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二至17至18学年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作文专题十三第一节妙语连珠展文采

合集下载

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2)

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2)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末检测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第一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围棋与国家林建超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相符。

围棋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

围棋不仅对个人修身养性,而且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这种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人们在反复实践和比较中认识到的,是随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各种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中确立起来的。

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围棋活动是在春秋时期。

从春秋到西汉,社会风气浮躁、趋利,具有运气性和刺激性、宜于赌博的博累棋流行甚广,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

东汉中期后,社会风气转变,文明程度提高,思想更为自由,人们不满足于掷彩行棋的非公平的竞智斗巧,围棋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而曾经盛极一时的博累棋逐步走向衰弱,到唐代时完全消亡了。

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它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而围棋在与它们的比较中表现出了本质上的优势。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传统礼教观念斗争中确立起来的。

围棋作为反映和体现人们心灵自由的智力博弈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不符合传统伦理观念。

后来,人们逐步认识到这些观念都是不对的。

从东汉中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从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实践对比中确立起来的。

人们在围棋活动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等功能。

语文-高二-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2017至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语文-高二-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2017至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嘉兴市第一中学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卷满分分,时间分钟 2018年2月一、语言文字运用(共36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蜚声中外的瓷器发轫.(rèn)于郑州,而被喻为“花鸟虫鱼,一双巧手塑乾坤,山川大地,一支触笔映九州”的制瓷人,很多不擅言辞,有时甚至显得近乎木讷.(nè)。

B.网络上的言论可能是真情流露的诚挚关切,可能是不着.(zháo)调的情感渲泄,也可能是别有用心的混淆视听,政府要积极引导网民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yì)力。

C.无论是国外媒体抑或国内媒体,VR都是热门的新兴载.(zài)体,但它有着时空因素的极大掣肘,人们不应盲目乐观,更不能流于肤浅的“技术决定论”的窠.(kē)臼。

D.远处青山层林叠翠,白云缭绕,近处湖水波光摇曳,喁(yú)喁软语,这样一幅写意山水画,让人情不自禁地沉缅在对世外桃源的想象中,频频翘.(qiào)首回望。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2、3两题。

二十世纪后期,信息化、数据化进程加快,“文渊阁《四库全书》”“中国知网”等各式数据相继开发、完善。

这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极大便利,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研究者的知识结构和研究方式。

有些人文学术研究者开始像技术工人那样,在某个预定选题的统摄下,对文本进行检索、分类、解析、概括、重述、解构等,将其“锤打成符合自己目的的形状,”并由此制造出大量所谓规范化的“研究成果”。

如果这样的做法大行其道....,人文学术研究就完全偏离了赖以存在的本质属性——人文性,日益成为博取饭碗、谋取..名利的工具。

在金钱、名利的诱惑下,不少人文学术研究者连自己都找不到方向和归宿,况且..是要为大众营建精神家园呢? 2.上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潜移默化 B.大行其道 C.谋取 D.况且3.上面语段中,画线语句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甲 B.乙 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判断一个经济体的运行是否主要由消费所驱动,不仅要看消费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程度,还要观察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结构和消费习惯。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 专题十三 考前作文第四节循环往复巧点题 含答案 精品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 专题十三 考前作文第四节循环往复巧点题 含答案 精品

第四节循环往复巧点题【考查角度】“中心明确”,是我们阅卷老师拿到一篇文章后第一个考虑的问题。

所谓“中心明确”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中心论点要集中和鲜明。

中心的表现形式可以是明示的,也可以是含蓄的;可以是理性的概括,也可以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但它必须是鲜明的。

文章的思想正确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善于把这些思想表达得让大家都能明白。

作文“中心明确”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点题法。

点题,就是在恰当的地方用精要的语句点出文章的题旨,暗示全文的脉络层次。

这种用于点题的语句,称之为点题之笔。

这种点题之笔,就是诗歌中所说的“诗眼”,文章中所说的“文眼”,是整篇诗文精神的“团聚处”。

【佳作悟法】闻过则喜《咬文嚼字》给作家们“挑错”,作协主席铁凝反而向他们致谢,为何?只因铁凝明白,感谢他人的指正,正是在提高自己,改善自己。

虚心接受他人的指正,感谢别人的纠错,往往能让人在事业中获得更大的成功。

古人云:闻过则喜。

这句话放在今天仍是那么有力。

虚心接受他人的指正,让人减少自己的失误。

古有诽谤之术,今有网民发帖。

从古至今,人们都明白他人对自己指正的必要性。

一代大师梅兰芳,演出后有人找到他,直言演出中的不足,台步应该是八步。

即便是资深戏迷也不会去数走步多少,而对于这些本来很小的事,梅兰芳却马上感谢了这位老先生,并马上改正。

如果他没有感谢并听取意见,也许就练不成他那完美惊人的京剧艺术,又如何能叫人念《醉酒贵妃》《散花天女》到如今?减少失误一分,我们也就近完美一寸。

演绎如此,写作如此,人生亦如此。

在人生之路上,别忘了感谢那些为你指明过失的人。

感谢他人的指正,让自己的事业得以发展。

曹雪芹的巨著《红楼梦》并非以一人之力完成,也非一次定稿。

后人看到的便有脂砚斋、畸笏叟等人评点。

若曹公无人相助、无人点评,他写作品,恐怕也不能让《红楼梦》成为这样一部巨著。

所幸他感谢并接受知错能改,其善之一就是有勇于面对错误、敢于承担的责任。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他谦恭面对被人指出的错误,丝毫没有因身份地位的因素摆架子或表现出不屑一顾的姿态。

18年语文试卷作文高二(含答案)

18年语文试卷作文高二(含答案)

18年语文试卷作文高二(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位作家的作品常被用作高中语文教材?()A. 鲁迅B. 钱钟书C. 张爱玲D. 余华2. 下列哪个朝代不属于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时期?()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近代3. 下列哪个作品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A. 《呐喊》B. 《彷徨》C. 《故事新编》D. 《朝花夕拾》4. 下列哪个诗人被尊称为“诗仙”?()A. 杜甫B. 李白C. 白居易D. 王之涣5.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庄子》?()A. 画龙点睛B. 拔苗助长C. 井底之蛙D. 杯弓蛇影二、判断题1.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实验学校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实验学校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7-2018(上)期中考试高二级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论述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工智能,新起点上再发力去年出尽风头让人惊叹的谷歌围棋人工智能“阿尔法狗(AlphaGo)”,5月将来到中国,在浙江乌镇与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国棋手柯洁上演人机大战。

黑白子此起彼落之间,柯洁探寻的是已有几千年历史的围棋“真理”,而对“阿尔法狗”和它的发明者来说,比赢得比赛更重要的,是寻找人工智能的科学真理。

人工智能称得上是当前科技界和互联网行业最为热门的话题。

无论将其称作“下一个风口”“最强有力的创新加速器”“驱动未来的动力”,还是关于它会不会比人更聪明甚至取代人的各种争论,都在说明,人工智能又一次迎来了黄金发展期。

与以往几十年不同的是,这次人工智能的高潮,是伴随着生活和工作的应用而来,它是科技进步的水到渠成,也嵌入了十分广泛的生活场景。

因此也有科学家认为,“我们或许是和人工智能真正共同生活的第一代人”。

对大众来说,人工智能充满着科幻色彩;对科学家来说,人工智能可能是最受内心驱动、最具理想色彩的一门科学。

从1956年的美国达特茅斯会议算起,明确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并开始科学上的研究,到现在已有61年的历史,并经历过至少两个“冬天”。

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人工智能仍然走不出实验室。

人工智能遭遇的技术瓶颈,一方面有着时代的限制,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人们对它的期待太高,一直梦想着的是创造出类似科幻电影《人工智能》中那个小机器人的形象——会找寻自我、探索人性,想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这也是一些人对人工智能既向往又恐惧的原因之一。

在脑科学尚未取得重大进展时,受益于互联网和计算机新一代技术创新,人工智能从更加实用的层面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互联网大数据、强大的运算能力,以及深度学习模式的突破,被认为是人工智能赖以突破的三大要素,它们造就了语音、人脸识别准确率的惊人提升,人机对话像人与人一样更加自然,乃至可以像“阿尔法狗”一样去找寻规律、自我决策。

江苏省涟水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涟水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涟水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模块测试语文Ⅰ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和珍等爱国青年在反动政府门前表现出来的沉勇友爱、无所不为....的精神,着实令人敬佩。

B.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了爱情,双双殉情。

在两人的灵柩前,不共戴天....的两个家族最终和解。

C.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不绝如缕....,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少年进行“孝”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D.他们一家十口人曾经幸福美满地生活在一起,但自从战乱时期劳燕分飞....后,至今仍然音讯全无。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靠想像编造,靠作秀炒卖,只会产生一些伪劣作品和文学垃圾,永远产生不了经典的文学与真正的大师。

B.爱国、进步、民主、科学,都是我们今天依然应该践行和坚守的核心价值,不仅全社会要践行和坚守,广大青年都要践行和坚守。

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5月13日发布的“教育蓝皮书”显示,去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高达71.9%左右,与历史数据相比并不落后。

D.笔调的美纯粹是作者的性格的流露,或是奔腾澎湃,或是委婉流利,或是简练雅洁……真可谓气象万千,变化无穷。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借助算盘和口诀,通过人手指拨动算珠,就可以完成高难度计算。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 。

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①即便是不识字的人也能熟练掌握②珠算算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③包含了珠算的所有秘密④蕴含了坐标几何的原理⑤用珠算运算,无论速度还是准确率都可以跟电子计算器媲美⑥珠算口诀则是一套完整的韵味诗歌A.②③⑥④⑤①B.②④⑥③①⑤C.⑤①②⑥③④ D.⑤②③⑥④①4.“四海涌春潮,莺歌燕舞”是央视春晚出的上联,对仗最工整的下联是()(3分)A.南北响鞭炮,迎新辞旧B.九州起龙图,呈祥献瑞C.华夏沐龙光,安居乐业D.中华开盛世,物阜民安5. 下列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A.几位著名艺术家下乡采风,举行笔会,我也有幸叨陪末座。

【语文学考】浙江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试题

【语文学考】浙江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试题

浙江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间.或(jiān) 赊.账(shē) 翩.翩起舞(piān)B.提供.(gōng) 芜.杂(wú) 蜗.角虚名(wō)C.惊愕.(è) 蝉蜕.(tuō) 百无聊赖.(lài)D.草窠.(kē) 咀嚼.(jué) 沁.人心脾(qìng)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家长引导孩子过“六一”节时要重内涵、轻形式,淡化“礼物情节”。

B.综艺节目可以插科打诨,但不能娱乐至上,助涨艺术创作的浮躁风气。

C.为减少误判,“视频助理裁判”首次亮相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绿荫场。

D.处在互联网时代的乌镇奏出了一曲曲古韵与现代科技相融合的新声。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中国农业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大规模的别有洞天....的二十四节气摄影展。

B.《魅力中国城》以详实的内容、生动的画面呈现..了欣欣向荣的时代景象。

C.仅.凭主人语言控制,智能家电就可完成点播歌曲、电影,甚至聊天等任务。

D.2020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为中国冰雪运动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取决于政府是否具有开阔的视野和进取的精神。

B.中日防灾减灾论坛吸引了约240名左右嘉宾,大家就关心的话题展开交流。

C.根据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共享出行”领先于世界。

D.浙江省推出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以“便利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5.在下列不同场合,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运动会上,有同学鼓励室友:“加油!你是最棒的!”B.王小乐在“个人述职”结束时,说:“感谢聆听!”C.看望老师后,老师送你到门口。

你说:“恕不远送!”D.辩论会上,正方对反方说:“你这样胡搅蛮缠,就不够意思了……”6.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语文答案

语文答案

揭阳市2017—2018学年度高中二年级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9分1.C(由原文“号称大家的,得体兼风雅,追攀李杜,蔚为一代的新声。

换句话说,就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互相结合,相得益彰”可知。

)2.C(强加因果。

ABD三项理解符合原文意思)3.D(推理不合逻辑,根据原文“他们有时……有时……”推断,此项中的两个“总是”应为“有时”;此项中“……充分显示了……”也牵强附会。

A项立论依据如原文“李偏于风骚,而杜则偏于骚雅”、“风大体是一种民歌,浪漫主义写作方法多一些;雅大体是一种叙事诗,现实主义写作方法多一些”“骚则兼有风雅之长,兼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长”等,还有原文“李白和杜甫……在最大的一致上,体现了那个不平凡时代整个民族的命运和动荡的灵魂”;B项立论主要依据如原文“又继承又创新”和作品反映“那个充实而有光辉时代”等;C项立论依据是原文“李杜风格形成流派之后,几取风雅二字而代之,从此,诗人由于性格和学力关系,不免有所偏向。

其间唯号称大家的,得体兼风雅,追摹李杜,蔚为一代的新声。

换句话说,就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互相结合,相得益彰”。

)(二)14分4.(第二部分结构形式为“总一分”)5.①与上文作者抄录古句“陆机入洛,噪起才名”慰勉发落邙山的兄长形成前后照应,使结构紧密。

(3分)②作者对洛阳古都的依恋以及对我国古代民族文化的热爱。

(2分)6.①洛阳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使它诗意浓郁,韵味悠长;②作者对洛阳的悠悠情思,正是对悠久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的挚爱。

(三)12分7.D.(“隐痛”,不是一味温和,避让,并不缺乏立场。

)8.E、D(A.材料只说敬一丹的性情在提倡短兵相接、立竿见影的栏目中显得“太温”了,并不是说她与其他同事格格不入。

B.材料并没有就此事件批评敬一丹,反而借陈耀文的反思肯定了她的客观公正。

C.这主要体现的是敬一丹的温和和克制,但《扶贫三题》结尾确实也体现了“对弱者的关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三考前作文《2017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科考试大纲》中对此知识点的要求是:①按题目要求进行写作,文章观点明确,思想健康,感情真实,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书写规范。

②写符合文体要求的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③根据表达需要,恰当运用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学考的考场作文相对于高考来说,难度和要求较低。

字数要求为“不少于700字”,分值为40分。

这就决定了难度在高考之下。

同时在审题立意上应该不会设置什么障碍,应该让每个考生有话说,能说话,甚至说出动人的漂亮话。

但是,考场作文要得高分,还必须注意一点考场作文的设计技巧和得分技巧。

第一节妙语连珠展文采【考查角度】行文的语言是最能展现一个考生文学素养的窗口。

语言优美,即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文章具有表现力。

这无疑能淋漓尽致地展现一个人丰厚的语文素养,千篇一律的文章会让阅卷老师倦怠,但语言优美,文采飞扬的句子会使你的文章从千万篇平庸之作中脱颖而出,从而获得高分。

要使作文语言优美,文采斐然,可从使用以下方法来增添自己作文的文采,为写作提分。

【佳作悟法】赢过时间时间记录着世界。

时间每天都在开始。

何须伤感时间都去哪儿了?只要我们的脚步踏得结实、从容,既不左顾右盼,也不走走停停,就随时可以整装出发。

时间的打磨,使得人们一天天变得成熟而宽容。

曼德拉在狱中关了27年。

人们可曾想过27年有多久?有一篇网文《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在一起喝咖啡》曾经风靡一时,不同出身和背景的人在社会上奋斗,路径与付出自然不同,总拿自己和别人比,会永远扭曲。

坦然面向世界,平静对待自己,才能让心灵走向高贵。

一如初次入狱的伟人曼德拉正时43岁,他坚持学习、锻炼、传播信仰,把牢狱当课堂。

27年过去,我们沉于世故与平庸,曼德拉依然光彩照人。

人家才叫赢,把时间赢到了手。

赢得时间不容易,要与时间比耐心。

无法忘记那名英国警官梅耶的故事。

21岁,这位骑单车吹口哨的年轻人当了警察。

那一年,他接手了一桩杀人案。

历时52年,73岁的梅耶将罪犯捉拿归了案。

这52年,他没有一刻闲着:翻阅了十几米厚的卷宗,打了30万个电话,踏遍四大洲的土地,行程可绕地球20圈。

52年的时光无时无刻不在消磨着他,但他没有败阵。

他后背一定刺了四个字:耐心无敌。

时间是我们行为的坐标,又是万物演变的见证。

1988年,一群杂志同行沿着河西走廊考察、观光。

车行戈壁,四周都是地平线,东北的冯编辑突然叫停了车,端着相机四处拍。

同行们一脸困惑:什么景观也没有,在拍什么?冯编辑严肃回答:在拍历史,拍时间。

的确,沧海桑田,在地球演变中不过一瞬。

坐在阳关旁的坡上,久久望着坡下开阔的古战场。

一些人跑下去捡拾传说中的战争残片了,一些人却想象着千年前的厮杀。

时间涤荡了一切,千古风流,谁有耐心陪它到如今,谁就是赢家。

时间开始了,也许它走得跌跌撞撞,也曾经让我们遍体鳞伤。

但终究时间不会辜负人们,尽管那步履走得艰难,走得蹒跚。

86年前,为了验证沥青是液体,物理学家把它加热后倒进了漏斗,待它凝固后滴落。

86年间,沥青一共滴下了8滴,第9滴孕育了12载,已呈现出完美的泪滴形。

这真是个考验人类耐心的实验。

曾记否?《他们》的故事主人公,兄弟俩走了不同的路,一辈子陌生寡言,知道弟弟死去半年后的那一天,哥哥哭了。

兄弟毕竟是手足,他们看似冰硬的情谊在岁月的漏斗里逐渐成形,虽然历时长久,终有一天突然滴落。

时间不能改变一切,一切终究赢在自己。

点评:关于“时间”的话题,大多考生曾经写过,但主旨和事例都很局限,少有创新和突破。

本文旨意深刻,例证素材新颖,尤其是运用数据进行对比,突出时间纵深,赋予文章立体质感。

文章最大的亮点是行文层次和语言风格,言辞质朴却说理透彻,相对于考生的华丽辞藻和规范结构,本文更真实,更有说服力,更震撼人心,引发共鸣。

方法一、巧拟标题法1.善用修辞运用修辞手法,能使标题简明生动,新颖别致,富有吸引力。

如:《人生如水行世》《流淌在岁月里的温馨》《理想不死》。

2.镶嵌活词嵌入生动的词语(形容词或动词等),往往能使标题表意含蓄隽永。

如:《淡定有勇,花自盛开》《藏在秋叶下的温暖》《熄灭蜡烛,莫惊扰美》《善举无痕爱意长》。

3.巧用意象富有诗意的物象,能使标题含蓄。

如:《燕子不归春亦然》《生于此岸,心无岸》《生如逆旅,一苇以航》《荒野有灯》。

4.选用素材诗词名句、历史典故等素材都有极强的表现力,能使标题简洁凝练。

如:《翰墨浓香渡红尘》《草色遥看近却无》《何妨吟啸且徐行》。

5.化用“词名”影视剧名、歌曲名、广告词,能使标题自然亲切,极易引发读者的想象。

如:《祝君安好》《善行,我该如何安放你?》《归去来兮》《天下兴亡,我的责任》《活在今天》。

6.采撷哲理富含哲理意味的语句,含蓄蕴藉,用这样的语句作标题,耐人寻味。

如:《偷得浮生一日闲》《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无心插柳柳成荫》。

方法二、精构“凤头”,巧设“豹尾”1.营造诗哲意蕴文章开头或结尾如能营造诗韵与理趣交相辉映的意境,就会给人一种“忽如一夜春风来”的沉醉感。

可用环境描写勾勒美景,浓墨渲染气氛,思辨启人心智,这样的开头都能给人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新颖感。

如:观不尽的笔墨,听不厌的笙箫,排排青山、株株垂柳将我吸引到那里——旖旎繁华的江南。

没有肃杀,不显王气,一方方水潭,一处处田园,多么温馨,多么富有诗意。

迷恋着江南,我将更多的目光停留在西子湖畔。

那水边曾有一处小园。

房前屋后有株株梅花争艳。

几声鹤唳,伴着几声吟咏,填满了这个静谧的小园。

厅堂简朴雅致,屋宇低矮却处处芝兰。

——《追寻那个隐士》分析:文章开篇运用优美的语言,设置了一个古朴的诗意情境,把读者带入到美妙的沉思情境中,为叙写深阅读之美营造了氛围。

2.巧用修辞如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运用的修辞手法巧妙而又贴切,文章语言就会亮丽多彩,就会起到悦人眼目、怡人心田的艺术效果。

如:(1)一念很短,却是善良与罪恶的轮转;一举很小,却是生存与死亡的考验;一心很窄,却是希望与绝望的差别。

——《一念、一举、一心》(2)一缕阳光,便能驱散阴霾;一滴雨露,也可滋润干渴的禾苗;困境中伸来的一双手,擎起的是希望的大伞。

有时候,小小的善举也能汇成汪洋,为明天带来永不消逝的光芒。

——《善举无痕爱意长》分析:(1)运用了排比,把善良和罪恶的对比层层深入论证,凸显了善良的重要性。

(2)运用了拟人和比喻,形象生动地展现出善举的美好与重要。

3.解说诠释概念往往是议论说理的前提和基础,弄清了概念,事理才能得到阐发,论证才能便于进一步展开和深入。

有的文题本身就包含着一个抽象的概念,在议论文的开头运用诠释法,先释义破题,后面的论述才能顺乎自然。

如:人生是一道佳肴,有甘甜也有酸苦;人生是一部杂集,有精华也有糟粕;人生是一谱旋律,有高潮也有低谷;人生是一片天空,有阳光也有乌云。

快乐的人生总是多彩的,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没有痛苦的人生是不完整的,可是总有人遭遇了生活的挫折后,却不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苦,而是放大痛苦,忽略快乐,让失意的阴霾占据了心情的天空。

快乐的人生,是迎难而上的果敢,是痛苦释怀的恬淡;快乐的人生,是珍藏幸福的永恒,是摒弃泪水的滤纸;快乐的人生,更是痛并快乐的赞歌,是缤纷多彩的盛宴。

分析:本文开头多角度地诠释出了人生的真谛:没有痛苦的人生,不是完整的人生。

但也不能放大痛苦,忽视快乐,快乐的人生应该是多彩的。

多角度描写或阐述,是把抽象化为具体,拉近作者与读者距离的有效手段。

4.引用化用在开头或结尾恰当地引用或化用名家经典言论、格言警句等,就会使文章简洁明了又富含意蕴,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如:书信唤起了人们对亲人的牵挂。

边塞诗人岑参在西征的途中写下“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诗句,我料想这个口信,定然弥足珍贵,因为它寄寓着远在他乡的人们对亲人的牵挂之情。

书信架起了臣子与君王沟通的桥梁。

面对君王,诸葛孔明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出师表》,以表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辅助后主刘禅的决心,一腔忠贞字字可见。

忠孝不能两全的李密写下《陈情表》,“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寥寥数语,感动了君王,也达成了自己不出仕的愿望。

——《追寻·传承·发扬》分析:文章大量地引用了诗词名句,这样的开头表现了作者丰厚的积淀、缜密的思维和优秀的语言素质,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5.类比联想由于两种事物具有性质相似或相同的特点,由甲联想到乙,这样的类比,生动形象地推导出令人信服的观点,往往新颖、形象,极具吸引力。

如:雄鹰看到蓝天的广阔,便振羽高翔,自由而高傲;飞瀑看到峭崖的险绝,便一泻千仞,流银泻玉,灵动如龙;海燕看到巨浪的汹涌,便引吭高歌,乘风破浪,大气蔚然。

人,若是只看到自己,便如那墙头的浮草,轻浮浅陋,如那草原的孤鹿,寂寞而时时有被吞噬的险情。

上帝造人,繁衍万世,生命中不仅有你,而且还有他,有我。

人之为世人,也绝不仅仅只有我,请不要忘了这个七彩世界里的你我他。

看到自己看到别人,你的世界会更精彩,生命中阳光也会更灿烂。

分析:文章由自然界中的“雄鹰”“飞瀑”“海燕”看到“蓝天”“峭崖”“巨浪”而“振羽高翔”“一泻千仞”“引吭高歌”,自然地联想到人世间的“你我他”,这样便自然贴切地推导出“看到自己看到别人,你的世界会更精彩,生命中阳光也会更灿烂”的主旨。

不过,运用这种方法时既要注意紧扣观点,精心设计与“本体”在某些方面有相同或相近的“类体”,又要注意二者之间的恰当衔接。

6.巧妙发问文章开头提出一个问题,并给予一个答案,引发读者探究这样回答的理由,增加阅读的兴趣;或只问不答,可引起读者注意,吸引读者深入阅读。

如:往事如观流水,来者如仰高山。

纷繁人间千万之事,人生匆匆不过数十载。

时光流逝,纵然我们记住了亲人的叮咛,友人的祝福,情人的蜜语,一些伤心往事难免郁积于胸,块垒难消。

面对万千世事,我们该忘记什么又该铭记什么呢?答曰:忘记失败痛苦,铭记美好快乐。

——《那阵风穿过》分析:文章开头段落采用了一问一答的设问方式,在一问一答间,作者的观点鲜明突出,一目了然。

7.巧用修辞或比喻,或联想,或拟人,或巧用标点表情达意。

特别是运用自然事物喻理,用自然事物点化人生,使文章具有哲理意蕴。

如:(文章的开头)善,如一盏明灯,给在黑夜中行走的人指明方向。

善,如一缕清风,给在烈日下工作的人送去清凉。

善,是修船工刷漆时,顺手补了一个小洞,避免了一场灾难。

……(文章的结尾)善,如一盏明灯,给在黑夜中行走的人指明方向。

善,如一缕清风,给在烈日下工作的人送去清凉。

善,如一朵青莲,给在渡口等待的船工献上馨香。

善就是“当代雷锋”郭明义那一本本鲜红的证书。

善就是“最美教师”张丽莉为学生挺身而出的无畏身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