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评估报告

合集下载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能管几年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能管几年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能管几年地质灾害评估报告是对潜在地质灾害的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和预测的重要工具。

它通过对地质灾害的发生机制、影响范围、灾害程度等进行研究,为相关部门制定防灾减灾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然而,地质灾害评估报告的有效性通常是有限的,一般能够管几年。

地质灾害是指自然界因地质条件或人类活动导致的地质现象,如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等。

这些灾害具有突发性、规模大、影响广的特点,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及时预测和评估地质灾害的发生可能性和危害程度,对于地质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的编制往往需要大量的数据和信息支持,包括地质调查、地质勘探、应力分析等。

这些数据与信息能够揭示地质灾害的存在和可能性,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评估报告还需要采用一定的模型、算法和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预测结果和评估结论。

然而,这些模型和算法往往是基于目前已有的数据和认知,可能无法完全准确地预测和评估未来的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的有效性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因素制约:一是人为因素,包括报告编制的科学性和专业性,以及报告的实施和落实情况;二是自然因素,包括地质灾害的复杂性和突发性。

因此,地质灾害评估报告的有效期一般是有限的。

根据相关研究和实践经验,地质灾害评估报告的有效期通常为3到5年。

这是因为地质灾害的发生机制和环境条件可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新的地质灾害隐患可能会出现,已有的地质灾害风险也可能会发生变化。

因此,及时更新地质灾害评估报告,对于保持其有效性至关重要。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地质灾害评估报告的有效性并不是绝对的,仅仅依靠报告是远远不够的。

及时监测和预警地质灾害的发生,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才是关键。

因此,地质灾害评估报告应该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与其他信息和手段相结合,共同应对地质灾害的风险。

综上所述,地质灾害评估报告的有效性通常是有限的,一般能够管几年。

然而,及时的更新和整合地质灾害数据和信息,结合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技术手段,可以提高地质灾害评估报告的准确性和实用性,从而更好地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注意事项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注意事项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注意事项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是对地质灾害发生、演变和影响进行全面评估的重要文件,其编制需要严谨细致的注意事项。

首先,评估报告应包括对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可能性和影响的详细描述。

评估报告需要充分考虑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包括历史上的发生频率、地质条件、气候因素等,以便对可能的风险进行准确评估。

其次,评估报告需要对地质灾害的潜在影响进行全面评估。

这包括对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以便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另外,评估报告需要充分考虑地质灾害的预警和监测体系。

评估报告应包括对地质灾害预警和监测手段的评估,以及对可能的预警措施和监测技术的建议,以提高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能力。

此外,评估报告还需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

评估报告应对地质灾害可能对当地经济、社会和生活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以便为相关部门提供合理的应对措施和应急预案。

最后,评估报告需要注重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评估报告应基于
充分的数据和科学分析,同时应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可行的建议和措施,以应对地质灾害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影响。

综上所述,编制地质灾害评估报告需要考虑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影响、预警监测体系、社会经济因素以及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等多个方面的注意事项,以确保评估报告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四川地质灾害评估报告

四川地质灾害评估报告

四川地质灾害评估报告1. 引言四川地处于地震活跃带和高山地区,其地质环境非常复杂,地质灾害频发。

为了保障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需要进行地质灾害的评估和监测。

本报告旨在对四川地质灾害进行评估,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2. 数据收集2.1 地质灾害历史数据收集通过对四川地质灾害的历史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可以了解地质灾害的类型、频率和规模等信息。

这些数据可以来自于地质灾害监测机构、相关研究机构以及相关部门的报告和文件。

2.2 地质条件数据收集地质条件是地质灾害发生的基础,收集和分析地质条件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潜在危险性。

这些数据包括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土壤类型、岩石性质等。

2.3 气象条件数据收集气象条件对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收集和分析气象条件数据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地质灾害的可能发生时间和范围。

这些数据包括降雨量、温度、风力等。

3. 数据分析3.1 地质灾害历史数据分析通过对地质灾害历史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地质灾害的频率和规模等特征。

根据统计结果,可以评估不同类型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

3.2 地质条件数据分析地质条件数据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和潜在危险性。

通过分析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土壤类型、岩石性质等数据,可以评估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范围。

3.3 气象条件数据分析气象条件数据分析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地质灾害的可能发生时间和范围。

通过分析降雨量、温度、风力等数据,可以评估地质灾害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并提前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

4. 评估结果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地质灾害评估结果:4.1 地质灾害类型和频率评估根据历史数据分析,四川地区主要存在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其中,地震的频率较高,滑坡和泥石流的频率适中。

在评估结果中,应对不同类型地质灾害进行分类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

4.2 地质灾害潜在危险性评估根据地质条件数据分析,四川地区的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存在大量的潜在危险性。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三篇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三篇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三篇篇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前言第一节评估任务来源XXXXX北侧政府备用地位于XXXXX南东麓坡脚地带,原为东湾采石场废弃后的山体缺口,采石场的采掘面延伸长度约960m,最大高度达137m,坡度40~70°,因山体缺口下部平整后作为政府备用地,现正在建设大百汇高科技工业研发基地,山体缺口西南角为东部沿海高速施工隧道口。

由于采石场的边坡高陡,坡面上有危石分布,边坡顶部为松散的土层,每年暴雨季节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崩塌,为保证坡脚建筑工程的安全,以利今后进行政府备用地的开发,开展边坡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势在必行,根据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XX]69号)以及《广东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细则》(试行)等文件要求,XXX 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决定对XXXXX北侧政府备用地边坡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20XX年7月21日,XXX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直属分局委托XXXXXXXXXXX对XXXXX北侧政府备用地边坡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见委托书)。

第二节评估工作依据一、法规和政策依据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XX]35号),20XX年5月12日;2、广东省十届人大常委会《广东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20XX年7月25日;3、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394号),20XX年11月19日;4、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XX]69号),20XX年3月25日;5、广东省国土资源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粤国土资发[20XX]63号),20XX年4月16日;6、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粤国土资发[20XX]237号),20XX年10月10日。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5篇范文]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5篇范文]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5篇范文]第一篇:地质灾害评估报告地质灾害评估报告目录前言第一章评估工作概述第一节工程概况与征地范围第二节以往工作程度第三节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第四节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第二章地质环境条件第一节气象、水文第二节地形地貌第三节地层岩性第四节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第五节工程地质条件第六节水文地质条件第七节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第三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第一节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第二节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第四章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第一节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方法及内容第二节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第三节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第五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第一节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与评估方法第二节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第三节建设场地适宜性分区评估第四节防治措施结论与建议一、结论二、建议附图:大夏河阿一山水电站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综合成果图1:10000第二篇:高速公路地质灾害评估报告永宁高速公路(永安段)大湖镇李坊村安置点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编号:2011-DZ-90)福建省闽中地质工程勘察公司二0一一年六月永宁高速公路(永安段)大湖镇李坊村安置点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编号:2011-DZ-90)拟编:技术负责:总工程师:总经理:林策甘亨俏吴军珍陈金炼福建省闽中地质工程勘察公司2011年6月目录第一章概况........................................................................................................................... (1)一、工程概况........................................................................................................................... (1)二、委托要求........................................................................................................................... (1)三、评估依据........................................................................................................................... ............1 第二章地质环境条件 (2)一、地形地貌........................................................................................................................... (2)二、地质概况........................................................................................................................... (2)三、岩土体特征........................................................................................................................... .. (2)四、水文地质条件........................................................................................................................... . (2)五、人类工程活动........................................................................................................................... . (3)六、地震烈度........................................................................................................................... ............3 第三章评估等级 (3)一、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 (3)二、建设项目重要性 (3)三、评估等级的确定...........................................................................................................................3 第四章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4)一、现状评估........................................................................................................................... (4)二、预测评估........................................................................................................................... (4)三、综合评估........................................................................................................................... ............4 第五章结论........................................................................................................................... (5)附图图1、永宁高速公路(永安段)大湖镇李坊村安置点建设用地地形地质图图2、永宁高速公路(永安段)大湖镇李坊村安置点工程地质剖面示意图福建省闽中地质工程勘察公司永宁高速公路(永安段)大湖镇李坊村安置点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永宁高速公路(永安段)大湖镇李坊村安置点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第一章概况一、工程概况永安市大湖镇李坊村拟在本村汉口自然村进行新村点建设,征地面积为9.8791亩,见图一,建筑物概况大致为:楼高3层,无地下室,砖混结构,拟用基础形式为浅基或墩基。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3篇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3篇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第一篇:地质灾害评估报告:地震一、背景概述地震是地球自然界中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

全球范围内每年先后经历数十次地震事件,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我国沿海地区地震活动频繁,地震灾害的影响也同样巨大。

为了更好地了解地震灾害的发生及预防,本文对某沿海城市地震风险进行评估分析。

二、地震灾害评估分析1.历史地震活动情况该城市地震活动频繁,历史地震记录较为完整。

据悉,在过去的200年中,该城市共历经了5次地震,最大烈度为7.2级。

其中,2008年的一次地震已经对其经济建设及当地民众生活产生了波及。

2.地震危险性评估根据现有数据,该城市所处地区地震活动频繁,属于地震高风险地区。

考虑到该城市地勘落后和抗震设施技术相对薄弱,一旦发生地震灾害后果不堪设想。

3.区域受灾分析该城市所处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地表破裂及地面塌陷的风险都较高,而该城市内高层建筑较多,建筑抗震能力较低,如果发生地震灾害,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等问题相对突出。

三、建议措施1.强化地震监测体系。

加强地震台网布局,增加地震监测设备密度,及早发现地震动态,为预防灾害提前作好准备。

2.加强地质勘探工作。

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地质勘探,加强地质调查,对有地质灾害隐患的地区,加强防范建设工作。

3.提高抗震设施建设水平。

制定各类抗震规范,加强抗震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增加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从而保障建筑物的安全。

四、结论该城市所处地区地震高风险,若不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一旦发生地震灾害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建议强化地震监测、加强地质勘探工作和提高抗震设施建设水平,从而最大限度减少地震灾害给当地带来的危害。

第二篇:地质灾害评估报告:滑坡一、背景概述滑坡是指因土壤松弛、重力作用或外部力的影响,导致土体在山腰、山脊或山坡上向下运动的一种地质灾害。

该城市位于高山地区,地势陡峭,滑坡灾害潜在压力较高。

为了更好地了解该城市的滑坡风险情况,本文对该城市进行了滑坡灾害评估。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的编写3篇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的编写3篇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的编写第一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的意义和目的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引起的地质现象,如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由于地质灾害的多发性、突发性和危害性,其评估成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的编写旨在对某一地区地质灾害的发生可能性和危害程度进行科学评估,提供地质灾害防治决策的科学依据。

以下是本报告的目的和意义:一、科学评估地质灾害风险地质灾害的防治需要科学、准确地评估其风险。

通过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估,可以得出地质灾害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发生的概率和可能危害程度,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二、指导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的编制可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指导。

在评估报告的基础上,对危险性高、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进行重点监测,严密防范,加强预警,有力防范和减轻地质灾害的危害。

三、保障人民安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评估地质灾害的概率和可能危害程度,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危害。

四、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地质灾害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

通过科学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可制定出合理的防灾减灾措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为地方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总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的编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目的,为有效防范和减轻地质灾害的危害提供保障。

针对不同的地质灾害类型和地理环境特点,应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制定科学的评估方案,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二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的编写原则与方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的编写需要遵循一些原则与方法,以保证其科学性和可靠性,以下是几点:一、原则1.科学性原则,即在评估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科学规律和科学方法进行。

2.可靠性原则,评估结果应该得出客观、真实的结论。

3.综合性原则,评估过程及结果应综合考虑地质、水文、气象、土地利用等各种因素。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范本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范本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范本1000字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1. 项目概述本项目位于***地区,为一处***(岩石崩塌、滑坡、地裂缝等)灾害易发区域。

为了避免灾害对周边居民、生产和交通的影响,特决定对该区域进行危险性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治理方案。

2. 现场调查在该区域进行了详细的现场调查。

通过对地形、地质、气候等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该区域属于***地形,地质构造呈***结构,***岩石层为主要构成部分。

(2)该区域年平均温度为***℃,年平均降雨量为***mm,降雨集中在***至***月份。

(3)地表水自然流向为***,形成了主要水系***,且该区域周边具有较强的人类活动和开发痕迹。

(4)根据现场调查和历史记录资料,该区域存在明显的***灾害痕迹,存在较高的地质灾害危险性。

3. 危险性评估基于现场调查和相关资料,本次危险性评估采用了国家标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GB/T 21153-2007)的方法,得出了以下危险性评估结果:(1)预测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

(2)评定该区域的灾害危险性为***级,属于较高的危险性等级。

(3)根据灾害的危险性等级,提出了以下治理方案。

4. 治理方案为有效预防和治理该区域的地质灾害,本报告提出了以下建议:(1)加强该区域的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一些灾害隐患。

(2)通过政府和社会各界力量加强该区域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减轻地表水和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3)建设更为完备的监测系统,开展预警,切实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4)加大投入,加强防灾工程建设,及时修建加固措施。

(5)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开发,减少对该区域的人为干扰,有效维护其自然环境。

5. 结论通过对该区域的危险性评估和治理方案提出,能够有效预防和减轻该区域的地质灾害产生对周边情况的影响。

同时也为其他类似灾害区域的危险性评估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地质灾害评估报告目录前言 1第一章评估工作概述 2第一节工程概况与征地范围 2第二节以往工作程度 4第三节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4第四节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 7第二章地质环境条件 8第一节气象、水文 8第二节地形地貌 10第三节地层岩性 11第四节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 13第五节工程地质条件 14第六节水文地质条件 15第七节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16第三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17第一节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 17第二节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20第四章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26第一节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方法及内容 26第二节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 26第三节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29第五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 30第一节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与评估方法 30第二节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31第三节建设场地适宜性分区评估 31第四节防治措施 31结论与建议 33一、结论 33二、建议 34附图:大夏河阿一山水电站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综合成果图 1:10000前言受甘肃林海水利水电投资有限公司委托,甘肃有色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承担了甘肃省夏河县大夏河阿一山水电站工程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本工程评估主体为阿一山水电站引水枢纽、引水隧洞和发电厂房等建设场地,评估的目的和要求是阐明工程建设场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分析论证工程建设区各种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提出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建议;对建设场地的适宜性作出评价。

具体任务是:1、研究评估区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地质条件与地质灾害的内在联系;2、查明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规模、稳定程度及危害对象、危害程度等,对各灾种分别进行危险性现状评估;3、结合工程场地地质条件及工程类型、规模,分析预测水电站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及建成使用后,地质环境与工程之间的相互影响;分析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及其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段、灾害的类型及危险性;4、分析评价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5、对工程建设场地的适宜性作出评价;6、提出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建议。

评估工作的主要依据有:(1)《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2)《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文及其附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3)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甘国土资环发[2004]15号);(4)《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5)甘肃省国土资源厅2003年颁布的《甘肃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技术要求》;(7)《甘肃省夏河县大夏河阿一山水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8)《甘肃省夏河县大夏河阿一山水电站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第二分院)。

第一章评估工作概述第一节工程概况与征地范围一、工程概况夏河县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

全县辖3镇、11乡,总人口7.78万,其中藏族占72%;2002年全县国民生产总产值为2.28亿元,农牧民人均收入1450元,夏河县是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县。

阿一山水电站位于甘肃夏河县的大夏河干流桑科~土门关的达麦乡段,是大夏河梯级开发的第六座小水电工程,本水电站采用引水式方案开发,枢纽建筑物挡水高度为5.51m,正常蓄水位2778.45m,最大净水头48.7m,最小净水头44.0m,保证出力0.84 MW,电站设计引水流量13.06m3/s,设计保证率为P=85%,多年平均发电量2206万KW﹒h,装机年利用4411h。

本工程初设拟定两个方案,设计采用上坝线方案,即处于达麦乡下游1.37km河段为上坝线方案。

工程主要建筑物由引水枢纽、引水隧洞和厂区三部分组成。

引水枢纽采用闸坝结合的布置方式,从左至右依次为:左岸溢流坝长10.8m,泄洪冲砂闸长17.2m,右岸泄冲闸上游布置引水建筑物进水口。

引水建筑物主要由进水口、隧洞、调压室、压力管道组成。

进水口位于河道右岸,其底板高程为2773.25m,并通过喇叭口与隧洞连接。

隧洞全长2387.45m,断面为圆形,洞径3m。

调压室为阻抗式,总高度25.13m,内径6m。

压力管道采用集中供水方式,管道为采用Y形布置,总管直径2.3m,长90.11m;两条岔管与水轮机连接,管径1.6m,总长60.84m。

厂区位于河道右岸,主厂房长25.33m,宽10.6m,内置两台HLA551—WJ—90(SFW2500—10/1730)卧式水轮发电机,装机2×2.5 MW,机组中心距8.5m。

副厂房布置于主厂房上游,长25.33,宽7.5,设有中央控制室、高压开关室等。

升压站位于主厂房左侧40m,占地25×20m。

厂区设401.5m的护岸。

该工程距夏河县城18km,距兰州市约270km,距合作市67km,对外交通较为便利(图1-1)。

二、征地范围阿一山水电站主要建筑物由引水枢纽、引水建筑、厂区三部分组成。

工程完工后无淹没耕地,工程永久占地19.2亩(图1-2),其中枢纽区占地6.7亩,管理区占地2亩,厂区占地6亩,道路占地4.5亩;土地类别是:耕地4亩,弃耕地0.7亩,坡地11.8亩,河道2.7亩。

另需占用河漫滩20亩,作为弃渣场地,工程完工后平整铺土,植树造林。

第二节以往工作程度区内先后有多行业在此开展了区域地质和水文、工程、环境、灾害地质等方面的工作,基本查明了区内的构造、地层,对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和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等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为本次评估工作提供了基础资料。

主要有:1、《甘肃省区域地质志》,甘肃省地矿局,1989年;2、《1:100万甘肃省水文地质图及说明书》,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2005年;3、《1:20万合作幅地质图及说明书》,甘肃省地质局第一区测队,1972年;4、《1:20万循化幅地质图及说明书》,甘肃省地质局第一区测队,1972年;5、《甘肃省东部地质灾害研究》,甘肃省地勘局水文一队,1993年;7、《大夏河阿一山水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2006年;(8)《大夏河阿一山水电站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2006年。

第三节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1、工作方法(1)充分收集利用已有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气象、水文及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影响等方面的资料;(2)进行场地地质地貌与地质灾害调查,以1:50000地形图为工作底图,调查点采用GPS定点,并进行地质灾害致灾灾情访问、数码相机拍照、填制表格等;(3)室内资料整理、综合研究,进行评估报告编写。

2、工作开展情况2006年4月下旬接受委托后,院成立了专门项目组,认真收集有关区域地质、水文、工程、环境、灾害地质和气象、水文等资料,并根据《技术要求》,结合建设项目特点对地质环境条件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初步确定了评估级别和评估区范围,于2006年5月2日-5月3日进行了野外调查工作,随后开始室内资料整理和评估报告的编写工作,于2006年5月15日完成评估工作。

共计投入技术人员5人。

3、完成工作量完成的主要工作量见表1-1。

表1-1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表项目单位数量说明调查面积 km2 6.5 以工程为中心展开调查调查路线 km 10 包括穿插路线灾害调查点处 2 崩塌、泥石流收集利用资料份 5 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气象、水文等现场访问人.次 3 本地居民、年老者为主地质照片张 174、工程质量评述评估工作程序严格按《技术要求》进行(图1-3),充分收集了评估区及周边已有资料,认真细致地开展野外地质调查和访问;各项工作严格按全面质量管理和ISO9001标准要求进行全过程标准化管理,并通过内部三级校审。

工作程序、工作内容、工作精度等均满足《技术要求》规定。

第四节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一、评估范围根据《技术要求》,结合本区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的分布和发育特征以及工程建设特点,确定评估范围为:以大夏河为轴线,两侧外推至斜坡第一分水岭,泥石流沟适当向沟脑延伸,上、下游分别以水库回水位和场区边界分别向外延伸500~800m。

评估面积约2.80km2。

二、评估级别的确定1、建设项目的重要性电站总装机容量5MW,保证出力0.84 MW,最大净水头48.7m,最小净水头44.0m,电站设计引水流量13.06m3/s,多年平均发电量2206万KW﹒h,装机年利用4411h。

电站工程总投资3547.78万元,工程静态总投资3396.2万元,工程永久占地19.2亩。

工程规模属Ⅴ等小(2)型。

依据《技术要求》5.8.2条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该项目属一般建设项目。

2、地质环境条件该建设工程位于我省的地质灾害低易发区。

评估区地形较简单,地貌类型单一,岩相岩性变化不大,岩土体工程地质条件较好,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一般,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属一般。

综合分析确定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

3、评估级别根据拟建工程的重要性和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按《技术要求》分级标准,拟建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为三级。

第二章地质环境条件第一节气象、水文一、气象本区属甘南高原气候,具有冬季较长、夏季较短、温差较大等特点。

据夏河县气象站资料,年平均气温2.6℃,一月平均气温-9.0℃,七月平均气温12.8℃,极端最低气温-26.7℃,极端最高气温28.9℃。

全年日照时数2296h。

多年平均降水量444.4mm,主要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1%;多年平均年蒸发量1134mm。

年最大积雪深度16cm,最大冻土深度139cm。

以SW风为主,最大风速16m/s,平均风速2.2m/s(表2-1)。

表2-1 夏河站基本气象资料表月份项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气温(℃) -9 -6.5 -1.1 4 7.9 10.4 12.8 12.1 8.2 3.2 -3.4 -7.5 2.6极端最高气温(℃) 14.7 16.9 21.3 26.8 24.9 28.9 28.3 28.4 26.5 23.7 18.813.2 28.9极端最低气温(℃) -24.6 23.7 20.3 -16.8 -6.5 -2.5 0.2 -0.1 -5.2 12.2 19-26.7 -26.7相对湿度(%) 42 45 50 54 63 66 72 74 74 65 53 42 58.3降水量(mm) 1.5 3.2 8.3 22.2 57.2 62 83.2 107.4 64.3 29.4 5 0.7 444.4积雪深度(cm) 4 6 12 9 6 9 0 0 2 11 16 3 16日照时数(h) 195.4 182.7 192.8 203.9 190.9 195.1 197.6 193.5 148.2 187.7 201.5206.8 2296.1蒸发量(mm) 57.2 69.1 106.8 150.7 162.3 152.9 158.3 150.4 106.4 98.5 67.2 58.91333.7地温(℃) 17.6 23.1 28.4 34.4 35 36.9 39.3 37.7 29.3 25.1 18 16.7 28.5冻土深度(cm) 130 139 132 123 99 0 0 0 2 11 46 97 139平均风速(m/s) 2.1 2.4 2.6 2.5 2.2 2 1.9 1.9 2.1 2.2 2.2 2.1 2.2最大风速(m/s) 14 14 16 12 11 11 10 10 11 12 12 13 16风向SW S SW EN S NE NE SW SW SW SE二、水文1.径流量阿一山水电站坝址处流域面积为1977km2,其上游15km处设有夏河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为1692km2,该站有1961年~2004年共44年的水文资料,据此可以求得阿一山坝址处的径流量,计算式为:Q阿=Q夏(1+f区•h区/(F夏•H夏))Q阿——阿一山坝址处径流量;Q夏——夏河站实测流量;f区——阿~夏间面积(285 km2);h区——阿~夏间径流深(140mm);F夏——夏河站控制流域面积(1692km2);H夏——夏河站径流深(174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