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训练(汉书)

合集下载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汉书-霍光金日磾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汉书-霍光金日磾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汉书·霍光金日磾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金日磾字翁叔,本匈奴休屠王太子也。

武帝元狩中,票骑将军霍去病将兵击匈奴右地,多斩首。

昆邪、休屠恐,谋降汉。

休屠王后悔,昆邪王杀之,并将其众降汉。

父以不降见杀,日磾与母阏氏、弟伦俱没入官,输黄门..养马。

久之,武帝游宴见马,后宫满侧。

日磾等数十人牵马过殿下,莫不窃视,至日磾独不敢。

日磾长八尺二寸,容貌甚严,马又肥好,上异而问之,具以本状对。

上奇焉,即日赐汤沐衣冠,拜为马监。

日磾既亲近,上甚信爱之,出则骖乘..,入侍左右。

贵戚多窃怨,曰:“陛下妄得一胡儿,反而贵重之!”上闻,愈厚焉。

日磾母教诲两子,甚有法度,上闻而嘉之。

病死,诏图画于甘泉宫。

日磾每见画常拜,乡之涕泣,然后乃去。

初,莽何罗谋为逆。

日磾视其志意有非常,心疑之,阴独察其动静。

是时上行幸林光宫,日磾小疾卧庐。

何罗与弟通及小弟安成矫制夜出,共杀使者,发兵。

明旦,上未起,何罗亡何从外入。

日磾奏厕心动,立入坐内户下。

须臾,何罗裹白刃从东箱上,见日磾,色变,走趋卧内欲入,行触宝瑟,僵。

日磾得抱何罗,因传曰:“莽何罗反!”日磾捽胡投何罗殿下,得禽缚之,穷治皆伏辜,繇著忠孝节。

日磾自在左右,目不忤视者数十年。

上欲内其女后宫不肯及上病属霍光以辅少主光让日磾日磾曰臣外国人且使匈奴轻汉于是遂为光副。

初,武帝遗诏以讨莽何罗功封日磾为秺侯,以帝少不受封。

辅政岁余,病困,大将军光白封日磾,卧授印绶..。

一日,薨,赐葬具冢地,送以轻车介士,军陈至茂陵,谥曰敬侯。

日磾子赏嗣侯,佩两绶。

日磾弟伦之子子安惇笃有智,宣帝爱之,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改编自《汉书·霍光金日磾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上欲内其女/后宫不肯/及上病/属霍光以辅少主/光让日磾/日磾曰/臣外国人/且使匈奴轻汉/于是遂为光副/B. 上欲内其女后宫/不肯/及上病/属霍光以辅少主/光让日磾/日磾曰/臣外国人/且使匈奴轻汉/于是遂为光副/C. 上欲内其女/后宫不肯/及上病/属霍光以辅少主/光让日磾/日磾曰/臣外国人/且使匈奴轻/汉于是遂为光副/D. 上欲内其女后宫/不肯/及上病/属霍光/以辅少主/光让日磾/日磾曰臣外国人/且使匈奴轻/汉于是遂为光副/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黄门是官署名,汉时设有黄门官,给事于黄门之内。

汉书文言文阅读

汉书文言文阅读

汉书文言文阅读第1篇:汉书文言文阅读项籍字羽,下相人也。

家世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去。

梁怒之。

籍曰:“书足记姓名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耳。

”于是梁奇其意,乃教以兵法。

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

梁尝有栎阳逮,请蕲狱椽曹咎书抵栎阳狱史司马欣,以故事皆已。

梁尝杀人,与籍避仇吴中。

吴中贤士大夫皆出梁下。

每有大徭役及丧,梁常主办,*以兵法部勒宾客子弟,以知其能。

秦始皇帝东游会稽,渡浙*,梁与籍观。

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梁掩其口,曰:“无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籍长八尺二寸,力扛鼎(11),才气过人。

吴中子弟皆惮籍。

----节选自《汉书》1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2分)①封于项②乃教以兵法17.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书足记姓名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耳。

18.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项羽是哪些与众不同之处。

(2分)19.李清照《夏日绝句》和杜牧《题乌*亭》对项羽“乌*自刎”的看法大相径庭,你认同哪种?说明理由。

(2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东《夏日绝句》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乌*亭》*16、*示例:①在②于是17、*示例:读书能够写自己名字就可以了,学剑只能对抗一人,不值得学,要学就学能与万人抗衡的本领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汉书朱云传文言文阅读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10分)故槐里令朱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

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①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②。

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③其馀。

”上④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⑤。

”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

”御史将⑥云下。

云攀殿槛,槛折。

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逢、比干⑦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

于是左将**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

2024届高考语文东汉文言文阅读训练(含解析)

2024届高考语文东汉文言文阅读训练(含解析)

东汉文言文阅读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也。

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

妻羞之,求去,买臣不能留,即听去。

其后,买臣独行歌道中,负薪墓间。

后数岁,买臣随上计吏为卒,将重车至长安,待诏公车,粮用乏,上计吏卒更乞丐之。

会邑子严助贵幸,荐买臣,召见,说《春秋》,言《楚词》,帝甚说之,拜为中大夫,与严助俱侍中。

后坐事免,久之,召待诏。

是时,东越数反覆,买臣因言:“故东越王居保泉山,一人守险,千人不得上。

今闻东越王更徙处南行,去泉山五百里,居大泽中。

今发兵浮海,席卷南行,可破灭也。

”上拜买臣会稽太守。

入吴界,见其故妻、妻夫治道,呼令后车载其夫妻,到太守舍,置园中,给食之。

居一月,妻自经死,买臣乞其夫钱,令葬。

悉召见故人与饮食诸尝有恩者,皆报复焉。

居岁余,买臣受诏将兵,与横海将军韩说等俱击破东越,有功。

征入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

数年,坐法免官,复为丞相长史。

张汤为御史大夫。

始买臣与严助俱侍中,贵用事,汤尚为小吏,趋走买臣等前。

及买臣为长史,汤数行丞相事,知买臣素贵,故陵折之。

买臣后遂告汤阴事,汤自杀,上亦诛买臣。

(选自《汉书·朱买臣传》,有删改)主父偃者,齐临淄人也。

学长短纵横之术,晚乃学《易》《春秋》、百家言。

游齐诸子间,诸儒生相与排傧,不容于齐。

家贫,假贷无所得,北游燕、赵、中山,皆莫能遇,客甚困,乃西入关见卫将军。

卫将军数言上,上不省。

资用乏,留久,诸侯宾客多厌之,乃上书阙下。

朝奏,暮召入见。

偃数上疏言事。

迁谒者,中郎,中大夫,岁中四迁。

偃说上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

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

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

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嫡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削自稍弱矣。

”于是上从其计。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汉书 霍光传》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汉书 霍光传》

文言文专题训练------《汉书•霍光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霍光字.子孟,骠骑将军去病弟也。

征和二年,卫太子为江充所败,而燕王旦、广陵王胥皆多过失。

是时上年老,宠姬赵婕妤有男,上心欲以为嗣,命大臣辅之。

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

上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

后元二年春,上游五柞宫,病笃.,光涕泣问曰:“如有不讳,谁当嗣者?”上曰;“君未谕前画意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

”光顿首..让曰:“臣不如金日碑。

”日碑亦曰:“臣外国人,不如光。

”上以光为大司马大将军,日碑为车骑将军,及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搜粟都尉桑弘羊为御史大夫,皆拜卧内床下,受遗诏辅少主。

明日,武帝崩.,太子袭尊号,是为孝昭皇帝。

帝年八岁,政事一决于光。

光为人沉静详审,长才七尺三寸,白皙,疏眉目,美须髯。

每出入,上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

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

殿中尝有怪,一夜群臣相惊,光召尚符玺郎,郎不肯授光。

光欲夺.之,郎按剑曰:“臣头可得,玺不可得也!”光甚义之。

明日,增此郎秩二等。

众庶莫不多.光。

自昭帝时,光子禹及兄孙云皆中郎将,云弟山奉车都尉侍中,领胡越兵。

光两女婿为东西宫卫尉,昆弟诸婿外孙皆奉朝请,为诸曹大夫,骑都尉,给事中。

党亲连体,根据于朝廷。

光自后元秉持万机,及上即位乃归政上谦让不受诸事皆先关白光然后奏御天子光每朝见上虚己敛容礼下之已甚光薨,上及皇大后亲临光丧,谥曰宣成侯。

(选自《汉书•霍光传》,有删节)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及上即位/乃归政/上谦让不受诸事/皆先关白光/然后奏御天子/光每朝见/上虚己敛容/礼下之已甚/ B.及上即位/乃归政/上谦让不受/诸事皆先关白光/然后奏御天子/光每朝见/上虚己敛容/礼下之已甚/ C.及上即位/乃归政/上谦让不受诸事/皆先关白光/然后奏御天子/光每朝见上/虚己敛容/礼下之已甚/ D.及上即位/乃归政/上谦让不受/诸事皆先关白光/然后奏御天子/光每朝见上/虚己敛容/礼下之已甚/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字,本名以外起的表德行或本名意义的名字。

文言文阅读训练:《汉书-袁盎传》 (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汉书-袁盎传》 (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汉书•袁盎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爰盎字丝。

其父楚人也,故为群盗,徙安陵。

高后时,盎为吕禄舍人。

孝文即位,盎兄哙任盎郎中。

淮南厉王朝,杀辟阳佚,居处骄甚。

盎谏日:“诸侯太骄必生患,可适削地。

”上弗许淮南王益横。

谋反发觉,上征淮南王,迁之蜀,槛车传送。

盎时为中郎将,谏日:“陛下素骄之,弗稍禁,以至此,今又暴摧折之,淮南王为人刚,有如遇霜露行道死,陛下竟为以天下大弗能容,有杀弟名,奈何?”上不听遂行之淮南王至雍病竺闻上辍食哭於哀。

盎入,顿首请罪。

上日:“以不用公言至此。

”盎日:”上自宽,此往事,岂可悔哉!陛下有高世行三此不足以毁名。

且陛下迁淮南王,欲以苦其志,使改过,有司宿卫不谨,故病死。

”于是上乃解,盎由此名重朝廷。

上从霸陵上,欲西驰下峻阪,盎搅辔。

上日:”将军怯邪?“盎言日:”臣闻千金W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圣主不枣危,不侥幸。

今陛下聘六飞,驰不测山,有如马惊车败陛下纵自轻,奈高庙、太后何?”上乃止及晁错已诛,盎以太常使吴。

吴王欲使将,不肯。

欲杀之,使一都尉以五百人围守盎军中。

初,盎为吴相时,从史盗私盎侍儿。

盎知之,弗泄,遇之如故。

人有告从史,”君知女与侍者通”,乃亡去。

盎驱自追之,遂以侍者赐之,复为从史。

及盎使吴见守,从史适在守盎校尉司马,乃悉以其装费买二石醇醪,会天寒,士卒饥渴,饮醉西南陶卒,卒皆卧。

司马夜引盎起,日:”君可以去矣,吴王期旦日斩君。

"盎弗信,日:”何为者?“司马日:”臣故为君从史盗侍儿者也。

”盎乃惊,谢日:”公幸有亲,吾不足累公。

”司马日:“君第去,臣亦且亡,避吾亲,何所患!”乃以刀决帐.道从醉卒直出。

司马与分背。

盎解节旄怀之,履步行七十里,明,见梁骑,驰去,遂归报。

吴楚破,上以盎为楚相,尝上书,不用,病免家居。

盎虽居家,景帝时时使人问筹策。

梁王欲求为嗣,盎进说。

梁王以此怨盎,使人遮刺杀盎安陵郭门外。

(选自《汉书・爰盎晁错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不听遂/行之淮南王/至雍/病死/闻上/辍食哭/甚哀B.上不听/遂行之淮南王/至雍/病死/闻/上辍食/哭甚哀C.上不听遂/行之/淮南王至雍/病死/闻上/辍食哭/甚哀D.上不听/遂行之/淮南王至雍/病死/闻/上辍食/哭甚哀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义是指高处、上面,古时常特指尊长、上级,或特指君主、帝王,或特指天。

文言文阅读训练:《汉书-卜式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汉书-卜式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汉书·卜式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材料一:卜式,河南人也。

以田畜为事。

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

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

”使者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式曰:“臣生与人亡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何故见冤?”使者曰:“苟,子何欲?”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匈奴可灭也。

”使者以闻。

丞相弘曰:“此非人情,愿陛下勿许。

”于是上不报式。

式归,复田牧。

岁余会浑邪等降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

式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

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上识式姓名,曰:“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助边。

”上于是以式终长者,召拜中郎。

初,式不愿为郎,上曰:“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

”式既为郎,布衣草履而牧羊。

岁余,羊肥息。

上过其羊所,善之。

式曰:“非独羊也,治民犹是矣。

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

”上奇其言,使式治民,有政声。

上以式朴忠,拜为齐相。

(节选自《汉书》,有删改)材料二:夫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

涉险畏之途,干祸难之事,贪欲以伤生,谗慝①而致死,此君子之所惜哉!行诚孝而见.贼,履仁义而得罪,丧身以全家,泯躯而济国,君子不咎也。

自乱离已来,吾见名臣贤士,临难求生,终为不救,徒.取窘辱,令人愤懑。

侯景之乱,王公将相,多被戮辱,妃主姬妾,略无全者。

唯吴郡太守张嵊,建义不捷,为贼所害,辞色不挠;及鄱阳王世子谢夫人,登屋诟怒,见射而毙。

夫人,谢遵女也。

何贤智操行若此之难?婢妾引决若此之易?悲夫!(节选自《颜氏家训·养生》)【注】①谗慝(tè):为奸作恶。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岁A余B会C浑邪D等降E仓府F空G贫民H大徙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输,交出,献纳。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汉书-萧何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汉书-萧何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汉书·萧何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萧何,沛人也。

以文毋害为沛主吏掾。

高祖为布衣..时,数以吏事护高祖。

高祖为事长,常佑之。

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尝为丞督事。

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

沛公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

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

何进韩信,汉王以为大将军,说汉王令引兵东定三秦。

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抚谕告,使给军食。

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侍太子,治栎阳。

为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

计户转漕给军,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

上以此剸属任何关中事。

汉五年,已杀项羽,即皇帝位。

列侯..毕已受封,奏位次。

乃令何第一,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韩信谋反关中,吕后用何计诛信。

后何为民请曰:“长安地狭上林中多空地弃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稿为兽食。

”上大怒曰:“相国多受贾人财物,为请吾苑!”乃下何廷尉,械系之。

数日,王卫尉侍,前问曰:“夫职事苟有便于民而请之,真宰相事也。

陛下奈何乃疑相国受贾人钱乎!陛下何疑宰相之浅也!”上不怿。

是日,使使持节..赦出何。

何年老,素恭谨,徒跣入谢。

上曰:“相国休矣!相国为民请吾苑不许,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

吾故系相国,欲令百姓闻吾过。

”高祖崩,何事惠帝。

何病,上亲自临视何疾,因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对曰:“知臣莫如主。

”帝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何死不恨矣!”(选自《汉书·萧何曹参传》)10.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长安地狭/上林中多空地/弃/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稿/为兽食B. 长安地狭/上林中/多空地弃/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稿为兽食C. 长安地狭/上林中多空地/弃/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稿为兽食D. 长安地狭/上林中多空地/弃/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稿为兽食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布衣”指一般平民,后也称没有做官的读书人.B. 列侯,是从秦朝到南朝陈的一种爵位,没有封国。

文言文阅读训练1

文言文阅读训练1

文言文阅读训练1一、班昭续《汉书》早卒,有节行法度。

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

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③踵而成之。

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曰“大家”。

每有贡献异物,辄诏大家作赋颂。

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

(选自《后汉书•曹世叔妻传》)[注释]①扶风:古地名,今陕西境内。

②班彪:当时著名学者。

③东观藏书阁:皇家藏书楼。

[文化常识]帮助哥哥班固完成了未竟的事业,而且对阐述《汉书》起到了重要作用,她的诗赋在当时也很著名。

女性精通文史的在中国历史上不多,另一个是汉末的蔡文姬(蔡琰,见后文),还有一个是宋朝的李清照,她是杰出的女词人,她早年还同丈夫一起研究金石书画。

1.解释:①竞2.翻译:书》(就,到3、写马融的目的是什么二.蔡文姬求情方使驿④坐者满堂。

操谓宾客曰:“蔡伯喈女在外,今为诸君见之。

”及文姬进,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

操曰:“诚实相矜,然文状⑤已去,奈何?”文姬曰:“明公⑥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济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乃追原⑦祀罪。

(选自《后汉书•董祀妻传》)[注释】①屯田都尉:职官名称。

②当:判决。

③文姬:蔡文姬。

④使驿:使者。

⑤文状:文书。

⑥明公:对曹操的敬称。

⑦原:原谅,此指赦罪。

[文化常识](字伯喈)。

她博学有才辩,通音律。

初嫁卫仲道。

夫亡后归母家。

遇汉末大乱,为董卓部将所虏,归南匈奴左贤王,居匈奴12年,有子女二人。

曹操平定中原后,念蔡邕无后代,便以重金赎归,再嫁董祀。

她凭记忆写出了四百多篇古文。

她的《悲愤诗》及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最为著名。

当代戏剧家曹禺创作有话剧《蔡文姬》。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诣拜见②徒赤足③厩马棚④虎士勇敢的士卒2.翻译:①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表露的思想极悲哀,听的人都因此改变了脸色;②诚实相矜确实同情你(相,你);③济垂死之命救助将要被处死的人。

3.理解:“操感其言”属什么句式? 被动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阅读训练(二)《汉书》三则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谏成帝营陵寝疏(西汉)刘向臣闻贤圣之君,博观终始,穷极事情,而是非分明。

孝文皇帝居霸陵,顾谓群臣曰:“嗟乎!以北山石为椁,岂可动哉!”张释之进曰:“使其中有可欲,虽锢①南山犹有隙;使其中无可欲,虽无石椁,又何戚焉?”夫死者无终极,而国家有废兴,故释之之言,为无穷计也。

孝文寤焉,遂薄葬,不起山坟。

《易》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树,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

”棺椁之作,自黄帝始。

黄帝葬于桥山,尧葬济阴,丘陇皆小,葬具甚微。

文、武、周公葬于毕,秦穆公葬于雍橐泉宫祈年馆下,皆无丘陇之处。

此圣帝明王、贤君智士远览独虑无穷之计也。

逮至吴王阖闾,违礼厚葬。

十有余年,越人发之。

秦始皇帝葬于骊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山坟,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

天下苦其役而反之,骊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万之师至其下矣。

项籍燔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发掘。

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藏椁。

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数年之间,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岂不哀哉!是故德弥厚者葬弥薄,知愈深者葬愈微。

无德寡知,其葬愈厚,丘陇弥高,宫庙甚丽,发掘必速。

由是观之,明暗之效,葬之吉凶,昭然可见矣。

陛下即位,躬亲节俭,始营初陵,其制约小,天下莫不称贤明。

及徙昌陵,增埠为高,积土为山,发民坟墓,积以万数,营起邑居,期日迫卒,功费大万百余。

死者恨于下,生者愁于上,怨气感动阴阳,因之以饥馑,物故流离以十万数,臣甚愍焉。

陛下慈仁笃美甚厚,聪明疏达盖世,宜弘汉家之德,崇刘氏之美,光昭五帝三王,而顾与暴秦乱君竞为奢侈,比方丘陇,违贤知之心,亡万世之安,臣窃为陛下羞之。

孝文皇帝去坟薄葬,以俭安神,可以为则;秦始皇增山厚藏,以侈生害,足以为戒。

初陵之模,宜从公卿大臣之议,以息众庶。

(选自《汉书·楚元王传》,有删改)注:①锢:用金属溶液填塞空隙。

(1)对下列语句中划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离:遭受B.期日迫卒,功费大万百余迫卒:急促C.物故流离以十万数物故:死亡D.而顾与暴秦乱君竞为奢侈顾:回头(2)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写薄葬和厚葬的一组是()A.棺椁之作,自黄帝始下锢三泉,上崇山坟B.丘陇皆小,葬具甚微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C.以北山石为椁积土为山,发民坟墓D.始营初陵,其制约小葬之吉凶,昭然可见矣(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释之向汉文帝进言:假如有的王陵被人觊觎,即使陵寝修建得十分坚实,终会被人盗挖开。

文帝明白了这个道理,最终薄葬。

B.吴王阖闾违背礼制,实行厚葬;秦始皇大建陵墓,山坟高耸,陪葬丰厚。

但没过多长时间,他们的陵墓或被人挖掘,或遭人破坏,可悲可叹。

C.文、武、周公、秦穆公,为长久计,实行薄葬,他们都是道德高尚的智者:那些奢靡厚葬的人,实际上都是无德寡知者。

D.王侯丧葬之事,关乎人心向背、天下安危,俭则吉,奢则凶。

因此,作者在文末劝说成帝弘扬古帝先人的美德,简俭薄葬,不要效法暴秦乱君。

(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树,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

2)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藏椁。

3)孝文皇帝去坟薄葬,以俭安神,可以为则。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尹赏字子心,钜鹿杨氏人也。

以郡吏察廉为楼烦长。

举茂材,粟邑令。

左冯翊薛宣奏赏能治剧,徙为频阳令,坐残贼免。

后以御史举为郑令。

永始、元延间,上怠于政,贵戚骄恣,红阳长仲兄弟交通轻侠,臧匿亡命。

而北地大豪浩商等报怨,杀义渠长妻子六人,往来长安中。

丞相御史遣掾求逐党与,诏书召捕,久之乃得。

长安中奸猾浸多,闾里少年群辈杀吏,受赇报仇,相与探丸为弹,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丧。

城中薄暮尘起,剽劫行者,死伤横道,枹鼓不绝。

赏以三辅高第选守长安令,得壹切便宜从事。

赏至,修治长安狱,穿地方深各数丈,致令辟注为郭,以大石覆其口,名为“虎穴”。

乃部户曹掾史,与乡吏、亭长、里正、父老、伍人,杂举长安中轻薄少年恶子,无市籍商贩作务,而鲜衣凶服被铠扞持刀兵者,悉籍记之,得数百人。

赏一朝会长安吏,车数百两,分行收捕,皆劾以为通行饮食群盗。

赏亲阅,见十置一,其余尽以次内虎穴中,百人为辈,覆以大石。

数日壹发视,皆相枕藉死,便舆出,瘗寺门桓东,楬著其姓名,百日后,乃令死者家各自发取其尸。

亲属号哭,道路皆歔欷。

长安中歌之曰:“安所求子死?桓东少年场。

生时谅不谨,枯骨后何葬?”赏所置皆其魁宿,或故吏善家子失计随轻黠愿自改者,财数十百人,皆贳其罪,诡令立功以自赎。

尽力有效者,因亲用之为爪牙,追捕甚精,甘耆奸恶,甚于凡吏。

赏视事数月,盗贼止,郡国亡命散走,各归其处,不敢窥长安。

江湖中多盗贼,以赏为江夏太守,捕格江贼及所诛吏民甚多,坐残贼免。

南山群盗起,尹赏为右辅都尉,迁执金吾,督大奸猾。

三辅吏民甚畏之。

数年卒官。

疾病且死,戒其诸子曰:“丈夫为吏,正坐残贼免,追思其功效,则复进用矣。

一坐软弱不胜任免,终身废弃无有赦时,其羞辱甚于贪污坐臧。

慎毋然!”赏四子皆至郡守,长子立为京兆尹,皆尚威严,有治办名。

(选自《汉书·酷吏传》)注:令辟:砖块。

(1)下列句子中划横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长安中奸猾浸多浸:逐渐B.悉籍记之籍:凭借C.其余尽以次内虎穴中内:里面D.赏所置皆其魁宿置:放置(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以郡吏察廉为楼烦长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B.久之乃得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C.得赤丸者斫武吏五十者可以衣帛矣D.疾病且死不出,火且尽(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尹赏是钜鹿杨氏人,经过考核合格而担任了楼烦长,后来又担任过几个县的县令,曾经因为对罪犯残忍暴虐而被免官。

B.永始、元延年间,长安城中一些犯罪分子为非作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尹赏将他们收捕入狱,全部投入“虎穴”处死。

C.南山一带盗贼蜂起,尹赏又被起用为右辅都尉,后来调任执金吾,督察非常奸诈狡猾的人,三辅官吏民众特别害怕他。

D.尹赏在病危时用自己一生做官的经历告诫儿子们,儿子们听从父亲的话,他们为官崇尚威严,赢得了善于治理的名声。

(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城中薄暮尘起,剽劫行者,死伤横道,枹鼓不绝。

2)一坐软弱不胜任免,终身废弃无有赦时,其羞辱甚于贪污坐臧。

慎毋然!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延寿字长公,燕人也。

霍光擢延寿为谏大夫,徙颍川。

颍川多豪强,难治。

先是,赵广汉为太守,患其俗多朋党,故构会吏民,令相告讦,颍川由是以为俗,民多怨仇。

延寿欲更改之,教之礼让。

恐百姓不从,乃历召1郡中长老为乡里所信向者数十人,设酒具食,亲与相对,接以礼意,问以谣俗、民所疾苦,为陈和睦亲爱销除怨咎之路。

长老皆叹为便,可施行,因与议定嫁娶丧祭仪品,略依古礼,不得过法,百姓遵用其教。

数年,徙为东郡太守,黄霸代延寿居颍川,霸因其迹而大治。

延寿为吏,上礼义,好古教化,所至必聘其贤士,以礼待用,广谋议,纳谏争;修治学官2,春秋乡射,陈钟鼓管统弦,盛升降揖让,及都试讲开武,设斧铖旌旗,习射御之事。

治城郭,收赋租,先明布告其日,以期会为大事,吏民敬畏趋向之。

又置正、五长,相率以孝弟,不得舍奸人。

闾里仟佰有非常,吏辄闻知,奸人莫敢入界。

其始若烦,后皆便安之。

接待下吏,恩施甚厚而约誓明。

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刻责:“吾岂其负之,何以至此?”吏闻者自伤悔,门下掾自刭,人救不殊3,因瘖不能言。

延寿闻之,对掾史4涕泣,遣吏医治视,厚复其家。

延寿尝出,临上车,骑吏一人后至,敕功曹议罚白。

还至府门,门卒当车,愿有所言。

延寿止车问之,卒问:“今旦明府早驾,久驻未出,骑吏父来至府门,不敢入。

骑吏闻之,趋走出谒,适会明府登车。

以敬父而见罚,得无亏大化乎?”延寿举手舆中曰:“微子,太守不自知过。

归舍,召见门卒。

卒本诸生,闻延寿贤,无因自达,故代卒,延寿遂待用之。

在东郡三岁,令行禁止,断狱大减,为天下最。

(取材于《汉书·韩延寿传》)注释:1历召:一一召请。

2学言:学校。

3不殊:没死。

4掾史:下级官吏的通称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刻责欺负:压迫、侮辱B.略依古礼,不得过法过法:逾越法规C.霍光擢延寿为谏大夫擢:提拔D.门卒当车,愿有所言愿:希望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问以谣俗、民所疾苦其后楚日以削,竟为秦所灭B.微子,太守不自知过微斯人,吾谁与归C.高酒具食,亲与相对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娶D.因与议定嫁娶丧祭仪品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颍川由是以为俗,民多怨仇理解:颍川人从此相互告发成风,百姓间多仇恨B.闾里仟佰有非常,吏辄闻知理解:里弄等道出了事,官吏就会接到报告C.骑吏一人至后,敕功曹议罚白理解:骑吏不守时,延寿命功曹拟定处罚并且公布D.以敬父而见罚,得无亏大化乎理解:因敬爱父亲而受罚,这样该不会吃亏太大了吧9.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直接反映韩延寿理政特点的一组是①延寿欲更改之,教以礼让②因与议定嫁娶丧祭仪品,略依古礼,不得过法③其始若烦,后皆便安之④又置正、五长,相率以孝弟,不得舍奸人⑤闻延寿贤,无因自达,故代卒⑥骑吏父来至府门,不敢入A.①③⑥ B. ②④⑤ C. ①②④ D. ③⑤⑥10.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韩延寿不喜欢百姓互相告发的民俗,主张和睦、礼让、宽容。

B.韩延寿以律己,属下犯了错误,常深刻责己,感动了官吏。

C.黄霸借助韩延寿打下的基础,继续倡导亲爱和睦,颍川大治。

D.韩延寿善于审案,严格约束下属,因此令行禁止,诉讼锐减。

*****************************************************************答案为:(1)D“顾”,连词,反而、却。

(2)BA项,第一句不是讲薄葬,是讲“棺椁之作”发轫于黄帝; C项,第一句是孝文帝的想法,厚葬,不合要求;D项,第二句是在论述厚葬与薄葬的不同结果后的结论,不合要求。

(3)A“假如有的王陵被人觊觎”错,文中的意思是坟墓中有让人产生欲念的东西,也就是厚葬的危害,具体见第一段。

(4)1)古代安葬,用薪柴把死者厚厚地盖住,埋葬在原野之中,不起坟堆,不栽树木(作标记),后来的圣人改用棺椁。

2)后来,牧童丢失了羊,羊进入到了始皇陵的洞穴,牧人手持火把找羊,失火烧了里面的葬椁。

3)孝文皇帝不起坟堆,实行薄葬,因为节俭而使灵魂安息,可以作为榜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