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音乐《黄河颂》人音版

合集下载

六年级【音乐(人音全国版)】黄河颂-1教学设计

六年级【音乐(人音全国版)】黄河颂-1教学设计
3.听、唱演唱片段并观察旋律起伏、想象画面。
4.复听主题一随着音乐在空中划旋律线。
2’35”
三、聆听主题二
1.聆听主题二,对比主题一感受不同,听节奏和力度的不同。
2.结合视频复听主题二。
3.介绍用图形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4.复听主题二,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5’16”
四、聆听主题三、四
1.初听对比前两个主题思考情绪的不同,主奏乐器是什么。
2.聆听《国歌》音乐动机并思考演奏乐器。
3.复习介绍铜管乐器组
4.观看学生朗诵的表现形式感受音乐
4’57”
五、完整聆听
1.观看视频,完整聆听《黄河颂》
2.介绍“钢琴协奏曲”
3.结
回顾总结课堂,推荐《黄河颂》的演唱版和舞蹈版的表现形式。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音乐
年级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黄河颂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音乐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7月
教学人员
姓名
单位
授课教师
指导教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自豪感和伟大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通过多种实践活动,感受乐曲壮阔而深切的激情。
3.了解《黄河大合唱》的背景和影响;了解《黄河颂》相关的不同形式(诗歌朗诵),不同体裁类型(声乐演唱版本),丰富音乐体验,拓宽音乐文化视野。能够听辨出不同主题旋律。能够听辨和认识“西洋乐器分类(二)”中乐器的音色、乐器、所属乐器组别。
教学重点:《黄河颂》的聆听。
教学难点:能听辨出不同主题。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独唱《黄河颂》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独唱《黄河颂》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独唱《黄河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黄河颂》是一首极具民族特色和爱国主义精神的歌曲,选自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

歌曲以宏大的黄河为背景,歌颂了中国人民的伟大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歌曲旋律激昂,节奏坚定,充满了力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表现手法和技巧有一定的了解。

但黄河颂的歌曲难度较大,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

同时,学生对黄河和爱国主义教育有一定的认知,但需要通过歌曲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感受。

三.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黄河颂》,使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和意义,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爱国主义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教学难点: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特别是歌曲的高音部分。

教学重点:歌曲的情感表达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互动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听、说、唱、演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爱国主义精神。

六.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教师需要提前熟悉歌曲,准备好教学材料,如乐谱、音响设备等。

学生需要准备好唱歌的身体状态和心情。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黄河的历史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黄河颂》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主义精神。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黄河颂》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然后,教师范唱歌曲,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歌曲的魅力。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重点练习歌曲的高音部分。

教师可以分组让学生进行合唱,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4.巩固(10分钟)教师让学生自主练习歌曲,并对学生的演唱进行指导和纠正。

然后,教师学生进行演唱比赛,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歌曲的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演讲或写作,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的旋律和节奏,以及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性。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5.2黄河颂|人音版(2023)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5.2黄河颂|人音版(2023)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黄河颂》相关的音乐问题,如如何通过音乐传达情感。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合唱练习,让学生亲身体验团队合作和音乐表达的魅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合唱效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5.2黄河颂|人音版(2023)
一、教学内容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5.2黄河颂|人音版(2023)
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黄河颂》这一经典音乐作品,该作品选自人音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材第五单元“母亲河的赞歌”。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了解《黄河颂》的创作背景、词曲作者及其艺术特色;
2.学会歌曲的主旋律,掌握歌曲的节奏与音准;
5.教学评价的必要性:在课堂总结环节,我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并及时给予解答。这让我意识到,教学评价不仅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注重教学评价,关注学生的反馈,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
6.课堂氛围的营造:在本节课中,我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中学习。我发现,这样的氛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更愿意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1.情感导入的重要性:在课堂导入环节,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家乡和祖国,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我发现,当学生们的情感被调动起来时,他们更容易投入到音乐学习中,对歌曲的理解和表达也更加深入。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讲授歌曲的基本概念和技巧时,我注意到要让学生们动手实践,如合唱、讨论等。这样,他们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更好地掌握音乐技能。
2.教学难点
(1)高音区的演唱:对于学生来说,高音区的演唱是一大挑战,需要教师采取有效方法帮助学生逐步攻克。

小学音乐人音版(简谱)六年级上册《赞美的心聆听黄河颂》优质课课件公开课课件讲课比赛获奖课件D001

小学音乐人音版(简谱)六年级上册《赞美的心聆听黄河颂》优质课课件公开课课件讲课比赛获奖课件D001
章 第三乐章 第四乐章 第五乐章 第六乐章 第七乐章 第八乐章
黄河船夫曲 黄河颂 黄河之水天上来 黄水谣 河边对口唱 黄河怨 怒吼吧,黄河! 保卫黄河
第一段
这段音乐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它的情绪、速度、力度是怎样的?
第一段
这段音乐主奏乐器是什么?
第二段 (第一部分)
小学音乐人音版(简谱)(吴斌主编)六年级 上册《赞美的心聆听黄河颂》
优质课课件公开课课件讲课比赛获奖课件
类型:省级获奖教案
美 丽 .
黄 河
黄河颂
黄 河 颂 选自《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1939年1月,诗人光未然抵达延安后,创 作了朗诵诗《黄河吟》,作曲家冼星海抱 病连续写作六天,于1939年3月完成了八个 乐章《黄河大合唱》的作曲。
尾尾声声 热热情情、、逐逐渐渐舒舒缓缓
速速度度
慢慢速速 中中速速 稍稍快快 放放宽宽 稍稍快快 稍稍快快、、渐渐慢慢
力度
中中弱弱 中中强强 强强 很很强强、、中中强强、、强强 很很强强 很很强强、、强强、、弱弱
国家
这段音乐主奏乐器是什么?
1= b B 4/4
.. .
1 2 3. 5 3 2. 1 6 - - - 6 53 2 13 2 - - -
(后略)
第二段 (第二部分)
这段音乐又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它的情绪、速度、力度发生怎样的 变化?
1= b B 3/4
.
.3
. .3
5 1 - 616 5 - 35 61 616 6 5 - (后略)
第三段 ( 第一部分)
这段音乐给你又带来怎样的感受? 它的情绪、速度、力度又发生怎 样的变化?
第三段 (第二部分)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5课《黄河颂》教案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5课《黄河颂》教案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5课《黄河颂》教案一. 教材分析《黄河颂》是一首充满爱国主义情怀的经典歌曲,选自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5课。

歌曲以宏伟壮丽的黄河为背景,歌颂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坚强意志。

歌曲旋律激昂,歌词深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音准等方面有较好的感知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黄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融入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歌曲。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黄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感受歌曲的爱国主义情怀。

2.学会歌曲《黄河颂》,并能用正确的姿势和表情进行演唱。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理解歌曲的歌词意义,感受歌曲的爱国主义情怀。

3.学会用正确的姿势和表情进行演唱。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黄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爱国主义情怀。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练习法:分组练习、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歌曲演唱技巧。

4.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课件,展示黄河的图片和视频。

2.准备乐谱,打印歌词。

3.准备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黄河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黄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同时,播放歌曲《黄河颂》,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乐谱,讲解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其克服演唱困难。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关注学生的姿势、呼吸和表情,确保演唱效果的正确性和美感。

4.巩固(5分钟)选取部分学生进行演唱展示,其余学生进行评价。

教师总结评价,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肯定和指导。

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第五课第四课时《黄河颂》+《西洋乐器分类》教案

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第五课第四课时《黄河颂》+《西洋乐器分类》教案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五课第四课时《黄河颂》+西洋乐器分类教学设计课时:1课时1、教学策略/教学思路:本节课通过观看黄河的图片导入新课,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习钢琴协奏曲《黄河颂》,学习歌曲的背景,使得学生了解《黄河大合唱》乃是一部展现民族精神的气势恢弘的音乐巨作,是一部影响深远的国家史诗,谱写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争史和自强不息的民族英雄气节。

它以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延唱至今。

《黄河大合唱》以其鲜明独特的个性,气势恢宏的音乐规模,催人奋进的强烈号召力和凝重深刻的哲学气息征服了世界。

就如埃德加?斯诺所言—《黄河大合唱》永永远远,都属于明日的中国。

2、教材分析:人民音乐出版社六年级上册歌曲《黄河钢琴协奏曲》取材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救亡歌曲《黄河大合唱》,1969年由殷承宗、储望华、刘庄、盛礼洪、石叔诚和许斐星六人改编为协奏曲。

1970年5月1日,由李德伦担任指挥,钢琴家殷承宗与中央乐团在北京民族宫剧院首演了《黄河钢琴协奏曲》。

这部钢琴协奏曲在创作中运用了西洋古典钢琴协奏曲的表现手法,在曲式结构上又融入了船夫号子等中国民间传统音乐元素,不仅在当时的国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还因为其史诗的结构、华丽的技巧、丰富的层次和壮阔的意境,成为世界音乐史上较有影响力的一首中国协奏曲。

3、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身心的发展正处在由幼稚趋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半幼稚半成熟交错的矛盾时期。

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

音乐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对各种音乐要素、音乐体裁都比较了解。

能听辨一些常用的演奏乐器的音色,能视唱一些简单的乐谱等。

这些都为课堂内的新课学习奠定了基础。

4、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感悟法。

5、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等6、学生用具:课本课题《黄河颂》第4课时学科音乐年级六年级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乐曲中所表现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情感,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黄河颂-人音版(简谱)(20张)ppt课件

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黄河颂-人音版(简谱)(20张)ppt课件

黄河颂
选自钢琴协奏曲《黄河》 乐曲开始用的什么乐器呢? 大提琴
协奏曲(concerto)最早是作为一种声乐体 裁出现的,十六世纪时,指意大利的一种 有乐器伴奏的声乐曲。十七世纪后半期起 ,指一件或几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竞奏 的器乐套曲。
昔日的黄 河
昔日的黄河
昔日的黄河
断流的黄河
干涸的河河公伯峡
背景介绍:1938年,抗战正在激烈进行,日本侵略者的铁蹄 正践踏着华北大地。在中华民族到最危险的时刻,英勇无畏 的华夏儿女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推入高潮, 1938年9月,诗 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队来到了黄河,来到了壶口瀑布。滔 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 朽的诗篇——《黄河颂》。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读到了《黄河颂》这首组诗也是异常激动, 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和光未然合作,连续写作六天,完 成了一部史诗性的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这组歌随后唱 过大江上下,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尊严而战。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 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被污染的黄河
保护黄河 爱我中华!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5课赞美的心黄河颂教案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5课赞美的心黄河颂教案
9.学生将能够将《黄河颂》中的赞美和敬仰之情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学会感恩、尊重和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
10.学生将通过对《黄河颂》的学习,培养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高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
教学评价与反馈
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态度、纪律性以及与他人的合作情况,评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
板书设计
①作曲家:XXX
②创作背景:对黄河的赞美和敬仰
③主题: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板书设计(二):黄河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①黄河的地位: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②黄河的特点:九曲连环,源远流长
③黄河的文化:中华文化的发源地
3.板书设计(三):歌曲《黄河颂》的演唱技巧
①旋律特点:激昂、恢宏
②演唱技巧:准确的音准、饱满的音色、流畅的气息控制
答案:歌曲《黄河颂》的主题是对黄河这条伟大河流的赞美和敬仰,背景是黄河在我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请谈谈你对《黄河颂》中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的理解。
答案:《黄河颂》通过赞美黄河,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激发了我的爱国主义情感。
4.案例分析题型:
(1)请分析歌曲《黄河颂》中的旋律特点和演唱技巧。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5课赞美的心黄河颂教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5课《赞美的心黄河颂》。课程内容包括对歌曲《黄河颂》的学唱、理解和欣赏,以及对黄河这一我国母亲河的介绍和感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歌曲《黄河颂》的演唱技巧,理解歌曲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培养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学生学习效果
1.学生将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黄河颂》,掌握其旋律、节奏和音准,提高音乐表现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段 (第二部分)
它的情绪、速度、力度又发生 哪些变化?
第四段
这段音乐在情绪、速度、力度上 又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完整聆听:
情情绪绪
引引子子
舒舒缓缓
aa
舒舒缓缓
bb
热热烈烈
cc
热热情情
dd
雄雄伟伟高高涨涨
尾尾声声 热热情情、、逐逐渐渐舒舒缓缓
速速度度
慢慢速速 中中速速 稍稍快快 放放宽宽 稍稍快快 稍稍快快、、渐渐慢慢
力度
中中弱弱 中中强强 强强 很很强强、、中中强强、、强强 很很强强 很很强强、、强强、、弱弱
拓展:
国家
再 见!
(后略)
第二段 (第二部分)
这段音乐又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它的情绪、速度、力度发生怎样的 变化?
1= b B 3/4
.
பைடு நூலகம்
.3
. .3
5 1 - 616 5 - 35 61 616 6 5 - (后略)
第三段 ( 第一部分)
这段音乐给你又带来怎样的感受? 它的情绪、速度、力度又发生怎 样的变化?
音乐欣赏:
黄河颂
选自《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1939年1月,诗人光未然抵达延安后,创 作了朗诵诗《黄河吟》,作曲家冼星海抱 病连续写作六天,于1939年3月完成了八个 乐章《黄河大合唱》的作曲。
《黄河大合唱》
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 第四乐章 第五乐章 第六乐章 第七乐章 第八乐章
黄河船夫曲 黄河颂 黄河之水天上来 黄水谣 河边对口唱 黄河怨 怒吼吧,黄河! 保卫黄河
第一段
这段音乐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它的情绪、速度、力度是怎样的?
第一段
这段音乐主奏乐器是什么?
第二段 (第一部分)
这段音乐主奏乐器是什么?
1= b B 4/4
.. .
1 2 3. 5 3 2. 1 6 - - - 6 53 2 13 2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