
下肢水肿
严重肺部疾病,包括肺 炎(1个月内)
妊娠期或产后
不能解释或二次自然流 产病史
需要卧床休息的患者
急性心肌梗塞
充血性心力衰竭 (1个月内)
诊断DVT的常见辅助检查
DVT不能仅根据临床表现做出明确诊断,还需要辅助检查证实:
D –二聚体:敏感性高,有效的排除工具 彩超:敏感性、准确性均较高 螺旋CT静脉成像:准确性高,可同时检查其他部位 磁共振静脉成像:主干静脉显示准确,小腿静脉血栓显影欠佳 静脉造影术:准确率高
2012中国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2版)
非常低危 低危
中危
普外科手术 Caprini 0 Caprini 1-2
Caprini 3-4
整形外科手术 其他手术(未使用caprini评分)
Caprini恶性肿瘤)
Caprini 5-6
妇科非肿瘤手术;心脏手术 大多数胸部手术
脊柱手术(恶性肿瘤导致)
2012 ACCP 第九版指南
2012中国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 断和治疗指南(第2版)
2012中国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2版) Kearon C, et al. Chest. 2012;141;e419S-e494S
抗凝是VTE治疗的基石
1.血管内皮细胞本身具有强大的抗血栓形成的能 力,当血栓事件一旦发生,会促发凝血瀑布; 2.及早充分的抗凝可以使机体在短时间内恢复凝 血、抗凝、纤溶之间的平衡,防止血栓的蔓延; 3.体外实验证实,抗凝药物具有溶解微血栓的作 用,可以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
GCS
IPC
VFPs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
梯度压力弹力袜
警惕VTE的早期表现
• 下肢不对称性肿胀 • 不明原因呼吸困难、低氧,患者能平卧 • 不明原因胸痛、咯血 • 不明原因低血压/休克或心脏骤停 • 不明原因心悸、心动过速 • 不明原因晕厥
上述表现与原基础心、肺等疾病不相称 上述表现发生在术后长时间制动后下地活动后发生
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指南
2012年美国胸科医师学院(ACCP)
• Antithrombotic and Thrombolytic Therapy: 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 Evidence-Bas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9th Edition) —— Chest 2012;133:454-545
1.Goldhaber SZ, et al.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 1982;73:822-826. 2. Lethen H, et al. 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 1997;80:1066-1069. 3. Sandler DA, et al. J. Royal Soc. Med. 1989; 82:203-205.
抗凝治疗的目的
早期及时的抗凝治疗
-防止肺栓塞的发生 -防止血栓扩展到大静脉
后续持续的抗凝治疗
-防止复发 -预防慢性并发症
2012年ACCP抗栓治疗和预防指南的特点
变化: 从血栓领域专家到“循证医学专家” 观点: 较少“确证”内容,故循证级别有所下 降 更多内容是循证证据,较少临床经验指导
防止VTE发生
预防 措施
VTE危险 因素,如 TKR/THR
血栓形成
VTE的治疗及二级预防
DVT发生
DVTx:已病而治
已发生DVT的患者, 治疗DVT并预防其再次 发作(二级预防)
治疗 措施并预 防复发
危险因素持续存在
VTE一级预防措施
–物理预防 –药物预防
物理预防方法
物理方法包括三种
• 逐级加压弹力袜 (GCS) •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 (IPC) • 足底静脉泵 (VFPs)
静脉血栓防治(VTE)的诊治 从指南到实践--ACCP9 解读
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
(需要整体理解概念)
• 静脉血栓栓塞症 (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 • 深静脉血栓形成 (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 • 肺血栓栓塞症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
Deitelzweig SB, et al. Am J Hematol. 2011;86(2):217-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