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关礼仪课程标准

公关礼仪课程标准
公关礼仪课程标准

公关礼仪课程标准

篇一:《公关礼仪》课程标准

《公关礼仪》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三年制中专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选修课程之一。(二)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的教学应强调时代性和应用性的特点,结合实例,配合有关材料和录像片,对有关重点进行实用性的教学。采用面授辅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力求通过形象化的教学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加深理解。

(三)课程设计思路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项目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在课程设计理念和教学内容上,我们结合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培养目标,即旨在培养能适应适

应经济社会发展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拥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知识应用型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本课程考查课目,总学分1学分,周课时2课时,总课时24学时。

二、课程目标

中职教育是要培养在生产经营、社会服务领域具有高级职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加强礼仪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现代公关礼仪”课程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坚持“理论够用、适度”的原则,注重通过训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礼仪素养,掌握各类礼仪的基本技巧、规范及操作方法,能以良好的个人风貌得体地与人交往,更好地胜任岗位工作。同时使其他专业的中职学生展示自身良好的个人礼仪形象,掌握现代交际的基本礼仪规范,具备良好本的礼仪素养。

1.知识教育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形

式,使学生了解,在当今社会无论是什么样的组织,什么样的活动,都存在公共关系问题,公共关系正是以协调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为主要任务,渗于其它具体社会关系中的一种新型社会关系。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之一是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组织形象是由多方面的要素构成的,个人形象就是组织形象的基本要素。通过公关礼仪,塑造员工的个人形象与组织形象显得特别重要。学生应该掌握公共关系工作的

基本工作程序,掌握一般的社交礼仪规范。有意识地提高自己在礼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2.能力教育目标

(1)培养学生的基本公关素质和公关能力。(2)培养学生合乎礼仪规范,礼仪程序的言谈举止。(3)提高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3.思想教育目标(1)培养学生理解、宽容、谦逊、诚恳的待人态度,与人为善、庄重大方、

谈吐文雅、讲究礼貌的行为举止。

(2)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集体主义荣辱观,将个人形象与集体形象的塑造紧密结合起来。

四、课程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述教学内容:

第一节公共关系的定义第二节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第三节公关礼仪与组织形象

教学要求:了解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掌握公共关系与公关礼仪的定义;理解公关礼仪与组织形象的关系;熟悉如何塑造企业形象。

教学重点:公共关系与公关礼仪的定义;公关礼仪与组织形象的关系。教学难点:如何塑造企业形象。

教学建议:内容较多较细,教学中注意结合学生实际,多举案例。第二章私人礼仪教学内容:第一节体姿礼仪第二节交谈礼仪第三节服饰礼仪教学要求:了解正确的仪态、化妆、服饰及谈话礼仪要求,并掌握相关要点;

熟悉交谈礼仪的几种形式及服饰搭配的原则。

教学重点:正确的仪态、化妆、服饰及谈话礼仪技巧及注意事项。教学难点:正确把握与对方谈话的技巧。

教学建议:由教师面授知识点,然后由学生演练相关知识点,当堂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第三章公共礼仪教学内容:第一节见面礼仪第二节送礼礼仪

教学要求:了解正确的会面(包括拜访和迎访)礼仪要求,并掌握相关要点;熟悉为他人介绍和自我介绍的顺序和原则。掌握如何正确递接名片,如何正确、恰当的送礼,送礼的忌讳。

教学重点:会面(包括拜访和迎访)礼仪要求;恰当的送礼。教学难点:恰当的送礼。

教学建议:影视资料辅助教学,提升直观性。第四章应酬礼仪教学内容:第一节宴会礼仪第二节西餐和中餐礼仪第三节舞会礼仪

教学要求:掌握用餐举止、舞场表现及席间做客之规;熟悉西餐及中餐的在礼仪方面的不同;了解西餐的组成,如何安排座位和参加宴会的服饰要求。

教学重点:用餐举止、舞场表现及席间做客之规。教学难点:席间做客之规。

教学建议:影视资料辅助教学,提升直观性。

五、教学时数分配

六、考核方法和成绩评定

1.考试方式为开卷。平时及作业按教学要求的比例计入总评分数;2.总成绩=平时(课堂实践表现)20%+作业10%+期末70%

七、教材及参考书

1.教材:《大学生礼仪》金正昆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2.参考书:《现代公关礼仪》秦启文编西南示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第2版;

编写:冯长征审定:温俊芳

2011-5-30

篇二:公共关系课程标准

《公共关系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信息

二、课程概述

1、课程性质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该学科以建立社会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良好的沟通关系,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树立社会组织的良好形象为主线贯穿始终。设置本课程的任务,是为了使高职高专学生掌握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运用公关基本原理进行案例分析,开展如公关调查、公关策划、公关传播和公关危机处理等公关活动,解决一些公关问题。

本课程是高职各专业的基础课程,因为该课程具有很强的职业性、技能性与操作性,所以它也是高职学生必备的职业技能之一。课程内容:公关调查、公关计划、公关信息传播、公关效果评估、公关专题活动、接待工作、交际技

巧、礼节习惯、公关关系情景模拟等。

2、课程定位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掌握一定交际口才能力的基本原理和艺术技巧,具备一定的写作知识和技能技巧。在联系实际进行实践教学中,学生能用规范的语言进行社交、演讲、论辩、接待、谈判等社会实践活动,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运用口语交际的实际应用知识及应用文体裁进行信息交流、做好工作,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学生未来走向社会、更好地从事各种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

1、课程知识目标:熟悉公共关系职能;

熟悉公共关系工作机构组成要素;熟悉公众的分类方法;

理解公关调研的原则、调研的基本程序;掌握各种调查方法、撰写调查报告与评估报告的方法;

掌握公关策划的内容与程序,会运

用策划的公式;掌握策划的方法,提高策划的综

合能力;

理解公关传播的原则和媒介,掌握公关传播实施技巧;掌握危机管理与预防;

掌握CIS的设计及整体的CIS导入;

了解公关常的各种专题活动的特点与适用范围。2、课程能力目标:

会熟练组建一个公共关系部门,会挑选相应部门成员并进行合理分工,会基本制作岗位说明书;

能对不同公众进行合理分类;

能根据主题进行调查问卷设计,能撰写公共关系调研报告;能熟练地撰写策划报告书;会初步制作简单的公共关系广告;会熟练写出符合新闻报道的宣传稿;会进行一般的危机管理并制定预案;

会基本的利用CIS导入程序对组织进行CIS导入;

会初步举办庆典活动、赞助活动、

召开记者招待会等专题公关活动。3、课程素质目标:

公关意识及团队意识得到提高;文字撰写能力得到提高;

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得到培养;管理能力有初步锻炼;

自我学习与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准确评估自我的能力得到培养;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处理信息能力得到提高;调节心态的能力得到提高;推销自己能力得到培养;随机应变能力得到培养;时间管理能力得到培养;理财能力得到培养;把握细节的能力得到培养;整合资源的能力得到锻炼;规划能力得到培养

四、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五、课程实施的建议

1、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2、教学方法

本课程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任务驱动团队学习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

任务驱动团队学习法:强调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驱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公共关系调查、公共关系策划、公共关系专题活动等真实任务为主线,贯彻“做中学”的职业教育理念,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是一种学生在团队中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以及团队沟通能力。

角色扮演法:划分学习小组,每小组指定不同人员分别扮演总经理、副总经理、公关部经理、公关员、公关咨询公司专家等角色,模拟公共关系业务办理过程,使学生体验不同角色的岗位任务和岗位职责。分岗位进行公共关系礼仪、公共关系文书往来等实训时采用角色扮演法,使学生真切体验公关业务工作过程及工作要求。

案例教学法:选择典型的或最新的公共关系实际案例讲解公共关系工作的相关知识、技能、规范及工作流程,增

强教学的真实感和指导性。公共关系四步工作法、组织形象塑造、传播沟通、关系协调、危机管理等内容适合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

六、教学资源基本要求

推荐教材:

《公共关系学》[M]. 黄曼青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教学参考书:

《公共关系学》[M]. 郝树人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公共关系学》[M]. 王莉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公共关系实务新编》[M]. 李惠民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七、学生的考核评价

各教学环节占总分的比例:作业及课堂表现:20%;任务导向团队活动:40%;期末考核:40%。

篇三:公共关系课程标准

公共关系课程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 1.课程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