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消防工程系统简介
消防工程简介介绍

发展历程与现状
发展历程
消防工程经历了从古代的简单灭火工具到现代的自动化消防系统的演变。
现状
现代消防工程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包括火灾预防、灭火救援、应急管 理等多个方面。
消防工程的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
消防工程强调预防为主,通过 加强火灾预防措施,降低火灾
发生的风险。
科学施救
消防工程遵循科学施救的原则 ,根据火灾现场的具体情况, 采取合理的灭火救援措施。
工业生产领域
工厂车间
消防工程需要确保车间内的消防设施完备,如灭火器、喷淋系统等,并定期进行 消防演练。
仓库储存区
仓库内需要设置防火分隔和消防通道,确保货物储存安全,并配备相应的消防设 施。
公共设施领域
学校、医院
需要设置独立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 够快速疏散人群。
图书馆、博物馆
需要安装火灾报警系统和喷淋灭火系统,以防止火灾发生并 控制火势蔓延。
新型灭火技术
研发高效、环保、安全的灭火技 术和装备,如高压细水雾灭火系 统、气体灭火系统等,提高灭火 效率。
智能化消防装备
利用机器人、无人机等智能化装 备,实现远程监控和自动灭火, 提高救援效率。
法规完善与政策支持
完善消防法规
加强消防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职责和义务,确保消防工作的有效 实施。
设计与规划
确定消防设施需求
01
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规模、结构等因素,确定所需的消防设施
类型和数量。
制定消防设施规划
02
结合建筑物的整体规划,制定消防设施的布局和设计,确保其
科学、合理、有效。
考虑紧急疏散路线
03
在规划中要考虑到紧急疏散路线,以及如何引导人员安全撤离
建筑消防工程-第三章-消火栓系统

点击添加标题文字
室外消火栓的设置范围 (1)民用建筑、厂房、仓库、储罐(区)和堆场周围应设置 室外消火栓系统。 (2)用于消防救援和消防车停靠的屋面上,应设置室外消火 栓系统。 (3)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且建筑物体积小于等于3000m²的戊 类厂房,居住区人数不超过500人且建筑物层数不超过两层的 居住区,可不设置室外消火栓系统。
点击添加标题文字
在直升机停机坪出入口处设置消火栓距停机坪距离不小于5m 。 消防电梯前室应设置室内消火栓,并应计入消火栓使用数量。 室内消火栓的布置应满足同一平面有2支消防水枪的2股充实水 柱同时达到任何部位的要求,但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24m且体 积小于或等于5000m3的多层仓库、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54m 且每单元设置一部疏散楼梯的住宅,以及《消防给水及消火栓 系统技术规范》第3.5.2条中规定可采用1支消防水枪的场所, 可采用1支消防水枪的1股充实水柱到达室内任何部位。
20<N≤30
同一时间火灾起数 1
2
一起火灾灭火设计流量 L/S 15 20 30 35
45
60
30<N≤40 75
40<N≤50
50<N≤70
3
90
N≤70
100
点击添加标题文字
室外消火栓用水量
耐火 等级
建筑体积
建筑物名称及 类别
1500m3
1500m3≤
< V≤3000
3000m3< V≤50003
点击添加标题文字
当室外消防给水引入管设有倒流防止器且发生火灾时因其水头 损失导致室外消火栓不能满足火灾时出流量不应小于15L/s, 且供水压力从地面算起不应小于0.10MPa的要求时,应在该倒 流防止器前设置一个室外消火栓。
消防工程合同-建筑物灭火系统设计

消防工程合同建筑物灭火系统设计一、前言二、项目概述本项目为建筑物的灭火系统设计工作。
建筑物位于地区,共平方米,包括层楼。
三、设计目的灭火系统的设计目的是确保建筑物及其中的人员、财产得到充分的保护。
灭火系统应能在火灾发生时及时而有效地进行扑救,并保证消防安全。
设计应符合地区的消防法规和标准要求。
四、设计范围1. 主要系统设计包括消防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等。
2. 辅助系统设计包括火灾报警系统、疏散指示系统、排烟系统等。
3. 建筑物灭火设备的选型和布置设计。
五、设计方案1. 消防水系统设计消防水系统是建筑物灭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用途,设计应包括合适的消防水源、消防水管网和消防水泵等。
水源可采用市政供水或设置专用的水箱,消防水管网应满足供水量和供应压力的要求。
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一种可靠的自动报警并扑灭火源的系统。
该系统应根据建筑物的特点确定喷头的位置和数量,以及灭火喷头的安装类型(例如喷水喷头、洒水喷头等)。
设计还应包括水流计算、水泵输送能力计算等。
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一种常用的灭火设备,应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火灾风险确定布置方案。
设计时需要考虑火灾探测器的位置和类型,喷头的安装位置和数量,喷水流量和喷水压力等参数。
4. 泡沫灭火系统设计泡沫灭火系统适用于易燃液体和特殊场所的灭火工作。
根据泡沫灭火系统的特点,设计应包括消防水源、泡沫液箱、消防水泵、喷头等设备的选型和布置。
5. 火灾报警系统设计火灾报警系统是提前发现火灾,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的重要手段。
设计中应确定探测器的布置位置、类型和数量,以及报警装置的布置。
系统应与主机、消防验收中心等进行联动,实现及时报警和响应。
6. 疏散指示系统设计疏散指示系统是在火灾发生时指导人员疏散的重要工具。
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使用情况确定疏散指示标志的位置和数量,确保人员能够迅速找到安全出口。
浅析建筑工程中的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言 ,建 筑工程 的 体量都 较大 ,建 筑 内各 种 畅通 。 设 施和线 路较 为 复杂 ,火灾 隐患 多 ,一 旦 3其他控 制 :排烟 、正 压送 风系统 、 起 火 ,火势蔓 延 得 比较 快 ,人员 疏散 比较 照 明系统 、电梯 管理 困难 。如果没有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很难 火灾 发生 以后 ,产 生 的 大 量 浓 烟 对 实 现火 灾 的预防 、扑救 。在 建筑 工程 中 , 身体非 常有 害 ,不仅影 响人 员 的撤离 ,也 安 装并 保证 消 防联动控 制 系统 的正常使 用 给灭 火带来 很大 的 困难 ,所 以在 火灾发 生 既 能对 火灾进 行探 测 和 自动报警 ,又 能根 之后要 及 时的排 除浓 烟 。排 烟 、正压送 风 据 火灾 的位 置 ,及时发 出灭 火信 号 ,启 动 系统 由排 烟 阀门 、排 烟风机 、送 风机等 部 灭 火设 施及 时灭 火 ,消防联 动控 制系 统是 分组 成 , 一 般情 况下 , 排烟 阀 门是关 闭的 , 整个 建 筑设施 安 全的保 证 。 火灾 发生之 后 ,阀 门开启 ,空间 内 的其 他 消防联 动控 制系统 的控 制 内容 送风 机 、排 风机 关闭 ,以防止火 势蔓延 。 消 防联 动 控 制 系统 的控 制 内容 主 要 在火 灾发 生 以后 ,火 灾应 急照 明打开 ,平 包 括 以下三个 方 面 : 常的 照明 系统关 闭 。火 灾应 急照 明系统 包 l 灭 火控 制 :消火 栓灭 火控 制 、 自动 括安 全照 明 、疏 散照 明 、备 用照 明 ,以保 喷 水灭 火控 制 、气体 自动灭 火控 制 证火 灾发 生后正 常 的照 明需 求 。电梯 管理 建 筑 工 程 中最 常 用 的 灭 火 方 式 是 消 是指火 灾发 生之 后 ,消 防联 动控 制系统 对 火 栓灭 火 。消火 栓灭 火控制 系统 由电控部 电梯 的运行 管理 。 电梯管理 有两 种不 同 的 分 和消 防 给水设 备组 成 。消防控 制 中心对 管理 方式 ,火灾 发生 的时候 ,消 防 中心 向 消火栓灭火系统的控制包括控制消防水泵 电梯发出信号,电梯 自动降到最底层。 的控制 ,显示 消 防水 泵的状 态 、起泵按 钮 二 、 目前 消 防联 动 控 制 系 统 存 在 的 的位 置 。在 控制 过程 中要经 常定 期 的检测 问题 消 防泵 的运 行 情 况 、消 防 水 池 的 储 水 情 目前 消 防联 动 控 制 系统 存 在 的问 题 况 、阀门 的情 况 、消 防水带 的情 况 。 自动 主要 以现在 两个 方面 :一是 系统 本身 的问 喷 水灭 火 系统分 为干 式 、湿 式两 种 ,干式 题 ,二是 日常管 理上 的 问题 。 系统旨在收到火警信号之后再在管网系统 1 消 防联动控 制 系统存 在 的问题 中充水 ,湿 式平 常就处 于充 水状 态 ,火灾 消 防 联 动控 制 系统 存 在 的 问题 主 要 发 生 ,温度 上升 到一定 值 ,自动 喷水 系统 的 自动报警 系统 联动 控制上 存在 问题 。主 就 开始 启动 。气 体 自动灭火 控制 系统 主要 要体 现在 以下两 个方 面 ,首 先是 联动设 备 用 于一 些不 宜用 水或 有其他 限制 条件 场所 动作 的不规 范 问题 。在建筑 工程 模拟火 灾 的救火 当 中。一旦 探 测器测 到火 情 ,发 出 现场 ,火灾 楼层 所有 的消 防联动 控制 系统 信号,控制器收到信号后使电磁阀放出气 所有 动作都 会进 行一遍 ,实 际上 这些联 动 体灭火。 设备 动作 间存在 着很 多 问题 ,一 次报 警和 2防火控 制 :防火 门 、防火 卷帘 门控 二次 报警 ,其联 动设 备动 作是不 同 的。其 制 次是 防火 门防火 卷帘 两侧探 测器 的设 置上 平 常 时候 的 防火 门是 开启 的 ,一 旦 存在 问题 。采用 不 同的规 范对 防火 门和 防 火 灾发 生 , 便 可 通过 自动或 者手 动将 它关 火卷 帘两侧 的探 测器进 行设 置 ,防火 门和 闭 ,防止火 势蔓 延 。防火卷 帘 门一般设 置 防火 卷 帘 在感 烟 探测 器 的警 报 响起 之 后 , 于防 火分 区的通 道 口位置 ,在火 灾发 生 的 其动 作时 不一样 的 。规范 之 间的 区别 在专 时 候 ,防火 卷帘 根据 消防控 制指令 ,先 下 用探测 器上 ,采 用一般 探测 器 ,防火 区 内 放 一部 分卷 帘 ,以让人 员疏 散 ,一段 时间 任意 一点都 可 以触动 卷帘 就开始 动作 ,而 只有 烟飘 到 防火门 、 之 后 ,启动 相关 的控 制装置 ,卷 帘下 放到 采用 专用探 测器 的话 ,
建筑消防工程中的泡沫—水喷淋联用系统

建筑消防工程中的泡沫—水喷淋联用系统一、《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20147.2.3下列汽车库、修车库宜采用泡沫—水喷淋系统,泡沫—水喷淋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51的有关规定:1 Ⅰ类地下、半地下汽车库;2 Ⅰ类修车库;3 停车数大于100辆的室内无车道且无人员停留的机械式汽车库。
二、《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51-2010节选7.3.1 下列场所不宜选用闭式泡沫-水喷淋系统:1 流淌面积较大,按本规范第7.3.4条规定的作用面积不足以保护的甲、乙、丙类液体场所;2 靠泡沫混合液或水稀释不能有效灭火的水溶性液体场所;3 净空高度大于9m 的场所。
7.3.2 火灾水平方向蔓延较快的场所不宜选用泡沫-水干式系统。
7.3.3 下列场所不宜选用管道充水的泡沫-水湿式系统:1 初始火灾为液体流淌火灾的甲、乙、丙类液体桶装库、泵房等场所;2 含有甲、乙、丙类液体敞口容器的场所。
7.3.4系统的作用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泡沫混合液应在8L/s至最大设计流量范围内达到额定的混合比。
7.3.7 喷头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2 当喷头设置在屋顶时,其公称动作温度应为121℃~149℃;3 当喷头设置在保护场所的中间层面时,其公称动作温度应为57℃~79℃;当保护场所的环境温度较高时,其公称动作温度宜高于环境最高温度30℃。
7.3.8 喷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任意四个相邻喷头组成的四边形保护面积内的平均供给强度不应小于设计供给强度,且不宜大于设计供给强度的1.2倍;2 喷头周围不应有影响泡沫喷洒的障碍物;1 当系统管道充注泡沫预混液时,其管道及管件应耐泡沫预混液腐蚀,且不应影响泡沫预混液的性能;2 充注泡沫预混液系统的环境温度宜为5℃~40℃;4 充水系统的环境温度应为4℃~70℃。
7.3.10 泡沫-水预作用系统与泡沫-水干式系统的管道冲水时间不宜大于1min。
建筑工程消防系统

连接消防设备,如消防泵、消防电梯等,实现火灾发 生时的联动控制。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01
喷头
感应火灾温度,激活后喷水灭 火。
02
管道
输送水源至喷头。
03
水泵
提供水源,需配备备用电源以 确保持续供水。
04
控制阀
调节水量和压力。
消火栓系统
消火栓
安装于建筑内外,提供灭火水 源。
水带
连接消火栓与水枪,输送水源 。
水枪
喷水灭火,需根据火势选择不 同类型的水枪。
消防泵
提供水源,需配备备用电源以 确保持续供水。
气体灭火系统
储存容器
储存灭火气体。
管道
输送灭火气体至保护区。
释放阀
控制灭火气体的释放。
感温探测器
监测保护区温度,触发气体释放。
防排烟系统
排烟口
设置于建筑各层,用于排除火灾产生 的烟雾。
送风口
向建筑内送入新鲜空气,稀释烟雾。
建筑工程消防系统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5
目录
• 建筑工程消防系统概述 • 建筑工程消防系统设计 • 建筑工程消防系统施工与验收 • 建筑工程消防系统维护与管理 • 建筑工程消防系统案例分析
01
建筑工程消防系统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建筑工程消防系统是指在建筑物内设置的火灾预防和应急救援的系统,包括火 灾报警、灭火设备、疏散指示和应急照明等部分。
详细描述
工业厂房的消防系统维护与管理专业性强,需要定期进行设施检查与维护,确保 系统正常运行。同时,要建立健全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员工消防安全培训 和教育,提高整体消防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4 地下工程消防系统及设计要点

隧道与地下工程灾害防护
第三章火灾的防护
火灾对地下工程的破坏特点隧道及地下工程的火灾模型12隧道及地下工程防火设计地下工程消防系统及设计要点3
4
一地下工程消防系统
建筑消防系统:为建筑物的火灾预防和火灾扑灭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保障系统,以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水平。
该系统包括人、物两方面。
●建筑防火;
●灭火系统:冷却、窒息、隔离、化学抑制等;
●防排烟系统;
●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火灾探测器、手动警报按钮等;
●电器系统:消防电源、火灾应急照明、紧急广播、疏散指示标
志等;
●消防控制中心。
(1)消防给水、排水和灭火系统设计规定;
(2)防烟、排烟系统设计;
(3)通风、空调系统防火设计;
(4)电器防火设计
二各类地下工程的消防设计特点
(1)城市地铁;
(2)公路隧道;
(3)铁路隧道;
(4)地下商业空间。
(1)消防给水、排水和灭火系统设计规定;
(2)防烟、排烟系统设计;
(3)通风、空调系统防火设计;
(4)电器防火设计
二各类地下工程的消防设计特点
(1)城市地铁;
(2)公路隧道;
(3)铁路隧道;
(4)地下商业空间。
思考题:
(1)怎样进行地下工程的防火设计
(2)隧道与地下工程有哪些消防系统?进行消
防设计应注意哪些方面?。
建筑消防设备工程-第7章-防排烟系统

7.3 高层民用建筑机械排烟
• 7.3.1 设置机械排烟设施的部位
• 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的以 下部位,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
• ①长度超过20。且不能直接对外采光和自然通风的走 道;虽有直接采光和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60m的内走 道。
• ②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面积超过100㎡,且经常有人 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如大型办公室、储存较 多可燃物的库房等)。对于面积较大的房间考虑排烟设 施,而对于使用人数较少、面积较小的房间不考虑排烟 设施,既可保障根本平安,又可节约投资。
• c.车库应按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几计算,
• (2)排烟口的设置要求 应设在顶棚上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亡,且与 附近平安出口沿走道方向相邻边缘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1.50 m。设在顶棚上的排烟n,距可燃构件或可燃物的距离不 应小于1.oo m。排烟口平时应关闭,并应设有手动和自动开启 装置。防烟分区内的排烟口距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 m。
送人应该保护的疏散区域,如前室、楼梯间、封闭避难 层(间)等,以提高该区域的室内压力,阻挡烟气的侵入。 • (2)组成 一般情况下,防烟系统由加压送风机、风道和
• 7.1.3 排烟系统
• 1)自然排烟
• (1)原理 自然排烟是利用火灾时产生的热烟气流 的浮力和外部风力作用,通过建筑物的对外开口 把烟气排至室外的排烟方式。这种排烟方式实质 上是热烟气与室外冷空气的对流运动,其动力是 由于火灾时产生的热量使室内温度升高、密度减 小、热压增大,在室内外空气之间产生的热压差。
• 7.2.2 自然排烟的优缺点 • 自然排烟的优点:构造简单、经济,不需要专门的排
烟设备及动力设施,运行维修费用低,排烟口可以兼作 平时通风换气用。对于顶棚高大的房间(中庭),假设在 顶棚上开设排烟口,自然排烟效果好。 • 自然排烟的缺点:排烟效果不稳定,对建筑设计有一 定的制约,存在火灾通过排烟口向上层蔓延的危险性。 • 1)自然排烟效果不稳定 • 影响自然排烟不稳定的因素有: • ①排烟量及烟气温度随火灾的开展而变化。 • ②高层建筑的热压作用随季节发生变化。 • ③室外风速、风向随气象情况变化。 • 消除上述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影响是很困难的,对于①, ②项的影响,根本就无法消除,对于③的影响,可采用 专用排烟竖井(排烟塔)的自然排烟方式消除,但排烟竖 井要占用相当大的建筑面积,国内已很少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