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二甲酯中毒处理办法

合集下载

硫酸二甲酯急性中毒6例的急救与护理

硫酸二甲酯急性中毒6例的急救与护理

6 患者 均来 自同一 托运 部 ,在 搬运 硫 酸二 甲酯 时 2 护 理 例 不慎硫酸 二 甲酯密 闭桶 翻倒 ,因缺乏 化学 品职 业知 2 1 严 密观 察病 情 .
识, 仍在 原地工 作达 1 发病 。急诊入 院 时因托运 察 患者 是 否安静 , h后 有无烦 躁不安 。本组 3例患 者 出现 部 人员不 明化学 品 为何种 物体 ,通过联 系 托运 厂家 烦 躁 , 给予地 西泮 、 除 氯丙 嗪等药 物 治疗外 , 床档 加
减轻喉水肿 。
部皮 肤发红 、 发热 , 0 1 h后发 展为 手部皮 肤 多处渗 出
222 吸 痰 . .
吸 痰 是 保 证 呼 吸 道 通 畅 的 重 要 手
性 水疱 。专科检 查 : 睑水肿 、 挛 , 眼 痉 球结 膜充血 、 水 段 。应 根据 痰 鸣音多少 、 吸音强 弱 患者 主诉 有无 呼 、
喉 水 肿 ,双 肺 有 明 显 的 湿 哕 音 。 入 院 时 白细 胞 : 防止 损 伤水肿 的气 管黏 膜而 引起 出血 。 吸痰 管 的直 (2 5 3 7 ×1 L 平 均 1 . 1 . ~2 . ) 0 / , 84×1 L 中性 白细 径 是气 管 直径 的 12 / , 0/ , / ~13 吸痰 前先 给患 者 吸纯氧 2 胞 : 1 ~9 % , 均 8 .%。血气分 析 : 为代 谢 rn 适 当提 高吸入 氧浓度 , 证足 够 的血 氧饱 和度 , 8% 3 平 64 4例 a , i 保
例 出现严重 的呼 吸困难 、 人坐 卧不安 、 足乱动 、 病 手 出冷 汗 、 紫绀 、 心律 不齐 、 脉搏 细数 , 紧 急气管 切 予
开 。2 例手 部被硫 酸二 甲酯溅 到者 , 开始 手部 出现 局

硫酸二甲酯事故应急救援处置策略研究

硫酸二甲酯事故应急救援处置策略研究

硫酸二甲酯泄漏事故应急处置的难点分析和对策探讨张京[摘要]本文以阐述硫酸二甲酯的危害性为切入点,结合实际泄漏事故案例对泄漏处置的难点进行了分析,在如何进行侦检监测、加强防护、控制和消除泄漏毒害、如何抢救中毒人员等方面提出了硫酸二甲酯泄漏事故科学处置的具体措施,供相关单位参考[关键词]硫酸二甲酯;泄漏;处置难点;对策1.引言硫酸二甲酯(dimethyl sulfate,DMS)是一种用于医药、染料和香料等工业的重要化工原料,属于工业上常用的甲基化剂之一,具有高毒性。

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常见于生产与储存设备的泄漏或爆炸,或运输、灌装过程中的槽罐或管道受损所致的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

硫酸二甲酯的泄漏往往造成大量事故现场人员甚至是参与救援人员的中毒。

例如:2006年5月18日,湖北汉宜高速公路发生8车追尾相撞的特大交通事故,其中一辆装载24吨硫酸二甲酯的槽罐车上的驾驶员和押运员当场死亡,罐内液体大量泄漏。

消防救援人员用可燃气体探测仪和有毒气体探测仪(T2A-7型)无法检测出流淌液体品名。

造成44人硫酸二甲酯中毒,其中消防官兵13人、交警9人、群众22人。

2007年1月30日,一辆运输硫酸二甲酯的槽罐车经过湖北孝感市时发生大量泄漏,因过往人群接触硫酸二甲酯泄漏液体及其挥发气体,导致 134人中毒,其中1人死亡,91人住院治疗。

91名患者中89人治愈出院,平均住院11天,其中有2名中毒人员因严重的喉头水肿导致呼吸困难,实施了气管切开手术,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住院治疗2个月,半年后随访,视力仍持续下降。

硫酸二甲酯泄漏事故的发生,给社会安全带来了隐患,也在多次泄漏事故救援处置中对救援人员造成了伤害,所以如何科学的实施救援,及时消除硫酸二甲酯泄漏带来的危害,同时保障救援人员的安全,值得深思和探究。

2.硫酸二甲酯的危害性硫酸二甲酯是一种无色、略带葱头味的油状可燃液体,其挥发性强,挥发气体比空气密度大,难溶于水,但在碱液中会迅速水解。

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的抢救与护理

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的抢救与护理

312300)
硫酸二 甲酯 [ ( CH3 ) 2SO4] 为无 色或 微黄 略带 洋葱 味的 油状液体 , 属于高毒类工业 毒物 , 在 50 时呈 未分解的 硫酸 二甲酯雾 , 极易水解生成硫酸和甲酯。常用作制 药、 染料、 香 料的甲基化剂。其毒性与 光气相似 , 若 不及 时治疗 可致 死。 因此探讨硫酸二甲酯中毒的急救与护理有较大的实用意 义。
上海护理 2007 年 3 月 第 7 卷 第 2 期 腹胀和排便情况。排出水 样便 , 基本上 无粪 质 , 说 明肠 道准 备成功。但 此法对不能耐受大量饮水 , 年迈体弱 , 心、 肾等重 要器官功能障碍和肠粘连 者不宜 选用。 本组 1 例 因口 服甘 露醇后出现恶心 , 呕吐致肠道准备不成功 , 改用清洁灌肠。 3. 3 术后护理 3. 3. 1 冲洗 术 后应做 好泌 尿外科 常规 护理外 , 重 点应 术后第 2 天 开始用 生理盐水 30 ml+ 5% 碳酸 做好新膀胱 ( 尿囊 ) 的护理。 氢钠 30 ml 行 新 膀 胱 冲 洗 , 4 次 / d, 冲 洗 压 力 要 低 < 40 cm H2O, 每次量约 20~ 30 ml, 用针 筒反复 多次冲 洗 , 1 周后 逐渐 增加冲洗量并延长冲洗 时间至 8 次 / d 至 12 次 / d, 目的 将肠 黏液冲洗干净 , 减少肠黏液分泌 , 避免黏液阻塞和压力过 高 ; 引起尿囊和吻 合口 破裂。在 碱 性环 境下 肠 黏液 分泌 减 少。 本组无 1 例发生黏液阻塞和尿囊破裂。 3. 3. 2 训练 2 周后拔除输 尿管支架 , 并行 尿囊造影检 查 , 无尿瘘后开 始训练新膀胱 功能 , 开 始每 10 分钟夹 放一 次导 尿管 , 并根据患者 有无 腹胀 和尿 意逐 渐延 长夹 管时 间至 20 min、 30 min 甚至 1 h 或更长时间 , 大约需 1 周 时间训练 , 尿囊 容量达 150~ 200 ml 方可拔除 导尿管。 本组 6 例均 于术后 3 周拔除导尿管 , 1 例于术后 17d 拔 管。 2. 3. 3 新膀胱并发症护理 新膀胱可 能发生尿 瘘、 尿失 禁、 排尿困难和尿潴留等并发症。术后早期如发生新膀胱渗 漏 , 盆腔引流液多 , 可牵引气囊导尿管 , 保证新膀胱引流通畅 , 促 进自行愈合。拔除导尿管后应严密观察患者排尿情况 , 如有 尿失禁应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训练 , 即反复收缩及松 弛肛门 括约肌在内 的盆底肌 , 达到增 强括约 肌收缩 力 , 紧 闭尿 道的 目的。经数月的训练多数 患者能 恢复控 尿。如术 后发 生排 尿困难 , 残余尿量逐渐增多应做膀胱尿道造影及膀胱 尿道镜

硫酸二甲酯中毒

硫酸二甲酯中毒

硫酸二甲酯中毒文章目录*一、硫酸二甲酯中毒的概述*二、硫酸二甲酯中毒的原因*三、硫酸二甲酯中毒的主症*四、硫酸二甲酯中毒的急救措施*五、硫酸二甲酯中毒的护理知识*六、如何预防硫酸二甲酯中毒硫酸二甲酯中毒的概述工业上,硫酸二甲醋主要用作甲基化剂,见于制药、染料和香料等工业。

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常见于设备泄漏或爆炸,或运输装卸过程中的容器破损,或清洗、捡修带有残液的设备等。

硫酸二甲酯中毒的原因职业性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是接触高浓度硫酸二甲酯蒸气所致的以眼及呼吸系统急性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硫酸二甲酯属高毒类,作用与芥子气相似,急性毒性类似光气,比氯气大15 倍。

对眼、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对皮肤有强腐蚀作用。

可引起结膜充血、水肿、角膜上皮脱落,气管、支气管上皮细胞部分坏死,穿破导致纵膈或皮下气肿。

此外,还可损害肝、肾及心肌等,皮肤接触后可引起灼伤,水疱及深度坏死。

硫酸二甲酯中毒的主症急性接触硫酸二甲酯后迅速发病,一般3h左右,亦有短至1h,长达12h发病者。

轻度中毒:怕光、流泪、眼睛红肿、咳嗽、咳痰、胸闷、声音嘶哑、结膜充血水肿、两肺有散在干、湿罗音。

胸部X线征象可能出现符合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表现。

中度中毒:表现为明显咳嗽、咳痰、气急、轻度发绀。

肺部有干罗音,胸部X线征象符合急性支气管肺炎或急性间质性肺水肿改变。

重度中毒:明显呼吸困难、发绀、咯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两肺有弥漫性湿罗音。

胸部X线征象符合泡性肺水肿。

严重低氧血症。

硫酸二甲酯中毒的急救措施1、将患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脱去污染衣服,镇静、保暖。

2、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给患者输氧,必要时给予抗过敏、祛痰、药物对症处理,面罩加压给氧。

3、皮肤烧伤者,应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局部用4%碳酸氢钠溶液敷24小时仔细冲洗眼部,防止料液残存。

完后用抗生素眼药水及醋酸肤轻松眼药水交替滴眼。

硫酸二甲酯中毒的护理知识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采取一般急救处理和对症治疗。

硫酸二甲酯-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硫酸二甲酯-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留心中毒
抢救人员务必穿戴防护用品,速将中毒者移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去除污染衣物;注意保暖、恬静;皮肤污染或溅入眼内用滚动清水冲洗各至少20min;呼吸困难者给氧,必要时用适合的呼吸器进行人工呼吸;当即与医疗急救单位联系抢救。
工作场所空气中时间加权平均允许浓度(PC-TWA)不超过0.5 mg/m3。IDLH浓度为52 mg/m3,属有机蒸汽。密闭、局部排风、呼吸防护。阻止明火、热表面附近、焊接时使用该物质,使用防爆电气设备。工作场所阻止饮食、吸烟。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告知卡
硫酸二甲酯Dimethylsulfate
可经呼吸道、皮肤进入人体。主要损害呼吸系统,对眼和皮肤有刺激作用。表现为畏光、流泪、眼刺பைடு நூலகம்、结膜充血水肿、咳嗽、咽喉部灼热感、胸闷、呼吸困难,重者喉头水肿、甚至窒息。直接接触可致皮肤、眼灼伤。
无色或淡黄色油状液体,略带洋葱臭味。遇高热、明火或氧化剂可燃烧、爆炸。

硫酸二甲酯的危险性及预防

硫酸二甲酯的危险性及预防

硫酸二甲酯的危险性及预防1. 硫酸二甲酯的危险性介绍硫酸二甲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H3O)2SO2。

它是一种无色液体,在工业生产和实验室中被广泛使用。

然而,硫酸二甲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我们在使用和处理过程中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 硫酸二甲酯的危害硫酸二甲酯具有以下危害特性:- 刺激性:接触硫酸二甲酯可能引起眼睛、皮肤和呼吸道的刺激,导致疼痛、红肿、烧灼感等不适症状。

- 腐蚀性:硫酸二甲酯可以腐蚀皮肤和眼睛,严重时可能导致灼伤、溃疡等损伤。

- 毒性:吸入硫酸二甲酯的蒸汽可能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 火灾爆炸性:硫酸二甲酯易于燃烧,遇到明火或高温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

3. 硫酸二甲酯的预防措施为了保护工作人员和环境安全,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个人防护装备:在接触硫酸二甲酯的工作场所,工作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和呼吸防护设备等。

- 通风设施:确保工作场所有良好的通风系统,以便及时排除硫酸二甲酯的蒸汽和有害气体,减少工作人员吸入的风险。

- 安全操作:在使用硫酸二甲酯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产生火花或高温,避免与其他化学物品发生反应。

- 泄漏应急处理:一旦发生硫酸二甲酯泄漏,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如迅速撤离人员、隔离泄漏区域、使用吸附材料吸收泄漏物等。

4. 废弃物处理废弃的硫酸二甲酯应按照相关法规和规定进行处理。

一般情况下,应将废弃物交由专门的废弃物处理单位进行处理,确保符合环保要求,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5. 应急处置在发生硫酸二甲酯泄漏、事故或中毒情况时,应立即采取以下应急处置措施:- 确保人员安全:迅速撤离泄漏区域,并确保自身安全。

- 报警与通知:及时报警并通知相关部门,如消防部门和卫生部门,以便他们进行相应的处置和救援。

- 隔离与封锁:尽量隔离泄漏区域,防止泄漏物进一步扩散,并封锁泄漏源。

- 应急处理: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应急处理措施,如使用吸附剂清除泄漏物、稀释泄漏物等。

农药中毒的急救措施

农药中毒的急救措施

农药中毒的急救措施标题:农药中毒的急救措施引言概述: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化学物质,但若使用不当或接触过量可能导致中毒。

因此,了解农药中毒的急救措施对于农民和农业工作者至关重要。

一、急救前的准备1.1 立即停止接触农药:一旦发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停止接触农药,迅速脱离中毒源。

1.2 保护自身安全:在进行急救前,务必佩戴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等,避免接触患者体液。

1.3 拨打急救电话:在处理农药中毒紧急情况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告知具体情况和患者症状。

二、急救过程2.1 洗净皮肤:如果农药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受污染的皮肤,避免进一步吸收。

2.2 眼部冲洗:如果农药溅入眼睛,应立即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眼睛,每隔15分钟冲洗一次,直至就医。

2.3 注意呼吸道:如果农药中毒导致呼吸困难或喉咙肿胀,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采取适当的呼吸急救措施。

三、就医处理3.1 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农药中毒属于急性中毒,应立即送患者到医院急诊科就医。

3.2 带上农药标签:在前往医院的过程中,应将农药的标签或相关资料带上,以便医生了解中毒的农药成分。

3.3 遵医嘱治疗:在就医过程中,应听从医生的建议和治疗方案,不要擅自处理或服用药物。

四、注意事项4.1 保持患者清醒:在急救过程中,应保持患者清醒,避免昏迷或意识丧失。

4.2 观察症状变化: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或就医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4.3 避免误食误用:在农药中毒急救过程中,应避免误食误用其他药物或食物,以免加重中毒症状。

五、预防措施5.1 注意农药使用安全:在使用农药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避免超量使用或接触。

5.2 储存农药安全:农药应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避免误食或误用。

5.3 定期体检:农业从业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潜在的中毒风险。

结语:农药中毒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急救情况,了解农药中毒的急救措施对于预防和处理中毒事件至关重要。

硫酸二甲酯安全技术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方法

硫酸二甲酯安全技术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方法
【操作安全】
(1)打开硫酸二甲酯容器时,确定工作区通风良好且无火花或引火源存在;避免让释出的蒸气进入工作区的空气中。避免直接接触硫酸二甲酯,操作人员应配戴必要的防护用品;避免吸入有毒气体,应戴上防毒面具。
(2)严禁利用硫酸二甲酯管道做电焊接地线。严禁用铁器敲击管道与阀体,以免引起火花。
(3)生产区域内,严禁明火和可能产生明火、火花的作业。生产需要或检修期间需动火时,必须办理动火审批手续;要有可靠的防火、防爆措施。一旦发生物品着火,应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砂土灭火。
危害信息
【燃烧和爆炸危险性】
遇热源、明火、氧化剂有燃烧爆炸的源自险。若遇高热可发生剧烈分解,引起容器破裂或爆炸事故。【活性反应】
与氨水反应强烈。
【健康危害】
本品对粘膜和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误服灼伤消化道;可致眼、皮肤灼伤。长期接触低浓度,可致眼和上呼吸道刺激。列入《剧毒化学品目录》。职业接触限值:P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mg/m3):0.5(皮)。IARC:可能人类致癌物。
(2)硫酸二甲酯应用专用槽车运输。用其他包装容器运输时,容器须用盖密封(用过的空桶也必须密封)。运输车辆应符合符合消防安全要求,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运输车辆进入厂区,保持安全车速。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防雨、防高温。
安全措施
【一般要求】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知识。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生产、使用及贮存场所应设置泄漏检测报警仪,配备两套以上重型防护服。工作场所配备洗眼器、喷淋装置。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应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储罐等容器和设备应设置液位计、温度计,并应装有带液位、温度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置,重点储罐需设置紧急切断装置。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