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主要因素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三十二)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三十二)综合题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太阳辐射是地球表层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也有保温作用,太阳辐射被削弱的多少取决于经过大气的厚度及大气的组成成分。
左图为某地11月5日、6日连续两天的太阳辐射强度变化图,右图为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
(1)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对左图显示一天中太阳辐射强度正午前后最高作出解释:____。
(2)11月5日太阳辐射总体强度____(强于、弱于)11月6日,据右图信息推断其原因可能为____。
(3)____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热量来源。
(4)11月5日昼夜温差____(大于、小于)11月6日,请利用大气受热过程解释其原因:____;____。
答案:(1)正午前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穿过的大气层厚度较薄,被削弱的太阳辐射较少),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多(2) 强于 11月5日天气晴朗,11月6日天气转阴(云层较厚,反射了大量的太阳辐射,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较少)(3)地面的长波辐射(地面辐射)(4) 大于 11月5日较6日相比,天气晴朗,云层较少,白天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云层对大地保温作用弱,近地面气温低解析:本题通过“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和“某地连续两日太阳辐射强度变化图”,主要考查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及影响太阳辐射、气温、气温日较差的因素等知识。
考查学生整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思维能力。
(1)在一天当中,太阳辐射强度与太阳高度大小有关,正午前后大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经过的大气层到达地面的路径短,被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较少,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多,故正午前后辐射最强。
(2)读图可知,11月5日太阳辐射总体强度强于11月6日,相邻两天的大阳高度差异是很小的,不会造成该地前后两天大阳福射强度差异这么大,故云量多少是影响这两天太阳辐射强度大小的重要因素,因此,11月5日天气晴朗,云量少,11月6日可能为阴雨天气,云层厚可能是导致大气的反射作用增强,使到达地面的大阳辐射减弱的主要原因。
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

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
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太阳辐射:太阳是地球上主要的辐射能源,太阳辐射的强弱和太阳高度、天气状况等因素有关。
2. 大气传输:大气中的水蒸气、气溶胶等物质会对太阳辐射进行散射、吸收、反射等过程,从而影响到地面辐射的强度。
3. 天气状况:云量、云高、云种等天气因素会直接影响到太阳辐射的到达地面的程度,云覆盖会减弱太阳辐射。
4. 地表特性:地表的反射率、吸收率等特性会对太阳辐射的接收和反射起着重要作用。
5. 地理位置:地球上不同地区的纬度和海拔高度等因素也会影响到太阳辐射的强度,例如接近赤道的地区接收的太阳辐射更强。
6. 时间:太阳辐射的强度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例如白天辐射强度较大,晚上则几乎没有太阳辐射。
综上所述,太阳辐射、大气传输、天气状况、地表特性、地理位置和时间等因素是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
影响太阳辐射的原因

影响太阳辐射的原因
影响太阳辐射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位置:不同地区的纬度、海拔高度和接收太阳辐射的时间长短不同,从而影响太阳辐射的强度。
靠近赤道的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更强,而高纬度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更弱。
2.季节变化: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轨道的变化,不同季节之间太阳辐射的角度和强度有所不同。
例如,地球在夏季时,北半球将向太阳倾斜,太阳辐射垂直照射的面积增大,太阳辐射强度也随之增强。
3.大气层的干扰:大气层中的云层、大气污染物和气候状况等都会对太阳辐射造成一定影响。
云层会阻挡太阳辐射的直接照射,而气候状况和污染物会使太阳辐射的穿透度降低,影响辐射到达地表的强度。
4.地球表面的反射和吸收:地表特征、地表材料的反射率和吸收率等也会影响太阳辐射的强度。
例如,白色或光亮的表面会更多地反射太阳辐射,而黑色或暗色的表面则更多地吸收太阳辐射。
总体而言,地理位置、季节变化、大气层的干扰以及地球表面的反射和吸收等因素综合影响着太阳辐射的强度和分布。
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

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
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包括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太阳活动、大气层的状况以及地表的反射和吸收能力等。
1.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距离是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会因为地球的轨道而有所变化。
当地球距离太阳较近时,太阳辐射较强,反之辐射较弱。
2. 太阳活动:太阳的活动水平也会影响太阳辐射的强度。
太阳活动周期性变化,几十年至数十年一轮回。
活动低期,太阳辐射强度减弱;活动高期,太阳辐射强度增强。
3. 大气层的状况: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传播有一定的影响。
大气层中的云量、气溶胶、水蒸气等因素都会对太阳辐射吸收和散射产生影响。
特别是云量的变化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尤为显著。
4. 地表的反射和吸收能力:地表的不同性质也会影响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
地表的颜色、纹理以及覆盖物的类型等都会影响辐射的吸收和反射。
例如,黑色的地表吸收太阳辐射较多,而白色的地表则反射较多的辐射。
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决定了太阳辐射的强度和分布,进而影响地球的气候和环境。
太阳辐射强度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强度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强度是由多种因素影响的。
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太阳的高度角和大气层的厚度。
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在天空中的仰角,它取决于太阳的位置和时间。
当太阳的高度角较高时,太阳辐射的强度就会更高。
另一个影响因素是大气层的厚度。
大气层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不同波长,然后将其散发到外面的空间中。
这就是为什么地球表面的温度比太阳表面的温度要低的原因。
此外,云层的存在也会影响太阳辐射强度。
因为云层可以反射和散射太阳辐射,所以在有云的天气中,太阳辐射的强度会减弱。
地面的反射率也是一个影响因素。
当地面的反射率较高时,太阳辐射的强度就会相应减弱。
气候变化也会影响太阳辐射强度。
由于大气层的变化和相应的气候变化,太阳辐射的强度可能会发生变化。
此外,人类活动也会影响太阳辐射强度。
例如,大气层中的人造气体和颗粒物可以影响太阳辐射的传播和吸收,从而影响太阳辐射强度。
总的来说,太阳辐射强度是由多种因素影响的。
这些因素包括太阳高度角和大气层的厚度,云层和地表反射率,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
要注意的是,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可能会使得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更
为复杂和不确定。
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研究和监测来了解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以及其对人类和环境的潜在影响。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时间因素:太阳辐射的强度会随着一天中的时间变化而变化。
白天太阳高度越高,太阳辐射强度越大,因此中午时太阳辐射强度最高。
2. 季节因素:太阳辐射的强度也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在赤道附近地区,太阳辐射强度相对较高;而在极地地区,太阳辐射强度相对较低。
3. 云量和大气条件:云量的多少和大气中的水蒸气、气溶胶等物质含量都会影响太阳辐射的强度。
云量多会阻碍太阳辐射的入射,从而降低太阳辐射强度。
而大气中的水蒸气和气溶胶可以散射部分太阳辐射,使其分散在大气中,降低地面接收到的辐射量。
4. 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也会影响太阳辐射的强度。
赤道附近地区由于太阳直射,太阳辐射强度较高;而高纬度地区,由于太阳斜射,太阳辐射强度较低。
此外,海拔越高,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强度也越高。
5. 地表特性:不同的地表特性对太阳辐射的接收有不同的影响。
例如,土壤和植被表面可以吸收一部分太阳辐射,而水面可以反射一部分太阳辐射。
所以,不同的地表特性会导致太阳辐射在地表下的吸收和反射量不同。
综上所述,太阳辐射的强度受时间、季节、云量、大气条件、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和地表特性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太阳辐射及其影响

(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
度好,固体杂质、水汽少,晴天多,到达地面的
太阳辐射多,故太阳辐射强。
(4) 日照时间长短。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 如 1 月份,南极为极昼,北极为极夜,南极比北
极的太阳辐射强
7/41
3.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
8/41
(1)我国太阳能资源的分布:高值和低值的中
4/41
(1)纬度高低——影响太阳高度角,是最主要
的因素。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角愈大,等量的太 阳辐射散布的面积愈小,光热愈集中,地表单位 面积上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愈多,太阳辐射强度 越大,如撒哈拉沙漠太阳能丰富。
反之,太阳高度角愈小,太阳辐射强度就愈
小。
5/41
(2)天气状况。多阴雨天气的地区,日照时数
的太阳辐射能量多。
10/41
(3)四川盆地为低值中心的原因:
①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
②空气中水汽多,阴天、雾天较多,从而造
成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资源贫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1/41
4.主要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
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等和风能、太阳
能等常规能源。
水能:是势位较高的水分子释放其势能转
化成的动能。 风能:是地表大气受热不均产生的运动,
辐射能就多。
18/41
规律技巧总结 因此,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表现为:全球 年太阳辐射量大体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南、北 半球纬度值相同的地区太阳辐射量随月份变化 的规律相反,但不同季节表现出的结果不相同。
一般说来,低纬多,高纬少;夏季多,冬季少;
晴天强,阴天弱;地势高处太阳辐射强,地势 低处太阳辐射弱。
其能量直接来源于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变化的原因

太阳辐射变化的原因
1. 太阳活动周期:太阳表面的活动会周期性地产生太阳风、日冕物质抛射和太阳耀斑等现象,这些活动会影响太阳辐射的强度和分布。
太阳活动周期大约为11年,其中太阳活动高峰时
辐射较强。
2. 太阳磁场变化:太阳磁场的变化也会对太阳辐射产生影响。
太阳磁场的活动周期与太阳活动周期相似,磁场的变化会引起太阳物质的运动和释放,进而改变辐射的特性。
3. 地球轨道的变化: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经历一些周期性的变化,如轨道离心率的变化、轨道倾角的变化等。
这些变化会影响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总量和分布格局。
4. 大气层的变化:大气层的组成和物理特性会影响太阳辐射的传播和吸收。
例如,大气层中的云量、气溶胶和温室气体的浓度会改变辐射的散射和吸收特性,从而影响地表的太阳辐射接收情况。
5. 人类活动影响:人类活动的增加也会对太阳辐射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大规模的森林砍伐和城市化导致了地表植被和建筑物的变化,进而影响了地表的反射和吸收特性,从而改变了太阳辐射的分布。
总之,太阳辐射变化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太阳活动周期、
太阳磁场变化、地球轨道的变化、大气层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太阳辐射的强度和分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环境—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主要因素
一般用太阳辐射中纬度来表示到达地面太阳辐射能量的多少,一个地区的太阳辐射强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1、太阳高度角
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是太阳高度角。
其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太阳高度大,等量的光线散布的面积小,光热集中,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就多,反之就越少。
另一方面,太阳高度角大,太阳经过的大气层的距离短,受到大气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就多,反之就越少。
2、云量
云量的多少和云层的厚度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很大,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越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就越少,因而晴天比阴天太阳辐射强。
3、地势高低
地势越高,大气越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就弱,太阳辐射强度就越大。
反之则越小。
4.日照时间的长短----日照长,辐射强度大
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对于某一个具体的场地,太阳辐射强度将取决于诸多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大气条件,地球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和附近的障碍物等。
(1)大气条件对太阳辐射的影响
地球表面接受的太阳辐射要受到大气条件的影响而衰减,主要原因是由空气分子、水蒸气和尘埃引起的大气散射和由臭氧、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引起的大气吸收。
在晴朗夏天的正午时刻,大约有70%的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直接到达地球表面;另有7%左右的太阳辐射经大气分子和粒子散射以后,也最终抵达地面;其余的被大气吸收或经散射返回空间。
(2)地球相对太阳位置的影响
地球相对于太阳的相对位置可以通过如下几个指标进行考虑:
①太阳高度角。
太阳在地平线以上的高度以地平面与太阳光入射线之间的夹角来测量,称为高度角(或仰角)。
太阳高度角愈大,太阳辐射强度愈大。
因为对于某一地平面而言,太阳高度角低时,光线穿过大气的路程较长,能量衰减得就较多。
同时,又因为光线以较小的角度投射到该地平面上,所以到达地平面的能量就较少。
反之,则较多。
太阳高度角因时、因地而异:一日之中,太阳高度角正午大于早晚;夏季大于冬季;低纬度地区大于高纬度地区。
②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和地球轴的倾斜同样影响到太阳能辐射量。
当6~8月份夏天来到北半球时,地球的北半球朝太阳倾斜。
夏季白天时间很长,加之有利的地球轴倾斜,造成了夏季与冬季太阳能辐射总量的巨大差别。
③日地距离。
日地距离是指地球环绕太阳公转时,由于公转轨道呈椭圆形,日地之间的距离则不断改变。
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到达地面之前有很大的衰减作用,而这种衰减因又与太阳辐射穿过大气路程的长短有关系。
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经过的路程越长,能量损失得就越多;路程越短.能量损失得越少。
所以,地球位于近日点时,获得太阳辐射大于远日点。
(3)日照时间
太阳辐射强度与日照时间成正比。
日照时间的长短,随纬度和季节而变化。
(4)海拔高度
海拔越高,大气透明度越好,所以从太阳投射来的直接辐射量也就越高。
(5)地形、地貌及障碍物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如下现象。
当上午或下午太阳斜照时,高大的山峰、树林会遮住太阳,房屋、烟囱等建筑物也会挡住阳光。
上述现象在冬天就更为突出,冬天时太阳在地球的南半球上空,在北半球的人看上去太阳离地平线的距离较夏天近得多。
由于太阳斜射的影响,阳光更容易被地形、地貌及障碍物遮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