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知识初学者必读(5)之色彩的性质

合集下载

色彩原理知识点总结

色彩原理知识点总结

色彩原理知识点总结色彩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不仅是视觉的感知,更是情感和文化的表达。

色彩原理是一门研究色彩特性、相互关系和运用规律的科学,它是设计师、艺术家和创意人员必须了解的重要知识。

本文将从色彩的基本属性、色彩相互关系、色彩搭配和色彩运用等方面对色彩原理进行总结。

一、色彩的基本属性1. 色相色相是指色彩的种类,是人们直接感知到的颜色特征。

常见的色相包括红、橙、黄、绿、蓝、紫等。

在色相环中,相邻色相之间可以通过混合得到新的颜色,例如红和黄混合得到橙色。

2. 饱和度饱和度是指色彩的纯度,即色彩的独立程度。

饱和度高的颜色显得鲜艳、鲜明,而饱和度低的颜色则显得柔和、灰暗。

3. 亮度亮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也称为明度。

亮度高的颜色看起来较光亮,亮度低的颜色则显得较暗淡。

以上三个属性构成了色彩的基本特征,设计师和艺术家可以通过调整这些属性来创造各种丰富多彩的色彩效果。

二、色彩相互关系1. 色彩对比色彩对比是指不同色彩在视觉上的鲜明差异,包括冷暖对比、明暗对比和互补对比等。

冷暖对比是指冷色和暖色之间的对比,明暗对比是指明亮色和暗淡色之间的对比,互补对比是指互补色之间的对比。

色彩对比可以增强视觉效果,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2. 色彩连续性色彩连续性是指由相邻色彩所构成的色彩序列,例如色相环中相连的颜色。

色彩连续性可以产生柔和的过渡效果,使整体色彩构图更加和谐。

3. 色彩协调色彩协调是指在色彩搭配中使各种不同的色彩相互衬托,产生和谐的效果。

常见的色彩协调包括单色调、相似色调和对比色调等。

色彩协调可以使整体设计更加统一,塑造出特定的视觉效果。

以上色彩相互关系的知识可以帮助设计师和艺术家更加理解色彩的运用规律,从而创作出更具吸引力和表现力的作品。

三、色彩搭配1. 单色调搭配单色调搭配是指以相同的色相为主导,通过调整饱和度和亮度来产生不同的色彩层次。

单色调搭配可以营造出具有统一性和和谐性的视觉效果,适用于需要表达某种情感或氛围的设计场景。

色彩搭配之色彩属性

色彩搭配之色彩属性

色彩搭配之色彩属性服装搭配的重中之重是色彩搭配,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色彩的属性。

A、明度:谈到明度,宜从无彩色人手,因为无彩色只有一维,好辩的多。

最亮是白,最暗是黑.以及黑白之间不同程度的灰,都具有明暗强度的表现。

若按一定的间隔划分,就构成明暗尺度。

有彩色即靠自身所具有的明度值,也靠加减灰、白调来调节明暗。

日本色研配色体系(P.C.C·S·)用九级,门塞儿则用十一级来表示明暗,两者都用一连串数字表示明度的速增。

物体表面明度,和它表面的反射率有关。

反射的多,吸收得少,便是亮的;相反便是暗的。

只有百分之百反射的光线,才是理想的白,百分之百吸收光线,便是理想的黑。

事买上我们周围没有这种理想的现象,因此人们常常把最近乎理想的白的硫化镁结晶表面,作为白的标准。

在P.C.C.S.制中,黑为1,灰调顺次是2.4.3.5、4.5.5.5、6.5、7.5、8.5,白就是9.5。

越靠向白,亮度越高,越靠向黑,亮度越低。

通俗的划分,有最高、高、略高、中、略低、低、最低七级。

在九级中间,如果加上它们的分界级,即2、3、4、5、6、7.8、9,便得十七个亮度级。

有彩色的明暗,其纯度的明度,以无彩色灰调的相应明度来表示其相应的明度值。

明度一般采用上下垂直来标示。

最上方的是白,最下方是黑,然后按感觉的发调差级,排入灰调。

…这一表明明暗的垂直轴,称无彩色轴,是色立体的中轴。

B、色相:有彩色就是包含了彩调,即组、黄、蓝等几个色族,这些色族便叫色相。

最初的基本色相为:红、橙、黄、绿、蓝、紫。

在各色中间加插一两个中间色,其头尾色相,按光谱顺序为:红、橙红、黄橙、黄、黄绿、绿、绿蓝、蓝绿、蓝、蓝紫,紫。

红紫、红和紫中再加个中间色,可制出十二基本色相。

这十二色相的彩调变化,在光谱色感上是均匀的。

如果进一步再找出其中间色,便可以得到二十四个色相。

如果再把光谱的红、橙黄、绿、蓝、紫诸色带圈起来,在红和紫之间插入半幅,构成环形的色相关系,便称为色相环。

配色原理知识点总结

配色原理知识点总结

配色原理知识点总结一、色彩基础知识1. 色相色相是色彩的基本属性之一,是指色彩所呈现出来的基本色调。

对于人类来说,色相从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基本颜色过渡到彼此之间的无数种颜色。

色彩的色相是由其所具有的波长决定的。

在配色中我们需要根据色相的搭配来确定色彩的主次关系。

2. 亮度亮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也被称为色彩的明度。

亮度维度上存在明亮的颜色和暗淡的颜色,在配色中亮度的对比关系将影响到设计的整体效果。

3. 饱和度饱和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也被称为色彩的纯净度。

饱和度越高的颜色越纯净鲜艳,饱和度低的颜色则更加灰暗。

配色中需要根据饱和度的搭配来确定色彩的明暗对比。

4. 色彩对比色彩对比是指色彩在明暗、饱和度、色相等方面的差异性。

在设计中,色彩对比可以用来突出重点、塑造氛围、增加趣味性等。

二、配色原理1. 对比配色对比配色是指将不同色彩属性的色彩进行搭配,如明暗对比、冷暖对比、明暗对比、饱和度对比等。

这种配色方法常用于突出主色,增加视觉冲击力。

2. 类似配色类似配色是指选择邻近的色彩或相似的色相进行搭配,这种配色方法通常会让整体色彩和谐统一,给人一种温和柔美的感觉。

3. 三色配色三色配色是指从色相环中选择三个相互等距离分布的颜色进行搭配,通常会在视觉上形成一种均衡的效果。

4. 互补配色互补配色是指从色相环中选择相互对立的两种颜色进行搭配,这种配色方法会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通常用于突出重点和增加视觉冲击力。

5. 单色调配色单色调配色是指将同一色相的不同明度、饱和度的色彩进行搭配,这种配色方法在视觉上会产生一种柔和的效果。

6. 邻色对比配色邻色对比配色是指搭配彼此相邻的色相进行色彩搭配,这种配色方法会产生一种柔和、和谐的效果。

三、配色技巧1. 在配色中遵循“三色为主”的原则,即在设计中最多使用三种颜色进行搭配。

2. 在进行色彩搭配时,需要考虑色相的互补关系,明暗度的对比,饱和度的搭配等因素。

3. 在进行色彩搭配时,需要考虑使用暖色调和冷色调进行对比和平衡,以达到整体色彩的和谐效果。

调色干货知识点总结

调色干货知识点总结

调色干货知识点总结一、色彩理论知识1.色彩的基本属性色彩是由光线的颜色组成的,它由三个基本属性组成:色调、饱和度和亮度。

色调是指颜色的种类,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度,亮度是指颜色的明暗程度。

了解这三个基本属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调整图像的色彩。

2.色彩的色相环色相环是包含了所有可能的颜色的一个圆环,它将颜色按照色调的不同排列在圆环上。

通过色相环,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颜色之间的关系,帮助我们进行更准确的色彩调整。

3.冷暖色调冷色调是指向蓝色偏移的颜色,暖色调是指向橙色偏移的颜色。

在调色过程中,了解冷暖色调的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色彩的运用。

二、调色工具1.调色板调色板是调色的利器,它包含了常用的色彩和调整色彩的工具。

在调色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调色板来选择需要的颜色,同时调整色彩的属性如饱和度、亮度等。

2.曲线调整曲线调整是一种比较高级的调色工具,通过调整图像的曲线,可以精细地调整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进而达到理想的色彩效果。

3.色彩平衡色彩平衡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精准地调整图像的整体色彩,包括调整整体色调、中间色调和阴影色调的平衡,让图像的色彩更加和谐。

4.色彩分离色彩分离是一种常用的调色技巧,通过分离RGB三个通道的颜色,我们可以更加精确地调整图像的色彩,使其更加丰富和饱满。

三、调色技巧1.色彩对比色彩对比是指在图像中使用对比鲜明的颜色来增加画面的吸引力和情感表达,例如将冷暖色调进行对比。

合理地使用色彩对比可以使图像更加生动。

2.色彩分层色彩分层是指将图像的不同颜色分为不同的层次,并对其进行独立的调整。

通过色彩分层,我们可以更细致地控制图像的色彩,调整每个色彩的属性。

3.色彩情感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情感表达,例如红色代表热情、激情,蓝色代表冷静、深沉。

在调色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图像的情感表达需要,选择合适的色彩进行调整。

4.色彩风格不同的色彩风格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画面效果,例如清新、时尚、古典等。

在调色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图像的主题和风格选择合适的色彩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色彩基础理论知识

色彩基础理论知识

01
02
03
黑、白、灰
无彩色系中的颜色没有色 相和纯度,只有明度的变 化。它们通常用于强调或 中和其他颜色。
特点
无彩色系简约、低调,常 常给人一种沉稳、内敛的 感觉。
应用
在设计中,无彩色系常常 用于背景、文字或细节部 分,以突出其他有彩色元 素。
有彩色系
红、橙、黄、绿、蓝、紫
01
有彩色系中的颜色具有色相、明度和纯度三个属性。
单色搭配
单色搭配是指整个画面只使用一种颜色或同一色系的色彩进行搭配,以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这种搭配方式通常用于表达平 静、安宁和低调的氛围。
在单色搭配中,可以通过调整明度和饱和度来创造层次感和立体感,避免画面过于单调。
类比色搭配
类比色搭配是指使用相邻的两种或多种颜色 进行搭配,以创造和谐、自然的视觉效果。 这种搭配方式能够给人带来轻松、愉快的感 觉。
应用
在室内装修中,空间混合广泛应用于墙面、地面、家具等的设计与搭 配。在服装设计中,空间混合也广泛应用于面料的染色与图案设计。
04 色彩的心理感受
色彩的温度感
01
红色、橙色和黄色等暖色调通常 会给人温暖、热烈的感觉,而蓝 色、紫色和绿色等冷色调则给人 凉爽、清新的感觉。
02
色彩的温度感与人的心理联想有 关。例如,火焰和太阳是人们普 遍认为的温暖象征,而冰和水则 是冷感的象征。
室内设计中的色彩运用
空间感
色彩可以影响室内空间 感,例如冷色调可以使 空间感觉更加宽敞,而 暖色调则可以营造温馨、 亲密的氛围。
舒适度
色彩可以影响人们的情 绪和舒适度,例如柔和 的色调有助于放松和休 息,而明亮的颜色可以 提高活力。
风格
色彩在室内设计中也是 表达风格和主题的重要 手段,例如使用复古色 调可以营造出古典或怀 旧的风格。

色彩知识——色彩基础知识、几种色彩的属性

色彩知识——色彩基础知识、几种色彩的属性

色彩知识——色彩基础知识、几种色彩的属性色彩知识——色彩基础知识、几种色彩的属性1自然界中的颜色可以分为无彩色和彩色两大类。

无彩色指黑色、白色和各种深浅不一的灰色,而其他所有颜色均属于彩色。

(一)色彩三属性(1)色相也叫色泽,是颜色的基本特征,反映颜色的基本面貌。

(2)饱和度也叫纯度,指颜色的纯洁程度。

(3)明度也叫亮度,体现颜色的深浅。

(二)色相对比的基本类型两种以上色彩组合后,由于色相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效果称为色相对比。

它是色彩对比的一个根本方面,其对比强弱程度取决于色相之间在色相环上的距离(角度),距离(角度)越小对比越弱,反之则对比越强。

1.零度对比(1)无彩色对比无彩色对比虽然无色相,但它们的组合在实用方面很有价值。

如黑与白、黑与灰、中灰与浅灰,或黑与白与灰、黑与深灰与浅灰等。

对比效果感觉大方、庄重、高雅而富有现代感,但也易产生过于素净的单调感。

(2)无彩色与有彩色对比如黑与红、灰与紫,或黑与白与黄、白与灰与蓝等。

对比效果感觉既大方又活泼,无彩色面积大时,偏于高雅、庄重,有彩色面积大时活泼感加强。

(3)同类色相对比一种色相的不同明度或不同纯度变化的对比,俗称同类色组合。

如蓝与浅蓝(蓝+白)色对比,绿与粉绿(绿+白)与墨绿(绿+黑)色等对比。

对比效果统一、文静、雅致、含蓄、稳重,但也易产生单调、呆板的弊病。

(4)无彩色与同类色相比如白与深蓝与浅蓝、黑与桔与咖啡色等对比,其效果综合了(2)和(3)类型的优点。

感觉既有一定层次,又显大方、活泼、稳定。

2.调和对比(1)邻近色相对比色相环上相邻的二至三色对比,色相距离大约30度左右,为弱对比类型。

如红橙与橙与黄橙色对比等。

效果感觉柔和、和谐、雅致、文静,但也感觉单调、模糊、乏味、无力,必须调节明度差来加强效果。

(2)类似色相对比色相对比距离约60度左右,为较弱对比类型,如红与黄橙色对比等。

效果较丰富、活泼,但又不失统一、雅致、和谐的感觉。

(3 )中度色相对比色相对比距离约90度左右,为中对比类型,如黄与绿色对比等,效果明快、活泼、饱满、使人兴奋,感觉有兴趣,对比既有相当力度,但又不失调和之感。

色彩的基本属性

色彩的基本属性

色彩的基本属性
色彩的三属性是指色彩具有的色相、明度、彩度三种性质。

三属性是界定色彩感官识别的基础,灵活应用三属性变化是色彩设计的基础。

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在色彩的三种属性中色相被用来区分颜色,根据光的不同频率,色彩具有红色、黄色或绿色等性质,这被称之为色相。

黑白没有色相,为中性。

根据物体的表面反射光的程度不同,色彩的明暗程度就会不同,这种色彩的明暗程度称为明度。

在孟塞尔颜色系统中,黑色的绝对明度被定义为0(理想黑),而白色的绝对明度被定义为100(理想白);而相对明度就如通常我们所看到的字黑被定义为5,纸白被定义为95;其他系列灰色则介于两者之间。

彩度:色彩的彩度表示彩色相对与非彩色差别的程度。

是描述色彩离开相同明度中性灰色的程度的色彩感觉属性,是主观心理量。

一般是直接用色彩中纯色成分的主观观察量表示。

如蒙塞尔系统中的
2、
4、6等。

若彩度也用百分数表示时,其含义是“含彩量”或“含灰量”。

色彩搭配原理与技巧的基本知识

色彩搭配原理与技巧的基本知识

色彩搭配原理与技巧的基本知识如下:
1.颜色的基本属性:颜色有三个基本属性:色相、饱和度和明度。

色相是指颜色的名称,如红、绿、蓝等;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度,越高表示颜色越鲜艳;明度是指颜色的亮度,越高表示颜色越明亮。

2.色彩搭配的基本原理:色彩搭配的基本原理包括对比原理、类
比原理和单色原理。

对比原理指的是选择互补色或相反色进行搭配,如红色和绿色、黑色和白色等;类比原理指的是选择相邻的颜色进行搭配,如蓝色和紫色、橙色和黄色等;单色原理指的是选择同一色相的不同明度和饱和度的颜色进行搭配,如深蓝色、浅蓝色、灰蓝色等。

3.色彩搭配的技巧:色彩搭配的技巧包括控制色彩的数量、选择
主色调和辅色调、运用色彩的明度和饱和度、运用色彩的比例等。

控制色彩的数量指的是尽量选择少量的颜色进行搭配,避免过多的颜色造成视觉混乱;选择主色调和辅色调指的是选择一个主色调作为主题,再选择一至两个辅色调进行搭配;运用色彩的明度和饱和度指的是通过调整颜色的明度和饱和度来实现搭配效果;运用色彩的比例指的是根据需要调整不同颜色的比例,以达到平衡、和谐的效果。

4.色彩的情感作用:色彩不仅仅是一种视觉体验,它还具有情感
作用。

不同的颜色会引起不同的情感体验,如红色代表热情、活力,蓝色代表平静、冷静,黄色代表快乐、活力等。

在色彩
搭配时,需要考虑颜色所代表的情感作用,以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

以上是一些色彩搭配原理与技巧的基本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色知识初学者必读(5)之色彩的性质下面继续《配色知识初学者必读》系列文章(前文回顾:【一】、【二】、【三】、【四】),我们会发现,不同的色彩搭配会给人感官上的不同感受,这是因为色彩本身所具有的不同性质造成的。

通过这一篇教程的学习,我将会针对色彩的相对性质、生理性质和心理性质三种色彩性质进行讲解,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色彩与人的感受之间的关系。

1. 相对的性质
色彩的性质在对比中会显得鲜明,所以色彩就具有相对性质。

比如明亮的颜色看起来轻,厚重的颜色看起来重,色彩的性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1.1 寒与暖
在色彩学中,把不同色相的色彩分为暖色、冷色和温色,从红紫、红、橙、黄到黄绿色称为暖色,以橙色最暖。

从青紫、青到青绿色称冷色,以青色为最冷。

紫色是红与青色混合而成,绿色是黄与青混合而成,因此是温色。

暖色的画面会给人溫暖热情的感觉。

图01
冷色的画面会给人冰冷宁静的感觉。

图02
1.2 兴奋与镇静
在色彩的性质中,直接触及人的感情的就是兴奋和镇静。

色彩的兴奋与镇静感,影响最明显的是色相。

如图所示,红、橙、黄等鲜艳而明亮的色彩给人以兴奋感。

图03
如图所示,蓝、蓝绿、蓝紫等色使人感到沉着、平静。

图04
1.3 轻与重
决定色彩轻重感觉的主要因素是明度和纯度。

明度高的色彩感觉轻,明度低的色彩感觉重;在同明度、同色相条件下,纯度高的感觉轻,纯度低的感觉重。

如图所示,高明度的画面会给人轻的感觉。

图05
如图所示,采用低明度、低纯度的色彩,可以营造出画面的厚重效果。

图06
1.4 前进与后退
色彩可以使人感觉进退,一般暖色系和明度高的色彩具有前进的效果在色彩的比较中,给人比实际距离近的色彩叫前进色,如图所示,暖色比冷色更富于前进、扩张的特性。

图07
如图所示,冷色系和明度较低的色彩则具有后退效果。

图08
1.5 喜悦与悲伤
令人产生喜悦感觉的色彩称之为喜悦的色彩,如图所示,喜悦的色彩是以黄色为中心的暖色系,可使作品充满洋溢的跃动感。

图09
令人感到悲伤的色彩称之为悲伤的色彩,如图所示,悲伤的色彩是以冷色系为主的暗色在作品中使用具有悲伤感的色彩,可使作品充满低沉、下降、失落的感受。

图10
1.6 圆滑与锐利
在形状的表现上,有圆滑感的形状给人亲切的感觉,尖锐的形状则会给人冷峻感,如图所示,暖色调的色彩给人圆滑的感觉。

图11
如图所示,以蓝灰色为主的冷色调,突出了男性特征,给人一种锐利感。

图12
1.7 软与硬
感觉软的色彩给人柔软、温和、又具有膨胀感的印象,中间色和暖色系的颜色会给人较强的柔软的感觉。

如图所示,使用色彩软的性质,会使画面明快,柔和、具有朝气蓬勃的效果。

图13
如图所示,硬的色彩主要是明度较低的冷色系的色彩会给人硬的感觉。

图14
1.8 细腻与粗糙
如图所示,采用明亮的色调和充满想象的色彩,使画面给人一种光滑而细腻的感觉。

图15
如图所示,使用暗浊的色彩,使画面给人一种粗糙感。

图16
1.9 未来与过去
如图所示,结合冷色系彩度高的颜色和舒缓的颜色,可以很好的表现未来感。

图17
如图所示,表现过去主要是表现传统和古典的感觉。

图18
1.10 清爽与淳厚
如图所示,采用明度高的冷色系表现清爽感。

图19
如图所示,以深棕色系为主表现淳厚,整体灰色感强。

图20
1.11 微弱与强烈
如图所示,画面色彩对比弱的给人一种微弱感。

采用强烈的色彩对比会给强烈感。

图21
如图所示,采用高明度的色彩比低明度的色彩会显得微弱。

图22
2. 生理方面的性质
生理是在心理之前的,人的心理在很多程度上受生理支配的。

如图所示,红色的诱导性要比绿色高。

因为红色是震动频率最高的可见光,可以促进使人兴奋的荷尔蒙的分泌。

图23
2.1 诱导性
暖色系的诱导性强,如图所示,警示牌多采用该类色彩唤起人们对危险的注意。

图24
2.2 视认性
视认性就是从远处也可以进行辨认的性质。

配色时可以使用有明度差的对比。

如图所示,表现了视认性高的配色。

图25
如图所示,表现了视认性低的配色。

图26
2.3 错视
错视是指在读取图形的时候,我们眼睛所产生的错觉。

如图所示,虽然是同样的颜色看起来却好像不一样。

图27
如图所示,人们可以利用错视让静止的画面动起来,产生刺激并增加新鲜感。

图28
3. 心理方面的性质
五颜六色的色彩,具有不同的象征含义、给人不同的心理暗示,这些抽象的概念需要人们具有敏锐的色彩观察能力,和具有感性的色彩分析能力,在这一章的学习中,我们就以不同的色相来分析色彩带给人们的不同心理感受,以便在设计或生活中科学的运用色彩。

人们对不同的色彩表现出不同的好恶,这种心理反应,常常是因人们生活经验、利害关系以及由色彩引起的联想造成的,此外也和人的年龄、性格、素养、民族、习惯分不开。

例如看到红色,联想到太阳,万物生命之源,从而感到崇敬、伟大,也可以联想到血,感到不安、野蛮等等。

如图所示,表现了主要色彩的心理意向图,可以更好的理解色彩与心理的关系。

图29
3.1 不同年龄色彩心理需求
不同年龄对于色彩有不同的心理诉求。

如图所示,以儿童为消费群体时,应多采用开放而多元的色彩。

图30
如图所示,以成人为消费群体时,应采用成熟而稳重的色彩。

图31
3.1 不同性别色彩心理需求
不同性别,以女性为消费群体时,应多采用以粉色为主的暖色系,如图所示。

图32
以男性为消费群体时,应多采用以蓝色为主的冷色系,如图所示。

图33
3.3 不同产品定位
不同产品定位,应采用与之相适应的色彩搭配。

如图所示,体现了高贵与奢华的奢侈品。

图34
如图所示,则体现了体现亲和力的日用品。

图35
通过这个篇幅的教程,我们知道了色彩的相关性质,相信大家在今后对于色彩的理解将不会仅仅停留在是绿色还是红色等一些对色彩的表面认识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