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生物中考一轮复习《生物的变异》考点梳理及强化训练(含答案)
2024年中考生物复习真题汇编解析—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2024年中考生物复习真题汇编解析—生物的遗传和变异1:性状与相对性状1.(2023·广安)小诺晨跑时看到迎面跑来的人很像她的同桌小薇,小诺的判断依据是()A.基因B.DNA C.染色体D.性状【答案】D【解析】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
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性状。
故小诺晨跑时看到迎面跑来的人很像她的同桌小薇,小诺的判断依据是表现出来的性状。
2.(2023·苏州)两只长翅果蝇的杂交后代中,有长翅和残翅两种个体,如图所示。
若用字母B/b表示相应的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果蝇的长翅和红眼是一对相对性状B.决定果蝇残翅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C.子代中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BB或BbD.亲代果蝇再次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长翅占1/2【答案】C【解析】A、果蝇的长翅和红眼不是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不符合题意;B、亲代都是长翅,子代出现了新的性状残翅,表明残翅是隐性性状,长翅是显性性状,不符合题意;CD、若用字母B、b表示相应的基因,子代残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bb,则亲代长翅的基因组成均是Bb,遗传图解如图所示:则子代中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BB或Bb,亲代果蝇再次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长翅占3/4,故C 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3.(2022·铁岭)爸爸是双眼皮,妈妈是单眼皮,他们的两个女儿都是双眼皮,此现象解释错误的()A.控制单眼皮的基因消失了B.控制单眼皮的基因未消失但不表现C.单、双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D.相对性状有显隐性之分【答案】A【解析】生物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当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
因双眼皮(A)对单眼皮(a)为显性。
则双眼皮为显性性状,基因组成可能是AA或Aa,单眼皮为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aa。
遗传图解如下:AB .从遗传图解可看出,他们的两个女儿都是双眼皮,但基因组成都是Aa,控制单眼皮的基因未消失但不表现,A错误,B正确。
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第23讲 生物的变异(练习)(原卷版+答案解析)

第23讲生物的变异1.(2023春·四川绵阳·高一统考期末)一个双链DNA(DNA片段1),在复制过程中解旋时,DNA片段1经过诱变处理获得DNA片段2,如下图所示,而后DNA片段2经过复制得到DNA片段3的示意图。
不考虑图中变异位点外其他位点的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诱变处理获得的DNA片段2的碱基序列与片段1的不同B.DNA片段3与片段1中的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的比值相同C.DNA片段2至少需要经过3次复制,才能获得DNA片段3D.DNA片段2复制3次后,发生差错的DNA占DNA总数的1/22.(2023春·河北承德·高一承德县第一中学校联考期末)人的白化症状是由编码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而引起的,酪氨酸酶是基因A编码的产物,某地经检测发现,基因A上的3个位点发生突变分别形成基因a1、a2、a3,均会导致白化病的发生。
该实例说明了基因突变具有()A.不定向性B.随机性C.低频性D.普遍性3.(2023春·四川南充·高一统考期末)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重组可发生在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中B.姐妹染色单体间片段的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C.精子与卵细胞融合的过程发生了基因重组D.基因重组可产生新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4.(2023春·山东青岛·高一统考期末)在正常的DNA分子中,碱基缺失或增加非3的倍数,造成这位置之后的一系列编码发生移位错误的改变,这种现象称移码突变。
下列关于DNA核苷酸替换或增减及其生物学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碱基替换为另一对碱基是最简单的突变,这种替换都发生在同类碱基之间B.增加或减少一个或几个碱基造成的突变,均造成翻译时所有密码子读取位移C.碱基替换或数目改变都有可能使该基因决定的多肽的氨基酸顺序发生改变。
D.人类镰状细胞贫血症,就是移码突变造成基因功能变化的实例5.(2023春·四川南充·高一统考期末)下列有关人类镰状细胞贫血的说法正确的是()A.患者红细胞是弯曲的镰刀状B.患者血红蛋白的结构没有改变C.根本原因是致病基因发生了碱基的增添D.红细胞发生的这种改变一定能遗传给后代6.(2023春·湖北十堰·高一统考期末)镰状细胞贫血是一种遗传病,严重时会导致患病个体死亡。
2024中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清单13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5大考点+6大高频命题点)

清单13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思维导图知识梳理考点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遗传:亲子间的相似性。
2、变异:亲子间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
3、遗传学上把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统称为生物的性状。
4、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5、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性状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是: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6、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7、转基因技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8、性状受基因控制,还受到环境的影响。
考点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1、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
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之间传递的“桥梁”。
2、染色体: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3、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4、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5、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基因也成对存在,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6、人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就有46个DNA分子,有数万对基因。
7、形成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减少一半,每对染色体各分出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成单存在。
(23对减半成23条)8、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受精卵中也有23对染色体,但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是体细胞染色体的一半,即23条。
9、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10、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考点三基因的显性和隐性1、遗传学之父是孟德尔。
2、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两种。
3、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有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两种,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
4、显性基因的基因组成由AA和Aa两种,隐性基因的基因组成只有aa一种。
5、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等位基因存在于同一对染色体相同的位置上。
新高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12 生物的变异

知识2 基因重组 一、实质: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 二、类型 1.
2.
疑难探究 思考 除了自由组合型和互换型,你所了解的基因重组还有哪些类型? 提示 (1)细菌转化:S型细菌的DNA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2)病毒整合:病毒的DNA整合到宿主 细胞的DNA中;(3)人工重组:基因工程。
(3)实验现象:视野中既有染色体数目未发生改变的细胞,也有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的细胞。
二、染色体结构变异 1.类型
类型
图像
缺失
重复
倒位
联会异常
易位 2.结果: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导致性状的变异。
易混易错 1.染色体易位与互换
染色体易位
互换
图 解
区
可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间
发生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
13.(2020江苏,8)通过普通小麦和黑麦杂交,培育出小黑麦的过程与染色体变异无关。 ( ) 答案 ✕ 14.(2019江苏,4)弱小且高度不育的单倍体植株,进行加倍处理后可用于育种。 ( ) 答案 √ 15.(2019江苏,4)多倍体植株染色体组数加倍,产生的配子数加倍,有利于育种。 ( ) 答案 ✕
入位置及其后的序列
大;
缺失位置前不影响,影响缺 ②增添或缺失的碱基数是3的倍数,则可能仅影 响个别氨基酸
失位置及其后的序列
知识拓展 基因突变不改变生物性状的原因 1.突变部位:基因突变发生在基因的非编码区。 2.密码子简并:新产生的密码子与原密码子对应的是同一种氨基酸。 3.隐性突变:如AA中的一个A突变为a。 4.有些突变改变了蛋白质中的个别氨基酸,但该蛋白质的功能不变。
(名师整理)最新生物中考一轮复习《生物多样性》考点梳理及强化训练(含答案)

中考生物复习知识梳理与配套练习:生物多样性知识梳理一、生物的分类1.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把生物划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从大到小的七个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2.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要点点拨】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物种越多,但物种间的相似程度越小,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物种越少,物种间的相似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密切。
3.生物命名法:瑞典人林奈提出的双名法,即属名+种加词。
二、植物的分类1.分类依据:植物的形态结构。
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类依据是花、果实、种子。
2.植物的主要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三、动物的分类1.分类依据:动物的外部形态结构特征、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
2.动物的主要类群(1)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节肢动物。
(2)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四、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分类1.细菌根据形态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
2.真菌根据形态结构分为:酵母菌、霉菌、大型真菌(蘑菇)。
3.病毒根据宿主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配套练习一、选择题1.某同学建立了如图的生物分类表解,表解中①②③可代表的生物分别是A.水稻、霉菌、流感病毒B.草履虫、醋酸杆菌、衣藻C.马尾松、乳酸菌、流感病毒D.变形虫、枯草杆菌、乙肝病毒答案:C2.A动物和B动物同在一个属,B动物和C动物同在一个纲。
这三种动物中,共同特征较多的两种动物是A.无法判断B.A和BC.B和CD.A和C答案:B3.根据植物分类特征,水稻与下列哪种植物的亲缘关系最近A.罗汉松B.月季花C.向日葵D.甘蔗答案:D4.下列动物不属于脊椎动物的是A.两栖动物B.爬行食物C.节肢动物D.哺乳动物答案:C5.如图中生物在分类上正确的是A.葫芦藓B.杜鹃C.鲸D.鸽子答案:C6.水螅吃进去的食物被消化后,食物残渣由排出体外A.消化腔、肛门B.内胚层细胞、口C.消化腔、口D.内胚层细胞、肛门答案:B7.一般而言,包括植物种类最多的分类等级是A.纲B.门C.目D.科答案:B8.下面是我们常见的几种生物,其中属于植物的是A.中华鲟B.啄木鸟C.东北虎D.山东莒县的银杏答案:D9.我国的动物种类多种多样,以下哪种动物种类最多A.哺乳类B.鸟类C.两栖类D.鱼类答案:D10.某生物兴趣小组在一次实地考察中,观察了蝗虫、青蛙、家燕、家兔四种动物。
2024年中考生物总复习训练生物的遗传与变异含解析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一、单选题1.一只白色公羊与一只黑色母羊交配,生下的小羊全部为白色,此现象可说明为()A.限制黑色的基因消逝了B.黑色母羊必有AaC.限制黑色的基因未消逝但不表现D.白色公羊必有Aa【答案】C【解析】“一只白色公羊与一只黑色母羊交配,生下的小羊全部为白色”,表明白色是显性性状,黑色是隐性性状。
假设亲代白色公羊的基因组成是AA,亲代黑色母羊的基因组成是aa。
遗传图解如图:从遗传图解看出:限制黑色的基因并没有消逝,但不表现,还会遗传下去,故A错误。
亲代黑色母羊的基因必为aa,而不是Aa,黑色是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限制,故B错误。
限制黑色的基因未消逝但不表现,故C正确。
亲代白色公羊必为AA,而不是必有Aa,若为白公公羊Aa,产生A和a两种配子,而黑色母羊的基因组成是aa,产生a配子,这样亲代产生的生殖细胞随机结合,后代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aa表现的性状是黑色,与题干不符合要求,故D错误。
故选:C2.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缘由是()A.后代易得传染病B.后代都会的传染病C.后代存活率很低D.后代得遗传病的概率高【答案】D【解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者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跟近亲结婚没有关系,近亲结婚后代易患遗传病,A、B错误。
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隐性致病基因相遇的机会增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机率大,而不是近亲结婚后代的存活率很低,C错误。
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
缘由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隐性致病基因相遇的机会增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机率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很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病,其危害特别显著,因此禁止近亲结婚可以削减后代得遗传病的可能性,D正确。
2023届中考生物专题强化训练:生物的变异(含答案)

2023届中考生物专题强化:生物的变异一、选择题(共13题)1.某中学参与了科技馆“太空种子种植”活动,同学们得到了经过太空射线辐射后培育的杭椒、蛋茄、黄瓜等种子进行种植。
太空育种的依据是A.基因突变B.杂交育种C.自然选择D.基因重组2.一种生活在浅海的章鱼,能根据周围环境不断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和形状。
关于章鱼的这种伪装能力,说法错误的是A.是主动变异形成的B.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有利于章鱼躲避敌害D.有利于章鱼获取食物3.下列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是A.正常绵羊生出短腿安康羊B.同卵双生的兄弟,一个胖些,一个瘦些C.双眼皮的父母生出单眼皮的女儿D.一只白猫生出一窝小黑猫和小花猫4.多少年来,关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一直吸引着科学家探索的目光。
关于它们的研究人类一直没有停下脚步。
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体的所有性状是否表现只与基因有关B.生物体的所有性状都是肉眼可以观察到的C.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甜菜,含糖量提高,是可以遗传的D.饱满粒大的种子种下去,收获的也一定是饱满粒大的5.下列不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A.玉米地中常出现个别白化苗B.家兔的毛色有白色、黑色、灰色C.视觉正常的夫妇生下患色盲的儿子D.经常在野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6.将低产抗倒伏小麦与高产易倒伏小麦杂交,经逐代选择,得到了能稳定遗传的高产抗倒伏小麦,这种方法改变了小麦的A.基因的数目B.基因组成(基因型)C.DNA的结构D.DNA的数目7.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和“一树结果,酸甜各异”依次描述了生物的什么现象A.变异遗传B.遗传变异C.遗传遗传D.变异变异8.变异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是指A.对人类有利B.可遗传给后代的变异C.有利于生物自身生存的变异D.可以提高产量,改善质量的变异9.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历时20多年,通过小麦与牧草杂交实验培育岀抗病、高产的小麦新品种。
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杂交成功的关键是确保小麦与牧草进行异花传粉B.该杂交育种过程是通过植物的有性生殖实现的C.小麦与牧草杂交产生的后代都具有抗病、高产的性状D.小麦新品种产生的抗病、高产等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10.下列与“天下乌鸦一般黑”所表示的现象相同的是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大花生中长出小花生C.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D.双眼皮的妈妈生了个单眼皮的儿子11.下列方法中,不能使生物发生变异的是A.化学药剂使细胞内染色体加倍B.利用转基因方法获得基因超级鼠C.利用卫星培育太空椒D.把蟹爪兰嫁接在仙人掌上12.下列生物技术中,与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来培育与生物新品种无关的是A.诱变育种B.转基因技术C.杂交育种D.发酵技术13.事实上,无论是父子、母女,还是兄弟姐妹,甚至是同卵双生的双胞胎,性状完全一样的两个人是很难找到的,这说明A.变异具有普遍性B.变异现象只表现在人与人之间C.变异现象是不存在的D.遗传现象具有普遍性二、综合题(共4题)14.二月兰,又称“诸葛菜”,是北京城市绿化中较为常见的地被花卉植物。
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难点训练(新教材):专题09 生物的变异、进化与育种(解析版)

专题9生物的变异、进化与育种一、单选题1.(2023·湖南岳阳·统考模拟预测)下图表示人体内原癌基因转化为癌基因的三种途径。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人的卵细胞和精子中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B .途径一中可能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C .途径二中基因种类未变化,没改变人的遗传物质D .途径三说明基因位置的改变会影响基因的表达【答案】C题型解读该专题在高考中考查时常以选择题为主,题目具有一大特点:题干较长,信息量较大,且常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因为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并能帮助学生建立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考向分析围绕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与相应的育种方式。
考查育种时可以从解决育种问题、选择适宜的育种技术等方面进行。
答题技巧作答本专题时,需要明确区分三种变异方式的不同,各种育种方案的优缺点,从而可在不同的育种要求下选择合适的方法。
【详解】A、人的卵细胞和精子中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A正确;B、途径一发生的变异为基因突变,可能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B 正确;C、途径二中,基因多拷贝后,基因数量增多,改变了人的遗传物质,C错误;D、途径三基因移到新的位置,而过量表达,从而导致癌变,说明基因位置的改变会影响基因的表达,D正确。
2.(2023·江苏连云港·统考模拟预测)在人类的进化历程中,一种关键蛋白TKTL1仅有一个赖氨酸被精氨酸取代,就导致神经祖细胞的增加,让现代人较尼安德特人具有了显著优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遗传变异是尼安德特人进化的重要内部因素B.神经祖细胞属于干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分化能力C.关键蛋白TKTL1的改变是基因中碱基对增添的结果D.TKTL1基因可能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答案】C【详解】A、可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因而是尼安德特人进化的重要内部因素,A对;B、神经祖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分化能力,因而属于干细胞,B正确;C、题中显示,一种关键蛋白TKTL1仅有一个赖氨酸被精氨酸取代,这种取代应该是由于相关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替换导致的,不会是基因中碱基对增添导致的,C错误;D、题中显示,一种关键蛋白TKTL1仅有一个赖氨酸被精氨酸取代,导致神经祖细胞的增加,即引起了该细胞的增殖过程的发生,据此可推,TKTL1基因可能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调节代谢过程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D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生物复习知识梳理与配套练习:生物的变异知识梳理
生物的变异
1.概念:变异是指后代与亲代之间及后代的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现象(性状的差异)。
2.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1)可遗传的变异是指由遗传物质(主要为DNA)的改变引起的,能遗传给后代。
如狗的毛色不同、金鱼是鲫鱼人工选择形成的、无籽西瓜(染色体数目的改变)、白化病、血友病(基因的改变)。
(2)不可遗传的变异是指由环境因素导致的,没有遗传物质的改变,不能遗传给后代。
如在野外工作人员的皮肤黑、种在肥沃土地上的小麦长势健壮。
(3)根据对生物个体的影响来说,又可以分为有利变异(适应环境)和不利变异(不适应环境)。
3.意义:生物的变异有利于物种的发展和进化,各种有利变异会通过遗传不断地积累加强,不利的变异会被淘汰,使得生物群体更加适应周围的生活环境。
4.遗传变异的应用
①人工选择育种(高产奶牛);②杂交育种(杂交水稻);③诱变育种(太空椒)。
【要点点拨】变异的产生是随机的,没有方向性的。
配套练习
一、选择题
1.非洲象有两种:有牙象和无牙象。
自然状态下,有牙象多于无牙象,但因为偷猎者大量捕杀有牙象,长此以往,无牙象的数量越来越多。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象的有牙和无牙是一对相对性状
B.有牙无牙的性状主要由基因控制
C.象为了不被捕杀,产生了无牙变异
D.无牙象数量增多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答案:C
2.对于人类来说,性别主要决定于( )
A.卵细胞所含的性染色体
B.精子所含的性染色体
C.胚胎发育的温度条件
D.孕妇的饮食营养
答案:B
3.在人群中,右利手(惯用右手)的人远多于左利手的人,现有一对夫妇,父亲惯用右手,母亲惯用左手,他们的儿子惯用右手,则错误的说法是( ) A.右利手是显性性状,左利手是隐性性状
B.对母亲而言,控制左利手的那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
C.他们的儿子的细胞内不含控制左利手的基因
D.对父亲来说,控制右利手的那一对基因不一定都是显性基因
答案:C
4.外耳道多毛症的致病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
一个患有外耳道多毛症的父亲将该基因传给女儿的概率是( )
A.0 B.25% C.50% D.100%
答案:A
5.关于性状和基因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性状相同,基因组成未必相同
B.性状相同,基因组成一定相同
C.基因相同,性状表现一般相同
D.性状与基因组成和环境有关系
答案:B
6.下列疾病中不属于遗传病的是( )
A.白化病 B.色盲
C.流行性感冒 D.先天性唇裂
答案:C
7.下列关于生物性状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每个生物体都会有许多种不同的性状
B.生物的性状都是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特征
C.人们总是通过性状区分出不同的生物
D.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它们之间相似的性状就越多
答案:B
8.夏明是男孩,其性染色体中的X染色体来自于( )
A.父方 B.父方、母方皆有可能
C.母方 D.父方和母方
答案:C
9.有无耳垂是一种性状,这一性状通过什么遗传给后代的( ) A.精子 B.卵细胞
C.受精卵 D.生殖细胞
答案:D
10.人类白化病是由隐性基因(c)控制的,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如果生下了一个白化病孩子,则这对夫妇及其孩子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A.CC、cc、cc B.Cc、Cc、cc
C.Cc、cc、cc D.Cc、CC、cc
答案:B
11.正常女性卵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是( )
A.22对+XX B.22对+XY
C.22条+X D.22条+Y
答案:C
12.下列哪一个细胞里的染色体不成对存在
A.卵细胞
B.受精卵
C.白细胞
D.上皮细胞
答案:A
13.下列变异中,哪一项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A.健美运动员的肌肉很发达
B.夏天穿短袖,胳膊被晒黑
C.人类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D.水肥充足,水稻粒多穗大
答案:C
1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谚语说明的生物现象是
A.遗传
B.变异
C.生殖
D.发育
答案:A
15.下列哪项既包含遗传现象又包含变异现象
A.种瓜得瓜
B.老鼠的后代始终是老鼠
C.龙生龙,凤生凤
D.白猫生下黑猫
答案:D
16.生物亲代的性状通过哪项传递给后代
A.生殖器官
B.生殖细胞
C.体细胞
D.细胞核
答案:B
17.下列变异的实例中,不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一项是
A.玉米田中出现的白化苗
B.人类的先天性愚型病
C.同卵双生的兄弟胖瘦不同
D.小麦的矮秆和抗锈病
答案:C
18.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
B.一个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
C.一个染色体上有很多个DNA分子
D.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答案:C
19.已知水稻中某种特殊香味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所控制,包含具此香味和不具此香味两种特征。
某研究人员将皆不具此香味的水稻甲和乙进行授粉,其子代
水稻丙不具有此香味,而子代水稻丁具有此香味。
在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基因无法确定的是
A.水稻甲
B.水稻乙
C.水稻丙
D.水稻丁
答案:C
20.某对夫妻连续生了2个女孩,如果再生一个孩子是男孩的机会是
A.25%
B.50%
C.75%
D.10%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21.有无耳垂是一对相对性状,如表数据是对部分家庭的遗传情况调查,请回答问题。
组别
父母性状调查的家
庭数目子女性状
父亲母亲有耳垂无耳垂
1 有耳垂有耳垂6
2 47 17
2 无耳垂无耳垂56 0 61
3 有耳垂无耳垂77 57 26
(1)表中第一组家庭的父母都有耳垂,而子女中却出现了无耳垂,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叫__ __。
(2)根据表中第1组数据,可以推断控制有耳垂性状的基因是__ __(选填“显性”或“隐性”)基因。
(3)若用D表示显性基因,d表示隐性基因,则第三组父母的基因组成是__ __、__ __。
答案:(1) 变异(2) 显性(3) Dd dd
22.如图是某家族单双眼皮的遗传情况(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
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
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双眼皮为性状,单眼皮为性状。
请根据图中信息推测小雅母亲的基因组成为,外公的基因组成为。
(2)小雅眼皮性状与父母不同,此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二孩”政策已经放开,小雅父母准备生二胎,第二胎生双眼皮男孩的可能性是。
(3)小雅进入青春期以后,变得越来越漂亮,但她对自己的单眼皮不满意,通过手术变成了双眼皮。
成年以后,如果小雅与一单眼皮的男子结婚,能生育出双眼皮的孩子的可能性是。
答案:(1)显性隐性 Aa AA或Aa(2)变异 37.5%(3)0
23.模拟实验“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基本做法为:用30颗白围棋子,10颗黑围棋子按一定原理装入两纸盒中,每次从两纸盒中各摸取一颗围棋子,记录白白、黑白的组合数量如表,图为某人的体细胞内一对染色体组成示意图。
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分组模拟实验结果统计记录表
(1)如图是人体体细胞内一对性染色体组成,表示的性别为,a染色体在模拟实验中应该用色围棋子表示。
(2)在做数据统计分析时,上表中第6组的数据应该(选填“保留”或“舍弃”)。
(3)模拟实验的操作过程中,下列做法错误的一项是
A.选用透明塑料盒
B.记录完后放回原纸盒并摇匀
C.取棋子时不看——盲摸
D.在一纸盒中放入数目相等的黑白棋子
(4)模拟“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实验结果说明了。
答案:(1)男性白(2)保留(3)A(4)生男生女是随机的,机会是均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