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相似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及例题讲解
九下 相似三角形4种判定方法 知识点+模型+例题+练习 (非常好 分类全面)

①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如图:l 1∥l 2∥l 3。
则,,,…AB BC DE EF AB AC DE DF BC AC EFDF===②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③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4推论:如果一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一条边,截其它两边(或其延长线),那么所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推论○4的基本图形有三种情况,如图其符号语言:∵DE ∥BC ,∴△ABC ∽△ADE ;知识点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判定定理1: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符号语言:拓展延伸: (1)有一组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2)顶角或底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例题1.如图,直线DE 分别与△ABC 的边AB 、AC 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D 、E ,由ED ∥BC 可以推出AD AEBD CE=吗?请说明理由。
(用两种方法说明)例题2.(射影定理)已知:如图,在△ABC 中,∠BAC=90°,AD ⊥BC 于D.求证:(1)2AB BD BC =⋅;(2)2AD BD CD =⋅;(3)CB CD AC ⋅=2例题3.如图,AD 是Rt ΔABC 斜边BC 上的高,DE ⊥DF ,且DE 和DF 分别交AB 、AC 于E 、F.则BDBEAD AF =例题精讲AEDBCABCD吗?说说你的理由.例题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已知过点B 作BE ⊥CD 于E,连接AE ,F 为AE 上一点,且∠BFE=∠C(1) 求证:△ABF ∽△EAD ;(2)若AB=4,∠BAE=30°,求AE 的长;3分之8倍根号3 (3)在(1)(2)条件下,若AD=3,求BF 的长。
2分之3倍根号3 随练: 一、选择题1.如图,△ABC 经平移得到△DEF ,AC 、DE 交于点G ,则图中共有相似三角形( )D A . 3对 B . 4对 C . 5对 D . 6对2.如图,已知DE ∥BC ,EF ∥AB ,则下列比例式中错误的是( )CADCBEF G F E DCBA。
九年级相似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相似三角形知识点总结相似三角形作为九年级数学中的重要内容,涉及到比例、角度、边长等概念。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九年级相似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以下是该知识点的详细内容:一、相似三角形的定义与性质相似三角形是指具有相同形状但大小可能不同的三角形。
在两个相似三角形中,对应角度相等,对应边长成比例。
1. 对应角相等性质:若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是相似的。
2. 对应边成比例性质:若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是相似的。
3. 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设两个相似三角形A和B,它们的对应边长分别为a、b和c、d。
则有以下比例关系成立:a/b = c/d = k (k为比例系数)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常用以下方法:1. AA相似判定法:若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一定相似。
2. AAA相似判定法:若两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一定相似。
3. SSS相似判定法:若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一定相似。
三、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应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 测量不可达长度:在实际测量中,有时由于某些原因,无法直接测量出几何图形中的某些边长。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可以间接计算出这些不可达长度。
2. 高度与距离计算: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以求解建筑物高度、山上塔楼高度等实际问题中需要计算的高度和距离。
3. 相似三角形的构造: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特点,可以进行各种构造问题的求解,如分割线段、求解垂足等问题。
四、相似三角形与比例运算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比例运算密切相关。
以下是相似三角形与比例运算的相关内容:1. 比例关系的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中涉及到边长的比例关系,通过运用比例关系,可以计算出未知边长的具体值。
2. 比例运算的应用:在解决相似三角形实际问题中,我们可以借助比例运算的方法,确定未知量的数值。
相似三角形模型总结以及例题

相似三角形模型总结以及例题
相似三角形模型是同一个三角形被两次放大或缩小的一种模型,具有
以下特点:
1. 比较定理:三条边的比值相等,两个三角形都是一样的形状,只有
大小不同。
2. 角平分线定理:若两个三角形相似,则其中一角被平分线分割,得
到的两条边构成另一个三角形,且两个三角形也是相似的。
3. 中位线定理:若两个三角形相似,则其中一角的一边被中线分割,
形成的两个三角形,也是相似的。
理解相似三角形模型,最重要的是理解它的边和角之间的关系。
例题:若两个三角形的边比例是2:3:4和8:24:32,则它们是否相似?
答案:是的,它们是相似的。
由比较定理可知,若两个三角形的边比
例满足x:ax:ax^2关系,则它们是相似的,而2:3:4 = 8:24:32,满足
x:ax:ax^2关系,所以它们是相似的。
(完整版)初中相似三角形基本知识点和经典例题

初三相似三角形知识点与经典题型知识点 1 相关相似形的看法(1) 形状同样的图形叫相似图形,在相似多边形中,最简单的是相似三角形 .(2) 若是两个边数同样的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率,这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相似多边形对应边长度的比叫做相似比( 相似系数 ) .知识点 2 比率线段的相关看法( 1)若是采用同一单位量得两条线段a,b 的长度分别为 m, n ,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是a mbn ,或写成 a : bm : n .注:在求线段比时,线段单位要一致。
的比,那么这四条线段a,b,c, d 叫做成比率线段,( )在四条线段a, b, c, d 中,若是a 和b 的比等于c 和d 2简称比率线段. 注:①比率线段是有次序的, 若是说 a 是 b, c, d 的第四比率项, 那么应得比率式为:bd .②在比率式ac(a : bcac : d)中,a 、d 叫比率外项, b 、c 叫比率内项 , a 、c 叫比率前项, b 、d 叫比率后b d此时有 b 2项, d 叫第四比率项,若是 b=c ,即a :b b :d 那么 b 叫做 a 、 d 的比率中项, ad 。
( 3)黄金切割: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 AC , BC ( AC BC ) ,且使 AC 是 AB 和 BC 的比率中项,即AC 2AB BC ,叫做把线段 AB 黄金切割,点 C 叫做线段 AB 的黄金切割点,其中AC5 1 AB ≈20.618 AB .即ACBC 5 1 简记为:长=短=5 1ABAC 2全 长2注:黄金三角形:顶角是360 的等腰三角形。
黄金矩形:宽与长的比等于黄金数的矩形知识点 3比率的性质( 注意性质立的条件:分母不能够为0)( 1) 基本性质:① a : b c : d adbc ;② a : b b : c b 2a c . ad bc ,除注:由一个比率式只可化成一个等积式,而一个等积式共可化成八个比率式,如了可化为 a : b c : d ,还可化为 a : c b : d , c : d a : b , b : d a : c , b : ad : c , c : a d : b ,d : c b : a , d : b c : a .a b,交换内项 )cd( 2) 更比性质 ( 交换比率的内项或外项) :ac d()c ,交换外项b db ad b.同时交换内外项)ca( 3)反比性质 ( 把比的前项、后项交换) :ac bd .b dac( 4)合、分比性质:a c ab cd .b d bd注:实质上,比率的合比性质可扩展为:比率式中等号左右两个比的前项,后项之间b ad c发生同样和差变化比率仍建立.如:a cac 等等.b da b c da bc d( 5)等比性质:若是ac e m(bdfn 0) ,那么 acem a .b d fnb d f nb注:①此性质的证明运用了“设 k 法”(即引入新的参数 k )这样能够减少未知数的个数,这种方法是相关比率计算变形中一种常用方法.②应用等比性质时,要考虑到分母可否为零.③可利用分式性质将连等式的每一个比的前项与后项同时乘以一个数,再利用等比性质也建立.如:a c e a 2c 3e a 2c 3e a;其中 b 2d 3 f 0.b d f b 2d 3 f b 2d 3 fb知识点 4比率线段的相关定理1. 三角形中平行线分线段成比率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 或两边的延长线) 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率 .A由 DE ∥ BC 可得:ADAE 或 BD EC 或 ADAE DB ECADEAABACDE注:BC①重要结论: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 而且和其他两边订交的直线, 所截的三角形的三边 与原三角形三边 对应成比...... ......例 .②三角形中平行线分线段成比率定理的逆定理: 若是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 或两边的延长线 ) 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率 . 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此定理给出了一种证明两直线平行方法 , 即:利用比率式证平行线 .③平行线的应用:在证明相关比率线段时,辅助线经常做平行线, 但应依照的原则是不要破坏条件中的两条线段的比及所求的两条线段的比 .2.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率定理: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 所截得的对应线段成比率 .A D 已知 AD ∥ BE ∥CF,B E可得AB DE AB DE BC EFBC EFAB BCCFBC EF或DF或或AC 或DE 等.AC AB DE DFEF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率定理的推论:平行线均分线段定理: 两条直线被三条平行线所截, 若是在其中一条上截得的线段相等, 那么在另一条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知识点总结+经典题型总结

板块 考试要求A 级要求B 级要求C 级要求相似三角形 了解相似三角形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判定及性质,以及掌握相关的模型会运用相似三角形相关的知识解决有关问题一、相似的有关概念1.相似形具有相同形状的图形叫做相似形.相似形仅是形状相同,大小不一定相同.相似图形之间的互相变换称为相似变换. 2.相似图形的特性两个相似图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 3.相似比两个相似图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二、相似三角形的概念1.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如图,ABC △与A B C '''△相似,记作ABC A B C '''△∽△,符号∽读作“相似于”.A 'B 'C 'CB A2.相似比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全等三角形的相似比是1.“全等三角形”一定是“相似形”,“相似形”不一定是“全等形”.三、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如图,ABC △与A B C '''△相似,则有A A B B C C '''∠=∠∠=∠∠=∠,,.知识点睛 中考要求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A 'B 'C 'CB A2.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ABC △与A B C '''△相似,则有AB BC ACk A B B C A C===''''''(k 为相似比).3.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中线,高线和对应角的平分线成比例,都等于相似比.如图1,ABC △与A B C '''△相似,AM 是ABC △中BC 边上的中线,A M ''是A B C '''△中B C ''边上的中线,则有AB BC AC AM k A B B C A C A M ====''''''''(k 为相似比). M 'MA 'B 'C 'C BA图1如图2,ABC △与A B C '''△相似,AH 是ABC △中BC 边上的高线,A H ''是A B C '''△中B C ''边上的高线,则有AB BC AC AH k A B B C A C A H ====''''''''(k 为相似比). H 'H AB C C 'B 'A '图2如图3,ABC △与A B C '''△相似,AD 是ABC △中BAC ∠的角平分线,A D ''是A B C '''△中B A C '''∠的角平分线,则有AB BC AC ADk A B B C A C A D ====''''''''(k 为相似比).D 'D A 'B 'C B A图34.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如图4,ABC △与A B C '''△相似,则有AB BC ACk A B B C A C===''''''(k 为相似比).应用比例的等比性质有AB BC AC AB BC ACk A B B C A C A B B C A C ++====''''''''''''++.A 'B 'C 'CB A图45.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如图5,ABC △与A B C '''△相似,AH 是ABC △中BC 边上的高线,A H ''是A B C '''△中B C ''边上的高线,则有AB BC AC AH k A B B C A C A H ====''''''''(k 为相似比).进而可得21212ABC A B C BC AHS BC AH k S B C A H B C A H '''⋅⋅==⋅=''''''''⋅⋅△△.H 'H AB C C 'B 'A '图5四、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可简单说成:两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4.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你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可简单地说成: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个三角形相似.5.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6.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常用但要证明)7.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和另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相等或一对底角相等,那么这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如果它们的腰和底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等腰三角形也相似.五、相似证明中的比例式或等积式、比例中项式、倒数式、复合式证明比例式或等积式的主要方法有“三点定形法”. 1.横向定型法欲证AB BCBE BF =,横向观察,比例式中的分子的两条线段是AB 和BC ,三个字母A B C ,,恰为ABC △的顶点;分母的两条线段是BE 和BF ,三个字母B E F ,,恰为BEF △的三个顶点.因此只需证ABC EBF △∽△.2.纵向定型法欲证AB DEBC EF=,纵向观察,比例式左边的比AB 和BC 中的三个字母A B C ,,恰为ABC △的顶点;右边的比两条线段是DE 和EF 中的三个字母D E F ,,恰为DEF △的三个顶点.因此只需证ABC DEF △∽△.3.中间比法由于运用三点定形法时常会碰到三点共线或四点中没有相同点的情况,此时可考虑运用等线,等比或等积进行变换后,再考虑运用三点定形法寻找相似三角形.这种方法就是等量代换法.在证明比例式时,常用到中间比.比例中项式的证明,通常涉及到与公共边有关的相似问题。
初中相似三角形知识点

初中相似三角形知识点一、相似三角形的定义相似三角形是指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且对应边长成比例的三角形。
也就是说,如果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相似,那么角A等于角D,角B等于角E,角C等于角F,并且边AB与边DE、边BC与边EF、边CA与边DF之间的长度成同一比例。
二、相似三角形的标记在标记相似三角形时,我们通常使用一个字母来表示一个三角形,例如三角形ABC。
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我们可以用一个比例系数(通常用字母k表示)来标记它们的对应边。
例如,如果AB/DE = BC/EF = AC/DF = k,那么我们说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相似,并且边长比例为k。
三、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 角的对应性: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 边的成比例性: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
3. 面积的比例: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边长比的平方。
即,如果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相似,且边长比为k,则三角形ABC的面积与三角形DEF的面积之比为k^2。
4. 周长的比例: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也等于它们边长的比例。
四、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 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角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2. 边角边(SAS)判定定理: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3. 边边边(SSS)判定定理:如果两个三角形的所有对应边分别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五、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非常有用,例如在测量、建筑、设计和其他领域。
通过使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我们可以解决涉及长度、面积和角度的问题,尤其是在没有直接测量工具的情况下。
六、练习题1. 已知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相似,且AB = 6cm, BC = 8cm, AC = 10cm,DE = 3cm,求EF的长度。
2. 如果三角形PQR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并且与三角形ABC相似,且三角形ABC的面积是144平方厘米,求三角形PQR的边长。
初中相似三角形基本知识点和经典例题

初中相似三角形基本知识点和经典例题-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初三相似三角形知识点与经典题型知识点1 有关相似形的概念(1)形状相同的图形叫相似图形,在相似多边形中,最简单的是相似三角形.(2)如果两个边数相同的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这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 边形.相似多边形对应边长度的比叫做相似比(相似系数).知识点2 比例线段的相关概念(1)如果选用同一单位量得两条线段b a ,的长度分别为n m ,,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是nmb a =,或写成n m b a ::=.注:在求线段比时,线段单位要统一。
(2)在四条线段dc b a ,,,中,如果b a 和的比等于d c 和的比,那么这四条线段d c b a ,,,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注:①比例线段是有顺序的,如果说a 是d c b ,,的第四比例项,那么应得比例式为:a d c b =.②()a ca b c d b d==在比例式::中,a 、d 叫比例外项,b 、c 叫比例内项, a 、c 叫比例前项,b 、d 叫比例后项,d 叫第四比例项,如果b=c ,即 a b b d =::那么b 叫做a 、d 的比例中项, 此时有2b ad =。
(3)黄金分割: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BC AC BC AC >,且使AC 是BC AB 和的比例中项,即2AC AB BC =⋅,叫做把线段AB 黄金分割,点C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其中AB AC 215-=≈0.618AB.即12AC BC AB AC ==简记为:长短=全长注:黄金三角形:顶角是360的等腰三角形。
黄金矩形:宽与长的比等于黄金数的矩形知识点3 比例的性质(注意性质立的条件:分母不能为0)(1) 基本性质:①bc ad d c b a =⇔=::;②2::a b b c b a c =⇔=⋅.注:由一个比例式只可化成一个等积式,而一个等积式共可化成八个比例式,如bc ad =,除 了可化为d c b a ::=,还可化为d b c a ::=,b a d c ::=,c a d b ::=,c d a b ::=,b d a c ::=,a b c d ::=,a c b d ::=.(2) 更比性质(交换比例的内项或外项):()()()a bc d a c d cb d b a d bc a ⎧=⎪⎪⎪=⇔=⎨⎪⎪=⎪⎩,交换内项,交换外项.同时交换内外项 (3)反比性质(把比的前项、后项交换): a c b db d a c=⇔=.(4)合、分比性质:a c a b c db d b d±±=⇔=.注:实际上,比例的合比性质可扩展为:比例式中等号左右两个比的前项,后项之间发生同样和差变化比例仍成立.如:⎪⎪⎩⎪⎪⎨⎧+-=+--=-⇒=d c d c b a b a ccd a a b d c b a 等等.(5)等比性质:如果)0(≠++++====n f d b nm f e d c b a ,那么b an f d b m e c a =++++++++ .注:①此性质的证明运用了“设k 法”(即引入新的参数k )这样可以减少未知数的个数,这种方法是有关比例计算变形中一种常用方法.②应用等比性质时,要考虑到分母是否为零. ③可利用分式性质将连等式的每一个比的前项与后项同时乘以一个数,再利用等比性质也成立.如:baf d b e c a f e d c b a f e d c b a =+-+-⇒=--=⇒==32323322;其中032≠+-f d b . 知识点4 比例线段的有关定理1.三角形中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由DE ∥BC 可得:ACAEAB AD EA EC AD BD EC AE DB AD ===或或 注:①重要结论: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它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 ②三角形中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此定理给出了一种证明两直线平行方法,即:利用比例式证平行线.③平行线的应用:在证明有关比例线段时,辅助线往往做平行线,但应遵循的原则是不要破坏条件中的两条线段的比及所求的两条线段的比.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已知AD ∥BE ∥CF,B可得AB DE AB DE BC EF BC EF AB BC BC EF AC DF AB DE AC DF DE EF=====或或或或等.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推论: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两条直线被三条平行线所截,如果在其中一条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另一条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完整word版)九年级数学相似三角形知识点及习题

相似三角形要点一、本章的两套定理第一套(比例的有关性质): b a n d b m c a n d b n m d c b a =++++++⇒≠+++=== :)0(等比性质 涉及概念:①第四比例项②比例中项③比的前项、后项,比的内项、外项④黄金分割等。
二、有关知识点:1.相似三角形定义: 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2.相似三角形的表示方法:用符号“∽”表示,读作“相似于”。
3.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
4.相似三角形的预备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截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5.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与全等的判定方法的联系列表如下:类型斜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SASSSS AAS (ASA ) HL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两边对应成比例夹角相等 三边对应成比例 两角对应相等一条直角边与斜边对应成比例 从表中可以看出只要将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中的“对应边相等”的条件改为“对应边成比例”就可得到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这就是我们数学中的用类比的方法,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找出新知识并从中探究新知识掌握的方法。
6.直角三角形相似:(1)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2)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7.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1)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
(3)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线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4)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
(5)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8.相似三角形的传递性 如果△ABC ∽△A 1B 1C 1,△A 1B 1C 1∽△A 2B 2C 2,那么△ABC ∽A 2B 2C 2三、注意1、相似三角形的基本定理,它是相似三角形的一个判定定理,也是后面学习的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基础,这个定理确定了相似三角形的两个基本图形“A ”型和“ X ”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似三角形基本知识知识点一:放缩与相似1.图形的放大或缩小,称为图形的放缩运动。
2.把形状相同的两个图形说成是相似的图形,或者就说是相似性。
注意:⑴相似图形强调图形形状相同,与它们的位置、颜色、大小无关。
⑵相似图形不仅仅指平面图形,也包括立体图形相似的情况。
⑶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相似形:两个图形相似,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看作是由另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得到的. ⑷若两个图形形状与大小都相同,这时是相似图形的一种特例——全等形.3.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如果两个多边形是相似形,那么这两个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长度成比例。
注意:当两个相似的多边形是全等形时,他们的对应边的长度的比值是1.知识点二:比例线段有关概念及性质 (1)有关概念1、比:选用同一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
a 、b 的长度分别是m 、n ,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是a :b =m :n (或n m b a =) 2、比的前项,比的后项:两条线段的比a :b 中。
a 叫做比的前项,b 叫做比的后项。
说明:求两条线段的比时,对这两条线段要用同一单位长度。
3、比例: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dcb a =4、比例外项:在比例d c b a =(或a :b =c :d )中a 、d 叫做比例外项。
5、比例项:在比例dc b a =(或a :b =c :d )中b 、c 叫做比例项。
6、第四比例项:在比例d c b a =(或a :b =c :d )中,d 叫a 、b 、c 的第四比例项。
7、比例中项:如果比例中两个比例项相等,即比例为a bb a =(或a:b =b:c 时,我们把b 叫做a 和d 的比例中项。
8.比例线段:对于四条线段a 、b 、c 、d ,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长度的比与另两条线段的长度的比相等,即dcb a =(或a :b=c :d ),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注意:在求线段比时,线段单位要统一,单位不统一应先化成同一单位)(2)比例性质1.基本性质: bc ad d cb a =⇔= (两外项的积等于两项积)2.反比性质: c da b dc b a =⇒= (把比的前项、后项交换)3.更比性质(交换比例的项或外项):()()()a bc d a c d c b d b ad bc a ⎧=⎪⎪⎪=⇒=⎨⎪⎪=⎪⎩,交换内项,交换外项.同时交换内外项4.合比性质:ddc b b ad c b a ±=±⇒=(分子加(减)分母,分母不变).注意:实际上,比例的合比性质可扩展为:比例式中等号左右两个比的前项,后项之间发生同样和差变化比例仍成立.如:⎪⎪⎩⎪⎪⎨⎧+-=+--=-⇒=dc dc b a b a c cd a a b d c b a .5.等比性质:(分子分母分别相加,比值不变.)如果)0(≠++++====n f d b nmf e d c b a ΛΛ,那么b a n f d b m ec a =++++++++ΛΛ. 注意:(1)此性质的证明运用了“设k 法” ,这种方法是有关比例计算,变形中一种常用方法.(2)应用等比性质时,要考虑到分母是否为零.(3)可利用分式性质将连等式的每一个比的前项与后项同时乘以一个数,再利用等比性质也成立.知识点三:黄金分割1)定义:在线段AB 上,点C 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AC 和BC (AC >BC ),如果ACBC AB AC =,即AC 2=AB×BC,那么称线段AB 被点C 黄金分割,点C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AC 与AB 的比叫做黄金比。
其中AB AC 215-=≈0.618AB 。
2)黄金分割的几何作图:已知:线段AB.求作:点C 使C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作法:①过点B 作BD ⊥AB ,使;②连结AD ,在DA 上截取DE=DB ;③在AB 上截取AC=AE ,则点C 就是所求作的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黄金分割的比值为:.(只要求记住)3)矩形中,如果宽与长的比是黄金比,这个矩形叫做黄金矩形。
知识点四: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一)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AB DE AB DEBC EF AC DF ==或等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已知l 1∥l 2∥l 3,A D l 1B E l 2C F l 3可得2.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由DE ∥BC 可得:ACAEAB AD EA EC AD BD EC AE DB AD ===或或.此推论较原定理应用更加广泛,条件是平行.3.推论的逆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即利用比例式证平行线)4.定理: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它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5.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如果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难么在另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性质定理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所得的线段对应成比例。
几何语言 ∵ △ABE 中BD ∥CE∴DE ADBCAB =简记:下上下上= 归纳:AE AD ACAB = 和AE DEAC BC =推广:类似地还可以得到全上全上=和全下全下=E★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性质定理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所在的直线,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的三边对应成比例.★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三角形一边平行线判定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判定定理推论 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两边的延长线(这两边的延长线在第三边的同侧)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两条直线被三条平行的直线所截,截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ED CB A用符号语言表示:AD ∥BE ∥CF,,,AB DE BC EF AB DEBC EF AC DF AC DF∴===. 2.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两条直线被三条平行的直线所截,如果在一直线上所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另一直线上所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用符号语言表示:AD BE CF AB BC DE DF ⎫⇒=⎬=⎭P P .重心定义:三角形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这个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重心的性质:三角形的重心到一个顶点的距离,等于它到对边中点的距离的两倍.知识点三:相似三角形1、 相似三角形1)定义:如果两个三角形中,三角对应相等,三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几种特殊三角形的相似关系:两个全等三角形一定相似。
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
两个等边三角形一定相似。
两个直角三角形和两个等腰三角形不一定相似。
补充:对于多边形而言,所有圆相似;所有正多边形相似(如正四边形、正五边形等等); 2)性质:两个相似三角形中,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3)相似比: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叫做这两个三角形的相似比。
如△ABC 与△DEF 相似,记作△ABC ∽△DEF 。
相似比为k 。
4)判定:①定义法: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②三角形相似的预备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它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判定定理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 个三角形相似.简述为: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此定理用的最多) 判定定理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 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述为: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判定定理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 两个三角形相似.简述为: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直角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1.斜边与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的两直角三角形相似。
○2.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与原直角三角形相似,并且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也相似。
补充一:直角三角形中的相似问题:斜边的高分直角三角形所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与原直角三角形相似.射影定理:CD²=AD·BD,AC²=AD·AB,BC²=BD·BA(在直角三角形的计算和证明中有广泛的应用).补充二: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推论推论一:顶角或底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推论二:腰和底对应成比例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推论三:有一个锐角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推论四: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都相似。
推论五: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中线与另一个三角形的对应部分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①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②相似三角形对应高、对应角平分线、对应中线、周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对应边的比).③相似三角形对应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2、相似的应用:位似1)定义:如果两个多边形不仅相似,而且对应顶点的连线相交于一点,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这时的相似比又称为位似比。
需注意:①位似是一种具有位置关系的相似,所以两个图形是位似图形,必定是相似图形,而相似图形不一定是位似图形。
②两个位似图形的位似中心只有一个。
③两个位似图形可能位于位似中心的两侧,也可能位于位似中心的一侧。
④位似比就是相似比。
2)性质:①位似图形首先是相似图形,所以它具有相似图形的一切性质。
②位似图形是一种特殊的相似图形,它又具有特殊的性质,位似图形上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等于位似比(相似比)。
③每对位似对应点与位似中心共线,不经过位似中心的对应线段平行。
一、如何证明三角形相似例1、如图:点G 在平行四边形ABCD 的边DC 的延长线上,AG 交BC 、BD 于点E 、F ,则△AGD ∽ ∽ 。
例2、已知△ABC 中,AB=AC ,∠A=36°,BD 是角平分线,求证:△ABC ∽△BCD例3:已知,如图,D 为△ABC 一点连结ED 、AD ,以BC 为边在△ABC 外作∠CBE=∠ABD ,∠BCE=∠BAD求证:△DBE ∽△ABC例4、矩形ABCD 中,BC=3AB ,E 、F ,是BC 边的三等分点,连结AE 、AF 、AC ,问图中是否存在非全等的相似三角形?请证明你的结论。
AB C DE FG 1234ABC D A BCDE F二、如何应用相似三角形证明比例式和乘积式例5、△ABC中,在AC上截取AD,在CB延长线上截取BE,使AD=BE,求证:DF•AC=BC•FE例6:已知:如图,在△ABC中,∠BAC=900,M是BC的中点,DM⊥BC于点E,交BA的延长线于点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