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山师附中高2021届微主题知识整合与训练4——太阳辐射

山师附中高2021届微主题知识整合与训练4——太阳辐射

高2021届地理微主题知识整合与训练4——太阳辐射【知识整合】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分析: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强弱。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散射作用,大大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但尚有诸多因素影响太阳辐射的强弱,使到达不同地区的太阳辐射的多少不同。

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因素。

1.纬度位置: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多;反之,则少。

这是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主要原因。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阴雨的天气,由于云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弱。

如赤道地区被赤道低压带控制,多对流雨,而副热带地区被副高控制,多晴朗天气,所以赤道地区的太阳辐射要弱于副热带地区。

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

如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主要就是这个原因。

如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主要就是这个原因。

4.日照长短: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弱。

如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温差不大,是因为纬度越高的地区,白昼时间长,弥补了因太阳高度角低损失的能量。

【典例剖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的主要能量源泉,也是地球光热能的主要来源。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到达不同地区的太阳辐射的多少各有不同。

辽宁省是我国太阳辐射能开发利用较早的省份之一,近年来,辽宁省许多大型企业加大对太阳能资源开发和光伏发电的投资力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下图为辽宁省年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图。

(1)分别指出辽宁省东部和西部地区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特点。

(2)说明甲地区太阳辐射总量较低的主要原因。

(3)分析乙地区发展太阳能光伏电站的有利条件。

【参考答案】(l)东部地区:太阳辐射总量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增加;西部地区:太阳辐射总量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

太阳辐射数据的获取与分析

太阳辐射数据的获取与分析

太阳辐射数据的获取与分析
太阳辐射是指太阳向地球排放的能量,包括可见光、紫外线和红外线。

太阳辐射的强度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时间、地点、季节、天气等。

因此,获取准确的太阳辐射数据需要一定的测量方法和仪器。

太阳辐射数据的获取通常使用太阳辐射仪器,如辐射计和辐射仪。


些仪器通常包括一个接收器和一个记录器。

接收器可以测量太阳辐射的强度,记录器可以记录测量数据。

为了获取准确的数据,需要对仪器进行校
准和定期维护。

1.时间序列分析:通过对太阳辐射数据的时间序列进行统计和分析,
可以了解太阳辐射的季节性和年际变化。

这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未来的太阳
辐射。

2.空间分布分析:通过对不同地点的太阳辐射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
可以了解太阳辐射的空间分布。

这对于农业和能源管理等领域的决策和规
划非常重要。

3.天气影响分析:太阳辐射受到天气条件的影响。

通过对太阳辐射数
据和气象数据的比较和分析,可以了解天气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并为天气
预报和气候模拟提供数据支持。

4.辐射能量分析:根据太阳辐射数据和地球表面特征,可以计算太阳
辐射的能量。

这对于太阳能利用和能源管理非常重要。

总之,太阳辐射数据的获取和分析对于许多领域的研究和应用都具有
重要意义。

获取准确的太阳辐射数据需要使用太阳辐射仪器,并进行校准
和维护。

太阳辐射数据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太阳辐射的分布和变化规
律,以及天气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和能源利用的潜力。

这些分析结果对于气候变化、农业和能源管理等领域的决策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微专题——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分析-导学案

微专题——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分析-导学案

微专题——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班级:姓名:[考点趋势剖析]考情速查高考命题趋势2015安徽,32、33,8分2015山东,7、8,8分2014新课标Ⅰ,1、2,8分该考点在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经常结合人类对太阳辐射能的开发利用或太阳辐射相关等值线,考查太阳辐射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核心素养,体现了地理知识的生活化。

[高考真题回顾]下图表示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单位为MJ/m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

据此完成1~2题。

1. 图中M日最接近()A. 春分日B. 夏至日C. 秋分日D. 冬至日2. a、b两点太阳辐射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为()A. 太阳高度B. 白昼长短C. 海陆位置D. 天气状况[考点分层剖析]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主要因素。

其他因素:(1)大气的透明度:如空气中浮尘多时,则太阳辐射强度弱。

(2)坡向:阳坡获得多;阴坡获得少。

背风坡降水少可能获得的太阳辐射多,迎风坡由于降水多可能获得的太阳辐射少。

(3)坡度:Ⅰ 阳坡:A、随着坡度的增加,获得的太阳辐射先增多后减少;B、当太阳光线与坡面垂直时,获得太阳辐射达到最大值;C、临界值时的坡度等于纬差,和正午太阳高度角互余。

Ⅰ 阴坡:当阴坡与太阳光线平行时,阴坡获得的太阳辐射量为0。

(4)物体所受的遮挡程度比如乔木下的草本或灌木受太阳辐射弱,绿叶遮蔽中的苹果受太阳辐射少等。

[核心素养落实]下面分别为“我国台湾省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和“我国台湾省地形图”。

据图完成1~3题。

1. 影响台湾省年太阳辐射总量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为()A. 纬度位置B. 天气状况C. 海陆位置D. 地形2. 影响台湾省年太阳辐射总量东西差异的主要因素为()A. 纬度位置B. 天气状况C. 海陆位置D. 地形3. 导致甲地附近的等值线向南突出的根本原因是()A. 纬度位置B. 天气状况C. 海陆位置D. 地形(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下图示意我国某地的太阳辐射强度日变化。

原因分析类答题模板

原因分析类答题模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分析角度
•模板一 原因分析类 答题要素
太阳辐射 强弱的原

主要抓住三个地理要素进行分析:①纬度位置;② 天气状况;③地势高低与坡向(阳坡、阴坡)
主要从以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中分析:①太阳辐 某气候现 射;②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③人类活 象成因 动;④下垫面(地势高低,地形抬升或地形阻挡、洋
交通选线 ①线路施工难度,投资多少;②沿线的人口、城镇、资源分 原因 布及经济发展状况;③线路里程等
• (2017·四川雅安第三次诊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 山竹原产于马来群岛和马来半岛,号称“果中皇后”,其幽香气 爽,滑润而不腻滞,且有降火功效,能克榴莲之燥热,果皮可用 于燃料制作。山竹极易编制,新鲜山竹对冷链运输时间和贮存温 度要求苛刻,从采摘到食用,限期一般不超过10天。我国进口的 山竹多来自泰国,目前国内小件网上进口购买一般近30元一斤。
• (1)分析我国海南岛引种山竹 不理想的气候原因。
• (2)分析山竹在我国市场上较 多数热带水果价格高的原因。
• (3)有人建议将泰国的山竹产 业做大做强,你是反对还是 赞成,如反对,请说明理由; 如赞成,请说出改进措施。
【答案】 (1)纬度较原产地高,易受冬季风影响,热量不足;属热 带季风气候,与原产地相比年降水量少,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年际变 化大,降水不均匀;旱季光照强。 (2)味鲜美,口感好,有药用价值,市场需求量大;生长对环境要求 苛刻,难以在我国引种,产量少;多为进口水果,距离远,易变质, 运输成本高。 (3)反对。理由:结果期需10年,投资时间过长,变数大、风险高; 泰国适于山竹生长的区域面积较小,难以形成规模;该区域其他国家 山竹生产竞争力强;过度种植易破坏生态,并影响其他经济作物;资 金不足,技术落后。 赞成。改进措施:扩大种植规模,增加产量,提高保鲜、包装技术, 完善信息、物流环节;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缩短结果时间; 打造优质品牌,做好广告宣传;发展加工业,增加山竹的附加值。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及分布1.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2.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从总体上看是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强,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

具体分布如下图所示:二、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1.地方时的计算地方时的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度4分,东加西减,经计较,分秒必算。

计算时具体可分为四个步骤:一定时,二定向,三定差,四定值。

2.区时的计算特别提示(1)求差的技巧——“同减异加”①经度差:两地同在东(西)经度,取两数之差;一地在东经度,另一地在西经度,取两数之和。

②时区差:两地同在东(西)时区,取两数之差;一地在东时区,另一地在西时区,取两数之和。

(2)求时间的技巧——“东加西减”先画出表示全球所有经线(或时区)的数轴,标出已知经线(或时区)及其地方时(或区时),再标出所求经线(或时区),计算出两地经度差(或时区差)后,再将其转化为地方时差(或区时差)。

如下图所示:3.与行程(运动)有关的时间计算例如:若有一架飞机某日某时从A地起飞,经过m小时到达B地,求飞机降落到B地的时间。

可以用两种公式计算:(1)降落到B地的时间=起飞时A地的时间±时差+行程时间(m)。

(2)降落到B地的时间=起飞时A地的时间+行程时间(m)±时差。

三、确定日期范围方法一:新的一天的范围是从0时所在经线向东到180°经线,旧的一天的范围是从0时所在经线向西到180°经线。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求出0时所在经线并科学绘图。

例如,当北京时间为12时时,与北京属于同一日期的范围为60°W向东至180°(如上图所示),跨240个经度,占全球的2/3。

方法二:180°经线的地方时是几点,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就是几小时;反过来,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是几小时,180°经线的地方时就是几点。

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

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

• 34、⑴热带沙漠气候 水资源短缺 ⑵青 藏高原 该地势高,空气稀薄,而且睛天 多,对太阳辐射削弱少;而西亚、北非 主要是云量少 ⑶重庆 尽管广州纬度低, 太阳高度大,但由于云量比乌鲁木齐多, 太阳辐射削弱严重

太阳能利用具有巨大潜力。为便于太阳能资 源开发利用,根据以下指标对我国太阳能资源 利用进行分区:首先是太阳年辐射总量,其次 是月均温≥10℃期间日照时≥6小时的天数。按 此标准,将我国划分为太阳能资源丰富区、较 丰富区、可利用区和贫乏区。 • ①资源丰富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在1700千 瓦时每平方米以上,月均温≥10℃期间日照时 数≥6小时天数在250天~300天以上。主要分布 在南疆、陇西、青藏高原大部分和内蒙古高原 西部。其中青藏高原为高值中心。 • ②资源较丰富区:年太阳能总量在1500~ 1700千瓦时每平方米,月均温≥10℃期间日照 时数≥6小时的天数在200天~300天。主要分布 在北疆、内蒙古高原东部、华北平原大部、黄 土高原大部、甘肃南部、川西及川南滇北一部 分。 •
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 1.纬度位置:纬度低则 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 辐射经过大气的的路程短, 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 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 则弱。这是太阳辐射从低 纬向两极递减的原因之一。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 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 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阴雨的天气, 由于云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 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弱。 如赤道地区赤道低压控制多阴雨天气, 而副热带地区副高控制多晴朗天气,所 以赤道的太阳辐射弱于副热带地区。
பைடு நூலகம் `
• ③资源可利用区:年太阳能总量在1200~ 1500千瓦时每平方米,月均温≥10℃期间日照 时数≥6小时天数在200天~300天。主要分布在 东北大部、东南部丘陵地区、汉水流域、广西 大部、川西黔西一部分、云南东南、湖南东部。 • ④资源贫乏区:年太阳能总量在1200千瓦 时每平方米以下。月均温≥10℃期间日照时数 ≥6小时的天数在125天以下。主要分布在四川、 重庆、贵州大部分地区,以成都平原最少。

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分析

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分析

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分析【知识归纳】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强弱。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散射作用,大大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但尚有诸多因素影响太阳辐射的强弱,使到达不同地区的太阳辐射的多少不同。

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因素。

1.纬度位置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多;反之,则少。

这是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主要原因。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阴雨的天气,由于云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弱。

如赤道地区被赤道低压带控制,多对流雨,而副热带地区被副高控制,多晴朗天气,所以赤道地区的太阳辐射要弱于副热带地区。

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

如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主要就是这个原因。

如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主要就是这个原因。

4.日照长短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弱。

如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温差不大,是因为纬度越高的地区,白昼时间长,弥补了因太阳高度角低损失的能量。

【典例精析】1.读“太阳辐射光谱示意图”,下列因素中与A区(大气上界太阳辐射与地球表面太阳辐射差值)多少无关的是()A.云层的厚薄B.大气污染程度C.大气密度D.气温【解析】云层的厚薄、大气污染程度以及大气密度都会影响大气透明度进而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多少。

【答案】D2.辐射差额是指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能量收支的差值。

读“不同纬度辐射差额的变化示意图”,若只考虑纬度因素,则a、b、c三地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A.abc B.bca C.cba D.bac【解析】由于太阳辐射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因此纬度越高辐射差额为正值的数值越小,时间越短。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案(新教材湘教版):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案(新教材湘教版):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明确 命题方向
12345
在月球指定地点着陆后的“嫦娥五号”属于月球天体的一部分,不属于天体;脱 离地球奔向月球过程中的“嫦娥五号”成为宇宙间的物质存在形式,为人造天体。 故选C。
二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与地球
1.太阳辐射
(1)概念: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H
H
高温
H
高压
第一部分 第二章 第1讲 课时4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宇宙、天体、天体系统、太阳辐射、太阳活动
01
地球的宇宙 环境
考点
03
课时精练
02
太阳对地 球的影响
一宇宙的概念
四 古方
宇宙是所有时间、空间和物质的总和。
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环绕恒星运 行,近似球状。质量比恒星小, 本身不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 而发亮。
木星及其卫星
卫星 —— 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
一闪即逝的流星
【思考】流星体是什么样的天体,它为什么叫流星体呢?
A
C
B
A 流星体 B 流星现象 C 陨星(陨石、陨铁)
拖着长尾的彗星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C.三级
D.四级
明确 命题方向
12345
据图可知,图示范围内的天体系统有地月系和太阳系, 所以共有两级天体系统,B正确。
明确 命题方向
12345
考向2 通过“天体”考查“区域认知”
(2023·山东济宁模拟)2020年“嫦娥五号”成功登月并采集“月壤”返回。有研究
表明月壤中含有太阳风暴带来的氦-3以及其他物质。据此完成3~5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分析JGSLJZ【知识归纳】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强弱。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散射作用,大大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但尚有诸多因素影响太阳辐射的强弱,使到达不同地区的太阳辐射的多少不同。

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因素。

1.纬度位置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多;反之,则少。

这是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主要原因。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阴雨的天气,由于云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弱。

如赤道地区被赤道低压带控制,多对流雨,而副热带地区被副高控制,多晴朗天气,所以赤道地区的太阳辐射要弱于副热带地区。

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

如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主要就是这个原因。

如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主要就是这个原因。

4.日照长短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弱。

如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温差不大,是因为纬度越高的地区,白昼时间长,弥补了因太阳高度角低损失的能量。

【典例精析】1.读“太阳辐射光谱示意图”,下列因素中与A区(大气上界太阳辐射与地球表面太阳辐射差值)多少无关的是()A.云层的厚薄B.大气污染程度C.大气密度D.气温【解析】云层的厚薄、大气污染程度以及大气密度都会影响大气透明度进而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多少。

【答案】D2.辐射差额是指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能量收支的差值。

读“不同纬度辐射差额的变化示意图”,若只考虑纬度因素,则a、b、c三地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A.abc B.bca C.cba D.bac【解析】由于太阳辐射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因此纬度越高辐射差额为正值的数值越小,时间越短。

【答案】C下图是某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等值线(单位:百万焦耳/平方米•年)图。

据此回答3 一4题。

3.①、②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的最大差值R 可能是()A.2900<R<3000 B.3400<R<3500C.3900<R<4000 D.4400<R<45004.导致①、②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副热带高压B.纬度位置C.地形地势D.西南季风【解析】3.由图可知,两地太阳辐射总量:6000<①<6500,3000<②<3500,交叉相减得出,①②两地太阳辐射总量的最大差值R<3500,只有答案B 符合。

4.由图中经纬度可知,①地位于横断山区,②地位于四川盆地,因此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答案C 正确。

【答案】3.B 4.C下图为太阳辐射量随纬度分布示意图。

可能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受大气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受大气和云的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完成5~6题。

5.云量最多的地区是()A.赤道B.北纬20°C.北纬40°D.北纬60°6.影响可能总辐射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大气云量B.大气厚度C.太阳高度D.通过的大气路径【解析】5.赤道地区可能总辐射量与有效辐射量的差值最大,即被云减弱的最多,由此可判断该地云量最多。

6.可能总辐射量随纬度增高而递减,和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呈正相关。

【答案】5.A6.C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

下图示意1961~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

据此完成7—8题。

7.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是()A.长江中下游平原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D.青藏高原8.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高 B.植被少 C.地势高D.云雨少【解析】7.根据PAR强度等值线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可知,我国青藏高原上的PAR强度值最大,四川盆地最小。

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当然青藏高原是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

8.影响PAR强度高低的因素很多,如纬度、地势、光照(日照时数)等,但主要因素是光照条件,日照时数越长,PAR强度值越大,反之越小。

光照条件取决于天气状况,云雨少的地区,空气稀薄,对大气削弱作用小,PAR强度值大。

乙地位于内蒙古高原,气候干燥,晴天多、雨日少,PAR值高;甲地位于四川盆地,雨日多、晴天少,PAR值低。

【答案】7.D8.D9.2011年1月埃及内乱、2011年3月以法英美为主导的多国部队与利比亚的战争爆发、近年来索马里海域海盗横行等事件,使非洲北部地区重新受到全世界的强烈关注。

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1)图甲中A海域为________________湾,B海域为_______海,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可以推测,其面积在不断________。

(2)从图乙中可以看出太阳辐射量最丰富的地区位于非洲的_________部。

M地所处纬度较低,但年太阳辐射量最少,其原因是。

利比亚北部沿海地区,冬季太阳辐射量很少,其主要原因是。

【解析】该题以热点现实问题引入,综合考查区域内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成因,以及等值线判读、区域生态问题、区域重大社会经济问题等知识。

第(1)题,A、B两海域的判断不难,B海域因处于板块张裂地区,所以其面积在扩大。

第(2)题,分析图2可看出,太阳辐射量最丰富的地区位于非洲的东北部;M地处于刚果盆地,有赤道穿过,所以多阴雨天气,年太阳辐射量最少;利比亚北邻地中海,有些地区为地中海气候,所以冬季降水多,导致太阳辐射少。

【答案】(1)亚丁红扩大(2)东北地处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多阴雨天气,云层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利比亚北邻地中海,有些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阴雨天较多【同步训练】1.下图是中国局部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

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比Ⅳ区高,主要因为Ⅰ区()A.夏季大气逆辐射强B.年平均气温比较高C.正午太阳高度角大D.天气晴朗且海拔高2..读下图,影响岛上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海陆位置B.纬度与地形 C.纬度与洋流D.地形与洋流下图是世界部分区域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

读图回答3~4题。

3.导致图中A、C两地年太阳辐射总量产生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A.经度差异B.洋流C.大气环流D.下垫面4.图中各地中获得年太阳辐射最多的地区,其太阳辐射最强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高、云层薄B.纬度很低,正午太阳高度最大C.深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晴天多D.海洋热容量大,吸热多读“北半球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图”,分析回答5~6题。

5.图中表示北半球夏半年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6.③曲线高低纬度间太阳辐射相差小的原因是()A.高低纬度的太阳高度相差很小B.高低纬度间的白昼相等C.高纬度地区白昼长,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D.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比低纬度大下图是沿300N作的太阳年总辐射量曲线图,读图回答7~8题.7.①地区太阳年总辐射量自东向西逐渐增大,原因是()A.自东向西地势逐渐增高B.自西向东降水逐渐减少C.自东向西大气保温作用逐渐增强D.自西向东大气削弱作用逐渐增强8.有关②地区太阳年总辐射等值线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向北方凸出 B.向南方凸出C.与经线平行 D.与纬线平行右图为“M、N两地太阳辐射的年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9-10题。

9.M地最可能位于()A.赤道B.回归线C.极圈D.极点10.5一7月间,N地获得的太阳辐射较M地多,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太阳高度角B.昼夜长短C.天气状况D.地面状况11.下图是北半球海平面6月和12月太阳月总辐射量随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6月北半球海平面太阳辐射量最高的海域是;10°N与60°N相比,6月太阳辐射总量较高的是。

(2)描述12月北半球海平面太阳总辐射量随纬度的变化特征。

简析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

12.读我国沿30°N年太阳总辐射量图,完成下列要求。

(1)C地为___________(地形区),它比B地年太阳总辐射量高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D地为_____________(地形区),它比同纬度各地年太阳辐射总量都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D、F均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其农业地域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两地经济作物最主要的不同是___________________。

(4)F地区农业生产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_____________,相应的防御措施主要是________。

13.天文辐射指的是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图甲、乙中的曲线表示不同纬度的天文辐射(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的年变化和北半球不同纬度地面太阳辐射的年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⑴甲、乙两图中分别表示北极点上太阳辐射季节变化的曲线分别是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

⑵曲线①和A表示的是同纬度地区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同一时间曲线①的值总是______(大于、等于、小于)曲线A,试解释其原因。

⑶有数据表明12月22日南极点的天文辐射日总量比6月22日北极点天文辐射日总量多5.23×104W/m2,请用你学过的地理知识予以解释。

⑷图示不同纬度的太阳辐射及其年变化情况会关系或影响到哪些自然地理现象,试列举之。

14.日照时数是指每天从日出到日落之间太阳直接照射到地面上的实际日照时数,以小时为单位。

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成都和昆明的日照时数分别约为、。

(2)昆明日照时数比贵阳的日照时数,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我国西北地区的日照时数比东南地区,简要分析其发展瓜果等特色农业的有利条件。

15.读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比较表和一年内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1月份太阳辐射量最大的纬度是________;90°N上,太阳辐射量最大的月份是________。

(2)全球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规律是从___ ____向___ _ ___递减。

(3)赤道上太阳辐射的时间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