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1届高三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试题(理综)word版

福建省2011届高三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试题(理综)word版
福建省2011届高三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试题(理综)word版

2011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试题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第Ⅰ卷为必考题,第Ⅱ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本试卷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亳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5.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相对原子质量:O 16 Cl 35.5 Ca 40

第Ⅰ卷(选择题共108分)

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概念图中,错误

..的是

2.巨尾桉具有速生、高产的特点。某地区将天然林全部砍伐烧毁,大量单一种植巨尾桉,对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天然林替换成巨尾桉林的过程属于初生演替

B.天然林替换成巨尾桉林后物种丰富度增加

C.巨尾桉林比天然林的抵抗力稳定性高

D.在巨尾桉林中混种其它林木有利于改善该地区环境

3.采用骨髓移植的方法治疗人类白血病时,植入患者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可以

A.与感染病原体的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B.进行分裂,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呈周期性变化

C.增殖、分化形成骨细胞

D.合成、分泌出抗体

4.盐碱地中生活的某种植物,其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中的Na+逆浓度梯度运人液泡,减轻Na+对细胞质中酶的伤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Na+进入液泡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B.Na+进入液泡的过程体现液泡膜的选择透过性

C.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不利于增强细胞吸水能力

D.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性

5.某种蛙眼色的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A.3:1 B.3:2 C.9:7 D.13:3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机物只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 分子式为C4H10的物质只有一种

C. 用新制Cu(OH)2悬浊液可以鉴别乙酸、葡萄糖、淀粉三种溶液

D. 氨基酸、蛋白质和纤维素均属于髙分子化合物

7. 常温下,不可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是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8. 美国普度大学研究开发出一种利用铝镓合金制备氢气的

新工艺(如右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工艺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该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只有两种

B. 铝镓合金可以循环使用

C. 铝镓合金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 总反应式为

9. —定条件下,中学化学常见物质甲、乙、丙、X之间存在“”的转化关系,丙不可能是

A. SO3

B. Si

C. CO

D. FeCl2

10. 某同学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水沿导管缓慢上升。下列说法错误的

A. 实验过程中气球体积会发生变化

B. 广口瓶中液体的pH减小

C. 广口瓶中有化合反应发生

D. 试管中不可能发生分解反应

11. 全轨电池以惰性材料作电极,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的电池总反应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电池无法放电时,只要更换电解质溶液,不用外接电源进行充电就可正常

工作

B.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

C. 充电时,阳极附近溶液由绿色逐渐变为紫色

D. 放电过程中,正极附近溶液的pH变小

12. 下列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13. 用手捏紧叠在一起的两块平板玻璃时,若板间存在薄空气层,从平板玻璃的上表面常会看到彩色条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光的折射

B.光的衍射

C.光的干涉

D.光的偏振

14. 如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f=0时的波形图,此时介质中的质点P沿y轴正方向运动,其振动周期

为0.4 s则

A. 波沿-轴负方向传播

B. 波的传播速度为10m/s

C. 质点P的振幅为20cm

D. 质点P在一个周期内沿波传播方向移动了4 m

15. 风速仪的简易装置如图甲所示。在风力作用下,风杯带动与其固定在一起的永磁铁转动,线圏中的感应电流随风速的变化而变化。风速为v1时,测得线圈中的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风速变为v2,且v2>v1,则感应电流的峰值I m和周期t的变化情况是

A. I m变大,T变小

B. I m变大,T不变

C. I m变小,T变小

D. I m不变,E变大

16. 如图所示,从炽热的金属丝漂出的电子(速度可

视为零),经加速电场加速后从两极板中间垂直射入

偏转电场。电子的重力不计。在满足电子能射出偏转

电场的条件下,下述

四种情况中,一定能使电子的偏转角变大的是

A. 仅将偏转电场极性对调

B. 仅增大偏转电极间的距离

C. 仅增大偏转电极间的电压

D. 仅减小偏转电极间的电压

17. 如图所示,一由均匀电阻丝折成的正方形闭合线框abcd,置于

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有界匀强磁场中,线框平面与磁场垂直,线框bc边与磁场左右边界平行。若将该线框以不同的速率从图示位置分别从磁场左、右边界匀速拉

出直至全部离开磁场,在此过程中

A. 流过ab边的电流方向相反

B. ab边所受安培力的大小相等

C. 线框中产生的焦耳热相等

D. 通过电阻丝某横截面的电荷量相等

18. 小朋友滑滑梯可简化成如图所示的物理模型:滑梯视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斜劈,从斜面的顶端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小朋友视为质点。已知斜劈质量为M,小朋友质量为m,

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朋友沿斜面下滑过程中(斜劈保持不动),关于斜

劈所受地面摩擦力的方向及所受地面支持力N的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

A.向左,N=(M + m)g

B.向左,N<(M + m)g

C.向右,iN= (M + m)g

D.向右,N>(M + m)g

第Ⅱ卷

必考部分

第II卷必考部分共9题,共157分。

19. (18 分)

(1) (6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

①实验中除测量位移、时间、沙和小桶的总质量外,还需直

接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

②实验中该小组认为小车受到的合力大小等于沙和小桶的总

重力大小。分析实测数据发现合力的功总小于小车动能的变

化量,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A. 平衡摩擦力时,小垫块垫的太低

B. 平衡摩擦力时,小垫块垫的太高

C. 平衡摩擦力时,始终挂着小桶

D. 实验时小车的质量远小于沙和小桶的总质量

(2) (12分)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两位俄_学

家,以表彰他们在石墨烦材料开发领域的“突破性研

究”。石墨烯可来源于铅笔芯,某校A、B两个兴趣

小组想探究铅笔芯的电阻率,取长度为20.00 on,横

截面积为5.0 X1O-6 m2的铅笔芯分别进行如下实

验:

①A组方案: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整根铅笔芯连在

电路中)。主要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关推算:

a. 实验中测出多组U、I数据;

b. 将测量数据描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纸上。请在图乙

中完成该铅笔芯的U-I图线,并求出其电阻值

=_______,算出其电阻率=_______? m。

②B组方案:实验电路如图丙所示。主要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关推算:

a. 闭合开关S1,单刀双掷开关S2扳到“1”位置,调节变阻器,使电压表为某一适当的读数,测量并记下金属滑环到铅笔芯左端O点的距离L1;

b. 保持不变,开关S 2扳到“2”位置,调节电阻箱R使电压表的读数与开关S2位于“1”位置时相同,记下此时电阻箱阻值R1,则长度为L1的铅笔芯的阻值为_______;

c. 移动金属滑环,重复a、b步骤。记下多组R、L数据,画出的R-L图线如图丁所示,求出该铅笔芯的电阻率=_______?m。

③从电压表内阻果的影响考虑,较合理的方案是_______组(填“A”或“B”)。

20. (15分)酒后驾车严重威胁公众交通安全。若将驾驶员从视觉感知前方危险到汽车开始制动的时间称为反应时间,将反应时间和制

动时间内汽车行驶的总距离

称为感知制动距离。科学研

究发现,反应时间和感知制

动距离在驾驶员饮酒前后会

发生明显变化。一驾驶员正

常驾车和酒后驾车时,感知前方危险后汽车运动v-t图线分别如图甲、乙所示。求:

(1) 正常驾驶时的感知制动距离s

(2) 酒后驾驶时的感知制动距离比正常驾驶时增加的距离Δs

21. (19分)如图所示,在固定的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一小物块用细绳通过光滑滑轮与轻质弹簧的一端相连,弹簧另一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细绳与斜面平行,小物块在A点时弹簧无形变,细绳刚好伸直但无拉力。把质量为m的该小物块从A点由静止释放,它下

滑距离时经过B点速度最大,继续下滑距离到达C

点时速度恰好为零,弹簧处于弹性限度内。斜面的倾角为

θ重力加速度为g。求:

(1) 小物块刚被释放时加速度a A的大小和方向;

(2) 小物块经过B点时弹簧弹力F的大小,以及到达C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3) 若小物块的质量为2m,仍从A点由静止释放,求该物块运动的最大速度的V m大小(弹簧仍处于弹性限度内)。

22. (20分)太阳风中的髙速粒子流会对地球上空的等离子层(由等数量的质子和电子组成且非常稀疏)产生重大影响。为研究太阳风中的质子进入等离子层区域的运动情况,选赤道上空离地心距离(R

为地球半径)处、厚度为10 km的等离子层做为考察区域,该区域内磁场视为匀强磁场。已知地球赤道表面附近重力加速度g=9.8 m/82,磁感应强度大小T,方向沿经线向北,赤道上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r3成反比(r为考察点到地心的距离),方向与赤道附近的磁场方向平行。取质子质量m =1.7X10-27 kg,质子电量q= 1.6xl-19 C,R=6.4 XlO6 m。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可忽略。求:

(1) 离地心=5R处的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2) 考察区域内的某些质子,在小区域内做匀速直线运动,求

其速度v0的大小和方向;

(3) 在一定范围内,把考察区域看成水平距离足够大的矩形区

域。若太阳风中的质子以速率v=1. 1 X 1O5 m/s沿各个方向陆

续从所考察的等离子层上边界A点进入,如图所示。请画出由

A点进入的质子在该等离子层内的活动区域并计算其面积S0

23. (14 分)

甲是一元强碱,其阴、阳离子所含电子总数相等。在溶液中能发生下列反应:

I. 若丙是NH3。

(1) 甲与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2) 8200C时,NH3和O2反应生成NO和H2O,反应达到化学

平衡。平衡常数K =_______ (填表达式);若该反应消耗

0.20mol NH3,放出热量45.3 kj。结合右图所示能量关系,写出

N2与O2反应生成NO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II. 若乙是由元素X组成的单质,丙、丁都是正盐,且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视色。丙中所含阴离子为,

的结构示意图为。

(3) 丙溶液中,c(OH-)________C(HX-)(填“>”、“<”或“=”);丁的化学式为_______。

(4) 元素Y与X同主族且位置相邻,H2X(g)、H2Y(g)各1mol 发生分解反应(产物除氢气外,另一种物质

的状态相同)的反应热分别为+20.6、-29.7。Y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

24. (15 分)

电镀废水、废渣的处理和综合利用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

I.可采用以下方法处理含铬电镀废水。

(1) 电解法。往废水中加人适量NaCl,以Fe作电极进行电解。电解过程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

(2) 沉淀法。含铬废水中存在平衡:。往废水中加入BaCl2,铬元素转化为BaCrO4沉淀,此过程中,还应加入NaOH,理由是______________

H.某工厂利用富含镍的电镀废渣(还含Cu、Zn、Fe、Cr等杂质)制备NiSO4?

6H20其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

(3) 步骤①中加入H2SO4后,需充分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

(4) 步骤③中,在酸性条件下,H2O2使Fe2+转化为Fe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5) 巳知:i.、;ii.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10-5 mol ? L-1可视为沉淀完全。250C时,若沉淀E为Fe(OH)3, Cr(OH)3,步骤④中,应控制溶液的pH不小于

_______。

(提示:

(6) 溶液C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

25. (? 分)

在实验室中,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漂白粉(夹持和加热装置省略),并进行有关实验探究。

(1) 装置中x试剂为_______。

(2) 装置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温度较髙时有副反应发生,改进该实验装置以减少副反应发生的方法是_______。

[探究一]测定漂白粉有效成分(次氯酸钙)的质量分数

称取1.000 g漂白粉于锥形瓶中,加水溶解,调节溶液的pH,以淀粉为指示剂,用0.1000 mol ? L-1 KI溶液进行滴定,溶液出现稳定浅蓝色时为滴定终点。反应原理为:

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3) 该漂白粉中有誠分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若滴定过程中未充分振荡,溶液部变浅蓝色时就停止滴定,则测定结果将_______(填“偏髙”、“偏低”或“无影响”)。

[探究二]研究漂白粉用于鱼塘消毐过程中有效氯含量的变化规律研究性学习小组模拟鱼塘环境,进行有关实验。

如右图所示。从图中可得到的有关结论是_______ (写

出其中一个)。

(5) 为研究温度对漂白粉有效氯含量的影响,请简述你

的实验设计方案:_______

26.(28分)回答下列I、Ⅱ题:

I.青桐木是一种多用途油料植物。研究者选取长势一致、无病虫害的青桐木幼苗随机均分为6组,用均质土壤盆栽,放在自然光照下的塑料大棚中培养,每10天轮换植株的位置,测量并计算相关的数据。结果

如下表:

注:“+”表示施氮肥;“—”表示不施氮肥

(1)每10天轮换植株的位置是为了控制实验的 变量。

(2)2组与1组对比,4组与3组对比,可知施氮肥处理引起光合速率上升。从表中数据分析,原因可能是 ,促使光反应阶段产生的 增加。

(3)6组与5组对比,可知施氮肥处理引起光合速率降低。原因可能是含水量30%的土壤在施氮肥以后,土壤溶液浓度升高,根对水分的吸收减少,叶片气孔开放程度降低,导致 吸收量减少,引起光合作用过程的 阶段形成的产物减少。 (4)本实验的目的是 。

Ⅱ.茶一般以茶树的顶芽和幼叶制成。

(1)采茶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随着采摘批次的增加,新梢的数量大大增加,从激素调节的角度看,原因是 。

(2)茶树常采用扦插繁殖。研究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三十烷醇(生长调节剂)对茶树后插条生根的影响,完成了一组预实验,结果如右图。

①从预实验的结果可知,三十烷醇浓度为15ppm 时对茶树插条生根具有 (抑制/促进)作用。

②若要探究三十烷醇促进茶树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还应增

设实验组,从图中数据判断,三十烷醇浓度的取值应设在 ppm 之间。

③用三十烷醇处理茶树插条比较简便的方法有沾蘸法和浸泡法两种,与沾蘸法相比,浸泡法所用的浓度 ,所需处理时间 。

27.(12分)烟草(2n=48)的绿株(茎叶皆呈绿色,A B 、A_bb 、aaB —)对白肋株(茎叶皆呈乳黄绿色,aabb)为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自然界存在体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缺失一条的植株,称为单体。烟草单体具有正常的生活和繁殖能力。

(1)烟草单体是由正常配子与染色体数为——条的异常配子结合发育而来的;

这种异常配子是正常植株在减数分裂时,个别染色体行为异常而产生的,这种异常行为可能是不分离。

(2)现有绿株烟草单体(AaB),在减数分裂时,细胞中不成对的染色体随机移向一极,该植株所产生配子的基因组成有(不考虑发生染色体行为异常)。

(3)现有一株绿株烟草(2n:48)与一株白肋株烟草(2n=48)杂交,Pl的表现型皆为绿株,某同学据此判断亲本中绿株为纯合子。这个判断不一定正确,因为该绿株也可能是杂合子,基因型为。

选考部分

第II卷选考部分共5题,共35分。其中,第28、29题为物理题,第30、31题为化学题,考生从两道物理题、两道化学题中各任选一题作答,若第28、29题都作答,则按第28题计分,若第30、31题都作答,则按第30题计分;第32题为生物题,是必答题。请将答案都填写在答题卡选答区域的指定位置上。

28.[物理一选修3-3](本题共有两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一密闭容器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若气体温度升髙,保持气体体积不变,则气体的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压强增大,内能不变

B.压强增大,内能变大

C.压强减小,内能不变

D.压强减小,内能减小

(2) 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能将油膜的厚度近似认为等于油酸分子的直径,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 把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测出其面积

B. 取油酸一滴,滴在撒有均匀痱子粉的水面上形成面积尽可能大的油膜

C. 取酒精油酸溶液一滴,滴在撒有均匀扉子粉的水面上形成面积尽可能大的油膜

D. 把酒精油酸溶液滴在撒有均匀痱子粉的水面上后,要立即描绘油酸在水面上的轮廓

29. [物理——选修3-5](本题共有两小题,每小翹6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锌板在紫外线照射下能逸出光电子,若改用频率更高的紫外线照射,则锌板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 不会逸出光电子

B 会逸出光电子,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

C 会逸出光电子,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

D 会逸出光电子,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小

(2)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为保证可用小球做平抛运动的

水平距离代替小球在碰撞前后时刻的速度大小,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

(填选项前的字母)

A 安装斜槽时应使斜槽末端保持水平

B 入射球的质量必须小于被碰球的质量

C 入射球的半径必须大于被碰球的半径

D 必须测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时间

30. [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13分)

硼酸能够吸收中子,屏蔽核辐射。硼酸晶体具有层状结构,每一层结构如右图所示。

(1)硼酸晶体属于_______(填“离子晶体”、“分子晶体”或“原子晶

体”),B元素的电负性_______元素(填“>”或“<”)。

(2)硼酸晶体中,B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_。

(3)硼酸晶体中,微粒间的作用力类型有_______。

(4)硼酸是一元弱酸,呈酸性的机理是:硼酸与水作用时,硼原子与

水电离产生的OH_以配位键结合形成Y""离子,导致溶液中

(H+)>c(O H-)。Y-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硼酸与水作用时,每生

C

成一个Y-,断裂_______个键。

(5)三氟化硼(BF3)水解生成硼酸和氟硼酸(H[BF4]),BF4-的空间结构与CH4相似。BF4-和BF3中的硼氟键的键长如下表所示: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BF3中硼氟键的键长比BF4-中硼氟键的键长短,原因可能是_______

31.[化学——有机化学基础](13分)

月桂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香料行业。

(1) 月桂烯与足量氢气完全加成后,产物的名称是_______。

(2) 以月桂烯为原料制取乙酸香叶酯的两种途径如下图所示:

①反应I需要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

②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 已知:

一定条件下,月桂烦可实现如下图所示转化:

①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②C—D反应属于_______ (填“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

③与E具有相同官能团,且分子中有1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种。

32.[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0分)

胃癌是我国发生率很高的一种恶性疾病,制备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单克隆抗体对治疗胃癌具有重要意义。抗胃癌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如下图。

(1)甲代表细胞。

(2)诱导骨髓瘤细胞与甲融合,可用的诱导因素有灭活的病毒、等(写出两种)。

(3)为筛选出丙,需将乙放人含有5%CO2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培养,其中CO2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检测细胞是否产生所需的专一抗体,筛选出丙,该过程中所选用的抗原是。

(4)在甲、丙及骨髓瘤细胞中,只有丙经培养后,可获得大量的抗胃癌单克隆抗体,原因是。

2008年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新课标(辽宁卷)

2008年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新课标(辽宁卷)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B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共12页,满分3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巾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写,如写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夂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选择题共21小题,第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l C 12

O 16 Na 23 K 39 Mn 55 Cu 64 Zn 65 Ag 108 Pb 20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 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 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 后注射生理盐水 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 注射胰岛素溶液 2.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期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公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全国高考理综模拟试题1及答案-全国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l Cl2 N14 016 Na23 Mg 24 A1 27 S 32 C1 35.5 Cr52 Fe 56 Cu 64 1.等浓度的下列稀溶液:①乙酸、②苯酚、③碳酸、④乙醇,它们的pH 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 .④②③① B .③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②④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 B .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区分己烷和3-己烯 C .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 D .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 3.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mol 2N 和8mol 2H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2H 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 A .5% B .10% C .15% D .20% 4.室温时,将浓度和体积分别为1c 、1V 的NaOH 溶液和2c 、2V 的3CH COOH 溶液相混合,下 列关于该混合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若7ph >,则一定是 1122c v c v = B .在任何情况下都是3()()()()c Na c H c CH COO c OH ++-- +=+ C .当pH=7时,若12v v =,则一定是21c c > D .若 12v v =,21c c =,则 33()()()c CH COO c CH COOH c Na -+ += 5.用石墨作电极电解4CuSO 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欲使电解液恢复到起始状态,应向溶液中 加入适量的 . A .4CuSO B .2H O C .CuO D .CuS04·52H O 6.将足量2CO 通入下列各溶液中,所含离子还能大量共存的是 A .233K Cl NO +--- 、SiO 、、 B .3244H Al SO +++- 、NH 、、 C .224Na OH SO +--- 、S 、、 D .6533Na C COO HCO +--- 、H O 、CH 、

2008年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四川卷(WORD版)

绝密★启用前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Ⅰ卷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Al 127 Cl 35.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将蛙的卵巢放入含有蛙垂体提取液的培养液中,同时检测某种急速的含量.经过一点时间培养后,再检测培养液中该激素的含量,发现该激素含量增加,这种激素是A.促性腺素释放激素B.促性腺激素 C.促甲状腺激素D.雌激素 2.分别取适宜条件下和低温低光照强度条件下生长的玉米植株叶片,徒手切片后,立即用典液染色,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前者维管束鞘细胞有蓝色颗粒,而后者维管束鞘细胞没有蓝色颗粒,后者没有 ..的原因是 A.维管束鞘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维管束鞘细胞能进行光反应,不能进行暗反应 C.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低,没有光合作用产物积累 D.叶片光合作用强度高,呼吸耗尽光合作用产物 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 ..的是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4.下列关于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A.噬菌体通常在植物细胞中增值B.病毒可作为基因工程的运载体 C.青霉素可有效抑制流感病毒增值D.癌症的发生于病毒感染完全无关 5.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 A.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B.移植的器官被患者排斥 C.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D.病原微生物被体内吞噬细胞吞噬 6.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1mol 氧气中含有12.04×1023个氧原子,在标准状况下占有体积22.4L B.1mol臭氧和1.5mol氧气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 C.等体积、浓度均为1mol/L的磷酸和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之比为3∶1 D.等物质的量的干冰和葡萄糖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1∶6,氧原子数之比为1∶3 7.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kJ/mol B.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 =2CO(g)+O2(g)反应的 ΔH=2×283.0kJ/mol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word版本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8届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33~40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共126分) 有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H-1 C-12 N-14 O-16 F-19 Na-23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比较胚胎干细胞与胰腺腺泡细胞,相同的是( ) A.线粒体的功能 B.发育的全能性 C.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 D.内质网上核糖体的数量 2.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许多仍在实践中应用。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 A.适时打顶去心,可促植株开花结实。(据《农桑辑要》) B.肥田之沃,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据《齐民要术》) C.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据《广志》) D.前摘未熟红杮,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据《格物粗谈》) 3. 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c),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 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 为PrP Bc(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 Bc可以诱导更多PrP c的转变为PrP Bc,实现朊粒的增——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 PrP c转变为PrP B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4.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经处理后被甲基绿染色,其细胞核呈绿色 B.剪取大蒜根尖分生区,经染色在光镜下可见有丝分裂各时期 C.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在滤纸上扩散就越慢 D.在光镜的高倍镜下观察新鲜菠菜叶装片,可见叶绿体的结构

2008年高考全国卷1理科综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B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共12页,满分3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 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写,如写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 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选择题共21小题,第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l C 12 O 16 Na 23 K 39 Mn 55 Cu 64 Zn 65 Ag 108 Pb 20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 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 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 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2.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 的趋势如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 (丙),一段时期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公剩一个 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 确的是 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3.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错误 ..的是 A.硝化细菌能以NH,作为氮源和能源物质 B.某些细菌可以利用光能因定CO2合成有机物 C.生长因子是某些细菌生长过程中需要额外补弃的营养物质 D.含伊红和美蓝试剂的培养基不能用来签别 牛奶中的大肠杆菌 3.已知某种限制性内切酶在一线性DNA分子上 有3个酶切位点,如图中箭头所指,如果该线性 DNA分子在3个酶切位点上都被该酶切断,则 会产生a、b、c、d四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现在多个上述线性DNA分子,若在每个DNA分子上至少有1个酶切位点被该酶切断,则从理论上讲,经该酶切后,这些线性DNA 分子最多能产生长度不同的DNA片段种类数是

2021年高考理科综合物理模拟试卷 1(Word 含答案)

2021年高考理科综合物理模拟试卷 1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 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所示,金属杆ab 静止放在水平固定的“U”形金属框上,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上的.磁场中,当磁感应强度均匀增大时,金属杆ab 总保持静止.则 A.杆中感应电流方向从b 到a B.杆中感应电流大小保持不变 C.金属杆所受安培力大小保持不变 D.金属杆所受安培力水平向右 15.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2M 、半径为R (R 足够大)的 14圆弧曲面C,质量为 M 的小球B 置于其底端,另一个小球A 质量为2 M ,小球A 以v 0= 6m/s 的速度向右运动,并与B 发生弹性碰撞,不计一切摩擦,小球均视为质点,则 A.小球B 的最大速率为4m/s B.小球B 运动到最高点时的速率为 34m/s C.小球B 能与A 再次发生碰掩 D.小球B 不再与C 分离 16我国实施“嫦娥三号”的发射和落月任务,进一步获收月球的相关数据. 如果该卫星在月球上空绕月做匀速圆用运动,经过时间t ,卫星相对月球中心经过的路程为s,卫星与月球中心连线扫过的角度是1弧度,引力常量为G ,根据以上数据估算月球的质量是 A. 23t GS B. 32S Gt C. 2 3Gt S D. 32GS t 17.如图所示,一根轻绳的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O 点另-端悬托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小球半径忽略不计。开始时轻绳保持整直,现用一光滑细杆的右端P 点与轻绳接触,保持细杆水平向右缓慢推动轻绳,使P 点移动了一小段距离,则在此过程中 A.轻绳OP 段的拉力越米越大 B.轻绳OP 段的拉力先变大后变小 C.轻绳对杆的作用力保持不变 D.轻绳对杆的作用力越来越大

2020—2021年最新高考理综(物理)考前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新课标2018年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108分) 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3.关于物理学史,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法拉第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总结出电磁感应定律 B.开普勒认为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C.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科学地推理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卡文迪许利用卡文迪许扭秤实验装置首次测出了静电力常量 14.一束由红、蓝两单色光组成的光以入射角 由空气射到半圆形玻璃砖表面的A处,AB是半圆的直径。进入玻璃后分为两束,分别为AC、AD,它们从A到C和从A到D的时间分别为1t和2t,则 A.AC是蓝光, t小于2t 1

B.AC 是红光,1t 小于2t C.AC 是蓝光,1t 等于2t D.AC 是红光,1t 大于2t 15.如图所示,50匝矩形闭合导线框ABCD 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210B T 的水平匀强磁 场中,线框面积S=0.5m 2 ,线框电阻不计。 线框绕垂直于磁场的轴OO ′以角速度ω=200 rad /s 匀速转动,并与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相连,副线圈接入一只 “220V ,60W ”灯泡,且灯泡正常发光,熔断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0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性面位置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为零 B .线框中产生交变电压的有效值为2500V C .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5∶22 D .允许变压器输出的最大功率为5000W 16.一列简谐横波,t=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t=0.2 s (小于一个周期)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虚线所示,则 A .波一定向右传播 B .波的周期T=0.05s C .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90 m /s

2008年 高考 理综试题及答案 全国卷1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B 2008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共12页,满分3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 形码粘巾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写,如写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夂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 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选择题共21小题,第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l C 12 O 16 Na 23 K 39 Mn 55 Cu 64 Zn 65 Ag 108 Pb 20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 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 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 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2.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 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 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期后,该水池甲、乙、丙 三个种群中公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 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3.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错误 ..的是 A.硝化细菌能以NH,作为氮源和能源物质 B.某些细菌可以利用光能因定CO2合成有机物 C.生长因子是某些细菌生长过程中需要额外补弃的营养物质 D.含伊红和美蓝试剂的培养基不能用来签别牛奶中的大肠杆菌 4.已知某种限制性内切酶在一线性DNA分子上有3个酶切位点,如图中箭头所指,如果该线性DNA分子在3个酶切位点上都被该酶切断,则会产 生a、b、c、d四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现在多个上述 线性DNA分子,若在每个DNA分子上至少有1个酶切位 点被该酶切断,则从理论上讲,经该酶切后,这些线性 DNA分子最多能产生长度不同的DNA片段种类数是

高三理综模拟试卷一(附答案及部分解析)

吉安一中2020届高考模拟卷理科综合(六)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Si28P31S32Mn55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判断细胞死活的方法及解释正确的是 A.用较高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洋葱外表皮细胞,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未能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说明是死细胞 B.用健那绿处理人体蛔虫的体细胞,显微镜下没有发现被染成蓝绿色的线粒体,说明是死细胞C.通过显微镜观察到黑藻的叶绿体在细胞质中运动,并随着照射光线的强弱而改变受光面,说明是活细胞 D.因为活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用甲基绿吡罗红未能将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核染成红色说明是活细胞 2.科学家从动物的胰脏中分离到一类低分子 量的蛋白质(Ub),能对细胞中的异常蛋白 (靶蛋白)贴上“标签”,被贴标签的靶蛋 白随即被蛋白酶水解,其过程如下图所示, 相关说法错误的是(注:AMP为一磷酸腺苷) A.Ub为靶蛋白贴标签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B.靶蛋白水解过程与人消化道内蛋白质水解过程不同C.Ub在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态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D.Ub在靶蛋白水解过程中起到催化的作用3.图1为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结果图,图2为质壁分离及其复原实验流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1细胞若继续发生质壁分离,则该细胞的吸水增强 B.图1所示结果只能在图2中C处观察到 C.图1若视野比较暗,则只能通过调节反光镜使视野变亮 D.图1图2 所用的细胞中心法则是:DNA→RNA→蛋白质 4.人类色盲中有红绿色盲和蓝色盲之分。某地区正常居民中约有44%为蓝色盲基因携带者,下图为该地区某一家族遗传系谱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蓝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10号体内细胞最多有4个色盲基因 C.11号和12号生一个两病兼患男孩的概率为1/12 D.若13号与该地区一表现型正常的男性结婚,后 代患蓝色盲的概率是11/200 5.将某种二倍体植物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将③再做进一步处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由⑤×⑥过程形成的⑧植株不属于一个新物种 B.由⑦到⑨的过程中,通常利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 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C.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则⑩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 体占总数的1/4 D.由③到④的育种过程依据的主要原理是基因突变 6.对如图所示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四川省内江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理科综合

内江市高中201 8届第一次模拟考试题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时不一定需要细胞膜上的受体参与 B.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但有核糖体的细胞不一定有核仁 C.中心体存在于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仅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组成 D.水生植物丽藻细胞可通过主动运输积累K+,体现了生物膜的功能特点 2.某同学用紫色洋葱鳞片叶为实验材料,进行教材相关实验操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将其外表皮制作成临时装片,直接放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呈绿色的叶绿体 B.将其外表皮用改良苯酚品红染液进行染色后,仍然无法观察到染色体 C.将其内表皮制作成临时装片,若未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说明其处于等渗溶液中D.将其内表皮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后大部分呈红色,说明其遗传物质主要为RNA 3.下列与病毒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是一类具有简单细胞结构的生物 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 C.与艾滋病病人共同进餐、拥抱、共用剃须刀均不会感染HIV D.人体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 4.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中的液体比细胞内液少 B.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组织液和淋巴中的含量多 C.毛细血管比毛细淋巴管从组织液中重新吸收的物质总量少 D.大量失钠对内环境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5.某二倍体植株甲(不耐寒,基因型为Aa)经低温诱导处理后得到植株乙(耐寒),植株甲与植株乙杂交得到植株丙(不可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低温诱导植株甲产生了耐寒性基因 B.植株乙和植株丙属于两个新的物种 C.植株乙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植株甲的二倍

2020年高考理综模拟试题(四)含答案及解析

2020年高考理综模拟试题(四)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共8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贴好考号条形码或将考号对应数字涂黑。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答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清洁。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答题卡和试卷一并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Ca-40 P-31 Zn-65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生物膜上蛋白质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控制物质运输时必须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B.类囊体膜上没有行使催化功能的蛋白质 C.线粒体的双层膜上没有转运葡萄糖的载体 D.垂体细胞膜上有识别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 2.下列对有关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不宜选择过氧化氢酶的原因是过氧化氢的分解与温度有关 B.叶绿体色素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会导致滤纸条上色素带重叠 C.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其缺乏独立的代谢系统 D.调查血友病的遗传方式,可在学校内对同学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进行有性生殖的植物都存在伴性遗传的现象 B.基因A与其等位基因a含有的碱基数不一定相等 C.碱基对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但不一定引起遗传信息改变 D.造成同卵双生兄弟或姐妹间性状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 4.“调控植物生长--代谢平衡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入选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其研究证实DELLA蛋白通过阻遏某些基因的转录从而抑制植物生长发育,而赤霉素能解除细胞中已经存在的DELLA蛋白的阻遏效果。以下叙述不合理的是 A.植物合成赤霉素的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B.赤霉素与脱落酸在调控种子萌发与休眠中的作用相互拮抗 C.赤霉素通过抑制DELLA蛋白基因的表达解除其阻遏效果 D.DELLA蛋白分子上可能存在具有不同生物学功能的区域 5.miRNA是一种小分子RNA,某miRNA能抑制W基因控制的蛋白质(W蛋白)的合成。某真核细胞内形成该miRNA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2008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ⅱ)-已校

2008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Ⅱ)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分)对一定量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的体积是所有气体分子的体积之和 B.气体分子的热运动越激烈,气体的温度就越高 C.气体对器壁的压强是由大量分子对器壁的碰撞产生的 D.当气体膨胀时,气体分子之间的势能减少,因而气体的内能减少 2.(6分)一束单色光斜射到一厚平板玻璃的一个表面上,经两次折射后从玻璃板另一个表面射出,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侧移了一段距离,在下列情况下,出射光线侧移距离最大的是() A.红光以30°的入射角入射B.红光以45°的入射角入射 C.紫光以30°的入射角入射 D.紫光以45°的入射角入射 3.(6分)如图,一固定斜面上两个质量相同的小滑块A和B紧挨着匀速下滑,A与B的接触面光滑.已知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的2倍,斜面倾角为α,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 A.tanαB.cotαC.tanαD.cotα 4.(6分)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振动为A,t=0时,平衡位置在x=0处的质元位于y=0处,且向y轴负方向运动,此时平衡位置在x=0.15m处的质元位于y=A处,该波的波长可能等于() A.0.60 m B.0.20 m C.0.12 m D.0.086 m 5.(6分)如图,一很长的不可伸长的柔软细绳跨过光滑定滑轮,绳两端各系一小球a和b.a球质量为m,静置于地面,b球质量为3m,用手托住,高度为h,

高三理综模拟试卷带完整答案

高三理综模拟试卷带完 整答案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2017-2018学年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理综试卷 考试时间:2017年12月13日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O 16、Mg 24 、Al 27 、Na 23Fe 56 Cu 64 Si28 S32 Cr5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当人所处环境温度从25℃降至5℃,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 A.减少、减少、增加、不变 B.增加、增加、减少、不变 () C.增加、减少、增加、不变 D.增加、增加、减少、降低 2.下面的①、②、③分别表示生物体内的三个生理过程,其中Q分别代表三种物质,下列有关Q的叙述错误的是 A.Q可能位于细胞膜上 B.Q中可能含有硫元素 C.①不一定发生在细胞内 D.②必须依赖三磷酸腺苷 3.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共有5种核苷酸B.在小鼠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糖 C.组成丙物质的单糖是脱氧核糖或核糖 D.乙图所示的化合物中不含糖类物质4.下图所示为来自同一人体的4种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5.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 A.效应T细胞的作用 B.浆细胞产生抗体的作用 C.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D.病毒抗原诱导B细胞分化的作用 6.下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方框甲代表大脑皮层、乙代表脊髓神经中枢。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先缩手后产生痛觉。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7.纵观古今,化学与生活皆有着密切联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梨花淡自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中柳絮的主要成分和棉花的相同 B.制作烟花的过程中常加入金属发光剂和发色剂使烟花放出五彩缤纷的颜色 C.草莓棚中使用的“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的主要成分可以是碳酸钙 D.芒硝晶体(Na2SO4·10H2O)白天在阳光下曝晒后失水、溶解吸热,晚上重新结晶放热,实现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继而转化为热能 8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的燃烧热是kJ/mol,则2CO2(g)2CO(g)+O2(g) ΔH=+kJ/mol 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kJ/mol,则H2SO4和Ba(OH)2的反应热ΔH=2×k J/mol C.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少 D.已知:H-H键的键能为a kJ/mol,Cl-Cl键的键能为b kJ/mol,H-Cl键的键能 为c kJ/mol,则生成1molHCl放出的能量为(a+b-2c)/2kJ 9.埋在地下的钢管道可以用如图所示方法进行电化学保 护。 A.图中e为感受器,a为效应器 B.先缩手后产生痛觉的现象说明,痛觉感觉中 枢位于甲方框处 C.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d处膜外的电位变化 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 质只能引起乙的兴奋 DNA…—A—T—G—C—…RNA…—U—A—C—G—…甲A—P~P~P 乙 A 丙 C 12 H 22 O 11 丁 A.因为来自同一人体,所以各细胞中的DNA含量 相同 B.因为各细胞中携带的基因不同,所以形态、功 能不同 C.虽然各细胞大小不同,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

2020年高考理综模拟试题(十)含答案及解析

2020年高考理综模拟试题(十)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共8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Fe 56 Zn 65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研究发现:细胞中活化的蛋白质Bak可通过改变线粒体外膜的通透性,使线粒体内外膜之面的细胞色素C等小分子物质释放,进而激活细胞凋亡信号,促使细胞凋亡;同时发现在血液肿瘤细胞中,通过使用抗癌药物,蛋白质Bak活化率可以高达80%。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是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 B. 线粒体外膜通透性的改变可能是因为外膜上蛋白质分子发生了改变 C. 含活化蛋白质Bak细胞的死亡是由于生命活动缺少能量所致 D. 根据材料可知,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中蛋白质Bak的活化来治疗癌症 2.若图1、图2、图3是某同学做有丝分裂实验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图1是在低倍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图像 B. 图3是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后,在高倍镜下所观察到的图像 C. 图1转为图2的操作步骤是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视野亮度→转动粗准焦螺旋 D. 制作装片的过程中解离液的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有利于观察 3.在基因型为 AaX B X b、AaX B Y的果蝇产生正常配子过程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后期含有2条X染色体 B. 卵巢中某卵原细胞可产生aX B、A、AX b X b三个极体 C. 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可直接产生AX B、aY两种精子

2020高考理综模拟预测卷及答案

2020高考理综模拟预测卷及答案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运输氨基酸的“工具”可能是蛋白质或RNA,均具有专一性 B.不仅仅是大分子物质,某些小分子物质也能通过胞吐运出细胞 C.观察藓类的小叶,能观察到叶绿体主要分布在液泡周围 D.生物大分子→病毒→细胞的起源关系可解释病毒的寄生性 2.数学模型是研究生命发展规律,发现和分析生命现象的工具。下列现象可用下图表示的是 A.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其液泡体积随时间的变化 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产生ATP的速率随 O浓度的变化 2 C.沙丘、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丰富度的变化 D.在温度和pH适宜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变化 3.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和遗传现象研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亲代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是通过基因表达实现的 B.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两个小桶中彩球总数不一定相同 C.DNA分子通过半保留复制明显缩短复制所需要的时间 D.HIV的遗传物质会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 4.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T淋巴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可促进浆细胞增殖、分化 B.人体感染HIV后不能发生免疫应答,不能产生抗体 C.参与生命活动调节的物质都是蛋白质或脂质 D.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是神经冲动传导的基础 5.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下列有关调查的过程或结果的分析中,错误的是A.可以采用调查法和系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人类伴性遗传问题 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蚯蚓的种群密度时标记物不能太醒目 C.捕食者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能避免出现占绝对优势的物种 D.林德曼运用定量分析揭示了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6.某种昆虫(2n=56)的性别决定类型未知,为XY型或ZW型中的一种。体色正常对体色透明为显性,由一种性染色体上的基因T、t控制;身体有斑点对无斑点为显性,由常染色体上基因G、g控制;各种性状雌雄虫均有。不考虑突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性别决定为XY型,则体色正常有斑点雌虫的基因型有4种 B.若性别决定为ZW型,则体色正常有斑点雌虫的基因型有2种 C.经过减数分裂,雌虫和雄虫产生配子的染色体组成均不相同 D.可选择体色不同的雌虫和雄虫,通过一次杂交实验来判断性别决定类型 7.化学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废旧聚酯高效再生级纤维制备产业化集成技术”中聚酯是天然高分子有机物 B.“长飞光纤光缆技术创新工程”中光纤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2008年全国高考真题试题解析

2008年全国高考真题试题解析 物理(理综天津卷)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颗粒的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B.没有摩擦的理想热机可以把吸收的能量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C.知道某物质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可求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D.内能不同的物体,它们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可能相同 14、D【解析】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他反映的是液体无规则的运动,所以A错误;没有摩擦的理想热机不经过做功是不可能把吸收的能量全部转化为机械能的B错误,摩尔质量必须和分子的质量结合才能求出阿伏加德罗常数C错;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只要温度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就相同,物体的内能是势能和动能的总和所以D正确 15.一个氡核衰变成钋核并放出一个粒子,其半衰期为3.8天。1g氡经过7.6天衰变掉氡的质量,以及。衰变成的过程放出的粒子是A.0.25g,a粒子 B.0.75g,a粒子 C.0.25g,β粒子 D.0.75g,β粒子 15、B【解析】经过了两个半衰期,1g的氡剩下了0.25g,衰变了0.75g,根据核反应方程的规律,在反应前后的质量数和荷电荷数不变可得出 是a粒子,所以B正确。 16.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紫光改为红光,则条纹间距一定变大 B.以相同入射角从水中射向空气,紫光能发生全反射,红光也一定能发生全反射 C.紫光照射某金属时有电子向外发射,红光照射该金属时也一定有电子向外发射 D.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装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 16、A【解析】根据干涉条纹的间距的公式△x=λ可知,由于紫光的波长比红光的波长短,所以改为红光后条纹间距一定增大,A正确;紫光的临界角比红光的临界角小,所以紫光发生全反射后红光不一定发生全反射,B错误;由于紫光的频率大于红光的频率,所以紫光的能量比红光

(完整版)高三理综模拟试卷(带完整答案)

2017-2018 学年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理综试卷 考试时间: 2017 年 12 月 13 日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 )和第Ⅱ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 126 分) 本卷共 21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6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O 16、Mg 24、Al 27、Na 23Fe 56 Cu 64 Si28 S32 Cr5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当人所处环境温度从25℃降至 5℃,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A.减少、减少、增加、不变 B .增加、增加、减少、不变()C.增加、减少、增加、不变D.增加、增加、减少、降低 2 .下面的①、②、③分别表示生物体内的三个生理过程,其中Q 分别代表三种物质,下列有关Q 的叙述错误的是 A .Q 可能位于细胞膜上 B . Q 中可能含有硫元素 C.①不一定发生在细胞内 D.②必须依赖三磷酸腺苷5.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 A .效应 T 细胞的作用B.浆细胞产生抗体的作用 C.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D .病毒抗原诱导 B 细胞分化的作用 6.下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方框甲代表大脑皮层、乙代表脊髓神经中枢。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先缩手后产生痛觉。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图中 e 为感受器, a 为效应器 B.先缩手后产生痛觉的现象说明,痛觉感觉中 枢位于甲方框处 C.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 d 处膜外的电位变化 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 质只能引起乙的兴奋 7.纵观古今,化学与生活皆有着密切联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梨花淡自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中柳絮的主要成分和棉花的相同 B.制作烟花的过程中常加入金属发光剂和发色剂使烟花放出五彩缤纷的颜色 C.草莓棚中使用的“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的主要成分可以是碳酸钙 D. 芒硝晶体 (Na2 SO4·10H2O)白天在阳光下曝晒后失水、溶解吸热,晚上重新结晶放热,实现了太 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继而转化为热能 8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3.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NA ?—A—T—G—C —??—— —— RNA U A C G —?甲 () A — P~P~P A C12H 22O11 乙丙丁 A.CO 的燃烧热是 283.0 kJ/mol ,则 2CO (g)2CO(g)+O 2 (g)H=+283.0 kJ/mol 2 B.HCl 和 NaOH 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 ,则 H2SO4和 Ba(OH) 2的反应热 H=2×(-57.3) kJ/mol C.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少 D. 已知: H- H 键的键能为a kJ/mol , Cl - Cl 键的键能为 b kJ/mol, H- Cl 键的键能为 c kJ/mol ,则 生成 1 mol HCl 放出的能量为 (a+b-2c)/2 kJ A.甲图中共有 5 种核苷酸B.在小鼠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糖C.组成丙物质的单糖是脱氧核糖或核糖D.乙图所示的化合物中不含糖类物质 4.下图所示为来自同一人体的 4 种细胞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因为来自同一人体,所以各细胞中的DNA 含量相同 B.因为各细胞中携带的基因不同,所以形态、功能不同 C.虽然各细胞大小不同,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相同 D.虽然各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但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9.埋在地下的钢管道可以用如图所示方法进行电化学保护。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方法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B.在此装置中钢管道作正极 C.该方法称为“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D. 镁块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 2O+4e-4OH -

2008年全国高考卷2物理试题及答案(精编清晰)

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全国Ⅱ卷理综卷 (物理部分)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对一定量的气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的体积是所有气体分子的体积之和 B .气体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气体温度就越高 C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是由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不断碰撞而产生的 D .当气体膨胀时,气体分子之间的势能减小,因而气体的内能减少 14、BC 解析:气体分子距离远大于分子大小,所以气体的体积远大于所有气体分子体积之和,A 项错;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是表示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物理量,B 项正确;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是大量气体分子频繁撞击产生的,C 项正确;气体膨胀,说明气体对外做功,但不能确定吸、放热情况,故不能确定内能变化情况,D 项错。 15.一束单色光斜射到厚平板玻璃的一个表面上,经两次折射后从玻璃板另一个表面射出,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侧移了一段距离。在下列情况下,出射光线侧移距离最大的是 A .红光以30°的入射角入射 B .红光以45°的入射角入射 C .紫光以30°的入射角入射 D .紫光以45°的入射角入射 15、D 解析:因为同种介质对紫光的折射率较大,故入射角相同时,紫光侧移距离较大,A 、B 项错;设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则侧移距离 x ?= ,可见对于同一种色 光,入射角越大,侧移距离越大,D 项正确。 16. 如图,一固定斜面上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物块A 和B 紧挨着匀速下滑,A 与B 的接触面光滑。已知A 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B 与斜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2倍,斜面倾角为α。B 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 A .2 3tan α B .23 cot α C .tan α D .cot α 16、A 解析:A 、B 两物体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均为cos mg α,所受滑动摩擦力分别为:f A = μA mgcosα,f B = μB mgcosα,对整体受力分析结合平衡条件可得:2mgsin α =μA mgcosα+μB mgcosα,且μA = 2μB ,解之得:μB = tan α,A 项正确。 17. 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振幅为A 。t=0时, 平衡位置在x =0处的质元位于y =0处, 且向y 轴负方向运动;此时,平衡位置在x =0.15m 处的质元位于y =A 处.该波的波长可能等于 A .0.60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