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艺夹具毕业设计7ca6140拨叉的设计,型号831002
CA6140拨叉831002课程设计说明介绍模板之欧阳家百创编

序言欧阳家百(2021.03.07)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使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四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
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
零件上方的φ25孔与操纵机构相连,二下方的φ60半孔则是用于与所控制齿轮所在的轴接触。
通过上方的力拨动下方的齿轮变速。
两件零件铸为一体,加工时分开。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CA6140车床共有两处加工表面,其间有一定位置要求。
分述如下:1. 以φ25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25H7mm的孔,以及φ42mm的圆柱两端面,其中主要加工表面为φ25H7mm通孔。
2. 以φ60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60H12的孔,以及φ60H12的两个端面。
主要是φ60H12的孔。
3. 铣16H11的槽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此槽的端面,16H11mm 的槽的底面,16H11mm的槽两侧面。
4. 以M22×1.5螺纹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M22×1.5的螺纹孔,长32mm的端面。
主要加工表面为M22×1.5螺纹孔。
这两组加工表面之间有着一定的位置要求,主要是:(1)φ60孔端面与φ25H7孔垂直度公差为0.1mm.。
(2)16H11mm的槽与φ25H7的孔垂直度公差为0.08mm。
由上面分析可知,加工时应先加工一组表面,再以这组加工后表面为基准加工另外一组。
CA6140车床拨叉[831002]机械加工工艺及精铣槽16H11夹具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CA6140车床拨叉[831002]机械加工工艺及精铣槽16H11夹具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7f815cc3102de2bd960588e6.png)
题目:拨叉工艺(工装)设计目录任务书 (3)第1章. 零件分析 (5)1.1 零件的作用 (5)1.2 零件的工艺分析………………………………………5--61.3 零件的技术条件分析 (6)第2章. 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6)2.1 选择毛坯 (6)2.2 确定零件的加工余量 (6)2.3 设计毛坯图 (7)第3章.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7)3.1 基准的选择 (7)3.2 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8)3.3 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8--103.4 加工方案的比较与优化...................................10--11 第4章. 工序设计 (11)4.1 选择加工设备 (11)4.2 选择刀具、量具及夹具 (11)4.3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1--134.4 确定工序尺寸...............................................13--14 第5章夹具设计.. (14)5.1 本工序的加工要求与应限制的自由度 (14)5.2 确定定位方案及定位误差的分析与计算……….14--155.3 夹紧方案确定及夹紧装置的选择设计…………15--185.4 确定夹具的对刀(或导向)装置………………18--195.5 夹具上其它装置的设计…………….……………19--215.6 夹具体的设计 (21)5.7 夹具技术条件的制定 (21)5.8 夹具的操作说明 (21)参考文献 (22)心得体会 (23)附录: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一套2、机械加工工序卡一张3、夹具总装图一张4、夹具体工作图一张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题目设计拨叉机械加工工艺工装第一章零件的分析1.1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
CA6140拨叉831002课程设计说明介绍模板之欧阳与创编

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使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四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作用欧阳与创编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
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
零件上方的φ25孔与操纵机构相连,二下方的φ60半孔则是用于与所控制齿轮所在的轴接触。
通过上方的力拨动下方的齿轮变速。
两件零件铸为一体,加工时分开。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CA6140车床共有两处加工表面,其间有一定位置要求。
分述如下:1. 以φ25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25H7mm 的孔,以及φ42mm的圆柱两端面,其中主要加工表面为φ25H7mm通孔。
欧阳与创编2. 以φ60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60H12的孔,以及φ60H12的两个端面。
主要是φ60H12的孔。
3. 铣16H11的槽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此槽的端面,16H11mm的槽的底面,16H11mm的槽两侧面。
4. 以M22×1.5螺纹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M22×1.5的螺纹孔,长32mm的端面。
主要加工表面为M22×1.5螺纹孔。
这两组加工表面之间有着一定的位置要求,主要是:(1)φ60孔端面与φ25H7孔垂直欧阳与创编度公差为0.1mm.。
(2)16H11mm的槽与φ25H7的孔垂直度公差为0.08mm。
由上面分析可知,加工时应先加工一组表面,再以这组加工后表面为基准加工另外一组。
CA拔叉工艺说明书831002解析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设计拔叉(CA6140)831002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者:指导教师:日期:机械制造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机械制造,即所谓的机械加工。
它是集机械、电子、光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物科学、激光学、管理学等最新成就为一体的一个新兴技术与新兴工业。
制造技术不只是一些经验的积累,实际上它是一个从产品设计——进入市场——返回产品设计的大系统。
机械制造工艺是以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工艺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技术学科。
机械制造工业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的部门之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其发展水平标志着该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
它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等各个部门。
不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机械装备,而在世界范围内以德国和日本的制造业最为发达,我国制造业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故我们更应该好好去学习它。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在完成机械制造工艺学这门功课后,在大四时要完成的一门学科,它需要我们灵活运用以前学到的众多知识,比如金属工艺学、机床夹具设计、机械设计等,并要求我们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多训练。
因此,它在我们大学毕业前的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对我本来来说,我也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提前演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老师给予指导。
序言 (1)目录 (2)一、零件的分析 (3)(一)零件的作用 (3)(二)零件的技术要求 (3)(三)零件的工艺分析 (3)二、工艺规程设计 (4)(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4)(二)基面的选择 (4)1. 粗基准的选择 (4)2. 精基准的选择 (4)(三)制定工艺路线 (4)(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皮尺寸的确定 (5)(五)确立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6)三、夹具设计 (11)四、参考文献 (14)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
拨叉(CA6140)831002课程设计任务书说明书及铣断夹具分析

3 工艺规程的设计
3.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材料为 HT200。考虑零件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又比较简单,故 选择铸件毛坯。
3.2 基准的选择 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基面选择得正确与合理可以使 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回问题百出,更有
本零件各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即加工工艺路线已经在前面根据有关资料确定本零件的各加工表面的各工序或工步的加工余量除粗加工工序或工步加工余量之外其余工序或工步加工余量可以根据现代制造工艺设计方法中的精半精加工余量建议值来确定粗加工工序或工步加工余量不是从表中查出确定而为加工余量毛坯余量减去其余后续工序或工步各加工余量之和
III
目录
设计任务书..................................................................................................................... Ⅰ 摘要 .................................................................................................................................................. Ⅱ Abstract ......................................................................................................................................... Ⅲ 1 设计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零件的分析 .................................................................................................................................. 2 2.1 零件的作用 ..................................................................................................................... 2 2.2 零件的工艺分析 ............................................................................................................ 2 3 工艺规程的设计 ......................................................................................................................... 2 3.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 2 3.2 基准的选择 ..................................................................................................................... 2 3.3 制定工艺路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 4 3.5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7 4 专用夹具设计............................................................................................................................ 18 参考文献 ......................................................................................................................................... 19 致谢 .................................................................................................................................................品零件图一份、生产纲领为中批生产、生产制造能力不限。
CA6140车床拨叉(831002)加工工艺及25H7孔加工钻床夹具设计-推荐下载

一、 绪论…………………………………………………………………………7 二、 机床夹具概述 ………………………………………………………………7
2.1 夹具的现状几生产对其提出新的要求…………………………………………8 2.2 现代夹具的发展发向…………………………………………………………9 2.3 机床夹具及其功用……………………………………………………………10 2.3.1 机床夹具……………………………………………………………………10
2.3.2 机床夹具的功能…………………………………………………………10
2.4 机床夹具在机械加工中的作用………………………………………………11 2.5 机床夹具组成和分类…………………………………………………………12 2.6 机床夹具的分类………………………………………………………………12 1、按夹具的通用特性分 类……………………………………………………………13 2、按夹具使用的机床分 类……………………………………………………………14 2.7 机床夹具设计特点………………………………………………………………15 2.8 机床夹具的设计要求……………………………………………………………16 三、零件分 析…………………………………………………………………………16 3、1 零件的作用和装配关系………………………………………………………16 3、2 的材料、结构特点和主要工艺问题…………………………………………17 四、明确生产类型和工厂条件…………………………………………………… 19 4.1:确定工艺的基本特征…………………………………………………………19 五、工艺方案的拟 定…………………………………………………………………19
CA6140车床拨叉(831002)加工工艺及25H7孔加工钻床夹具设计

一、绪论 (7)二、机床夹具概述 (7)2.1夹具的现状几生产对其提出新的要求 (8)2.2现代夹具的发展发向 (9)2.3机床夹具及其功用 (10)2.3.1机床夹具 (10)2.3.2机床夹具的功能 (10)2.4机床夹具在机械加工中的作用 (11)2.5机床夹具组成和分类 (12)2.6机床夹具的分类 (12)1、按夹具的通用特性分类 (13)2、按夹具使用的机床分类 (14)2.7机床夹具设计特点 (15)2.8机床夹具的设计要求 (16)三、零件分析 (16)3、1 零件的作用和装配关系 (16)3、2 的材料、结构特点和主要工艺问题 (17)四、明确生产类型和工厂条件 (19)4.1:确定工艺的基本特征 (19)五、工艺方案的拟定 (19)5、1 制造方法和毛坯余量的确定 (19)5、2 基准选择 (20)5、3 工艺路线的制定 (20)六、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皮尺寸的确定 (24)七、夹具设计 (42)7、1问题的提出 (42)7、2夹具设计 (42)7.3: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43)7、4定位误差分析 (43)7、5夹具设计及简要操作说明 (40)总结 (46)致谢 (47)参考文献 (48)2.3机床夹具及其功用2.3.1机床夹具夹具是一种装夹工件的一种工艺装备,它广泛地应用于机械制造过程的切削加工,热处理装配,焊接和检测等工艺过程中。
在金属切削机床工件是使用的夹具称为机床夹具,在现代生产过程中,机床夹具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工艺装备,它直接影响着加工的精度,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制造成本等,故机床夹具的设计在企业产品设计和制造以及生产技术装备中占有极其主要的地位。
机床夹具设计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工件。
2.3.2机床夹具的功能在机床上应用夹具装夹工件时,其主要功能是使工件定位和夹紧。
1.机床夹具的主要功能机床夹具的主要功能是装夹工件,使工件装夹中的定位和夹紧。
(1)、定位确定工件在夹具中占有正确的位置的过程,定位是通过工件定位基准而与夹具定位元件的定位面接触成配合实现的正的定位可以保证加工面的尺寸和位置的精度要求。
CA6140车床拨叉831002说明书三

第一节拨叉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1)1.1拨叉的用途. (1)1.2拨叉的技术要求. (1)1.3审查拨叉的工艺性. (2)1.4确定拨叉的生产类型. (2)第二节确定毛胚、绘制毛胚简图. (2)2.1选择毛胚. (2)2.2确定毛坯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3)2.2.1公差等级. (3)2.2.2公差带的位置. (3)2.2.3机械加工余量. (3)2.2.4铸件分模线形状. (3)2.2.5零件表面粗糙度. (3)2.3绘制拨叉铸造毛坯简图. (4)第三节拟定拨叉工艺路线. (5)3.1定位基准的选择. (5)3.1.1精基准的选择. (5)3.1.2粗基准的选择. (5)3.2各表面加工方案的确定. (5)3.3加工阶段的划分. (6)3.4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6)3.5工序顺序的安排. (6)3.5.1机械加工工序. (6)3.5.2辅助工序. (6)3.6机床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用. (7)3.6.1机床设备的选用. (7)3.6.2工艺装备的选用. (7)3.7确定工艺路线. (7)第四节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 (8)4.1确定切削用量. (8)4.1.1工序十三铳32X 32面 (8)4.1.2工序十二粗铣、精铣操纵槽 (8)4.1.3工序五扩、铰①25mm孔 (9)4.2 时间定额的计算 (9)4.2.1基本时间t m的计算 (9)4.2.2辅助时间t f的计算 (10)4.2.3其他时间的计算 (10)4.2.4单件时间定额t dj的计算 (10)第五节专用机床夹具设计 (10)5.1确定工序十三定位元件 (10)5.2确定工序十三对刀装置 (10)5.3确定工序十三加紧机构 (10)5.4夹具体简图 (11)参考文献 (12)第一节拨叉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1.1拨叉的用途拨叉零件用在变速器的换挡机构中。
拨叉通过叉轴孔0 25mm安装在变速叉轴上,螺栓经拨叉上M22X 1.5螺纹孔与变速叉轴连接作轴向固定,拨叉脚则夹在双联变速齿轮的槽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序六粗、精铣φ60孔下端面。
工序七切断。
工序八铣螺纹孔端面。
工序九钻φ22孔(装配时钻铰锥孔)。
工序十攻M22×1.5螺纹。
工序十一粗铣半精铣精铣槽所在的端面
工序十二粗、半精铣精铣16H11的槽。
工序十三检查。
上面工序可以适合大多数生产,但是在全部工序中间的工序七把两件铣断,对以后的各工序的加工定位夹紧不方便,从而导致效率较低。再看另一方案。
工序四以φ25孔为精基准,粗铣φ60孔上下端面。
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设计“CA6140车床拨叉,型号861002”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工艺设备
设计者:
学号:
指导教师:
目录
序言
一.零件的分析…………………………1
(一)零件的作用…………………....1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2
二.工艺规程的设计………………………3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3
3.铣16H11的槽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此槽的端面,16H11mm的槽的底面,
16H11mm的槽两侧面。
4.以M22×1.5螺纹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M22×1.5的螺纹孔,长32mm的端面。
主要加工表面为M22×1.5螺纹孔。
这两组加工表面之间有着一定的位置要求,主要是:
(1)φ60孔端面与φ25H7孔垂直度公差为0.1mm.。
(2)16H11mm的槽与φ25H7的孔垂直度公差为0.08mm。
由上面分析可知,加工时应先加工一组表面,再以这组加工后表面为基准加工另外一组。
二、工艺规程设计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材料为HT200。考虑零件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又比较简单,故选择铸件毛坯。
(二)基面的选择
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得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回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的大批报废,是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一、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零件上方的φ25孔与操纵机构相连,二下方的φ60半孔则是用于与所控制齿轮所在的轴接触。通过上方的力拨动下方的齿轮变速。两件零件铸为一体,加工时分开。
1.工艺路线方案一
工序一粗、钻、扩、铰、精铰φ25、φ60孔
工序二粗、精铣φ60、φ25孔下端面。
工序三粗、精铣φ2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上端面
工序四粗、精铣φ60孔上端面
工序五切断。
工序六铣螺纹孔端面。
工序七钻φ22孔(装配时钻铰锥孔)。
工序八攻M22×1.5螺纹。
工序九粗铣半精铣精铣槽所在的端面
工序十粗铣半精铣精铣16H11的槽。
(二)基面的选择…………………....3
(三)制定工艺路线…………………..3
(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5
(五)确立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7
三.夹具设计……………………...…...13
(一)问题的提出……………………13
(二)夹具设计…………………….13
四.参考文献………………………….17
(1)粗基准的选择。
对于零件而言,尽可能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而对有若干个不加工表面的工件,则应以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根据这个基准选择原则,现选取φ25 孔的不加工外轮廓表面作为粗基准,利用一组共两块V形块支承这两个φ42作主要定位面,限制5个自由度,再以一个销钉限制最后1个自由度,达到完全定位,然后进行铣削。
(2)精基准的选择。
主要应该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当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时,应该进行尺寸换算,这在以后还要专门计算,此处不再重复。
(三)制定工艺路线
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已确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机床配以专用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CA6140车床共有两处加工表面,其间有一定位置要求。分述如下:
1.以φ25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25H7mm的孔,以及φ42mm的圆柱两端面,其中主要加工表面为φ25H7mm通孔。
2.以φ60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60H12的孔,以及φ60H12的两个端面。主要是φ60H12的孔。
工序十一检查。
上面的工序加工不太合理,因为由经验告诉我们大多数都应该先铣平面再加工孔,那样会更能容易满足零件的加工要求,效率不高,但同时钻两个孔,对设备有一定要求。且看另一个方案。
2.工艺路线方案二
工序一粗、精铣φ25孔上端面。
工序二粗、精铣φ25孔下端面。
工序三钻、扩、铰、精铰φ25孔。
工序四钻、扩、铰、精铰φ60孔。
工序十一粗、半精铣精铣16H11的槽。
工序十二切断。
工序十三检查。
此方案仍有先钻孔再铣平面的不足,所以这个方案仍不是最好的工艺路线综合考虑以上各方案的各不足因素,得到以下我的工艺路线。
4.工艺路线方案四
工序一以φ42外圆为粗基准,粗铣φ25孔下端面。
工序二精铣φ25孔上下端面。
工序三以φ25孔上端面为精基准,钻、扩、铰、精铰φ25孔,孔的精度达到IT7。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使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四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3.工艺路线方案三
工序一粗、精铣φ25孔上端面。
工序二粗、精铣φ25孔下端面。
工序三钻、扩、铰、精铰φ25孔。
工序四钻、扩、铰、精铰φ60孔。
工序五粗、精铣φ60孔上端面
工序六粗、精铣φ60孔下端面。
工序七铣螺纹孔端面。
工序八钻φ22孔(装配时钻铰锥孔)。
工序九攻M22×1.5螺纹。
工序十粗铣半精铣精铣槽所在的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