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pptx
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ppt课件

乙类传染病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
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 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 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 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人感染 H7N9禽流感。
u传染病菌毒种丢失事件
u预防接种和预防服药群体性不良反映 u医源性感染事件 u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可编辑课件PPT
13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置要求
依据:
《传染病防治法》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职责》
内容:
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
可编辑课件PPT
1
主要内容
一、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述 二、传染病应急处置概述 三、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 四、预防控制措施
可编辑课件PPT
2
传染病概述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等)和寄生虫(原虫
或蠕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病性的疾病。
法定传染病 39种
医生等发现传染病病人时,应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报 由当地负责传染病管理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 中心或辖区疾控机构核实后,按规定时限进行网络代 报。
可编辑课件PPT
5
传染病疫情报告
传染病疫情的报告与控制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
染病防治法》为依据。
1989年2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2004年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进行
各类传染病聚集病例、暴发疫情
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精选PPT

乙类传染病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
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 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 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 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人感染 H7N9禽流感。
指标:
各类传染病聚集病例、暴发疫情的调查处理率要达到100%, 规范处理率要达到85%以上。
每次处理工作要及时撰写现场调查报告,要做到格式规范、 内容详实、数据准确、控制措施合理。
调查报告要及时进行上报和存档。
zbcrbfzs@
ppt课件.Βιβλιοθήκη 14传染病应急处置
释义:传染病流行病学在现场中的实际应用,传染病现场流 行病学,传
8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类
重大传染病疫情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 新发传染病 群体性预防接种反应和群体性药物反应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核事故和放射事故 生物、化学和核辐射恐怖事件 自然灾害
ppt课件.
9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
特别重大(Ⅰ级、红) 重大(Ⅱ级、橙) 较大(Ⅲ级、黄) 一般(Ⅳ级、蓝) 报告主体: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 时限:2小时 形式:网络直报 电话 传真
医生等发现传染病病人时,应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报 由当地负责传染病管理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 中心或辖区疾控机构核实后,按规定时限进行网络代 报。
ppt课件.
5
传染病疫情报告
传染病疫情的报告与控制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
染病防治法》为依据。
1989年2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2004年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进行
传染病暴发应急预案模板课件

运输力量调配
根据疫情暴发地区的实际情况, 及时调配足够的运输力量,包括 陆运、空运、海运等,确保人员 和物资能够及时到达疫情暴发地
区。
运输安全保障
加强运输安全保障,确保人员和 物资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失和污
染。
运输效率提高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运输效率,缩 短人员和物资的运输时间,确保
救治工作能够及时展开。
监督与评估
对预警响应措施进行全程 监督和效果评估,及时调 整和完善相关措施,确保 防控效果的最大化。
04
传染病暴发的控制与消除
控制策略的制定与实施
隔离措施
对疑似和确诊病例进行隔离,以防止疫情 扩散。
限制集会和旅行
限制大型集会和旅行活动,以降低疫情传 播风险。
接触追踪
对与病例有过接触的人员进行追踪和隔离 ,以阻断病毒传播链。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
传染病跨国传播的风险。
消除后的监测与管理
疫情监测
持续监测疫情动态,及时 发现和处理任何可能的复 发或新发病例。
健康管理
对高危人群进行健康管理 和定期检查,预防疾病复 发。
应急预案更新
根据疫情发展和防控经验 ,及时更新应急预案。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提高应对传染病暴发的能 力。
传染病暴发的历史与现状
01
历史回顾
历史上曾多次发生传染病暴发,如霍乱、鼠疫等 ,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社会动荡。
02
现状
随着全球化和人口流动的增加,传染病暴发的风 险也在不断加大,需要加强防控措施。
02
应急预案制定与实施应急预案的制定来自确定应急预案的目标和原则
识别风险和威胁
明确预案的制定目的、指导思想、基本原 则和适用范围,为后续工作提供方向。
2020年传染病疫情应急演练脚本.pptx

学校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置 桌面演练脚本(试行)
第一部分 传染病散发疫情的日常管理处置桌面演练
一、演练适用范围 根据《重庆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类、分级标准(试行)》和《重 庆市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学校日常管理规范》,学校发生 传染病疫情或有疑似传染病疫情时,未达到一般突发传染病疫情事件 (Ⅳ级)及以上分级标准,应急处置可参照以下演练模式。 二、演练目的 进一步加强学校晨午检、因病缺课、消毒隔离等日常工作的落实, 促使学校在发生传染病疫情时,相关人员熟练掌握应急处理的程序、 要求,提高应急处置组织协调能力。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广大 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 三、演练角色: 分管校长、德体卫艺主任、后勤主任、校医或保健教师、消毒工 作人员、家长(各 1 名)和班主任甲、区教委体卫艺科、敦仁社区医 院公共卫生科。 四、演练场地和时间要求 1. 会议室或多功能室等均可。 2. 时间为 20 分钟。 五、演练背景及步骤 (一)演练背景 城六校发生流行性腮泉炎疫情,从发现首发病例开始,该校一周 内没有新增 10 例及以上病例,则属于散发传染病疫情。 (二)演练步骤 第一场景 疫情发现(以流行性腮腺炎为例) [教室晨检]:xx年级xx班班主任甲在晨检时,通过“一看 二听三问四查五测”,发现 1 名学生精神状态不好、下颌肿大、体温 测试为 38℃,疑似流行性腮腺炎。另一名学生xx请假看病。
[情景及处置行动]:患病学生戴上口罩进入隔离室,保健教师 (校医)再次对患病学生进行检查和体温测试,初步怀疑是流行性腮 腺炎。
[保健教师(校医)]:“xx老师,学生甲初步判断为流行性 腮腺炎。今天之内,请你与家长联系了解 2 名患病学生的诊断结果, 及时告知我。”
[班主任甲]:“xx家长(甲),我是你孩子的班主任,今天 晨检时发现你的孩子生病了,现初步怀疑是流行性腮腺炎,请你立即 到学校接孩子到当地医院检查,将检查结果及时告知我。”
2020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材料

2020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材料1.总则1.1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重大传染病疫情(以下简称重大疫情),保护人民群众生命与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全国救灾防病预案》、《XX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XX市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和《XX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
1.3疫情分级根据传染病疫情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等因素,将传染病疫情划分为Ⅰ级 (特别重大)、Ⅱ级 (重大)、Ⅲ级 (较大)、Ⅳ级 (一般)等四个级别:Ⅰ级(特别重大疫情)1.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我县,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疫情有扩散趋势;3.发生波及我县在内的多个地区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4.发生新传染病;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我县,并有扩散趋势;发现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重新在我县流行;5.国务院卫生健康委认定的其它特别重大突发传染病事件。
Ⅱ级(重大疫情)1.在我县区范围内,1个平均潜伏期内发生5例以上肺鼠疫、肺炭疽病例;相关联的疫情波及我县;2.腺鼠疫发生流行,在我县范围内,1个平均潜伏期内发病20例以上;3.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4.霍乱在我县范围内流行,1周内发病30例以上;5.乙类、丙类传染病疫情波及我县,1周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2倍以上;6.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我县,尚未造成扩散;7.国务院卫生健康委、XX区卫生健康委认定的其它重大突发传染病疫情。
Ⅲ级(较大疫情)1.肺鼠疫、肺炭疽病例在我县发生流行,1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未超过5例;2.腺鼠疫在我县发生流行, 1个平均潜伏期内连续发病10例以上;3.霍乱在我县范围内发生流行,1周内发病10一29例;4.一周内在我县范围内,乙、丙类传染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1倍以上;5.国务院卫生健康委、XX区卫生健康委认定的其它较大突发传染病疫情。
大规模传染病应急预案模版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1
目录
• 引言 • 传染病基础知识 • 大规模传染病应急预案概述 • 大规模传染病应急响应措施
目录
• 大规模传染病应急
当前全球面临的公共 卫生挑战
制定应急预案的重要 性
大规模传染病对人类 生命安全的影响
本课件强调了预防为主、科学应对的原则,提倡 跨部门、跨领域的协作,加强培训和演练,提高 应急响应速度和效果。
通过学习本课件,参与者能够了解大规模传染病 的特点、传播途径和应对策略,掌握应急预案的 基本框架和关键要素,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的能力。
实践证明,本应急预案模版课件具有较高的实用 性和可操作性,对于指导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 制定具体应急预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的和意义
提高应对大规模传染病的能力 减少疫情对社会的冲击和影响
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02
传染病基础知识
传染病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了解传染病的基本定义和分类是制定应急预案的前提。
详细描述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 的疾病。根据传播方式的不同,传染病可分为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 血液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等。
THANKS
感谢观看
传染病传播方式
总结词
明确传染病的传播方式是预防和控制 疾病扩散的关键。
详细描述
传染病的传播方式主要包括空气传播 、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生物媒介传 播等。了解各种传播方式的特征有助 于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
传染病症状与治疗
总结词
了解传染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救治患者。
详细描述
不同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各异,但通常包括发热、咳嗽、乏力、呼吸急促等症状。 治疗方式因病原体和疾病类型而异,一般包括药物治疗、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等 。
突发重大传染病的2020疫情的应急预案.doc

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1.目的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危害,确保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
2.范围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
3.定义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
4.内容4.1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分类4.1.1出现鼠疫和肺炭疽首发病例以及霍乱的暴发流行;4.1.2乙类、丙类传染病大量发生或出现多例死亡病例;4.1.3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如心因性反应、群体性急性出血热综合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急性腹泻综合症、急性黄疸综合征和其他不明原因疾病);4.1.4新出现的传染病;4.1.5.各种自然灾害过程中及发生后疾病的暴发流行。
4.2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组织架构及职责4.2.1组织架构:4.2.1.1.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4.2.1.1.1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院长担任。
4.2.1.1.2 成立应急办公室,设在医院办公室。
4.2.1.1.3成员由医院应急办公室、疾病控制科、医务部、护理部、感染控制科、后勤部、器械科、保卫科、药学部、物资采购中心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4.2.1.1.3 成立传染病救治专家组。
4.2.1.1.4 成立临床应急抢救小组,由呼吸内科、感染性疾病科、消化内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儿科、肾内科等相关临床科室负责急会诊的医师(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人员)组成,负责现场医疗救治工作。
4.2.2 职责4.2.2.1 领导小组:4.2.2.1.1 负责对突发事件处理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4.2.2.1.2 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及时防范、应对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发生。
4.2.2.1.3 组织各方面力量处理突发事件,指挥应急救援,落实应急处理责任制,控制事态的蔓延和扩大。
4.2.2.1.4 检查督促各有关部门和科室做好突发事件伤员或病员的救治处理指挥、协调、善后工作,及时发现、解决有关部门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职责:负责对传染病疫情事件的日常监测,若有重大传染病疫情事件发生须及时报 告医院应急办公室。
4、医院重大传染病疫情事件应急处置相关科室职责 (1)疾病预防控制科职责:负责医院传染病网报管理工作和重大传染病疫情事件的日 常监测,根据领导小组做出的决定,在规定时间内报告,甲类及乙类中按甲类管理的疾病在 2 小时内上报卫生行政部门、疾控部门;乙类、丙类在 24 小时内上报,并做好相关卫生防 病知识宣教及健康教育工作。 2 医务科职责:负责督导医疗救治,人员配备工作,积极实施传染病患者的医疗救 治工 作。开展临床医生的业务培训工作;做好传染病防治的技术储备工作。 3 临床科室职责:负责病例(疫情)的诊断和报告,按规定及时填写传报卡,报告 防保 科,并开展临床救治。危重病人尽可能转送具备治疗条件的医疗机构或指定的医疗机构 救 治。同时,主动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事件的流行病学和卫生学调查、实验室监测样 本的采集等工作,落实医院内的各项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并按照可能的病因假设采取针对性 的治疗措施,积极抢救危重病例,尽可能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一旦有明确的实验室检
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2 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的应急响应程序 应急处理机构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应急指挥机构和感染控制
科负责联络和组织相关部门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依 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的无害化处置。书写的病例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应妥善保管 。 不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应当将患者及其病例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 疗 机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二、法定传染病分类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共 39 种传染病。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 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 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 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甲型 H1N1 流感。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 痢疾、手足口病、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上述规定以外的其他传染病,根据其 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并 予以公布。
学海无涯
重大传染病疫情事件应急预案
为及时发现、有效控制重大传染病疫情事件,规范重大传染病疫情事件发生后的报告、 诊治、调查和控制等应急处置技术,指导重大传染病疫情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保障人民群 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的经济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时间应急预 案】等法律法规和预案,制定本方案。
学海无涯
测结果,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做好病例尤其是危重病例的救治工作。 4 院感科职责:负责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指导业务科室开展消毒隔离与个人 防护 工作,督查相关措施落实情况,并向领导小组提出有关措施整改意见,经同意后下达相 关 部门。
5 药剂科职责:负责急救药品的储备和管理。 6 后勤保障科职责:各相关科室做好医疗药械、消毒药械、个人防护用品、交通、 通讯 、水电、生活以及用房等方面工作,以保障应急处理工作硬件条件的落实。
3 应急处理人员的安全防护 要确保参与应急处理人员的安全。针对不同的突发性传染病,特别是一些重大突发性传 染病,应急处理人员还应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
4 应急响应的终止 重大传染病应急响应的终止需符合以下条件:重大传染病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 经 过一段时间后无新的病例出现。特别重大突发性传染病事件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组织 有关 专家进行分析讨论证.
2、预警 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发生、流行趋势的预测,及时发出传染病预警,根据情况 予以公布报告。 3、报告 医务人员接诊具有相似临床症状的传染病患者时,科室应以最短的时间(2 小时)内 向 疾控科报告(上班时间报疾控科,固话:99999,下班及节假日报医院总值班,电话:9999 )。疾控科核实后向医院应急办公室报告,应急指挥机构应在 2 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 向属 地卫生行政部门或其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报告的范围和标准按【国家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相 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要求】执行;报告的内容包括疫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 点、受威 胁人数、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年龄、性别和职业、发病的可能原因、采取的应 急措施、现 状和趋势、报告人的联系电话等。
学海无涯
五、应急响应和终止 1、应急响应的原则 重大传染病疫情事件应急处理要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核实的方式,有效控制疫情发 展。未发生重大传染病的地方,采取必要的预防控制措施。同时,服从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的 统一指挥,支援突发性传染病疫情发生地的应急处理工作。
2、应急响应程序 1 甲类传染病的应急响应程序 应急处理机构负责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 定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对医院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 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拒绝隔离治疗或者 隔 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书写 的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应妥善保管。不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应当将患者及其 病历记
三、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在我院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 病 疫情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本预案所指重大传染病是指某种传染病在短时间内发生、波 及范 围广泛,出现大量的病人或死亡病例,发病率远远超过常年发病率水平的情况。包括 以下情 况:
1 发生鼠疫、霍乱疫情及暴发疫情; 2 乙类、丙类传染病暴发或多例死亡; 3 发生罕见或已消灭的传染病; 4 发生新发传染病的疑似病例; 5 可能造成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传染病疫情,以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临 时规 定的疫情。 四、监测、预警与报告 1、监测 疾病预防控制科负责开展突发性传染病事件的日常监测工作。及时对重大传染病事件的 资料进行收集汇总、科学分析、综合评估,早期发现突发性传染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