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考试-第四章 胶囊剂、滴丸剂和小丸
丸剂和滴丸剂考试试题

丸剂和滴丸剂考试试题
一、X型题(本大题18小题.每题1.0分,共18.0分。
以下每题由一个题干和
A、B、C、D、E五个备选答案组成,题干在前,选项在后。
要求考生从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
第1题
蜜丸变硬的原因是
A 用蜜量不足
B 蜜温过低
C 炼蜜过老
D 含胶类药材多
E 药粉过粗
【正确答案】:A,B,C,D
【本题分数】:1.0分
第2题
老蜜的炼制应符合哪些条件
A 手捻之自然粘着,但两手指拉开时出现白丝
B 相对密度1.37左右
C 出现翻腾着的均匀淡黄色细气泡
D 出现较大红棕色气泡
E 含水量14%~16%
【正确答案】:A,D
【本题分数】:1.0分
第3题
下列哪些药物属于丸剂范畴
A 水丸
B 蜜丸
C 水蜜丸
D 浓缩丸
E 糊丸
【正确答案】:A,B,C,D,E
【本题分数】:1.0分
第4题
生产滴制胶丸时,理想的操作条件应包括
A 车间温度20℃以下
B 车间温度2512以下
C 车间相对湿度75%以下
D 滴头温度40℃~7012
E 滴头温度60℃~7012
【正确答案】:A,C
【本题分数】:1.0分
第5题
基质与滴丸的形成与以下哪些条件有密切联系
A 温度
B 溶出度
C 稳定性
D 溶散时限
E 药物含量
【正确答案】:B,C,D,E
【本题分数】:1.0分
第6题
滴丸剂的生产中下列基质中哪几项是水溶性基质A 聚乙二醇。
初级药师考试考点之滴丸剂和膜剂

初级药师考试考点之滴丸剂和膜剂
2018初级药师考试考点之滴丸剂和膜剂
你知道什么是滴丸剂和膜剂吗?你对滴丸剂和膜剂了解吗?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滴丸剂和膜剂的`知识,欢迎阅读。
(一)滴丸剂
1.概念与特点
主要特点:①设备简单②工艺条件易于控制,受热时间短;③液态药物固形化;④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滴丸.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⑤发展了耳、眼科用药的新剂型。
2.常用基质
(1)水溶性基质:常用的有PEG类,肥皂类,硬脂酸钠及甘油明胶等。
(2)脂溶性基质:常用的有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氢化植物油、虫蜡等。
(水溶性基质使用脂溶性冷凝液)
(二)膜剂
1.膜剂的特点
缺点是载药量小,膜剂的重量差异不易控制。
2.成膜材料
1)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明胶、虫胶、阿拉伯胶、琼脂、淀粉、糊精等。
此类成膜材料多数可降解或溶解,但成膜性能较差,故常与其他成膜材料合用。
2)聚乙烯醇(PVA):水溶性高分子材料
3)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是乙烯和醋酸乙烯在过氧化物或偶氮异丁腈引发下共聚而成的水不溶性高分子聚合物。
3.膜剂的制备工艺
(1)膜剂一般组成:主药、成膜材料、增塑剂(甘油、山梨醇等)、表面活性剂、填充剂、着色剂、脱膜剂(液状石蜡)适量。
2013执业药师考试药剂学辅导:胶囊剂、滴丸剂和小丸

胶囊剂、滴丸剂和小丸一、胶囊剂1 胶囊剂特点:①能掩盖药物不良嗅味、提高药物稳定性。
②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较高:③可弥补其他固体剂型的不足:④可延缓药物的释放和定位释药:不适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1)水溶液或稀乙醇液的药物;(2)易溶性的刺激性药物。
(3)易风化药物;(4)易吸湿药物;2 胶囊剂的分类缓释胶囊:非恒速释放药物控释胶囊:恒速或接近恒速释放药物3 胶囊剂的制备A 硬胶囊剂的制备①空胶囊的制备空胶囊的组成:主要成囊材料是明胶;增塑剂如甘油、山梨醇、CMC-Na、HPC、增稠剂琼脂;遮光剂二氧化钛;此外还加入着色剂和防腐剂(尼泊金)等。
制备工艺:由囊体和囊帽组成;空胶囊常用的为0~5号,容积由大到小。
0号(0.75ml)、1 号(0.55ml)、2 号(0.40ml)、3 号(0.30ml)、4 号(0.25ml)、5 号(0.15ml)②填充物料的填充与封口一般可加入蔗糖、乳糖、微晶纤维素、改性淀粉、二氧化硅、硬脂酸镁、滑石粉、HPC,封口材料常用不同浓度的明胶液B 软胶囊剂的制备①软胶囊是软质囊材包裹液态物料A 囊壁由明胶、增塑剂、水组成,其重量比例干明胶∶干增塑剂:水=1∶0.4~0.6∶1。
B对蛋白质性质无影响的药物和附加剂均可填充。
液体药物若含水5%以上或为水溶性、挥发性、小分子有机物;醛可使明胶变性,不宜制成软胶囊。
C “基质吸附率”即1克固体药物制成混悬液时所需液体基质的克数。
②软胶囊的制备方法滴制法和压制法滴制法:双层喷头,如鱼肝油胶丸。
胶液、药液的温度、喷头的大小、滴制速度、冷却液的温度均会影响软胶囊的质量。
压制法:肠溶胶囊的制备:一、明胶与甲醛作用,二、在明胶壳表面包被肠溶衣料4 胶囊剂的质量检查外观、装量差异:平均重量在0.30g以下,限度为±10.0﹪;0.30g及以上,±7.5%。
崩解时限:硬胶囊剂:30分钟;软胶囊剂:60分钟二、滴丸剂特点:质量稳定,剂量准确;可使液态药物固化;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耳眼新剂型常用脂溶性基质: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氢化植物油常用水溶性基质:PEG(4000、6000)、泊洛沙姆、明胶溶散时限的要求是:普通滴丸应在30 分钟内全部溶散,包衣滴丸应在1 小时内全部溶散。
药剂学学习指导第四章 胶囊剂、滴丸和小丸

第四章胶囊剂、滴丸和小丸一、胶囊剂(一)胶囊剂的概念和特点1.定义:系指药物或加有辅料充填于空心胶囊或密封于软质囊壳中的固体制剂。
填充物为:粉末、液体、混悬液、半固体空囊壳:由明胶、甘油、水及其他药用材料。
2.特点:(1)掩盖药物不良臭味、提高药物的稳定性(2)溶散迅速,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与片剂相比)(3)油脂类药或难溶性药物溶于适当的油中装入软胶囊中;(4)使药物具有定位,缓控释作用。
不适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1)水溶液或稀乙醇液的药物;(2)易风化药物;(3)易吸湿药物;(4)易溶性的刺激性药物。
(二)分类分为硬胶囊、软胶囊、缓释胶囊、控释胶囊、肠溶胶囊(三)制备1.硬胶囊剂的制备(1)空囊壳的制备1)囊壳组成:①囊材:动物皮、骨混合明胶(A型等电点pH7~9; B型等电点pH4.7~5.2)②增塑剂:甘油、山梨醇、CMC-Na、HPC等③矫味与着色剂及防腐剂(2)工艺流程溶胶→蘸胶(制坯)→干燥→拨壳→截割→套合(万级环境、相对湿度35%~45%)(3)质量与规格:0号(0.75ml)、1号(0.55ml)、2号(0.40ml)、3号(0.30ml)、4号(0.25ml)、5号(0.15ml)(4)物料的填充根据填充量选择适宜规格,填充前要充分注意物料流动性,可加入润滑剂改善流动性,并根据物料性质选择填充机。
2.软胶囊的制备(1)影响成型因素1)囊壁组成的影响:(与硬胶囊相似)即:明胶为主成分,加入增塑剂,防腐剂、遮光剂等。
配比:干明胶:干增塑剂∶水=1:0.4~0.6:12)药物与辅加剂的影响A.不能囊化的液体:含水量为5%或为水溶性、挥发性的小分子有机物,如醇、酮、酸、胺等影响囊化。
B.O/W乳剂会使囊溶解C.醛类使囊变性D.液态药物的pH为2.5~7.5较适宜,过酸过碱可使明胶水解与变性3)混悬液对胶囊大小的影响介质常用PEG400,植物油加表面活性剂。
基质吸附率:指与1g固体药物制成可包制的混悬液所需液体基质(介质)的克数,即:基质吸附率=基质重量/ 固体重量基质吸附率受固体药物粉末的形态、大小、密度、含水量等影响。
药剂学笔记:散剂颗粒剂胶囊剂滴丸剂及微丸

⼀、固体剂型的吸收过程:散剂>颗粒剂>胶囊剂>⽚剂>丸剂 ⼆、固体剂型的溶出:noyes-whitney ⽅程药物从固体剂型中的溶出速率与药物粒⼦的表⾯积、溶解度、在溶出介质中的浓度梯度成正⽐。
散剂 ⼀、散剂的含义、分类与特点:散剂:指⼀种或数种药物经粉碎并均匀混合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可供内服或外⽤。
⼆、散剂的制备:物料——前处理——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检——包装——成品 (⼀)、粉碎与过筛: 1、球磨机:投料量为筒的15%——20%,圆球加⼊量30-35%.临界转速的75%. 2、流能磨:适于抗⽣素、酶、低熔点及不耐热物料粉碎,粉碎分级同时进⾏,5um以下极细粉。
⼀般散剂:细粉;难溶、收敛剂、吸附、⼉科、外⽤:最细粉;眼膏剂:极细粉 (⼆)、混合:临界转速30-50% 影响混合质量的因素: 1、组分的⽐例:等量递加混合法 2、组分的堆密度 3、组分的吸附性与带电性 4、含液体或易湿组分:有液体组分可⽤吸收剂:磷酸钙、⽩陶⼟、蔗糖和葡萄糖,含结晶⽔可⽤等摩尔⽆⽔物代替。
本⾝吸湿迅速混合,混合吸湿不应混合。
5、含可形成低共熔混合物的组分:不利混全,有利于药效发挥。
液化的共熔物可吸收、分散。
(三)、分剂量:⽬测法、重量法、容量法。
机械化多⽤容量法。
(四)、散剂的质量评定: 1、外观均匀度 2、⼲燥失重<9.0% 3、装量差异另卫⽣学检查 (五)、散剂的吸湿:成为散剂制备⼯艺研究的重要内容。
临界相对湿度crh:⽔溶性药物迅速增加吸湿量时的相对湿度。
⽔溶性药物均有固定的crh. ⽔溶性混合时:crhab =crha * crhb 与各组分的⽐例⽆关,elder假说。
⽔不溶性药物⽆特定的crh,仅是表⾯吸附⽔蒸汽,混合时,吸湿量具有加和性。
倍散:在剂量⼩的毒剧药中添加⼀定量的填充剂制成的稀释散。
10倍(0.1-0.01g)、100倍(0.01-0.001g)1000倍(0.001g 以下) .1000倍散应逐级稀释。
执业药师药剂学真题:胶囊剂、滴丸剂和微丸历年考题

精品文档
. A型题 1.最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为 A.风化性的药物B.具苦味及臭味药物c.吸湿性
药物D.易溶性药物E.药物的水溶液 (答案B)来源:考试资料网提示:什么性质的药物不适宜制成胶囊剂是历次考试中一个常常考到的知识点 2.不影响滴制法制备胶丸质量的因素是A.胶液的处方组分比 B.胶液的粘度C.胶丸的重量 D.药液、胶液及冷却液的密度 E.温度(答案C) 3.胶囊剂不检查的项目是 A.装量差异B.崩解时限C.硬度D.水分E.外观 (答案C) 来源:考试资料网4.制备肠溶胶囊剂时,用甲醛处理的目的是 A.增加弹性B.增加稳定性c.增加渗透性D.改变其溶解性能E.杀灭微生物(答案D) B型题 [1-5 J 现有乙酰水杨酸粉末欲装胶囊,如何按其装量,恰当选用胶囊大小号码 A.0号 B.1号 D.3号 C.2号 E.4号 (答案AECBD) 来源:考试资料网1.0.55g 2.0.15g 3.0.25g 4.0.33g 5.0.20g [6一10] 空胶囊组成中各物质起什么作用 A.成型材料 B.增塑剂C.遮光剂 D.防腐剂 E.增稠剂 (答案BCEAD) 6.山梨醇 7.二氧化钛 8.琼脂 9.明胶来源:考试资料网 lO.对羟基苯甲酸酯 X型题 1.滴丸剂的特点是 A.疗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 B.固体药物不能制成滴丸剂 C.生产车间无粉尘 D.液体药物可制成固体的滴丸剂 E.不宜用于耳腔 (答案ACD) 2.有关硬胶囊剂的正确表述是 A.药物的水溶液盛装于明胶胶囊内,以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B.可掩盖药物的苦味及臭味 C.只能将药物粉末填充于空胶囊中 D.空胶囊常用规格为0—5号 E.胶囊可用CAP等材料包衣制成肠溶胶囊 (答案D) [历年所占分数]O~3.5分。
药剂学复习试题第四章胶囊剂、滴丸剂和微丸

胶囊剂、滴丸剂和微丸一、型题(单项选择题)、下列关于胶囊剂地概念正确叙述是系指将药物填装于空心硬质胶囊中制成地固体制剂系指将药物填装于弹性软质胶囊中而制成地固体制剂系指将药物填装于空心硬质胶囊中或密封于弹性软质胶囊中而制成地固体或半固体制剂系指将药物填装于空心硬质胶囊中或密封于弹性软质胶囊中而制成地固体制剂系指将药物密封于弹性软质胶囊中而制成地固体或半固体制剂、下列关于囊材地正确叙述是硬、软囊壳地材料都是明胶、甘油、水以及其它地药用材料,其比例、制备方法相同硬、软囊壳地材料都是明胶、甘油、水以及其它地药用材料,其比例、制备方法不相同硬、软囊壳地材料都是明胶、甘油、水以及其它地药用材料,其比例相同,制备方法不同硬、软囊壳地材料都是明胶、甘油、水以及其它地药用材料,其比例不同,制备方法相同硬、软囊壳地材料不同,其比例、制备方法也不相同、制备空胶囊时加入地甘油是、成型材料、增塑剂、胶冻剂、溶剂、保湿剂、制备空胶囊时加入地明胶是、成型材料、增塑剂、增稠剂、保湿剂、遮光剂、制备空胶囊时加入地琼脂是、成型材料、增塑剂、增稠剂、遮光剂、保湿剂、下列哪种药物适合制成胶囊剂、易风化地药物、吸湿性地药物、药物地稀醇水溶液、具有臭味地药物、油性药物地乳状液、空胶囊系由囊体和囊帽组成,其主要制备流程如下溶胶→蘸胶(制胚)→拔壳→干燥→切割→整理溶胶→蘸胶(制胚)→干燥→拔壳→切割→整理溶胶→干燥→蘸胶(制胚)→拔壳→切割→整理溶胶→拔壳→干燥→蘸胶(制胚)→切割→整理溶胶→拔壳→切割→蘸胶(制胚)→干燥→整理、一般胶囊剂包装储存地环境湿度、温度是、℃、相对湿度<、℃、相对湿度<、℃、相对湿度<、℃、相对湿度<、℃、相对湿度<、一般情况下,制备软胶囊时,干明胶与干增塑剂地重量比是、:、:、:、:、: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不易制成软胶囊地药物是、维生素油液、维生素乳状液、牡荆油、复合维生素油混悬液、维生素油液、下列关于滴丸剂概念正确地叙述是系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当物质加热熔化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地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地小丸状制剂系指液体药物与适当物质溶解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地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地小丸状制剂系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当物质加热熔化混匀后,混溶于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地小丸状制剂系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当物质加热熔化混匀后,滴入溶剂中、收缩而制成地小丸状制剂系指固体药物与适当物质加热熔化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地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地小丸状制剂、从滴丸剂组成、制法看,它具有如下地优缺点除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利于劳动保护,工艺周期短、生产率高工艺条件不易控制基质容纳液态药物量大,故可使液态药物固化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地滴丸具有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地特点发展了耳、眼科用药新剂型、滴丸剂地制备工艺流程一般如下药物+基质→混悬或熔融→滴制→洗丸→冷却→干燥→选丸→质检→分装药物+基质→混悬或熔融→滴制→冷却→干燥→洗丸→选丸→质检→分装药物+基质→混悬或熔融→滴制→冷却→洗丸→选丸→干燥→质检→分装药物+基质→混悬或熔融→滴制→洗丸→选丸→冷却→干燥→质检→分装药物+基质→混悬或熔融→滴制→冷却→洗丸→干燥→选丸→质检→分装、以水溶性基质制备滴丸时应选用下列哪一种冷凝液、水与醇地混合液、液体石蜡、乙醇与甘油地混合液、液体石蜡与乙醇地混合液、以上都不行、下列关于微丸剂概念正确地叙述是特指由药物与辅料构成地直径小于地球状实体特指由药物与辅料构成地直径小于地球状实体特指由药物与辅料构成地直径小于地球状实体特指由药物与辅料构成地直径小于地球状实体特指由药物与辅料构成地直径小于地球状实体、将灰黄霉素制成滴丸剂地目地在于、增加溶出速度、增加亲水性、减少对胃地刺激、增加崩解、使具有缓释性二、型题(配伍选择题)[—]、微丸、微球、滴丸、软胶囊、脂质体、可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具有疗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常用包衣材料包衣制成不同释放速度地小丸、可用滴制法制备、囊壁由明胶及增塑剂等组成[—]、成型材料、增塑剂、增稠剂、遮光剂、溶剂、明胶、山梨醇、琼脂、二氧化钛[—]、、水、液体石蜡、硬脂酸、石油醚、制备水溶性滴丸时用地冷凝液、制备水不溶性滴丸时用地冷凝液、滴丸地水溶性基质、滴丸地非水溶性基质三、型题(多项选择题)、根据囊壳地差别,通常将胶囊分为、硬胶囊、软胶囊、肠溶胶囊、缓释胶囊、控释胶囊、胶囊剂具有如下哪些特点能掩盖药物不良嗅味、提高稳定性可弥补其它固体剂型地不足可将药物水溶液密封于软胶囊中,提高生物利用度可延缓药物地释放和定位释药生产自动化程度较片剂高、成本低、哪些性质地药物一般不宜制成胶囊剂、药物是水溶液、药物油溶液、药物稀乙醇溶液、风化性药物、吸湿性很强地药物、一般空胶囊制备时常加入下列哪些物料、明胶、增塑剂、增稠剂、防腐剂、润滑剂、下列关于胶囊剂正确叙述是空胶囊共有种规格,但常用地为号空胶囊随着号数由小到大,容积由小到大若纯药物粉碎至适宜粒度就能满足硬胶囊剂地填充要求,即可直接填充型胶囊剂填充机是自由流入物料型应按药物规定剂量所占容积来选择最小空胶囊、下列关于软胶囊剂正确叙述是软胶囊地囊壳是由明胶、增塑剂、水三者所构成地,明胶与增塑剂地比例对软胶囊剂地制备及质量有重要地影响软胶囊地囊壁具有可塑性与弹性对蛋白质性质无影响地药物和附加剂均可填充于软胶囊中可填充各种油类和液体药物、药物溶液、混悬液和固体物液体药物若含水或为水溶性、挥发性有机物制成软胶囊有益崩解和溶出、软胶囊剂地制备方法常用、滴制法、熔融法、压制法、乳化法、塑型法、胶囊剂地质量要求有、外观、水分、装量差异、硬度、崩解度与溶出度、微丸剂地制备方法常用、沸腾制粒法、喷雾制粒法、高速搅拌制粒法、挤出滚圆法、锅包衣法答案一、型题、、、、、、、、、、、、、、、、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二、型题[—] [—] [—]三、型题、、、、、、、、、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执业药师药剂试题版

17、最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为
A.风化性的药物
B.吸湿性的药物
C.药物的水溶液
D.具有苦味及臭味的药物
E.易溶性的刺激性药物
18、不宜制成软胶囊的药物为
A.液体药物
B.对光敏感的药物
C.药物的水溶液
D.具有苦味及臭味的药物
E.含油量高的药物
19、下列哪一个不是硬胶囊剂的组成
A.甘油
B.明胶
10、下列关于胶囊剂的叙述中正确的为
A.可以掩盖药物的不适苦味及臭味
B.生物利用度高于片剂、丸剂
C.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D.弥补其他固体剂型的不足
E.药物释放快,没有延时作用
答案部分
一、A
1、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滴丸剂所用的基质一般具备类似凝胶的不等温溶胶凝胶互变性,分为两大类:
1.水溶性基质常用的有聚乙二醇类(如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等)、泊洛沙姆、明胶等。
E.改变其溶解性
15、空胶囊制备的流程为
A.溶胶→蘸胶→干燥→拔壳→切割→整理
B.溶胶→蘸胶→干燥→拔壳→整理
C.溶胶→蘸胶→拔壳→切割→干燥→整理
D.溶胶→干燥→蘸胶→拔壳→切割→整理
E.溶胶→切割→蘸胶→干燥→拔壳→整理
16、下列宜制成软胶囊的是
A.维生素E
B.药物的稀乙醇溶液
C.甲醛
D.硫酸锌
【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经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修改】
第四章胶囊剂和丸剂
一、A
1、以PEG 6000为基质制备滴丸剂时,不能选用的冷凝液是
A.轻质液状石蜡
B.重质液状石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胶囊剂、滴丸剂和丸剂
第一节胶囊剂
1.胶囊剂:指药物或加有辅料充填于空心胶囊或密封于软质囊材中的固体制剂。
2.胶囊剂的特点
(1)能掩盖药物不良嗅味、提高药物稳定性
(2)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较高
(3)可弥补其他固体剂型的不足
(4)可延缓药物的释放和定位释药
3.药物影响胶囊壳:
(1)若药物是水溶液或稀乙醇溶液,会使囊壁溶化;
(2)若填充风化性药物,可使囊壁软化;
(3)若填充吸湿性很强的药物,可使囊壁脆裂。
(4)由于胶囊壳溶化后,局部药量很大,因此易溶性的刺激性药物也不宜制成胶囊剂。
4. 胶囊的分类:依据胶囊的溶解与释放特性,可分为硬胶囊(通称为胶囊)、软胶囊(胶丸)、缓释胶囊、控释胶囊和肠溶胶囊,主要供口服。
5.硬胶囊剂的制备:
(1)空胶囊的主要成囊材料与附加剂:
①增加韧性与可塑性,一般加入增塑剂如甘油、山梨醇、CMC-Na、HPC、油酸酰胺磺酸钠;
②减少流动性、增加胶冻力,加入增稠剂琼脂等;
③对光敏感药物,可加遮光剂二氧化钛(2%~3%);
④为防止霉变,可加防腐剂尼泊金等。
(2)空胶囊由囊体和囊帽组成,其制备条件:
①溶胶→蘸胶(制坯)→干燥→拔壳→切割→整理,一般由自动化生产线完成;
②生产环境洁净度应达10000级,温度10~25度,相对温度35%~45%。
(3)空胶囊共有八种规格,但常用的为0~5号,随着号数由小到大,容积由大到小;即0号体积最大。
(4)物料的填充设备:
①a型是由螺旋杆压进物料;
②b型是用柱塞上下往复压进物料;
③c型是自由流入物料;
④d型在填充管内,先将药物压成单位量药粉块,再填充于胶囊中。
6.软胶囊的制备:
(1)囊壳的组成:
①囊壳的弹性与干明胶、增塑剂(甘油、山梨醇、两者的混合物)水的质量比例有关;
②干明胶:甘油:水的比例以1:(0.4~0.6):1为宜;
③增塑剂用量过低,囊壁会过硬,反之。
(2)内容物性状的影响:
①液体药物含水量不应超过5%;
②不宜制成软胶囊剂:
1)水溶性、挥发性、小子分有机物,如乙醇、酮、酸、酯等,能使囊材软化或溶解2)醛可使明胶变性
3)
③内容物pH值控制在2.5~7.0为宜。
可选用磷酸盐、乳酸盐等缓冲液调整。
(3)所包药物为混悬液时对胶囊大小的影响
(4)制备方法:滴制法和压制法。
滴制法由具双层喷头的滴丸机完成;
压制法是将胶液制成厚薄均匀的胶片,再将药液置于两个胶片之间,用钢板模或旋转模压制软胶囊的一种方法。
7.胶囊剂的质量检查:
(1)质量检查:
①外观
②装量差异:取20粒检查,超限者不得多于2粒,并不得有一粒超出限度1倍。
③崩解时限:取供试品6粒,
1)硬胶囊:30分钟内全部崩解;
2)软胶囊:1小时内全部崩解;
3)肠溶胶囊:先在盐酸溶液中检查2小时,囊壳均不得有裂缝或崩解现象,然后在人工肠液中检查,1小时内全部崩解。
(2)包装与贮藏:①密闭性良好的玻璃容器,
②透湿系数小的塑料容器
③泡罩式复合铝塑包装
④中药硬胶囊剂包装盒内应放干燥剂,置于25℃以下、相对湿度不超过45%的阴凉韩干燥处密闭保存。
第二节滴丸剂和小丸
1.滴丸剂(drop pills)——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基质加热熔化均匀后,滴入到不相混溶的
冷凝液中,经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制剂。
(1)特点:
①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利于劳动保护,工艺周期短、生产率;
②工艺条件易于控制,质量稳定,剂量准确,受热时间短,易氧化及具挥发性的药物溶于基
质后,可增加其稳定性;
③基质容纳液态药物量大,故可使液态药物固化,如芸香油滴丸含油可达83.5%;
④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滴丸具有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如灰黄霉素滴丸有效剂
量是100目细粉的1/4、微粉(粒径5μm以下)的1/2;
发展了耳、眼科用药新剂型,五官科制剂多为液态或半固态剂型,作用时间不持久,作为滴丸可起到延效作用。
(2)基质——除了主药以外的赋形剂均称为“基质”:
①水溶性基质:聚乙二醇类(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泊洛沙姆、明胶……
②脂溶性基质: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氢化植物油……
(3)滴丸制备常用的冷凝液:
①水溶性:水、乙醇;
②非水溶性:二甲基硅油、液状石蜡、植物油。
(4)一般制备工艺流程:
药物﹢基质→混悬或熔融→滴制→冷却→洗丸→干燥→选丸→质检→分装(5)滴丸的成型力=液滴表面张力-液滴、冷凝液界面张力-冷凝液表面张力
(6)溶散时限:①普通滴丸:30分钟内全部溶散;
②包衣滴丸:1小时内全部溶散。
2.小丸(pellets)——指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均匀混合,选用适宜的粘合剂或润湿剂以适当方法制成的球状或类球状固体制剂。
(1)小丸的粒径应为0.5~3.5mm,主要用于口服;
(2)主要特点:①在胃内分布面积大,吸收快,可制成速释小丸;
②通过包衣或加阻滞剂,可制成缓释小丸。
(3)制备方法:沸腾制粒法、喷雾制粒法、包衣锅法、挤出滚圆法、离心抛射法、液中制粒法等。
(4)制作小丸的目的:为了达到缓释、控释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