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意识发现未知的自己

合集下载

潜意识的解读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线索

潜意识的解读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线索

潜意识的解读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线索潜意识,是指人们在无意识状态下,隐藏于意识之下的心理过程和思维活动。

它是我们意识活动的底层,潜藏着我们的愿望、恐惧、经验以及各种情感。

虽然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和感知潜意识,但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线索,我们可以一窥其中的奥秘,并加以解读。

本文将从日常生活的点滴细节入手,来探索我们潜意识的解读之道。

一、梦境的隐喻在我们的梦境中,潜意识会以符号、隐喻的方式表达自己。

我们可以通过解读梦境中的符号,来了解我们内心深处的渴望和担忧。

例如,梦见飞翔可能代表对自由的渴望,梦见迷路可能代表在现实生活中迷失了方向。

这些梦境中的线索,能够启示我们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更深刻理解。

二、情感的流露情感往往是潜意识的一种表达方式。

我们的喜怒哀乐常常不受我们的控制,会在日常生活中悄然流露出来。

比如,突然感到情绪低落,可能是因为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触发了某个潜藏的伤感记忆;而对某个事物情感强烈,可能是因为它触动了我们潜意识里的某种渴望。

通过对自己情感的观察和理解,我们能够从中寻找到潜意识的线索。

三、行为的偏好我们的行为往往暗示着我们内心的想法和偏好。

有时候,我们做出的选择和行为可能与我们的意愿并不完全一致,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去寻找其中的原因。

比如,我们喜欢购买某个品牌的产品,可能是因为这个品牌在我们的潜意识中代表着某种价值观或者愿望。

通过对行为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渴望。

四、无意识的判断潜意识的信息往往比我们意识到的更加准确和敏感。

有时候,我们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做出一些判断,这些判断可能是我们在很长时间里积累下来的经验和观察所形成的结论。

通过对这些无意识的判断进行思考和回顾,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我们自己的决策过程和思考方式。

总结起来,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线索,我们可以逐渐解读潜意识的信息和潜藏的内心世界。

梦境的隐喻、情感的流露、行为的偏好以及无意识的判断,都是我们了解潜意识的重要途径。

在我们解读潜意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观察和思考的习惯,不断磨砺自己的洞察力和理解力。

【吸引力法则】遇见未知的自己 找回那个失落的自己

【吸引力法则】遇见未知的自己   找回那个失落的自己

【吸引力法则】遇见未知的自己找回那个失落的自己【吸引力法则】遇见未知的自己---找回那个失落的自己在我的上一个学生假期,我读了一本非常好的书,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我》,这是一种现代的精神修养,教我们培养、培养和纠正我们的思想。

书中有很多段落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细细品读,当然更重要的是应用于生活中,亲身体验它带给我们的惊喜。

现摘录如下:我们所有痛苦的根源是我们不知道自己是谁,盲目地执着和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我们人类所要追求的东西,即是五个字:爱,喜悦,和平。

真我就是爱、喜悦、和平。

幸福和快乐的区别:幸福是由外部事物引起的。

它的前提是,一定有什么东西能让我们快乐,所以它的过程是从外到内;欢乐从内而外绽放,从内心深处自发升起。

所以一旦你拥有了它,外部世界就无法把它拿走。

记住,死亡来临的时候,会把所有不能代表真正的我们的东西席卷一空,而真正的你,是不会随时间甚至死亡而改变的。

任何人只要能抛弃自己的虚假身份,不受思想、情感和身体的限制和阻碍,就能展现出真实自我的特征。

不仅是所有看见的物质,连看不到的声音、思想、意念、情感,都是某种有特定振动频率的能量啊!一切都是能量的振动,观察者会影响被观察者,所以我们创造自己的世界。

吸引力法则——相同能量的事物会彼此吸引,所以我们周遭发生的事物都是我们本身的能量吸引过来的。

如果一个人充满了快乐和积极的思想,那么好人、好人、好人和好人会与他产生共鸣,并被他所吸收。

同样地,如果一个人总是有悲观和愤世嫉俗的思维频率,那也难怪厄运经常发生在他身上!我们的意识、自我的了解、思考、理性、判断、感情都是从潜意识来的。

我们在意识层面对自己一切的认知、喜好,只是占了我们自己全貌的1%而已。

潜意识是非常强大的力量,它对我们的自我有完全的影响,而它的99%是我们所不知道的。

我们会有选择地观察和体验这个世界上的人和事。

一匹马,然后是一辆马车,加上马车夫,后面还有位乘客,这个图就代表着我们的人生。

遇见未知的自己总结(优选3篇)

遇见未知的自己总结(优选3篇)

遇见未知的自己总结(优选3篇)遇见未知的自己总结【第1篇】事实最大就是告知我们,凡事发生的事情,都要臣服,臣服事件,臣服事件带来的情绪,越是抗拒,越是存在,不要沉浸在负面的情绪中,学会如何的去消除负面情绪带来的困扰,通过能量的转换,让能量释放。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是的,所有的信息判断,都是来自自己大脑的选择,大脑的筛选,所以身心灵的修炼,是帮助我们自己找到正确的途径。

正确的认知自己,正确的判断,正确的情绪,正确的生活,而正确带来的标志就是喜悦,内心的喜悦,同样也带给你之外的人喜悦,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和谐的生活。

思想是对回忆,或者是对未来的思考,这本书通过关注自己身体,带来体悟,思考当下,通过连接自己的身体,来感悟能量转换带来的不可能。

一切皆有可能,这话真的有道理。

运动自己,通过各种方式,在运动过程中,关注自己呼吸,不单单让身体独自运动,而是深入的冥想,感知身体的存在。

瑜伽是一种方法,不是仅有的方法。

每个人在选择的时候,找一种适合的,就可以。

任何一种运动都会带来精神体验。

书中的道理,人人都会懂得,只是这一本适合,她告诉了方法,途径,容易接受。

如果你也有情绪困扰,或者是曾经困扰,这本书不妨看看,希望带给你帮助。

另外书中也介绍了,一些电影,书籍,有机会也尝试看看,也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遇见未知的自己总结【第2篇】第一次看到这本书,大概是10年前,算是自己看到的第一部身心灵小说。

在不同阶段又分别看过几次。

近期重新拾起是因为看了《 当下的力量》,看不太懂,又回来头把这本书重读了一遍。

看的速度很快,虽然情节都熟悉,但仍然很有可读性,里面的一些片段更加的具有启发性,值得把其中的一些句子边默念边实践。

如果你在工作生活中也遇到了困惑、焦虑甚至抑郁,试试这本书,也许有特别的效果。

书的内容以一个30多岁女主角—若菱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为引子,通过和一位老人的聊天为内容开展,中间有女主角对不同人物类型的拜访。

内容的编排层层递进,女主角的遭遇既狗血又常见,几乎把成年人可能面临的困境浓缩在她一个人身上。

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1现在马马虎虎读了一遍,就想上次博客写的一样,没怎么懂,里面有好多专业术语,一时很难理解,开始读的时候,很难读进去,也很难理解,到了后来,渐渐的有点明朗,但是,已经结束了。

这本书唯一能叫我读下去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它是以一个故事讲述的方式来说的。

这样听过故事主人公的一些遭遇映射出一些职场生活中的道理。

印象很深刻的一句话就是: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起初,看这句话的时候,一点都不理解。

是不是讲的是在某个特定的环境里面,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

但是,读完了才知道,所有外在的事物都是你内在投射出来的结果。

原来如此。

遇见未知的自己,让你剖析自己本身,挖掘自己的潜意识,今天才发现,原来挖掘自己是件很痛苦的事情,有的时候觉得自己的一些想法都是多么的幼稚。

看完这本书,觉得以后遇到事情都先要冷静,因为每个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件都是一种礼物,只不过,这个礼物有的包装难看,有的包装好看而已。

书中的老人真的是一个智者。

叫主人公怎样一步步的认识自己。

介绍好多人给主人公认识,并让他们分享各自的故事帮助主人公成长。

心想,我要是能遇到这样一位老人就好了。

其实,遇到也好,没遇到也罢。

明白其中的道理,也算是一种收获了。

最后,老人留给主人公一封信,现在我把它搬到这里来,与大家一同分享:亲爱的孩子,该是你展翅高飞的时候了,我看到你的茁壮成长,心中无比喜悦。

记得,要把你的祝福跟所有人分享,因为分享就跟感恩一样,分享出去的越多,你回收的就越多。

又该我云游四方的时候了,临走前,我送你一句话:记住———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就像镜子一样的反映你的内在。

当外境有任何东西触动你的时候,记得,要往内看。

看看自己哪个地方的旧伤又被触碰了,看看自己有哪些阴影没有整理好。

不要浪费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变,不可抗拒的东西上。

现在内在层面做一个调和整理,然后再集中精力去应付外在可以改变的部分。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遇见未知的自己彩晶读后感范文(精选4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

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遇见未知的自己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丛中萤火胜夜上獠牙,房中呓语敌漫夜幽寂。

夭折的泪,褪去了涩味,轻督的叶影成了斑斓的手,那是不由文尼察区俗物破裂的十月剪影。

十一月初,夜,依偎女孩的人悄然离去。

门再次被打开,少了温馨,多了逆妄。

残缺的灵魂贪婪地毁灭着无瑕疵瑕疵的玉器。

匕首起,血流不止,被梦笼着的倩儿,霎间惊醒,连迷茫也干呕未曾有机会便身颤惊恐,轻抚凉透的被褥,无望的向后挪动。

男子自诩潇洒地甩下一笔钱,转身离去。

女孩蜷缩墙角,轻抿腥味,痛在催促着,现实却抑制着泪腺。

只有门外卷进地几缕寒风,偶有理会那被遗忘的舌头。

空灵的淡黑掺着空洞,空洞的眸望向香气馥郁甜味的钱。

灰黯的灯光照在残缺的书上。

米芒在牢中完人生中第一本连名字也不知的书。

确切来说,是本不完全的手抄,不算看完,少了开头,却异常地减缓着米芒的反倒神经,让她想用短小的舌头去湿润干燥的唇,只是这显然是可笑的。

兴许,这书同她一样回味是个别人不懂欣赏且残缺的美。

只不过书中所描绘的,她大多不懂,为何要顺服,为何不抗拒,不就如宰杀场的羔羊。

似乎她无法将自己与书有所关联,但又如书上所言,她从未思虑过当下,只记得过去的错与未来的死,她高高兴兴的放弃了自己。

钱甚至她唉就是在为钱而活,为自己的脸色而活,看这本手抄也只在无人的夜,怕面具被撕开,不敢尝试,就怕换来的是她无力阻止的奚落。

强烈的不安来自文字的彼端,她连书中的男童也比不上,从未有爱、快乐,亦或是和平,似乎那颗心从未无声过。

直到后来才从狱友口中听来这本书名为《遇见未知的自己》,是牢里前一个服刑的牢犯从外面的,虽然带不走了。

对于米芒的服役,成了狱卒饭后话题。

这个性情恶劣且多次逃狱的杀人犯也会去劳役,不免让人感到奇迹的迹象。

彩虹生涯图 让你发现未知的自己

彩虹生涯图 让你发现未知的自己

彩虹生涯图让你发现未知的自己本文是关于彩虹生涯图让你发现未知的自己,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你真的非常了解自己吗?你清楚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价值观、能力、优势和劣势吗?你知道自己做出各种选择的真实原因吗?你的表达和行为与你的内心是完全一致的吗?你承认你今天得到的一切,不管好的坏的,都是你自己选择的结果吗?我们每个人都有四个不同层面的“自我”:开放的我(自知他知)、隐藏的我(自知他不知)、盲目的我(自不知他知)、未知的我(自不知他不知)。

1、“开放的我”是你展现出来的愿意让别人看到的部分,是公开的透明的信息。

比如你的学历、你的职业、你的能力、你在人前表现出来的性格爱好等等。

2、“盲目的我”是别人能够看到,自己看不到的部分。

比如有些人认为自己很乐观,每次遇到什么事情都只会难过一小会儿,很快又能恢复到正常情绪,但别人看到的,也许是这个人遇到问题后的发怒与抓狂,所以别人并不认为他很乐观。

3、“隐藏的我”是一些我不愿意告诉别人的关于我的隐私,但并不代表别人不知道,比如办公室恋情。

4、“未知的我”是一些潜意识的心理行为,是一种隐形习惯,它可以指导你的语言、思维和行动,让你无意识的做出一些事情,但是你的大脑却意识不到。

比如有些人,一思考问题就会不由自主的转动手中的笔,有些人,一和别人聊天就会无意识的托起下巴,有些人,一看到小狗就会跑过去逗玩,这些行为都是当事人自己无法控制的,意识不到的隐形习惯。

因此,你可以通过寻求他人的反馈,开放“盲目的我”;通过坦诚面对自己的内心,开放“隐藏的我”,通过学习、实践、反思和领悟,开放“未知的我”。

当你对自己了解得足够深入透彻的时候,就能够清晰的规划和预测你的未来。

说到规划和预测未来,最有效的解决方案莫过于美国著名职业生涯规划师舒伯提出的“生涯彩虹图(Life-career rainbow)”。

为了揭示人们扮演的角色与生涯发展阶段的相互影响,舒伯创造性地描绘出一个多重角色生涯发展的综合图形——“生涯彩虹图”(如图所示),形象地展现了生涯与角色的时空关系,从而帮助人们更好的进行自我探索、自我挖掘、自我呈现,让其了解不同的角色如何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出现,角色的组合如何合理安排才能达到最佳的自我实现。

遇见未知的自己作文(精选6篇)

遇见未知的自己作文(精选6篇)

遇见未知的自己作文(精选6篇)遇见未知的自己作文(精选6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遇见未知的自己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遇见未知的自己作文篇1买这本《遇见未知的自己》不是偶然,而是我故意去图书馆买的,为什么会说是故意,是因为当时我困在了一个笼子里,出不来,所有思想都往负面的方向想,自己没有一点点的正能量,忘记谁说过,如果觉得找不到自我了,那就多看看书吧,也许在书中可以找到答案,我决定试一试,于是经朋友的推荐买了这本《遇见未知的自己》。

我很难想象书可以给我力量,但是我起码知道,任何事情也许自己应该尝试着试一试,给自己一点机会,给自己一点希望,能够从中得到好的东西那自然是最好的,如果没有得到也不要气馁,一切都会在适当的时机好起来,活着,很多时候要轻松点,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我花了半个月的时间,细细的拜读了这本《遇见未知的自己》。

说实话,也许是我太想从中得到东西了,反而会觉得收获平平,但是起码在书中我知道了换个角度看问题,一切都会不一样,我们要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看问题,也许就会海阔天空。

书中的主人公,在生活中遇到了问题,比如婆媳关系、夫妻关系,在工作中遇到了问题,比如升职机会、同事关系、竞争关系,只要觉得自己不解,都会去“老人“谈谈心,吐吐苦水,诉说自己所遭遇的事情,每次她都会从“老人”那里得到一个答案,然后自己回去想,琢磨老人说的话,每次她都能够豁然开朗。

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的解读有误,我在书中也看出了这层意思:当我们遭遇困难的时候,其实是我们自己自我束缚,自我想象,不愿放开自己,所以才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

我们要学会释放自己的坏情绪,不然生活真的会很压抑,学会疼爱自己,学会为周围的别人着想。

遇见未知的自己作文篇2书的扉页上记载着买书的日期,20xx年1月1日。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精彩8篇)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精彩8篇)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精彩8篇)《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篇一最近读了一本华语世界第一部身心灵小说——《遇见未知的自己》。

刚刚开始接触这本书的时候感觉它很深奥,很难懂。

但是看在它是以小说的形式来向人们讲解和诠释一个个耐人寻味又贴近生活的道理,感觉又很吸引人又很特别。

就像是有些人一样,第一眼看见觉得不怎么样,但是以后越看越顺眼,越看越好看。

当我细细咀嚼,慢慢体会的时候,忽然发现它已经在慢慢的进化着我的心灵,涤荡着浮躁、悲观和欲望。

在这一个个的生活小故事中,最能引起我的共鸣的是这样一件事。

她说,那一天业绩考核出来了,每次都得第一的她,突然被挤了下来,她的内心非常难受。

早上她上班,发现同事们正用不同的眼光注视着她,有同情、鼓励的,有幸灾乐祸的。

在接下了和老板的谈话中得知,在老板的一再要求下原本就工作出色的她终于得到了总经理的认可,得到了一个并列第一。

她喜出望外,回答哦啊座位上,她想起了刚进办公室时同事的眼光。

可是,现在的她觉得同事们的眼光和平时没有什么两样的呀。

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会有类似的感觉,当你获得一些与往常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当自己的想法改变的时候,总觉得周围的人看自己的眼光也会和以前不一样了。

他们的眼睛里充满着自己主观臆想出来的内容。

就像故事中提到的有些同事“同情、鼓励”,有些同事“幸灾乐祸”,都是她的大脑自己去筛选、过滤、定位出来的,并不是事实。

这样的想法,其实都是自己根据自己当时的情况虚构、假想出来的。

换句话说是一种假象,是在自己的主观想法作用下杜撰出来的。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则故事,说是在古时候,有个砍柴的人发现自己的斧头不见了。

他一直认为是他的邻居偷的。

他每次看到那个邻居都觉得他就是那个偷斧头的人,而且越看越像。

有一天,他带着新买的斧头上山去砍柴,突然在他曾今砍柴过的地方发现了一把已经生了锈的斧头。

当他再一次看到他的邻居时,他发现他的邻居怎么看都不像是会偷斧头的人。

是呀,周围的人、事、景、物常常会在我们不同的想法下产生着不同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ge 28 2014-9-21
心理学上用这个故事命名 了一个心理定律——皮格马 利翁效应,指热切的期望能 使被期望的人达到期望者的 要求。
Page 29
2014-9-21
发明大王爱迪生小时候只上了三个月的学就被开除 了,老师说他太笨了。但爱迪生的妈妈坚信自己的孩 子绝对不笨,她经常对爱迪生说:“你肯定要比别人 聪明,这一点我是坚信不疑的,所以你要坚持自己读 书。”并且亲自辅导爱迪生的学 习。 在母亲的鼓励和教导下,爱迪 生经 过不懈努力,成为伟大的发明 家。
2014-9-21
Page 10
生理潜能的发挥 也离不开心理 素质,要想达到 人体所蕴藏潜能 的极限,必须具 备良好的心理素 质。稳定的人格, 没有偏激、猜疑, 拥有积极向上的 生活态度 和心态,都是开 发人体潜 在力量的前提。 人们通过提高认识、学
Page 11
习技巧、培养感受力和 领悟力、坚强意志等方 法,在积极开发人的 心理潜能的同时,才 能带动生理潜能 的共同开 发。因此, 从广义角 度,任何的潜能 都属于心理潜能。
2014-9-21
同样,正常人也有很多心理能力是自己体察 不到的。例如科学家发现,人类贮存在脑内的 能量大得惊人,但是到目前为止,人类普遍只 开发了大脑的5%,约有95%的大脑潜能尚待 开发与利用,即使像爱因斯坦这些科学精英的 大脑的开发程度 也只达到13%左右。 要是能够发挥一 半的大脑功能, 就可 以轻易地学会 40种 语言,背诵整本百 科全 书,拿12个博士学 位。
Page 18
2014-9-21
xu
人类的基本需要是相互联系、相 互依赖和彼此重叠的,他们排列 成一个由低到高逐渐上升的层次 xu 只有低级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 才会出现高一级的需要,只有前 面几种需要相继得到满足,才会 出现自我实现的需要。最占优势 的需要将支配一个人的意识,并 组织有机体的各种能量来满足此 需要,而不占优势的需要将被减 弱。层次较高的需要发展后,层 次较低的需要依然存在,但对行为的影响则减弱了。 生理需要是直接与生存有关的需要。在人类各种基本 需要中,生理需要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有力量的需要,是 其他一切需要产生的基础。如果这些需要中有一种不能满 Page 19 2014-9-21 足,就会严重影响个体的正常生活。
Page 20 2014-9-21
如何才能永远保持一个进取的心呢?你要能够 不断地在尝试中找到乐趣,甚至要学会冒险。人们 常说:学海无涯,学无止境。同样,任何一个可以 衡量人的价值的指标都是没有上限的。就像100米 跑的世界记录,虽然每次纪录被打破的时候人们总 是以为这个纪录是很难超越的了,但是仍无法阻止 它一次次的被打破。所以,要是自己的进取心不被 消磨就要抛弃名利的衡量,而学会欣赏超越本身的 乐趣。
Page 25 2014-9-21
得分在97~107分的人正走在成功大道上,你会善加 利用对自己有利的形势,并鞭策自己去创造机会。得分 略高的人企图心更强,并且清楚自己的方向,工作态度 认真,会做长期计划。你的自信和精力来自于不变的目 标和对行业基本知识的深入了解。 得分在108分以上的人要小心了,因为你已经沦为 “工作狂”。获得成功并不是问题,但你的问题是追求的 东西永远不嫌多,并且成癖上瘾。你追求更多钱、更多 权、更多势。切记,真正的成功在于满足自己是怎样的 一个人,没有必要的成就并不代表真正的成功。
潜意识:发现未知的自己
礼冰
Page 2
2014-9-21
什么是潜意识?
• 你是否有过下面的经历?
• 偶然见到的场景似曾相识,细一想是自 • • • •
己梦见过的。 带着眼镜找眼镜、拿着手机找手机。 莫名其妙不想做一件事 在思考时挠头发、摸鼻子 而不自知
Page 3 2014-9-21
Page 4
Page 23 2014-9-21
计分表:
完全不像我 不太像我 1 5 2 4 很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3 很像我 4 2 完全像我 5 1
01~13题 14~25题
Page 24
2014-9-21
得分在25~51分之间的人要想成功会面临两难的困境; 希望成功,却不愿意工作。这样的态度会被视为不正常。 你应该决定你是否愿意做些该做的事去完成任务。害怕 成功的感觉可能会使你退缩,对行业不够熟悉也可能使 你兴趣平平,没有安全感。但是,除非你克服欲望低下 的缺点,否则成功的机会微乎其微。 得分在52~77分之间的人追求成功的动力稍高,但还 不到可以为成功而打算加倍努力的程度。得分略低者倾 向于“守株待兔”,宁愿枯坐等待成功的来临。 得分在78~96分之间的人秉持“有多少做多少”的哲学, 不会为了成功而努力过度,但他们会在容易做到的范围 内尽量去做。得分中等的你是实用主义者,顺着形势决 定动机强弱程度。你最好想想增强成功欲望的好处。把 握机会、豁达乐观、工作努力的人才是赢家。
Page 17 2014-9-21
欲望,在心理学上称为“需要”,它是人脑对 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反映,是个体心理活 和行为的基本动力。需要和人的活动紧密联 系,是行为积极性的源泉,正是这样 或那样的需要推动着人积极地活动。 比如饥饿时寻找食物, 孤独时寻找伙伴,都 是在相应需要的推动 下进行的。 需要永远带有动力性,它并不会 因暂时的满足而终止。有些需要 带有明显的周期性,如对饮食和 睡眠的需要;有一些需要满足后,会 产生新的需要,新的需要又推动 人们去从事新的活动,在活动中不 断满足已有的需要,又不断产生新的 需要,从而使活动不断向前发展。
Page 5
2014-9-21
Page 6
2014-9-21
一天晚上,一个人走近路穿越墓地,一不留 神栽进刚刚挖好的墓穴中。因为墓穴很深,泥 土又湿滑,他几经努力还是没能够爬出来。筋 疲力尽之后,他只好在角落里蜷缩成一团,昏 昏沉沉地睡着了。巧的是又有一个家伙也不幸 落入其中,在耗尽了每一分企图爬出墓穴的力 气之后,同样得出了无法逃出墓穴的结论。 就在这位老兄四处折腾的时候,睡着了的那 位被惊醒了。他隐藏在墓穴的黑暗的角落中, 用一种低沉而焦躁的声音说道:“你永远无法 逃出这里。”猛然听到“空荡荡”的墓穴中发 出的地狱般的声音,第二位仁兄大受惊吓。他 几乎没有迟疑,便纵身跳出了墓穴,一路飞奔 跑回了家。
Page 22
2014-9-21
心理测验——成功欲望
14.很少把工作带回家。 15.尽可能减少工作时间。 16.对你而言,工作只是生活中的极小部分。 17.觉得“多做无益”,很多人怨恨你,因为你多做事让他们显得差 劲。 18.如果可能,根本不想工作。 19.你的职位可以更上一层楼,但你不想卷入职位竞争中。 20.如果打打零工就可以糊口,是最好不过了。 21.你觉得休假很轻松,你喜欢尽情享受,什么事也不做。 22.碰到好天气,你偶尔会放下工作,到郊外玩玩。 23.相信“爬的越高,跌得愈重”。 24.相信懂得花钱就可以不必辛苦工作。 25.认为整天工作的人非常乏味,不把工作看得太严重的人大都比 较有趣。
2014-9-21
• 涵义:弗洛伊德说,冰山浮在海平面可以看到的
一角,是意识;而隐藏在海平面以下,看不见的 更广大的冰山主体便是潜意识。 • 与潜意识相对的是意识:根据现代心理学理论, 所谓意识,是人所特有的反映客观现实的高级形 式。而潜意识,是指人没有意识到的心理活动。 • 发现经历: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和布洛伊尔在治疗 癔病时发现,患者不能意识到自己的一些情绪经 验,但是在催眠状态中,却能够回忆起自己的有 关病症的经验,并且感到心里舒畅。
Page 7 2014-9-21
尽管可以通过实验定性测量人体的极 限,但无法定量。也就是说,人的潜能 具有不确定性,要到什么程度才算是极 限,是无法定量的。譬如以前跑100米 时,有人预测极限是10秒,但现在田 径场上百米赛跑记录达到了9.58秒, 同时还有很多运动员在为突破这个纪 录而努力。
Page 8
发挥潜能,取得成就需要人在 不同的需要等级上都保持强烈的 欲望。如果欲望的强度相同,那 么需要的等级越高,所得到的 成功就越大。比如说对于生理 需要而言,成功很可能只代表着 拥有很多金钱,那么其结果是 成为一名普通的商人;对于尊 重需要而言,成功就要代表着 拥有令人景仰的地位,结果可 是成为教授或政治家;而对于自我 实现的需要而言,成功就意味着不断 自我超越,其结果是无论在那种行业,都会 成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人。
2014-9-21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Page 12
2014-9-21
Page 13
2014-9-21
Page 14
2014-9-21
阻碍自我实现的内部原因
• (1)自我概念缩减。对自己的潜能看法
保守。“我不行,不能。” • (2)固执于现有的自我概念。“我就这 样了。” • (3)不愿意离开安全地方。 • (4)成功恐惧。
Page 9 2014-9-21
• 根据心理学家测定,潜意识的力量是有
意识力量的3万倍。人脑兴奋时,只有 10%~15%的细胞在工作,可存储多达 10个信号,而留在记忆中的却只有少部 分。所以正常人的阅读速度为每小时 30~40页,经过训练的人却能达到每小 时300页。可见,通过发掘隐藏在人体 内的潜在能量,人类可以克服许多遗传 性的弱点。
Page 15
2014-9-21
强烈的欲望促进潜力爆发
• 任何成功者都不是天生的,成功的根本
原因是开发了人的无穷无尽的潜能。每 个人都具有很大的潜能,然而我们很难 意识到它的存在。那么,如何才能将潜 能释放出来呢?心理学家认为,能够发 挥潜能的人都有强烈的欲望。
Page 16
2014-9-21
z 退伍军人史蒂文在战争中脊柱受伤,失去了行走的 能力,靠轮椅代步20年。他整天坐在轮椅上,觉得此生 已经完结。有一天,他不幸碰上三个劫匪抢他的钱包。 他拼命呐喊反抗, 激怒了劫匪,他们就放 火烧他的轮椅。 看到轮椅着火,史蒂文 好像忘记了自 己的双腿不能行走, 立刻站起来逃 走。求生的欲望竟 使他一口气 跑了一条街。 事后, 史蒂文说:“如果 当时我 不逃走,就必然 被烧伤, 甚至被烧死。 我忘了 一切,一跃而起, 拼命逃走, 以致停下脚步, 才发现自己会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