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复习——太阳辐射

合集下载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透析:太阳辐射的分布和影响因素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透析:太阳辐射的分布和影响因素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透析:太阳辐射的分布及影响因素一、典例引领1.读北半球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的年总辐射量(×106 J/m2)分布图,完成(1)~(2)题。

(1)据图推测,全球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的突出特点是( ) A.由南向北递减B.由北向南递减C.由高纬地区向低纬地区递减D.由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减(2)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有( )①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②推动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③为地球火山爆发提供能量④地球生物生存所需能源最主要来源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③(1)D (2)B [第(1)题,由图可知全球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随纬度变化,由低纬向高纬地区递减。

第(2)题,地球火山爆发的能量来自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不属于太阳能。

] 2.下图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

读图完成(1)~(2)题。

(1)据图可知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特点是 ( )A.由南向北逐渐增加B.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C.西多东少,北多南少D.整体分布较均衡(2)图中a区域较b区域年太阳辐射总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正午太阳高度 B.地势C.距海远近D.纬度(1)C (2)B [图中反映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南方欠缺,北方丰富;东部欠缺,西部丰富。

a位于青藏高原,b位于四川盆地,a、b区域年太阳辐射总量相差大的影响因素是地势。

]二、考点透析太阳辐射的分布及影响因素1.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地表获得太阳辐射量的多少直接取决于太阳辐射强度和日照时间,具体的影响因素如下:(1)纬度:纬度低,太阳辐射强;纬度高,太阳辐射弱。

(2)天气:天气晴朗,阴天少,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反之太阳辐射弱。

(3)地势: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日照强度大,太阳辐射强;反之太阳辐射弱。

(4)大气透明度:大气透明度好,尘埃杂质少,太阳辐射强;反之太阳辐射弱。

2021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等太阳辐射

2021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等太阳辐射

2021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等太阳辐射1.光温潜在产量是指在一定的光、温条件下,作物单产理论上所能达到的最高值。

通过分析农作物生长季》10℃活动积温及地面太阳总辐射的时空分布,可确定其光温潜在产量差异及变化。

下图为华北平原1961-2015年每年夏玉米生长季内平均积温及地面太阳总辐射的空间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题。

(1)图中四地,地面太阳总辐射量最高的是( )A.甲B.乙C.丙D.丁(2)研究发现1961-2015年华北平原夏玉米光温潜在产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但夏玉米实际单产却呈增加趋势,其原因最可能是( )A.农业技术进步B.活动积温上升C.种植面积扩大D.辐射总量增加2.从太阳能获得电力,需通过太阳电池光电变换来实现。

要使太阳能发电真正达到实用水平,就要提高太阳能光电变换效率。

下图示意江苏省多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兆焦耳/平方米·年)空间分布图及太阳能光伏板排列情况。

据此完成下题。

(1)影响该省多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类型B.气候特点C.海陆位置D.纬度位置(2)为取得最大效益,太阳能光伏板阵图中不同城市中的β和L值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三城市中β值和L值最大的都是徐州市B.徐州市β值大于淮安市,L值小于淮安市C.淮安市β值大于南京市,L值小于南京市D.南京市β值大于徐州市,L值小于徐州市3.下图为海南岛某地理要素等值线(等值线的数值①>②>③>④)、等高线和年太阳辐射量线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虚线可能是( )A.等日照线B.等温线C.等降水量线D.等潜水位线(2)影响Q地附近的等值线(虚线)向南凸出的因素是( )A.地形B.洋流C.植被覆盖率D.海陆位置(3)影响M、P两地太阳辐射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洋流B.海陆位置C.纬度位置D.天气4.读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单位:兆焦/米2)分布图和该省级行政区某地理要素的分布示意图。

高中地理考点解读: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高中地理考点解读: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考点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考点解读】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主要包括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两个方面。

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丰富的光热资源;它经过光合作用使植物产生大量氧气;它是气候形成的基本因素;它又是风能、水能与生物能等能量之源泉。

太阳活动对地球大气运动产生影响,其周期使地球气候波动也呈现相应的周期性;太阳活动会扰动地球磁场而产生“磁暴”现象;它会骚扰地球电离层而中断无线电短波通讯;它还能引起地球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一)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能量1.太阳主要成分:H、He2.太阳辐射的概念: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被称为太阳辐射。

3.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4.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2)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3)作为工业主要能源的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4)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5.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等和风能、太阳能等常规能源。

水能:是势位较高的水分子释放其势能转化成的动能。

水分子向高处蒸发上升,来源于太阳给予的能量。

7.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1)纬度高低。

纬度越低,太阳辐射强度越大,如撒哈拉沙漠太阳能丰富。

(2)天气状况。

我国东部地区阴天多,太阳辐射少;赤道地区多对流雨,阴天多,太阳辐射少;台湾岛、海南岛东南部为迎风坡,多阴雨天气,太阳辐射少。

而西北部为山脉背风坡,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

(3)海拔高低。

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故太阳辐射强。

(4)日照时间长短。

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

如1月份,南极为极昼,北极为极夜,南极比北极的太阳辐射强。

8.我国年太阳能的地区分布及影响因素①太阳能最丰富地区:青藏高原。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太阳辐射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太阳辐射课件
总体特征:
我国太阳能资源的空间分布差异较明显, 总的来说是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高值 的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的中心在四川盆 地。
五、太阳辐射的分布-中国
青藏高原地区太阳辐射 丰富而热量不丰富呢?
空气稀薄,晴天多,二氧化碳和水汽少,大气吸收的地面长 波辐射很少且保温作用也很弱;
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多少。
七、太阳辐射的应用
为地球提 供光热
为地球提供光照, 光合作用
影响农业生产 绿色植物埋藏地下—沉积岩---煤、石油
为地球提供热量---形成热量带

太阳能资源丰富;
太 阳 辐 射 的

太阳能电 站(光伏 公路、热 水器等)
区位 影响
地广人稀,租金低; 技术力量雄厚、资金充足 市场需求大
有利:当地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增加 就业就会,增加收入;提供电力资源,改善能源结构,减 轻大气污染
7.据图中信息判断 ( ) A.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小于乙地 B.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 C.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丙地 D.丙地云量空间变化大于丁地
BA
8.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季风
C.纬度位置
) D.海陆位置
下图为“浙江省太阳辐射年内变化图”。读图完成第9题。

不利:反射太阳能,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不利于光

合作用;地面温度降低;灼伤飞鸟
地区差异—引起大气运动、水循环
太阳辐射的差 异
时间差异—
黑子、耀斑、日珥 影响: 影响气候
太阳活动
磁暴—磁场异常,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影响
极光
(4)若“草光互补”模式在M地推广,简析其对当地生态环境恢 复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示意1961~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我国农业生产潜力
最大的地区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
2.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
B.植被少
C.地势高
√D.云雨少
情境来源
水分条件和光热条件是最重要的农业自然资源,目前农业生产控制温度的能力、 节水技术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因此进一步挖掘农业生产潜力的关键就是光资源的 合理、充分利用。 知识载体 太阳辐射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 能力立意
C.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
B.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D.经济发达,能源蕴藏量大
落实 跟踪训练过关
(2022·江西临川一中模拟)2020年底,多能互补清洁能源综合利用供热系统,又称槽式
太阳能供暖系统(下图)成功落户海拔4 200米的西藏山南军分区某边防连驻地,使官兵享受
到了“全时暖”。据此完成5~7题。
水的运动、大气运动
植物的生长
夯基 基础知识梳理
一、太阳辐射
4.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直接提供能量 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 开太阳。
间接提供能量 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 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日常应用太阳能 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 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2.下列关于该山地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月份及原因,正确的是( )
√ A.8月,日照时间少 B.8月,晴天多
3.从山麓到山顶,太阳辐射强度( )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最基础考点系列考点太阳辐射及其影响新人教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最基础考点系列考点太阳辐射及其影响新人教

考点02 太阳辐射及其影响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影响因素纬度地势天气日照时数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极圈以外地区夏季日照时数多于冬季一般地势高的高原日照时数多于地势低的盆地多阴雨天气的地区,日照时数少,多晴朗天气的地区,日照时数多年太阳辐射总量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获得太阳辐射多地势高,大气稀薄,透明度高,固体杂质、水汽少晴天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世界各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不均衡,总体分布特征如下:①空间分布a.不同纬度分布: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b.相同纬度分布:由沿海向内陆递增;地势高处太阳辐射强,地势低处太阳辐射弱。

②时间分布:夏季太阳辐射强于冬季太阳辐射。

2.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特点及因素分析(1)总体特征我国太阳能资源的时空分布差异较明显,高值和低值的中心都处在北纬22°~35°之间,高值的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的中心在四川盆地。

北纬30°~40°地区,随纬度增高太阳辐射能增加。

而北纬40°以北,由东向西太阳辐射能逐渐增加,呈东西向分布。

具体分布如下图所示:(2)特例分析青藏高原成为太阳辐射的高值中心,主要是因为:①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尘埃含量较少,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

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

四川盆地为低值中心,其原因在于: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水汽的量多,阴天、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从而造成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资源匮乏。

1.太阳辐射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1)首先要分析纬度因素,纬度因素决定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太阳高度角是影响太阳辐射强度大小的最主要因素,如海南岛和东北地区比较,主要是纬度差异的结果。

(2)其次要看地势和天气状况,纬度相同或相差较小的地区,要分析地势和天气状况的差别。

如海南岛、台湾东侧年太阳辐射总量少于西侧,主要是降水天气不同的结果。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①纬度位置 ② 海陆位置
③ 地形状况 ④植被覆盖率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吉林省冬季和夏季的平均日照时数相差仅5.2%, 但是平均气温相差40℃左右,与冬、
夏温差大无关的因素是( )
A.太阳高度 B.昼夜温差 C.昼夜长短 D.季风环流
不对;
如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 空气稀薄,水汽、尘埃少, 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光照 充足;
但由于空气稀薄,大气吸收 的地面长波辐射很少,大气 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成为 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 下表为北半球年总辐射随纬度的分布表(可能总辐射:考虑了受 大气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考虑了受大 气和云的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据表完成(1)~(2)题。
青藏高原太阳辐射总量高: 四川盆地太阳辐射总量低:
纬度因素:青藏高原纬度较低, 太阳高度角大; 海拔因素:青藏高原海拔高, 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削弱作用小; 天气因素:青藏高原晴天多, 日照时间长; 大气透明度因素:青藏高原大 气中尘埃含量少,透明度好;
地形因素:盆地地形,水汽不 易散发,空气中含水汽多; 天气因素:多阴雨和大雾天气, 日照时间短,对太阳辐射的削 弱作用强。
2.下列年份中在高纬度地区出
现极光的可能性最大的是
A.1957年
B.1975年
C.1985年
D.1995年
解析: 极光是太阳活动爆发时释放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与两极地区稀薄大气摩擦 所形成的一种现象,因此太阳活动强烈时更易出现极光现象,由图中可以看出, 1957年左右太阳黑子数最多,是太阳活动极大年,最易出现极光现象。
黑子 ②太阳活动强弱的重要标志;
光球层 ②激烈天气现象增多;

06 太阳辐射-高考地理倒计时100天小专题100例

06 太阳辐射-高考地理倒计时100天小专题100例

高考地理小专题——太阳辐射典型例题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图材料二:中国太阳辐射能分布图(1)由材料一分析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

(2)由材料二分析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大致分布的规律。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列举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

参考答案:(1)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2)有西北内向陆东南沿海递减,青藏高原等最丰富,四川盆地贫乏。

(青藏高原和西北内陆地区丰富,东南沿海和东北地区贫乏)(3)纬度、海拔、天气状况(任回答其中两点即可)典型例题二:该图为我国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

读后完成下列问题。

(8分)(1)据图简述我国年太阳辐射量的分布规律。

(2分)(2)请分别指出我国年太阳辐射量最强和最弱的地区,并分析影响这两地区太阳辐射差异的因素。

(6分)参考答案:(1)总体上是从东部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增多。

(2分)(2)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青藏高原(1分);太阳辐射最弱的地区四川盆地(1分)①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大气中尘埃含量少,透明度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

(2分至少两点)②四川盆地成为低值中心的原因: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有水汽多,阴天、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2分包括地形和天气状况)典型例题三:影响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因素有纬度因素(纬度高,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少)、地势高低、天气状况等等,读“我国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甲地成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高值中心的原因。

(2)分析乙地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辐射总量出现低值的原因。

(任选其一回答,回答两个默认第一个)(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哪些?参考答案:(1)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②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多。

③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含有的尘埃量较少,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00S 南极点1月份均为白昼,日照时数多;6月(或7月) (2)低纬(或赤道)高纬(或两极) (3)从3月和9月向其它月份递减 。 (4)相反 (1分) (5)热带雨林,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因雨量多所以生长的植物品种也多,亚寒带针叶林 是位于亚寒带,气候较寒冷与干燥,雨量也少,所以能生长的多以针叶植物为主
高考真题对接:1.(2009· 安徽文综)下图表示“27°N某地 坡向 (坡度为10°)对地表获得太阳辐射的影 响”,纵坐标表示该地 坡面与地平面获得太阳辐 射量的比值(仅考虑地球运动和地形因 素)。完 成(1)~(2)题。
(1)该地坡向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影响最大的季节是(D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例.下图是M、N两地太阳辐射的年变化示意图
7.M地最可能位于( A ) A.赤道 B.回归线 C.极圈 D.极点
8.N地五月一日时昼夜状况是( C )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极昼 D.极夜
9.5~7月间,N地获得的太阳辐射较M地多, 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B ) A.太阳高度角 B.昼夜长短 C.天气状况 D.地面状况
图中四条反映太阳辐射量的曲线中,1月的曲线变化最大,说明此季节该地坡向对 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影响最大,而此时北半球为冬季。
(2)若坡度从10°增大到15°,则a点的数值将 ( A ) A.增大 B.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据图可知,地形坡度为10°时,a点数值大于1,说明在一定条件下a点数值与地 形坡度呈正相关,故地形坡度增大到15°时,a点数值将增大。
二、几种辐射的关系——大气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红外区
紫 外 区
画出大气辐射示意图
可 大气辐射 见 光 为 可见光:0.4——0.76微米 主 波长: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地面辐射
太 阳 辐 射
射向宇宙空间 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上界 大气吸收 大 气 辐 射
射向地面
经济发达地区不但缺少常规能源,也较少像太阳能
③我国太阳能最贫乏地区是经济最 ④由于太阳能分散,利用技术难度
大,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可能成为最主要的常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某校地理小组,根据当地各朝向楼房外墙面接受太阳辐射热量
实测值,计算出一月和七月的日照总量,并绘出下图(图中等值线
由内至外依次为:4 186、8 372、12 558、16 744、18 837)。结 合图中信息回答(1)~(3)题。 (1)该地的地理位置最有 可能是 ( C) A.悉尼 B.布宜诺斯艾利斯 C.广州 D.基多 墙面获得太阳辐射热量的多少取 决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其太阳 光线与墙面夹角的大小。
3.下图是“我国到达地
面的太阳辐射量分布 图”,读图完成(1)
~(2)题。 (1)图
中太阳辐射丰富区丰富 的共同原因有 ①纬度低 上空臭氧少 A.①② C.②③ B.③④ D.①④ ( C) ④ ②海拔较高
③云量少,晴天多
(2)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 意义非凡,关于我国太阳能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 ①我国太阳能丰富区与经济发达区不一致 这样的新能源 发达的地区 能源 ②我国
地 面 吸 收
大 气 大气 增 吸收 温
地面增温

面 “大地暖大气”
“太阳暖大地”
“大气还大地”
三、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还大地”
想一想: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什么? 根本来源是什么?
例: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3~6题。
3.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将导致 D A.A减少 B.B1增加 C.C增加 D.D增加 4.一次强烈的火山喷发可能导致 D A.A增加 B.B1增加 C.B增加 D.E增加 5.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D A.A B.B和Bl C. C D.D 6.晚秋至第二年的早春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与其有关的是 A A.A B.B C.Bl D.D
(1)成都和昆明的日照时数分别约为多少? (2)试分析昆明与贵阳的日照时数差异及其原因。 (3)我国西北地区的日照时数比东南部________,西北地区应 如何充分利用日照资源发展特色农业?
答案:(1)1 200小时 2 400小时 (2)昆明的日照时数比贵阳长得多。昆明与贵阳的纬度位置大体相当, 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冬季贵阳受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多阴雨天 气,而昆明多晴天,所以昆明的日照时数比贵阳长。 (3)长 西北地区日照时间长,植物光合作用强,且昼夜温差大,有 利于植物糖分的积累。所以西北地区可以充分利用其优势发展瓜、 果等特色农业
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影响因素:
纬度:
天气: 地形:
正午太阳高度(最主要) 昼夜长短
低纬---高纬
沿海---内陆
晴天与阴雨降水(云层)
迎风坡---背风坡
大气密度 大气厚度
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 对太阳辐射削弱越少。
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太 阳辐射强的 一个因素(阳光通过的大气路程短)。
昼长 地势越高昼越长 坡向:迎风坡与背风坡,向阳坡与背阴坡
2.全球太阳辐射的分布
典型例题:13.读“一年内太阳辐射的纬度分 布示意”图,回答:
( 1 ) 1 月份,太阳辐射量最大的纬度是________; 900N 上,太阳辐射量最大的月份是_________。 ( 2 )全球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规律是从________向_________递减。
( 3 )赤道上太阳辐射的时间分布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南北半球相应纬度上太阳辐射随月份变化的规律大致 ________(相同、相反)。 ( 5 )热带雨林地区的生物量是2千克/米²年,亚寒带针叶林带是 · 0.84千克/米²年,结合上图分析原因。 ·
六、太阳能-----能源的优缺点: 1、优势: 清洁、可再生、能量总量大
能量分散、不稳定(受天气影响);开发技 2、缺点: 术要求高,建设电站占地广、 投资大。
3、地位: 4.太阳能利用
地球能量源泉
(1)直接利用: ①光热用,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 ②太阳能发电; ③光化学作用,利用太阳辐射能分解水制氢。
3.世界分布:
1.区分概念:太阳常数、太阳辐射总量、地面获得的 600 太阳辐射
300
低纬向高纬递减
00 300
600
3.世界分布: ①最高: 原因: 撒哈拉沙漠(西亚和北非)
气候因素:热 带沙漠气候,降 水少,云量少, 光照强 纬度因素:纬 度较低,平均正 午太阳高度较大 青藏高原
②年等太阳辐射线 含义:一年中太阳辐射量相等的点的连线
高考地理系列复习
一、概念:1.电磁波——三大波段
2.区分(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 太阳常数、太阳辐射总量、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
例:下图是近地面(虚线)和大气上界(实线)太阳辐射波长分布示 读图并回答1~2题。
1.“温室效应”会使 C [ ] A.A部分增大 B.B部分缩小 C.C部分增大 D.C部分缩小 2.人类大量使用氯氟烃,并向大气排放,则会使 [B ] A.A部分增大 B.A部分缩小 C.B部分增大 D.C部分缩小
晴天多,到达地 面的太阳辐射多
小结: 考查太阳辐射强度的影响因素时,同纬 度比较可以考虑天气状况或地势高低的影响; 不同纬度可以考虑太阳高度角或白昼长短的 影响;季节差异时要重点考虑太阳高度角或 白昼长短的影响。 对某一地点的太阳辐射强弱进行分析时要 综合考虑纬度(影响太阳高度大小)、地势、 天气状况(晴天与阴天状况)。 太阳辐射总量不仅要考虑太阳高度,还要 考虑日照时间长短,以及太阳光线与墙体的 夹角
D 10.图中曲线中( ) A.①表示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量 B.②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 C.③表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 D.④表示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 11.影响①、②曲线变化的主要因素为 ( ) C A.云量厚度 B.地势高低 C.太阳高度 D.植被状况 12.近50年来,④曲线在高纬度的数值有减少的趋势,其主要的原因( ) B A.云量增加 B.气候变暖 C.环境污染 D.人口增加


高频考点巧突破
学以致用
(随学随练,轻松夺冠)
1.(2010年岳阳模拟)下图是世界太阳总辐射 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高频考点巧突破
(1)世界太阳辐射强度较高的①、②区域是________和 ________,这两个区域的太阳辐射强度均高于赤道地区,其共同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的值大约是________。它大于B的原因主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观测得出结论,城市的太阳辐射量往往低于郊区,你 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A、B的纬度值应为37°N,A的太阳辐射强度季节变化较 大的原因是什么?
(3)该地在下列坡度中,a 点的数值达到最大的是( C ) A. 10° B. 30° C. 50° D. 70°
2. 我国广州某校地理小组,在不同时间对当地各朝向楼房外墙面接受太阳辐射热
量情况进行测定。据此回答(1)~(2)题。 (1).下表数据为1月份各朝向外墙面太阳辐射热日总量值,根据表中数据分析, 表示朝南墙面的数码是
(3)、局部地区
①台湾 ②雅鲁藏布江谷地 ③海南岛
描述台湾太阳 辐射总量空间 分布规律,并 分析成因?
大致由西南部向 东北部递减 ,东 部比西部少。
(天气因素)东岸位 于夏季风的迎风岸, 加上地形的影响,东 岸多阴雨;而西岸位 于背风坡,多晴天。 (纬度因素)南部纬 度较低。
例14
B
C
( 真题对接)日照时数是指每天从日出到日落之间太阳直接 照射到地面上的实际日照时间,以小时为单位。读“我国 部分地区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