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临床批件到生产批件(2011年 实践意义较大)
各类别新药审评时间分析

各类别新药审评时间分析本文讨论的药品审评时间,指申报临床或生产的药品品种从进入药审中心到得出审评结论的时间,这其中包含了每个受理号等待审评的时间,以庾技术审评所需花费的时间。
技术审评时间在《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有规定,申报新药临床试验和生产的技术审评工作时间分别为90 FI、150 FI,若按工作FI来计,分别约为4个月、7个月;16()日的仿制药申请工作时间则约为7-8个月。
所以,药品审评的大部分时间实际上都花费在等待时间上,该时间则视申报数量和药品审评中心的审评效率等闵素来定。
我们选取了2011-2014年获得临床和生产批准的1.1、3.1类新药以及2013-2014年获得批准的6类仿制药的具体数据,来一瞥药品审评时间的具体情况。
1.1类新药的平均审评时间根据丁香园INSIGHT - China Pharma Data数据库统计,2011-2014年获得批准的1・1类新药中:申报临床的平均审评时间为14个月,总体趋于稳定;申报生产的平均审评时间为29个月(以获得生产批件为准),2014年审评时间增加到了42个月(见图1),远超于总体平均水平。
图1 I.】类奇药的平均审评时问2642申冬临床的平塩审泮时间(月)■申报上市的平均审评时间(月)主丁香园III3IGHT来源:丁香S INSIGHT 2014.11其中,申报上市时间晟快的是浙江贝达的盐酸埃克替尼,为1()个月;晟侵的是苏州二叶的阿德福丰酯,历时64个月。
另外,江苏恒瑞用于晚期胃癌治疗的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刚获批不久,其申请上市时间为38个月,长于1.1类新药申报上市的平均审评时间。
该药于2006 年4月申报临床,1年后获批临床,2011年申报上市后于2014年10月31 FI 获批。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瞥见1・1类新药上市的不易,暂且不论临床前研究的时间,光申报临床到获批上市就历经8年之久,宜可谓「十年磨一剑」。
中国医药创新论坛会议上的消息称深圳微芯的1.1类新药西达本胺有望以二期临床试验数据获批上市。
中药新药开发流程和周期

新药申请从研发到生产上市,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获批,而这几年的医药市场瞬息万变,各种不确定因素非常之大,因此可以说,新药研发是一项开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不可预测因素多的系统工程,具有较高的风险性。
一般药品研发的大致流程及相应花费时间如下:立项(4-6月)→临床前研究(18-36月)→CDE待批临床(大约1年)→临床试验(3年左右)→CDE待批生产(1年-n年)→批文生产转移(约6个月)总计:至少8年以上注:CDE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英文缩写,其职能主要对新药、仿制药、补充申请等进行审评。
具体如下:1、立项:简单的说在确定开发某品种前,需要进行一系列市场调研工作,通过对市场,流行病学,技术,疗效和安全,知识产权,成品成本,国家政策,企业自身条件等方面的考察,来确定研发品种或治疗某类疾病药物上市后的市场潜力,从而选择适合本企业的品种。
一般需要几个月时间来立项。
立项决定了该品种的将来市场,因此立项至关重要。
2、临床前研究:一般对于中药品种的研发流程如下:小试产品→初步药效筛选→化学成分研究→处方、药效筛选→药理毒理→药剂工艺制备研究→质量标准→中试放大→稳定性实验→资料整理报批由于这个过程是从发现药用原料的潜在价值到确认其开发价值的过程(成药性研究),需要对要用原料做大量的多学科基础研究,这个过程需要1-2年;进入工艺制剂、质量标准和稳定性试验,即使最简单的品种一般也需要12-24月研究过程;因此基本都需要24个月到36个月时间研究。
该阶段可能影响时间的关键在于原料的化学成分研究和药效学研究,不确定因素较多,是否顺利决定了时间的长短。
药物临床前研发,一定要研究透彻,不仅利于申报后尽可能少的发补资料甚至不发补,尽快获批,更有利于将来获批后顺利生产上市。
3、CDE待批临床: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省局30日内完成资料的形式审查,注册现场核查等,但可能由于补充资料等等事宜,往往时间会超过30天。
药物分析网题——有答案

题干:阿司匹林的鉴别中,专属性最好的是: D A:水解后的三氯化铁显色法 B:水解后的沉淀法 C:紫外光谱法 D:红外光谱法
药物分析
概论
题干:GMP 是:C A: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B: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C:药物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D: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题干:从事药品对人体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研究 应遵守的质量管理规范是 B A: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B: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C:药物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D: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题干:铁盐检查法中为使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 子,需加入的试剂是:C A:盐酸 B:铁铵钒 C:过硫酸铵 D:硫氰酸铵
题干:重金属检查法第一法中,使用丙管的目 的是:C A:排除试剂的干扰 B:有利于硫离子的释放 C:排除药物对检查的假阴性干扰 D:排除药物对检查的假阳性干扰
题干:砷盐检查第一法(古蔡氏法),标准砷 溶液的浓度和适用的体积是:C A:1μg/ml As,1ml-2ml B:10μg/ml As,1ml-2ml C:1μg/ml As,2ml D:1μg/ml As,1ml-10ml
C:0.1% D:0.48%
第六周
题干:检查是为了保证药品的:ABCE A:安全性 B:有效性 C:均一性 D:真伪 E:纯度
第七周
题干:氯化物检查法中标准溶液的浓度和适用 的体积范围是:C A:10μg/ml Cl,1.0ml-5.0ml B:100μg/ml Cl,1.0ml-5.0ml C:10μg/ml Cl,5.0ml-8.0ml D:100μg/ml Cl,1.0ml-5.0ml
研究院绩效考核办法

研究院绩效考核办法(一)总则一、指导思想根据国家“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统筹兼顾”的原则,体现“质量第一、效率优先”的精神,将个人业绩与个人收入相结合,使业绩透明化、管理系统化,保证研究院良好、高效有活力地运营,确保研究院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适用范围研究院全体员工。
三、考核目的通过客观评价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结果,挖掘员工工作潜力,以在短时间内使员工工作能力快速提高,同时让员工得到相应的收入,从而有效提升研究院的整体绩效。
四、考核原则以员工工作结果为依据,以提高员工绩效为导向;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公平、公正考核。
五、考核用途考核结果的用途主要用为评定员工晋升、岗位调动、外派培训的依据。
(二)考核人员绩效考核由本公司技术委员会全权负责,技术委员会在项目研究各个阶段通过例会、专题会、扩大会议等手段对项目进行考核,并给出奖励方案及后续计划.(三)考核内容考核分阶段进行。
研发阶段分为:产品立项、原料合成、制剂研究、注册申报与审评等。
考核周期依据确认的研发方案而制订,一般在立项时仅制定小试阶段的计划时间,后续阶段的计划时间在研发过程中再行制定。
一、立项1、筛选品种(含原料药和制剂),起草立项报告;2、技术委员会评估;3、(可选)外聘专家进行风险评估、技术方案评估;4、确认研发品种并立项。
二、原料合成(除可直接购买原料药的6类药项目之外)1、起草研发方案,明确研发周期,并经技术委员会批准;2、探索、优化并确定合成路线,建立小试原料药分析方法;3、完成原料药中试,验证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可靠性;4、确定原料药质量标准,完成方法学验证及稳定性考察。
5、整理申报资料和实验记录,经审查合格后交注册部。
三、制剂研究1、起草研发方案,明确研发周期,并经技术委员会批准;2、筛选并初步确定处方工艺,摸索并建立制剂的分析方法;3、确定制剂处方和工艺,生产三批合格的样品,验证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可靠性;4、确定制剂质量标准,完成方法学验证及稳定性考察。
课题组主要成果介绍通用模板

20.
2. Globular Protein-Coated Paclitaxel Nanosuspensions: Interaction Mechanism,
Direct Cytosolic Delivery, an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Pharmacokinetics,
荣誉奖励
◆“口服缓控释制剂的产业化研究”2009 年
度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4年江苏省青蓝工程创新团队带头人
◆2008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江苏省333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
◆国家药品审评中心外聘专家
谢◆国谢您家的发观看改委药品价格审评专家
2
课题组主要成果介绍
1. 企业合作开发项目100余项,获得临床批件15项,生产批件或新药证书 15本
doi: 10.1002/ppsc.201600371.
5. Cytosolic co-delivery of miRNA-34a and docetaxel with core-shell
nanocarriers via caveolae-mediated pathway for the treatment of metastatic
2019-6-20
谢谢您的观看
4
4
知识产权情况
申请专利100多项,获得专利授权10余项,转让专利权3项。
序号
专利名称
1 甘草酸二铵的缓释制剂
授权号 200410066144.3
申请人 尹莉芳等
授权日期 2006-10-18
2 水飞蓟的缓释制剂
200410066063.3
尹莉芳等
2007-04-25
最新化药ind品种首轮审评结束所需时间的分析汇总

2012年化药I N D品种首轮审评结束所需时间的分析2012年化药IND品种首轮审评结束所需时间的分析发布日期:20121226中心自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10日共完成化药IND(包括化药注册分类1类和2类)品种首轮审评并已有结论(结论包括会议讨论、发补、批准、不批准),按化合物计共47个。
现对上述首轮审评所用时间分析如下:下图所示的时间为品种正式进入中心到各部门完成首轮审评并已有结论的时间。
注:5个月(含)指0-5个月含之间;6个月(含)指5-6个月(含)之间分析结果显示,1类药大部分用时在8个月以内(72%),以6-7月居多(45%),5月以内占11%,用时超过9月的品种(15%)多数为复方和改变给药途径等申请。
从适应症分布看,抗肿瘤药物比例最大约占32%,所用时间相对最短,如下表所示。
适应症所占比例(%)平均用时(月)最短用时(月)1、针对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研发思路清晰。
充分掌握所涉及适应症及目标人群的特点,包括病因、流行病基础、临床预后等;了解当前临床实践现状及存在的不足,针对临床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比如某些恶性肿瘤、耐药性乙肝、衰老相关疾病等;研究能紧密围绕立题及其临床开发计划与方案且思路清晰,针对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阶段性推进。
2、支持性数据充分,方案设计合理。
根据整体开发计划及阶段性解决的问题,提出拟进行的临床试验所探索的问题和暴露范围等开展研究,提供了充分的支持性数据,并在试验方案中反映当前的临床实践标准和非临床及同类产品暴露的风险。
总体上看,审评用时短的,通常是未发补的品种,提供的可评价证据能充分支持拟定的方案。
3、高效沟通交流,充分展示采集信息。
高效的沟通交流是现代药品注册管理体系中必需的关键手段。
CDE今年制定发布了沟通交流质量管理规范,强调进行双向预约的、基于关键阶段关键问题的、团队式的沟通交流机制,利于相互了解决策的逻辑和数据基础,提高决策的质量和效率。
医药企业研发组织模式与管理研究

医药企业研发组织模式与管理研究医药企业研发组织模式与管理研究本文通过研究医药企业研发组织模式和管理,结合知名医药企业的案例,探讨医药研发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向。
我国医药企业新药研发经历了约60年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科研与生产脱节,新药的研究与开发分别在互不相干的科研院所和医药企业中进行。
第二阶段是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国家指令性任务及不同单位、企业之间的大协作成为一个明显特点,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新药,如青蒿素、联苯双脂等。
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以基金制、课题负责制为主,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支持,但至今很少出现国内外知名的创新药物,更多是在仿制药或仿创药方面取得成就。
1.医药企业研发流程药物研发是医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药物研发主要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研发项目立项阶段,从医药文献、专利研究,市场信息调研,活性筛选研究,到研发项目立项。
第二阶段是临床前研究阶段,从药理研究、毒理研究、工艺探索研究,到小试、中试、放大生产。
第三阶段是临床研究阶段,从临床批件申报,共经过三期临床研究,到申请新药证书。
第四阶段是药品上市应用阶段,从申请生产批件、药品工业化生产,到药品上市应用,观察药品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并进行后续研发改进。
图1:新药研发过程图(1)研发项目立项阶段首先研读医药文献、专利等资料,结合市场信息的调研结果,通过动物试验等方式,将不同规格、不同物质作用于试验动物,获得每一种规格、每一种物质对于该种疾病作用的观察结果,将对疾病可能具有预防、治疗作用的物质筛选出来。
然后相关负责人根据实际需求编制项目立项建议书,提出研发项目立项。
(2)临床前研究阶段研发项目立项后,需要进一步对药物研究,包括药理、药效、毒理等研究,小试、中试。
其中主要会对新工艺、新剂型进行产品化研究,对制剂的稳定性、有效性、安全性进行研究。
(3)临床研究阶段按照国家要求,准备临床研究申报所需要的资料、样品等,食药监局审批通过后,为进一步确定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临床研究是在人体进行的。
医药企业新药研发中心管理制度

医药企业新药研发中心管理制度第一部分 总则为了建立研发秩序,科学、合理、高效地完成公司的新产品开发工作。
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包括组织机构建设、总则、日常管理制度、课题管理制度、技术秘密管理制度五个部分。
1.适用范围:研发中心所有人员2.制订依据:2.1公司《人事管理制度》、《新品研发工作程序及奖惩办法》2.2公司《商业秘密安全管理条例》2.3国家SDA《药品注册管理办法》2.3国家SDA《药物非研究质量管理规范》2.4国家SDA《药品研究实验记录暂行规定》第二部分 组织机构的划分及职责1.组织机构:1.1医学事务研究室:具体职能如下––选择、联系临床研究单位及参试单位。
––研究者手册的编写,起草并与临床研究单位共同完善新药研究试验方案;––临床试验进度安排及组织协调。
––制定临床试验的标准操作程序(SOP)并监督实施。
––提供临床试验用药量,协助包装、标签、编盲、送药等具体事项。
––收集来自临床试验单位的信息;提出意见和建议。
––对临床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
––临床试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1.2 注册管理办公室:负责新药的注册报批相关事项,药理毒理研究工作的组织联络、督促协调、质量监督、进度追踪等。
具体如下:临床前研究工作•选择、联系临床前研究单位。
•与临床前研究单位共同完善试验方案;•试验进度安排及组织协调。
•会同试验单位制定临床前试验标准操作程序并监督实施。
•提供试验用药量、包装及标签•收集来自试验单位的信息,提出意见和建议。
•会同试验单位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
注册报批事项•上报新药注册资料、传递新药研究信息•作为内部研究人员与国家新药审评专家、新药注册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桥梁 •协助安排新药研究申请过程中的现场考核、样品检验等相关事宜1.3专利信息研究室:负责本公司的专利工作。
包括专利信息、专利说明书起草、申报等事项。
信息工作综合医药信息分析与研究课题(项目)可行性研究 和咨询论证行业(药物)发展水平 与趋势调研与分析医药行业政策法规咨询药物咨询与评估国内外药品市场调研与分析文献检索与资料翻译研发中心局域网的各种数据库的管理和维护等专利工作提出专利工作思路、专利文书的撰写及专利申报工作专利商标申报专利、商标权的维持和转让事务专利战略制定与组织实施专利、商标侵权监视与诉讼图书资料的管理图书资料和期刊管理与维护专利数据资料的管理与维护1.4化学药研究室:研究开发新的化学药品;培养化学制药领域高级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临床批件到生产批件-制药企业如何进行新药临床研究(2011-11-08 14:14:04)转载▼标签:杂谈正文开始王廷春:从临床批件到生产批件-制药企业如何进行新药临床研究主持人:下面请广州搏济新药临床研究中心总经理王廷春总经理,他演讲的题目是:从临床批件到生产批件--制药企业如何进行新药临床研究。
谢谢王总给我们报告。
王延春:非常感谢受组委会邀请,就新药临床研究给大家做一个交流,我演讲的题目是:从临床批件到生产批件——制药企业如何进行新药临床研究。
大家都知道我们企业搞新药,最终的目的是要拿到质量证书和生产批文,然后上市销售,只有到这个时候,才可以产生利润,在以前所有的都是投入。
作为企业如何进行新药研发和临床研究?大致分几个问题跟大家交流:第一个怎么样选临床批件?第二个我拿到这张批件以后用什么样方式进行临床研究?第三个我们如何选择CRO公司,第四个和CRO 公司合作当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新药开发是一个时间很长的过程,我们以前都说美国开发一个新药需要十几年的时间。
在几年以前,我们都觉得那是很长的时间,我都觉得是一个不可接受的时间。
但是现在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受,在中国如果你想搞一个创新药物的话,没有十年时间也是不可能出来的。
所以根据这样的情况,对于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尤其对于一些营销企业来说,怎么样走一个捷径比较快的取得生产批文,利用别人已经有的研究结果这是比较好的选择。
一个项目到立项到拿到临床批件大概需要四五年时间,如果拿到临床批件以后选择这个项目开始进行后续的研究,实际上是为企业赢得了五年的时间。
我们在选择临床批件的时候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第一个临床研究批件是国家发的,有一段时间曾经是两年,但是后来药品注射办法修改以后,又改成三年,现在基本上认为临床研究批件从颁发至日起三年内是有效的。
如果临床研究批件超过了这个有效期,是需要重新向SPDA申报的。
我们在选择临床批件的时候,如果看到临床批件超过了这个时限的话,应该说是不能要的。
大家看到这个批件日期是06年的,如果这个项目现在开始进行临床实验,应该说是失效的。
第一,操作这个临床实验的时候,很多医院会告诉你,这个批件已经过期了我们不做这个临床实验。
第二,如果能把这个环节躲过去,即使你做了临床实验,你报到国家,他也可能会不接受你的临床实验资料,或者说给你退审,这就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首先要把握临床批件,一定是没有过期的。
当然有些临床批件虽然是过期了,但是它已经进行了一定的操作,通常大家用一种方法,先找了药物临床实验机构,先定了方案,先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行备案,如果这种前提下通常大家还是认可的。
第二,临床前研究工艺资料与实际是否相一致。
因为我们新药开发经历了几个阶段,尤其前些年是比较混乱的阶段,那些天的临床研究批件申报的资料和实际的工艺可能会有出入,特别是07年以前的临床研究批件,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现在任何一个项目,你报产的时候,或者是批产的时候,会对你进行现场核查,就是动态核查。
按照你申报资料上写的工艺,要求你做一遍,达到你的质量标准的。
如果他实际的工艺和申报的工艺是有出入的话,这个是不会给你发生产批文的。
要采取措施,我们要选择一个临床批件,实际上最好的办法是先跟他谈一个初步的意向合同,或者哪怕先支付一些定金也好,让他把工艺告诉你,你做一些验证,这样是比较保险的。
第三,新药质量标准,在以往研究开发过程中,有些可能是对大生产情况不是特别了解,把质量标准定得非常高。
比如说有些中药他买到了非常地道的药材确实可以达到这样的含量,但是大生产的时候是不一定能够达到这样的要求的,这也是一个要注意的问题。
第四,稳定性的问题,不管是中药,还是化药都存在这个问题。
按照我们的工艺生产出来的药品,去检验是没有问题的,达到了我们的质量标准的要求。
但是过了半年以后,或者一年以后,变了,比如说我们很多中药里面含有挥发性成分这些东西,过了半年或者你在市场上正在销售,你定的有效期两年,药检所抽检发现有效成分降低,判定不合格产品,这样会受到很大的损失,有些化药也是一样的。
第五,特殊设备问题,有些药物尤其是很多高等院校这些老师们开发的品种,是根据学校的很多机器设备是比较先进的,他采取了一些比较高精尖的仪器,这些情况可能在大生产的时候不一定能够达得到,看上去是非常漂亮的项目,但是放在你的工厂是不一定合适的,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
第六,临床实验的难度,这一块可能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
刚才说的药学方面的问题,可能在座的都能够想得很多,但是买一个临床批件,一定要考虑临床实验的难度。
这些包括几个方面都要考虑,比如说病种的发病率,疾病的数量,疾病的疗程,还有能力问题,对照药问题,研究费用的问题,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购买临床批件时候需要考虑的。
例如:头孢曲松钠的临床实验要求非常高的,虽然感染是高发的,但是符合国家要求的这些疾病是非常少的。
比如要求复方抗生素,要求首先要有细菌,要培养良性,第二细菌要对单方要耐药,第三这个细菌对复方药敏感,第四先用单方用三天没有效才可以用你的复方,这样临床实验难度就非常非常大了。
又例如:雷诺嗪的批件,国家明确要求按照一类型做临床实验,要做一二三期,而且雷诺嗪治疗冠心病的,要求做平板运动,这样造成临床实验难度非常大,要病人在跑步机上做一些运动,运动到什么时间,就是出现心绞痛的症状,或者是出现心肌缺血心电图表现为止,因为广州珠江医院有人体检怀疑他是冠心病,就让他做这个运动,做着做着这个人觉得不舒服,结果到ICU 抢救,结果抢救没过来,所以类似这样的品种操作起来难度是非常大的。
另外,癌症要求的临床实验是非常高的,不仅仅让你观察瘤体大小,有些病人还需要跟踪到他死亡,然后看这个药物和已经上市的药物比较有没有延长这些肿瘤病人的生存时间,这样的项目做起来也是非常难做的。
这是氨酸纳泰(音),在中国CT当中要求参考利来设计方案做这个实验,我们尝试用这种方法做临床实验,连续两次就被卡住了,说不能用这种方案。
糖尿病人如果吃口服药物不好情况下要打这个药,一组病人是打这个药,另外一组病人打生理盐水,打四个月到六个月,所以这样的项目操作起来非常难的。
第六,要收购一个临床批件还要密切注意国外的一些动态,尤其是三类药,这个药品在国外使用情况好不好?疗效好不好?医生反映怎么样?FDA有没有一些新的消息?07年美国FDA发布的药品警示中有很多被认为是非常好的药物也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比如说促红素是治疗贫血的,肾衰的病人贫血很难抑制的,用促红素是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
现在用于肿瘤病人,就是化疗引起的贫血,但是这个促红素现在就发现高剂量可以引起心脏和血管的问题,目前我们正在操作一个项目,这个促红素是治疗肿瘤化疗引起的贫血。
本来我们以为这个项目是比较容易做的,但是做着做着,突然有一份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说打这个促红素可以促进肿瘤的转移,临床医生看到这样一份报告就不乐意做这个实验了,所以关注国外的动态对于选择临床批件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七,评估一下中药临床批件还要注意哪些?我想中药1类新药风险是很大的,通常是做成中药注射剂,现在审批起来是难度非常大,要求你从研发每一个环节,包括临床实验,你一定是细心又细心把各种可能的情况都要考虑清楚。
另外,关于中药临床批件有五类和六类究竟选什么的问题,实际上六类更符合中医理论的,就是中药复方制剂,五类就是从某一类药里面提取的有效成分。
六类可能有更好的疗效,但是目前从科技部导向来说,还是更倾向于更纯的药物。
另外八类、九类批件怎么样取舍,中药八类指改剂型。
要判断改剂型的药物,或者仿制药物有没有必要投入进行临床二三期研究。
第八,评估化药新药的一些药品,买临床批件,尤其是化药要注意一些情况,尤其是三类药(在国外上市,在国内没有上市的)。
但是它上市的国家对能不能在中国获得批准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美国、日本、欧盟上市的,基本上在中国获得批准的可能性是80%,甚至会更高。
但是如果在印度、韩国、包括俄罗斯这些国家上市的,在中国获批准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
第二个问题化药1.5类复方抗生素的研究风险和难度是非常大的。
第三个化药3.2类复方临床研究有特殊的要求,会造成研发成本增加。
比如罗红霉素分散片,最早拿到批件是03、04年,一直到最近才有一家获批,核批的过程是非常艰难和曲折的。
为什么?就是因为它是印度上市的产品,从项目本身来说是一个抗生素加上化痰药,对呼吸系统疾病,细菌感染,然后伴有咳痰的症状是比较有效的。
因为这是印度的产品,就是要额外增加更多的研究。
头孢噻肟钠,国家局为了这种复方抗生素专门出了一个文件,指导复方抗生素如何进行研究,在这以前大家做的不是非常规范,但是这个文出来以后,如果按照文的要求来做,这样一个临床实验的投入大概要超过一千万,所以这也是一个很高的门槛,很多人就放弃这个项目了。
但是风险和机遇是并存的,头孢噻肟钠------按照国家44号文第一个做出来的复方抗生素。
获得批准以后,据说保证金可以收到几千万人民币,这样的一些项目确实是风险和机遇是并存的。
第七,生物制品项目评估,生物制品比较特殊,生物制品从1类到12类都是要求进行一到三期临床实验,上市以后继续进行四期临床实验,病例数是两千例,这些是大家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然后13类到15类才是指定型三期临床研究。
如果你想买一个1类的生物制品,他很可能看到这个临床批件,他只允许您做一期临床研究,一类的生物制品国家通常是分期审批。
大家看到这个批件是就是一个生物制品的7类,可能我做二期三期就行了,实际上也要做一二三期的,三次审批通常不会低于三年时间。
作为营销企业如果想选临床批件实验要注意一些问题,我们公司楼上我们邻居其中有一些临床实验是我们帮他们做的,确实取得很好的效益,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营销企业怎么样跟生产企业合作好的问题。
所以,我觉得这些品种尽量要选择新药品种去做,不要选择仿制和改剂型,有一个人是我很好的朋友,能不能把我落在企业几个品种转出去,我说为什么转出去?他说这个药厂两个股东,两个股东打起架来,闹矛盾,所以现在生产药品没法生产也没法销售,想转出来。
后来我一看全是仿制和改剂型的,我说这样的品种没办法转出来,只有把这个企业收购掉,才有可能品种归到你门下。
但是新药是可以安全新药技术转让的要求来进行转让,所以你选择新药来做这些研究,再放到某个厂里面,即使将来给这个企业有什么矛盾,或者自己将来自己有药厂,想转到自己药厂都是有途径可以转出来的。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也要注意一些问题,你选择这个企业要具备一些基本的条件,包括剂型吻合,能够有相关的技术力量,这是很必要的,另外还要可靠。
目前,中国情况生产企业只认药厂,不认最后谁出的钱,谁投资的,都不认,只能落在药厂。
还要可控,我们作为营销企业你们一定有很多办法可以控制,不能太离谱了。