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铺装的泛碱现象及应对方法
石材泛碱原因及防治

石材泛碱原因及防治石材泛碱是指石材表面出现白色泛碱斑点或斑块的现象,主要由于石材中的碳酸盐在潮湿环境中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碱性物质所引起。
石材泛碱的原因和防治方法如下。
一、石材泛碱的原因1.石材内部含有碳酸盐:石材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等多种矿物质组成,其中的方解石和少量的钙质矿物质都含有碳酸盐。
当石材受到潮湿环境影响时,水分中的二氧化碳与石材中的碳酸盐反应产生碱性物质。
2.潮湿环境:石材遇水后表面会形成微小的水膜,这些水膜中含有的微量二氧化碳与石材中的碳酸盐反应,产生碱性物质,随着时间的推移,石材表面会逐渐出现白色泛碱斑点或斑块。
3.相对湿度高:相对湿度较高的环境容易导致石材吸湿,增加了碳酸盐溶解和形成碱性物质的机会,从而促进了石材泛碱的发生。
二、石材泛碱的防治1.浸泡、冷却和晾干:对于新采购的石材,可使用稀酸性溶液进行浸泡,然后晾干或冷却。
这样可以使石材内部的碱性物质溶解出来,减少泛碱的可能性。
2.表面处理:在石材安装前,可以在石材表面涂刷特殊的防碱涂料,有效阻止石材内部碳酸盐与空气反应,减少泛碱的发生。
3.适当调整室内湿度:保持室内相对湿度在50%~60%之间,避免过度潮湿,可以减少石材吸湿的机会,从而减少泛碱的发生。
4.加强通风和干燥: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加强室内的干燥措施,防止石材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中。
5.定期清洗和保养:对于已经泛碱的石材表面,应定期进行清洗和保养,去除表面的泛碱斑点或斑块,使用中性清洁剂进行清洁,并及时擦干表面。
6.选择低碱石材:在选购和使用石材时,选取低碱石材更有利于防治石材泛碱。
7.建筑设计改进:在建筑设计阶段可以采取一些改进措施,如增加地面防水层、加强室内外防水等,减少石材暴露在潮湿环境中的机会。
总之,石材泛碱是石材在潮湿环境中由于碳酸盐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碱性物质而引起的现象。
通过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如浸泡、冷却和晾干、表面处理、调整室内湿度、加强通风和干燥、定期清洗和保养、选择低碱石材以及建筑设计改进等,可以有效减少石材泛碱的发生。
石材铺装返碱返盐处理方法

园林铺装石材泛盐现象一、泛碱现象湿贴天然石墙面在安装期间,石材板块会出现似"水印"一样的斑块,随着镶贴砂浆的硬化和干燥,"水印"会稍微缩小,甚至有些消失,其孤立、分散地出现在板块中,但是,随着时间推移,特别是户外反复遭遇雨水或潮湿天气,水从板缝或石材表面等部位侵入,天然石的水斑逐渐变大,并在板缝连成片,板块局部加深、光泽暗淡、板缝并发析出白色的结晶体,长年不褪,严重影响外观,此种现象称为泛碱现象。
二、原因分析1.天然石材结晶相对较粗,存在许多肉眼看不到的毛细管,花岗岩细孔率为0.5~1.5%,大理石细孔率为0.5~2.0%,其抗渗性能不如普通水泥砂浆,花岗岩的吸水率0.2~1.7%是较低的,水仍可由通过石材中的毛细管浸入面传到另外一面。
天然石材的这种特性及毛细孔的存在,为粘接材料中的水、碱、盐等物质的渗入和析出并形成泛碱提供了通道。
2.石材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占58%以上,当受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及水分作用时,其表层起化学变化即转化为石膏,使其很快失去光泽,并变得疏松多孔。
3.粘结材料产生含碱、盐等成分物质。
主要为镶贴砂浆析出Ca(OH)2(氢氧化钙)并跟随多余的拌合水,沿石材的毛细孔游离入侵板块,拌合水越多,移动到砂浆表面的Ca(OH)2就越多,水分蒸发后,Ca(OH)2就存积在板块里。
4.水的渗入,地面水(或潮湿)沿石材表面和缝隙侵入石材板,并溶入Ca (OH)2和其他盐类物质进入石材毛细管形成泛碱。
可见,水是泛碱物质的溶剂和载体。
三、预防措施针对泛碱现象的成因,可以相应从切断泛碱的途径,减少Ca(OH)2、盐类等生成物及减少水的侵入三方面采取措施,进行预防。
(一)施工前准备1.设计上考虑消除泛碱,尽可能设计成干挂形式;考虑好结构的防水处理;选择吸水率及其他物理性能符合要求的石材板等。
2.施工前要充分考虑可能发生泛碱的各施工工艺环节,提前作好预防措施,如无把握应先做样板。
石材返碱,反反复复,如何根治?

石材返碱,反反复复,如何根治?石材返碱,就是石材表面出现一层白色的粉末状的细小颗粒,有些人称作泛白,有些人称作吐白,也有人称之为“长白毛”。
情况严重的,这些白色颗粒物会在石材表面堆积、干固、变硬,不仅影响石材装饰效果,更有可能将石材空隙胀裂,形成麻坑!治理返碱工艺并不复杂,但要想根治却十分不易。
本文以室内湿贴石材返碱为例,解释一下返碱的成因及治理机理。
通常情况下,室内石材会选择水泥砂浆湿贴,铺贴完成后,接着会在石材接缝处进行切缝、补胶。
那么,问题来了!湿贴石材的水泥砂浆中的水分会去那?是继续留在石材底部,还是会想法散发到空气中呢?显然,会通过石材的空隙进行毛细管迁移,直至散发到空气中!空隙大的地方,尤其是石材接缝处,返碱尤为强烈。
石材的空隙结构,为水分散发提供了便利,也为自身带来了麻烦!水分在沿石材毛细孔向上迁移时,会将水泥砂浆中可溶性盐类带到石材空隙中,带到石材表面,堆积,形成返碱。
因此,你会发现,治理返碱其实并不容易,不易之处至少有两点:一是石材表面的返碱清理了,石材空隙中的却无法测底清除,很难真正清除干净;二是只要石材里面有水,返碱将会卷土重来,没完没了!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彻底根治返碱呢?第一步——断水!想尽一切办法将石材内部的水分排出来。
排水期间,石材表面的返碱等污染,直接扫走,避免用拖把等带水工具清洗。
也可以增加室内通风,提高室内温度来加速水分散发!直到石材表面返碱物质在一段时间内不再增加,或者直接专业测量石材含水率不超过5%;第二步——清理清洁!使用专业治返碱试剂,对石材表面人返碱成份进行分解、清洗。
严重部位可适当浸泡,直至完全分解(返碱治理试剂不要在大理石上长时间浸泡,试剂浓度易变大破坏大理石表面光泽)!清水清洗地面,并使用大功率抽机迅速将水吸干,避免大量水分渗入石材内部。
可采取增加通风、提高温度的方式是石材快速干燥!至此,石材返碱治理工作告一段落:石材表面返碱物质清理干净,石材干燥,将不会继续返碱!然而,石材在使用过程中,无法保证其一直处于干燥状态,一旦有水渗入,返碱将会再次出现。
石材泛碱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石材泛碱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一、石材泛碱的形成原因
1、水源泛碱:石材中的活性物质及适宜的pH,以及陶瓷及建筑材料
的残留,其水源中虫共的钙、镁、钠、铝离子溶解与源于空气中的碳酸钙、氧化铝等溶解反应后,使污水pH等指标明显泛碱性。
2、活性物质泛碱:石材中营养元素和挥发物的提高,增加了溶氧的
需求量,使水中的可溶性活性物质明显增加,导致水的KOH溶液浓度提高,使水的pH等指标明显泛碱性。
3、土壤泛碱:石材表面的有机质大量腐烂,使石材中土壤中的KOH
溶液浓度提高,使水的pH等指标明显泛碱性。
二、石材泛碱的防治措施
1、做好石材的有效保护:在石材的安装之前,应该将石材进行有效
的保护,避免它的表面受到损坏,同时还应该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以减
少外界的污染物和有害物质的侵入;
2、用中性清洗剂处理石材:在处理石材时,可以选择中性清洗剂进
行处理,以降低石材表面的pH值;
3、采取定期保护措施:保护石材的表面,防止外界的污染物和有害
物质的侵入,及时清理表面的污物,定期用中性清洗剂或碱性清洗剂处理,以减少石材表面的污垢,提高其表面的洁净度;。
石材返碱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石材返碱的原因及解决方法石材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其美观、耐用、易于加工等特点受到了广泛的认可。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石材表面会出现白色粉末,这就是石材返碱现象。
本文将探讨石材返碱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一、石材返碱的原因1. 石材本身的化学成分石材中含有一定量的碳酸盐,当石材表面受到水分、二氧化碳等气体的侵蚀时,碳酸盐会分解成碳酸氢根离子和钙离子,碳酸氢根离子会与钙离子结合形成碳酸钙,而碳酸钙是一种碱性物质,因此会导致石材表面返碱。
2. 石材表面的污染物石材表面的污染物也是导致石材返碱的原因之一。
例如,建筑物周围的尘土、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污染物会附着在石材表面,这些污染物中含有一定量的酸性物质,会与石材表面的碱性物质发生反应,导致石材返碱。
3. 石材表面的水分石材表面的水分也是导致石材返碱的原因之一。
当石材表面受到雨水、雾气等水分的侵蚀时,水分会渗透到石材内部,与石材中的碳酸盐发生反应,导致石材返碱。
二、石材返碱的解决方法1. 预防措施预防石材返碱的最好方法是在石材安装前进行预处理。
例如,在石材表面涂上防水剂、防污剂等,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分、污染物等侵蚀石材表面,减少石材返碱的发生。
2. 清洗石材表面当石材表面出现返碱现象时,可以采用清洗的方法来解决。
清洗石材表面可以去除表面的污染物,减少石材返碱的发生。
清洗石材表面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使用高压水枪、化学清洗剂等。
3. 石材表面涂层在石材表面涂上一层防水、防污的涂层也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涂层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分、污染物等侵蚀石材表面,减少石材返碱的发生。
4. 更换石材如果石材返碱现象非常严重,清洗、涂层等方法都无法解决,那么就需要考虑更换石材了。
更换石材可以彻底解决石材返碱的问题,但是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
石材返碱是一种常见的问题,但是可以通过预防、清洗、涂层等方法来解决。
在使用石材时,需要注意石材的质量、安装方式等,以减少石材返碱的发生。
园林铺装石材泛碱现象预防与治理

园林铺装石材泛碱现象的预防与治理一、泛碱现象湿贴天然石墙面在安装时期,石材板块会出现似“水印”同样的斑块,跟着镶贴砂浆的硬化和干燥,“水印”会略微减小,甚至有些消逝,其孤立、分别地出此刻板块中,室内程度不严重,影响外观不大。
可是,跟着时间推移,特别是外墙频频遭受雨水或潮湿天气,水从板缝、墙根等部位侵入,天然石的水斑渐渐变大,并在板缝连成片,板块局部加深、光彩黯淡、板缝并发析出白色的结晶体,长年不褪,严重影响外观,此种现象称为泛碱现象。
二、原由剖析1.天然石材结晶相对较粗,存在很多肉眼看不到的毛细管,花岗岩细孔率为0.5 ~1.5%,大理石细孔率为 0.5 ~2.0%,其抗渗性能不如一般水泥沙浆,花岗岩的吸水率 0.2 ~1.7%是较低的,水仍可由经过石材中的毛细管浸入面传到此外一面。
天然石材的这类特性及毛细孔的存在,为粘接资猜中的水、碱、盐等物质的浸透和析出并形成泛碱供给了通道。
2.粘结资料产生含碱、盐等成分物质。
主要为镶贴沙浆析出 Ca(OH)2(氢氧化钙)并跟从剩余的拌合水,沿石材的毛细孔游离入侵板块,拌合水越多,挪动到沙浆表面的Ca(OH) 2 就越多,水分蒸发后, Ca(OH)2 就存积在板块里。
其余,如在水泥中增添了含有钠Na+的外加剂,黏土砖土壤含有的Na+、Mg2+、K+、Ca2+、C1-、So42-、C032-等,遇水溶解,会浸透到石材毛细孔里,形成“白华”等现象。
粘结资料产生的含碱、盐等成分物质是浸透石材毛细孔产生泛碱的直接物质根源。
3.水的浸透。
因为外墙接缝用水泥细砂沙浆勾缝,令防水成效差;地面水(或湿润)沿墙体或沙浆层侵入石材板;安装时对石材洒水过多等原由,使水入侵石材板,并溶入Ca( OH)2 和其余盐类物质进入石材毛细管形成泛碱。
可见,水是泛碱物质的溶剂和载体。
三、治理方法天然石材墙面一旦出现泛碱现象,因为可溶性碱(或盐)物质已沿毛细孔浸透到石材里面(溢出石板表面的能够除去),很难除去,故应侧重预防,泛碱发生后只可作以下挽救。
石材返碱泛白的处理方法

石材返碱泛白的处理方法石材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返碱泛白现象。
返碱泛白是指在潮湿环境下,石材表面出现白色的结晶物质,给石材的美观性和使用寿命带来影响。
那么,如何处理石材返碱泛白的问题呢?我们需要了解返碱泛白产生的原因。
石材返碱泛白是由于石材中存在的一些可溶性盐类在水分的作用下析出结晶所致。
这些盐类主要来自于石材本身或者是石材周围环境中的污染物,如水泥、砂浆、地下水等。
当石材表面的水分蒸发时,盐类溶液中的盐分便会析出,形成白色的结晶物质。
针对石材返碱泛白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方法:1. 清洗处理:首先,可以使用清洗剂和清水对石材表面进行清洗,将表面的盐分溶解掉。
在清洗过程中,可以使用软毛刷或者海绵进行擦洗,注意不要使用过于硬的刷子,以免划伤石材表面。
清洗完毕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并用干净的布擦干石材表面的水分。
2. 干燥处理:石材返碱泛白的产生与潮湿环境有关,因此,保持石材表面的干燥是防止返碱泛白的关键。
在清洗完石材表面后,应尽量保持表面干燥,可以利用自然风力或者人工通风设备进行通风干燥。
此外,还可以使用吸湿剂或者风干剂来吸收石材表面的水分,防止返碱泛白的再次发生。
3. 封孔处理:石材表面的开孔是返碱泛白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处理返碱泛白问题的同时,还可以进行石材表面的封孔处理。
封孔处理可以使用专门的石材封孔剂,将石材表面的开孔封闭起来,减少水分的渗透和盐类的析出。
封孔剂的选择应根据石材的材质和使用环境来进行,可以咨询专业人士或者参考相关资料。
4. 防护处理:为了防止石材再次出现返碱泛白问题,可以在石材表面进行防护处理。
防护处理可以使用石材防护剂,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水分和盐类的渗透和析出。
石材防护剂的选择应根据石材的材质和使用环境来进行,可以咨询专业人士或者参考相关资料。
石材返碱泛白是一种常见的问题,但是通过正确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清洗处理、干燥处理、封孔处理和防护处理是处理石材返碱泛白问题的主要方法。
石材防返碱方案

石材防返碱是指防止石材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出现因水泥中的碱性物质渗透而导致的表面白色结晶现象,这通常被称为“泛碱”。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石材防返碱方案:
1. 选用低碱水泥:在铺设石材时,使用低碱水泥或其他低碱性胶粘剂,可以减少碱性物质的来源。
2. 背涂防护剂:在石材背面涂刷专业的防碱背涂剂,如石材背涂剂306,这可以有效阻止碱性物质通过石材背面的微孔和裂隙渗透。
3. 使用抑碱剂:在水泥砂浆中加入砖石抑碱剂708,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可以显著降低水泥基材料泛碱的可能性。
4. 干挂安装:采用干挂方式安装石材,即使用高强度的锚栓将石材固定在墙体上,而不是使用湿贴法,这样可以隔绝水分和水泥直接接触石材。
5. 六面涂刷防碱剂:在石材的六个面上涂刷防碱防护剂,形成一层保护膜,隔绝水分和碱性物质的渗透。
6. 合理的施工工艺:在施工过程中,确保石材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水分和碱性物质通过缝隙进入石材。
7. 定期保养:即使采取了上述预防措施,定期的保养和护理也是必要的,可以使用防护剂进行保养,以保持石材的防碱效果。
8. 施工前后管控:在施工前后,对环境进行控制,避免雨水、施工用水等可能导致碱性物质渗透的因素。
综上所述,通过选用合适的材料、采用适当的施工方法、使用防护剂以及进行定期的维护,可以有效防止石材返碱,延长石材的使用
寿命,并保持其美观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材铺装的泛碱现象及应对方法
湿贴天然石地面和墙面在安装期间,石材板块会出现类似“水印”一样的斑块。
随着镶贴砂浆的硬化和干燥,“水印”会稍微缩小,甚至消失。
但随着时间推移,特别是地面或墙面反复遭遇雨水或潮湿天气,水从石板板缝、墙根等部位侵入,“水印”就会逐渐变大,并在板缝间连接成片。
石材板块局部加深、光泽暗淡、板缝处析出白色结晶体且长年不褪,严重影响景观的现象称为泛碱现象。
原因分析
天然石材结晶相对较粗,存在许多肉眼看不到的毛细管。
例如花岗岩细孔率为0.5%至1.5%,大理石细孔率为0.5%至2.0%,其抗渗性能不如普通水泥砂浆。
尽管花岗岩的吸水率只有0.2%至1.7%,但水仍可通过石材中的毛细管浸入到另一面。
天然石材的这种特性及毛细孔的存在,为粘接材料中的水、碱、盐等物质的渗入提供了通道。
粘结材料产生含碱、盐等成分物质是渗入石材毛细孔产生泛碱的直接物质来源。
其中主要为镶贴砂浆析出的氢氧化钙跟随多余的拌和水沿石材的毛细孔游离入侵板块。
拌和水越多,移动到砂浆表面的氢氧化钙就越多,水蒸发后,氢氧化钙就存积在板块里。
水是泛碱物质的溶剂和载体。
水入侵石材板主要原因是以下几种:
1.由于接缝处一般用水泥细砂砂浆勾缝,防水效果差;
2.地面水侵入石材板;
3.安装时对石材洒水过多。
水入侵石材板并溶入氢氧化钙和其他盐类物质进入石材毛细管,形成泛碱。
治理办法
天然石材地面和墙面一旦出现泛碱现象,表明可溶性碱(或盐)物质已沿毛细孔渗透到石材里面(渗出石板表面的可以清除),很难清除。
所以治理泛碱重点应该在预防,泛碱发生后应做以下补救。
1.尽快对板缝、板面等全面进行防水处理,防止水分继续入侵,使泛碱不再扩大。
2.可用市面上的石材泛碱清洗剂。
清洗剂是由非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及溶剂等制成的无色半透明液体,对部分天然石材表面泛碱的清洗有一定效果。
但在使用前,一定要先作小样试块,以检验效果和决定是否采用。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